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树脂合成工艺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6
树脂工艺技术培训树脂工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的工艺技术。
树脂是一种具有粘性和可塑性的物质,通过调整其成分和处理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工艺品、装饰品、模具、雕塑等。
本文将介绍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应用领域和培训方式。
一、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1. 树脂的种类:常见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树脂的制作过程:树脂制作过程通常包括树脂和硬化剂的混合、搅拌、充填、固化等步骤。
3. 树脂的特性:树脂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绝缘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二、树脂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树脂工艺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可制作模具、零件、密封件等。
例如,使用树脂制作的模具可以用于注塑成型、铸造等工艺。
2. 装饰领域:树脂工艺技术可以制作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如树脂画、树脂摆件、树脂珠宝等。
这些产品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
3. 艺术创作领域:树脂工艺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创作媒介。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配树脂的颜料和添加剂,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变化效果的作品。
三、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通常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树脂的种类、制作过程、特性等。
学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还包括实践操作环节。
学员可以亲自操作树脂和相关工具,学习树脂的混合、搅拌、充填等技术要点。
3. 案例分析: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深入了解树脂工艺技术的应用。
学员可以学习不同案例中的工艺流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树脂工艺技术的培训旨在让学员掌握树脂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培训,学员可以了解树脂的种类和特性,掌握树脂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要点,从而灵活运用树脂工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树脂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创作中。
第二章涂料树脂的合成主要内容涂料树脂的作用及特点涂料树脂的重要品种◆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丙烯酸酯2.1 涂料树脂的作用及特点2.1.1 作用✓形成连续膜并附着于底材;✓能够将其它组分结合在一起成膜;✓提供相当致密的外层表面。
2.1.2 特点①分子量◆一般地,树脂分子量高,涂层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耐腐蚀性较高;◆过高的分子量,会影响溶解性、相容性、黏度、对颜料的润湿性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不同。
②分子结构◆不对称苯环—有利于提高Tg和硬度,但不耐光照、易泛黄;◆极性基团—有利于提高附着力。
而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有助于提高漆膜的交联密度;◆结晶性—不利于树脂的透明性和柔韧性,可采用共聚、共混或接枝等方法避免结晶。
③合成方法◆反应机理—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共聚聚合、阴离子聚合、基团转移聚合等;◆实施方法—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种子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等)。
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时,特定的引发剂基团一边向增长的链端转移,一边进行聚合。
增长链端的结构始终与引发剂的结构相同,得到几乎单分散的聚合物,且是活性的。
合成工艺:醇解法酸解法脂肪酸法溶剂法熔融法原料种类工艺过程醇解法工艺简单,反应平稳,易于控制,原料对设备的腐蚀性小,生产成本也较低;溶剂法在提高酯化速度、降低反应温度和改善产品质量方面均优于熔融法。
2.2.1.4 改性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醇酸树脂◆酚醛树脂改性醇酸树脂◆乙烯类单体改性醇酸树脂◆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触变性醇酸树脂◆水性醇酸树脂酚醛树脂改性醇酸树脂:原理:碱性催化的低分子量的对叔丁基苯酚酚醛树脂与醇酸树脂反应。
