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47.93 KB
- 文档页数:6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史是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科学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关系。
在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被广泛运用。
1. 科学:科学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研究来发现和解释自然规律的一门知识体系。
在古希腊时期,科学被视为一种哲学方法,它试图通过逻辑思考和理性推理来认识和解释世界。
2. 技术:技术指的是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活动。
技术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科学研究的进展,但它也可以独立于科学而存在。
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与科学密不可分。
3. 创新:创新是指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或新产品的过程。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并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变革。
4. 知识传播:知识传播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和流传的过程。
在历史上,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发展和演变,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现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和快速化。
5.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指的是以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为基础,引起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历史事件。
科技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6. 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7. 科学伦理:科学伦理是科学实践中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研究。
科学研究往往涉及到人体试验、动物实验和环境影响等,科学伦理的规范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科学研究的合法、公正和道德性。
8. 技术决策:技术决策是指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进行决策的过程。
技术决策通常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多个因素,并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个层面上进行。
科学技术史听课笔记古代一、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创造文字。
二、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的天文学发达。
共同的特点:埃及: 太阳方面的公元前2781古巴比伦:把圆周率定为π=3或3.125,把圆周分为360°,1°分为60’,1’分为60’’。
他们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太阳历。
(最早的太阳历在古埃及)三、古希腊(极为重要)辉煌的成就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爱因斯坦对古希腊的论述:“。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学派:1.原子论学派,即德谟克利特学派,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2、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菲罗劳斯。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本源。
3、米利都学派。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学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也是现今机械设计和船舶设计计算是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医学原理。
(重点)四、古罗马托勒密“地心说”古罗马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五、中国古代(很重要)数学:代数成就《周髀算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战国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可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医药学:《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医学名著,战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达尔文把该书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地学:我国古代成就较大的学科之一,主要表现在地理、地图、绘制和地质等方面。
我国的地图绘制:裴秀(魏晋)提出“制图六体”的原则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绘图绘图经验,为后世的地图绘制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纲要。
农业: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我国保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与火药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看做“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水利: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李冰父子近代(教学重点按照学科来梳理)一、力学、天文学1543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拉开近代科学技术的序幕伽利略的(意大利)三个重要发现:1、摆动的发现。
术语解释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内史: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成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外史: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他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即为科学规律,包括电磁学规律相对人和惯性参照体系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相对任何参照体系不变。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四个基本观点(1)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明显的周期性;(2)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3)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的发现.例如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一75之间的元素;(4)当我们知道了某元素的同类元素以后,有时可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4、笛卡尔所发现的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思想⑴坐标法;⑵将代数中的方程和几何中的曲线结合起来。
1、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定律:太阳不是处在圆形轨道的中心而是位于这些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单位时间内行星的内径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任何两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于此两行星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T1^2:T1^2=R1^3:R2^3)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及其特点主要标志:电能的开发和应用特点:第一,科学理论成为技术发明的主导因素,各项主要的电气技术,内燃机技术,冶炼技术和有机合成技术都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发明出来的。
