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第13课《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回家的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回家的路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分析回家的路的特点。
2. 学习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
3. 绘画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回家的路的特点,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回家的路的特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回家的路。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回家的路,了解其特点。
2. 讲授法:讲解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
3. 演示法:示范绘画过程。
4. 练习法: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回家的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观察和分析回家的路的特点,如道路的宽窄、曲直、起伏等。
(2)学习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如透视、光影、构图等。
(3)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
3. 绘画实践活动:(1)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评价与总结:(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回家的路,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回家的路的特点是否有了深入的了解?2. 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回家的路的技巧?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培养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回家的路”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回家的路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美术教课方案【篇一:13课?回家的路?教课方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13课?回家的路?教课过程:一、导入课题1、这是我们天津的哪里?你们熟习吗?〔电视塔〕2、每日清晨上学时要经过这座桥的小朋友举手?3、这里的桥上什么东西好多?〔车多、人多、房屋多〕4、车多、人多,让你们感觉交通是如何的?〔拥堵的、忙碌的〕〔揭露课题〕二、展开阶段1、清晨是坐交通工具来学校的?〔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2、在马路上你们还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卡车、双层巴士、面包车、三轮车⋯⋯〕3、马路上的车辆都拥有特其他声音,你们会模拟它们的驾驶动作和声音吗?〔学生登台模拟:摩托车的声音、自行车的铃声等〕游戏:听一听,猜一猜〔课件〕我们除了在马路上能够见到这些交通工具,还可以在哪些路上见到它们?〔立交桥、转盘、盘山公路、农村的马路等〕〔课件〕车辆和行人在马路上一定严格恪守交通规那么,此刻老师要考考大家对马路上的交通标记认识多少?〔投影展现后贴在黑板上的道路情景图上〕4、指导学生赏识作品,评论对作品的见解。
〔表现形式:画、剪、贴⋯⋯〕5、放一段科幻电影中的能够飞的汽车,开辟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作业阶段这是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大哥哥为天津设计的一座将来的立交桥,你们看,纵横交织,特别有现代气味,此刻就让我们一同乘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去看一看漂亮的新天津,好不好?要求:1、用画笔划出各种交通工具,再剪下或撕下贴在马路上。
尽可能多地表现各种交通工具。
3、自由地表现,可画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交通工具。
4、画花、树、房屋、人等部署在马路的两边。
〔注:也可指引学生独立制作表现,打破纯平面的绘画方式,将绘画与纸工联合起来。
〕四、展评阶段1、游戏:摆一摆,想想用剪贴或画的方法制作一条交通忙碌的大马路,将自己制作的小车等交通工具剪下粘贴在马路上,并注意用花或树木装修马路的两边,还要注意路两边的建筑物,这样看起来画面会更饱满、更漂亮。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3课回家的路》word教案第一篇:【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3课回家的路》word教案回家的路上课时:2课时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 1.导入: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第二篇:小学美术_《回家的路》_教案回家的路教学目标: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2、能够绘画出一路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3、能够掌握绘画标志性建筑、景物的技巧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激发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表达回家的人、物、景各种技巧的掌握教学难点:画面能够大胆、自由、生动、富有创造力教学准备:师:课件生:水彩笔、铅笔、纸张、记号笔、各种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导入语(师):小朋友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最需要准备什么工具?生:钱财生:衣服生:地图师:非常正确!就是地图!那小朋友们,你们会看地图吗?生:不会师:那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认识地图。
《回家的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回家的路”,属于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回家的路”的情景,以表达对家的思念和对路途的记忆。
本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家乡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线条和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了解如何运用美术元素表现回家的路途中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学习并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作《回家的路》作品,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记忆,以及对美的追求和表现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评价其是否能正确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回家的路途中的情景。
2. 评价学生作品的构图、色彩搭配和线条流畅度,是否符合主题要求。
3. 评价学生的创作态度和参与度,是否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几幅关于“回家的路”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中的美术元素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表现回家的路途中的情景。
3. 实践操作:学生开始动手绘制自己的作品,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课堂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是否得当。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可以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一幅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的作品。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13课回家的路(教案)
课程目标
1.了解画面的透视感和景深感
2.学习画面构图技巧和色彩运用
3.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展示一张有透视感的画作,让学生观察画面中有哪些线条和视点,引导学生了解透视感的概念。
第二步分析
通过教师讲解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比较两张画作,其中一张画面明显有透视感,另一张则没有,引导学生探究这种差别的原因。
第三步实践
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技巧,画出自己手中的一张回家的图片,根据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技巧,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对家庭的眷恋之情。