作用:对叔丁基苯酚酚醛树脂油溶性好,与醇酸树脂相容性好;提高漆膜的耐水性、耐酸碱性;增加醇酸树脂的粘度。
乙烯类单体改性醇酸树脂:原理:共聚法:乙烯类单体与脂肪酸的共轭双键共聚合。
酯化法:含羟基或羧基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与醇酸树脂反应。
作用:提高漆膜的干燥速率;苯乙烯改性的醇酸树脂具有较好耐水性;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醇酸树脂有较好的耐候性。
涂料树脂合成及应用名词解释:1.涂料:是一种保护、装饰物体表面的涂装材料。
2.成膜物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3.颜料:是涂料中次要成膜物质,是一种不溶于成膜物质的有色物质。
4.高分子化合物:有许多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呈线形、分支形或网络状的高分子量的化合物,称之为高分子量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
5.单体:是指能够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合物。
6.聚合度:即一条大分子所包含的重复单元的个数,用DP表示。
7.聚合物的结构可分为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化学结构也称为高分子的分子结构,物理结构也称为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8.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
9.油度(OL)的含义是醇酸树脂配方中油脂的用量(Mo)与树脂理论产量(Mr)之比。
10.皂化1g油中全部脂肪酸所需KOH的质量(mg)为皂化值。
11.聚酯树脂泛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通过聚酯化反应合成的。
12.不饱和聚酯是指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一般由饱和的二元醇与饱和的及不饱和的二元酸聚合而成。
13.丙烯酸树脂: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苯乙烯等乙烯基类单体为主要原料聚合的共聚物称为丙烯酸树脂。
14.Tg玻璃化温度反映无定型聚合物由脆性的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转变温度。
15.环氧树脂:是高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的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总称。
16.环氧当量:是指含有1mol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质量(g),以EEW表示。
17.容忍度:1g试样可容忍200号油漆溶剂的克数即为树脂的容忍度。
容忍度也可用100g试样能容忍的试剂的克数来表示。
选择题:1.涂装是将涂料涂布到被涂物体的表面,经干燥成膜的工艺。
他包括(B)三个基本工序,包括(C),确定良好的作业环境条件,进行质量、工艺管理等技术经济的分析等重要环节。
其中最关键的三要素是(A)。
树脂生产工艺树脂是一种用于制作塑料和涂料等材料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树脂的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工艺步骤。
下面将介绍树脂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原材料的准备。
树脂的原材料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包括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机物包括矿石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精炼和提纯等处理过程,以达到生产树脂的要求。
第二步是重整反应。
原材料经过重整反应,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去除,并提取出所需的有用成分。
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化学反应,如酯化、缩聚等。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可以得到具有一定结构和性能的树脂。
第三步是聚合反应。
在这一步中,经过重整反应得到的原料将继续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分子链较长的高分子聚合物。
这个过程需要加入催化剂和供体等,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需要根据不同的树脂种类进行调控。
第四步是后处理。
聚合反应完成后,需要对产生的树脂进行后处理,以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其中包括成型、固化、精加工等工艺步骤。
成型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压制等方式进行,固化可以通过烘干、烘炉等方式进行。
精加工可以通过切割、擦拭等方式进行,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光洁度。
最后一步是质量检测和包装。
在树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所得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合格的产品经过包装后,可以进行存储和运输,以供后续使用。
