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13
分离工程分离方法
工程分离是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拆分为多个小块,每个小块由不同的团队或个人负责开发和维护。
工程分离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离方法:
1. 模块化分离:将工程项目按照功能或模块进行拆分,每个模块独立开发和维护。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团队更加专注于各个模块的开发工作。
2. 微服务分离:将工程项目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业务逻辑的解耦,并且每个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伸缩性。
3. 分层分离:将工程项目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离,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展示层等。
每个层次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减少不同层次之间的耦合。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测试性。
4. 并行开发分离:将工程项目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子项目,在不同的团队或个人同时进行开发。
每个子项目可以独立测试和集成,加快开发和交付的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并行开发,提高整体项目的交付效率。
在选择工程分离的方法时,需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和团队协作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分离方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组合。
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分离工程概述1.1 分离工程的定义分离工程是指利用特定的设备和工艺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以实现材料的纯化、浓缩或者提取等目的的工程过程。
分离工程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业过程。
1.2 分离工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和分离过程,分离工程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物理分离包括过滤、离心、蒸馏、结晶等;化学分离包括萃取、吸附、电泳、凝聚等。
1.3 分离工程的应用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水的处理等都离不开分离工程。
此外,分离工程也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二、分离工程的原理与设备2.1 过滤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板框压滤机、真空过滤机、滤筒式过滤器等。
2.2 离心离心是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密度的组分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离心设备有离心机、离心沉降机等。
2.3 蒸馏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蒸馏设备包括塔式蒸馏装置、蒸馏锅、蒸馏塔等。
2.4 结晶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结晶设备包括结晶器、结晶槽等。
2.5 萃取萃取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萃取槽等。
2.6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吸附的化学分离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2.7 电泳电泳是利用电场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带电粒子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2.8 凝聚凝聚是利用沉淀剂将混合物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三、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3.1 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包括进料、分离、收集和处理废物四个步骤。
进料是将混合物送入分离设备,分离是利用特定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收集是将分离出来的组分进行收集,处理废物是处理分离工程产生的废弃物。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三、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 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那些操作。
2、分离工程: 研究分离过程中分离设备的共性规律,分离与提纯的科学。
3、传统分离过程的绿色化:对过程(如蒸馏、干燥、蒸发等)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环境影响最小(或无影响)为目标,进行过程集成。
4、传质分离过程:一类以质量传递为主要理论基础、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
可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遵循物质传递原理。
5、平衡分离过程:大多数扩散分离过程是不相溶的两相趋于平衡的过程,而两相在平衡时具有不同的组成,这些过程称为平衡分离过程。
