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4章 (2)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0
《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各章小结第1章总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成本的经济实质所在,它构成了商品的理论成本。
商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是具有一定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1)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是国家在考虑了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2)理论成本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是将其全部对象化,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还是将其部分对象化,部分期间化,则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3)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实际工作中所涉及和应用的成本概念已经超出了商品产品成本的范围。
对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从不同层面上加以概括。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一般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对成本信息的多方面需要,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成本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2)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3)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企业内部各级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基本方式。
第2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实现以下要求: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5.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