总结起来,树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的准备、重整反应、聚合反应、后处理等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树脂的生产工艺不仅需要化学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对设备和操作的熟练掌握,以保证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涂料用合成树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2.2 醇酸树脂醇酸树脂系指由多远醇(如甘油)、多元酸(如邻苯二甲酸酐)与植物油制备的改性聚酯树脂。
合成反应机理:3mol苯酐与2mol甘油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由于伯羟基的反应活性较强,首先形成线形聚酯反应继续进行,则仲羟基也参与酯化反应,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高聚物上述交联聚酯结构,由于交联密度过大,一般不适宜制备涂料解决方法:引进单官能度的脂肪酸来抑制树脂的过度交联。
即是把仲羟基给反应掉所以,脂肪酸起到封闭部分官能团(仲羟基),调节分子量的大小和交联密度的作用。
仲羟基被反应掉主要合成原料多元醇有机酸油类甘油,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苯酐)甘油三脂肪酸酯,其通式为:醇酸树脂根据改性油的性能和油度进行分类:性能不干性油醇酸树脂干性油醇酸树脂不饱和脂肪酸改性制备碘值低于100的脂肪酸制备油度短:33~43%中:43~59%长:59~84%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体系的酸值下降,粘度上升,最后会出现凝胶现象。
体系的凝胶点可直接用反应原料总的物质的量和羧基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来表示:醇酸树脂主要是通过脂肪酸、多元酸和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制备的,根据使用原料的不同,醇酸树脂的合成有醇解法、酸解法和脂肪酸法三种。
若从工艺过程来区分,则又可以划分为溶剂法和熔融法。
醇解法的工艺简单,操作平稳易控制,原料对设备的腐蚀性少,生产成本也较低。
而溶剂法在提高酯化速度,降低反应温度和改善产品质量方面均优于熔融法。
因此,目前在醇酸树脂的工业生产中,仍以醇解法和溶剂法为主。
醇酸树脂漆的常用品种清漆中或长油度的醇酸树脂溶于适当溶剂(二甲苯),再加催干剂经过滤净化得到。
主要用作家具漆及作色漆的罩光色漆中油度醇酸树脂。
铁红醇酸树脂底漆是最常用的一种底漆。
长油度干性醇酸树脂适用于桥梁面漆。
2.2 氨基树脂氨基化合物能与醛发生缩聚反应。
如果将该缩聚产物用醇醚化,则可形成一类性能优异的树脂-氨基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烃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共缩聚树脂氨基树脂&丁醇、甲醇或混合醇醚化氨基树脂中最主要的品种较高的抗水性、耐碱性尿素或苯基三聚氰胺约占25%氨基树脂是水白色热固性聚合物,常与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并用,绝大部分与醇酸树脂配合,制成氨基烤漆。
涂料树脂合成工艺嘿,你知道涂料树脂不?这玩意儿合成起来可有讲究啦!我跟你讲讲涂料树脂合成工艺哈。
有一回啊,我去一个化工厂参观。
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不过也挺好奇这里面到底在干啥。
走着走着就看到一群工人在忙活着合成涂料树脂呢。
这涂料树脂合成啊,首先得把各种原料准备好。
就像你做饭得先买菜一样,得有合适的材料才能做出好吃的菜。
合成涂料树脂的原料有好多呢,什么单体啦、引发剂啦、溶剂啦。
工人师傅们把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到大罐子里面。
我看着那些大罐子,心里想,这就像一个大魔法锅,等会儿会变出啥神奇的东西呢。
然后呢,得加热。
就像你煮火锅得把火打开一样,合成涂料树脂也得加热。
工人师傅们把罐子放到加热设备上,温度慢慢升起来。
我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不断变化,感觉好紧张啊,就怕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出问题。
加热的时候,罐子里的东西就开始慢慢反应啦,就像一群小精灵在里面跳舞。
还有啊,得搅拌。
不能让里面的东西沉淀或者不均匀。
就像你煮汤得搅拌一下,不然会糊锅。
工人师傅们开动搅拌器,罐子里的东西就转起来啦。
我看着那些旋转的液体,觉得好神奇啊,就像一个大漩涡。
最后呢,等反应完成了,就得把合成好的涂料树脂倒出来。
这就像你做好了饭得盛出来一样。
工人师傅们把树脂倒进一个个桶里,准备送去检测和包装。
我看着那些黄澄澄的树脂,心里想,这可都是辛苦劳动的成果啊。
从化工厂出来,我一直在想那个涂料树脂合成的过程。
这还真不容易啊,得有技术有经验才能做好。
嘿,以后看到涂料,我就会想起那些工人师傅们辛苦合成涂料树脂的样子。
1,涂料的定义。
什么是建筑涂料?涂料是一类应用于物体表面而能结成坚韧保护膜的物料的总称,这类材料多数是含有或不含颜(填)料的粘性液体或粉末状物质。
建筑涂料是涂料的一个类型,用于建筑物装饰或保护。
, 2,建筑涂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都起着什么作用?基本组成部分有:基料、颜料、填料、溶剂(水)、助剂等。
基料: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主要成膜物质。
基料的作用是将涂料中的其他组分粘结成一体,当涂料干燥、固化后,能附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的连续而坚韧的保护膜。
