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_知识点+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28 KB
- 文档页数:7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志愿者在野外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根据图片可以判断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A.0.5m B.2m C.4m D.8m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A.1∶4 B.4∶ 1 C.1∶2 D.2∶13、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3.12cm B.3.13cmC.3.123cm D.3.1233cm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B.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任何测量都有误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B.看到烟雾在空中飞舞C.墨水在水中扩散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6、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合理的是()A.万里长城全长约670mB.一本物理书长2.67cmC.一元硬币的直径为18.0dmD.一位同学的身高约165cm7、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s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此项目决赛的中国运动员。
图所示是他参加60m和100m的十场短跑比赛成绩;下列关于这十场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十场比赛中,苏炳添在2015年的60m短跑中跑的最快B.在2018年的60m短跑中,每秒跑过的路程一定是9.35mC.在2021年的两次比赛中,100m短跑的平均速度较大D.若苏炳添用2021年100m短跑比赛的平均速度跑完60m大约用时5.90s8、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当她站立在机械臂上做科学检测时,它相对于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和核心舱C.月亮D.太阳9、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B.看到烟雾在空中飞舞C.墨水在水中扩散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2、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mmB.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D.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3、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0~2s内,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1.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m/s B.10.1m/s C.10m/s D.11.2m/s5、如图是摄影师抓拍到的乌鸦骑在飞翔的老鹰背上“蹭飞”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6、位于P、Q两点的甲、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沪科版⼋年级物理第⼆章运动的世界精选练习(含答案)⼋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检测题(⼀)()班级_____学号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1.为参照物,则⼈A. 向西运动B. 向东运动C. 静⽌不动D. ⽆法确定2.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道上空某⼀位置,对于这⼀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的3.以下是⼈类描述运动世界的⼏种⽅式,其中物理学家是:A.⽤语⾔的韵律和意境B.⽤形态和⾊彩C.⽤旋律和节奏D.⽤特定的概念、数学⼯具及实验⽅法4. 甲、⼄两⼩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2-1所⽰,由图像可知A 甲、⼄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秒,⼄车的速度为2⽶/秒。
C 经过6秒,甲、⼄两车相距2⽶。
D 经过5秒,甲、⼄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
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为3:1,所⽤时间之⽐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是:A.l:2 B.2:1 C.2:9 D.9:26.在下⾯⽅框中的⼀组数据⽤的是同⼀刻度尺测量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7.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物动作、飘动的⽩云、以及下⾯的烟雾等—起摄⼊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在这⾥,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A.飘动的⽩云B.平台C.“孙悟空”D.烟雾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师让同学们对⾝边⼀些常见的物理量进⾏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的⿊板长约4mB.中学⽣⾝⾼约1.5mC.中学⽣的脉搏跳动⼀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运动会百⽶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物体在同⼀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的12.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楼上落下的物体B.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C.沿跑道滑⾏的飞机D.进站的⽕车⼆、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物拉1.2图2-2图2-5图2-7 17.“纳⽶是⼀种长度单位,1n m=10-9m.纳⽶技术是以0.1n m~100n 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前我国在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世界前列. 1.76×10 3 n m=_______m= µm 。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要点和常见题目不看课本,认真看题目并思考........,采用回忆的方法做出,以检测掌握的程度(理解要点....并牢记,要在解题中应用它。
保存好,作为以后复习的主要资料)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的。
(这是运动的普遍性)2.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没有动是以__________为标准,路边的行人说汽车跑的很快是以_________为标准。
可见物理学中,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以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作_________。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
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这个物体就是________的。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______。
(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二: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以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的,以两边的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
例题三:我们平时说站着不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我们平时说跑得很快,也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这时参照物可以不提)例题四: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
3.长度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______)。
1km=________m,1m=_____dm=_____cm=______mm=______μm=____nm例题: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0.035cm=___________=_____nm 560μm=____________=_____m。
4.使用刻度尺视线要跟尺面__________,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
记录的结果必须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_。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 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 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2.观察如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C.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 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B. 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cmC. 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D. 人的体温大约是50℃4.甲、乙两船相距5km,在同一河流同时起航,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经过时间t1甲船恰好赶上乙船,若两船同时在顺水中航行,甲船赶上乙船时,需要时间t2,则()A. t1=t2B. t1>t2C. t1<t2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5.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A. 5m/sB. 10km/hC. 50km/hD. 100km/h6.如图,图中甲、乙所示是物体甲和乙的s一t图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甲、乙的速度无法比较7.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 2.58cmB. 2.57cmC. 2.576cmD. 2.577cm8.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A.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B. 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C.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D. 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任何物体静止是相对的B.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C. 参照物必须选静止的物体D. 物体运动快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10.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们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
图4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米B.分米C.厘米D.微米2.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D.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约为3.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B. C. D.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内;小明跑得更快C.内;小明的速度是D.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 (·呼和浩特中考)如图2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图3所示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6. 如图4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跳跃。
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草地B.袋鼠妈妈C.天空D.灌木丛7. 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 B. C. D.8. 运动会上;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图2A B C D图3 s /m2468O 10203040t /s 小华小明 图1234 5 cm图7 图89. 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0.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需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 A. B.C. D.11. (·沈阳中考)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所示。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检测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小夏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戴口罩骑行上学。