第二,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如果说牛顿力学,热力学用了100-200年才完成了理论向技术的渗透或生产的应用,那么,从电磁学理论到电力技术的转移,一般只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3、建立量子力学的两条途径一是玻尔—海森伯途径,建立了矩阵力学;二是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路线,建立了波动力学。
4、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不同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不用在于:生产实践的直接目的是把自然物改变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创造物质财富,而科学实验则是以认识自然为首要目的的实践。
名词解释或简答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又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在世界本源问题上,他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
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他主张地心说,因为我们时时刻刻正好看到半个天球,所以地球必然位于宇宙的中心,并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
他认为天地有别,世界结构本质上是以地球为中心,沉重的地球由于它特别的性质,正好静止于世界的中心;把适用于地球上的科学概念和推理运用到天体上去,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把地球也看作是个天体,这是荒谬的思想。
在物体运动问题上,他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这是地球上无生命物体运动的基础,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由此得出了动力学基本规律即由外力推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推力成正比,与反对运动的阻力成反比。
亚里士多德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
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2爱因斯坦(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2)爱因斯坦在其有生之年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1905年,爱因斯坦就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4篇论文,其中的三篇每篇均属划时代的成就。
第一篇是《一个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启发性观点》,爱因斯坦在这片论文中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回答了古典物理学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篇是《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第一次从数学上详尽地解决“布朗运动”问题;最伟大的成就是第三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他举世闻名的相对性理论即狭义相对论;第四篇是《物体的惯性是否与它所含的能量有关?》,这一年他还完成了博士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获得博士学位。
历史学中的科学技术史研究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远古时代用石器到当今高科技时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科学技术的历史对于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发掘文献资料、挖掘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历史学中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
一、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科学技术史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人类历史演变为主线,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等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
研究人类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过程,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为科技创新提供历史参考和借鉴。
2. 科学技术的技术创新。
研究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创新机理、创新类型等相关问题,深入探讨科学技术创新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3. 科学技术的文化传承。
研究科学技术的文化内涵、技术传承和发展等相关问题,挖掘科技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智慧,推动科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史研究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以获取准确可靠的历史资料和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因和机制。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史料整理。
科学技术史研究必须有充分的史料支持,因此科学技术史研究者要依靠文献资料、历史记录、实物证据等方式整理相关资料,以期全面、客观地了解科技史的演变和技术创新的历史背景。
2. 比较研究。
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文化、各个地区的科技史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中探究历史发展规律。
3. 社会历史学方法。
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因此科技史研究要依靠社会历史学方法,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
4. 科学方法。
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科学历史是指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
本文将对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古代科学史1.古代数学:古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埃及的金字塔建造、巴比伦的星象观测和中国的古代算法等。
古代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方面。
2.古代物理学:古代物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理论等。
3.古代医学:古代医学主要通过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来治疗疾病。
古代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包括中国的黄帝、叶公好龙和希波克拉底等。
二、近代科学史1.近代数学:近代数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分析几何学的发展和微积分的推广等方面。
欧拉、高斯和牛顿等众多数学家为近代数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力学、电磁学和热学等领域。
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3.近代化学: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在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领域。
门捷列夫和达尔顿等化学家的实验和理论为化学科学奠定了基础。
4.近代生物学:近代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分类等问题。
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门德尔的遗传学研究为后续基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现代科学史1.现代天文学: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主要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
哈勃望远镜的发明使得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世界和相对论等领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对于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现代化学:现代化学主要在材料科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展开研究。