6、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的差别来操作,这类过程称为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7、泡点温度:是指液体在恒定的外压下,加热至开始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
8、露点温度:在恒压下冷却气体混合物,开始凝聚出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
9、汽化率:液体汽化所减少的质量占原液体质量的比率。
10、液化率:e=液化量/总加入量=L/F11、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表示组分i及j之间没有被分离表示组分i富集于1相,而组分j富集于2相表示组分i富集于2相,而组分j富集于1相12、分离剂:在两种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之间、材料与模具之间隔离膜,使二者间不发生粘连,完成操作后易于分离的液剂。
种类为:(1)石膏分离剂(2)树脂分离剂(3)蜡分离剂(4)其他分离剂如硅油、凡士林等。
13、固有分离因子:αij称为固有分离因子,也称相对挥发度,它不受分离设备的影响。
14、机械分离过程:分离对象为两相以上的混合物,通过简单的分相就可以分离,而相间并无物质传递发生。
15、膜分离:是利用液体中各组分对膜的渗透速率的差别而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或电位差作推动力,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分别工程名词解释(总 2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依据需求调整适宜字体及大小--名词解释:1、细胞分别:将组织材料分散制成细胞悬浮液后,从中猎取目的的细胞的过程。
2、重力沉降:利用流体与颗粒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使颗粒与流体间产生相对运动。
3、离心沉降:利用沉降设备使流体和颗粒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于颗粒和流体存在密度差,所以颗粒沿径向与流体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颗粒和流体分别。
4、包含体:细胞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溶性聚拢体,包括目标蛋白和菌体蛋白等。
5、初步分别:是指从发酵液、细胞培育液、胞内抽提液及其他各种生物原料初步提取目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浓缩和出初步分别的下游加工过程。
6、盐析:是在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产生沉淀的现象7、等电点沉淀:利用蛋白质在 ph 值等于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展沉淀分级的方法。
影响因素:温度、ph 值、搅拌速度、离子强度、样品浓度、金属离子的助沉作用8、有机溶剂沉淀: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参加肯定量的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9、膜分别: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别的一种技术。
10、泡沫分别:依据说明吸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体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展分别的方法。
11、反渗透:在外加压力驱动下借助半透过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溶剂由高浓度溶液透过半透膜向低浓度渗透。
12、超滤:依据高分子溶质之间或高分子与小分子溶质之间相对分子量的差异进展分别的方法。
13、微滤:一种从悬浮液中分别固形成分的方法,是依据料液中的固形成分与溶液溶质在尺寸上的差异进展分别的方法。
14、透析:利用具有肯定孔径大小,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含有高分子溶质和其他小分子溶质的溶液与纯水或缓冲液分隔。
分离工程复习题第一部分 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衡量分离过程的难易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的是(固有分离因子)3、分离因子表示任意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其定义为(1122//i j s ij i j x x x x α= )。
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分离剂ESA )或(物质分离剂MSA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汽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级效率)来表示。
6、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7、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8、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9、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 及j 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1s i j α=)10、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的分离的(难易程度)。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12、对单相物流的独立变量数为(C+2),对相平衡物流的独立变量数为(C+2).1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汽液两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14、根据泡点,露点的概念,精馏塔塔顶温度即为对应的汽相组成的(露点),塔釜温度即为对应塔釜液相组成的(泡点)。
