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压力的理论研究
5、罗宾斯的压力理论模型 该模型确认了环境、组织和个人三方
面潜在的压力源。这几方面的因素是否会 导致现实压力感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差异, 如工作经验与个人的认知等等。相应的结 果则包括生理症状、心理症状、行为症状。
三、有关工作压力来源和后果
富士康
No Image
三、有关工作压力来源和后果
第八讲 压力管理
提纲
压力概述 压力的个体差异 什么强度的工作压力最有效 压力管理
《财富》 (中文版) 联合北京易普斯企 业咨询服务中心对1576名高级管理人员所 作的调查显示,近70%的高级管理人员感觉 自己当前承受的压力较大,其中21%的人认
为自己压力极大。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天要产 生5000个职业病人,中国的企业界每天都为 他们支付约200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短短 的20年里,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增加了50倍。
二、工作压力的理论研究
2、反应说 认为:人面临压力的反应包括三个阶段:(1)
预警阶段:当压力因素第一次发生时,身体调动 它的生理保护机制,反抗压力因素。这是一个高 度的活跃状态,反应能量达到了它的活动极限。 (2)抵抗阶段:在这个阶段身体转向活动的正 常水平并且阻抗继续增加。(3)耗竭阶段:适 应能力(能量)消失,症状重新出现,并产生进 一步恶化的结果。
理念与文化,这不得不说是企业管理的一大失误。
富士康的安保系统也值得一提,共分四道防线管控,从企 业发展所需的高度保密性来说有其合理性,作为这些安保
措施具体执行者的保安,他们具有询问、搜查员工等权力。
所以在富士康保安拥有的权力相当大,保安频频与员工发 生肢体冲撞,实际上都已构成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