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常用药物使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66.00 KB
- 文档页数:10
群体给药法1、饮水给药:一般用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将药液溶于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
是目前最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面积投药。
一般情况可采用:(1)“自由饮用法”,即按24小时2/3需水量加药,自由饮用。
饮完后,再供给1/3新鲜饮水。
(2)“口渴服药法”即对鸡群停止供水1-2小时后,以全天需水量的1/5加药供饮,令其在1小时内饮完。
禁止在流水中给药,以避免药液浓度不均。
2、混料给药:将药物均匀拌入饲料,供家禽自由采食。
适用于长期用药或非水溶性药物。
常用“递加稀释法”,即先将药物加入少量饲料中混匀,再与10倍量饲料混合,依次递加混合,直至与全部饲料混匀。
3、气雾给药:是将药物雾化成微滴,家禽通过呼吸道吸入的给药方法。
尤其适合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4、带鸡消毒:选用刺激性较小消毒药,在带鸡的鸡舍内对舍顶、壁、地面、用品、鸡体等进行全面的消毒。
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药量不低于25ml。
夏季可每日一次,春秋季节3-5天一次,冬季每周一次。
禽药的使用要点(一)用药的一般原则1、确切诊断,正确掌握适应症。
2、诊断正确,了解药理;适时治疗,对症下药。
(二)计量准确,疗程要足。
1、计量过小无效,过大有毒且增加费用。
2、同一药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量也不同。
3、同一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剂量也不一样。
4、疗程一般3-5天,但一些慢性病,如传染性鼻炎,治疗不宜少于7天,以防复发。
(三)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饮水量以及药物稳定性和水质。
1、饮水给药浓度相当于拌料给药的一半。
2、给药前适当断水,有利于提高效果;例如多西环素在水中易破坏,应控水2-3小时,然后在2-3小时内饮完。
(四)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以免拌料不均,发生中毒。
(五)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
磺胺药首次剂量往往要加倍。
(六)慎用毒性较大的药物。
如马杜霉素正常用量为5ppm,超过6ppm影响食欲,超过7PPM发生中毒。
(七)注意交替或间隔用药,避免耐药性发生。
家禽服药的方法家禽用药的主要途径及注意事项-养鸡技术目前,我国家禽以小规模养殖为主,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禽业也逐渐进入规模化。
介于家禽个体较小,饲养量较大,平均生命期短以及生理特点;使其对于药物的吸收与代谢方面同一些家畜相比会有一定的不同。
家禽服药的方法家禽用药的主要途径及注意事项。
1、正确服药方法1.1 服药方法家禽的服药方法有口服(混料、混水、灌服等)、注射(肌肉注射、气管注射、静脉注射等)或者滴眼;而在小规模的饲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与饲料混合,或是与水混合。
饲料给药是一种群体给药法,将药物与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匀,供家禽食用。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长期服药的家禽,或者不溶于水的药物。
混水给药法在小规模饲养中很常见,优点是方便经济,易于操作,即将药物放入饮水器中,搅拌均匀,让家禽饮用。
对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可以直接加入水中;较难溶于溶于水的药物可以先加入少量水,用搅拌棒搅拌,药物彻底融化后,再加入适量的水。
这种方法试用于、大量家禽免疫、家禽不能饮食、短期或紧急治疗。
对于混料与混水来说,混料浓度一般是混水浓度的2倍,混料时必须将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
混水,很多药物可以采取集中服药,在服药之前1~2h 限制饮水,在服药2h内饮完,接着倒入清水,一般情况下,用药量应该是1天饮水量的1/5,但因为季节不同,可适时调量。
气雾法就是利用气雾发生器形成雾化粒子,漂浮在空气中,通过家禽呼吸道服药。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快速吸收,既适应于局部作用又能经过肺部呼吸到达全身,对呼吸道的影响不大。
药浴法是将药物与水按照比例配好,将家禽放入药水中。
适应于杀灭寄生在家禽身上的寄生虫。
在药浴时注意将家禽的头露在外面,以免放入水中导致窒息。
注射法是将药物以注射器直接注入家禽的皮下或肌肉与静脉的方法。
这种方法吸收快,见效快,适用于不方便内服的药物以及一些免疫。
1.2 给药时间针对一些内服药物但多数是在肠道吸收的,所以在肠道的生理环境下,尤其是在pH的高低,饱腹状态下,肠胃排空的速度往往会影响药物的药效。
鸡病治疗中的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同的给药途径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
个别药物也因给药途径不同,甚至影响药物作用的大小。
鸡由于个体小,大都集约化饲养,其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一、常用的给药方法1.经口给药:此法适用于小群鸡,在病重时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此法是用注射器接上导尿管或合适的胶管直接注入嗉囊。
虽然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可靠。
2.注射给药:药物通过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3.吸人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以及气雾剂可用此法。
其特点是作用快而短暂,且给药方法简便。
此方法常用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规模养鸡场气雾免疫。
4.体表用药:主要是发挥法。
二、注意事项1.针对性用药。
不同疾病,用药不一样,要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2.用药拌料时混合要均匀,才能使所有鸡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防止个别鸡超量中毒。
3.选择适宜的剂量。
剂量小,疗效不可靠,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大,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毒副反应和药物残留。
4.合理的疗程。
一般3—5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用药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浪费和残留。
5.注意休药期。
根据药物残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够的时间停药,以免药物残留于肉食品内。