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主导作用。
颜料:次要成膜物质,又称为着色颜料。
是一种不溶于水、溶剂或涂料基料的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能均匀地分散在涂料介质中,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色层。
使涂膜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及所需要的各种色彩;还能增强涂膜本身强度;提高涂层的耐老化性、耐候性(防止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填料:次要成膜物质,又称为体质颜料。
对涂膜起“填充作用以增加涂膜厚度;能提高涂膜的耐久性、耐热性;提高涂膜表面硬度;降低涂膜的收缩;降低涂料成本等作用。
溶剂(或水):辅助成膜物质。
液状建筑涂料的主要成分。
液状涂料依靠溶剂或水分的蒸发,涂料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溶剂或水最后并不存留在涂膜中。
与涂膜形成的质量和涂料的成本有关。
助剂:辅助材料,为改善涂料及涂膜的性能而添加的化学试剂。
通常加入量很少。
对产过程、贮存过程、施工成膜过程、涂膜性能发生作用。
,3,建筑涂料依据什么原则分类的?按基料的类别分类:无机涂料、有机涂料、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按涂膜厚度及质感(形状)分类:平面涂料,砂壁状涂料,复层涂料等。
按在建筑物上的使用部位分类: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地面涂料、顶棚涂料等。
按使用功能分类:装饰性涂料,特种功能性涂料4、简述建筑涂料的发展趋势。
建筑涂料发展的总趋势(1) 向低VOC方向发展。
减少VOC的含量,满足环保法规要求,所以大力发展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2) 建筑涂料向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装饰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研究开发使涂料具有特殊功能的树脂和助剂(3) 建筑涂料向高性能高档次发展:进一步的开发应用中高档的丙烯酸酯涂料,聚氨酯涂料;发展高含氟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等高耐候性涂料。
涂料生产配方技术知识点分析报告一、引言涂料是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物质材料,其生产配方涉及到多个专业技术知识点。
本文将通过一张涂料生产配方清单,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涂料基础要求专业技术知识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涂料生产配方清单分析涂料生产配方清单通常包括多种原材料及其用量,以及制备工艺等。
以下是一份示例清单:1.原材料:(1)树脂:50%(2)颜料:20%(3)溶剂:15%(4)添加剂:10%(5)其他助剂:5%2.制备工艺:(1)预分散:将树脂、颜料、溶剂和其他助剂进行预分散处理,形成均匀的浆料。
(2)研磨分散:将预分散后的浆料进行研磨分散,使颜料充分分散在树脂中。
(3)调漆:在研磨分散后的涂料中加入添加剂,调节涂料的黏度、干燥性等性能。
(4)过滤包装:将调好的涂料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并进行包装。
三、涂料基础要求专业技术知识点根据上述涂料生产配方清单,可以总结出以下涂料基础要求专业技术知识点:1.树脂选择:树脂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其性质直接影响到涂料的成膜效果、硬度、耐候性等性能。
在选择树脂时,需要考虑涂料的用途、使用环境以及成本等因素。
2.颜料选择与分散:颜料是赋予涂料颜色的关键因素。
选择合适的颜料需要考虑涂料的耐候性、遮盖力、颜色稳定性等因素。
同时,需要将颜料在树脂中分散均匀,以保证涂料的颜色一致性和遮盖力。
3.溶剂选择:溶剂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起到溶解和稀释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溶剂需要考虑涂料的黏度、干燥速度、环保性等因素。
同时,溶剂的使用量也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涂料性能。
4.添加剂选择:添加剂可以改善涂料的性能,如提高硬度、抗划伤性、耐候性等。
选择合适的添加剂需要考虑涂料的用途和使用环境,以及成本等因素。
同时,需要合理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以避免对涂料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5.制备工艺控制:涂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各项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压力等。
工艺控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涂料的性能和质量。
常用树脂合成方法1.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树脂合成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单体分子连接在一起,生成高分子链结构。
其中,酯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缩聚反应,它通过酸与醇在酯交换反应条件下生成酯。
