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李舫《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2.39 KB
- 文档页数:1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寒假是一个充实自己的好机会,而阅读则是最有效的选择。
所以,从推荐的阅读书目中我选择了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写的《世界是平的》。
花了3天读完此书,我感觉我对书中的很多观点是由衷的赞同和佩服的。
但是老实说,有些地方确实是囫囵吞枣,有些地方干脆根本没看或是看不懂。
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这本书中获得许多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我敢说,如果让我们去看一些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书籍,不是看不懂,就是肯定看不下去。
而这本书至少可以让我在阅读的乐趣中了解经济全球化。
不得不说,在读过这本书后,我确实的认识到,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很严谨的经济学类的书籍。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用几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全球化,确实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点像在看电影,也有点像在读一篇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
这也解释了为何这本书是如此的畅销海内外,通俗易懂的语言,众人皆知的事例,以及所有人都必须正视的热点问题,促成了这本书的成功。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得不说《世界是平的》的的确确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所有人都拿起一读的好书。
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观点或是内容都让我惊叹或是赞同。
时代是迅速发展的,人们的思想也随之迅速地改变着。
假如我能够再早出生10年的话,也许我会像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同他一起为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平坦而惊讶万分,但当我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internet和电脑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所以,对于书中所记述的“在我的睡梦中”的部分内容,我只有些许的惊叹而以,惊叹于这个世界变平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毕竟我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因为网络的存在而变小。
从对internet的初步接触到运用自如,每一天我们都在与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接触,每一天我们都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获得无数的信息,虽然我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到这个世界已经变平了,但我们至少不是被蒙住了眼睛。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实用范文4篇《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实用范文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实用范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实用范文4篇1“500年前,哥伦布运用当时简陋的航海技术进行环球旅行,他安全返航并告诉世人,世界是圆的。
500年后,我在班加罗尔,却听到熟知当今最先进技术的工程师告诉我,世界是平的!更为有趣的事,他还把这看成是件好事,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认为这是印度和世界发展的绝好机遇——我们让这个世界变平了!”最近阅读了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写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讲述全球化状况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这本书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作了最新的阐述,书中的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我们物业行业同样不可缺少竞争与合作的因子。
我们从事的工作虽然是很平凡的,但同样蕴含着竞争,能在苏州物业行业工作是极其自豪的,但也倍感竞争压力,无论工作态度,还是学习能力、工作技巧无不打上竞争的烙印,同事当中不乏有高学历的、拥有“物管师”资格的、或者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的佼佼者,在这个高水平的平台上,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那些迎难而上、努力工作、锐意进取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同样,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纵观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哪一个不是生活在集体之中的,岗位之间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也非常需要团队意识,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传递给我们更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压力信息的同时,也点燃了照亮我们职业发展道路的火把。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世界是平的》是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作品,书中详细阐述了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全球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弗里德曼揭示了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趋势,它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更加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弗里德曼在书中指出,全球化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平等,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独善其身,每个国家都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弗里德曼提出了“平台化”、“扁平化”和“全球化”等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他阐述了全球化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全球化使得世界变得更加扁平,信息和资源的流动使得各国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小,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弗里德曼认为,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国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弗里德曼认为,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通过阅读《世界是平的》,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更加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世界是和平心得体会我看《世界是平的》心得体会作者以哥伦布的航海日子开头,点明了转换思维角度办事的创新,紧接着联系当代企业公司的飞速发展,设备更新之快,早已在日夕之间,所以作者认为当其在睡梦之中,不知不觉世界已经变平了吗?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告知地球是圆的,而平的又是如何说呢?本书中作者转换思维角度看问题,深入浅出的指明了世界变平的趋势,科技车轮的飞速辗转,将空间与时间拉近,不再因为东西两岸的实地距离而焦虑,全球的互联通信化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从外包业务折射了当今世界所发生变化的一角,再到计算机的普及化,像Google搜索引擎一样的将世界信息罗列化、平等化,我也很是感触文中提到的印度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南丹.奈利卡尼的那句话当今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我想这样的经济常是公开化的,没有任何限制和禁锢条例,没有等级和种族的区分,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更高的技能,更全面的知识,更好地把握信息,做一名当太阳升起时就得奔跑的竞争者(不管是羚羊或者狮子).停步就将意味着被超越被淘汰.辗平世界的十大动力,无可否认是创新时代的来临,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Web的出现、景上市、工作流软件让应用软件的相互对话等新技术、新创新的区域.引领着人们前进,数字化、移动化将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主流,无论是我们学生还是教育者,都将要改变其学习和工作的的模式和方法,以备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当今社会我们已经不是被淘汰到哪个国家水平的问题了,而是被那个时代所淘汰.数字络化学习工作资源,飞越向前,只有跟进时代才能不被踢出局.我想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者将各种现象和人物、潮流一一具现在我们的面前,讲一个庞大复杂的世界连锁系统给我们一览无余.紧密有序的逻辑,让我了解了经济的合作性、复杂性与发展趋势,也展现了世界平坦化的由来,是经济与科技将世界变小,足不出户但能统筹兼顾.文中还分析了中国的一些政治策略,指明了中.国领导人更注重培养青年一代的数理和计算机知识,如何创建高速发达的通讯基础,如何创建吸引外国投资的激励机制.确实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的飞速发展,综合能力的快速增强,使中国无疑成了其他国家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回看历年来的中国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看出他巨大的潜在发展动力是经济与科技的实。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通用6篇)《世界是平的》篇1最近阅读了《世界是平的》一书,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