15、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D B T T T >>或(/)1i i z K >∑和1i i K z >∑同时成立)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相平衡和摩尔分率加合式)计算求出其平衡气液组成。
16、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1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8、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全回流)时分布一致。
分离工程1 分离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最早的分离技术可以追朔到中国夏,商朝的酿酒业中的蒸酒技术;古人制糖和盐 掌握了蒸发浓缩和结晶技术;用蒸馏方法从煤焦油中提取油品。
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 命,使化学工业这个巨人真正诞生和发展起来,随之分离工程也诞生并发展起来。
1901 年英国学者戴维斯在其著作《化学工程手册》中首先确定了分离操作的概念, 1923 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和麦克亚当斯合著出版了《化工原理》,从而确立了分离工程 理论。
2 分离工程简介 分离工程就是使混合物得以分离成为二种或 二种以上的较纯物质的—门工程技术、 它是化学工 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1 机械分离 机 械分 离过程 的对 象都是 两相 或两相 以上 的 非均相混合物,只要用简单的机械方法就可将两相分离,而两相间并无物质传递现象 发生常见的机械分离有过滤、沉降、离心分离等。
过滤:用滤纸或其他多孔材料分离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颗粒、有害物质的一 种方法。
2.2 传质分离 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相间传质,可以 在均相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相中进行。
传 质分离可分为: 1)平衡分离过程如精馏、吸收、萃取、 结晶、吸附等,借助分离剂使均相混合物系 统变成两相系统,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的不等同分配而实现分 离。
精馏: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 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 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部门 吸收:物质从一种介质相进入另一种介质相的现象。
萃取: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 (或微溶 )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 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提取出来的过程。
物理吸附吸附:当流体与多孔 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 组 分 或 多 个 组 分 在 固 体表 面处产生积蓄, 此现象称 为 吸 附 。
吸 附 方 式 有 物理 吸附和化学吸附。
分离工程概念总结什么是分离工程分离工程是一种软件开发中的概念,指的是将不同的功能或模块分开,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代码。
通过将不同功能的代码分离开来,可以使代码更易读、易理解,同时也方便进行单元测试和重用。
分离工程的优势分离工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优势:1. 模块化通过将不同的功能或模块分开,可以使代码更加模块化。
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降低了代码耦合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2. 可测试性分离工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
每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方便进行测试覆盖率和代码质量的控制。
同时,通过使用依赖注入等技术,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模拟和测试。
3. 并行开发通过分离工程,可以实现并行开发。
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同时开发不同的模块,提高了开发效率。
而且由于模块之间的接口清晰,开发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更加容易。
4. 可维护性分离工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当需要修改某个功能时,只需要修改对应模块的代码,而不需要修改其他模块的代码。
这样可以降低代码改动带来的风险,并且减少了对其他模块的依赖。
5. 可重用性分离工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通过将通用的功能或模块抽象成独立的库或包,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复用,减少了开发重复的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还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分离工程的实践实践分离工程有多种方法和技术,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实践方法:1. 模块化开发模块化开发是一种将功能划分成独立模块的方法。
每个模块可以有自己的接口和实现,可以独立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遵循接口定义的规则。
