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_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8
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转自仪器信息网色谱论坛)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T5009.29-1996,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5009.28-1996,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T5009.28-1996和GB/T5009.29-1996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T5009.29-1996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5.0 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 ol/L)1.0 ml,加入9.5mL10%亚铁氰化钾溶液, 9.50mL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回复[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引言: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保证食品质量及延长其保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安全性和卫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超标使用或不当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有必要开发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准确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并详细阐述其步骤和原理。
一、实验所需设备和试剂1. 液相色谱仪2. 色谱柱:C18色谱柱3.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水混合溶液,比例为90:1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4. 标准品: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纯品5. 待测食品样品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曲线a. 分别称取适量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标准品,溶解于适量的甲醇中,得到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b. 以液相色谱仪的条件进行测定,绘制出标准曲线。
2. 准备待测食品样品a. 将待测食品样品加入适量的甲醇中,进行超声处理,使样品中的目标物溶解于甲醇中。
b. 过滤处理,去除杂质。
3. 液相色谱测定a. 取适量的样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柱中进行分析。
b.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目标物的分配与移动速度的差异来分离和测定化合物的方法。
在该实验中,通过使用C18色谱柱,利用溶液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以此来测定样品中这些成分的含量。
在液相色谱的过程中,流动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中,流动相为乙腈-水的混合溶液,并通过调整乙腈和水的比例来使混合溶液的极性适宜于目标物的分离。
流速的选择需要在快速分离和充分分离之间进行权衡。
波长的选择主要考虑目标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峰。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_.txt1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17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T5009.29-2003,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5009.28-2003,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T5009.28-2003和GB/T5009.29-2003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T5009.29-2003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5.0 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1.0 ml,加入9.5mL10%亚铁氰化钾溶液, 9.50mL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和GB/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 ml,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初滤液过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 测定。
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接触有机试剂少,重复性和回收率都令人满意;缺点是一定要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有一定局限。
3检测仪器的选择虽然液相色谱仪操作起来比气相色谱仪要复杂,但笔者建议如条件许可仍尽量用液相色谱法检测。
原因如下:液相色谱法所用的样品处理方法远比气相色谱法简单,且不需使用有机试剂。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以及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方法原理:该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根据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与色谱柱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定量。
主要包括样品的预处理、色谱分离、定量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二、仪器设备:液相色谱仪是该方法的主要仪器设备,其中包括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常用的色谱柱有C18反相色谱柱、正相色谱柱等。
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三、操作步骤:1. 样品的预处理:将待测食品样品取适量加入提取溶剂中,超声或搅拌混合,静置一段时间使目标化合物溶解。
然后通过滤膜过滤,以获取纯净的样品溶液。
2. 色谱分离: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中,通过不同组分在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可以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等条件来优化分离效果。
3. 定量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特性进行定量检测。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比较待测样品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4. 数据处理:将检测到的信号转化为对应的色谱图,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计算。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色谱柱选择: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如苯甲酸和山梨酸可以选择C18反相色谱柱,糖精钠可以选择离子交换色谱柱。
2. 流动相的选择:合理选择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这需要根据不同化合物的极性和溶解度等参数进行优化。
