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七版习题解答解答(第1-3章)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33
机械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
1. 机械原理是工程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机械结构、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和设计各种机械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机械原理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以下是机械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供大家参考。
2. 第一章机械原理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机械原理?
答,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结构工作原理的科学。
2.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机械结构、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3. 第二章机械结构。
1. 什么是机械结构?
答,机械结构是由零件和零件之间的连接构成的整体。
2. 机械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答,机械结构的作用是传递和转换力、运动和能量。
4. 第三章运动学。
1. 什么是运动学?
答,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运动轨迹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2. 运动学的研。
题入2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 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成。
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
故 解法一:7=n 9=l p 2=h p 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1='F题2-3如图a 所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阀式真空泵。
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A 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 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
当偏心轮1按图示方向连续转动时,可将设备中的空气按图示空气流动方向从阀5中排出,从而形成真空。
由于外环2与泵腔6有一小间隙,故可抽含有微小尘埃的气体。
试绘制其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如图题2-3所示)2) 3=n 4=l p 0=h p题2-4 使绘制图a 所示仿人手型机械手的食指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以手指8作为相对固定的机架),并计算题2-4其自由度。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 7=n 10=l p =h p 题2-5 图a 关节机构,机架,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其自由度,90度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解:1)取比例尺,时的机构运动简图如虚线所示。
(如图2-5所示)2) 5=n 7=l p 0=h p题2-6 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 、d 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 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 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 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解: a) 4=n 5=l p b) 解法一:5=n 6=l p 解法二:7=n 8=l p 2=h p 局部自由度 2='Fc) 解法一:5=n 7=l p 解法二:11=n 17=l p 虚约束10232+⨯='-'+'='n p p p hl 局部自由度 0='F d) 6=n 7=l p =h p 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约束,故应为单侧接触)将提供1齿条7与齿轮5故应为双侧接触)将提供2题2-7试绘制图a 所示凸轮驱动式四缸活塞空气压缩机并计算其机(图中凸轮1原动当其转动时,分别推动装于四个活塞上A 、B 、C 、D 使活塞在相应得气缸内往复运动。
2-16. 试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 、d 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 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 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 为一精压机机构。
并问在图d 所示机构中,齿轮3、5和齿条7与齿轮5解a) 分析:A 为复合铰链,不存在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F=3n -(2p L +p H )=3×4-(2×5+1)=1或F=3n -(2p L +p H -p')-F'=3×4-(2×5+1-0)-0=1 b) 分析:B 、E 为局部自由度。
F=3n -(2p L +p H )=3×5-(2×6+2)=1或F=3n -(2p L +p H -p')-F'=3×7-(2×8+2-0)-2=1注意:该机构在D 处虽存在轨迹重合的问题,但由于D 处相铰接的双滑块为一个Ⅱ级杆组,未引入约束,故机构不存在虚约束。
如果将相铰接的双滑块改为相固联的十字滑块,则该机构就存在一个虚约束。
c) 分析:该机构存在重复结构部分,故存在虚约束。
实际上,从传递运动的独立性来看,有机构ABCDE 就可以了,而其余部分为重复部分,则引入了虚约束。
F=3n -(2p L +p H )=3×5-(2×7+0)=1或F=3n -(2p L +p H -p')-F'=3×11-(2×17+0-2)-0=1d) 分析:A 、B 、C 为复合铰链;D 处高副的数目为2。
不存在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F=3n -(2p L +p H )=3×6-(2×7+3)=1或F=3n -(2p L +p H -p')-F'=3×6-(2×7+3-0)-0=1齿轮3与5的中心距受到约束,轮齿两侧齿廓只有一侧接触,另一侧存在间隙,故齿轮高副提供一个约束。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篇一:机械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版《机械原理》作业题解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F=3n2plph=3×2×1=034F=3n?=3×4?=174385291-1’F=3n??F’=3×8??1=1篇二:机械原理第七版西北工业大学习题答案.doc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题2-1图a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n?3pl?3ph?1F?3n?2pl?ph?3?3?2?4?1?0的自由度。
尽在轴A上,只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c、D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及一个平面高副。
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c)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所示。
题2-2图a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3=n 3=l p 1=h p01423323=-⨯-⨯=--=h l p p n F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1(c)题2-1(d)54364(a)5325215436426(b)3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机械原理第7 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7—1 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力矩各自的等效条件是什么?7 —2 在什么情况下机械才会作周期性速度波动?速度波动有何危害?如何调节?答: 当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力矩)周期性变化时,机械的速度会周期性波动。
机械的速度波动不仅影响机械的工作质量,而且会影响机械的效率和寿命。
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方法是在机械中安装一个具有很大转动惯量的飞轮。
7 —3 飞轮为什么可以调速?能否利用飞轮来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为什么?答:飞轮可以凋速的原因是飞轮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因而要使其转速发生变化.就需要较大的能量,当机械出现盈功时,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上升,即可将多余的能量吸收储存起来;而当机械出现亏功时,机械运转速度减慢.飞轮又可将其储存的能量释放,以弥补能最的不足,而其角速度只作小幅度的下降。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是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力矩)和阻力(力矩)的变化是非周期性的。
当长时问内驱动力(力矩)和阻力(力矩)做功不相等,机械就会越转越快或越转越慢.而安装飞轮并不能改变驱动力(力矩)或阻力(力矩)的大小也就不能改变驱动功与阻力功不相等的状况,起不到调速的作用,所以不能利用飞轮来调节非周期陛速度波动。
7 —4 为什么说在锻压设备等中安装飞轮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解:因为安装飞轮后,飞轮起到一个能量储存器的作用,它可以用动能的形式把能量储存或释放出来。
对于锻压机械来说,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工作时间很短.而峰值载荷很大。
安装飞轮后.可以利用飞轮在机械非工作时间所储存能量来帮助克服其尖峰载荷,从而可以选用较小功率的原动机来拖动,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安装飞轮能起到节能的作用。
27 —5由式J F=A Wax/ (3 m [S ]),你能总结出哪些重要结论(希望能作较全面的分析)?答:①当厶Wax 与3 m—定时,若[S ]下降,则J F增加。
所以,过分追求机械运转速度的均匀性,将会使飞轮过于笨重。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3=n 3=l p 1=h p01423323=-⨯-⨯=--=h l p p n F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1(c)题2-1(d)54364(a)5325215436426(b)3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