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的突破主要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开启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篇章。
中国科学技术史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1、距今2300万年前至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分布在欧、亚、非三洲,它们很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有的人类学家认为38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肯尼亚的早期猿人已经开始用火。
3、根据考古发现,至少100万乃至200万以前,人类便学会了用打击的方法制造出粗糙的石器工具。
4、大约距今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又发明了研磨技术,能制造出形状规整、表明光滑、使用方便的磨制石器。
5、弓箭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把以往的简单工具改革成了复合工具,并利用了弹性物质的张力。
弓箭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狩猎的效率。
6、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加工机械。
7、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所编《埃及志》重新引起欧洲对埃及的关注。
8、古埃及国家是由原始公社转变而来的农村公社组成的。
9、约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发明了图形文字,后演变成了象形文字,成为僧侣体。
10、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并把一年确定为365天。
11、制作木乃伊——希望复活——积累了很多生理解剖知识——制药技术闻名,这些药物包含植物、动物和矿物。
埃及医学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有理性和最发达的医学,它后来通过希腊人影响了整个西方医学。
12、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发展成为楔形文字,这种文字后被巴比伦人、波斯人所采用。
13、大约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就发明了阴阳历法,以月亮的盈亏现象作为计时标准。
14、早期的印度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了佛教,佛教的出现有着反婆罗门教的宗教改革的性质。
15、我们使用的0、1、2、3、4、5、6、7、8、9这些数字是印度人最先使用的符号和计数法,后来被阿拉伯人所采用。
16、印度最早的数学著作《准绳经》于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产生了。
17、印度河畔的摩亨约·达罗和由此上溯约644千米的哈拉巴两个古城,是世界上最早用烧制的砖建造房屋的地区。
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技术史
《技术史》
技术史是研究人类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使用的工具、机器、工艺和方法的历史的学科。
它涉及大量的工程、科学和历史知识,并且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史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高科技时代的发展,无所不包。
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发明和应用技术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改进和推广的努力。
在古代,农业、手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中世纪,农业的革新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始兴起。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电力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而今天,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技术史也在不断地书写着新的篇章。
通过对技术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技术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的。
同时,也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总的来说,技术史是一门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学科,它带领我们走进人类的创新历程,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以及技术与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技术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还能够启迪我们对技术发展的思考,并且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路。
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技术史人类的历史上,技术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最古老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信息时代,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技术史作为科学技术史的二级学科,致力于研究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人类最早的技术是用石头制作简单的工具,这标志着人类开始利用工具改变自然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掌握了农业、制陶、冶金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
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使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了农耕生产。
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是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改革,从而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一时期的发明和创新涉及了多个领域,如纺织机械、铁路交通、矿业开采等,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世纪,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突破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外,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挑战。
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信息隐私等。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福祉。
在技术史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技术的发展背后的人类智慧和努力。
技术的创新往往是来自于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和需求,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第一章:古代科技的奇迹在远古的时候,人类并没有现代科技的便利,但他们却能创造出令我们惊叹的技术。
例如,古埃及人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这座宏伟的建筑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古希腊人发明了蒸汽机,尽管它的运作原理并不像现代蒸汽机那样高效,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机械装置。
第二章:中世纪的黑暗与启蒙在中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似乎停滞不前。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世界进行探索,并且发现了许多新的发明。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这对于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伽利略的天文学观察则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
第三章: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的诞生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之一。
