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 格式:doc
- 大小:33.27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观察记录——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我班幼儿很喜欢到建构区游戏,搭建水平也比较高。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挖掘幼儿潜能,我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设计草图,然后按照草图进行搭建。
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运用和巩固了数、量、形、比例、对称、力等相关概念,发展了空间知觉,而且培养了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以及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月9日今天参加建筑游戏的是尤尤和永基,这是两个建筑能力非常强的孩子,但是两个能力强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弱,经常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在游戏开始时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设计一座立交桥,然后再搭。
”两个孩子在协商后设计出了一张四层立交桥图,遮挡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并估算了大概需要什么形状的积木,需要多少块。
看到两个曾经互不相让的孩子能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和设计图纸,我非常高兴。
在搭建的过程中,两个孩子遇到了难题:设计的四层桥太难搭了,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四种长度的积木做柱子,于是他们调整了计划,改建了一座两层立交桥。
但是底层桥只是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类似围墙的形状,既没有高度又没有路面,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
我觉得今天对他们的挑战已经很多了,就暂缓了这个问题的提出。
搭建结束后,两个孩子边数自己实际用的积木数量边对照自己的估算数量,发现相差很多,有一点失落。
我鼓励他们道:“事先想出需要积木的数量太难了,你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搭建出自己的桥就已经很棒了,你们在搭建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两个孩子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想要指挥灯、交通标记,这样才像真正的马路。
”活动区结束时,我请他们与其他孩子分享今天的游戏经验,其他孩子看到他们的设计图也非常感兴趣,表示自己今后也要先设计再搭建。
美工组的小朋友答应明天为他们制作指挥灯和交通指示牌。
5月1 0日今天来建构区游戏的是可可和晨旭,他们设计的是一室两层的立交桥,也表现出了遮挡关系,但是路线被遮挡后就不能顺畅连通了:原因是遮挡前的线路与遮挡后的线路发生了错位,使得这座立交桥的马路不十分顺畅。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为您带来了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一】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观察对象:浩浩时间:12月18日观察区域:建构区投放主题材料:建构积木、各种形状的纸板、硬纸筒幼儿活动情况:区域活动开始了,浩浩来到了建构区,他对搭建窑洞非常感兴趣,一边对照老师提供的图片,一边搭建自己的窑洞,就在马上要成功时,却被来来回回取积木的彤彤给撞倒了,马上要做好的窑洞就这样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看到我过来,他说:“我刚搭好的窑洞被碰倒了。
”“不要沮丧浩浩,刚才的窑洞搭的非常好,老师相信如果你重新搭一遍的话,一定会搭的更好。
”然而,当浩浩就要再次完成时,却发现没有半圆形的积木和纸板了,窑洞的搭建停滞了,他尝试了好几种办法来替换半圆形积木和纸板,都没有成功,沮丧的告诉我“看来今天的窑洞是没办法搭好了。
”“浩浩,不要放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一定能想出好办法将窑洞搭好的。
”最后,在尝试了好多种办法后,浩浩终于将窑洞再次搭好了。
教师指导情况:1.给幼儿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指导。
效果:在教师的提示鼓励下,幼儿坚持完成搭建作品宝塔山。
分析:搭建过程中,浩浩很投入,能按照图片的提示进行搭建,遇到困难时能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途绝不放弃,非常有耐心的完善自己的作品,坚持搭建完成,最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反思:1.幼儿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
2.教师深入参与角色,观察幼儿的需求,并将材料准备更加丰富一些。
【篇二】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班级:大一班观察对象:泽泽观察时间:12月14日观察地点:户外观察情况:在体育活动《大阅兵》的准备活动中,泽泽今天情绪非常兴奋,踏步边跳边踏,做动作的节奏也比往常快很多,眼睛东张西望,手也不时打到前面和旁边的小朋友身上,没有办法坚持完成动作,在几次提醒未起到作用后,我把他换到了最靠边的位置,这下他才意识到自己碰到了别人,可是过一会又开始乱蹦乱跳了。
幼儿园观察记录——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幼儿园,迎接着大班学生们的到来。