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 .小夏骑行的速度约为5m/sB .小夏从一楼慢走到五楼所用时间约为8sC .骑行后小夏心跳一分钟约为40次D .N95口罩的厚度约为3cm2.“北斗圆梦,星耀苍穹”,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组网成功,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定位于赤道上空。
如图1所示,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火星静止C.相对地球静止D.相对月球静止3.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12.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B.cmC.mD.km4.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更远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5.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 .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B .用刻度尺测出20枚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2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C .怎么测都一样D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枚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6.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对水滴下落的规律进行了探究,如图2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同时间拍摄的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
由图可知( )A.以水龙头为参照物,水滴是静止的B.水滴做加速直线运动C.水滴做匀速直线运动D.水滴先做加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7.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 、v 和t 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图3中能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图 1图 28.如图4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不应超过10minB.不应超过6minC.不应短于10minD.不应短于6min9.运动会上的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很多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琴、筝、箫、笛、二胡、琵琶、唢呐、鼓等。
下列几组民族乐器中,发声原理不同的是()A.二胡与古筝B.古筝与琵琶C.二胡与唢呐D.箫与笛子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禁止鸣笛B.机场员工佩戴耳罩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D.在家上网课时将书房的门窗关闭3.“2023秦岭熊猫音乐节暨汉中烧鱼节”在天汉大剧院西侧草坪启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现场的观众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演唱者C.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中D.歌手可以通过音响来提高声音的频率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60 s内振动了480次,你不能听到这种声,是因为这种声()A.频率是480 HzB.频率是8 dBC.是次声波D.是超声波5.[2024·南京鼓楼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战国早期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
演奏时如果想发出响度较大的低音,可以()(第5题)A.用较小的力敲击体积较小的钟B.用较大的力敲击体积较小的钟C.用较小的力撞击体积较大的钟D.用较大的力撞击体积较大的钟6.《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策划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中华优秀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说话声的响度没有改变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通过音调判断是鸟叫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7.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图甲是某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60.6分贝。
图乙是钢琴调音师用手机上的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 024、2 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
沪科版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假定说她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旁的树木B. 迎面走来的行人C. 小芳骑的自行车D. 从小芳身边逾越的汽车2.以下记载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A.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B. 教室宽约为60C. 小明的身高为1.68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3.小明和小兰坐内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下关于运动和运动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兰是运动的B. 以小明和小兰乘坐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是运动的C. 以空中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是运动的D. 以空中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是运动的4.以下对一些罕见物体的估测正确的选项是〔〕A.学校教室的长度约10mB.小明从一楼爬到三楼需求1hC.中先生课桌高度约80dmD.乐乐1min心跳30下5.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区分是〔〕A. 帆船、河岸B. 河岸、帆船C. 青山、太阳D. 青山、划船的人6.速度为〝6m/s〞的正确读法是〔〕A. 6米B. 6米每秒C. 6米除以秒D. 6厘米每秒7.物理中将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添加量定义为减速度。
依照定义,物体在t时间内的速度从v1添加到v2,那么减速度为;牛顿第二定律通知我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减速度的乘积。
现有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从运动末尾经2s速度添加到2m/s,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A. 1NB. 2NC. 4ND. 8N8.以下图中,关于刻度尺运用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9.以下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10.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任何状况下,都应选空中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觉得舱内物体均运动,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11.如图,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内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飞船文风不动,而地球在渐渐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 舷窗B. 地球C. 空间站D. 飞船三、填空题12.小明推进一木块在水平空中上由左向右运动.以空中为参照物木块向________运动;以木块为参照物空中向________运动.13.岳阳市为创立文明成都市路途实行了隔离栏,在隔离栏的12km路段用时10min,该车平均速度________ km/h.汽车以隔离栏为参照物是________ 〔填运动或运动〕.14.如图是某同窗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情形,该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们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你认为,对“井在运动”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是()A.墙B.窗户C.井D.树2、人们进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约5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7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80s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4、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0~2s内,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5、甲、乙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水平向东沿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在水平向东运动B.甲在2s内所走的路程为10mC.乙做变速直线运动,且越来越快D.当t=2s时,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20m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为60℃D.教室的课桌高度约为80dm7、在行驶的列车上,小红听到妈妈叫大约3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路边的树木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8、体育课后,小亮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 B.跑完100m后心跳30次用时约1minC.一双运动鞋的质量约为10g D.队列训练齐步走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9、位于P、Q两点的甲、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小华在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A. B. C. D.2. 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D.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3.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C. 经过D. 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4.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 B.C. D.5. 甲、乙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分别为和,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是A. 甲比乙快B. 乙比甲快C. 它们一样快D. 无法比较6. 为了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应保持A. 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B. 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球的质量C. 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D. 摆动的幅度、摆球的质量和摆线的长度都不变,改变摆球的形状7.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
在相同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和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 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较多B. 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C.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D. 力做功的功率较小8.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 B.C. D.9. 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中的“”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米B. 分米C. 厘米D. 微米10.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蜗牛爬行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11. 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内通过了,第内通过,第内通过,则这辆小车A. 在第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这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这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 只在第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2.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则下列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图象的是A. B.C. D.13.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14.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有的同学认为“铅球”应该是铅制作的,有的同学认为“铅球”可能是铁制作的,于是同学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看是否相吸。
