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轮毂生产现场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96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目录一、基础概念 (2)1.1 铸造的定义与意义 (3)1.2 铸造工艺的种类与应用 (4)二、铸造材料 (6)三、铸造设备 (7)3.1 熔炼设备 (9)3.2 锻造设备 (10)3.3 后处理设备 (11)四、铸造工艺过程 (12)五、铸造工艺设计 (13)5.1 工艺方案的确定 (15)5.2 工艺参数的选择 (16)5.3 工艺文件的编制 (18)六、铸造质量与控制 (20)6.1 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22)6.2 铸造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23)七、铸造生产与环境 (24)7.1 铸造生产的环保要求 (26)7.2 环保设备的应用与管理 (27)八、现代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8)8.1 快速凝固与近净形铸造技术 (30)8.2 数字化与智能化铸造技术 (31)8.3 生物铸造与绿色铸造技术 (33)一、基础概念铸造工艺是指将熔炼好的液态金属浇入铸型,待其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过程。
它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电子等领域。
铸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液态金属的性质、铸型(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浇注系统、凝固过程以及后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理解和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前提。
液态金属的性质:液态金属在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填充能力、冷却速度等对其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了解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粘度等基本性质对于铸造工艺的设计和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铸型的设计与制造:铸型是形成金属制品形状和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
铸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金属液的流动性和凝固特性,以及制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铸型的制造也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经过精密加工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连接铸型和液态金属的通道,包括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等部分。
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可以确保金属液均匀地注入铸型,并有利于热量和气体的排出,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汽车铸铝轮毂低压铸造技术分析低压铸造技术是目前用于汽车铸铝轮毂制造的主要工艺之一,本文将对汽车铸铝轮毂低压铸造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工艺原理、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一、低压铸造技术的工艺原理低压铸造是一种通过在铸造过程中施加较小的压力来使熔融金属充满模具腔体并凝固成型的铸造工艺。
在汽车铸铝轮毂的制造中,低压铸造技术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模具准备:首先需要制备好轮毂的模具,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熔炼铝合金:选用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并将其熔化成为熔融状态,以备后续的铸造过程使用。
3. 注射压力控制:将熔融的铝合金注入模具腔体中,并在注入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低压力,以确保熔融金属充分填充模具并凝固成型。
4. 凝固成型:在注入过程中施加的低压力有助于减少气孔和缩松等缺陷的产生,最终得到成型完好的铸铝轮毂产品。
二、低压铸造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重力铸造和高压铸造技术,低压铸造技术在汽车铸铝轮毂的制造中具有诸多优势:1. 产品质量稳定:低压铸造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气孔、缩松等缺陷的产生,从而得到质量更加稳定的铸铝轮毂产品。
2. 生产效率高:低压铸造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周期。
3. 节能环保:低压铸造技术在铸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废料和排放物的产生,符合现代节能环保的要求。
4. 成本低廉:低压铸造技术相对于高压铸造技术而言,生产设备和工艺要求相对简单,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5. 制造复杂性零部件能力强:低压铸造技术适用于复杂结构的铸件制造,因此能够满足汽车铸铝轮毂各种复杂结构的制造需求。