3. 检测器的选择:根据不同化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苯甲酸和山梨酸可以选择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糖精钠可以选择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4. 样品的提取:提取过程要注意样品的充分溶解和提取溶剂的选择,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和GB/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 ml,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接触有机试剂少,重复性和回收率都令人满意;缺点是一定要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有一定局限。
3 检测仪器的选择虽然液相色谱仪操作起来比气相色谱仪要复杂,但笔者建议如条件许可仍尽量用液相色谱法检测。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_.txt1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17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T5009.29-2003,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5009.28-2003,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T5009.28-2003和GB/T5009.29-2003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T5009.29-2003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5.0 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1.0 ml,加入9.5mL10%亚铁氰化钾溶液, 9.50mL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液相色谱测定糕点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孙宇霞;郝晶【摘要】@@ 山梨酸、苯甲酸作为防腐剂,糖精钠作为甜味剂被广泛用于糕点中,国家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1].GB/T 5009.28-2003[2]和GB/T 5009.29-2003[3]中,在涉及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规定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固体食品的检测,因此对固体食品的样品前处理问题十分重要[4].【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09(018)005【总页数】2页(P87-88)【作者】孙宇霞;郝晶【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呼伦贝尔,021008;呼伦贝尔工业学校,呼伦贝尔,021008【正文语种】中文山梨酸、苯甲酸作为防腐剂,糖精钠作为甜味剂被广泛用于糕点中,国家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1]。
GB/T 5009.28-2003[2]和GB/T 5009.29-2003[3]中,在涉及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规定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固体食品的检测,因此对固体食品的样品前处理问题十分重要[4]。
由于糕点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这对提取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极为不利。
笔者在样品前处理中用氢氧化钠去除脂肪、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作蛋白质沉淀剂,尽可能去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该法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型,配紫外检测器及LC Solution Live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北京)公司;超声波清洗器:AD10200ADT型,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H1650型,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振荡摇床:KSS01型,德国IKA公司;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山梨酸标准储备液、糖精钠标准储备液:1.000 mg/mL,国家标准物质中心;微孔滤膜过滤器:0.45 μm;乙酸铵:0.02 mol/L,称取1.54 g乙酸铵加水至1 000 mL[3],摇匀;亚铁氰化钾:106 g/L,称取106.0 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5];乙酸锌:220 g/L,称取220.0 g乙酸锌,加30 mL冰乙酸溶解,再用水稀释至1 000 mL[5];盐酸溶液(1+1):100 mL盐酸与100 mL水混匀;氢氧化钠:1.0 mol/L,称取氢氧化钠4.0 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 mL。
[作者简介] 吴燕(1976-),女,大学本科,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食品理化检验研究。
【化学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方法的探讨吴 燕(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6)[摘要]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方法。
方法:样品经去蛋白、调节酸碱度、超声提取、过滤等处理,采用HP LC测定。
结果: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10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184%~1120%;平均回收率为9211%~9719%。
结论: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食品;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中图分类号] O657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685(2007)03-0465-03S i m ult aneous determ i n a ti on of benzo i c ac i d,sorb i c ac i d and s acchar i n sod i u m s a lt i n foodsW u Yan(ShanghaiMunici pal Center f or D isease Contr ol and Preventi on,Shanghai200336,China)[Abstract] O bjecti ve:To discuss a method of detecti on for benzoic acid,s orbic acid and saccharin s odiu m salt in f oods by HP LC1M ethods:food sa mp les were dep r oteinized,adjusted pH,ultras onic extracted,filtered and analyzed by HP LC1Results: The detecti on li m its were110mg/kg1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 on range of sa mp les added standard substance was0184%~1120%1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9211%~9719%1Conclusi on:The method is si m p le,rap id,reliable and accurate1So that, it is suitable for wide-range app licati on1[Key words] H igh perf or mance liquid chr o mat ography;Food;Benzoic acid;Sorbic acid;Saccharin s odiu m salt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作为防腐剂,糖精钠作为甜味剂被广泛使用于食品中。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本文将从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的作用下,依据其在两相间分配不同的速度和平衡常数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液相色谱法在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如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其次,对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可以通过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法主要分为正相液相色谱法和反相液相色谱法。