另外,加入适量的聚合引发剂可在缩聚反应中生成线性或支化结构的树脂。
2.加聚反应加聚反应是将单体分子通过开环反应连接成高分子链结构的方法。
聚合物化学是一种重要的加聚反应方法,其中,常见的聚合反应包括链聚合、环聚合和共聚合等。
例如,乙烯和丙烯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线性结构的聚乙烯和聚丙烯。
3.交联反应交联反应是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交联结构的方法,可以提高树脂的强度、硬度和热稳定性。
热交联和辐射交联是两种常见的交联反应方法。
热交联是通过加热树脂使其分子间相互交联,而辐射交联是通过辐射源(如γ射线或电子束)引发交联反应。
交联反应可以改善树脂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塑料,涂料和复合材料等。
4.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反应是通过离子交换剂使树脂中的离子发生交换的方法。
树脂可以吸附或释放离子,从而改变其物化性质。
这种反应可以用于水处理、分离技术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有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
5.自由基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是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将单体聚合成高分子的方法。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树脂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各种树脂,如聚合物、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优点是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速度较快。
6.共聚反应共聚反应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单体同时聚合成高分子的方法。
共聚反应可以调节树脂的物化性质和应用性能。
常见的共聚反应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等。
第1篇摘要: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树脂的基本概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树脂生产企业和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一、树脂概述1. 定义:树脂是指一类具有粘性、可塑性和可固化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础。
2. 分类:根据树脂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天然树脂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等天然资源,如松香、琥珀等;合成树脂则是由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3. 应用:树脂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绝缘材料等领域。
二、树脂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根据树脂种类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
原料包括单体、催化剂、助剂等。
2. 聚合反应:将原料在聚合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
聚合反应可分为均相聚合、非均相聚合和溶液聚合等。
(1)均相聚合:在聚合反应器中,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等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聚合物。
如聚乙烯的生产。
(2)非均相聚合:在聚合反应器中,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等在固体表面进行反应,生成聚合物。
如聚丙烯的生产。
(3)溶液聚合:在聚合反应器中,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等在溶液中反应,生成聚合物。
如聚苯乙烯的生产。
3. 精制:聚合反应结束后,对聚合物进行精制,包括脱除未反应的单体、溶剂、催化剂等杂质,提高树脂纯度。
4. 成品加工:将精制后的树脂进行加工,如切片、造粒、包装等,得到合格的产品。
三、树脂生产工艺要点1. 聚合反应条件控制:聚合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浓度等参数对树脂性能有重要影响。
应根据树脂种类和性能要求,合理控制反应条件。
2. 催化剂选择:催化剂对树脂性能有显著影响,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树脂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性能。
3. 搅拌与传热: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应保证良好的搅拌和传热条件,以保证反应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脱除杂质:在精制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脱除方法,如蒸馏、吸附、结晶等,以脱除未反应的单体、溶剂、催化剂等杂质。