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能够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更加激烈,是否能让全球的资源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标准。
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
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
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主角,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
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书中的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
0时代,个人代替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潜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能够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礼貌的发展和传播。
我们工作中同样不可缺少竞争与合作的因子。
我们每一天从事这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在这个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中同样蕴含着竞争,从各人的工作态度到职责心,从个人的学习潜力到工作技能无不打上竞争的烙印,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场所,任何时候谁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享受胜利者的喜悦,而事实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勤勤恳恳,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和创新潜力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而那些缺少职责心又不具备学习潜力的人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最终淹没在前进的滚滚洪流之中。
同样,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纵观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哪一个不是生活在群众之中,哪一个能够离开团队而独自工作生活的。
中职李舫《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教案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结合语境,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3.感悟新时代崛起的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担当。
教学重点、难点1.作品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的主观情感。
2.品味散文优美流畅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古代的丝绸之路,当代的“一带一路”,中华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为繁荣世界文化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李舫的散文,《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一)作者简介李舫:《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记者、人民网文化记者。
吉林长春人,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
作品有《不安的缪斯》、《重返普罗旺斯》、《沉沦的圣殿》等。
她酷爱文学、电影、戏剧,在《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常年开设专栏“一个人的电影史”。
(二)字词正音无垠(yín)惊涛骇浪(hài) 张骞(qiān)革故鼎新(dǐng) 深邃(suì) 毋(wú)庸讳(huì)言不啻(chì) 并行不悖(bèi) 须臾(yú)钟鼎彝器(yí) 浸润 (jìn) 徽号(huī)(三)中国是文章大国,有文字记载并从完整作品开始计算的文学史,已达3000年之久。
作为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重要文体,中国散文更是源远流长,浩浩汤汤,在殷商时代已初具特质,这是从正值盛年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文化情怀和文化自信,元气蓬勃,淋漓酣畅。
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承续着这股源源不竭的潮流。
第一辑包括14位名家的散文佳作。
这些作家,有耄耋长者,有青年才俊,他们风格迥异,各有妙趣,14部书稿,清典可味,雅有新声,纵横浩荡地连接起丝绸之路的文明长廊。
世界是平的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世界是平的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界是平的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是平的优秀读后感1《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是当前畅销全球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在五百多年前,哥伦布使用现在看来是极其简陋的航海技术穿越大洋,并安全返航,以此来证明"世界是圆的"。
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发现了第一块陆地。
哥伦布深信他沿着地球的另一个方向来到了印度,而实际上,那是后来被命名为"亚美利加"的新大陆。
不管怎样,在哥伦布之后,"世界是圆的"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常识。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或者认识调动出来与之进行一个广泛的对比,确实感到经济全球化汹涌而来,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同一个时代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我竟然在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实在是令人震惊和羞愧。
几个世纪后,弗里德曼来到了真正的印度。
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顶尖学府里接受教育之后,已经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世界仿佛又骤然变平了——鼠标点击之间,在印度就能够轻易调动遍布世界的产业链条。
这就是《世界是平的》所描述的"全球化3.0"。
弗里德曼不愧是记者身份,他用几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全球化,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点象在看电影,也有点象在读一篇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
但读完之后,冷静地做一分析,你就能读到作者本身并不是经济学家,因为他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过于随意,有时为了生动就舍弃了真理,所以你不要太过于认真,需要去伪存真。
弗里德曼指出,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使这个世界的经济敏感得比流感来的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心得《世界是平的》是一本著名的商业类图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广泛的实例,探讨了全球化背后的各种因素和影响,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
阅读完这本书,我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思考,下面是我对《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的读后感和心得。
