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63 KB
- 文档页数:7
智慧树知到《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依据是:A.轻链恒定区B.重链恒定区C.轻链可变区D.重链可变区E.铰链区正确答案:重链恒定区2、IgG的补体结合位点位于:A.VH和VLB.CH1和CLC.CH2D.CH3E.CH4正确答案:CH23、各种抗体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C.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D.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E.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作用正确答案: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4、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A.标记技术;B.单克隆抗体技术;C.计算机技术;D.分子生物学技术;E.细胞培养技术。
正确答案:标记技术;5、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A.荧光素B.放射性核素C.酶D.化学放光物质E.胶体金正确答案:荧光素6、抗体的基本单位是:A.由2条不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由2条相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正确答案: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7、木瓜蛋白酶能将抗体水解成:A.Fab和FcB.F(ab’)2和FcC.Fab和pFc’D.Fab’和pFc’E.F(ab’)2和pFc’正确答案:Fab和Fc8、抗体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A.仅重链可变区B.仅轻链可变区C.重链恒定区D.轻链恒定区E.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正确答案: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IgGB.IgMC.IgAD.IgDE.IgE正确答案:IgG10、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A.IgGB.IgMC.IgAD.IgDE.IgE正确答案:IgG第二章1、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正确答案:疏水作用力2、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A.特异性B.比例性C.可逆性D.亲和性E.带现象正确答案:特异性3、制备免疫血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B.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好C.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低D.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E.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低正确答案: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4、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的特异性A.可变B.恒定区C.高变区D.超变区E.低变区正确答案:超变区5、下列哪种免疫血清与相应抗原结合容易形成可见免疫复合物A.人B.马C.家兔D.猴E.牛正确答案:家兔6、静电引力大小A.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正比B.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比C.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反比D.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E.和两个电荷的距离平方不成比例关系正确答案: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7、由于抗原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A.前带B.后带C.带现象D.等价带E.等电点正确答案:后带8、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A.37℃B.25℃C.4℃D.56℃E.45℃正确答案:37℃9、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A.IgG类B.IgM类C.IgA类D.IgEE.IgD正确答案:IgM类10、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A.前带B.后带C.带现象D.等价带E.等电点正确答案:带现象第三章1、动物放血应在末次免疫后多长时间A.1~3天B.5~7天C.7~10天D.12~15天E.15天以上正确答案:2、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偶联半抗原的载体是A.免疫球蛋白B.人甲状腺球蛋白C.人血清白蛋白D.牛血清白蛋白E.葡萄球菌A蛋白正确答案:3、根据抗原密度大小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A.盐析法B.凝胶层析法C.亲和层析法D.超速离心法E.有机溶剂沉淀法正确答案:4、不属于可溶性抗原制备方法的是A.反复冻融法B.酶处理法C.过滤法D.超声破碎法E.表面活性剂处理正确答案:5、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识别多个表位B.特异性高C.具有多种生物活性D.活化B细胞产生E.结构不同正确答案:6、用于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不应具备的特征是A.HGPRT缺陷B.融合率高C.与B细胞融合稳定D.细胞株本身能分泌免疫球蛋白E.最常用的为SP2/0细胞株正确答案:7、免疫小鼠采血通常采用A.心脏采血或断尾法B.颈动脉放血或断尾法C.颈静脉或摘除眼球采血D.摘除眼球或断尾法E.耳静脉采血或摘除眼球正确答案:8、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A.脂多糖B.氢氧化铝C.石蜡油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正确答案:9、要从组织和细胞匀浆中粗提某种蛋白抗原,最常用又简便的分离方法是A.盐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免疫电泳法正确答案:10、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A.盐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免疫电泳法正确答案:第四章1、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正确答案:2、关于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标本中抗原B.出现凝集为阳性C.抗体为诊断试剂D.抗原致敏载体E.不出现凝集为阳性正确答案:3、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正确答案:4、在实验时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A.离心B.增加电解质或蛋白质C.加入右旋糖苷或葡聚糖D.胰酶处理E.加入抗原正确答案:5、关于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B.出现凝集为阳性C.抗体致敏红细胞D.用于检测母体Rh抗体E.可检测因红细胞不相容性输血而产生的血型抗体正确答案:6、关于协同免疫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A.SP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成分B.SPA能与所有IgG亚类的Fc 段结合C.原理类似反向间接免疫凝集试验D.可用于细菌、病毒、毒素及各种可溶性抗原的快速检测E.与SPA结合的IgG 仍保持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正确答案:7、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所用红细胞是A.标准新鲜红细胞B.标准洗涤红细胞C.标准醛化红细胞D.受检者未致敏红细胞E.受检者致敏红细胞正确答案:8、玻片凝集试验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B.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C.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D.为半定量实验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正确答案:9、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A.新鲜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醛化红细胞D.聚苯乙烯颗粒E.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10、关于正向间接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A.抗原致敏载体B.用于检测标本中抗体C.出现凝集为阴性D.敏感性高E.特异性强正确答案:第五章1、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A.抗体定性B.抗体定量C.抗原定性D.抗原定量E.抗体效价滴定正确答案:2、对流免疫电泳是:A.定向加速的单向扩散试验B.定向加速的双向扩散试验C.区带电泳与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技术D.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E.电泳与环状沉淀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正确答案:3、滴定抗血清效价时,常选用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模式为A.单孔型;B.双孔型;C.三角孔型;D.双排孔型;E.梅花孔型。
