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7
《道路交通管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公安类专业教学对象:公安专业本科生教学时数: 34编写人:一、【教学总体要求】《道路交通管理》适用对象为全日制本科交通管理专业学生。
计划课时为34学时,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新鲜经验,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交通管理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
掌握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对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内容、组织机构设置、交警队伍建设以及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全面深刻地认识,能够适应新时期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践需要和进一步从事交通管理研究工作。
二、【教学课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第一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述”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了解道路交通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紧紧围绕道路交通管理这个主题,让学生重点掌握交通管理的概念、交通管理的目的、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交通管理的组织机构、交通管理的职责权限、交通管理的内容、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等知识要点。
难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涉及的内容多,条目繁琐,政策性、法律性强,在教与学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节道路交通一、道路交通的概念(一)道路概念(二)交通概念(三)道路交通概念二、道路交通的类型三、道路交通的特性(一)道路交通是人们最基本的交通方式(二)道路交通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三)道路交通是面交通方式(四)道路交通工具分布和环境复杂多样(五)道路交通是混合交通、平面交叉,交通干扰大四、我国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态势(一)我国道路交通现状(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原因(三)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态势第二节道路交通管理一、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一)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二)道路交通管理的涵义二、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和目的(一)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二)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三、道路交通管理基本原则(一)社会化管理原则(二)依法严格管理原则(三)以人为本管理原则(四)科学管理原则(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四、道路交通管理的组织机构(一)道路交通管理的组织机构的含义(二)道路交通管理组织机构构成要素(三)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组织机构的类型五、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历史沿革(一)中国古代的道路交通管理(二)我国近代的道路交通管理(三)我国现代道路交通管理第三节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一、道路交通管理权限(一)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责(二)道路交通管理的权限(三)法律责任二、道路交通管理的内容(一)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二)指挥与疏导交通(三)纠正和查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四)处理交通事故(五)维护道路治安(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七)设置与维护交通安全设施(八)开展道路交通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三、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一)宪法(二)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三)有关道路交通管理或含有道路交通管理内容的行政法规(四)道路交通管理行政规章(五)地方交通管理法规和地方道路交通管理行政规章(六)涉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第四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概述(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概念(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意义(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原则(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依据(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分类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组织(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组织机构(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工作程序(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后评估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内容(一)道路交通情况实地调查(二)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三)道路交通需求及交通安全发展趋势分析(四)道路交通安全改善实施方案(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和组织措施思考题:1.什么是道路交通?2.什么是道路交通管理?3.道路交通管理的内容有哪些?4.什么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第二章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道路基本知识、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种类,掌握交通设施的设置方法。
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引言: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公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的教育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将了解到交通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介绍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分析、交通安全教育等。
一、交通法规1. 交通法规概述:介绍交通法规的定义、作用以及对公众的约束力。
2. 道路交通法规:详细解释道路交通法规中的各项规定,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
3. 交通违法行为:列举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并解释其危害和处罚标准。
4. 交通执法与监管:介绍交通执法的目的和方式,以及交通监管的重要性。
二、交通事故分析1. 交通事故概述:介绍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以及对公众的影响。
2.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深入分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因、车因和环因等。
3. 事故责任与索赔:解释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原则和索赔流程,帮助学员了解自身权益。
4. 事故预防措施:介绍常见的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如安全驾驶技巧、防护设施等。
三、交通安全教育1. 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强调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介绍培养交通安全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2. 安全出行指南:提供安全出行的指南,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和骑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针对儿童群体,介绍儿童交通安全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4. 公共场所交通安全:提供公共场所交通安全的指导,如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安全措施。
