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与复习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3
绪论
一、学习视听语言的意义:
1、 视听语言的定义:
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2、 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 研究对象: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的规律;
2) 研究目的:探讨影视艺术中信息传递的缘由和有效性,也就是如何最有效地传达信息。
3、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差异:
1)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
什么是影视语言?
所谓影视语言,是指影视艺术中由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用来传情表意的各种传播符号的总和。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
2) 视听语言与画面语言
什么是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画面语言就是影视作品中声画结合、声形兼备的语言形式;狭义的画面语言是指连续的图像所构成的一种传递信息的体系。
3) 视听语言与镜头语言
什么是镜头语言?
是指以一段连续的音像素材为基本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构成的表意体系。
4) 侧重点及其各自使用范围:
a) 外延不同:视听语言最广、狭义的画面语言最下;
b) 侧重点:视听语言和影视语言偏重艺术性;
画面语言和镜头语言偏重技术性;
第一章 视听的语言
第一节 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1) 自然语言和影视语言的关系:
I. 两者同属视听语言的范畴:前者是视听语言的低级形式,后者是高级形式;
II. 两者产生、发展的轨迹不同:自然语言走的是一条文化发展的渐进线,影视语言走的是一条文化发展的激进线;
III. 影视语言发展的优势:一、可以比照自然语言分析研究影视语言;二、可以比照各种艺术形式的语言来分析研究影视语言;三、科技进步带来的哲学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给影视语言的研究带来了方便之门;
2、 影视语言的优点:
1)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 方便复制、永久保存,彻底打破时间限制;
3) 传播迅速,彻底打破空间限制;
二、视听语言的现状和发展: 1、 现状:
1) 民族特色的缺失导致没有中国流派;
2) 非故事片中故事性的缺失;
3) 叙述手段的单一,如:主观性太强;场面调度不足等;
4) 声音的两极运用;
2、 发展趋势:
1) 第五代导演和影视艺术家的努力,民族特色的凸显;
2) 各种禁忌的打破,影视语言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3) 网络多媒体的诞生,促进了影视的融合、影视语言的变革;
第二节 影视语言的思维基础
1、 与影视语言的关系:
1) 影视作品或片段可视为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格式塔的心理作用是影视作品传播的基础;(影视作品的省略)
3) 格式塔是研究影视语言的理论基础;(是影视剪辑的基础)
二、影视语言的形成机制:
1、 视觉暂留;
2、 格式塔效应;
3、 影视艺术家的创造;
4、 观众的理解和学习;
第二章 影视语言的语言本体论
第一节 语言的基本结构
三、影视作品的语言与言语:
1、 语言和言语;
1) 界定:言语简单地说人“说”的结果;语言则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合;
2) 二者的关系:
I.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II. 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III.语言既从言语的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也在言语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言语则是把语言的共同规范作为自己的活动基础,成为最具实践性的语言活动;
2、 影视作品的语言与言语;
1)界定:影视“言语”是众多的导演们“说”的行为和结果;影视“语言”则是影视“言语”中概括出来的镜头组合规则的总和;
2)两者的关系:
I. 影视“言语” 是开放,影视“语言”则是封闭;
II. 影视“言语” 是无限的,影视“语言”则是无限的;
III.影视语言的规则,只有通过对影视“言语”的研究、分析、归纳之后才能获得;
四、语言的基本结构:
1、 自然语言的结构特点:
1)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一种线性体系结构;
2) 按照意群的大小,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或级;
2、 影视作品的基本结构;
五、组合与集合:
1、 语言的组合关系;
2、 语言的聚合关系;
1) 聚合关系的基本功能:联想和隐喻。
2) 影视作品的聚合关系:非常规蒙太奇(隐喻、象征、杂耍等)
六、语法与修辞:
1、文学语言的语法与修辞:
1) 定义:
2) 基本作用:语法保证语言的正确性;修辞促进语言的生动性
3) 种类:积极和消极;
2、影视语言的语法与修辞:
1)定义:所谓影视语言的“语法”是指影视语言所使用的规则体系;影视语言的修辞则是指镜头聚合时导演根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手段,以取得最生动的表达效果的过程。
2)作用:影视语言的“语法”保证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正确理解;影视语言的“修辞”促进影视作品的生动性,保证作品好看。
第二节 语言的基本功能
一、 叙述:
1、 叙述的界定:将人的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使用各种语言形式传送出去的表意形态。
2、 作用:
1) 叙述是人际沟通的主要形态;
2) 叙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3) 叙述是心理平衡的健康通道;
3、 影视语言的叙述;
I. 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
II. 是影视语言中其他表现手段的基础;
III. 叙述的手段的日趋多样化、隐蔽化和复杂化;
二、 抒情:
1、 抒情的界定:利用多种“表意语言”传达人类内心情感交流的过程及结果。
2、 抒情的动力:
I. 美感,是激发起抒情的第一种动力;
II. 爱意,是激发起抒情的第二种动力;
III. 信念,是激发起抒情的第三种动力;
IV. 生命,是激发起抒情的第四种动力;
3、 影视语言的抒情; I. 常常位于作品的高潮或结尾部分;
II. 往往用歌曲或无伴唱音乐来渲染;
三、 说明:
1、 影视语言的说明:
I. 声形兼备、声画结合的影视语言适合进行说明;
II. 解说语言客观、通俗、准确;
III. 恰当的比喻增加了说明的生动性;
四、 虚构:
1、 虚构的界定:内含某种理想性的情结而采用自由联想方式,组成超越实在的传播结构,以传达内心情意信息的表达方式。
2、 影视语言的虚构:
“虚构”作为情意表达的一种特别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在艺术领域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影视艺术特别是故事片的本质在于“虚拟”,没有虚构,就没有高于生活,也就没有艺术。
第三章 早期视听语言的探索
第一节 早期影视语言的发展
一、 以梅里爱和卢米埃尔为代表的早期电影语言:
1、梅里爱和卢米埃尔的贡献:
1)梅里爱:首先意识到剪辑的特殊效果;
2)卢米埃尔:率先运用类似“移动摄影”的场面调度;
二、 电影艺术初期的发展:
1、编著和导演分工:
2、启用明星演员:
3、注意布景、用光等造型手段:
第二节 “原始综合”中的格里菲斯
一、 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贡献:
1、“生活中的故事”:目前影视作品的潮流:
1) 卢米埃尔“拍摄生活中的场景”
2) 梅里爱“拍摄舞台上的艺术”
3) 格里菲斯“拍摄生活中的戏剧”
2、平行蒙太奇:
1) 情节:
I. 界定:在同一场景中,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表现一段故事情节,从而加强电影的戏剧性效果,这种蒙太奇被称为情节的“平行蒙太奇”;
II. 特点和作用:多机位拍摄、视点的变化、拓展了观众思维和情感参入的广度和深度;
2)线索:
I. 界定:在同一部作品中,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表现不同的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故事情节,从而加强电影的戏剧性效果,这种蒙太奇被称为线索的“平行蒙太奇”;
II. 特点和作用:在不同的空间里,表述两个以上的故事;两个不同的故事线索有一个共同的动机把他们联系起来;类似我国古典小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可以展现复杂的历史时间或多线索故事;
3)故事:
III.界定:在同一部作品中,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把时空跨度很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没有共同动机的故事组接起来,从而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或理念,这种蒙太奇被称为故事的“平行蒙太奇”;
IV. 特点和作用:在跨度很大的空间和空间里,表述两个以上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故事;两个不同的故事只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或主体;着重体现对比关系;
V. 《党同伐异》的教训:不能用理念连接两个故事,因为理念必须在看过整部影片之后才能得到,而不能把握理念的观众就不能明白该部影片,这势必引起观众观看的难度和理解的困惑。
VI. 模式:“戏里戏外”模式;“先后之事”模式
第四章 关于剪辑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剪辑
1、 两种不同的电影剪辑理论: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使用剪辑技巧,将具有独立意义的个别镜头重新排列组合,会产生新的意义;
安德列·巴赞的长镜头学说:认为蒙太奇破坏了影片的真实性,主张在一个较长的镜头内部,通过恰当的场面调度来实现故事的推进。
2、 剪辑的概念:
1) 剪辑:简单的说,就是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完成镜头分解、组接的过程。通过剪辑,可以把若干影视画面组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场面,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
2) 蒙太奇:就是将前期拍摄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进行排列、组合,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影视段落。
二、剪辑的目的:
1、准确鲜明地体现影视片的主题思想;
2、作到结构严谨、节奏鲜明;
3、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剪辑的性质:
2、动作分解:
1) 界定:所谓动作分解,即把生活中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的画面,这也是电影分镜头的起源;
2) 影视作为独立的艺术,将故事内容“戏剧动作”分解成片段的零星的影视画面,它是影视导演、摄影(像)、剪辑师等人员的再创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