病毒学检验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病毒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参考答案:对2.病毒的种类较多,其中可以感染细菌的病毒我们称之为()。
参考答案:噬菌体3.病毒学检验的一般原则包括()。
参考答案:质量控制原则;足够的硬件设施;生物安全原则;标本的采集原则4.下列属于病毒直接检测方法的是()。
参考答案:细胞病理学检测;病毒蛋白检测;电子显微镜技术;病毒核酸检测5.下列选项中,属于病毒学检验应用范围的是()。
参考答案:病毒性传染病的的检验与检疫;新发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和防治研究;病毒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的诊断;病毒变异的研究6.新发传染病多是动物源性病毒性传染病。
()参考答案:对7.病毒的变异类型包括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和遗传转移(genetic shift)两种类型。
()参考答案:对8.下列因素中能够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有()。
参考答案:病毒变异;国际旅行和商务;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投入不足9.使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新病毒核算室,需要用到非序列依赖性的方法,下列属于上述方法的是()。
参考答案:病毒宏基因组学;随机引物PCR;简并PCR;非序列依赖性单引物扩增技术第一章测试1.在细胞培养系统中,培养一代细胞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下列不属于这这四个阶段的是()参考答案:游离期2.细胞在冻存时要掌握的原则是()参考答案:慢冻快融3.常作为细胞培养液的指示剂是()参考答案:0.4%的酚红溶液4.因为细胞培养液的营养丰富,更易于发生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等,加()可控制支原体的污染.参考答案:卡那霉素5.实验室器材的清洗过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浸泡→刷洗→酸浸→冲洗6.从组织分离的原代细胞是一群对原有组织有较好代表性的细胞,但细胞间存在异质性,即差异性。
()参考答案:对7.用胰蛋白酶做消化液时,浓度越大作用越强,对细胞的培养越有利。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1.人类基因计划的大部分测序工作是利用YAC实现的。
()答案:错2.线粒体病主要累及大脑和肌肉组织。
()答案:对3.HER2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参考依据。
()答案:对4.荧光原位杂交可同时检测多种靶序列。
()答案:对5.TPMT与嘧啶类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关。
()答案:错6.Northerm 杂交检测靶序列是RNA。
()答案:对7.高通量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可获得“癌症指纹”信息。
()答案:对8.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呈X染色体连锁不完全隐性遗传。
()答案:错9.PCR是已知突变检测的“金标准”。
()答案:错10.结核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特异性基因检测和耐药基因检测。
()答案:对11.电喷雾质谱技术是一种软电离技术。
()答案:对12.核糖体蛋白是基于MALDI-TOF-MS进行细菌鉴定的主要标志物。
()答案:对13.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最适长度为15~30nt。
()答案:错14.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检验。
()答案:错15.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是单倍体。
()答案:错16.染色体的形态最典型和清晰的阶段是有丝分裂间期。
()答案:错17.PCR 技术的本质是核酸重组技术。
()答案:错18.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需要加入双脱氧核苷酸。
()答案:对19.Tm 主要与 A-T 含量有关。
()答案:错20.产前诊断的金标准是对羊水或脐带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答案:对21.16SrRNA基因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靶基因的优点有()答案:多信息###长度适中###多拷贝22.关于沙眼衣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正确的是()答案:RAPD技术不适用于血清学分型###PCR扩增靶基因序列主要有外膜蛋白基因、隐蔽性质粒DNA和16S rRNA基因序列###PCR-RFLP可用于CT分型###LCR技术适合于高危人群普查时大批量标本的检测23.SELDI-TOF-MS中蛋白质芯片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答案:芯片###芯片阅读器###分析软件24.CYP450基因分型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答案: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基因芯片###PCR-RFLP25.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包括()答案:根据本地区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根据实验室的技术特点选择###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根据实验室的实验条件选择26.PML-RARa融合基因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答案:RT-PCR###荧光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27.原癌基因激活的机制包括()答案:易位激活###癌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原癌基因扩增###点突变28.法医物证学的主要内容有()答案:种族和种属认定###性别鉴定###个体识别###亲子鉴定29.关于DHPLC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是分析异质性突变的首选方法###可实现高通量检测30.理想的质控品应满足以下要求()答案:稳定、价廉、同一批次可大量获得###无已知的生物传染危害性###基质与待测样本一致###阳性质控品所含待测物浓度接近试验的决定性水平###靶值或预期结果已知3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答案:双股DNA32.TPMT是下列哪类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关键酶()答案:嘌呤类33.采集用于PCR检测的血清样本时,不宜选择使用的抗凝剂是()答案:肝素34.奥美拉唑在体内代谢主要受哪种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答案:CYP2C1935.PCR的退火温度通常比引物的Tm值()答案:低约5℃36.HLAI类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答案:α重链37.可以用来分辨16SrRNA基因不能鉴别的非常接近的菌种和种内菌株的是()答案:16S-23S rRNA基因38.单细胞基因扩增一般采用下列哪项技术增加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答案:巢式PCR39.Southern 印迹杂交中常用的核酸变性剂是()答案:氢氧化钠40.DNA指纹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是()答案:DNA的多态性41.新一代测序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答案:高通量42.微卫星异常的检测方法有()答案:DNA测序43.PCR的引物Tm值的计算公式为()答案:Tm= 2(A+T)+4(G+C)44.PCR循环中的延伸时间取决于()答案:扩增产物的长度45.线粒体基因组22个tRNA可转录几种tRNA ()答案:20种46.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是()答案:分析前质量控制47.肿瘤的分子诊断策略有()答案:检测肿瘤相关基因48.在PGD中诊断单基因疾病的主要手段是()答案:单细胞PCR技术49.焦磷酸测序法突出的优势是()答案:较长的读长50.寡核苷酸探针的最大优势是()答案:可以区分仅仅一个碱基差别的靶序列51.非整倍体筛选的诊断方法主要借助于下列哪项技术()答案:FISH52.乙型肝炎病毒可分为多少个基因型?()答案:853.TaqMan 探针技术要求扩增片段应为()答案:50~150bp54.目前对肺癌遗传易感性主要集中在如下哪几个领域()答案:DNA修复能力55.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核心技术是()答案:核酸扩增技术56.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标准化的前提是()答案:标准品57.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答案:分区设置###控制空气流向5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法规性、唯一性和时效性三大特性。
第一章测试1.列举三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___。
答案:2.病毒除了会引起人类疾病,还可以进行肿瘤治疗。
