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本, 是指对象化了的费用。换句话说, 将 费用按一定的标准、方法归集和分配到某一对 象上去, 这一对象所承担的费用就是它的成本。 为了确定这些费用的发生和支出的归属, 必须 运用成本计算的方法来归集、分配各个经营过 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在供应过程中采购材料, 既要支付材料买价, 又要支付各种运输、装卸 等各种材料采购费用。为了在账户中正确反映 各种材料的价值, 必须利用成本计算的方法, 归 集、分配各种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 分别计 算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3. 做好成本计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如果基础工作做得不好, 会影响成本 计算的准确性。因此, 为正确计算成 本,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成本计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包括: 制定各种定额并及时修订, 建立、健 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制度, 建立 和健全原始成本记录制度, 建立责任 会计制度等。
这些凭证中登记的原始记录可以提供企 业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提供成本计算的 各项数据, 这些数据是否准确, 直接影响 成本计算工作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收集、 整理成本资料, 必须建立健全原始成本记 录, 同时还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加工程 序和方法, 以满足成本计算的需要。
(二)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在进行成本计算时, 首先要确定成本计 算对象。所谓成本计算对象, 就是费用的 归属对象, 也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计算 对象可以是一种产品、一批产品、一道工 序、一个项目、一个顾客或一个部门等。 为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首先必须考虑所 算成本的有用性, 也就是说所算成本能够 有效地反映某一部门、单位、工序的工作 质量。其次是在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时, 应 该是主要产品从细, 一般产品从粗。
(2) 通过成本计算, 可以考核成本计划 的完成情况, 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进一步 挖掘节约劳动耗费、降低成本的潜力。 (3) 通过成本计算, 可以监督和控制生 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 揭露企业 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采 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4)通过成本计算, 可以为下一期成本指 标的预测和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