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教学设计[选修](4)
- 格式:docx
- 大小:29.83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二、教学重点: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三、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四、教学方法启发,讲解,观察,练习五、教师具备课件六、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键?物质的所有原子间都存在化学键吗?【生】1.分子中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不是,像稀有气体之间没有化学键。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填写下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表示方法电子式:(以NaCl为例)离子化合物的结构:NaCl的形成过程:以HCl为例:结构式:H—C1电子式::HCl的形成过程:【过渡】举例说明: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分子是原子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提出问题】回忆H、Cl原子的原子轨道,思考它们在形成分子时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
1.两个H在形成H2时,电子云如何重叠?2.在HCl、Cl2中电子云如何重叠?(三种分子都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学生活动】制作模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泡沫塑料、彩泥、牙签等材料制作s 轨道和p轨道的模型。
根据制作的模型,以H2、HCl、Cl2为例,研究它们在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即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
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感悟H2、HCl、Cl2的成键特点,然后教师利用模型和图像进行分析。
【教师分析】利用动画描述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体会σ键可以旋转而π键不能旋转。
1.σ键图像分析:①H2分子里的“s—sσ键”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描述②HCl分子的s—pσ键的形成③C1一C1的p—pσ键的形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互相靠拢电子云互相重叠形成的共价单键的电子云图像理论分析:1.σ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σ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高中化学共价键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共价键律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3.能够运用共价键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共价键概念、共价键律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共价键的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引导学生周围物质中共价键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共价键的兴趣,了解共价键在化学中
的重要性。
2.讲解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具有方向性和极性。
学生通过图示和实验
的例子,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3.讲解共价键律:
根据共价键的特点,引入共价键律的概念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共价键的原则和规律,训练
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与讨论:
让学生进行共价键律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加深学生对共价键律的理解和
应用。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5.总结与展望:
通过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共价键律的原理和方法。
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共价键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讲解理论、练习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共价键律的概念
和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布置作业时要合理设计,巩固学生对共价键律的理解和应用。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电子云重叠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共价键的实质。
2、知道共价键的基本类型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3、学会判断常见分子共价键中的σ键和π键。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判断,掌握学习抽象概念的方法,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2)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能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σ键、π键的特征三、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和模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指导学生从s、p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成键的探究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共价键(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四、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设法以尽可能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解决相对抽象的问题。
只要能在教学中有效突破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而形成共价键这一基本要点,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两种共价键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流程图知识铺垫(能层、能级、电子云和原子轨道)→过渡引入→探索新知(对比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电子云角度分析共价键→学生自主探究s、p轨道以何种方式重叠程度比较大→利用分类思想归纳总结共价键的两种类型——σ键、π键→ 对比探究σ键、π键的共性和差异性)→学以致用(探究利用电子云重叠方式判断共价键成键的规律)→习题巩固强化→归纳总结六、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新【复习】书写H、Cl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每一层为一个能层【提问】为什么Cl原子核外电子第一能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第二能层却能容纳8个电子?【说明】能层还可以分为不同的能级,第一能层只有一个能级,我们称为s能级,第二能层有两个能级,分别为s能级和p能级,其中p能级含有3个轨道。
共价键高中化学教案
年级:高中
课题:共价键
教学目标:
1. 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2. 掌握共价键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熟练应用Lewis结构和VSEPR理论分析分子几何构型。
教学重点:
1. 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
2. 共价键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Lewis结构的绘制。
教学难点:
1. 掌握一些特殊分子的分子几何构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共价键的概念;
2. 让学生描述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共价键的概念和电子共享;
2. 解释共价键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书写方法;
3. 讲解Lewis结构的绘制方法。
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完成几组共价键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
2. 让学生绘制几种简单分子的Lewis结构。
四、讨论(10分钟)
1. 分析几种特殊分子的Lewis结构和VSEPR理论;
2. 让学生讨论分子的几何构型和角度。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方式;
2. 强调共价键的命名规则和Lewis结构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共价键作为高中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分子的性质和化学性质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共价键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在讲解Lewis结构和VSEPR理论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2.1《共价键》教学设计《共价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2)能用键能、键长和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判断简单分子的构型和稳定性。
(3)简单介绍等电子原理的概念及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习抽象概念的方法:可以运用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注意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2.能用键能、键长和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教学难点】1.σ键和π键的特征2.键角【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σ键和π键的形成1.知识准备现代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a.电子配对原理:两原子各自提供1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彼此配对。
b.最大重叠原理: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2.活动实践a.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分子的形成过程b.议论: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怎样的重叠方式可使上述共价键最牢固,分子最稳定。
