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微作文指导-陈静华 - 副本(1) (1)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7
教学内容:写景抒情散文模式教学步骤:一.优作欣赏:例1. 飘落心灵的枫叶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林虽将那秋日里和熙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
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了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了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
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
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那还很薄弱的心灵防线。
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
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着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
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的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
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
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
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
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景物描写要传神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
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
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
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
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浅谈写景抒情类作文的写作指导浅谈写景抒情类作文的写作指导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的写景抒情类作文备受青睐,获得考场高分的作文不可胜数。
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写景抒情类作文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
一、注意写景层次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律。
只有选择恰当的写景层次,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常用的写景的层次有以下三种:其一,要注意总体和局部的关系。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很好地处理了从总体到局部的问题。
首先鸟瞰全城的全貌,然后饱览一城山色、雪后初晴,再把读者领到垂柳边,领略济南清丽秀美的景色。
其二,由高到低,由低到高。
如,沈从文的《边城》中对酉水景色的描写“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由低到高,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毫无杂乱之感。
其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描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就是由近及远,由近处的荷塘写到荷塘四面的树,由树写到远山,层层推进,一目了然。
二、善用写景技巧1.妙用修辞法。
景物描写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能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能把文章描写的景物变得更加形象。
如,高考佳作《美丽的月牙泉》中“四面环山温柔地拥着一弯新月,她是这样清澈宁静,是这样深情婉约。
分明是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却因何在大漠瞩望千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现出月牙泉的婉约迷人。
2.动静互衬法。
也就是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写景作文思路引导作者:邓黎明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06期写景是记叙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目前中学生写作指导现状而言,许多语文老师也包括为数众多的作文研究者都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写景技巧的归纳与运用上,什么多角度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写景,什么写景要绘形绘声绘色,要调动多种感官等等,技巧不为不详,方法不为不多,研究不为不系统,指导不为不尽责,但结果却怎么也不尽人意。
为什么总结了这么多技巧、方法,学生依然写不出好景呢?原因就在于方法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技巧的层面上,而不会让学生知道景是什么、为什么要写景。
高中新课改语文必修二的写作指导单元虽然给出了“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的命题,但在指导上也把大量的篇幅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的技巧上,而对于“亲近自然”这个判断语焉不详。
就写作而言,自然是什么呢?真的是教材所讲的天体宇宙,花鸟虫草?我看未必,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既是景物本身所具有的,又是包含作者生命气息的。
只有这样的自然才是文章中的自然。
对于朱自清而言,自然是弥望的如舞女的裙的田田荷叶,是袅娜羞涩的如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的荷花;对于郁达夫而言,自然是在一椽破屋的院落中,早晨泡一碗浓茶才能看到的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和槐树叶底下的丝丝日光,或者破壁腰中静对的“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对于陆蠡而言,自然是能伸开卷须、攀住绳索、舒开嫩叶、在雨中淅沥婆娑的常春藤。
也就是说文章中的自然绝不是严格的地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而是有着鲜活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意识的自然。
比如荷花不仅仅是花,它可以袅娜羞涩;比如天空不仅仅是天空,只有在一椽破屋的庭院中泡一碗浓茶才能看到它的高阔碧绿;比如常春藤不仅仅是一种藤本植物,只有“天天在窗口望着它的生长”,才能感受到它如何伸展、攀援、舒开以及淅沥婆娑。
只有明乎此,方能迈出亲近它的第一步。
亲近自然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写景,但为什么要写景呢?这个看似幼稚的问题正是影响学生写活美景的关键所在。
写景抒情类作文指导概述写景抒情类作文是一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或表达情感观点的文学形式。
它的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情感的流露。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写景抒情类作文的指导,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步骤第一步:选择主题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是写景抒情类作文的关键。
主题可以是美丽的自然风景、季节变化、动物的行为、或者你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确保主题与你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相契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跳出纸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收集素材在写作之前,收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收集素材,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主题,提升你的写作语言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阅读相关的资料或者挖掘自己内心的情感,来获取素材。
