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 7.1 气管内套管消毒 每隔4~6h内管取出进行消毒一次, 每次消毒半小时,常用煮沸消毒,冷却后放入 。刷洗时间 不宜过长,否则外管内分泌物干结,内管不易再放入。
▪ 7.2 严格无菌操作 尤其是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吸痰管每 次更换,在口腔和气道同时吸痰时,应遵循先气管后口腔 的原则。
6.保证有效痰液引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三步排痰顺序。即:一吸、二拍、三吸。
▪ 一吸 即吸入药物。通过气管滴药3~5ml或雾化吸入将
药物吸入支气管及肺内,起到溶解、稀释干燥痰液及杀 菌作用,使粘痰变稀易于咯出。常用药物有α-糜蛋白酶、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
▪ 二拍 即翻身拍背。吸入药物后协助病人翻身,叩击背部,
▪ 7.3 气管切开部位局部换药 每日2次,保持切开部位敷料清 洁干燥,若有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 7.4 加强口腔护理 每日2~4次,最好选用1.5%碳酸氢钠溶 液或生理盐水。
▪ 7.5 头颈部护理 保持清洁干爽,男病人要剃须,预防感染。 ▪ 7.6 器械消毒 雾化器专人专用,专桶消毒、储痰罐每班更
(4)吸痰时将吸引管徐徐插入内套管,禁止插入同时施加 负压,待吸痰管达到一定深度,向上提取时再缓慢转动吸 引,遇有分泌物多时宜稍停留,防止将其痰液推下,一次 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管进入气道次数不宜超过三次, 吸不净痰液可先退管吸氧后再吸,否则不易保持血氧饱和 度正常。
(5)吸痰前中后须密切注意病人心率、呼吸、血压、神志、 面色的改变,心电监护者可密切注意SPO2的变化,出现 心率失常或SPO2<90%时立即停止操作,给予吸氧或呼 吸机辅助呼吸,但也应检查监护仪显示是否为错误信息。
(1)根据病人咳嗽有痰,呼吸不畅,听诊有罗音或痰鸣音, SpO 2 下降时,进行吸痰,做到及时吸痰,有效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