第四步观赏与评论
让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通过老师引导,成对或小组评论,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对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1.学生对透视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学生对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技巧的掌握
3.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通过画面表达内心情感和对家庭的感悟,如何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知识,呈现有透视感和景深感的画面。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表达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感悟,注意画面构造和色彩运用,欢迎学生在作品中创新和发挥想象。
总结
通过对透视感和画面构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审美素养和绘画技巧,更重要地是能够从绘画中获取内心的满足和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和表达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回家的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通过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回家的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归属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线条、色彩的运用,画面构图的把握。
2. 观察与想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回家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创作与表达:学生独立创作,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绘画技巧的掌握,能够完成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绘画作品。
2. 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场景转化为绘画作品,如何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画教材、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自己创作的关于“回家的路”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
3.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与展示:学生完成绘画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大家相互评价、学习。
1. 评价标准:(1)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线条、色彩的运用,画面构图的把握。
(2)对家的情感表达:能否通过绘画作品传达出自己对家的热爱和向往。
(3)创作过程的参与度: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2)学生互评: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共同学习、进步。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回家的路。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3. 举办绘画作品展览,让学生们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赏。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绘画出一路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激发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表达回家的人、物、景范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导入语(师):小朋友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最需要准备什么工具?生:钱财生:衣服生:地图师:非常正确!就是地图!那小朋友们,你们会看地图吗?生:不会师:那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认识地图。
看看地图是怎样给人指路的。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3页。
今天我们来学习《回家的路》。
二、播放课件(本校附近的交通图、各种建筑物得图片、优秀作品)三、针对课件展开讨论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第一张图片知道了什么?生:我们学校在地图上好小啊。
生:老师,我知道了我们学校附近都有哪些建筑。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那谁来说说第三张图(俯瞰城市图)有什么呢?生:老师,我看到很多房子。
生:恩,这第三张图有很多的建筑,很高。
哪些建筑就像耸立的魔方一样。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
现在老师重新播放一遍,同学们相互之间讨论讨论。
看看怎样才能画好回家的路。
四、自由讨论五、学生举手发言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想请小组代表来告诉老师,你们都想到了什么?生:我们看到第二张图是一个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到底该怎么画呢?师:有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替他们组解答呢?生:我觉得十字路口可以画一个十字架,然后加上小人,汽车就可以了。
师:很棒!所谓的“十字”就想字面意思一样。
画一个大大的空心“十”,然后再加上小人,景物,汽车,就形成了简单的“十字路口”。
师:那看了其他的图片有谁有想法吗?生:老师,我想到黑板上画出我们组的想法。
师:很好。
师:同学们,她画的好不好?生:好!六、发挥想象。
学生上黑板画,教师讲解师:现在,老师想请各组派一个代表上来画出你们想法。
生:我来!生:我来!………………(学生绘画中)七、教师根据学生所绘图进行讲解,并做示范。
师: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画十字路口高楼大厦的。
师:高楼的形状就像一个倒着的长方形,同学们先画出简单的形状,然后在一点一点的加大笔画,再在上面加些小正方框当窗户。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第13课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回家的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绘画出一路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3.能够掌握绘画标志性建筑、景物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绘画的方法绘制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激发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表达回家的人、物、景。
三、教学难点绘制出的回家的路线图清晰、明了,并能用线条画出回家路上所见到的建筑物额景物等。
四、教具准备1、课件。
2、各种彩色粉笔。
五、学具准备水彩笔、铅笔、纸张、记号笔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导入语(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世界各地在眼前,五湖四海不通船。
(打一文化用品)——地图。
师:非常正确!就是地图!那小朋友们,同学们地图有什么用呢?——当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地图可以带领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二)、播放课件(本校附近的交通图、各种建筑物得图片。
)1.出示一张地图和一张路线图。
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得出在路线图中不仅要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十字路、丁字路)描述得详细,也要把街道两旁的标志性建筑、风景描绘的非常清楚。
2.出示十字路和丁字路,详细讲解后让学生回答从家到学校途中有十字路和丁字路吗?在哪里?3.出示茂县县城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建筑、风景图。
(三)、课堂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学校回家的路线。
(四)、自由讨论1.现在你们带老师去你的家,也就是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同学们从家到学校的道路你是通过哪些记住的?(引导:通过路牌、路口、建筑物、景物等)2.示范:如果老师的家住在县医院我要到我们凤仪小学,应该怎么表示出来呢?教师在黑板师范画法。
(先画主要道路,在画细节)3.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的各色笔,画出你们回家的路吧!出示作业要求:(播放轻音乐)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路线描绘清楚,内容丰富。