小种鸡应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是80年代研制的新型抗菌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等。
此类药的优点是:体内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毒性较小,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的细菌仍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对幼畜禽骨骼正常发育会产生很大影响。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研制过程中,动物实验已证明此类药对未性成熟动物的负重关节会造成损害,而损害的程度与龄期呈负相关,即龄期越小,受害越大。
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出现水泡样变性,关节腔内出现渗出液,严重时导致软骨基质腐解。
禽病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药物合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正确的诊断,即对症治疗。
所以我们讲述药物也要从疾病开始。
大家都知道,常见鸡病大体上可分为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等几大类。
我也相对应的将药物分为抗菌药(抗菌、抗支原体)、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调节组织代谢和血液循环药、解毒药及我们在生产中常用的消毒防腐药几个大类给大家做逐一说明。
抗菌药抗菌药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但使用不合理、滥用、中毒等现象频有发生,不仅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和食品兽药残留,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人民健康和生产效益。
要想合理利用抗菌药,必需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根据抗菌谱和适应症选用抗菌药物。
在病原菌确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窄谱药,如革兰氏阳性菌可选择青霉素、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阴性菌可选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如病原不明或混合感染,则可选用广谱药或联合使用,如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感可选择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或联合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等。
二、根据药动学特性选用药物。
防治消化道感染时,应选择不吸收或难吸收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等,在呼吸道感染时,应选择容易吸收或在肺组织有选择分布的药物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
三、准确的剂量和疗程。
在广大养殖朋友的用药过程,常可发现擅自增加药物用量或用药一两天后症状改善后立即停药的现象,导到疾病复发诱发耐药性或中毒。
杀菌药以2-3天为一疗程,抑菌药尤其是磺胺类3-5天为一疗程。
四、正确的联合用药。
为了获得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必须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和机理进行选择和组合。
目前按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有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第三类为速效抑菌剂,有四环素类、大环丙脂类、酰胺醇类(氯霉素类);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有磺胺类。
第一类与第二类合用常获得协同作用。
第一类与第三类有拮抗作用。
常用药物及其使用1、青霉素G用途:为窄谱抗生素,适用于鸡的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坏死性肠炎、禽霍乱、螺旋体病、丹毒病、李氏杆菌病,也常用于病毒及球虫病所引起的并发、继发感染。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成年鸡每只每次1万-2万国际单位,每天2-3次。
拌料或饮水,雏鸡每只每天2000-3000国际单位,1-2小时内用完,连用2-3天。
饲料添加剂,每吨饲料添加100-200克。
注意事项: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磺胺类等药物联合使用;青霉素类注射剂遇高锰酸钾、碘酒、高浓度甘油及酒精、重金属盐失效。
2、氨苄青霉素用途:广谱抗菌素,常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联合使用,对大肠杆菌病、腹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眼结膜炎等有效,对鸡白痢有一定疗效,对沙门氏杆菌有高度抗菌作用。
使用方法:内服,每千克体重用5-20毫克,每日2-4次,连服2-3日。
注意事项:与青霉素G相同。
3、红霉素用途: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还用于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溃疡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传染性滑膜炎、链球菌病、丹毒病及呼吸道炎症等。
使用方法:饲料中每吨料加100-200克,连用5-8日。
饮水中每千克水加0.07-0.14克,连用5-8日。
投服每日每千克体重15毫克,分2次投服。
注射育成鸡每千克体重10-40毫克,每日2次。
4、高力米先使用方法:水溶性粉剂1千克饮水中加2.2-2.5克,连饮3-5天。
预混剂1千克饲料中混入0.9-1.8克,连用3-5天,注射剂育成鸡每只每次1毫升,初出壳雏鸡每只每次0.1毫升,每日2次。
注意事项:遇酸性物质以及硫酸链霉素、盐酸四环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琥珀酸钠、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会失效。
5、泰乐菌素用途:对枝原体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特别有效,还用于治疗鸡溃疡性肠炎、坏死性肠炎,并能缓解应激反应。
使用方法:每吨饲料加入200-500克,连用5日。
每千克饮水中加0.12-0.3克,连用5日。
一.呼吸道综合症西药配方:①复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6克+克拉维酸钾1.5g+葡糖93.5g②复方泰乐菌素(100g):泰乐25g +SMZ 25g +TMP5g+蔗糖/葡糖50g③复方环丙杀星:盐酸吗啉胍+阿莫西林+盐酸CIP+乳酸TMP+葡糖④复方庆大霉素:庆大+TMP+葡糖/蔗糖⑤复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碳酸氢钠⑥复方泰妙菌素:2%泰妙菌素+5%盐酸四环素+葡糖⑦复方氟笨尼考水溶剂(5%):⑧呼泻泰合剂:泰乐+盐酸四环素+TMP+葡糖⑨利巴韦林+抗生素(沙拉杀星,环丙杀星,蒽诺杀星,泰乐菌素等)+辅药(麻黄素、氨茶碱、阿托品)+载体(葡糖/蔗糖)⑩(SD,SM2,SMZ)6.67%+TMP0.133%氟喹诺酮类药物+TMP5%沙拉杀星治疗:鸡大肠杆菌病,2。