正相液相色谱法使用非极性固定相,极性移动相;反相液相色谱法则相反。
由于苯甲酸为非极性物质,山梨酸为极性物质,糖精钠为离子物质,所以在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时,一般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测食品样品称量并取样,可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进行提取。
一般采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2. 进样操作:将提取的样品溶液通过滤膜滤过,除去悬浮物和杂质,得到清晰的样品溶液。
将溶液用微量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后,注入进样器中。
3. 色谱条件设置:选择适当的色谱柱,一般使用反相色谱柱。
设置好流速、柱温和检测波长等参数。
常用的固定相可以是C18、C8等,移动相可以是甲醇和水的混合液。
4. 开始分析:通入移动相以开始分离分析过程。
根据样品中目标物的特性,优化流速、温度等参数,使其尽快分离并得到良好的色谱峰。
5. 数据处理:通过检测波长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
总结起来,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对食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测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实验人员还应定期校准仪器,制备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_.txt1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17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T5009.29-2003,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5009.28-2003,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T5009.28-2003和GB/T5009.29-2003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T5009.29-2003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5.0 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1.0 ml,加入9.5mL10%亚铁氰化钾溶液, 9.50mL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的基质干扰分析及定性确证丁 梅(梅河口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吉林梅河口 135000)摘 要:目的:分析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测定的基质干扰峰及定性确证。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当以乙酸铵溶液(20 mmol·L-1)+甲醇(95+5)为流动相出现可疑峰时,再以甲酸-乙酸铵溶液(2 mmol·L-1甲酸-20 mmol·L-1乙酸铵)+甲醇(92+8)为流动相分析可疑峰,在两种流动相(不同pH值)洗脱下,比较标液中目标峰与样品中可疑峰保留时间的一致性,定性确认样品中的可疑峰是否为目标峰。
结果:基质复杂的样品,单一以一种流动相的保留时间定性,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而以两种流动相保留时间综合定性验证,才能使样品检测结果更可靠。
结论:采用两种流动相洗脱下的保留时间进行综合定性分析,可有效避免样品基质干扰出现假阳性样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基质干扰峰;定性确证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Confirmation of Matrix Interferenc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Sorbic Acid, Benzoic Acid, and Saccharin Sodium in Food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ING Mei(Meihekou Food and Drug Testing Center, Meihekou 13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trix interference peak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sorbic acid, benzoic acid and saccharin sodium in foods and to qualitatively confirm them. Method: The sorbic acid, benzoic acid and saccharin sodium in food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When the suspicious peak appeared in the mobile phase of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20 mmol·L-1)+methanol (95+5), and then the mobile phase of formic acid-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2 mmol·L-1 formic acid-20 mmol·L-1 ammonium acetate)+methanol (92+8)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spicious peak.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retention time between the target peak in the standard solution and the suspicious peak in the sample, and qualitatively confirm whether the suspicious peak in the sample is the target peak. Result: For samples with complex matrix, the retention time of one mobile phase alone can easily lead to false positive. Howeve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ative verification of the retention time of two mobile phases can make the sample test results more reliable. Conclusion: Using the retention time under the elution of two mobile phases for comprehensive qualitative analysis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false positive sample caused by sample matrix interference.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rbic acid; benzoic acid; sodium saccharin; matrix interference peak; qualitative confirmation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食品中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1]中明确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和限量,被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列作者简介:丁梅(1970—),女,吉林梅河口人,大专,高级工程师。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17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不能不看的精华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