()A:错B:对答案:B3.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由()发明的。
A:巴斯德B:琴纳C:科赫D:列文虎克答案:C4.___是公认为第一个提出病毒概念的科学家,并由此开创了病毒学独立发展的历程。
答案:5.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成功地获得了___的结晶。
答案:6.1931年,克诺尔与鲁斯卡制造出第一台___,从而使观察病毒成为可能,并促进了病毒学的建立。
答案:7.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和病毒学教授S.Prusiner由于发现了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是___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答案:8.病毒的基本特点有()A:专性活细胞内寄生B:酶系完全C:超显微的D:没有细胞结构答案:ACD9.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表现在()A: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B:纯种病毒与杂种病毒C:真病毒与假病毒D:有包膜的病毒和裸露的病毒答案:BCD10.近年新出现或再现病毒的特点有()A:可能由昆虫或节肢动物为中间媒介B:所致疾病的诊断需作病原学确证C:多数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可能由动物传给人D:随交通旅行或工作生活习性改变、环境气候变化而传播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腺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___。
答案:2.流感病毒和HIV都是___的球状病毒。
答案:3.病毒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就能看到的结构,叫做___。
答案:4.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可以按照对称性可分为()。
A:螺旋对称B:复合对称C:中心对称D:二十面体对称答案:ABD5.包膜是有些病毒核衣壳外面包裹着的一层脂蛋白膜,它是病毒以_方式成熟时,由_或者___衍生而来的。
答案:6.有尾噬菌体是_结构,由_的头部和___的尾部组成。
答案:7.决定了有包膜病毒的免疫原性和,是病毒分型的重要依据。
答案:8.病毒的核酸类型可分为()。
A:单链RNAB:单链DNAC:双链RAND:双链DNA答案:ABCD9.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
绪论单元测试1.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立克次体答案:D2.微生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A:种 B:科 C:纲 D:属 E:目答案:A3.微生物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繁殖迅速 B:结构简单 C:个体微小 D:分布广泛 E:专性寄生答案:E第一章测试1.在正常情况下为无菌标本的是()。
A:痰 B:鼻咽拭子 C:血液 D:阴道拭子 E:粪便答案:C2.L型细菌缺少的结构是()。
A:细胞质 B:荚膜 C:异染颗粒 D:细胞壁 E:细胞膜答案:D3.患儿男,3岁。
诊断细菌性脑膜炎。
其脑脊液离心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见到革兰阳性球菌呈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周围有一圈着色的透明带。
此透明带为该菌的中结构()。
A:芽孢 B:普通菌毛 C:性菌毛 D:荚膜 E:鞭毛答案:D4.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A:细胞膜 B:核质 C:荚膜 D:细胞质 E:细胞壁答案:C5.细菌L型正确的是()。
A:不能返祖恢复原有的形态 B:为革兰染色阳性 C:是细胞壁和细胞膜同时缺陷的细菌 D:生长繁殖较原菌缓慢 E:分离培养时需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答案:D6.关于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的菌龄对菌体大小无影响 B:细菌在不利环境时常出现多种形态 C:测量其大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D: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定 E:很多细菌的形态相似,多表现为球状和杆状答案:A7.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是()。
A:产毒性质粒 B:非结合性质粒 C:Col质粒 D:F质粒 E:R质粒答案:E8.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是()。
A:4℃冰箱 B:甘油盐水保液 C:-20℃冰箱 D:半固体培养基 E:冷冻真空干燥法答案:E9.属于干热灭菌法的是()。
A:气体灭菌法 B:热压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火焰灭菌法答案:E10.细菌L型是()。
病毒学海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病毒除了会引起人类疾病,还可以进行肿瘤治疗。
()A:对 B:错答案:A2.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由()发明的。
A:巴斯德 B:科赫 C:琴纳 D:列文虎克答案:C3.病毒的基本特点有()A:超显微的 B: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C:酶系完全 D:没有细胞结构答案:ABD4.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表现在()A:真病毒与假病毒 B:纯种病毒与杂种病毒 C: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D:有包膜的病毒和裸露的病毒答案:ABC5.近年新出现或再现病毒的特点有()A:可能由昆虫或节肢动物为中间媒介 B:多数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可能由动物传给人 C:随交通旅行或工作生活习性改变、环境气候变化而传播 D:所致疾病的诊断需作病原学确证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可以按照对称性可分为()。
A:中心对称 B:螺旋对称 C:二十面体对称 D:复合对称答案:BCD2.病毒的核酸类型可分为()。
A:双链RAN B:单链DNA C:双链DNA D:单链RNA答案:ABCD3.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
A:存在于毒粒中的酶 B:壳体蛋白 C:包膜蛋白 D:病毒复制过程所需要的酶答案:ABC4.去除脂质成分会破坏某些病毒的侵染性。
()A:错 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吸附是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这是启动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
()A:错 B:对答案:B2.T4噬菌体的装配与释放,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自我装配的过程,包括()完全独立的几个亚装配途径。
A:单独装配的尾丝与前已装配好的颗粒相连 B:尾部与头部的自发结合 C:无尾丝的尾部装配 D:头部的装配答案:ABCD3.从某种意义而言,所有的病毒都是缺损的,因为它们都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进行复制。
()A:对 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突变包括()。
A:碱基插入 B:碱基置换 C:染色体倒位 D:碱基缺失答案:ABCD2.野生型就是野外分离株。
传染病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弛张热是指()。
A:24小时体温高低点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B: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常温之下C: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D: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E: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答案:24小时体温高低点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2.由于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导致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引起宿主的损伤,属于()。
A:机会性感染B:重复感染C:继发感染D:隐性感染E:医源性感染答案:机会性感染3.何种病原体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增多()。
A:原虫B:革兰阴性杆菌C:病毒D:蠕虫E:伤寒与副伤寒答案:蠕虫4.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永远不会有传染性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期D:隐性感染极为少见E: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答案: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期5.玫瑰疹常见于哪一种疾病()。
A:伤寒B:登革热C:水痘D:肾综合征出血热E:麻疹答案:伤寒6.不同的抗原可诱发不同的免疫应答,因而抗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A:中和抗体B:抗菌性抗体C:调理素D:抗毒素E:补体答案:中和抗体;抗菌性抗体;调理素;抗毒素7.人工主动免疫包括哪一些()。