常见的模块化开发方式包括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中的类和接口、使用函数和闭包等。
2. 依赖管理依赖管理是一种管理代码之间依赖关系的方法。
通过明确定义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代码的组织结构。
常见的依赖管理方式包括使用依赖注入、使用依赖关系图和使用包管理工具等。
3. 测试驱动开发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以测试为驱动的开发方法。
分离工程课程分离工程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课程目标分离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离工程设计、操作、优化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悉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了解不同分离工程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分离工程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分离设备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分离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分离工程的设计方法等。
具体而言,课程将涉及蒸馏、吸收、萃取、析出、结晶、脱水等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设备、进行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分离工程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同时,学生还将参与实验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践应用分离工程课程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实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分离工程的设计、操作和优化,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工程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分离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科研项目:学生还可以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分离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为工程的创新和进步做出贡献。
分离工程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离工程设计、操作、优化和控制的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工程实习、案例分析和科研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专科《分离工程》一、(共46题,共150分)1.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传质分离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分离过程和________分离过程,常见的平衡分离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标准答案:1. 平衡;2. 速率;3. 精馏;4. 吸收;5. 闪蒸;2. 表征表征能量被利用的程度有两类效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要降低分离过程的能耗,提高其____________效率,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小过程的有效能损失。
有效能损失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4分).标准答案:1. 热效率;2. 热力学效率;3. 热力学;4. 过程的不可逆性;3. 泡露点计算是分离过程设计中最基本的汽液平衡计算,按规定哪些变量和计算哪些变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标准答案:1. 泡点温度计算;2. 泡点压力计算;3. 露点温度计算;4. 泡点压力计算; 4. 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分).标准答案:1. 液泛;2. 雾沫夹带;3. 压力降;4. 停留时间;5.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严格计算中围绕非平衡级所建立的MERQ方程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标准答案:1. 物料衡算方程;2. 能量衡算方程;3. 传递方程;4. 界面相平衡方程;6. 常见的精馏过程节能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离工程叶庆国一. 例题详解 1.填空题(1) 别离作用是由于参加〔别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别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 别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参加〔别离剂〕来到达别离目的。
(3) 衡量别离的程度用〔别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别离程度是〔固有别离因子〕.(4) 工业上常用〔别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别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别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别离因子〕。