常用树脂合成方法1.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合成树脂的常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将低分子化合物,如醇、酸、胺等,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使其分子结构相互连接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聚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便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
2.共聚反应共聚反应是将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子在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它们共同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反应可以合成聚丙烯酸酯树脂,而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反应可以合成有机硅树脂。
3.开环聚合反应开环聚合反应是通过环脱除反应合成环氧树脂的方法。
环氧树脂是一类常用的多功能树脂,其合成一般通过将含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与活性氢或酸酐反应,实现环脱除反应,生成高分子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汽车等领域。
4.羧酸酯交联反应羧酸酯交联反应是合成酚醛树脂的方法之一、该反应通过将含有羧酸基的化合物与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反应,形成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自由基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是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树脂的方法。
聚合物的合成通常涉及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通过引发剂的作用产生。
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都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的树脂。
6.溶液聚合反应溶液聚合反应是一种在溶液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该方法通常使用溶剂将单体溶解,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聚醚和聚氨酯树脂的合成通常使用溶液聚合反应。
这些是常见的树脂合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树脂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提高树脂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涂料的定义。
什么是建筑涂料?涂料是一类应用于物体表面而能结成坚韧保护膜的物料的总称,这类材料多数是含有或不含颜(填)料的粘性液体或粉末状物质。
建筑涂料是涂料的一个类型,用于建筑物装饰或保护。
, 2,建筑涂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都起着什么作用?基本组成部分有:基料、颜料、填料、溶剂(水)、助剂等。
基料: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主要成膜物质。
基料的作用是将涂料中的其他组分粘结成一体,当涂料干燥、固化后,能附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的连续而坚韧的保护膜。
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主导作用。
颜料:次要成膜物质,又称为着色颜料。
是一种不溶于水、溶剂或涂料基料的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能均匀地分散在涂料介质中,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色层。
使涂膜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及所需要的各种色彩;还能增强涂膜本身强度;提高涂层的耐老化性、耐候性(防止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填料:次要成膜物质,又称为体质颜料。
对涂膜起“填充作用以增加涂膜厚度;能提高涂膜的耐久性、耐热性;提高涂膜表面硬度;降低涂膜的收缩;降低涂料成本等作用。
溶剂(或水):辅助成膜物质。
液状建筑涂料的主要成分。
液状涂料依靠溶剂或水分的蒸发,涂料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溶剂或水最后并不存留在涂膜中。
与涂膜形成的质量和涂料的成本有关。
助剂:辅助材料,为改善涂料及涂膜的性能而添加的化学试剂。
通常加入量很少。
对产过程、贮存过程、施工成膜过程、涂膜性能发生作用。
,3,建筑涂料依据什么原则分类的?按基料的类别分类:无机涂料、有机涂料、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按涂膜厚度及质感(形状)分类:平面涂料,砂壁状涂料,复层涂料等。
按在建筑物上的使用部位分类: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地面涂料、顶棚涂料等。