A:注射疫苗B:注射抗毒血清C:注射类毒素D:注射人免疫球蛋白E:注射菌苗答案:注射疫苗;注射类毒素;注射菌苗8.一种特异性免疫只能针对一种病原体,而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
()A:错 B:对答案:对9.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检测到抗HAV-IgM阳性,称为混合感染。
()A:对 B:错答案:错10.2019-nCoV属于新发感染病的范畴。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对急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是()。
A:r-GT≥10倍正常值上限B:ALT≥10倍正常值上限C:PTA≤40%D:TBIL≥10倍正常值上限E:AFP≥10倍正常值上限答案:PTA≤40%2.梗阻性黄疸病人常常显著增高的指标是()。
2020智慧树,知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选项:A:个体微小B:可无致病性C:分布广泛D: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答案: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判断题: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的核质,没有核膜和核仁,无完整细胞器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判断题: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胞浆内无完整的细胞器选项:B:错答案: 【错】4、判断题: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条件致病菌是指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部位改变或寄居菌群平衡失调,能引起外源性感染。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6、判断题:病原微生物是指少数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如: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选项:A:对答案: 【对】7、判断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侧重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感染性疾病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又称诊断微生物学。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单选题:按照大小、结构、组成可将微生物分成几大类选项:A:2B:3C:4D:5答案: 【3】9、多选题:下列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选项:A:细菌B:支原体C:真菌D:立克次体答案: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10、单选题: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选项:A:存在于自然界中B:结构简单C:形体微小D:肉眼也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答案: 【肉眼也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 11、单选题:非细胞型微生物有选项:A:病毒B:支原体C:真菌D:立克次体答案: 【病毒】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选项:A:生物合成B:维持细菌的外形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作用答案: 【维持细菌的外形】2、单选题: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选项: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菌毛答案: 【荚膜】3、单选题: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选项: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答案: 【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4、单选题: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说法是:选项:A: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C:呈多形态性D:需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E: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性减弱答案: 【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性减弱】5、单选题: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选项: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答案: 【脂多糖】6、判断题:细菌检验是利用细菌学基本知识和技术,结合临床实际,对患者标本进行检验。
第一章测试1.肝衰竭的并发症有()A:肝肾综合征B:肝性脑病C: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D:上消化道出血答案:ABCD2.HBV的复制检测指标是哪一项?()A:HBeAgB:HBsAgC:HBV DNAD:HBcAb答案:C3.婴幼儿期的HBV感染,多可因免疫耐受而导致慢性感染的发生。
A:错B:对答案:B4.HBV DNA的前C区发生变异时,可导致哪个抗原的编码终止?()A:HBcAgB:HBsAgC:HBxAgD:HBeAg答案:D5.预防高HBV病毒载量孕妇的母婴传播的措施包括()A:孕晚期注射HBIGB:娩出的新生儿尽早注射HBIGC:娩出的新生儿尽早注射乙肝疫苗D:孕28周后开始服用安全的抗HBV药物答案:BCD6.HBcAb是保护性抗体。
A:对B:错答案:B7.肝性脑病的诱因包括()A:上消化道出血B:感染C: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D:高蛋白饮食答案:ABCD8.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过程包括()期A:黄疸前期B:恢复期C:前驱期D:黄疸期答案:ABD9.乙型肝炎患者的隔离方式为()A:消化道隔离B:呼吸道隔离C:接触隔离D:血液隔离答案:D10.慢性HBV感染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超过()月?A:9B:3C:12D:6答案:D第二章测试1.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编码的蛋白有( )A:核心蛋白B:刺突蛋白C:非结构蛋白D:包膜糖蛋白答案:ACD2.丙型肝炎不通过性传播。
()A:对B:错答案:B3.HCV的肝外表现可以累及下列哪些器官或系统。
()A:皮肤B:肾脏C:神经肌肉D:血液系统E:内分泌系统答案:ABCDE4.丙肝DAA药物的作用靶点有()。
A:NS3/4AB:NS2C:NS5A答案:ACD5.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哪些评估A:心理状态B:肝纤维化程度C:合并症和合并用药D:肝功能状态E:病毒基因型答案:BCDE6.HCV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不包括A:使用一次性注射器B:安全性行为C:注射HCV疫苗D:加强血透室管理,严格消毒制度E:对献血员进行抗HCV和HCVRNA筛查答案:C7.慢性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可以选择干扰素+RBV治疗A:错B:对答案:A8.慢性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只能选择DAA药物治疗A:错B:对答案:B9.关于丙肝抗病毒治疗指征,正确的是A:HCV RNA阳性的所有患者B:抗HCV阳性的所有患者C:抗HCV阳性,同时ALT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D:HCV RNA阳性,同时ALT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答案:A10.HCV最常见的基因分型是A:基因1型B:基因6型C:基因4型D:基因2型E:基因3型答案:A第三章测试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好发人群是()。
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方法与技能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华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第一类的病原微生物为()参考答案:SARS-COV-22.下列哪种设备不是BSL-2实验室必须配备的安全设备()参考答案:离心机3.关于BSL-1实验室的个体防护要求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必须戴护目镜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个体防护装备()参考答案:洗眼器5.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将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为哪几级?()参考答案:2级;3级;4级;1级6.关于BSL-2实验室说法正确是()参考答案:BSL-2实验室应有门禁系统;BSL-2实验室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BSL-2实验室应配备洗眼装置;进行危害程度第三类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教学和研究工作,应在BSL-2实验室开展7.关于手套的穿脱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应首先检查手套气密性,如漏气则不可用;手套应压在工作服袖口上;脱下的手套应置于医疗废物容器内;脱第一只手套时,应用带着手套的另一只手捏住污染面,将手套脱下,使内面向外8.按照标准YY0569-2005,二级生物安全柜可分为哪些级别()参考答案:B2型;A1型;A2型;B1型9.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一级防护水平最高,四级防护水平最低。
