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15
课时2 洋流一、洋流的概念与分布1.概念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又叫海流。
2.分布规律(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 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组成⎩⎪⎨⎪⎧赤道洋流: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共同作用形成西风漂流:位于西风带内赤道逆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大洋西部为暖流、大洋东部为寒流(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 所示。
中心:位于60°N 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大洋东部为暖流。
思考 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答案 不一定。
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海区暖流水温。
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3.对沿岸地区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判断1.暖流使沿岸地区蒸发量增大而变的干燥。
( × ) 2.有些大渔场的形成与所在区域的洋流有关。
( √ )探究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思考以下问题。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两海区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答案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两海区大洋东侧都是寒流,大洋西侧都是暖流。
2.若下图所示为太平洋海域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图,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洋流名称。
答案A是东澳大利亚暖流,B是西风漂流,C是加利福尼亚寒流,D是北赤道暖流。
3.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的?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答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4.据图分析北太平洋暖流与南半球西风漂流成因是否相同?性质是否相同?答案成因相同,两者都是由西风吹拂而成,但性质不同,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
2.3.2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高考考点: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梳理:一、洋流及其地理意义1.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运动的现象。
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可分为和。
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
3.洋流的成因,分为:流、流和流。
二、洋流分布规律1.在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上,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针,南半球呈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时针。
2.南纬40°附近海域,在风的吹拂下,形成环球性的。
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为时针流动;冬季为时针流动。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平衡。
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作用,如暖流与西欧海洋性气候;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作用,如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3.日本北海道渔场由暖流和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由暖流和寒流交汇形成;北海渔场由暖流和寒流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由秘鲁沿岸流形成。
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_____,对海上航行不利。
4.海轮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航速。
洋流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污染。
自主检测2.以信风为驱动力的风海流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 B.西风漂流 C.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3.寒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是()A.由高纬向低纬 B.由北向南 C.由南向北 D.由低纬向高纬5.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C.长江进入汛期D.北京昼短夜长6.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受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A.北太平洋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千岛暖流 D.季风洋流7.有可能将美国东海洋受污染严重的海水带到欧洲西海岸的洋流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加那利寒流合作突破学习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时,可以把“气压带、风带分布”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世界洋流分布”,三个图对齐纬度位置由左至右排在一起学习,由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推出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由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推出具体的世界洋流分布。
1、洋流的形成于分布规律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分布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地砖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2、世界洋流分布模式3、洋流分布的规律名称副热带大洋环流副极地大洋环流分布海区中低纬海区或热带、副热带海区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环流方向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组成环流的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暖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寒流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暖流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大西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印度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5、北印度洋海区、东夏环流系统(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明显)(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于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组成,逆时针方向流动;(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换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方面:(1)、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如低纬度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2)、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收到扰动,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附有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鱼群狙击,容易形成较大的渔场.例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2)、上升层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例如: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
海洋污染方面: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海洋航行方面:影响航行速度与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年俗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区域、寒暖流交汇区域易形成海雾: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来。
洋流分布规律一、洋流成因明确化所谓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可包括:1. 由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而形成的风海流。
