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张燕君版)第7章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429.48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解: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2226525.1)2010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20)(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II I I o u R R u R Ru R R u R R u ])1[()()1(45124512++=--+=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1I I o u u R R u -=)+(解:1121)1(I o u R R u +=))(1()1()1()1()1()1(122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7- 1采用图P7-1(a)、(b)所示调制信号进行角度调制时,试分别画出调频波和调相波的瞬时频率与瞬时相位变化波形图及已调波的波形图。
图P7-1解:(a))0II I - 1图P7-1J7 — 2有一调角波数学表示式v = 12sin( 108t-0.03cos10°t)V,试问这是调频波求中心角频率,调制角频率以及最大角频偏?[参考答案:As m = 300rad/s]解:一个角度调制波既可以是调频波又可以是调相波,关键是看已调波中瞬时相位厶惟)的表达式与调制信号的关系,与调制信号成正比为调相波,与调制信号的积分成正比为调频波。
由调角波的表达式v = 12sin(108t — 0.03cos104t)得知△惟)=—0.03cos104t,若调制信号v Q = V m sin st,则v = 12sin(10*t— 0.03cos10°t)为调频波。
中心频率为C 108 rad/s,调制角频率为Q = 104 rad/s,最大角频偏4△ s m = M f Q = 0.03 X10 rad/s = 300rad/s 7求调制指数。
若调制频率降为20Hz,求调制指数。
[参考答案:M fi =20 ,M f2 = 104]解: 由于调制频率为10kHz,属于单音调制。
k f V Qm . 3M f = _ ,又△ s m = k f V Qm = 2 n X200 X10 ,32 nX200 X10 所以M竹=3 = 202 nX10 X102 nX200 X1034当调制频率为20Hz时,M f2 - 3 =1042 nX207 — 4 一个调相波的载波频率是7~10MHz,调制指数是20。
调制频率同上题, 求角频偏。
[参考答案:As mi = 1.26 X106rad/s , △如?= 2.5 X103rad/s]解:同样属于单音调制。
M p二k p V Q m = 20△s p = k p Q V Qm = 2 7lFk p V Qm = 2 7T FM p所以当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kHz时,△s m1 = 2 nX10 X10 X20rad/s = 1.26 X10 rad/s当调制信号的频率为20kHz时,△s m2 = 2 nX20 X203 X20rad/s = 2.51 X103rad/s7 — 5 某调角波v = 4sin(2 nX107t + 2(cos2 nX103t)V(1)试求在t = 0,t = 0.25ms时刻的瞬时频率。
7-1 图 (a)、(b) 所示电路中开关S 在 0t = 时动作,试求电路在 0t +=时刻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1210-+V 5c u V2L∙(a ) (b)题7-1图解:(a)设S 在1处闭合的时间已足够,则电路已达稳态,故C 开路,V 10=c u ,即V 10)0(=-c u换路后,S 在2处闭合,则有换路定则:)0()0(-+=c c u u ,C 可看作是电压源,于是由KVL 定律: 0)0()0(=++++R i u u c s cV 15510)0()0(-=--=--=-+s c c u u R i.5A 1)0(-=+c i故V 10)0(=+c u .5A 1)0()0(-==++i i c V 15)0()0(-=⨯=++R i u R (b) S 在1处闭合,设已达稳态,故L 已视短路。
()A 155V10)0(=Ω+=-L i0=t 时刻发生短路,有换路定则得:A 1)0()0(==-+L L i i故在+=0t 时刻,L 可看作电流源,于是,由欧姆定律:V 551)0()0(=⨯=⨯=++R i u L R由KVL 定律:)0()0(++-=L R u u ,故V 5)0(-=+L u7-2 图示各电路中开关S 在 0t =时动作,试求各电路在0t +=时刻电压、电流。
已知图(d)中的()100sin()3e t t πω=+V ,(0)20c u -=V 。
F2S∙2Ω15H10(a) (b)+-V 10Ω5∙∙Fμ1.(c) (d)题7-2图解:(1)对图7-2 (a)电路,在换路前两个电容相当于开路,可求的两个电容电压为V 5V 336320)0(1=⎪⎭⎫⎝⎛⨯++=-uV 10V 636320)0(2=⎪⎭⎫⎝⎛⨯++=-u在+=0t 时,两个电容均用电压源代替,则+=0t 时的等效电路如图7-2 (a ')所示,其中V 5)0()0(11==-+u u ,V 10)0()0(22==-+u u 。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 说明题 1-1 图( a)、( b)中:(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 a)中u>0、i <0;图( b)中u>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元件元件i i+ u + u( a)( b)题1-1图1-4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 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 i 的约束方程(即 VCR)。