对于“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B.设计实验D.分析论证2.(常州中考)美国“猎鹰9 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
空间站两名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动,如图所示。
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舷窗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地球C.太阳D.“龙”号飞船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4.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A.20sB.3.2minC.200sD.180s5.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A.3.2cmB.3.30cmC.3.3cmD.3.5cm6.(埠蚌二中中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s=5t+t (各物理量2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 )A.第1s 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 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 的平均速度都是2m/s7.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 10 个节拍用时为 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完60m 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 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
则该同学跑完60m 的平均速度约为( )A.8m/sB.7.5m/sC.7.2m/sD.8.3m/s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空2 分,共22 分)9.(南昌中考)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步行速度约为1.1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同学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误差不可以被消除,所以四次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都存在误差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5cm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错误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2、如图是摄影师抓拍到的乌鸦骑在飞翔的老鹰背上“蹭飞”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3、在100米短跑竞赛中,运动员沿直线运动,摄像机A拍摄了一段影像,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获得冠军的B运动员一直在屏幕中央。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以B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静止的B.以跑道为参照物,B运动员是静止的C.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B运动员总是运动的D.摄像机A与B运动员保持相对静止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随自动扶梯前进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5、小川乘坐公交车去学校,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路旁的房屋C.公交车D.远处的高山6、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2、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3、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什么物理知识有关4、物理发展史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机械运动: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参照物:以上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被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⑴、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⑵、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⑶、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⑷、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其是静止的。
3、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测量:⑴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⑵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⑶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3mm,1mm=103μm ,1μm=10 3nm2、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秒(S)(2)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妙(μm)1h=60min=3600s、1s=103ms、1ms=103μs(3)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4)停表的读法:里面一圈是分钟,外面是秒3、刻度尺的使用(1)观察:a、量程(测量范围)b、分度值(最小刻度尺):1mmc、零刻度线(2)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长度估测和特殊测量方法(1)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2)累积(微小量);卡尺法;化曲为直法5、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系统),测量方法,测量者(偶然)(3)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4)减小误差方法:校准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做实验主要采用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三、快与慢1、比较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在物理学中,用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物理意义)(1)计算公式:变形:,s=v t(2)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5、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四、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s/t2、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斜面、钩码3、v1,v2,v3的计算;比较他们的大小:4、①斜面的作用:使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②倾斜角小的目的:便于准确测量时间③放一块金属片:为了提示计时一、选择题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相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3、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
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层的窗户是静止的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5、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B、2.5dmC、2.5cmD、2.5mm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A、在笔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犯人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27客车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由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的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米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种通过的路程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10、小明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B、1cmC、1dmD、1m11、下面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显的是()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1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面要求不恰当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C、零刻度线未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时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通过的路程成反比B、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C、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D、与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无关15、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二、填空题1、“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的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
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_________的单位。
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上体育时你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6_____(后两空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2、如图6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两空均填“A”或“B”),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cm。
3、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的位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选填“甲”或“乙”)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该运动员的________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则他的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_km/h4、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丽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5、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相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8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均选填“甲”或“乙”)三、实验探究题1、如图9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我们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小车自由下滑时的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将表格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则2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m,请在图10中画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四、综合应用题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填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2、张先生驾车从A地到C地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B 地,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南平。
请求:(1)A地到B地,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A地到C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