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3节 安全用电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主要介绍了家庭电路、电能、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以及与生活用电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和电流的概念,以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电路、电能等概念理解不深,安全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掌握电能、电流、电压的概念;学会安全用电,预防触电事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电流、电压的概念。
2.难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安全用电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阐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演示法: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电能等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安全用电宣传材料。
2.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安全用电手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现象,验证电流、电压等概念。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家庭电路、电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了解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的构造及作用。
4.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家庭实际电路的过程中,归纳概括出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2.通过实验了解试电笔的结构,会利用试电笔判定火线和零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的兴趣,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庭电路中各主要设备、装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庭电路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电路,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可你知道家庭电路中各种用电器是怎么连接的吗?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用电器逐渐增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当家庭电路出现故障时,你能准确地判断并排除故障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家庭电路的组成[阅读课本]P105“家庭电路的组成”[思考]一个完整的电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提示]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思考]你知道家庭电路中的电能从哪来的吗?[提示]家用电器所用的电能是从发电厂通过输电线输送来的,有两根线进入家中,这两根线间的电压是220 V。
[思考]观察P105图,家庭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提示]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导线等部分组成。
[思考]你能说说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吗?[归纳提升]进户线:提供电能;电能表:测量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保险装置: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保障安全;插座:接入各用电器。
[思考]家庭电路中的总开关和保险盒的连接顺序可以颠倒吗?[提示]总开关必须安装在保险盒之前,这样在检修保险装置故障时,检修人员可以断开总开关,从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思考]现在家庭电路中已经看不到保险盒和熔丝了,你知道自己家中的保险装置是什么吗?[提示]现在家庭电路中一般采用空气开关,安装在电能表后面,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保护电路。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复习教案[学情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电路、电功率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相关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的.学生对于学习本章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知识上的准备,加上本章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到困难.[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实行的.本童内容有: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常识.这些知识的学习都以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章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表达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章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主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本章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水平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习目标]1.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解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2.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的构造及使用。
3.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
4.理解家庭电路布线示意图,理解螺丝口灯座的构造,会画开关、灯泡、插座的连接电路图。
5.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和后果,记住熔丝的作用,会准确选用熔丝。
6.掌握触电类型及触电急救的简单方法,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难点: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及本卷须知和常见故障。
[教学方法]教法上:依据本章的内容,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思维水平,本章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感性理解,可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分析、回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学生在学法上:可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回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的水平,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仪器材料]家庭电路示教板、挂图、铜丝、保险丝、铁丝、酒精灯、火柴、试电笔、三线插头、插座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和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用电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引入和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小朋友们能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用电设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和注意事项,难点则是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器模型、电路图、安全标志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实践操作的材料,让孩子们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
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引入,让孩子们了解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电器,并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接着,我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我进行了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特别强调了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能够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中,我意识到孩子们对于用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引导孩子们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小朋友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和注意事项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是因为正确的用电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也是避免电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内容包括:1. 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2. 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
4. 电能的测量和计算。
5. 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忆和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了解电路中的开关、插座、电线等的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学生能够运用电能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能问题。
5.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器设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的概念和关系,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
难点:电能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设备、电流表、电压表。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家庭电路、电器设备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巩固记忆。
3. 课堂讲解: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强调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
通过示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路中的开关、插座、电线等的作用。
4.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能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电流、电压、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过程与方法:观察家庭和教室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各元件的连接方式。
三、教学难点熔丝的特点及熔丝规格的选择。
四、教学器材学生电源、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导线、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平台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连接家庭电路示教板,现在大家注意观察黑板上关于家庭电路的示教板,示教板上全部是实物连接,观察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家庭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电能表是不是平常所说的电表,它的作用是什么?插座在家里也见过,常用的有几种?电路中的几部分是如何连接的?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家庭中,要安全用电,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看来,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电路中也有许多物理知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授课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同学们观察电路板上的各元件,同时阅读课本关于家庭电路的组成一段,找出组成家庭电路的主要部分。