4.学生自由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升华1.欣赏同学作品:小朋友们,现在老师随机选了两位同学的作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回家的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的《回家的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着重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学会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和构造,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和素材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学习简单的组合和构造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多样,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术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各种物品和素材进行组合和构造的方法,表现回家的路为主题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作出有新意和感染力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教学道具:各种生活中的物品和素材,如纸盒、矿泉水瓶、石头、树叶等;剪刀、胶水、彩色笔等制作工具。
2.范画:制作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范画,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和实践指导。
3.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辅助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动画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每天回家的场景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回家的路”是什么样子。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知识点,突破重点和难点结合课本上的素材和图片,向学生讲解本课所涉及的物品和素材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示范,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物品进行组合和构造,表现回家的路为主题的作品。
同时,强调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
3.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组合和构造。
作业以小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一件或多件作品。
第13课回家的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回家的路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自己回家的路,并能用适当的颜色进行涂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回家的路的基本概念:回家的路是指从学校或其他地方返回家的路线,包括沿途的景物、建筑物、道路等。
2. 描绘回家的路的技巧:如何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回家的路,如何用适当的颜色进行涂色。
3. 回家的路的安全知识:如何在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回家的路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自己回家的路,并能用适当的颜色进行涂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回家的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回家的路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内容:讲解回家的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回家的路,讨论如何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自己回家的路,如何用适当的颜色进行涂色。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描绘自己回家的路,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回家的路的基本概念2. 描绘回家的路的技巧3. 回家的路的安全知识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回家的路,要求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并涂上适当的颜色。
2. 写一写: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回家的路,要求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课题:回家的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并学习旅游示意图的表达方式,简单绘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画出回家路上所见到的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初步感受社会环境,认知生活常识,学会处理回家路上的小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用绘画的方法绘制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难点:绘制出的回家路线图清晰明了,并能画出回家路上所见到的建筑和景物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地图,旅游图,课件等。
2、学生:绘画纸、铅笔、橡皮,彩笔等工具。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指导法。
五、课型:新授六、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四川省的位置,进一步在成都市地图上找到青白江区的位置并用红色五角星标记出来我们学校的所在。
(二)发展阶段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哪条路上,说一说自己每天怎么回家的。
2、分组:将家在同一个小区或同一街道的学生分为一组。
3、学生分组回忆放学回家的路上,要经过哪些路段,说一说路上看到的建筑和植物的特点。
4、出示几张课件地图。
简单介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
让学生找一找,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要怎么走, 具体会经过哪些街道和建筑。
引导学生发现地图绘制的规律。
总结:(1)地图只有一张画纸的大小,所有的物体都要画得小一些,不能像只画房子那样画那么大。
(2)标志性建筑要画大画显眼,分岔路口和交通工具耍画明显。
(3)选用两个不同的图形或图案来表示学校和家。
5、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教师提问:(1)他们是怎样回家的?(2)图中会经过哪些地方?6、小组讨论(左右同桌互为一组)回家的路线图应该怎么画?怎么才能让别人看懂?7、欣赏学生作品,找绘画灵感(三)、实践阶段作业布置:同学小明要去你家做客,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走,请同学们画一幅从学校到你家的地图,让小明能够顺利找到你家。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与评讲1、组内评比:以前后4人为小组,推荐一幅小组内最棒的作品。
第13课:回家的路上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参照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制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能标示出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景点或物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帮助学生清晰地叙述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及途中的景物,并能够准确地辨认方向。
2. 难点:引导学生完整地描绘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每条道路都有其独特的名称。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道路是什么吗?二、新课教学1. 自我探索首先,我们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开始探索。
你所居住的地方位于哪条路上?2. 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上学、逛街或游玩时都会经过许多道路。
这些道路四通八达,你是如何记住这些道路的呢?学生讨论并回答:通过路标、路边的建筑、路口等标志性物体。
教师总结:非常正确。