s?ij?xi1xj1xi2xj2〕。
(5) 别离因子表示任一别离过程所到达的〔别离程度〕,其定义为〔(6) 别离因子〔等于1〕,那么表示组分i及j之间不能被别离。
(7) 别离剂可以是〔能量ESA〕或〔物质MSA〕,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8) 平衡别离的别离根底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效率中〕。
(9) 速率别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别离。
(10) 别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 固有别离因子是根据〔汽液相平衡〕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别离因子的差异用〔板效率〕来表示。
(12) 别离工程研究别离过程中别离设备的〔共性规律〕。
1.填空题(1) 别离剂可以是〔〕或〔〕,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2) 平衡别离的别离根底是利用两相平衡〔〕的原理,常采用〔〕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中。
(3) 速率别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差异而实现别离。
(4) 别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单级平衡别离例题详解1.填空题(1)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别离〕过程的根底。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Kizi?1,?(2)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ziKi?1〕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1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分离⼯程II复习题.答案1. 简述分离⼯程的定义分离⼯程是⼀门提供⼀定的原理及⽅法将混合物加以提纯或分离的学科。
2. 分离在⼯业过程中有什么作⽤?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与利⽤,冶⾦⾏业,⾷品⼯业,核⼯业,⽣化⾏业。
3. 什么是分离因⼦,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影响分离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定义:任何⼀种分离过程中任意两组分间能够达到的分离程度称为分离因⼦或分离因数。
数学表达式:影响因素:液体组成,传递速率,分离设备的结构及流体流动的情况。
4. 说出分离剂的种类并就每类分离剂列举出3个以上的实例。
能量分离剂:氢氧化钠,醇胺类,液氮质量分离剂:阳离⼦交换树脂,⽔蒸⽓,活性炭5. 什么是相平衡,从动⼒学及热⼒学来看,分别是什么状态相平衡: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共存状态。
热⼒学上看—物系的⾃由焓最⼩动⼒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6. 理想系与完全理想系的区别⽓相是理想⽓体混合物、液相是理想溶液组成的体系称为完全理想系;⽓相是实际⽓体,但可看作理想溶液,液相是理想溶液所组成的体系叫做理想系。
7. 什么是逸度,如何求取逸度?定义:逸度就是校正过的压⼒理想条件下:逸度等于组分分压⾮理想情况下:逸度=分压X 逸度因⼦8. 什么是活度,如何求取活度?定义:活度就是校正过的摩尔分数理想:活度等于组分摩尔分数⾮理想:活度=摩尔分数X 活度因⼦1122i j s iji j x x a x x9.⽓液相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液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相温度、压⼒及任意i组分的化学位均相等。
10.范德华⽅程的参数分别有什么意义?范德华对于内压⼒与 b 的导出都不尽完善,精确测定表明,a 、b 不但与⽓体性质有关,也与温度有关。
甚⾄与拟合导出的算法有关11.维⾥⽅程的系数分别有什么意义?维⾥⽅程后来⽤统计的⽅法得到了证明,成为具有⼀定理论意义的⽅程。
反映了分⼦间的相互作⽤对⽓体pV T 关系的影响。
因此,由宏观pV T 性质测定拟合得出的维⾥系数,可建⽴与微观上分⼦间作⽤势的联系。
1、欲分离苯(1)、甲苯(2)和二甲苯(3)的三元混合物,精馏塔的进料、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组成如下:(1种解法)组分苯甲苯二甲苯塔顶产品0.995 0.005 0塔底产品0.005 0.724 0.251 进料0.600 0.300 0.100塔于常压下操作。
试求:(1)塔顶分凝器和塔釜温度。
(2)若进料温度为92o C,确定进料相态。
假设液相服从拉乌尔定律,汽相可作为理想气体。
三个组分的蒸汽压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答案:点击查看习题1解:(1)塔顶分凝器温度,即分凝器出口蒸汽的露点温度。
(2)塔釜温度,即釜液组成的泡点温度。
(3)确定92℃时的进料状态。
2、异丙醇(1)—水(2)系统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试用此对数值计算wilson常数λ12和λ21,并计算x1=0.1665(mole分率)时的泡点温度和汽相组成y1。
已知:异丙醇和水的蒸汽压可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1种解法)系统处于常压。
(提示:试差求λ12和λ21时,可取初值λ12=0.1327)答案:习题2解:已知:代入Wilson方程设由此反复迭代,直到为止。
得:Λ12=0.1327,Λ21=0.7393将Λ12,Λ21代入Wilson方程,并计算x1=0.1665,x2=0.8335时的。
得:设该二元系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实际溶液,则设t=100℃,计算,设t=80.0℃,计算,设t=84.1℃,计算。