三、低压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铸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低压铸造技术在汽车铸铝轮毂制造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自动化程度提高:随着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低压铸造技术在汽车铸铝轮毂制造中的自动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轮毂铸造知识点总结一、轮毂铸造的基本概念轮毂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承载着车辆的整个重量,并且与地面产生接触,承受着来自路面的各种压力和冲击。
轮毂铸造是指利用金属材料,通过铸造工艺将轮毂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轮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安全地支撑整个车辆的行驶,同时保持较高的美观性和平衡性。
二、轮毂铸造的工艺流程轮毂铸造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模具制作、熔炼铸造、清理处理、机加工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1. 模具制作模具是轮毂铸造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轮毂结构和形状的模具,以确保在后续铸造过程中能够得到满足要求的产品。
模具制作通常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砂芯制作、模具组装等步骤。
2. 熔炼铸造熔炼铸造是轮毂铸造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将金属材料(通常是铝合金或铸铁)按照一定的配比放入熔炉中进行加热熔化,并在熔化后将其倒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熔炼温度、合金成分、熔炼速度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3. 清理处理清理处理是指在轮毂成型后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和除渣清理,以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并且去除内部和外表的缺陷及杂质。
4. 机加工机加工是指对铸造好的轮毂进行加工修整,包括车削、切割、磨削等工艺,以确保轮毂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5. 质量检测轮毂铸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轮毂铸造的常见材料轮毂铸造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铝合金、铸铁和钢铁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1. 铝合金铝合金轮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重量轻、抗冲击能力强,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
但相对而言成本较高,所以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2. 铸铁铸铁轮毂价格低廉、强度高,广泛用于商用车和农用车等重载车辆上。
但密度较大,重量较重,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影响较大。
轮辋生产标准
轮辋生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下料尺寸:下料尺寸是轮辋生产的基本尺寸,需要根据相应的轮辋工艺卡规定进行剪板。
2. 钢印编号:钢印编号需要清晰、整齐,按订单要求进行排列。
3. 卷圆与压平:卷圆两端需要拉开对口,上下错齐,轴向错位需要压平,端口需要平直。
4. 对焊:对焊面需要光滑平整,不能有气孔。
5. 抛渣打磨: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渣滓,使轮辋表面光滑。
6. 扩口、一滚、二滚、三滚:这些步骤是为了进一步加工轮辋,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7. 扩涨和气密性测试:扩涨是为了检查轮辋的膨胀性能,气密性测试是为了确保轮辋的气密性能符合要求。
8. 冲气门孔:在轮辋上冲出气门孔,以供安装气瓶。
9. 外观质量:轮辋外观需要平整,无明显的划痕、毛刺等缺陷。
以上是轮辋生产标准的一部分,具体标准可能因生产厂家、产品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铸造初级知识点总结一、铸造的基本原理铸造工艺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然后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铸件的工艺。
铸造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其熔点以上,然后借助重力或压力,将熔融金属填充到模具中,并在一定时间内冷却凝固,最终获得成型铸件。
二、铸造的基本过程1.原料准备:铸造的原料为金属,通常为各种合金,并且需要进行严格的配料和熔炼,以保证所得的金属合金符合工艺要求。
2.模具准备:模具是铸造的关键工具,其形状和尺寸决定着最终铸件的形态,模具通常由砂型、金属型等材料制成。
3.熔炼金属:将金属原料放入熔炼炉中进行加热,直至金属完全熔化为止。
4.填充模具:借助重力或压力,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填满整个模具腔体。
5.冷却凝固:待金属在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取出模具,即可取得所需的铸件。