这些具有特征的标志和建筑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各个道路。
那么,当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有外地朋友来访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识别道路和地点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3. 教师总结通过画地图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周围的环境和道路。
在画地图时,我们需要描述出主要的道路和拐角,以及周围比较大的建筑物。
现在,让我们从学校出发,画出通往各自家的路线图。
在画图过程中,请注意描绘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特别是家与学校之间的路线。
三、学生作业与教师辅导1. 作业要求:以学校为中心,绘制一张通往各个学生家的路线图。
在图中需要清晰地描绘出从学校出发后沿途的主要标志性建筑、拐角以及家与学校之间的具体路线。
同时,请保证绘制的路线内容丰富且清晰易辨。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教学后记:在本堂课中,我引导学生尝试了不同的绘画方法,以更大胆、自由地表达他们在回家路上所看到的人、景、物。
在此过程中,我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创作情况,并及时指正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绘画出一路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3、够掌握绘画标志性建筑、景物的技巧。
2学情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是让孩子对回家的路进行回忆后,再大胆的绘画或剪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一课既有绘画功能,又包含了手工工艺,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课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回家的线路以及在路上的风景和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清晰的口述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及途中的景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完整的画路线图。
画面能够大胆、自由、生动、富有创造力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讲授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她们是谁呢?(播放课件,出示XXX和XXX的图)。
XXX和XXX是《朵拉历险记里》的主人翁,她们总是到不同的地方去探险,当她们不知道路得时候会问谁呢?(地图)。
地图是怎样帮助的?2、欣赏动画视频,说说地图是怎样给她们指路的?(生~)师总结:地图不仅指出了她们所要经过的路线,而且把路两边的景物描绘的也很分明,这种图就被我们称作路线图。
同砚们,假设XXX她们想去你家做客欢送吗?(生:欢送)但是她们不知路怎么走,你能帮助她吗?本日我们来研究——板书:回家的路2【讲授】探索发现~1、要绘制一条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题目?生:回家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板书:路线)(1)学生分组讨论:从学校到你家的路线是怎么样的,途中要经过几个路口,几个转折,路两边有哪些景物?(2)推选1—2名代表口述回家的路线。
(3)教师指导学生板画出回家的路线。
小学美术《回家的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通过线条、颜色等表现手法,绘制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回家路”作品。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回家的路,表达对家的情感。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回家路”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图片、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回家的路”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3.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回家的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
4.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互相学习和借鉴。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自己的观察,独立绘制“回家路”作品。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为教案的基本框架,后续章节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添加和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形式表现“回家的路”,如剪纸、手工等。
2.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他们的作品。
3.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教辅导下的学习成果。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回家的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绘画技巧。
2. 写一篇关于“回家的路”的短文,描述自己的回家经历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2.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评价建议:1.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绘画出一路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3、够掌握绘画标志性建筑、景物的技巧。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是让孩子对回家的路进行回忆后,再大胆的绘画或剪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一课既有绘画功能,又包含了手工工艺,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课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回家的线路以及在路上的风景和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清晰的口述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及途中的景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完整的画路线图。
画面能够大胆、自由、生动、富有创造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她们是谁呢?(播放课件,出示朵拉和布茨的图)。
朵拉和布茨是《朵拉历险记里》的主人翁,她们总是到不同的地方去探险,当她们不知道路得时候会问谁呢? (地图)。
地图是怎样帮助的?
2、欣赏动画视频,说说地图是怎样给她们指路的?(生~)
师总结:地图不仅指出了她们所要经过的路线,而且
把路两边的景物描述的也很清楚,这种图就被我们称作路线图。
同学们,假如朵拉她们想去你家做客欢迎吗?(生:欢迎)但是她们不知路怎么走,你能帮助她吗?今天我们来学习——
板书:回家的路
2【讲授】探索发现
~1、要绘制一条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问题? 生:回家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板书:路线)
(1)学生分组讨论:从学校到你家的路线是怎么样的,途中要经过几个路口,几个转折,路两边有哪些景物?
(2)推选1—2名代表口述回家的路线。
(3)教师引导学生板画出回家的路线。
先确定学校和家的位置,再用一条单线从学校慢慢向
家的方向延伸。
路线明确后,再用双线具体描绘。
(4)最后添画路边景物。
教师出示照片,先请学生猜这是什么地方,如邳州桃花岛公园,华联超市等,并说说是怎样猜到的?然后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白我们再做添画的时候不能把所有的景物都画出来,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景来画,如公园、超市、医院、酒店等。
2、欣赏同龄小朋友作品。
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同时也开阔的思路,明确自己该怎样表现。
3【练习】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
画出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并根据需要添画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两边的景物。
可用剪贴或绘画的形式。
请学生拿起画笔描绘你心中的回家的路。
4【作业】作业展评
~请学生谈谈最喜欢哪组作品,说说为什么。
并请个别学生谈谈创作感受。
5【作业】课后延伸
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最后进行安全教育。
放学路上注意安全,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