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计划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
命题前请仔细阅读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试卷作业命题原则及双向细目表一、衡量试题(卷)质量的标准。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
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考试能够确实测量到的所欲测量内容的程度。
2、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即学生答题情况能反映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程度。
3、难度。
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或得分率来表示。
一般来说,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
4、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测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
二、教师组编试卷的前提是研究。
教师组编试卷有对知识点分布、能力要求和学生基础的针对性,与套题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和高三复习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试题组编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组编试题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认真研究:1、研究课标或考纲。
任何测试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的。
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测试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课标或大纲。
2、研究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众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思考。
新课程强调对课本的使用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通过研究教材清楚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合理分配题量、分值比重。
3、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才能了解学生,进而清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命题时考察点的选择和试卷难度控制提供指导。
对于高三年级的模拟试卷,命题时还要研究社会热点、历年高考试题,预测命题方向。
三、试卷组编程序。
1、命题教师在研究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制作试题双向细目表。
2、以试题双向细目表为命题框架,进行试题的筛选、组编。
3、命题人进行试卷试答,并对试题作适当调整或修改。
4、完成卷头设计,包括科目、测试名称、答题时间、满分、命题人和审题人。
学校英语命题方案表及双向细目表学校英语命题方案表及双向细目表命题方案表课程:学校英语班级:七班级教材:《学校英语》(人教版)时间:一学期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的听、说、读、写力量,使其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的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2.使同学了解和把握肯定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学问,能够正确运用于实际交际中;3.激发同学学习英语的爱好,培育同学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力量。
教学内容:Unit 1: Hello!1.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2. Numbers3. Classroom Language第1页/共8页1. School Facilities2. Subjects and Timetable3. School LifeUnit 3: My Family1. Family Members2. Describing People3. Daily RoutinesUnit 4: Living in Beijing1. City Life and Rural Life2. Places in the City3. 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Unit 5: Food and Drinks1. Food and Drinks2. Ordering Food in a Restaurant3. Healthy Eating HabitsUnit 6: Hobbies and Sports1. Leisure Activities2. Sports and Games3. Talking about Hobbies and SportsUnit 7: My Day1. Telling the Time2. Daily Activities3. Weekdays and Weekends1. Celebrating a Birthday2. Giving and Receiving Presents3. Talking about DatesUnit 9: Traveling1. Transportation2. Going on a Trip3. Talking about HolidaysUnit 10: Shopping1. Clothes and Accessories2. Buying and Selling3. Bargaining教学方法:1. 听说教学法:通过听同学仿照老师和录音,并进行口头练习,提高同学的听力和口语力量;2. 演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方式进行演练,培育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3. 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练习,提高同学的阅读理解力量;4. 写作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培育同学的写作力量和语法运用力量;5.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同学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学问,提高语言运用力量。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
原题目: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背景
本文档旨在为命题双向细目表提供一个模板和指导,帮助命题人员更好地组织和呈现考题。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对考题进行详细分类和描述的结构化工具,有助于确保考试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二、使用指南
1. 命题范围:明确考试的范围和领域,包括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考题分类:将所有考题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例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论述题等。
3. 考题描述:对每个考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要求,包括题干、选项、答案和评分标准等。
4. 考题难度: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将考题分为简单、中等和困难等级。
5. 考题标签:为每个考题添加合适的标签,如知识点、技能要求、题型等,方便命题人员进行检索和组织。
6. 考题评价:对每个考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内容准确性、清晰度、逻辑性和难度适宜性等。
7. 试卷生成:根据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考题分类和要求,生成符合要求的试卷。
三、注意事项
1. 确保准确性:在填写命题双向细目表时,务必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清晰和无歧义。
2. 统一规范: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格式填写命题双向细目表,以便命题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3. 及时更新:根据考试要求和命题情况,及时更新命题双向细
目表,以确保它能够反映最新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四、结论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有助于命题人员组织和管理考题的工具,能够确保考试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通过遵循本文档中的使用指南和
注意事项,命题人员可以更好地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命题工作,提高考试质量和效率。
以上为原题目: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相关指导,希望对您的命题
工作有所帮助。
命题双向细目表正规考试命题,必须先制作双向细目表。
我参加了三年中考命题,做了三次命题组组长,对制作双向细目表深有体会,通过一张试卷要体现内容太多太多,毕业、选拔、教学导向,要完成相关的技术指标: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只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规划、约束才能避免命题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题的质量。
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
教师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人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
但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
说“近”的原因之一是:用细目表的规划下命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
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怎么考?考出什么水平?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研究中考细目表,是聪明的教师必做的一件事。
一位首次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说:“以后我可知道怎么教学啦”。
考题就是教学导向,可是能参加中考命题的人太少,那么研究出题细目表,领会命题人意图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双(多)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在新课程命题,会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
命题者应该明确检测的目的,弄清以下几个问题:期望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什么?如何监测这些教学效果?怎样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学习成果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中考命题要执行教育部中考命题指导意见、学科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虑本地教学实际等等。
那么区域的统一检测,当然离不开以上的要素要求。
摘录教育部中考命题意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说明一、说明1. 此表适用以试卷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非试卷方式考核的课程不需填写。
2、本表是命题人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基本要求而做出的命题总体设计,命题后应进一步检查对照。
3、此表连同试卷、标准答案、命题审查表(各一份)送交教研室负责人和院(系、部)院长(主任)审批。
可依本表检查知识考核点的覆盖面、试题数量、分值、难度等情况。