四、交通安全管理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介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
2. 交通事故报告与处理:讲解交通事故的报告程序和处理流程,包括事故现场处理和事故报案等。
3. 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介绍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方法和效果评估,提倡公众参与交通安全宣传。
4. 驾驶员培训与考核:介绍驾驶员培训的重要性和培训内容,以及驾驶员考核的方式和标准。
结语: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分析、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专业核心课程。
2、任务以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论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为学生以后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
3、基本要求牢固掌握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理念;掌握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管理、保险与理赔、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和交通运输生产厂(场、站)内安全管理等。
二、课程内容1、交通安全概论介绍:国内、国外交通安全概况,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体制;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保障体系等。
2、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主要介绍:行人和骑自行车人的交通特性;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驾驶员的生物节律;疲劳及有害刺激物与行车安全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等。
3、车辆运行安全管理主要介绍:车辆结构、性能与行车安全;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车辆安全行驶的基本规定;车辆安全行驶速度的规定;特定交通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车辆运行安全管理标准和制度。
4、机动车保险与理赔主要介绍:保险的基本知识;保险法的主要内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法的主要内容;机动车保险条款的解释;机动车保险理赔的程序和方法等内容。
5、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主要介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的形成原因、处理事故的权限、依据和原则;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方法;证据的种类和搜集方法;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方法,交通事故行政处罚的程序、种类和实施方法;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方法及赔偿的有关规定;事故处理中的其他问题等。
6、交通事故分析主要介绍: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等内容。
7、交通事故预防主要介绍: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人、车、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方法;交通安全的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与主要内容等。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汽车的增多,道路交通问题也随之产生。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道路交通管理课程。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是一种关于道路交通管理的培训课程,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道路交通法规、道路交通信号、安全驾驶技巧、紧急处置和交通安全意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道路交通管理课程,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路交通法规,并学习如何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遵守这些规定。
此外,课程还会教授学员如何正确使用道路交通信号,提高驾驶安全性。
安全驾驶技巧是道路交通管理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技巧包括行车姿势、刹车及转向控制、路面状况判断等。
学习这些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安全行驶的能力,还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同时,课程中还包括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这些内容也是提高交通安全性的关键。
除了以上内容,道路交通管理课程还强调了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学员将学习如何认识交通风险,并学习如何在驾驶过程中正确地应对这些风险。
此外,课程还会提供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让学员更全面地了解如何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除了对个人有帮助外,还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推广这种课程,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于交通知识的认知度,并且让更多人学习到关于交通安全的实用技能。
这些措施对于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交通安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道路交通管理课程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种课程,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能,并且提高对于交通安全的意识。
通过不断推广这种课程,相信我们将会迈向更加安全和和谐的交通社会。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训指导书1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训指导书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交通管理系实训开设目的:《道路交通管理》是交通管理专业、治安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与公安实际相结合,特开设实训教学课。
实训安排:除了交警手势实训随课程进程安排外,其他实训一般安排在课程的后半段。
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对于本课程大体上有了一个总的了解,对于各项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这时开展实训教学较为合适。
实验学时安排:总共进行四次实验或实训教学,共计10 课时。
除了交警指挥手势训练外,实训课程一般不占用正规课时,可以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或实践部门要求进行。
根据需要,实训学时可以增、减,但最少不少于6 课时。
寒、暑假见习、实习训练课时不计算在内。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验实训一交通警察指挥手势道路交通指挥手势是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作实训指导如下:一、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指挥手势的基本要求,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交通指挥手势指挥交通。
二、时间安排安排在课程中间阶段,具体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表的安排进行。
三、实训地点校内四、课时安排2-4 课时五、实训内容1. 了解交通警察指挥手势的基本要求2. 掌握发出交通警察指挥手势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3. 熟练掌握8 个交通警察指挥手势动作(2007 年10 月1 日施行),要求指挥规范,迅速有力。
4. 具体动作要求见《交通警察手势规范》和相关录像。
六、训练方法教师演示学生集体练习学生单独练习教师单独指导学生相互练习和指导一步一动和流水作业练习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验实训一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辨识和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辨识和处理是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日常交通秩序管理和勤务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作实训指导如下:一、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基本类型,能熟练、正确地运用规范的程序和语言处理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管理》教案教案:道路交通管理教学内容: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教学目标:1.了解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3.熟悉道路交通管理的实践操作;4.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遵守能力。
