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龙2009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 格式:pdf
- 大小:330.51 KB
- 文档页数:8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4卷第9期2009年9月Vol.64,No.9Sept.,2009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近今进展与前瞻许学工,李双成,蔡运龙(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摘要:综合自然地理学及相关的景观生态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学术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由3部分组成:(1)学科发展回顾;(2)近今主要进展,包括在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方面的学科进展和研究成果应用方面的贡献;(3)学科未来展望,包括机遇与挑战分析和重点研究领域。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更高层次的综合与集成,加强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共同探究地表系统复杂性问题及机制;进一步提高观测技术和模型模拟的水平,以解决空间与时间上更为复杂的生物地理过程和格局问题;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为国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关键词:综合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科学;自然区划1学科发展回顾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1]。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前苏联A.R.伊萨钦科来中国讲学,系统介绍了有关地理壳、自然区划和景观学的进展。
这个讲学的进修班在林超教授领导下经集体讨论,确定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名称[2],并发展为自然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中国学者创立和命名的学科,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与老一辈地理学家的长期努力有关。
在此之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20世纪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和《中国地理》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
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实际上既经历了20世纪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3]。
中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中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的科学,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地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影响的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对自然灾害研究的深入。
中国地处在多灾害相对集中的地区,如地震、洪水、干旱等。
未来的中国自然地理学将更加重视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研究,以预测、预警和减轻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研究的加强。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提出,中国地理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育,以保护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再次是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与气象学、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未来的中国自然地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所产生的空间分布和互动关系的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是城市研究的兴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这使得对城市发展和城市问题进行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重要的方向。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城市社会结构和城市文化的研究。
其次是乡村振兴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这也给人文地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文化传承等问题。
再次是文化地理学的崛起。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景观的塑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
科学
陆大道;蔡运龙
【期刊名称】《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卷),期】2001(16)4
【摘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跨入 2 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
【总页数】6页(P467-472)
【作者】陆大道;蔡运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 [J], 胡文海
2.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周心琴;张小林
3.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城市地理学——南京大学地理学科发展90周年回顾与展望 [J], 甄峰;席广亮
4.我国地理学术期刊发展回顾与展望 [J], 李小玲
5.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 [J], 吴传钧;张家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着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无尽的奥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早期,地理学研究主要以地貌地势、气候、水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测量来获取数据。
但随着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地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遥感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地理学研究的效率,还使得研究的范围更加广阔和深入。
其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在发生着变化。
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已从原来的自然环境扩展到人文环境。
传统的地理学主要关注自然地理,如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
而现代地理学已经将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纳入研究范围,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新的分支。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地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等问题,城市地理学则关注着城市规模、形态、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这种扩展的研究范围使得地理学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第三,地理学研究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促使地理学家寻找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途径。
地理学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地理学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最后,地理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持和合作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过程。
同时,与社会科学合作可以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等问题。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促进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方向与趋势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科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跨学科整合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方向之一是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指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
例如,地理和地质学的结合可以研究地球的地壳变动和地质灾害;地理和气象学的结合可以探索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和经济学的结合可以研究地域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等。
跨学科整合可以拓宽地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数字化与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和空间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工具和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扩展,数字化与空间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地理学研究的能力和效果。
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中国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地理学研究可以提供对环境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科学解决方案。
例如,地理学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研究城市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努力。
四、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缩小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还需要关注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的问题。
地理学以空间分析为特色,可以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的研究,既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又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中国的城乡发展中,地理学有着独特的贡献和作用,未来将继续加强对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的研究。
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与前沿领域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通过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世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并拓展了一些前沿领域。
本文将总结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并介绍一些地理学的前沿领域。
一、学科发展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起源于古代的观测和记录。
在中国,古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为后来的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然而,地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学科是在现代的科学革命中。
18世纪的欧洲,地理学家开始通过测量和制图来研究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地理现象。
19世纪,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科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问世,使得地理学家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和定位地球上的各种现象。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使得地理学家能够更方便地收集、存储和分析地理数据。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理学的研究更加精确和全面。
二、前沿领域除了传统的地理学研究领域,如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生物地理等,地理学还涉及到一些前沿领域。
以下将介绍其中的几个。
1. 环境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变化成为当今地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他们运用气候模型、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和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2. 城市发展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发展成为地理学的又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城市化的动态过程、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问题,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他们关注城市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交通运输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城市设计和管理的建议。
3. 区域发展地理学也关注区域发展的问题。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前沿领域
自然地理学指的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其探讨范围包括大气、水文、地表和海洋等领域,旨在理解和解释自然环境的现象、过程和特点。
自然地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整合交叉学科,实现融合创新
在面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社会现实中,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应用。
注重实践操作,采用多种手段探究问题,如遥感技术、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实现了研究方式的多元化。
二、强调应用科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需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总体趋势是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有机结合,在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中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这意味着自然地理学研究应该通过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决策与指导,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方案和服务。
三、加强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
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众多热点问题的影响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在逐渐扩大。
气候变化、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另外,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四、注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挖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许多未知领域,包括深海底部和北极地区等极端环境以及其他复杂的生态系统。
同时,自然地理学需要不断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以便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总之,尽管自然地理学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要继续发展和创新,结合社会需求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确保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的正确把握。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1卷第7期2016年7月V ol.71,No.7July,2016生态环境国情的集大成之作——《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评介蔡运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瑞意高等研究所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近年来,地理学界必须关注的一个大事件是2011-2015年陆续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包括《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地貌》、《中国气候》、《中国水文地理》、《中国土壤地理》、《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中国动物地理》、《中国古地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海洋地理》10部专著。
该系列专著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形成演化、基本特征、类型划分、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做了全面系统地揭示和阐述,并结合新时期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讨论了环境整治、生态建设、资源管理和自然保护等重大问题。
这是迄今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最深入地集成了中国生态环境国情研究成果的科学巨著,是全面把握我国生态环境国情的权威资料;也是凝聚几代中国自然地理学者心血的地理典籍,为中国自然地理各要素、各层次、各尺度、各区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系列专著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总字数达近1000万字,除每部专著中随处可见的插图、照片和数据表格外,还有1:800万的彩色《中国地貌图》、《中国气候区划图》、《中国土壤图》等。
如此浩瀚的内容,本文只能择其要领加以评介。
不妨以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目的和研究核心为纲,抓住主线,纲举目张。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和演化,目的是认识地球自然环境怎样成为人类活动的基础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普遍认同自然地理学(以及整个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包含两大范畴:一是研究客体,即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二是研究途径,即空间—分布的视角。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内容提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文摘要】Geography in China has achieved a great progres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now is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 and im portant tasks when entering the 21st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being intensively changed the natural and social-economic stru ctures of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s 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hole country and various regions become the most im portant tasks that facing geography in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ing discipline for fulfilling those national subjects and shoulders the respon sibility without shirking,meanwhile has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ing.【关键词】中国地理学/发展进程/当前形势/未来任务Geography in China/Past progress/Present situation/Future direction.【正文】1 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