他们充满好奇与期待,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已是我担任大班教师的第三年了,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都是我最期待的时刻。
虽然备课繁忙,但我发现,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孩子在建构区的表现,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因此,我从教学日记中提炼出一些观察结果,与大家分享。
早晨的第一个活动是自由选择建构区。
孩子们蜂拥而至,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
这时候,我看到小明拿起一块磁铁砖,用它来拼装火车轨道。
他认真地观察着每一块磁铁的吸附性,耐心地摆放着形成复杂的轨道。
小明喜欢动手操作,他能够灵活地运用磁铁和轨道,构建出不同的形状和路径。
这说明小明在空间感知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和兴趣。
我鼓励他用不同形状和长度的轨道组合,提供更多挑战,并引导他进行思维的拓展。
接着,我注意到小芳坐在桌前,正在认真地拼接积木。
她将每一块积木仔细观察,试图找到合适的位置。
但是,一开始她还有些迷茫,经常需要我的帮助。
逐渐地,她变得更加熟练,并能够在没有我的指导下完成拼接。
这表明小芳在问题解决、耐心和毅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鼓励她多进行自主拼接,并给予她积极的反馈,让她感到成就。
在观察孩子们的建构区表现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引导的地方。
例如,小东总是在建构区玩具上添加一些独特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与众不同。
他喜欢将纱线、纸片、布料等材料添加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效果。
这种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值得鼓励,但同时也需要了解到他需要平衡个人创造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我和小东进行了交流,让他明白在建造作品之前,需要先思考可行性和可能会产生的结果。
还有一天,我观察到小云在建构区独自玩耍。
她看到互相连接的塑料管道,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个想法。
她开始将球球从一端放入管道中,并通过管道的形状和角度控制球球的路径,最终让球球从另一端顺利滚出。
户外观察记录表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 、不太感兴趣 C 、没有兴趣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
龚奥淇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却很快适应了我们这个集体。
我对他的要求也 稍微放松了些,不过搭的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的大小的积木平铺再一 起,他说是宽宽的马路,我引导
他,在马路边上还有房子呢 , 他就把积木竖 着插在“马路”上,高兴的对我说 : “老师,房子搭好了~ ”还真挺回动脑筋的 ;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
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
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 想象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 , 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 片,也许孩子们
的思路会打开些。
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A 、非常感兴趣 、不太感兴趣 、没有兴趣
活 动 实
录
反 思
与
分 析。
大班建构区观察记录建构区观察记录第1篇观察时间:xx年xx月xx日观察地点:大九班建构区观察对象:xxx、xxx记录人:xxx观察过程:集中活动后,xxx和xxx一对好朋友来到了他们非常喜欢的搭建区。
这个区是这两个孩子比拟钟爱的区域之一。
今天,俩人先在搭建区里一边翻找着材料,一边聊着天,说着各自喜欢的玩具。
xxx在装有交通工具玩具的纸箱里找到了一辆小坦克,她对xx说:“咱们今天也拼个大炮吧。
你们男孩子老是拼这些东西,我也想试试。
” xx想了想说:“好吧!”俩人就开场搭坦克了。
渐渐的,搭建区又来了别的小朋友,一看他们俩人正忙着,就问:“你们搭什么呀?”一听说是大炮,就兴奋了起来,“我也要搭,我也要搭。
”搭建区里的几个孩子仿佛进入了工地,有时翻找着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将搭好的又拆掉,觉得不够满意。
又过了一会儿,徐假设涵和飞宇的大炮建成了,一旁小朋友的战车也搭好了。
他们互相欣赏比试着。
“我们的大炮可厉害了,我们有三个口呢,能一下子打三个炮出去。
”“我的更厉害,是万能的____,什么地方都能去,我的车先开出去找到敌人,你们就打炮。
”大家都很棒,孩子们真开心。
观察分析^p 与评价: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从小朋友们的活动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对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拟熟悉,日常区域活动时经常参与这个区的活动。
对搭建区的材料,能认真比拟其形状,根据形状选取合适的搭建自己所要的部位。
比方:徐假设涵小朋友的“大炮”,选择了充分利用了圆柱体的奶粉筒和薯片筒,根据大小排放,使炮筒由粗到细,非常符合正常制作的特性,也是作品更具有层次性。
此外,还用了两个杏仁露的圆柱体铁罐,放在了“大炮”的最顶端,就像望远镜一样。
真是巧妙的构思,一点也不像出自女孩子之手的作品。