在这个时期,机器代替了人力,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蒸汽机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第四章:电子时代的崛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灯的发明使得人们不再受限于白天,电视的问世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利。
而计算机的出现则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的世界,使得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高效。
第五章:现代科技的辉煌如今,科技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智能手机、无人机还是人工智能,它们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和网络安全的隐患。
结语: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塑造了我们的未来。
正是每一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才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进步。
让我们一起追随科技的脚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绪论蒙古族科技史研究的对象、方法与意义一、什么是科技史1、科学: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科学的本质特征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主体际性。
2、技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技术的构成要素包括: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3、历史学:关于历史、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研究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4、科技史:关于科学技术的历史、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5、科技史的历史(1)——“科学史之父”萨顿:A、创办ISIS(1912年)和OSIRIS(1936年)。
B、著作包括:《牛顿力学原理(1911年,博士论文)、《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1952年)、《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与文化》(1959年)。
C、创立科学史学会(1924年)。
6、科技史的历史(2)—科技史在中国(1)A,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较早的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B,专门以科技史为研究教学内容的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二、什么是蒙古族科技史?蒙古族科技史:关于蒙古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科学技术的历史、蒙古族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规律和研究这一历史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三、蒙古族科技史的研究对象1.蒙古族在生活中形成的科技:农、医、天、算、建筑技术、化工技术、食品加工、机械、冶金、动植物学知识。
2.蒙古族科技人物的成就:属于本民族科技传统的与不属于本民族科技传统的人物的科技成就。
3、蒙古族科技组织者的成就:蒙古族统治者,科研机构的蒙古族组织者的科研成就。
4.一些工程中的蒙古族成就:水利工程、桥梁工程、以及宫殿、城垣、陵寝建筑工程中的蒙古族组织者、工作者的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所指的26项发明
今天为了查找《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所指的2 6项发明化了半天又一个晚上,网络虽大,要找到所需资料实在不易啊!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现在与大家分享。
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列举的26项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包括:
1龙骨车;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应用;3水排;4风车和簸扬机(旋转风扇或扬谷机);5活塞风箱;
6平放织机和提花机;7缫丝、纺织和调丝机;
8独轮车;9加帆手推车;10磨车;
11马具胸带和套包子;12弓弩;13风筝;
14竹蜻蜓和走马灯;15深钻技术;16铸铁的使用;17游动常平悬吊器;18弧形拱桥;19铁索吊桥;
20河渠闸门;21造船和航运方面的无数发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药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技术;24罗盘针;
25纸、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和26瓷等。
第 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
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
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
”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
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二、数学知识的萌芽三、力学知识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第 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
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
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
把7 天作为一星期;把一周天定为360 度;一度定为60 分;一分定为60 秒,这种测时和度量单位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巴比伦人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星图。
他们把黄道附近的一些恒星划分为若干星座,即黄道十二宫。
古印度把一年分为12 个月,每月30 天,每 5 年置一闰月。
据记载,他们把黄道附近恒星划分为27 宿(月宫),以此来表明月亮每天在天穹上所处的位置。
古埃及采用以10 为基数的记号组合计数方式。
古巴比伦记数系统的特点,是以60 为基数并采用了进位记号。
巴比伦的数制是10 进制和60 进制的混合数制。
能解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
巴比伦人已掌握了分数表示法,倒数表的制定可以简化除法运算为乘法运算。
巴比伦人研究几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懂得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
古印度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初,已经有10 进位计数法,当时还没有零和进位记法,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零的符号。
四、医学古埃及在数学和天文学上落后于巴比伦,但在医学方面却遥遥领先。
古埃及遗留的医学纸草书完整的共7 部,最著名的是公元前 1 600 年左右的埃伯斯纸草书卷。
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医生叫伊姆荷特普(Imhotep )他被后人奉为医神,传说他是埃及医学的奠基人。
世界上最早的医疗立法条文载于《汉谟拉比法典》中,表明巴比伦医学也深受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影响。
妙闻(生平年代不详)和闍罗迦(120 年?~162 年?)是古印度最著名的医生。
他们的集著《妙闻集》和《闍罗迦本集》都是集古印度医学之大成,后者被誉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
五、建筑和其他工艺技术新巴比伦城的三道城墙与其上的300 多座塔楼相互衬托,城内的建筑物及其装饰被称之为“空中花园”。
第二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一、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即爱琴文明,是指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端的迈锡尼文明,特斯比乌斯曾发明了压力泵、水风琴、水钟等。
工程师希罗(约生于公元20 年,卒年不详)是里程计和蒸汽玩具以及许多测量仪器的发明者。
希罗的自动门,希罗的蒸汽球。
二、1,希腊早期:亚里士多德将“四根说”加以改造,提出“以太”。
毕达哥拉斯第一次用演绎法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根据这个定理,他们发现了无理数,扩大了数的概念。
把数的和谐思想推至天文学研究,认为圆形和球形是各种形体中最完美的;10 是数目中最完美的。