哪一位同学说一下家庭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板书:家庭电路由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和导线组成。
播放视频:家庭电路大家知道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吗?电能表是用来显示整个家庭所用电能的,所以,输电线进户后首先应接到电能表上,接下来是全户用电的总开关。
当家庭电路需要修理时,必须断开总开关,这时室内全部与外面的输电线分离,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总开关的后面是保险装置,它对所有的用电器起保护作用。
由此可知: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都是对整个电路起作用的,应放在用电器的前面逐次连接比较好。
电能表实际上在生活中叫电表。
关于保险丝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想想做做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把保险丝、铜丝、铁丝分别放到火焰上,看看哪个能熔化。
现象:保险丝熔断了。
播放视频:家庭电路结论:家用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涉及了电流、电压、电阻、家庭电路、用电器、开关等基本概念和用电安全知识。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用电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理解较为模糊,对用电安全知识重视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3.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学会预防触电和火灾的基本措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家庭电路的组成,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难点:用电安全知识的运用,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3.运用讨论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4.结合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家庭电路模型、用电器等。
2.实验器材:导线、开关、灯泡、电源等。
3.教学资源: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开关控制灯泡、充电宝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三个基本概念。
同时,呈现家庭电路的组成图,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不同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器的电流,验证欧姆定律。
第1节家庭电路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我们家中的空调、电视、电冰箱、手机、油烟机、微波炉、电饭锅、热水壶、洗衣机、电脑、.....都离不开电,电是怎样送到家,又怎样分配到用电器的?我们家里用的电是怎样从电厂输送进来,又怎样提供给用电器的?从发电厂到用户的送电过程示意图1.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导线等组成。
零线地线闸刀开关开关..220V火线零线火线电能表保险丝两孔插座电灯...三孔插座2.家庭电路的电路图(1)电能表①作用: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
②安装:安装在干路上,总开关之前。
③读数:前后两次读数之差;红色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
如图:3135.7 kw ·h3.各部分的作用(1)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2)总开关:电源线静触头动触头(2)安装:串联在干路中;闸刀开关安装时,静触头一定要在上边,切不可倒装。
(3)保险装置-----熔丝①作用:②材料:③选用:选用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最大的工作电流规格的保险丝,不能用铜丝或者铁丝代替。
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插入式保险盒闸刀开关保险丝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4)保险装置-----空气开关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路,俗称跳闸。
空气开关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二、火线和零线1.进户线:为用户提供电能来源2.试电笔(1)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2)种类:笔形测电笔螺丝刀形测电笔(3)构造:(4)测试原理氖管中充有稀薄的氖气,两端是两个金属电极。
当电极间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氖气会导电。
当电流从一个电极流到另一个电极时,氖气会发光。
如果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则被测导线是火线;如果试电笔的氖管不发光,则被测导线是零线。
为什么手触笔尾金属体时氖管会发光,而人不会触电呢?验电笔的电路中串联一个几兆欧的电阻. 笔尖接触火线时,220V 的电压加在测电笔和人体构成的串联电路上,通过氖管和人体的电流小于:,这个电流可以使氖管发光,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6220V 0.22mA 10U I R ===Ω(5)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一、教材分析《安全用电》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标要求:有安全用电的意识,能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三、学情分析物理本来就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而本节课安全用电贴近生活,学生熟悉,掌握起来较轻松,当然,本节课中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还不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对一些安全标志的认识还比较欠缺,有待教师的引导和加强。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
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
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
第3节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和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
回忆一下,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电压越高越危险
[阅读课本]P113“电压越高越危险”
[思考]生活中常见到“当心触电”这样的警示牌,那么怎样才叫触电呢?
[提示]人或动物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有电流通过,引起伤害。
[思考]用手直接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触电吗?
[提示]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Ω。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所以不会引起伤害。
【拓展】人对100~200 uA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 mA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 mA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当达到50 mA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
[归纳提升]触电事故是指有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引起伤害性的事故。
[思考]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思考]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险”?
[提示]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伤害越大。
[思考]你知道人体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吗?
[提示]根据人体的电阻和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认为不超过36 V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思考]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一定安全吗?
[提示]人体是导体,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所以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不一定安全。
[归纳提升]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触电事故是由于一定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探究点2常见的触电事故
[阅读课本]P113“常见的触电事故”
[思考]人站在凳子上,两只手分别接触火线与零线。
电流是怎样流过人体的呢?
[提示]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再到零线,从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思考]人站在地上,手接触火线。
电流是怎样流过人体的呢?
[提示]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再到大地,造成触电事故。
[归纳提升]安全用电: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思考]不接触导线还会造成触电事故吗?人靠近高压输电线路会发生什么呢?
[提示]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接触也会有触电危险,容易产生高压电弧触电。
[思考]高压输电线断落在路旁,路过的人会触电吗?
[提示]当人经过掉落的高压输电线旁时也会触电,在两脚间会形成较高的跨步电压,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
[归纳提升]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思考]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会触电吗?
[提示]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凳子是绝缘体,手虽与火线接触,但与零线和大地之间不能形成回路,人不能成为火线与地、火线与零线形成的回路的一部分,所以人不会触电。
[归纳提升]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且有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思考]阅读P114“想想议议”,讨论图中案例触电的原因?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
[提示]在电线上晾衣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用湿手接触开关、电器等。
[思考]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触电事故,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提示]在发生触电事故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而是要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探究点3安全用电原则
[阅读课本]P115“安全用电原则”
[思考]家庭电路的电压远远高于人的安全电压,为了防范触电事故,家中一般都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这绝对可靠吗?你能总结出一些安全用电的原则吗?
[提示]漏电保护装置也有出现故障和失灵的时候,并不绝对可靠。
[归纳提升]安全用电“四不”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探究点4注意防雷
[阅读课本]P115“注意防雷”
[思考]结合你的生活常识,说说生活中该如何避免雷电对人造成伤害?
[提示]雷雨天不在树下躲雨;不要在空旷地打伞;打雷时不要用手机、听耳机等。
[思考]高大的建筑物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措施取防雷?又是如何防雷的呢?
[提示]高大建筑一般都会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防止雷电带来的破坏。
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三、板书设计
第3节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1)触电
(2)影响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3)安全电压值
2.常见触电事故
(1)接触低压带电体
(2)靠近高压带电体
(3)高压电弧触电
(4)跨步触电
(5)触电急救方法
3.安全用电原则
(1)“四不”原则
(2)注意防雷
◇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教师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
所以课堂中需要介绍人体的电阻,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等,并结合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