旁边的孩子也不弱,“战车”创作,将搭建的对称、架空、加盖等技能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活动时专注程度与探究才能:这次的自主活动中,两组完成作品的孩子的专注度是非常高的,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拟杂,多为搜集的纸箱、盒、筒之类的材料,他们沉浸在自己有目的的搭建中,会按自己所需要的寻找、选取材料,会用自己的观点,调整、更换材料,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按自己心中的所想去完成。
大班建构区搭建观察记录
搭建观察记录
时间:2021年9月15日
地点:大班建构区
观察内容:
1. 搭建区域:搭建区域面积较大,有足够的空间供孩子们进行搭建。
2. 建构材料:搭建区域提供了多种建构材料,包括木块、积木、磁力片、连接器等。
3. 组织方式:孩子们自由选择搭建材料和方式,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搭建。
4. 孩子们的反应:孩子们热衷于搭建活动,积极选择材料进行组合搭建。
5. 搭建成果: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创造出了各种形状的建筑物、桥梁、车辆等,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观察结论:
1. 大班建构区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孩子们在搭建区展现了积极的参与和合作精神,能够共同协作完成较大规模的建构活动。
3. 孩子们通过搭建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4. 大班建构区的搭建活动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改进建议:
1. 提供更多的建构材料:考虑增加一些新的建构材料,如磁力片、连接器等,丰富孩子们的选择。
2. 增加引导和挑战:为搭建活动设定一些具体的主题或挑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实践。
3. 设置展示和分享机会:定期组织孩子们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搭建成果,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以上是我对大班建构区搭建观察记录的内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观察记录——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我班幼儿很喜欢到建构区游戏, 搭建水平也比较高。
为了进
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挖掘幼儿潜能, 我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
设计草图 , 然后按照草图进行搭建。
在搭建过程中, 孩子们不
仅学习、运用和巩固了数、量、形、比例、对称、力等相关
概念 , 发展了空间知觉, 而且培养了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以
及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月 9 日
今天参加建筑游戏的是尤尤和永基, 这是两个建筑能力
非常强的孩子, 但是两个能力强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弱, 经常
发生争执 , 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在游戏开始时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你们要先一
起商量 , 设计一座立交桥, 然后再搭。
”两个孩子在协商后设
计出了一张四层立交桥图, 遮挡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并估
算了大概需要什么形状的积木, 需要多少块。
看到两个曾经
互不相让的孩子能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和设计图纸, 我非常高
兴。
在搭建的过程中, 两个孩子遇到了难题: 设计的四层桥
太难搭了 , 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四种长度的积木做柱子, 于
是他们调整了计划, 改建了一座两层立交桥。
但是底层桥只
是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类似围墙的形状, 既没有高度又没有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6
路面 , 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
我觉得今天对他们的挑战已经很多了 , 就暂缓
了这个问题的提出。
搭建结束后 , 两个孩子边数自己实际用的积木数量边对
照自己的估算数量, 发现相差很多, 有一点失落。
我鼓励他们
道: “事先想出需要积木的数量太难了, 你们能够按照自己的
设计图搭建出自己的桥就已经很棒了, 你们在搭建时发现了
什么问题 ?”
两个孩子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 “我们想要指挥灯、交通标记 , 这样才像真正的马
路。
”
活动区结束时, 我请他们与其他孩子分享今天的游戏经
验, 其他孩子看到他们的设计图也非常感兴趣 , 表示自己今后也要先设计再搭建。
美工组的
小朋友答应明天为他们制作指挥灯和交通指示牌。
5 月 1 0 日
今天来建构区游戏的是可可和晨旭 , 他们设计的是一室两层的立交桥 , 也表现出了遮
挡关系, 但是路线被遮挡后就不能顺畅连通了: 原因是遮挡前的线路与遮挡后的线路发生了
错位 , 使得这座立交桥的马路不十分顺畅。
他们的设计图
虽然比尤尤他们的简单 , 但是有自己的特色 : 立交桥的拐弯有变化 , 有一个是直角 , 其他的角
度是弧形。
由于设计图简单 , 所以搭建起来就比较容易 , 他们在搭建过程中 , 也是把地层桥贴着地
面搭 , 但是他们把积木放平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6