教学重点:1.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3.道路交通管理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遵守能力;2.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道路交通管理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PPT课件;2.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交通事故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视。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通事故的原因,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Step 2:介绍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15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到道路交通管理是为了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顺畅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Step 3:讲解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20分钟)1.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意义:通过展示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图片或实物,讲解不同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含义,以及它们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2.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讲解交通规则的制定和遵守的必要性,以及交通规则对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作用。
Step 4:道路交通管理的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设计一个“安全出行计划”,包括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选择、交通工具选择和注意事项等。
2.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和评价各自的“安全出行计划”,并对不符合交通规则的部分提出改进意见。
3.通过讨论和总结。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
实训指导书
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交通管理系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训指导书
实训开设目的:
《道路交通管理》是交通管理专业、治安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与公安实际相结合,特开设实训教学课。
实训安排:
除了交警手势实训随课程进程安排外,其他实训一般安排在课程的后半段。
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对于本课程大体上有了一个总的了解,对于各项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这时开展实训教学较为合适。
实验学时安排:
总共进行四次实验或实训教学,共计10课时。
除了交警指挥手势训练外,实训课程一般不占用正规课时,可以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或实践部门要求进行。
根据需要,实训学时可以增、减,但最少不少于6课时。
寒、暑假见习、实习训练课时不计算在。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验实训一
交通警察指挥手势
道路交通指挥手势是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作实训指导如下:
一、实训目的
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指挥手势的基本要求,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交通指挥手势指挥交通。
二、时间安排
安排在课程中间阶段,具体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表的安排进行。
三、实训地点
校
四、课时安排
2-4课时
五、实训容
1.了解交通警察指挥手势的基本要求
2.掌握发出交通警察指挥手势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3.熟练掌握8个交通警察指挥手势动作(2007年10月1日施行),要求指挥规,迅速有力。
4.具体动作要求见《交通警察手势规》和相关录像。
六、训练方法
●教师演示
●学生集体练习
●学生单独练习
●教师单独指导
●学生相互练习和指导
●一步一动和流水作业练习
《道路交通管理》课程实验实训二
交通安全行为辨识和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行为辨识和处理是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日常交通秩序管理和勤务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作实训指导如下:
一、实训目的
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基本类型,能熟练、正确地运用规的程序和语言处理交通安全行为。
二、时间安排
安排在课程中间阶段,“道路交通秩序”这一章节的学习完成后。
三、实训地点
校或校外。
室外实训将学生带到街道上,进行实地观察训练,应选择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较为繁忙的地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6课时。
校外实训时间可利用休息日、业余时间或集中课时,也可结合其他社会活动时间进行。
五、实训容
1.了解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基本概念、处理依据。
2.了解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类型和处理规定
3.了解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处理程序
4.熟练掌握交通警察常用执勤执法用语,并能迅速、准确地运用
5.训练执勤时的表情、神态和语言。
六、实训方法和步骤
1.校外实训方法和步骤
(1)由指导教师将学生带到交通较为繁忙的街道上。
(2)2-4人一组,自主观察各种交通现象,从中指出各种交通行为,并讨论处罚依据。
(3)教师在旁进行指导和答疑。
2.校实训方法和步骤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道路交通实况录像,请学生从录像中辨认各种交通安全行为,并说明处理方法、法律依据和注意事项等。
日常道路交通见习执勤
为了加强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公安交通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作日常交通见习值勤指导如下:
一、实习目的
1.了解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容和方法
2.熟悉道路交通指挥手势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3.培养学生疏导交通的能力:
4.了解大型活动的交通指挥和交通保卫。
二、实习容
道路交通日常值勤实习:
三、实习地点
市或其他实习基地。
四、时间安排
日常交通值勤实习安排在《交通秩序管理》章节讲述完毕后进行。
事先与市交警支队或其他实习基地取得联系,安排2个下午时间,保证实际实习时间达到4个小时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组织出发并到达实习地点:40分钟(14:00~14:40)。
路途中介绍实习容和注意事项。
2.见习值勤;120分钟(14:40~16:40)。
3.清点人数,集合回校:50分钟(16:40—17:30)
大型活动交通见习执勤
为了加强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公安交通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作日常交通见习值勤指导如下:
一、实习目的
1.了解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容和方法
2.熟悉道路交通指挥手势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3.培养学生疏导交通的能力:
4.了解大型活动的交通指挥和交通保卫。
二、实习容
大型活动交通值勤实习。
三、实习地点
市或其他实习基地。
四、时间安排
2课时以上。
五、具体安排
大型活动交通值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并事先提任值勤任务的交
警机关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组织学生参与值勤。
具体安排如下:
1.组织出发并到达实习地点;
2.布置实习执勤要求,严肃执勤纪律,分配任务;
3.见习值勤;
4.清点人数,集合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