10k 10 i 10Vi i +++ u + u u ( a)( b)( c)i 5Vi 10mA i 10mA++ u + u + u ( d)( e)( f )题1-4图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52A + ++15V 5 15V 5 15V 2A 2A( a)(b)(c)题1-5图1-16 电路如题 1-16 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A0.5A 2 I 122I1+ + +1U 2U 2VI 2(a)( b)题 1-16 图1-20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1及电压 u。
1k10k++ + +u 1u10u 12V题 1-20 图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2-1 电路如题2-1 图所示,已知u S=100V , 1=2k , 2=8k 。
试求以下 3 种情况下的电压 2RRu和电流 i 2、 3:( 1) 3=8k ;(2) 3 = (3处开路);( 3) 3=0( 3 处短路)。
i RRRRRi 2 i 3R 1 ++R 2u2 R 3u S题2-1 图2-5 用△— 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 图中 a、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 9 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 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 9 电阻构成的 Y 形变换为△形。
①a999②③99b④题 2-5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 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清华大学硕士电路原理-7(总分:99.99,做题时间:90分钟)一、解答题(总题数:10,分数:100.00)1.下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3个电流表的读数均为1A。
求开关S打开时,电流表A 1的读数。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解当S闭合时,3个电流表的读数为当S打开时,电流表A 1的读数为2.下图所示电路为一三相电路,电源为对称三相电源。
开关S闭合时,3个电流表的读数均为5A。
求开关S打开后3个电流表的读数。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解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对称三相电路,3个电流表中的电流均为线电流,此时每相负载中的相电流为开关S打开后,一相负载断路,其余两相负载两端的电压不变,其中的电流也不变,所以,电流表A 2的读数仍为5A。
而A 1、A 2中的电流相当于对称运行时的相电流,即此时A 1、A 3的读数为2.89A。
3.三相对称电路如下图所示,测得功率表W 1的读数为2840W,W 2的读数为1204W,电流表A的读数为7.5A,求负载参数R和L(设电源频率f=50Hz)。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解两块功率表的读数是三相电路吸收的总功率,即电阻消耗的功率。
设△形连接负载中每相负载流过的电流为I ab,每相负载的阻抗角为φ。
7-1 通过查阅资料,画出2764的编程时序图。
解 用microchip 公司的27C64为例,其时序如图题7-1所示。
图中标出的AC 参数是不全的,给出了几个重要的(编程时要特别注意的几个参数),说明如下:该27C64编程时的Vpp 最大工作电压范围为-0.6V~+14V ,正常编程电压为+13V ;Vcc 最大工作电压范围为-0.6V~+7.25V ,正常工作电压为+5V 。
几个重要的AC 参数如下:t CES :E C 建立时间,最小值为2μs ; t PW :编程脉冲宽度:典型值为100μs ;t OES :E O 建立时间,最小值为2μs ; t OE :从O 有效到数据有效时间,最大值为100 nS 。
设备对27C64编程的工作过程如下: ① 为Vcc 提供正常工作电压; ② 为Vpp 提供适当的编程电压; ③ 保持E O 为高,将E C 线拉低,2μs 后④ 将线拉低并保持至少100μs ,再将拉高,禁止编程至少2μS 后,接着可对27C64进行校验,其工作过程如下:⑤ 保持C 为低,将O 线拉低,100 ns 后,即可读取有效数据,与前面写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校验。
一个字节的编程和校验总时长最短可以在105μs 以内完成。
也可以采用先写、再校验的方法。
7-2查阅74HC139的资料,用四片27128芯片设计一个64K 外部程序存储器的8031系统,并为每个27128芯片分配地址。
解74HC139为双重2-4译码器,用法与74HC138类似。
74HC139有16脚DIP 封装芯片,左右各为一个2-4译码器,由于它们完全相同,设计上习惯上只画一半,如图题7-2所示。
译码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如表题7-2。
本题用74HC139对四片27128进行全译码最合适,比用74HC138节约硬件(加一片四重2输入与门4081是一种方案)。
系统电路如图7-2(a )所示。
确定地址范围的过程如表题7-2(a )所示。
习题七67习题七7-1试证明两串联的互感线圈不可能出现0221≤-+M L L 。
7-2试求图7-2电路中ab 端口的等值参数。
7-3 试求图7-3电路中对于工频的输入阻抗, 答:Ω∠=65.2354.809i Z 7-4图7-4电路中已知V 314sin 210t u s =,H 11=L ,H 42=L ,H 5.0=M ,Ω=5001R ,Ω=10002R ,试求①各支路电流、输入阻抗;②等效去耦电路。