计算汽相组成:3、用常规精馏分离下列烃类混合物:(1种解法)组分CH4 C2H4C2H6C3H6C3H8C4(烷烃)mole% 0.52 24.9 8.83 8.7 3.05 54.0工艺规定塔顶馏出液中C4浓度不大于0.002,塔釜残液中C3H8不大于0.0015,试应用清晰分割法估算塔顶和塔底产品的量和组成。
答案:习题3解:设F=100Kmol/h组分 di biCH4 0.52 0.0 0.0113 0.00C2H4 24.9 0.0 0.5412 0.00C2H6 8.83 0.0 0.1919 0.00C3H6 8.70 0.0 0.1891 0.00C3H8 2.97 0.081 0.0645 0.0015 nC4 0.092 53.908 0.002 0.99854、设工艺规定C3H6为轻关键,C4为重关键,上题料液在常规精馏塔中分离,要求C3H6在塔顶的收率为0.99,C4在塔底的收率为0.995。
假设全部轻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
试计算:(1)用Underwood方程计算 Rm 和C3H8在两端产品中的分布,算出两端产品的量和组成(设F=100Kmol/h,泡点体进料)。
(2)计算Nm 。
各组分的j如下:(3)取R=1.5Rm,求N 。
5、某料液的组成如下:(1种解法)组分丙烯丙烷异丁烷mole分率0.7811 0.2105 0.0084于泡点时加入常规精馏塔进行分离。
要求塔顶产品中丙烯的mole分率≥99.5%,塔底产品中的丙烯mole分率≤5%。
试计算:(1)分离所需的Rm ,并取R=2Rm,计算所需的理论板数N。
(2)如果塔顶精丙烯产品中精丙烯浓度达99.7%,塔底组成保持不变,试计算此时能耗比生产99.5%产品时的增加多少?已知:α12=1.12184,α22=1.0,α32=0.54176。
答案:习题5:解:第一部分1)LK-丙烯,HK-丙烷,q=1,xD丙烯≥99.5%,XB丙烯≤5%第二部分:6、某石油化工厂脱甲烷塔塔底产品组成如下:组分 C2= C20 C3= C3分子分数 0.6730 0.1330 0.1830 0.011 操作压力35 atm(绝)。
试确定该塔塔底温度。
7. 脱乙烷塔塔顶汽相流出物组成如下:组分C1C2=C20C3=分子分数0.0039 0.8649 0.1286 0.0026操作压力26 atm(绝)。
试确定该塔塔顶温度。
8. 脱甲烷塔塔底产品经节流膨胀进入脱乙烷塔,进料量400公斤分子/小时,脱乙烷塔操作压力26 atm(绝),塔顶产品经分凝器汽相出料。
分离要求:塔顶产品含C3=≤0.1%,塔底产品含C20≤0.2%。
试确定塔顶、塔底产品的数量及组成等工艺条件。
9. 已知某脱乙烷塔,操作压力28.8*0.1013MPa,塔顶采用全凝器,塔顶产品组成如下:组分C1C2=C20C3=总和组成XDi1.48 88.00 10.16 0.36 100%(分子%)求塔顶温度。
10. 某精馏塔操作压力1*0.1013MPa,其进料组成如下:组成n-C40n-C50n-C60n-C70n-C80总和组成XFi0.05 0.17 0.65 0.10 0.03 1.00 求:(1)露点进料的进料温度;(2)泡点进料的进料温度。
11. 已知某混合物组成如下:组分C20C30n-C40n-C50总和组成XFi0.08 0.22 0.53 0.17 100%(分子%) 压力为22*0.1013MPa泡点进料,而后绝热瞬间降压到13.6*0.1013MPa,试求等焓节流的汽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作出闪蒸曲线及等焓平衡线,找出汽化率及节流后温度。
12. 某厂脱丙烷塔每小时进料量为53.24公斤分子/小时,进料组成如下:组成C20C3=C30C4=C40C50总和组成XFi0.0051 0.3070 0.3515 0.1465 0.1518 0.0381 1.0000塔的操作压力为17.2*0.1013Mpa,进料泡点为66℃,要求塔顶馏出液中C4=不大于0.0051(分子%),塔釜残液中C30不大于0.0051(分子%)。
试用清晰分割法作物料衡算,并计算的C30, C4=回收率。
13. 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如下:组分H2CH4C2H4C2H6C3H4总和组成0.1280 0.2517 0.2310 0.3860 0.0033 1.000 Ki26 1.7 0.34 0.24 0.051塔的操作压力为34*0.1013Mpa,塔顶,塔底的平均温度为-50℃。
要求塔底乙烯回收率93.4%,塔顶甲烷回收率98.9%,按不清晰分割估算塔顶,塔底产品组成。
14. 已知C2—C3塔的进料液,塔顶馏出液,塔釜液的组成如下:C2H4C2H6C3H4C4总和进料液0.3414 0.0282 0.5017 0.1287 1.0000 塔顶液0.9244 0.746 0.0010 —— 1.0000 塔釜液——0.0010 0.7950 0.2040 1.0000塔的操作压力为29*0.1013Mpa,泡点进料,试计算最小回流比。
15. 某分离乙烷和丙烯的连续精馏,其进料组成如下:(均为分子分数)组分CH4C2H6C3H6C3H8i-C4H40n-C4H10总和组成0.05 0.35 0.15 0.20 0.10 0.15 1.00 α平均10.950 2.590 1.000 0.884 0.422 0.296 ----要求馏出液中丙烯浓度≤2.5%,残液中乙烷浓度≤5.0%,并假定残液中不出现甲烷,在馏出液中不出现丙烷及更重的组分。
试求:(1)进料量为100公斤分子/小时,馏出液和残液的组成和流量。
(2)若按饱和液体进料,进料温度为26℃,平均操作压力为27.4*0.1013Mpa,试用简捷法计算理论塔板数(塔顶采用全凝器)。
(3)确定进料板位置。
16. 某精馏塔共有三块理论板,示意图如下:组分 1 2 3 总和33.3 33.3 33.4 100组成XFiK1 2 3 ----i试用比流量法计算塔顶及塔釜各组分的量及组成。
(题16附图)17. 按16题的数据,试用三对角矩阵法,解物料平衡式(作一次物料平衡的计算,不作流率校正)18. 设计带侧线采出的乙烯精馏塔,要求乙烯纯度为99.9%,甲烷为0.01%,乙烷为0.09%,塔釜乙烯带出来;带出量不大于2%。
已知进料组成为:组分C1C2=C20总和组成XFi0.16% 80.3% 19.54% 100%塔操作压力为20.5*0.1013Mpa,进料状态q=0,已知拔顶数αC1 C2==5.4,精馏数αC2= C20 =1.415。
试求:(1)拔顶气体量,乙烯产品量,釜液量(按进料量为100公斤分子/小时计)(2)拔顶段和精馏段的理论板数。
19. 10分子A,40分子B和50分子C组成三元非均相液体混合物,其中A,B 互溶成为一相,C和A,B完全不互溶组成另一相。
试求与这两液相平衡的气相组成。
已知:40℃KA =1.8 KB=0.4 KC=0.1950℃KA =2.0 KB=0.5 KC=0.2(题19附图)20. 根据分子总和方程,和相对挥发度的定义αij==推导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