()参考答案:错10.BSL-2实验室主入口处需贴“生物危害”标识。
()参考答案:对11.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显微镜是()。
参考答案:普通光学显微镜第二章测试1.哪种显微镜常用于不染色标本的动力及运动情况检查()。
参考答案:暗视野显微镜2.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
参考答案:悬滴法3.芽胞染色属于()。
参考答案:特殊结构染色法4.结晶紫染料属于()。
参考答案:碱性染料5.革兰染色的步骤()。
参考答案:初染—媒染—脱色—复染6.分枝杆菌常用哪种染色方法检查()。
参考答案:抗酸染色7.抗酸染色的步骤()。
病毒学检验部分_病毒学检验题库及答案病毒学检验部分值得拥有的资料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用)前言《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张卓然主编的《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医学检验专业用第3版)编写而成教学分课堂讲授和课间实验两部分本大纲主要内容为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课间实验部分另见实验教学大纲将理论部分授课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部分要求教师讲深讲透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融会贯通;熟悉部分要求教师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解部分要求教师作一般介绍也可鼓励学生自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其他预防医学课程及从事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学时分配:讲课42学时课间实验40学时《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表章节理论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序号实验教学内容学时数第1章绪论、微生物与感染 2 实验一细菌染色技术 3 第2章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2 实验二葡萄球菌的检测 3 第3章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2 实验三链球菌的检测 3 第4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2 实验四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检测 3 第5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 实验五非发酵菌的检测 3 第6章球菌 2 实验六致病菌药物敏感实验 3 第7章肠杆菌科 4 实验七鸡胚的病毒接种 3 第8章弧菌科2 实验八鸡胚病毒培养物血凝滴度的测定第9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1 实验九鸡胚原代细胞的培养 3 第10章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 1 实验十传代细胞的培养、病毒TCID50的测定 3 第11章革兰氏阳性需氧杆菌 1 实验十一深部真菌的检验 3 第12章棒状杆菌属 1 实验十二浅部真菌的检验 3 第13章分枝杆菌属 1 实验十三其他微生物的检验 3 第14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 实验答疑 1 第15章厌氧菌 2 第16章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1 第17章第18章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1 第19章第20章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病原性真菌 2 3 第21章病毒分类与命名 1 第22章呼吸道病毒 2 第23章肝炎病毒 2 第24章逆转录病毒 1 3 第25章肠道病毒 1 第26章急性胃肠炎病毒 1 第27章黄病毒 1 第28章出血热病毒 1 第29章疱疹病毒2 第30章其他病毒 1 第31章朊粒 1 考试 2 备注微生物检验部分的第32章~第36章的内容在第2章~第31章相关内容中讲解大纲说明:重点讲解内容加下划线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新进展 3.了解微生物的属、种、型、株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和分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医学微物生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 3.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地位第一章微生物与感染[目的要求] 1.掌握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熟悉微生物的致病性 3.了解感染的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感染和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感染来源、感染方式、感染的类型 2.细菌的致病物质 3.感染的临床表现:病证和症状第二章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细菌形态学检查;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的理论基础;细菌的血清学鉴定 2.熟悉细菌L型的检查;熟悉人工培养及生化试验 3.了解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动物实验 [教学内容] 1.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原则;2.细菌染色与不染色标本的检查方法及用途 3.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培养基的种类及接种方法;常用生化试验方法;细菌L型的检查方法及其培养基的特点 4.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实验动物的选择、接种途径与观察第三章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临床标本的采集与检验程序 2.熟悉真菌检验程序 3.了解真菌毒素的检测 [教学内容] 1.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培养、繁殖方式 2.临床标本的采集原则、真菌检验程序 3.真菌毒素的检测第四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标本采集与运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熟悉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教学内容] 1.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的一般程序与常用方法3.病毒的形态学检查、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及检则结果评价第五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目的要求]了解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的依据和方法[教学内容]细菌分类学的概念、命名法及分类方法第六章球菌[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病原性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致病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教学内容] 1.葡萄球菌:(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分类、抵抗力(2)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物质(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所致疾病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脓、血等标本的分离鉴定食物中毒检查(4)防治原则 2.链球菌属:(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分类(2)致病性:A族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B族、D族链球菌的特性及所致疾病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3)肺炎球菌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3)微生物学检查 3.柰瑟氏菌属和布兰汉菌属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抵抗力、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第七章肠道杆菌科[目的要求] 1.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掌握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 3.掌握肠道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4.