GB/和GB/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 ml,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接触有机试剂少,重复性和回收率都令人满意;缺点是一定要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有一定局限。
3 检测仪器的选择
虽然液相色谱仪操作起来比气相色谱仪要复杂,但笔者建议如条件许可仍尽量用液相色谱法检测。
原因如下:
液相色谱法所用的样品处理方法远比气相色谱法简单,且不需使用有机试剂。
尤其对于高油脂样品(如月饼)若采用碱化-排油-酸化-提取-挥干-溶解等步骤,再上气相色谱仪检测,工作量大,试剂毒性也大,且结果由于处理步骤太多而难以保证准确。
用液相色谱法还可同时完成糖精钠项目的检测,而气相色谱法只能做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
液相色谱仪所用的紫外检测器比气相色谱仪的氢火焰检测器灵敏,可进行更低含量的检测。
如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还可辅助定性,这更是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不可比拟的。
4 选用气相色谱仪时的注意事项
GB/所用的气相色谱柱为 5%DEGS+1%磷酸固定液的60-80目 Chromosorb W AW,。
这种柱有性能稳定、重复性好、保留时间稳定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稳定时间较长的缺点。
该柱的适用的样品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或乙醚,如果用甲醇或乙醇,则溶剂峰拖尾效应较大,对山梨酸的测定有影响。
如用毛细管柱,能取得更好的峰形和灵敏度,但其稳定性及特异性不如填充柱。
一般可用非极性毛细管柱,内径,10-15m长度。
色谱条件可能需用程序升温。
在气相色谱仪上的出峰次序为先出山梨酸,后出苯甲酸。
糖精钠不能直接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必须衍生化后才能汽化进样。
5 选用液相色谱仪的注意事项
按照GB/,流动相应为5:95的甲醇:醋酸铵溶液,但是这个比例仅是个参考值,我们在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为什么用甲醇溶液甲醇有两个作用,(1)防腐,液相色谱柱最怕流动相长菌,尤其霉菌。
甲醇可使蛋白质变性,有杀菌作用。
(2)调节流动相极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甲醇在溶液中比例的较小变化都会使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保留时间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中甲醇含量,以调节这几个组分的出峰和分离,以得到较理想的色谱图。
5:95是一个通用的比例,如减少甲醇含量,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出峰时间变慢,扩散效应增大,峰形较差,但这三组分的分离情况较好。
如增加甲醇含量,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出峰时间提前,扩散效应较小,峰形尖锐,但这三组分的分离情况可能受影响,产生重叠。
在选择条件时,只能通过实验手段,如配制3:97,4:96,5:95,6:96,7:93的流动相,综合考虑分离效果和分离时间选择最佳比例。
不同柱的最适比例不同,举例来说,色谱科公司的液相柱最适比例为4:96,而岛津公司液相柱的最佳比例为7:93。
就是同一根柱,一年前和一年后的极性也会有变化,需调节溶液配比。
为什么使用醋酸铵溶液加入醋酸铵是为了调节离子强度,使待测物的峰形不致于变坏。
如果单独检测苯甲酸和糖精钠,加不加醋酸铵没有什么关系,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峰形;但是检测山梨酸时流动相一定要加醋酸铵,否则得不到一个完整的色谱峰,峰形呈破裂状。
醋酸铵溶液浓度不需严格控制,、、均可。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在液相上的出峰次序很有特点。
在流动相5:95及以下比例时,次序是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注意一下气相的出峰次序),逐步增大甲醇含量,苯甲酸、山梨酸的出峰时间逐步提前,而糖精钠是出峰时间迅速提前,随着甲醇比例的逐步增大(15%-30%),原先在最后出峰的糖精钠集次和前面的山梨酸、山梨酸重叠,并位于最前面,其次序变为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
再提高甲醇浓度,次序不变。
用高甲醇比例条件(甲醇15%以上)做出的三种标准物质色谱图峰形较好,出峰时间也较快,但做实际样品时干扰较大;因此建议尽量使用低甲醇比例条件(甲醇5%左右)。
6 苯甲酸、山梨酸超标时的判断
苯甲酸、山梨酸超标的样品较多,由于它们往往牵涉到一批货物是否合格,因此责任重大。
由于该方法定量较准确,因此遇到超标样品时应将精力集中于定性方面。
如同时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建议用这两种性质相差较大的仪器进行对照,如定量结
果差不多,即可确认。
如只有气相色谱仪,应利用其在填充柱保留时间稳定的特性,同时进五针标准液和五针样品液(注:峰面积应差不多,否则需对一方按比例稀释),如标准和样品液的保留时间相差时间超过1 秒,可认为不是。
(如进针的技术不过关,请不要做此实验)
如用液相色谱仪,当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时,根据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图结合定性,当只有紫外检测器时,改检测波长为220nm,230nm,250nm,重复进标准和样品液,由标准和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峰高比值看是否吻合。
如有微生物检测手段,可加样品于有菌培养基中,观察有无抑菌现象,如无抑菌现象则无防腐剂。
不是很推荐用双柱法,因为有时柱极性相差不大,反而会影响最终判断。
7 糖精钠超标时的判断
当检测糖精钠超标时,除了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波长验证,还可以利用糖精钠的荧光特性,用荧光检测器进行验证。
荧光条件是激发波长为277nm,荧光波长为410nm。
只有当用荧光检测器和用紫外检测器做出的定量结果相差不多,才可以判断为是。
还有一个简单粗糙、却也行之有效的验证方法,即感官法。
糖精钠是一种甜味剂,用舌头可
以感觉到它的甜味,如果含量超标,一定能尝出来。
8 标准溶液的配制贮存问题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标准溶液如用水、乙醇作基体,一般几个月后会严重降解,。
如用甲醇溶解再放于冰箱冷冻层,可保持稳定一两年。
因此推荐用甲醇作溶剂。
在配制标准溶液时,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多为用甲醇溶解苯甲酸钠,用水溶解苯甲酸,晃了半天才发现怎么也不没溶解。
应该用弱碱性水溶解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用甲醇溶解苯甲酸、山梨酸。
9 苯甲酸、山梨酸的应用范围
首先应注意到,并不是所有食品都需要加入防腐剂,只有那些富含营养物质,且需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的才有这样的需要,否则对厂家来说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酱油、酱料、咸菜、浓缩果汁等由于开封后不可能短期内吃完,月饼等需在货架上摆放,如不加防腐剂很快会发霉变质,有添加防腐剂的必要。
而利乐装或易拉罐装的饮料由于很快可以食用完毕,即在细菌大量繁殖前己被消化了,因而没有添加的必要。
苯甲酸、山梨酸如果要起到防腐的作用,含量就不能太低。
如果我们检测样品时只有几个ppm 的浓度,有可能是从原料中带来的或由其它添加剂转化来的,而不是厂家出于防腐目的加入的。
苯甲酸、山梨酸也只是防腐剂中的两种。
并不是所有需要加入防腐剂的食品都会添加苯甲酸、山梨酸,有可能使用防霉剂或其它种类的防腐剂,或自行规定需冷藏(如某些月饼)。
因此有些食品检测不出也属正常。
另外,我们应该比较清楚地理解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与山梨酸钾之间的关系。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通常以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形式加入,它们不易汽化,易溶于水,但不溶于甲醇等有机试剂;而苯甲酸、山梨酸易汽化,易溶于有机试剂,但是几乎不溶于水。
检测时要注意有机酸及其盐类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