如:北赤道暖流(东北信风)、南赤道暖流(东南信风);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半球中纬西风);西风漂流(南半球中纬西风);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北半球极地东风);极地环流(南半球极地东风)。
2. 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形成的密度流。
(1)由于盐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
如:大西洋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红海、地中海表层海水流向红海、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波斯湾、波罗的海表层海水流向北海、北冰洋表层海水流向太平洋。
(2)由于温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
如:墨西哥湾暖流、巴西暖流、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莫桑比克暖流。
3.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而形成的补偿流。
(1)水平补偿流。
如:与上述2(1)中由于盐度差异形成的与表层密度流流向相反的海洋底层洋流。
(2)垂直补偿流。
如: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明确了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助于理解洋流的具体分布。
二、洋流分布清晰化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明确洋流的成因以后,可结合风带、气压带的分布图,来掌握洋流的具体分布。
1. 低纬赤道附近为南北赤道暖流。
2. 中低纬:北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南太平洋西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东岸为秘鲁寒流;南大西洋西岸巴西暖流,东岸为本格拉寒流;南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东岸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3. 中纬度:北太平洋为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为北大西洋暖流;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均为西风漂流。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析】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课标中的行为动词可知,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还要会运用地图,所以还有一定读图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画简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并能联系所学知识对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
洋流分布规律形成,课本只出示了风带图,没有文字描述与解释,非常抽象难懂,涉及风带以及地转偏向力等前知,利用试验更加直观的呈现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更容易绘制洋流模式图和分布图。
“人地关系”是始终贯穿地理学的一条主线,只有充分、科学的了解自然地理,才能合理规划和利用地理环境,所以在了解地理环境的同时渗透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人生观。
学情研究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空间定位能力、想象能力较差,因此课题上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地理试验、图片来增强直观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从而形成结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主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蒙台梭利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结合地理学习内容,挖掘生活中的地理元素。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重难点知识洋流分布规律,学生使用试验方式呈现,直观易懂。
在这节课中,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与广大学生分享自己的试验设计初衷、成果与感悟,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对于学习洋流的内容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
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方面比较多,通过案例“雷耶斯的奇幻之旅”,对其漂流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幻之境的地理原因的探究。
最后,将实例涉及的因素进行了梳理总结。
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
在得到基本理论之后,分析了郑和下西洋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的原因。
全球洋流分布规律
世界上的洋流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洋流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北半球和南半球洋流分布对称性。
在两个半球,海流以南极气流和北极气流为中心分布,两个半球之间的洋流相互补充,组成大的洋流循环系统。
2、大洋流沿地球表面水体环绕分布,不断的东南或西北流动,地球呈现出大的洋流循环系统。
3、有许多小的洋流流经大洋,主要分布在赤道和欧亚大陆的西侧的北太平洋,东太平洋,南大西洋,加勒比海及北海。
4、洋流的变化也伴随着气温和海洋深度,特别是当洋流流经海洋深度变化较大的地方,洋流变化就更为明显。
总之,洋流是地球表面水体分布形成的复杂系统,从大至小,从北半球和南半球到大洋流再到小洋流,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洋流分布系统。
高中地理:洋流分布规律!知识点世界洋流的分布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叫做洋流。
按照洋流的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暖流、寒流。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带来了大量的海洋暖湿气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如下图所示,红色箭头代表暖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高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北半球)。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如下图所示,蓝色箭头代表寒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高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北半球)。
图1 世界洋流分布图(寒流、暖流)寒流、暖流的判断判断一条洋流是暖流还是寒流,可以根据两种方法:①纬度。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即从温暖的海区流向寒冷的海区,即为暖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则为寒流;②温度。
从高水温流向低水温,或者说等温线向低水温凸出,为暖流;从低水温流向高水温,或者说等温线向高水温凸出,则为寒流。
如下图所示,各条曲线表示的是海水等温线,在不说明方向时,默认“上北下南”。
①A、B两条洋流都是从19℃流向23℃,为从低温流向高温,因此为寒流;C、D为从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②A、D两条洋流,都是北侧水温高南侧水温低,因此为南半球;B、C为北侧水温低南侧水温高,为北半球。
图2 寒流与暖流的判断例题图3 例题答案:AC、CD精讲精析:(1)分析洋流的流向。
①日本核泄漏后,核泄漏物质进入海洋,顺着洋流流动;②日本的东侧,为北太平洋暖流,自西向东运动,抵达北美洲;③抵达北美洲后,一条分支向北,流经加拿大西海岸,即为阿拉斯加暖流;一条分支向南,流经美国和墨西哥,即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因此日本的核泄漏,受影响最大的是太平洋东部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2)分析寒流与暖流的海水等温线图。
①四个选项中没有指北针,因此默认“上北下南”;②阿拉斯加暖流自南向北流动,由高温流向低温,等温线向低温凸出,因此为选项C;②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动,由低温流向高温,等温线向高温凸出,因此未选项D。
洋流分布规律口诀
海洋洋流:让我们认识世界海洋
1、冷洋流:谜一样的偏凉流
从赤道西边飞过,西太平洋凉流形成,西班牙海峡里盘旋交汇,它又
叫大西洋“谜一样的偏凉流”;
它北上入地中海,又叫慢流,形成阿拉伯海之谜一般的偏凉流;它南
下领凯旋的胜利,来到非洲南海,南下形成热带雨林。
2、热洋流:奔腾成列的热流
从太平洋西部飞过,西太平洋热流形成,朝东飞越赤道,它又叫大西
洋“奔腾成列热流”;
它来到彼得罗巴甫洋,盘旋变换,形成印度洋“奔腾成列的热流”;它
南下到南大洋,来到澳洲海湾,形成大洋中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
3、脊梁洋流:它象是一条洋海脊
从赤道西南走出去,西太平洋脊梁流形成,朝北来到拉克逊海,又叫
大西洋脊梁流;
它象是一条洋海脊,盘旋来到玛丽·安·多纳德海,又叫印度洋“脊梁流”;它继续北上,来到巴克斯特海,它就变成一个南洋中最大水坑——南洋。
4、恒温洋流:一条横贯世界的恒温流
从南大西洋从南部飞过,形成南大西洋“一条横贯世界的恒温流”,它
向西北走,来到黄海;
它再横贯下潜冲击到日本海,它又叫东日本海“恒温流”;它从日本海向西北走向,来到太平洋许多,它缓缓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