第三步:提炼观点在写作之前,你需要提炼出你想要表达的观点。
观点应该与主题相关,并且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观点可以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季节变化的思考、对动物行为的感悟,或者是对内心情感的诉说。
确保你的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且在文中能够得到展开和阐述。
第四步:运用修辞手法写景抒情类作文需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形容景色或者表达情感,使用排比、对仗等手法来提升文笔的表现力。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你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五步:合理组织结构在写景抒情类作文中,合理的组织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根据时间、空间或者情感的递进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开头部分可以引出主题,中间部分可以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结尾部分可以总结观点或者表达对主题的思考。
通过合理的结构来展示你的思路,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第六步:反复修改写完作文后,不要急于提交。
反复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关键。
你可以针对内容、语言和修辞进行多次修改。
确保观点清晰明了、句子通顺流畅、修辞手法运用得当。
可以请他人帮忙进行审读和修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会对你的作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描写景物不仅要传神,还要融入感情。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是景物描写的补充。
只有将感情与景物融为一体,才能使作品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在写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过于夸张或过于平淡。
情感的表达要真实、自然、深刻,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例如,写校园春景时,可以融入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写小城雨景时,可以融入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雨季的感慨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总之,情感的融入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生动、感人。
写景之所以能够抒发情感,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
这种渗透并不是强行加入情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情感融入到描写中。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XXX将自己对小煤屑路的感受融入到了描写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煤屑路的特点。
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使文章更加自然、真实,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
3、恰当表达,不要过度渲染情感表达需要恰当,不要过度渲染。
过度渲染会让文章显得夸张、虚假,反而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握好情感的表达度,不要过于激动或过于冷静。
同时,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矫情或刻意的表达方式,而是要选择自然、真实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结构布局要合理结构布局是写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写景抒情散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让文章更加清晰、易读,也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1、开头要生动,吸引读者开头是文章的门面,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开头的生动性,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被文章吸引。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XXX通过一句“这是一篇记叙文”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结尾要有回味,留下深刻印象结尾是文章的压轴之作,也是留给读者最后印象的部分。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尾的回味性,能够让读者在读完文章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年级学生微作文一、文本阅读内容整合1.微写作内容及要求:课前自主阅读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桃花源记》,然后以“我心中的桃花源(圣地)”为题写段话。
学生微作文呈现:我心中的桃花源汉滨初中初二21班廖思齐“谋闭不兴,乱贼不作,外户不闭,是古人心中的桃花源;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不知有汉,是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我的心里也有一个桃花源。
早晨七点,我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树枝间鸟儿在婉转啼鸣,树叶筛下点点晨光的碎影,蓝色的天空中风儿吹开薄纱似的流云,仿佛是天上仙女的裙裾在空中拖曳。
在家里悠闲地吃完可口的营养早餐,我轻松的背上书包走向学校。
在学校里,每个课间的十分钟我都可以在走廊里呼吸新鲜空气,看树枝在风中摇摆,听树叶悦耳的沙沙声。
每个周二和周四的下午,我们都可以按自己兴趣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晚上回到家,没有那么繁重的家庭作业,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搞定,接着我可以练一个小时的古筝,让美妙的音乐流淌在我的指尖。
然后我可以打开电视,了解今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大概十点半左右我就可以进入香甜的梦乡。
周末我可以不用上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只上我喜欢的古筝课。
我可以在周六把所有的家庭作业都完成,空出周日来休息。
我可以去书城读几本好书,可以不为完成任务而用笔记下当时的情绪,让我的思绪自由的游走于文字间。
妈妈不再为担心买到毒大米、地沟油而犯愁,新闻里不再充斥着战争、难民、死亡等不幸的字眼,不会再看到“海平面上升”、“雾霾”等令人窒息的问题,我们可以自由的徜徉于蓝天碧水绿树间--- 多么希望,我的桃花源会变成现实!(指导教师陈静华)我心中的圣地汉滨初中八年级(21)班王楷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方理想的圣地。
我心中的圣地犹如古雅典那样,端庄而又文明。
它有像帕特农神庙那样传奇的建筑,有像在伯里克利统治下的时代,也应有像达.芬奇那样传奇的人物。
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歧视,人人平等,和平安乐,每一个人无论贵贱,都应享受教育的权利。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作者:陈述卿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的写景抒情类作文备受青睐,获得考场高分的作文数不胜数。
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兴趣,并能选取平常之景,抓住景物特点,借景抒情,以情驭景,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教学学会写作写景抒情散文呢?下面,就谈谈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
关键词: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选的是写景抒情散文。
本单元教学除了培养学生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结合课文教学使学生学会写作写景抒情散文,达到读写结合、提升能力的目标。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写景抒情散文的传统篇目,也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