c.小结:共价键的类型及区别活动二、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N三N),模仿课本图2—1、图2—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共价键的形成情况活动三、钠和氯通过得失电子同样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键呢?你能从电子的电负性的差别来理解吗?结论:当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共用,形成的将是键;而键是电负性不大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知识应用】1、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由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2、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电子云图像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σ键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C.P电子与P电子不能形成σ键D.HCl分子里含一个s一pσ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B.σ键是镜面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π键.4、关于乙醇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 B.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C.分子中只含σ键 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5、判断下列分子中,只含σ键的是,既含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高中化学《共价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共价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和NaCl 一样吗?H和 Cl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和 Cl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回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 7 个电子要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板书】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板书】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讲解】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4、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以及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 AlCl、FeCl;【讲解】象HCl 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及其特点;3. 能够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4. 能够解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1. 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3.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1. 化学键的概念及其特点;2. 解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材料;2. 学生准备好课本及相关学习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二、学习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学生听讲并记笔记,理解共价键的概念。
三、探究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20分钟)1. 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判断其中化学键类型;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四、分子的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 学生讨论分子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五、讨论总结(10分钟)1. 学生发言总结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2.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最后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共价键的成键原则和成键规则;
3. 能够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教学重点:
1. 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2. 共价键的成键原则和成键规则。
教学难点:
1. 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理解共价键的性质。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棒、硫磺、蔗糖、甘油、甲烷等物质;
2. 讲义和教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共价键的存在,引导学生对共价键的认识。
2. 讲解:介绍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共价键的成键原则和成键规则。
3. 实验:进行一些实验,让学生观察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对共价键的理解。
5. 总结:总结共价键的性质和应用,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教学延伸:
1. 探究共价键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 研究共价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共价键的掌握程度。
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大全共价键(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像这样由几个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并与共用电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作用叫做共价键。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大全一知识与技能:1. 复习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为σ键和π键。
3. 说出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
教学过程:[引入]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性质,知道了大多数原子是会构成分子。
那么原子是如何构成分子的呢?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之间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
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共价键。
[板书] 第一节共价键[复习] 请大家回忆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2,HCl,C12的形成过程?[学生活动]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生讨论] 讨论H2,HCl,C12 的共同点。
]板书]一.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师生互动]“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3,H2Cl和Cl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此句话的含义。
[总结]共价键的饱和性: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以及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及化合物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部分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铁钉生锈、燃煤排放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生成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知识讲解(20分钟)2.1引出化学键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质的颗粒状况,引出“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问题,再向学生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并解释化学键的作用。
2.2离子键的特点2.2.1离子键的形成向学生介绍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并通过示意图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2.2离子键的特点向学生介绍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通常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形成,离子键的电性差较大,结合能较大,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晶体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2.3.1共价键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并通过示意图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向学生介绍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通常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形成,共价键的电性差较小,结合能较小,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分子或宽带固体,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3.案例分析与练习(30分钟)通过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和实例,让学生分辨哪些是离子键的化合物,哪些是共价键的化合物,并解释其特点。
4.概念强化(20分钟)通过设计化学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特点的理解。
例如,将钠、氯化银溶液滴入盛有纯净水的容器中,观察是否发生显色反应,并解释其原因。
5.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学键中有什么区别?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思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合物中的特点。
高中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熟练应用Lewis结构图表示分子中的化学键。
4. 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化学键种类的区分和特点。