熟悉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5.了解防治原则[教学内容] 1.共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变异2.埃希氏菌属: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查的卫生意义 3.志贺氏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 4.沙门氏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5.克雷伯氏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6.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等: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鉴别点第八章弧菌科 [目的要求] 1.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 2.熟悉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生物学特性和检验程序 3.了解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致病性 [教学内容] 1.霍乱弧菌: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副溶血性弧菌:形态培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3.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主要生物学特性和检验程序第九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2.了解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的形态染色特点、检验特点 [教学内容] 1.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致病特点 2.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的形态染色特点、检验特点第十章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流感嗜血杆菌、布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2.熟悉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3.了解巴斯德菌属、弗朗西斯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教学内容] 1.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布鲁氏菌属:布氏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3.鲍特菌属:百日咳鲍特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4.巴斯德菌属、弗朗西斯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第十一章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2.熟悉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3.了解蜡样芽胞杆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内容] 1.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蜡样芽胞杆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第十二章棒状杆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2.熟悉白喉杆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3.了解其他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内容] 1.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临床意义、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其他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抗酸染色的方法;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类、临床意义与特异性预防;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3.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非典型分枝杆菌的临床意义、微生物学。
传染病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A:IgE B:IgG C:IgD D:IgA E:IgM答案:E2.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中,以下哪点是错误的?()A:潜伏期长短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B:某些传染病无发热症状 C:在传染病前驱期具有特异性症状 D:每个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 E:传染病临床过程的发展,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答案:C3.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B:社会制度、经济状况 C: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D:气温、雨量 E: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答案:C4.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以下方面,但除外()A:胎血屏障 B:数量 C:变异性 D:毒力 E:侵袭力答案:A5.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A:受感染的动物 B:患者 C:易感者 D:隐性感染者 E:病原携带者答案:C6.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动免疫制剂的是()A:疫苗 B:抗毒素 C:菌苗 D:类毒素 E:丙种球蛋白答案:ACD7.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疾病应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者是()A:鼠疫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B:艾滋病患者 C:肺炭疽病患者 D:霍乱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E:狂犬病患者答案:ACD8.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A:有特异病原体 B:有流行病学特征 C:有感染后免疫 D:有传染性 E:有感染中毒症状答案:ABCD9.传染病的治疗要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 即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A:错 B:对答案:B10.消毒不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A:对 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出现中毒性鼓肠、腹水 B: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C:发热 D:黄疸进行性加深 E:频繁呕吐答案:B2.干扰素治疗可以用于()A:急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B:急性乙型肝炎 C:慢性丙型肝炎 D: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 E:慢性乙型肝炎答案:A3.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HEV IgM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B:抗-HAV IgG 阳性时可诊断为甲肝病毒感染 C:单项抗-HBs高浓度阳性时可排除乙肝 D: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E:HBsAg和HDAg均呈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答案:B4.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临床符合急性肝炎 B:有肝掌、蜘蛛痣、腹水、脾大 C:肝内 HCV RNA阳性D:抗-HCV 阳性 E:血清 HCV RNA阳性答案:B5.关于病毒性肝炎,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乙、丙、丁型肝炎季节分布明显 B:其中甲、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C:按病原分类,病毒性肝炎目前主要有五型 D: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易暴发流行 E: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答案:A6.关于乙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通过首先发现其表面抗原而逐步认识的 B:经血液、血制品传播及母婴传播 C:病毒增殖直接损害肝细胞,是其主要致病机制 D:乙肝病毒不耐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消毒剂 E:在我国有1亿多人感染答案:ABE7.HBsAg在机体血清中的存在形式有()A:DIP B:包涵体 C:小球形颗粒 D:Dane颗粒 E:管形颗粒答案:CDE8.各型病毒性肝炎中,较易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者为乙型和戊型肝炎患者。
