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龙2009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 格式:pdf
- 大小:330.51 KB
- 文档页数:8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4卷第9期2009年9月Vol.64,No.9Sept.,2009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近今进展与前瞻许学工,李双成,蔡运龙(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摘要:综合自然地理学及相关的景观生态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学术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由3部分组成:(1)学科发展回顾;(2)近今主要进展,包括在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方面的学科进展和研究成果应用方面的贡献;(3)学科未来展望,包括机遇与挑战分析和重点研究领域。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更高层次的综合与集成,加强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共同探究地表系统复杂性问题及机制;进一步提高观测技术和模型模拟的水平,以解决空间与时间上更为复杂的生物地理过程和格局问题;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为国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关键词:综合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科学;自然区划1学科发展回顾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1]。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前苏联A.R.伊萨钦科来中国讲学,系统介绍了有关地理壳、自然区划和景观学的进展。
这个讲学的进修班在林超教授领导下经集体讨论,确定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名称[2],并发展为自然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中国学者创立和命名的学科,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与老一辈地理学家的长期努力有关。
在此之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20世纪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和《中国地理》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
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实际上既经历了20世纪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3]。
中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中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的科学,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地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影响的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对自然灾害研究的深入。
中国地处在多灾害相对集中的地区,如地震、洪水、干旱等。
未来的中国自然地理学将更加重视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研究,以预测、预警和减轻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研究的加强。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提出,中国地理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育,以保护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再次是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与气象学、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未来的中国自然地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所产生的空间分布和互动关系的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是城市研究的兴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这使得对城市发展和城市问题进行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重要的方向。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城市社会结构和城市文化的研究。
其次是乡村振兴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这也给人文地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文化传承等问题。
再次是文化地理学的崛起。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景观的塑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
科学
陆大道;蔡运龙
【期刊名称】《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卷),期】2001(16)4
【摘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跨入 2 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
【总页数】6页(P467-472)
【作者】陆大道;蔡运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 [J], 胡文海
2.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周心琴;张小林
3.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城市地理学——南京大学地理学科发展90周年回顾与展望 [J], 甄峰;席广亮
4.我国地理学术期刊发展回顾与展望 [J], 李小玲
5.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 [J], 吴传钧;张家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着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无尽的奥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早期,地理学研究主要以地貌地势、气候、水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测量来获取数据。
但随着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地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遥感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地理学研究的效率,还使得研究的范围更加广阔和深入。
其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在发生着变化。
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已从原来的自然环境扩展到人文环境。
传统的地理学主要关注自然地理,如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
而现代地理学已经将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纳入研究范围,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新的分支。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地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等问题,城市地理学则关注着城市规模、形态、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这种扩展的研究范围使得地理学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第三,地理学研究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促使地理学家寻找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途径。
地理学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地理学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最后,地理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持和合作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过程。
同时,与社会科学合作可以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等问题。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促进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