6.后处理:对铸件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去除模具残余物、修磨表面、进行热处理等,以满足工程要求。
三、铸造的分类1.按照金属状态分:包括压铸、重力铸造等。
2.按照模具材料分: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等。
3.按照成型方式分:包括静压铸造、气压铸造等。
4.按照成型材料分:包括铸铁、铸钢、铸铝等。
四、铸造的优点和局限优点:1.批量生产:铸造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满足大规模产品的生产需求。
2.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加工工艺,铸造的成本较低,投资回报率高。
3.复杂形状:铸造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生产。
4.材料选择广泛:铸造可以用于各种金属和合金的加工,选择范围广泛。
5.循环再利用:废旧铸件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局限:1.尺寸精度:铸造的尺寸精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一些高精度工程要求。
2.表面质量:铸造的表面质量一般较差,需要研磨和表面处理。
3.材料浪费:铸造需要一定的冶炼和浇注过程,存在一定的材料浪费。
4.成本高昂:对于小批量精密铸造来说,成本较高。
五、铸造的相关设备1.熔炼设备:包括电炉、煤气炉、电弧炉等。
汽车铸铝轮毂低压铸造技术分析一、低压铸造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低压铸造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熔融状态下将金属液注入型腔中进行成形的铸造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气压将熔融金属从熔炉中推送到型腔中,使金属液充满整个型腔,并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凝固成型。
相比于传统的重力铸造方法,低压铸造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成形效率高:低压铸造技术采用气压将熔融金属推送到型腔中,使得金属液充分填充并凝固成型,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形效率。
3. 成本较低:相比于其他铸造方法,低压铸造技术的设备投资和能耗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二、汽车铸铝轮毂低压铸造技术的工艺流程汽车铸铝轮毂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原料选材、型腔设计、熔炼、铸造、清理、检测、后处理等环节。
而在这一系列工艺中,低压铸造技术的应用更是成为了关键步骤。
汽车铸铝轮毂低压铸造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汽车铸铝轮毂的制造主要原料为铝合金,其主要成分包括铝、铜、镁等。
在低压铸造技术中,需要准备合格的铝合金原料,并进行严格的成分检测和配比。
2. 型腔设计:根据轮毂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需要设计出合适的型腔结构。
型腔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 熔炼:将准备好的铝合金原料放入熔炉中进行加热熔化,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处理,以保证金属液的质量和温度。
4. 铸造:将熔炼后的金属液倒入型腔中,启动低压铸造设备,通过控制气压将金属液充分填充型腔,并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凝固成型。
5. 清理:待轮毂凝固成型后,需要进行去除浇口、修磨等清理工序,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几何形状精度。
6. 检测:对铸造后的轮毂产品进行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7. 后处理:包括表面处理、涂装、组装等工艺,将轮毂产品进行最终加工和组装,以满足汽车制造的要求。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轮毂的质量、性能和外观要求也日益提高。
汽车铸铝轮毂低压铸造技术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关轮胎轮毂专业知识发布日期:2010-11-11 <<返回前一页一、轮毂的结构1 SIZE:15*6J 1英寸=25.4mmJ 表示轮尔不带J表示改装款轮毂2 ET:安装面到中切面的距离ET越大越往内侧移ET越小越往外侧移备注:标志,雪铁龙系列ET+-53 PCD: 4*100 4表示轮毂的孔数100表示孔距改装轮毂时PC D必须一致改变PCD有两种方法:变位器(法兰盘),偏位螺丝4 CB:中心孔5气门孔:是轮毂的重心,摆放的方法是垂直于地面二、轮毂的生产工艺1 轮毂本身的生产工艺铸造重力铸造:优点:成本低,缺点:做工粗糙,密度小,容易产生漏气低压铸造:优点:密度大,做工精细,成本率高,质量稳定,缺点:成本高锻造分为:单片式、二片式、三片式特点:做工最精细2表面生产工艺涂装:银色,彩色黑色亮面,黑色红边打磨底粉防锈漆中层漆面漆(银粉)防护膜涂装亮边涂装车面彩边3电镀真空电镀水电镀三、改装的原理总高度不变R表示子午线轮胎公制195/65R15195表示胎宽65表示扁平比15表示轮毂的尺寸(英寸)胎高=胎宽*65%H=2*胎高+15*25.4扁平比=胎高/胎宽总高度在+-3情况下允许的轮胎轮毂升1级例:195/65R15胎宽+10,扁平比-10,轮毂升1级变为205/55R16 轮毂不变,轮胎升1级例:195/65R15胎宽+10,扁平比-5,轮毂不变。