5mg/Kgw,2次/日,连用3天5%盐酸二氟杀星(洛美杀星)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和慢呼4%氨苄青霉素+5%硫氰酸红霉素+蔗糖治疗:CRD 50ppm罗红霉素0。
002-0。
005%+TMP+0。
002%麻黄碱替米考星治疗:慢呼并发大肠杆菌75-100ppm泰妙菌素100g+四/金霉素400g /吨水治疗:慢呼强力霉素:治疗:慢呼0.01-0.05%饮水3-5天二.呼吸道综合症中药配方<1>桑白皮15克前胡15 克苦杏仁12克连翘18 克石膏30克枇杷叶9克海浮石 6 克甘草97 克桔仁15 克黄芩21 克己知母12 克载体至250 克供500鸡一天使用<2>连翘36克黄芩36 克紫苑70克板蓝根36克车前子70 克载体至250克供500鸡一天使用三.消化道综合症中药配方白头翁30 克泽泻25 克黄芩25克石榴皮30 克地榆20 可苍术25 克药用炭10 克木通20 克坷字25克乌梅20 克供500鸡一天使用四.速容电解氯化钾30 克,氯化钠51 克,无水硫酸钠125 克, 无水乙醇67 毫克,土温-80 0.75 , 口服糖915 克 . 分成227克真空包装。
禽用药物基本知识在家禽的疫病防制中,为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免疫接种、检疫诊断和消毒工作等措施外,药物的防治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特别是目前还未研制出菌苗的传染病,如沙门氏菌、支原体病等,药物的防治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药物的使用方法(一)拌料给药在现代集约化养禽业中,拌料给药是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
即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中,让禽只采食时,同时吃进药物。
该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效果可靠,主要适用于预防性用药,尤其适应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性投药。
一般的抗球虫药及抗组织滴虫药,只有在一定时间内连续使用才有效,因此多采用拌料给药。
抗生素用于促进生长及控制某些传染病时,也可混于饲料中给药。
呋喃唑酮(痢特灵)及酚噻嗪(驱虫药)难溶于水,必须混于饲料中给予。
混于饲料中的药物浓度以百万分之(ppm)表示,例如百万分之125(125ppm),等于每吨饲料加入125克药物,或每公斤饲料加入药物125毫克。
在应用混料给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掌握混料浓度进行混料给药时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认真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
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禽群只体重,计算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
药物的用量要准确称量,切不可估计大约,以免造成药量过小起不到作用,或过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2、确保用药混合均匀为了使所有禽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必须把药物和饲料混合均匀。
先把药物和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将它加入到大批饲料中,继续混合均匀。
加入饲料中的药量越小,越是要注意先用少量饲料混匀。
直接将药加入大批饲料中是很难混匀的。
对于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或副作用大的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药物尤其要混合均匀。
切忌把全部药量一次加入到所需饲料中简单混合,造成部分禽只药物中毒和部分禽吃不到药,达不到防治目的。
3、用药后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有些药物混入饲料后,可与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颉抗反应,这时应密切注意不良作用。
如饲料中长期混合磺胺类药物,就易引起维生素B和K的缺乏,这时应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
鸡常用药物及其用法用量第一章基础知识一、鸡常用药物的剂型1.固体剂型:包括片剂、散剂、可溶性粉等。
2.液体剂型:包括注射液、口服液、滴鼻液和滴眼液等。
3.气体剂型:包括气雾剂、喷雾剂和烟雾剂。
二、鸡的给药方法主要有内服、注射、点眼、滴鼻、喷雾等。
最常用的方法是内服和注射给药。
三、合理用药1.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并严格掌握药物剂量与疗程;2.根据鸡的生物学特性合理用药;3.注意药物对产蛋鸡的影响;4.遵守休药期规定,防止药物残留。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各种药物,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及抗微生物中草药等。
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必须科学合理地选用抗微生物药物。
第一节抗生素一、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引起菌体膨胀、变形,最后破裂、溶解死亡。
为繁殖期杀菌药。
青霉素G(苄青霉素)药理作用:为窄谱杀菌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球菌、螺旋体、梭状芽胞杆菌、放线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
对生长旺盛的敏感菌作用强大,而对处于静止期或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的细菌作用差,因此一般不与快效抑菌类抗菌药物联用。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5~10万IU。
2~3次/天常见剂型:注射粉针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药理作用:本品为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青霉素略差。
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等均有较强的作用,与四环素相似,但不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
对耐药金葡菌和绿脓杆菌无效。
本品具有耐酸不耐酶的特点,可内服使用。
用法用量:混饮:每升水50~100mg;混饲:每1kg料100mg,均连用3~5天。
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10~20mg。
2~3次/天。
常见剂型:注射粉针、散剂和可溶性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