了。
这样就形成了可以跑车的马路。
游戏结束后与小朋友分享时, 我引导幼儿关注: “今天马
路有什么变化 ?”小朋友们说 : “今天的马路平。
”“今天的马
路宽 , 可以跑车。
”孩子们受到了可可和晨旭的启发, 表示自
己今后搭马路时也要把积木放平了搭, 车在这样的马路上走
会更安全。
有的小朋友提出 : “你们把美工组帮助做的交通指示牌放在路中央了 , 这样会发生危
险的。
”于是孩子们又一起讨论了交通指示牌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 月 1 1 日
今天来建筑区游戏的是新字和京文 , 这两个孩子建筑能力中等 , 但是做事认真细致。
游
戏结束后 , 我惊喜地发现 , 他们的建筑学习了前面小朋友的优点。
避免了前面小朋友的不
足, 我们在前两天重点讨论的问题 , 如搭路面时要把积木放平、交通指示牌应放在路边等 , 他
们都注意到了 , 看来这是两
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孩子, 懂得从别人的教训中吸收经验,
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5 月 12 日
今天来游戏的是怀瑾和雨江, 他们的设计图比较新颖, 是一座单层的立交桥, 但是这座桥比较长, 拐弯也比较多 , 有
6处, 而且路面宽窄不同。
看到设计图时, 我以为路面宽窄不同是因为孩子的小手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 / 6
肌肉动作发展得不够好, 不能把线条画得平直以保持同样的
宽度 , 但当我看到两个孩子的搭建结果后, 我明白了 , 他们就
是想搭一座道路有宽有窄的桥。
两个孩子在搭建路面时, 有
的路段选用两块积木并排搭, 有的路段只用一块积木搭建,
这样就形成了有宽有窄的马路。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也发现了这个秘密, 他们高兴地说:
“两块积木搭的马路可以并排跑两辆车。
”“两块积木搭马路。
就有回来的路了。
”“对 , 一
块积木搭的路只能往远处跑 , 没有路再跑回来。
”
孩子们的发现也令我振奋 , 看来他们在相互启发下又有了新的提高。
5 月 1 3 日
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不同长度的积木, 孩子们要建造
真正双层桥的愿望一直没有得以实现。
我提醒孩子们带一些辅助材料来当桥墩, 他们带来了较
多的大薯片桶和较少的露露桶。
我想他们在带材料时还是经
过思考的 , 因为他们想把桥架得更高, 所以较多带来了较高
的“桥墩”——薯片桶。
但游戏时孩子们却很少用这些自己
带来的“桥墩”, 这使我很苦恼。
今天我偶然来到大一班, 发现大一班的小朋友在用露露
桶做桥墩 , 而且玩得很开心。
我很受启发 , 马上请我们班的一
些孩子参与到大一班的游戏中, 希望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4 / 6
这样露露桶、积木、薯片桶正好作为三种不同高度的“桥墩”,
可以满足孩子们搭建多层立交桥的愿望。
希望孩子们能从今天与大一班孩子的游戏中受到启发,
更好地运用不同的材料。
5 月 1
6 日
对于建筑能力强的幼儿来说, 总是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
搭建有些简单了, 导致这些孩子的建筑水平停滞不前, 于是
我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按照现成的图片搭建。
今天 , 尤尤和永基就在按照一张非常漂亮的立交桥图纸
搭建 , 由于难度较大。
他们只是搭建了设计图中的一个角落。
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法 : 搭建双层桥需
要较高的积木做桥墩, 他们没有找到适当的积木, 也没有选
择薯片桶 , 而是把两块积木拼在一起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高度;
他们想搭建较缓的坡度, 但是选择渐渐变矮的桥墩没有成功,
于是他们没有把桥面直接接到地面, 而是把高架桥的桥面与
低架桥的桥面接在一起, 达到了较满意的缓冲坡度。
看来 , 对于建筑能力较强的幼儿, 对他们适当提高建筑
难度 , 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但这并不等于要求所有
的幼儿都达到这个水平, 针对不同幼儿的建筑水平, 教师要
给予不同的指导。
5 月 1 7 日
今天 , 我邀请大一班的小朋友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参加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5 / 6
建筑游戏 , 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更高了, 他们在没有设计图的
情况下边商量边搭建, 合作水平又有了提高。
这次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选择了用薯片桶当高架桥
的桥柱 , 并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 薯片桶太轻容易倒。
“我们搭了一座爱倒桥。
”他们说。
我
及时提问 : “为什么用薯片桶搭的桥爱倒 ?怎样才能不倒 ?”孩子们忙着搭建 , 没有太关心我的
问题 , 只是更加小心地走路、拿积木 , 靠自己的小心保持大桥的稳定。
他们用薯片桶、积木、
露露桶这三种高度的物品做高架桥的桥墩以保证高架桥能渐渐变矮与地面相接。
由于高架桥已经用了较矮的积木和露露桶做桥墩, 用什
么做低架桥的桥墩又成了一个难题。
孩子们在商量后, 还是
选择了用积木当桥墩, 这次是把积木放倒了用积木的侧面当
桥墩。
但又出现了新问题: 孩子们想让自己的低架桥也能渐
渐变矮 , 与地面自然衔接, 但是没有更矮的积木做桥墩。
在探
索一番后 , 他们选择了用积木当桥墩, 这次他们把积木放平
垫在了路面下 , 这样无论是高架桥还是低架桥都有了不同的高度 , 都有了较缓的坡度与
地面相接。
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样让薯片桶变得更
结实 , 他们提出可以在桶内加一些重物 , 以保持薯片桶的稳定。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