2. 化学键的应用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验现象引入化学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键在实验中的表现,并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特点。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实例分析,巩固对化学键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5. 应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作用和影响。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五、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化学键的种类: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氢键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加深,对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应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
下一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共价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能够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共价键形成过程。
(2)了解共价键的分类,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掌握共价键的特征,如方向性和饱和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和微观表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对共价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世界中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共价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共价键的特征和分类。
2、教学难点(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分子模型,如氢气(H₂)、氧气(O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分子中原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引出共价键的概念。
2、讲解共价键的概念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讲解共价键的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以氢气分子(H₂)为例,分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说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3、共价键的形成过程(1)以氯化氢(HCl)分子的形成为例,讲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展示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分子。
(2)让学生练习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共价键的特征(1)方向性:通过展示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如甲烷(CH₄)、氨气(NH₃)等,讲解共价键的方向性。
说明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要达到最大重叠,从而导致共价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饱和性:以氮原子为例,讲解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说明氮原子最多只能形成三个共价键,从而引出共价键的饱和性概念。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解析一、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指在化学物质中,由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或共享情况不同,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1. 离子键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或是非金属元素之间。
这种化学键的形成是通过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实现的。
其中,电子从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转移时,在非金属原子周围形成阴离子;而电子从非金属元素向金属元素转移时,在金属原子周围形成阳离子。
因此,离子键由正负电荷吸引而稳定。
2. 共价键共价键通常发生在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键是通过双方未被占据的轨道上的电子相互靠近并重叠来形成的。
在共价结合中,原子核仍保持各自所带有的正电荷,但它们既没有失去也没有获得电荷。
根据轨道杂化理论,当原⼦外⼦态球局域零空穴和局域未被占据的 Rayleigh 序列层内轨道之主量子数 nx 相等时,所产⼦的化学键为σ 键。
如果原⼦外⼦态球杂化零空穴和 Rayleigh 序列层内电荷云发生有效叠加所产⼦的则为∏ 键;其杂化形式分别由:sp 杂化形成(一主一微)、sp2 杂化形成(一主两微)和 sp3 杂化形成(一主三微)。
传统共价键按空间方向可以分为 OH 化学键、O-O 化学键,和 C-C 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键通常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
金属离子具有可移动的自由电子,在晶格中移动并流动,因此导电性非常好。
金属束缚是通过共享大量自由电子而形成的。
在用点阵模型解释金属结构时,通常将正离子看作是位于画在球心上的无限反复重复出现在实际晶体结构中的正离子团。
二、化学键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各自特有的特点。
下文将就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进行详细解析。
1. 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荷吸引力:离子键的形成依靠正负电荷之间的强吸引作用,因此其结构稳定。
(2)非导电性: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间大量带电粒子,故常温下不导电,只有在熔化或溶解时才变得导电。
共价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和NaCl 一样吗?H2 和Cl2 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2 和Cl2 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回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7 个电子要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板书】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板书】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讲解】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4、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以及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 、FeCl3;【讲解】象HCl 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共价键其本质是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板书]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生阅读书33页,表2-1]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过渡]2.键长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②单位:1pm(1pm=10-12m)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设问]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CO2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2O 键角105°V形CH4 键角109°28′正四面体[小结]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二第一节共价键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知道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2.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3.能应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共价键教案课题:共价键课程目标:1. 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2. 学习共价键的形成规律;3. 掌握电子云和轨道的概念,并能解释共价键的形成原理;4. 学会通过Lewis结构式表示共价键。
教学重点:1. 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2. 共价键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1. 共价键的形成规律;2. 通过Lewis结构式表示共价键。
教学手段:1. 板书;2. PowerPoint演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吗?分子中的原子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回答来引出共价键的概念。
Step 2:讲解共价键(10分钟)1. 将板书上的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2.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来说明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规律。
3. 讲解电子云和轨道的概念,并解释共价键形成的原理。
Step 3:示范演示(10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向学生展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分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和轨道排布。
Step 4:学生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布置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元素和电子数目,画出该分子的Lewis结构式。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然后教师逐个抽查学生的答案,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Step 5:讲解Lewis结构式(5分钟)1. 讲解Lewis结构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根据共价键的形成原理画出分子的Lewis结构式。
Step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Lewis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Step 7:课堂练习(10分钟)1. 在黑板上给出几个分子的化学式,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画出分子的Lewis结构式。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然后教师逐个抽查学生的答案,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Step 8:拓展(5分钟)1. 讲解分子的形状和极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