变为205/60R15四、铝圈的优点1、省油例:轮毂的重量15寸铁圈重量8KG,15寸铝圈6KG1个轮毂减轻1公斤,车身减轻8公斤1公升油可多行驶800公尺2、加引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3、散热性好铝合金圈是铁圈散热的3倍保护轮胎(容易老化)增加轮胎使用时间(寿命)提高防止爆胎的机率4、真圆度好5、坚固耐用6、美观7、操作轻快五、轮胎铝圈升级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 安全性好2 刹车性好3 操控性好(行驶平稳)4美观缺点1油耗大2舒适性降低六、附件1 螺丝螺帽分为:平口球口锥口型号:12*1.5 12*1.25 14*1.5 14*1.25 螺栓型号:12*1.5 12*1.25 14*1.5 14*1.25 车身发抖原因80码时发抖:动平衡100码时发抖:螺丝口、变径圈、轮胎高度、中心孔、四轮定位120码时发抖:避震系统、三角架2 变径圈14-15寸(可不考虑加变径圈)16寸以上必须加变径圈19寸以上最好用铝合金变径圈,塑胶型号不准确3汽门嘴4垫片(10MM需要用加长螺丝)5变位器(法兰盘6ET尺。
铸造必备基础知识在进行铸造工艺之前,了解铸造必备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材料选择、铸造方法、设计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一、铸造的基本概念铸造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浇筑或其他注入方式,借助于一定形状的模具,在其冷却过程中制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的工艺过程。
铸造是制造业中最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具有形状复杂、尺寸精确、材料多样化等优点。
二、材料选择在铸造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铜、铝、锌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取决于产品的需求,如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导电性等。
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可铸造性,如熔点、流动性等特性。
三、铸造方法铸造方法主要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持续铸造等几种。
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在模具中填充湿砂,形成铸型,然后在铸型中浇注熔化的金属。
金属型铸造主要用于高温合金和特殊材料的铸造。
持续铸造适用于大量生产和连续铸造的情况。
四、设计和工艺控制在进行铸造产品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冷却方式、缩孔和气孔等缺陷的预防。
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如控制熔化温度、浇注速度、冷却时间等,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五、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在铸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缺陷、变形和裂纹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改进模具设计、增加冷却措施、调整工艺参数等方法。
六、铸造在工业中的应用铸造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铸造的发展还推动了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进步。
七、总结铸造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制造方法,它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在进行铸造前,了解铸造的基本概念、材料选择、铸造方法、设计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铸造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铸造工艺常识知识点总结铸造工艺常识包括了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材料选择、设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点总结:1. 铸造的基本原理- 铸造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倒入模具,然后冷却凝固成型的制造方法。
这种工艺可以制造出各种大小和形状的零件,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
2.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熔炼、浇铸、清理和后处理等关键步骤。
模具设计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熔炼是将原料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的过程,浇铸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的步骤,清理和后处理是对铸件进行去除毛刺、砂眼和表面处理的步骤。
3. 铸造材料选择- 铸造材料的选择包括金属及合金的选择,辅助材料的选择。
金属及合金的选择应考虑零件的用途、工作条件、强度要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辅助材料选择应考虑模具材料,脱模剂,浇口和浇注系统等。
4. 铸造设备技术- 铸造设备包括熔炼设备、浇注设备、模具设备等。
熔炼设备主要有电弧炉、感应炉等,浇注设备主要有手工浇注、重力铸造、压力铸造等。
模具设备包括砂型、金属型、脱壳模、永久模等。