公元前5~前 4 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达到了这个时期医学的高峰。
他们把医学看作服从于自然法则的一种技术。
整理出版的《希氏医学著作集成》共10 卷。
2,雅典时期柏拉图学派强调几何的抽象性,关心证明和推理过程的方法。
柏拉图是第一个把严密推理法则加以系统化的人,他的思想对欧几里德有着直接影响。
亚里士多德为逻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希腊化时期欧几里得完成了《几何原本》。
阿波罗尼乌斯按欧几里得的方法和精神,写成了《圆锥曲线》一书。
力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是阿基米德。
古希腊占统治地位的天文学理论是地心。
欧多克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思想。
天文学家亚里斯塔克提出了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日心说体系。
他认为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绕日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他第一次计算了日、月、地之间的距离。
三、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和科学方法古希腊的几何学不同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经验知识,自泰勒斯之后的几何学研究,大多注重于逻辑推理和演绎证明第三节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一、罗马人在建筑和水利工程上贡献最大,世界第一部建筑学专著《建筑学十讲》是由建筑师维特鲁维奥所著。
标志着古代欧洲建筑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罗马时期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的原因为了军事目的,只注重实用技术,忽略了希腊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是罗马时代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奴隶制本身带来的危机。
为国教的基督教的出现,也是罗马时期科学衰落的原因。
第 3 章封建时代的科学与技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1.天文学夏朝可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
商代已经知道二个朔望月为59 天,并置闰月来调整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形成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阴阳合历的历法体系,商代把闰月一般置于年终。
周代已经确定了天文坐标系统——二十八星宿,每一星宿中取一恒星为标志。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为石申和甘德。
《甘石星经》,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秦汉时期的各种天象记录趋于齐备并且是日趋详尽、精细。
如出现了准确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中国历代对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尤为详备。
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思想有宣夜说、浑天说和盖天说。
浑天说的集大成者是东汉的张衡,《浑天仪图注》是浑天说的代表作。
祖冲之制订“大明历”。
到唐代,古代历法体系已完全成熟,公元727 年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完成“大衍历”,一行把太阳在一个回归年内所走的度数分为24 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
2.数学《周髀算经》是中国一部较早的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成书于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宋元之际,秦九韶,杨辉,李冶,朱世杰,此四人被称为中国算学四大家。
朱世杰对多元高次方程的求解已达到惊人的程度。
3.中医药学《黄帝内经》大致成书于春秋战国,扁鹊善于运用汤药、针灸等方法治疗疾病,已经奠定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基础。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他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
他还发明了“五禽戏”,开创了保健体操的先例。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
4.传统农学北魏贾思勰系统总结了南北朝以前传统农业生产和畜牧生产经验,写成《齐民要术》。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集中国农学之大成。
5.地理学和其他科学,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山海经》北魏郦道元完成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明代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
隋代大型石拱桥——赵州桥堪称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
第二节中世纪欧洲科学的衰落奴隶制度最终必将阻碍窒息科学的发展,社会分化出现了极端,统治者陷入奢侈和堕落。
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这是欧洲最早的两所大学。
第三节阿拉伯的科学技术阿尔2巴坦尼著《星的科学》一书。
他测定岁差值为54.5〃(现代值为50.2″),比古希腊希帕克的数值准确,测定黄道与赤道交角23°35′(现代值为23°27'),他还测得地球远日点的运动。
2.数学自10 世纪到15 世纪,阿拉伯的数学继承了希腊与印度的数学精华,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代数与三角方面更是突出,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而独立。
3.医学《医典》译成30 多种拉丁版本,阿维森纳享有“医学之王”的盛名达数百年之久。
伊本2阿尔2纳菲发现了心肺之间的血液小循环。
4.化学和物理学近代化学是从炼金术中脱颖而出的,阿拉伯科学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沟通了东方和西方,联系了古代和近代,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架筑了一座必要的桥梁。
第 4 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社会背景: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地理大发现,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以学习古希腊的古典文化开始的。
文艺复兴的意义:大批古希腊优秀的科学文化遗产再现于欧洲,重新得到传播和发扬。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斗争还通过宗教改革运动表现出来。
文艺复兴时期在思想文化和宗教领域里发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实现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自然科学同宗教神学的斗争哥白尼学说打破了托勒密地心说在天文学领域长达千余年的主导地位,使天文学真正成为科学。
第 5 章天文学革命和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第一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有四个特点:内容的真实性。
逻辑的简单性。
结构的和谐性。
思想的革命性太阳中心说经伽利略、意大利布鲁诺等人传播。
第二节开普勒在天体力学上的成就第谷主要擅长精确的天文观测发现了月球运动的“二均差”,对彗星及其轨道也进行过观测和解释。
天文学上的杰出成就,赢得了“星学之王”的美誉。
二、“天空立法者”——开普勒第谷和一开普勒却走到了一起,后来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称。
第三节伽利略对经典力学的贡献-、“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二、伽利略的力学成就1.发现了摆的等时性2.导出了自由落体定律3.提出了惯性理论4.分析了抛物体运动过程5.表述了相对性原理三、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伽利略十分注重观察和实验。
强调了定量分析和数学演绎。
第四节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一、巨人肩上的巨人——牛顿贡献:创立的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分解日光的三棱镜实验,并得到了太阳光谱等等,他制成了反射望远镜,认识了力的本性,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1810 年)才准确地测定出G 的值,定律意义: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它可以解释以往无法解释的许多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