记疫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什么?()A:MERS-CoV B:2019-nCoV C:SARS-CoV D:SARI 答案:2019-nCoV2.雅典的“黄金时代”,是指()执政时期,雅典如日中天,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公民当家作主,更是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那个时代的海上霸主。
A:修昔底德 B:亚里士多德 C:伯里克利 D:地米斯托克利答案:伯里克利3.伯罗奔尼撒战争是爆发于()之间。
A:埃及 B:雅典 C:斯巴达 D:希腊答案:雅典;斯巴达4.瘟疫摧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政治的稳定,同时还会给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 A:对 B:错答案:对5.雅典瘟疫将雅典城邦从巅峰推向衰落,古希腊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它也见证了人类最初对抗疾病的坚强和智慧。
()A:对 B:错答案:对6.公元164年,在罗马帝国的叙利亚省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帝国皇帝()派遣大军征讨。
意想不到的是当大军到达叙利亚后,却遭到了当地正流行的瘟疫的侵袭,大批罗马士兵染病而死,战争也因此拖延了两年。
A:希拉克略B:屋大维 C:安敦尼 D:马可·奥里略答案:马可·奥里略7.罗马文明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
A:民主时代 B:王政时代 C:共和时代D:帝国时代答案: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8.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社会爆发了全面的(),罗马帝国政府停止运转,史称“三世纪危机”。
A:社会危机 B:内战不断 C:瘟疫 D:经济萧条答案:社会危机;内战不断;瘟疫;经济萧条9.在大瘟疫流行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在总结治疗疫病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千年名著《千金方论》,成为两汉时期治疗流行瘟疫的总结性著作。
() A:错 B:对答案:错10.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与瘟疫以及各种疾病做斗争的历史。
看不见的杀手——病毒性传染病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南大学中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肝衰竭的并发症有()A:肝性脑病 B:上消化道出血 C:肝肾综合征 D: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答案: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HBV的复制检测指标是哪一项?()A:HBV DNA B:HBcAb C:HBeAg D:HBsAg答案:HBV DNA3.婴幼儿期的HBV感染,多可因免疫耐受而导致慢性感染的发生。
A:错 B:对答案:对4.HBV DNA的前C区发生变异时,可导致哪个抗原的编码终止?()A:HBxAg B:HBcAg C:HBeAg D:HBsAg答案:HBeAg5.预防高HBV病毒载量孕妇的母婴传播的措施包括()A:孕28周后开始服用安全的抗HBV药物 B:娩出的新生儿尽早注射乙肝疫苗 C:孕晚期注射HBIG D:娩出的新生儿尽早注射HBIG答案:孕28周后开始服用安全的抗HBV药物;娩出的新生儿尽早注射乙肝疫苗;娩出的新生儿尽早注射HBIG6.HBcAb是保护性抗体。
A:对 B:错答案:错7.肝性脑病的诱因包括()A:高蛋白饮食 B: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 C:上消化道出血 D:感染答案:高蛋白饮食;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上消化道出血;感染8.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过程包括()期A:前驱期 B:黄疸期 C:恢复期 D:黄疸前期答案:黄疸期;恢复期;黄疸前期9.乙型肝炎患者的隔离方式为()A:呼吸道隔离 B:血液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接触隔离答案:血液隔离10.慢性HBV感染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超过()月?A:9B:6C:3D:12答案:6第三章测试1.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是指实施幼儿科学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A:多样性 B:开放型 C:探究性 D:可持续性答案:多样性;开放型;探究性;可持续性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可持续性原则的内涵:A:将幼儿科学教育视为个体终身科学教育体系的初始环节,是科学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 B: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不仅依靠幼儿园内部进行、还需要开放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共同进行C:尊重幼儿的科学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避免“小学化”和“超前化” D: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面向全体幼儿的科学教答案: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不仅依靠幼儿园内部进行、还需要开放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共同进行3.各方人士构成的教育共同体,共同开展幼儿科学教育,体现了以下哪项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A:可持续性 B:多样性 C:开放型 D:探究性答案:开放型4.由于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是幼儿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章测试1.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为()A:ss DNA;B:-ss RNAC:ds RNA;D:+ss RNA;E:ds DNA;答案:D2.与新型冠状病毒吸附有关的结构是 ( )A:M蛋白;B:S1亚单位;C:S2亚单位;D:E蛋白;E:N蛋白答案:B3.目前已鉴定的、较公认的SARS-CoV-2受体是 ( )A:EGFRB:ACEIIC:HER-2D:PDGFRE:TLR4答案:B4.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写道,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的细胞因子是 ( )A:白介素-1B:干扰素C:白介素-6D:趋化因子E:肿瘤坏死因子a答案:B5.“临床诊断病例”的判断依据是:( )A:临床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抗原;B: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就属于临床诊断病例;C:临床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D:疑似病例只要发热、或呼吸急促就属于临床诊断病例;E:临床标本可在体外培养出病毒;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关于肠-肺轴说法错误的是 ( )A:肠道内部菌群失衡可影响肺部疾病进程B:肠道菌群是该轴的重要组成部分C:肠-肺轴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D:肠-肺轴最早在1991年由Pugin等人提出E:呼吸道病毒感染对肠道菌群没影响答案:E2.下列关于灭活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灭活菌制品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B:灭活菌可以在肠道内定殖形成稳定存活的菌落C:灭活菌制品不受温度、胃酸、胆汁、抗生素影响D:与活菌制品相比,灭活菌制品的安全性更高E:与活菌制品相比,灭活菌制品的稳定性更强答案:B3.下列哪个不是益生元 ( )A:低聚半乳糖B:低聚木糖C:葡萄糖D:低聚果糖E:低聚异麦芽糖答案:C4.下列关于肠道微生态与冠状病毒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可能通过ACE2影响肠道B:改善肠道菌群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过度炎症反应C:冠状病毒感染不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变化D:改善肠道菌群对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具有拮抗作用E: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加重冠状病毒性肺炎答案:C5.下列哪个不是微生态制剂 ( )A:益生元B:合生元C:低聚果糖D:益生菌E:抗生素答案:E第三章测试1.新型冠状病毒与以下哪种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 ( )A:乙型流感病毒B:MERS-CoVC:甲型流感病毒D:SARS-CoVE: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答案:E2.以下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诊断依据的是 ( )A: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B: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C: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D: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E:流行病学史答案:D3.