按使用功能分类:装饰性涂料,特种功能性涂料4、简述建筑涂料的发展趋势。
建筑涂料发展的总趋势(1) 向低VOC方向发展。
减少VOC的含量,满足环保法规要求,所以大力发展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2) 建筑涂料向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装饰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研究开发使涂料具有特殊功能的树脂和助剂(3) 建筑涂料向高性能高档次发展:进一步的开发应用中高档的丙烯酸酯涂料,聚氨酯涂料;发展高含氟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等高耐候性涂料。
5,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or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引发剂的作用下,加聚反应生成的。
聚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or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烯类单体如苯乙烯、醋酸乙烯等共聚合生成共聚物树脂。
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6,热塑性丙烯酸树脂(Mw=80000~90000) 自由基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一定数量的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丁酯等)。
树脂性质与所用单体,单体配比和分子量及其分布有关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类具有反应性的聚合物 <----共聚合。
反应官能团的单体+丙烯酸酯单体。
热固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
固化---->体型网状涂膜。
7,简述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制备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共聚单体的竞聚率。
r1=K11/ K12。
r2= K22/ K21。
当ri大于1时,说明自聚的几率大于共聚;当ri小于1时,主要是共聚。
由上式可推断出共聚合时自聚的倾向,以采取单体的加料方式和顺序,得到分子量、官能团分布均匀的树脂。
(2) 引发剂:合成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优先选择AIBN。
因为BPO产生的苯甲酰自由基分解为高活泼性苯自由基,容易夺取单体或聚合物分子链上的氢原子而导致支化,致使分子量分布增加。
而AIBN为引发剂,自由基的活泼性不及苯自由基,因此支化度大为减少。
原因之二是BPO在聚合物中引入易于吸收紫外线的苯环,因而影响户外耐久性。
三是BPO分解产生的自由基为C6H5COO•和C6H5•,二者容易发生偶合反映,使至少一半的自由基失活。
(3) 单体加料方式:间歇式加料法:分子量分布宽。
半连续滴加法or连续滴加法:窄分子量分布的树脂。
尽可能保持反应釜中的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为常数。
(4)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高,引发剂热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数目多—→分子量低;反应温度低,分子量高。
(5) 链转移剂:链转移剂降低聚合物的聚合度。
(6) 氧气:低温下,氧气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阻聚剂;聚合过程中,通N2或CO2气体隔离空气。
8,为什么制备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可以选用BPO引发剂?合成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优先选择AIBN。
因为BPO产生的苯甲酰自由基分解为高活泼性苯自由基,容易夺取单体或聚合物分子链上的氢原子而导致支化,致使分子量分布增加。
而AIBN 为引发剂,自由基的活泼性不及苯自由基,因此支化度大为减少。
原因之二是BPO在聚合物中引入易于吸收紫外线的苯环,因而影响户外耐久性。
三是BPO分解产生的自由基为C6H5COO·和C6H5·,二者容易发生偶合反映,使至少一半的自由基失活。
合成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可以用BPO,但仍以AIBN为优。
对分子量分布要求不高。
9,热固性丙烯酸树脂配方原料,投料量(kg)甲基丙烯酸甲酯12.5,丙烯酸丁酯12.5,苯乙烯15,丙烯酸1.4,丙烯酸β-羟乙酯7.5,AIBN0.8,十二烷基叔硫醇0.1,二甲苯50.2。
HEA:提供自由的羟基,与交联剂反应。
AA:较好的附着力,防止颜料絮凝,引入的羧基,参与交联反应。
反应温度140℃丙烯酸乳胶: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中、高档装饰内墙涂料,外墙涂料。
丙烯酸酯乳胶是性能最好的乳胶。
一般分为四类:全丙乳胶,苯丙乳胶,乙丙乳胶,硅丙乳胶。
10,环氧树脂: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为骨架的高分子低聚物。
双酚A型环氧树脂结构与性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一步法、二步法制备环氧树脂的反应历程。
并简要说明制备过程中的响因素。
影响因素:(1)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通过调节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的量,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环氧树脂。