答:A 41.27018.01-∠=I ;A 83.380072.02-∠=I ;A 65.30025.0-∠=I Ω∠=65.30400i Z解314.7515.195096.1884500616.3145001∠=+=⨯+=j j Z图7-2习题7-2题图图7-3 习题7-3题图图7-4 习题7-4题图习题七Ω∠=∠∠=+∠=++∠⨯=65.2354.80949.5196.240814.75195015096.1884150014.751950150100096.188450014.7515.19501000j j Z i解4 等效去耦电路 回路法求解()[]()[]SSU I M M L j R I M j U I M j I M M L j R =-+++-=--++22212111ωωωω[][]010431410005.03140105.03143145002121∠=⨯++⨯-∠=⨯-+I j I j I j I j[][]01047.5147.160515701015713.3242.5902121∠=∠+-∠=-∠I I j I j I [][][]A 41.27018.012.8273.95096471.5453.173102.94199458.13031071.5453.173********.94199458.1056613.1412986.10000246496.836.94790115703.1255986.100002464947.5147.160513.3242.5901015747.5147.1605101-∠=∠∠=+∠=+++=+∠++=+∠∠⨯+∠⨯=j j j j j j I [][][]A 83.380072.012.8273.95096429.4309.6869246492.94199458.1056611.471093.4999246496.836.94790115701.314093.49992464947.5147.160513.3242.5901015713.3242.590102-∠=∠∠=+++=+∠++=+∠∠⨯+∠⨯=j j j j j I()()A65.30025.00128.00216.00045.00056.00083.0016.083.380072.041.27018.021 -∠=-=-+-=-∠+-∠=+=j j j I I I Ω∠=-∠∠=65.3040065.30025.0010i Z习题七7-5试写出图7-4电路中2U 、3U 、4U 的表达式。
第1章1.1.11. 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A 5)C 6)A2.多项选择题1)AB 2)AB 3)ABCD 4)ABD 5)ABCD 6)ABC 3.判断题1)F 2)F1.1.21. 单项选择题1)A 2)B 3)A 4)C 5)D 6)D 7)A 8)A 9)C 2. 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 3)ABCD 4)AB 5)ABCD 6)ABCD3. 判断题1)F 2)T 3)F 4)F 5)F 6)T7)F1.1.31. 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B 5)A 6)D 7)C 8)A 9)A 10)D 11)A 12)D2. 多项选择题1)ABE 2)ABCD 3)ABCD 4)ABC3. 判断题1)T 2)T 3)F 4)F 5)T 6)T7)T1.1.41. 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A 5)B 6)C 7)A 8)C2. 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E 4)ABC 5)ABCD3. 判断题1)T 2)T 3)T 4)T 5)T 6)F7)F 8)F4. 填空题21)操作码地址码2)操作系统3)算术运算逻辑运算4)输入设备5)控制器运算器6)编译程序1.1.51. 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A 5)B 6)D 7)D 8)A2. 多项选择题1)ABC 2)ABD 3)ABD 4)ABD 5)ABDE3. 判断题1)F 2)T 3)T 4)T 5)T6)F 7)F 8)T 9)F4. 填空题1)CD-ROM 2)CPU 3)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4)AGP 5)分辨率6)采样7)LCD8)显示分辨率颜色质量刷新速度1.1.61. 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D 5)E2. 填空题1)MPEG-2 2)JPEG 3)MPEG视频MPEG音频MPEG系统4)专用芯片1.3一、单项选择题1. A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是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故应选A2. A 显示器是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而鼠标器是输入设备,故应选A。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练习题7-1 题7-1图(a )、(b )所示电路中开关S 在t =0时动作,试求电路在t =0+ 时刻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10Ω10V+-i C 1+-u CC 2F5V -+(t =0)2S5Ω10V+-i L 1+-u LL 1H(t =0)2S 5Ω(a ) (b )题7-1图解:(a)第一步 求t<0时,即开关S 动作前的电容电压(0)c u -。
由于开关动作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对直流电路有0cdu dt=,故0c i =,电容看作开路,0t -=时的电路如题解7-1图(a1)所示,可得(0)10c u V -=。
题解7-1图第二步 根据换路时,电容电压c u 不会跃变,所以有 (0)(0)10c c u u V +-==应用替代定理, 用电压等于(0)10c u V +=的电压源代替电容元件,画出0+时刻的等效电路如题解7-1图(a2)所示。
第三步 由0+时刻的等效电路,计算得105(0) 1.510c i A ++=-=- (0)10(0)10( 1.5)15R c u i V ++=⨯=⨯-=- 换路后,c i 和R u 发生了跃变。
(b ) 第一步 由t<0时的电路,求(0)L i -的值。
由于t<0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电感电流L i 为常量,故0Ldi dt=,即0L u =,电感可以看作短路。
0t -=时的电路如图解7-1图(b1)所示,由图可知10(0)155L i A -==+题解7-1图第二步 根据换路时,电感电流L i 不会跃变,所以有 (0)(0)1L L i i A +-==应用替代定理, 用电流等于(0)1L i A +=的电流源代替电感元件,画出0+时刻的等效电路如题解7-1图(b2)所示。
第三步 由0+时刻的等效电路,计算初始值 2(0)(0)5(0)515R L u u i V +++=-=⨯=⨯= (0)(0)1R L i i A ++==显然电路换路后,电感电压2u 发生了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