5.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铸件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等。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熔炼温度、浇注温度、冷却速度、浇注方式等。
铸件的质量控制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缺陷等。
综上所述,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铸造工艺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车轮加工知识点总结1. 车轮的种类和用途车轮是车辆的重要部件,用于支撑和传递车辆的重量,同时在车辆行驶时产生摩擦力,驱动车辆前进或制动。
根据车辆的不同用途和工作条件,车轮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主要包括铸铁车轮、钢轮、橡胶车轮等。
铸铁车轮:铸铁车轮常用于铁路货车和机械设备的轮轨之间,具有承载能力强、抗磨损性好的特点。
钢轮:钢轮通常用于铁路列车的高速运行,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等特点。
橡胶车轮:橡胶车轮主要用于汽车、自行车等道路车辆,具有减震、减轻噪音和提高道路附着力的特点。
2. 车轮的结构和组成车轮的结构主要由轮毂、轮辐和轮胎组成。
轮毂:轮毂是车轮的核心部件,用于连接车轮与车辆轴,通过轴承支撑车轮的旋转,并承受车辆的重量和扭矩。
轮毂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轮辐:轮辐是连接轮毂与轮胎的支撑结构,通过轮辐使轮胎能均匀地受力,提高车轮的强度和稳定性。
轮辐通常由钢材或合金材料制成。
轮胎:轮胎是车辆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具有承载和传递车辆重量、提供车辆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功能。
轮胎由胎体、胎面和胎侧组成,胎体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胎面和胎侧通常采用钢丝或纤维材料加强。
3. 车轮的加工工艺车轮的加工工艺通常包括锻造、铸造、热轧、冷锻等多种工艺。
锻造:锻造是通过将金属坯料置于锻模中受力成型,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车轮的锻造通常采用冷锻和热锻两种方式,通过锻造可以提高车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铸造:铸造是将金属液态或半固态材料注入成型模具,使其冷却凝固成型的工艺。
车轮的铸造主要采用铸铁和铝合金材料,通过铸造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批量生产的优势。
热轧:热轧是将金属坯料通过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轧制成型的工艺。
车轮的热轧工艺可以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车轮的强度和耐磨能力。
冷锻:冷锻是将金属坯料在室温下进行受力成型的工艺。
车轮的冷锻工艺可以提高金属的密实性和机械性能,使车轮具有较好的耐磨和抗疲劳性能。
4. 车轮的精密加工车轮的精密加工主要包括车削、磨削、铣削等加工工艺,旨在实现车轮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1第一部分轮毂的基本知识1第一部分轮毂的基本知识车轮——作为汽车整车行驶部分的主要承载件,是左右整车性能最重要的安全部件。
它不仅要承受静态时车辆本身垂直方向的自重载荷,更需要经受车辆行驶中来自各个方向因起动、制动、转弯、石块冲击、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种动态载荷所产生的不规则应力的考验。
作为车轮最为重要的轮毂部件,可以说是衡量整车质量和档次的最主要象征之一。
那么,一款安全、优秀、美观与实用性并重的轮毂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一、轮毂的基本结构1、轮辋宽度2、轮辋名义直径3、轮缘4、胎圈座5、凸峰6、槽底7、气门孔8、偏距ET9、中心孔C\B10、螺栓孔节圆直径PCD11、螺栓孔直径12、轮辐安装面13、安装面直径14、后距15、轮辐16、轮辋17、轮辋中心线1、轮辋:与轮胎装配配合,支撑轮胎的车轮部分。
2、轮辐:与车轴轮毂实施安装连接,支撑轮辋的车轮部分。
3、偏距:轮辋中心面到轮辐安装面间的距离。
有正偏距、零偏距、负偏距之分。
4、轮缘:保持并支撑轮胎方向的轮辋部分。
5、胎圈座:与轮胎圈接触,支撑维持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部分。
6、槽底:为方便轮胎装拆,在轮辋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坑。
7、气门孔:安装轮胎气门嘴的孔。
二、轮毂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检验标准1、熔炼(Melt)将原材料铝锭(A356)经过熔炼设备,合格的铝水必须经过抽样成型后放到光谱仪(Spectrum Apparatus)里检查成分,只有成分符合标准才允许转下一工序。
熔炼1 熔炼2铝水光谱仪2、铸造(Casting)采取低压铸造方式,铝水在下,模具在上,用底压方式把铝水往上升,透过浇口铸造成形。
X光检测(探伤检查):检测铸件的缩松、气泡、渣滓等情况。
铸造后会做抛光试验。
低压铸造1 低压铸造2X光探测仪3、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车轮的性能,用高温的方式,使各种成分重新排列,提高车轮强度。
拉伸试验:测试热处理后毛坯的强度、拉伸力等。
热处理机械性能4、机加对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包括对轮辋、安装面、中心孔的加工,加工中心机加是指用钻床钻螺栓孔、装饰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