郁达夫在这篇散文中教给了我们如何写好写景抒情散文的很多有效实用的方法,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学写写景抒情散文。
一、选景不求古迹名胜,选择平常之景。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详写的都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之景。
比如:牵牛花、槐树、蝉声、鸽哨、枣子、秋雨……此种种无一不是故都的人们熟悉的平常景物。
而正是从这些平常的景物里,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秋味。
也正是这些到处可见的平常之景,恰恰说明北国之秋不但程度浓而且范围广,触目皆秋。
相比之下,南国之秋则“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了。
因此,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寻常之景来写,只有将寻常之景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才可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共鸣。
二、写景抓住景物特点,动用感官再现。
在《故教的秋》中,作者描写景物,并非逐一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但是却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如“一椽破屋”“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柔软的落蕊”“衰弱的蝉声”“息利索落的秋雨”“缓慢悠闲”的都市闲人的“互答”“像橄榄又像鸽蛋的枣子颗儿”……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是对具体物像的描写,而这些物象又无不具有鲜明的特点。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对不同的描写对象动用各个感官认识,进行了准确的描写,绘就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秋景图。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写景作文不仅仅是描写景物那么简单,应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景物当中,描写景物的同事抒发自己的情感。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写景抒情作文指导,希望大家喜欢。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
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写景作文写作要点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初中生写景写作指导范文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抒情要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与文章的情景吻合。
3、拟人、比喻、反复修辞皆可作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开篇中恰当运用。
例文:冬夜冬天的夜晚,大街显得冷清而美丽。
一排排的路灯,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项链;白垲垲的雪地在路灯下闪闪发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我爱星星每当夜幕降临,那深蓝的帷幕上缀满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像一双双智慧的眼睛,不停的闪动,那就是月亮妈妈的无数的孩子——满天的星星。
初中生写景写作指导范文(2)写景写作是一种旨在描绘自然风景、城市景观或特定场所的文学形式。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景是一种训练观察能力和提高写作技巧的很好方式。
下面是一份初中生写景写作指导:一、观察和感受景物1.选择一个场所:可以是你熟悉的地方,如学校、公园或家附近的景点;也可以是你到过的特别的地方,如旅行目的地等。
2.仔细观察:在你所选择的场所中,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包括自然景观、人物活动、声音和气味等。
3.用五官感受:利用你的五官来感受和体验这个地方,注意所见、所闻、所触及所想的一切细节。
4.用心感悟:尝试用你的内心感受和理解这个地方,思考它给你带来的感受和思考。
二、组织和写作1.明确主题:确定你想要写的景物主题,如山水、季节、人物等。
2.编写草稿:在纸上或电脑上记录下你所观察和感受到的事物,可以单独列出或用句子串联起来。
3.着重描写:选取你觉得最有特色或最引人注目的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写。
4.使用形容词: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来丰富你的描述。
5.运用比喻和象征:使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来使你的描写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6.注意结构和连接:注意你的文段结构和句子连接,确保逻辑流畅和内容连贯。
7.修改审校:修改你的文段,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确保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三、范例写作下面是关于春天公园的一个范例写作:春天终于来了,花草开始吐露出生命的力量,公园也变得活跃起来。
写景作文指导策略探微作者:陈海燕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第6期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陈海燕小学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有效的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技巧。
写景类作文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大有裨益,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写景类作文一般以描写山河地貌、名胜古迹、自然现象等为主,通常分为借景抒情和通篇写景两种形式。
本文围绕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展开探究,希望能够对小学作文教学有所助益。
一、仔细观察自然,写出特点写好写景作文的根本是仔细观察,缺乏仔细的观察,写出的作文也是没有生机和真情的。
许多学生作文空洞,描写夏天千篇一律的是“万里无云,阳光高照”等空洞的描写,无法引起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只能人云亦云地写作。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是写景作文的要决之一,这要求学生拥有细致的观察力,抓住景物的特点,多个角度观察,再描写。
例如,在教授《火烧云》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火烧云快速且多变的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这一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景物视频或图片,要求学生总结景物的特点。
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学会观察身边大自然的美,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写景作文的热情。
二、写作主次分明,理清脉络小学生的写景作文中常常会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文章没有重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清写景描写对象的主次,掌握好描写的顺序,梳理清晰的脉络,突出景物的特点和文章的重点。
在指导学生写写景作文时,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多角度去观察描写对象,远观、近看、仰望、俯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顺序,告诫学生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描写景物,不能忽远忽近、忽上忽下地去描写景物,导致文章没有清晰的脉络,显得杂乱无章。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详细讲解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对比描写,文章主次分明且突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