新型冠状病毒的以下实验室检查,属于病毒学检查的是 ( )A:血常规B:C-反应蛋白C:血清学检查D:淋巴细胞亚群分析E:血生化答案:C4.以下不属于影像学在新冠肺炎检查中价值的是:( )A: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B:为新冠肺炎确诊的手段C:判断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D: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E:用于病变的快速检出答案:B5.以下关于新冠肺炎影像学检查表述正确的是 ( )A:胸部CT表现正常,可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B:两侧胸腔积液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表现C:新冠肺炎疾病早期,胸部X线片多无异常发现D:新冠肺炎典型CT表现为两肺中央区多发磨玻璃影E:CT可替代核酸检测,作为新冠肺炎确诊依据答案:C第四章测试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主要是()A:老年人B:儿童C:人群普遍易感D:青壮年答案:C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干咳B:乏力C:其余选项都是D:发热答案:C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多在发病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A:3天B:一周C:一个月D:当天答案:B4.疑似病例需同时具备何种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方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B: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lgM 抗体和 lgG 抗体阳性;C: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D: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答案:A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A:其余选项皆是B:建议在出院后第 2 周和第 4 周到医院随访、复诊C:定点医院要做好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D:患者出院后,建议应继续进行 14 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问,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答案:A第五章测试1.病毒中与细胞膜ACE2受体结合的是 ( )A:Hemagglutinin-esterase dimerB:EnvelpoeC:Spike Glycoprotein (S)D:RNA and DNA protein答案:C2.以下哪项不属于传统疫苗 ( )A:灭活疫苗B:核酸疫苗C:亚单位疫苗答案:B3.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以下哪种动物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 )A:穿山甲B:水貂C:长臂猿D:蛇答案:C4.以下哪种病毒是DNA病毒 ( )A:乙肝病毒B:HIVC:SARSD:狂犬病病毒答案:A5.以下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是 ( )A:阿昔洛韦B:干扰素C:拉米夫定D:奥司他韦答案:B第六章测试1.属于法定上报的眼传染性疾病是:()A: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μmB.nmC.pmD.fmE.am答案: nm第一章1、PCR反应的引物需要2条。
A:对B:错答案: 对2、甲型肝炎病毒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A:对B:错答案: 错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A:对B:错答案: 对4、乙肝大三阳时,以下哪些项应为阳性A:HBsAgB:HBeAgC:HBcAgD:抗HBcE:抗HBs答案: HBsAg,HBeAg,抗HBc第二章1、可传播HIV的途径有A:分娩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手术器械E:皮肤接触答案: 分娩,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手术器械2、狂犬病防治措施有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答案: 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第三章1、DNA的Tm值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温度的升高B:酸碱度的改变C:DNA的均一性D:化学试剂E:缓冲液答案:B2、下列哪项决定了PCR特异性与产量()A:变性温度B:退火温度C:延伸温度D:循环次数E:二价阳离子答案:B3、基因分型的传统方法是()A:反向杂交B:质谱C:基因芯片技术D:焦磷酸测序技术E:超深度焦磷酸测序答案:A第四章1、下列对血凝实验结果判断正确的是()A:以出现‘‘++’’的稀释度的倒数为判定终点B:以出现“++”的稀释度为判定终点C:以出现“+++”的稀释度倒数为判定终点D:以出现“+++”的稀释度为判定终点E:出现凝集即可为判定终点答案:A第六章1、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为()A:单股正链RNAB:单股正链DNAC:不完全双链环状DNAD:单负链环状RNAE:双股RNA答案:C2、下列是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A:血液传播B:粪-口传播C:母婴传播D:性传播E:唾液传播答案:B3、下列血清中哪个是保护性抗体()A:HBsAgB:HBeAgC:HBeAbD:HBsAbE:HBcAb答案:D第七章1、下列是当前明确诊断皮肤和黏膜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为()A:病毒的分离培养B:病毒的蛋白检测C:病毒的定量检测D:免疫学诊断E:病毒的核酸检测答案:A第八章1、HSV-1主要潜伏部位是A:口唇皮肤B:唾液腺C:肺部D:骶神经节E:三叉神经节答案:E第五章1、下列病毒中基因组为单负链RNA的是()A: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腮腺炎病毒E:乙肝病毒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为分段的单股正链RNA,所以极易发生变异B:疱疹病毒引起了SARS,并广泛流行C: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D:冠状病毒可以引起肠道感染E:成人水痘发病较少,且病情较轻答案:3、下列哪种细胞最适宜培养SARS病毒()A:非洲绿候肾细胞B:人胚肾细胞C:狗肾传代细胞D:人肺癌细胞E:人多核上皮细胞答案:A。
病毒学与检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第一个提出病毒概念的是贝杰林克。
()答案:对2.病毒的基因组通常是由()组成。
答案:DNA或RNA3.病毒通过变异可出现以下哪些变化?()。
答案: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改变疾病的发病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产生全新的病毒种属4.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3种对称型。
答案:螺旋对称;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复合对称5.病毒感染能否成功与病毒颗粒的浓度无关,与宿主细胞数量有关。
()错第二章测试1.对病毒的敏感性稳定,不易衰老,可无限传代的细胞是()。
答案:传代细胞系2.使用敏感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时,添加的血清浓度为()。
答案:1~2%3.分离病毒时最好用传代次数多的细胞,因为传代次数越多,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越强。
()答案:错4.下列哪些结果表示抗病毒药物具有抑制病毒的效果?()答案:空斑减数率较高5.下列关于鸡胚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卵白主要在鸡胚发育早期提供营养第三章测试1.目前可商品化和自动化提取病毒核酸的方法是()。
答案:柱式提取法;磁珠提取法2.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属于第几代测序技术?()答案:二代测序技术3.同一种病毒,在不同国家,其基因型分布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答案:对4.下列属于病毒常用的血清学试验的是()。
答案: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5.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应用于生物样品表面形貌特征的观测。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流感病毒变异形成了新的亚型2.分离流感病毒常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细胞培养;鸡胚培养3.下列不属于肠道病毒的是()。
答案:诺如病毒4.肝炎病毒中为DNA病毒的是()。
答案:乙肝病毒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是艾滋病病人。
()答案:错第五章测试1.猴痘病毒是一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
答案:双链DNA2.痘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