4、表中对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分为四个认知层次。
分别是: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
可把这四种认知层次与试题难度联系起来:识记——单个或较少很容易或较容易;理解——单个或较少知识点较容易或一般难度;简单运用——一个或若干知识点一般难度或有一定难度;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有较大难度(或大难度)。
关于考试内容要达到哪种认知层次的要求,由教学大纲具体规定。
5.试卷难易程度和试题量要适中,知识点的覆盖面要合理。
二、四个认知层次含义1.考核内容:指课程大纲中的章结名称。
2.考核面:考核目标层次基本含义为:(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2)理解: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它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3)简单应用:通常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4)综合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郑州科技学院课程考试命题计划表(学年度第学期)课程名称: A卷□ B卷□ C卷□命题教师: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部)统一打印(正反打印)后,相关责任人(单位)签字、盖章。
2、其中,院(系、部)审核意见由命题教师所在教学单位审核签字、盖章。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导处1、什么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与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与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过于多次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与侧重面)。
3、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与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4、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历史学科的划分特点及风格,不能完全成为其它学科效仿的蓝本)。
⑶.列出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与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1、何为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应采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对即将命制的试卷进行科学规划(命制试题规划表)。
最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的关联表(重中之重),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见下表),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2、其它较常见的双向细目表还有:⑴反映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⑵反映考查内容与考查目标、题型分数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⑶反映题型和难度、检测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⑷反映题型和难度、检测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3、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4、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考察的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罗列考查内容,首先应落实主观性试题,一定要明确考查几种类型的主观性试题,每种类型的试题共考查几道题,每道题共考查多少个知识点,然后再确定客观性试题,一定要明确共考查多少道试题(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具体占多少道试题(选择题、判断题),其目的在于保证一种均衡,兼顾考试内容的覆盖面(查缺补漏),同时也能避免试题的重复。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
制订命题细目表命题细目表是命题中根据考试目的和要求制订的关于考试内容、考查目标、题型、题量等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的形式详细列出各项量化指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向细目表,主要以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为列表要素,双向细目表必须在命题前完成制订工作,作为考试命题和试卷编制的重要依据;一类是多维细目表,除了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外,还可能包括题型、题量、难度、分值、比例等,多维细目表可在命题前制订,以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也可在命题过程中和命题结束后逐步填写和完善,以作为试卷质量评价和试卷分析的重要依据。
○1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按考试内容进行纵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1.列要点。
先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考试纲要和教材,把课程标准、考试纲要或教材中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列出,列出全部知识点的目的是便于把握考查内容的覆盖率。
然后按照考试要求,确定考试重点,考试命题主要是依据考试重点进行试题编制。
2.定分值或题型。
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考查的分值或题型。
按考查目标层次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1.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逐步列出。
如数学考试的能力目标常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A)、理解(B)、掌握(C)、运用(D)。
2.参照考试关于能力目标分配分数。
如学校组织的教学检测中常要求低年级了解、理解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掌握的分比例逐步提高。
○2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的重要意义1.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期末考试卷,应有一定的内容覆盖面,要检验学生一学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卷所覆盖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应该涉及到一学期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简单地说,说是每章节的内容都应该有所涉及。
参照双向细目表指导命题,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
但如果不是运用双向细目表,这种失误就有可能发生,参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可以反映内容及分值的分布情况,确保不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现象。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一、试卷的编制程序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猜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比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等)。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把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
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编选试题还应留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②、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③、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猜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猜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
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
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
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制定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
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二、如何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请老师们作业时参阅)
作者:梁文利
评论数/浏览数:64 / 1849
发表日期:2011-08-13 19:06:50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
英语细目表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II、III)卷命题知识点双向细2020高考题命题信息细目表第三部分完形填空(30分)2020高考题命题信息细目表第五部分短文改错(10一、命题双向细目表简介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和《考试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的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具有一致性。
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模块),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的题型、题号和所占分数。
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最早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由浅到深的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前一类是后一类的基础,后一种类别包括了前一种类别。
目前,高中全国普通高考各个学科在《考试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说明》中都有不尽相同的阐释。
二、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作用规范命题行为,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繁难偏旧或超纲的题目。
1.不会超出命题范围在“双向细目表”中,每道题目都已确定了相应的位置,只要命题人严格按“双向细目表”去做,其命出的题目,就一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决不会偏离甚至超出教材。
2.不会出繁难偏旧的题目繁难偏旧的试题,一般出现在题型和考查的知识点上。
有了“双向细目表”,题型不能随意变,考查的知识点也不能随意定,因而能有效防止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
3.有利于充分发挥命题人的主观能动性“双向细目表”只规定了试题的题型、分值、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没有提供现成的题目,这就为命题人灵活选择考查角度、材料背景和语言表达留下了无限的空间,有利于命题人聪明才智的发挥。
4.“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灵魂。
命题人应严格按照“双向细目表”里所列的检测内容及其所处的题型和所占的分值进行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