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比越大,得到的环氧树脂分子量越低。
过量的环氧氯丙烷起分子量调节剂的作用。
(2) NaOH的影响。
浓碱介质中环氧氯丙烷的活性大,脱HCl迅速、安全,有利于低分子量。
树脂的生成。
所以生产低分子量树脂,NaOH过量。
生产中等分子量的树脂时,NaOH接近理论值。
(3) 反应温度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50℃就可反应。
反应温度高,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子量。
二步法影响因素:(1)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质量。
分子量越低越好,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中Na+、K+含量应低于 50 ppm,否则会产生支链结构产物;有机氯值应小于0.003mol / 100g,否则降低催化剂活性。
(2) 催化剂的选用催化剂应对环氧基、酚羟基具有高的选择性和反应性,而对环氧基、醇羟基没有催化作用。
一般选用三苯基膦化物及其衍生物、胺类、季铵盐等使用三乙烯四胺作固化剂固化50g环氧值为0.51的环氧树脂,计算固化剂的使用量。
三乙烯四胺:2HN―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三乙烯四胺的分子量:146,活泼氢数:6。
多元胺量= (多元胺分子量 / 活泼氢数) x 环氧值x 100%(每百分环氧树脂使用) 100g 环氧树脂所用三乙烯四胺量 = (146 / 6) x 0.51 ≈12 . 39g。
50g 环氧树脂所用三乙烯四胺量 = 12 . 39g / 2 ≈ 6g潜伏型固化剂:与EP在一定温度(25℃)下长期储存稳定,一旦受光、热、湿气等容易发生固化反应。
特点:使用方便性酮亚胺 R’R’’C=N-R-N=C R’ R”胺与酮反应生成。
封闭官能团。
湿气解潜聚氨基甲酸酯 ( 聚氨酯 ):在大分子主链上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甲酸酯 (氨酯) 键的高聚物。
有机硅树脂定义:有机硅树脂(硅酮树脂):以Si―O无机键为主链的有机硅氧烷聚合物一种元素有机聚合物(或称半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R1-SI-R2-O R1、R2为有机基因,如:一CH3,苯基。
主链由硅、氧两种原子交迭连接而成,侧链是与硅原子相连的有机基团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利用有机氯硅烷单体与水反应, 生成不稳定的水解产物-硅醇, 然后脱水缩合而得高聚物。
有机氯硅烷水解。
硅醇的浓缩。
硅醇的缩聚和聚合。
制备有机硅树脂,一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进行水解。
常用的单体:CH3SiCl3甲基三氯硅烷C6H5SiCl3苯基三氯硅烷(CH3)2SiCl2二甲基二氯硅烷(C6H5)2SiCl2二苯基二氯硅烷C6H5 CH3SiCl2 苯基甲基二氯硅烷有机硅树脂合成的主要历程及影响因素。
有机氯硅烷水解。
硅醇浓缩。
硅醇的缩聚与聚合。
(1) 影响水解反应的主要因素有:①单体结构对水解缩合过程的影响。
制备有机硅树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水解。
水解缩合过程受氯硅烷混合物中各组分水解速率的影响。
增加有机基团的体积和数量,由于空间效应阻碍了氯硅烷中Si ―Cl 与水的反应,所以水解速率降低。
增加有机基团的电负性,也会相应地增强Si ―Cl键,降低水解反应速率。
②水解介质PH值的影响。
水解时生成的HCl是生成低分子环状物的强有力的促进剂。
介质中HCl浓度越高,环状物的生成比例越大。
因此采取使用过量的水,控制水层的HCl浓度低于20%。
中性和碱性介质有利于共缩聚体的生成。
③溶剂性质对水解缩合过程的影响。
采用对氯硅烷呈惰性的不溶于或微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甲苯,使分子内缩合内缩合的倾向占优势。
如在惰性溶剂中加入部分反应性溶剂,如丁醇等,有利于生成结构分布均匀的共缩聚产物。
在水介质中,加入即能溶解单体和硅醇又部分与水混溶的溶剂(丙酮、二氧六环),将促进环体的生成。
④其它因素对水解缩合过程的影响。
由于水解反应的活化能很低,所以升温对水解反应速度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是升高温度,加快搅拌速度有利于组分分子间相互碰撞,有利于生成共缩聚物。
(2) 硅醇的缩聚过程中,为减少硅醇的进一步缩合,系统压力愈低愈好,体系温度不宜超过90℃。
3) 缩聚和聚合过程,通过加入催化剂,使硅醇间羟基脱水缩聚,又使低分子环体开环,在分子中重排聚合,以提高分子量及结构均匀化。
采用碱金属氢氧化物作催化剂,存在中和的问题,工艺较复杂,若中和不好,对成品的贮存稳定性等有影响。
现多采用金属羧酸盐。
该法工艺过程简便,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也不需除去,且产品质量好。
有机氟树脂含氟的聚合物统称为有机氟树脂。
C–C ——主链,F ——链侧或支链上。
独特的综合特性归因于氟原子:强的电负性,很小的原子半径。
试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有机氟树脂具有超耐候性建筑涂料之称。
举出二种用于建筑涂料的有机氟树脂。
氟树脂独特的综合特性归因于氟原子的两个固有特性, 即极高的负电性和很小的原子半径。
氟树脂的主要特征是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C-F键,这是氟树脂耐热、耐化学品、耐紫外光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