首先,书中深入研究了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互联网和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弗里德曼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清晰地描述了全球化对商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距离和边界的概念逐渐消失,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
通过全球化,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实现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书中提到了全球化的另一面,即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压力。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和国家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生存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传统的产业和职业被取代,许多企业和个人被淘汰。
这种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需要个体和组织不断地适应和创新。
第三,书中谈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球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容易和快捷。
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各行各业的方式和规则,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并善于利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推动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我认为,《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它向我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让我明白了全球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书中的实例和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连通和相互依赖,任何国家和个体都不能孤立和局限自己。
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适应和创新,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
【教师《世界是平的》读后感】世界是平的读后感3000第一次听人推荐《世界是平的》一书,是XX年X月我在XX大学参加XX小学骨干校长第XX期培训班的时候。
于是,我怀着一份好奇,当天在XX的书店里买了这本书想一饱眼福。
当我如饥似渴地连续数日拜读完后,虽不能完全消化作者的思想,但体会最深、留在记忆深处的:“一是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整个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世界科技、政治和经济的壁垒正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空感消失了,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平坦。
二是平坦后的世界更加透明,机会更加均等,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竞争与合作同在。
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同样没有合作许多的创新也不能转化为成果,人与社会也不能发展。
”2019年2月的寒假,当区教育局掀起“品读好书,共铸师魂”教师读书活动时,我又一次从推荐书的目录中看到了《世界是平的》一书,便再次捧起它细细品读。
如同以往读到任何一本好书的感受那样,我又一次体悟到《世界是平的》是一本提升人智性的书,一本可以打动人的好书,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给予全球的一份阅读的礼物。
当我“享受”这份礼物时,便自然而然地又有了新的思考: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全球化变革,我和学校的老师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干人,则远怨矣”。
九年的校长经历让我体会到,常常有许多教师的工作态度,视校长对自己的尊重理解与关心而定。
作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我,该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赋予“关爱教师”新的内涵?我该拿什么奉献给我的教师?我以为,传统的一些做法可以保留,如真诚地关心教师,了解教师的疾苦,改善教师的待遇……但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仅此而已是不够的。
我必须引领我的教师有自己的立身本领,并且能够在全球化的巨大竞争中生活得有尊严。
因此,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为“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加速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的终极关爱。
学校倡导“零缺陷”服务质量文化,是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
教师《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第一次听人推荐《世界是平的》一书,是XX年X月我在XX大学参加XX小学骨干校长第XX期培训班的时候。
于是,我怀着一份好奇,当天在XX的书店里买了这本书想一饱眼福。
当我如饥似渴地连续数日拜读完后,虽不能完全消化作者的思想,但体会最深、留在记忆深处的:“一是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整个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世界科技、政治和经济的壁垒正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空感消失了,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平坦。
二是平坦后的世界更加透明,机会更加均等,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竞争与合作同在。
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同样没有合作许多的创新也不能转化为成果,人与社会也不能发展。
”2019年2月的寒假,当区教育局掀起“品读好书,共铸师魂”教师读书活动时,我又一次从推荐书的目录中看到了《世界是平的》一书,便再次捧起它细细品读。
如同以往读到任何一本好书的感受那样,我又一次体悟到《世界是平的》是一本提升人智性的书,一本可以打动人的好书,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给予全球的一份阅读的礼物。
当我“享受”这份礼物时,便自然而然地又有了新的思考: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全球化变革,我和学校的老师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干人,则远怨矣”。
九年的校长经历让我体会到,常常有许多教师的工作态度,视校长对自己的尊重理解与关心而定。
作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我,该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赋予“关爱教师”新的内涵?我该拿什么奉献给我的教师?我以为,传统的一些做法可以保留,如真诚地关心教师,了解教师的疾苦,改善教师的待遇……但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仅此而已是不够的。
我必须引领我的教师有自己的立身本领,并且能够在全球化的巨大竞争中生活得有尊严。
因此,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为“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加速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的终极关爱。
学校倡导“零缺陷”服务质量文化,是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
学习《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近期利用工作之余认真看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感慨颇深。
五百多年前,哥伦布使用现在看来是极其简陋的航海技术穿越大洋,并安全返航,以此来证明"世界是圆的"。
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发现了第一块陆地。
哥伦布深信他沿着地球的另一个方向来到了印度,而实际上,那是后来被命名为"亚美利加"的新大陆。
不管怎样,在哥伦布之后,"世界是圆的"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常识。
几个世纪后,弗里德曼来到了真正的印度。
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顶尖学府里接受教育之后,已经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世界仿佛又骤然变平了——鼠标点击之间,身在印度就能够轻易调动遍布世界的产业链条。
这就是《世界是平的》所描述的"全球化"。
读后总的感觉是宏大、新奇,甚至震惊。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平时接触不到的世界,作者弗里德曼提出了种种超乎我们平常的思维内容和思维习惯的论点。
他提到的这些现象包括:1、柏林墙的倒塌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
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Web的出现和网景的上市。
3、工作流软件,让你我的工作相互对话。
4、上传、驾驭社区的力量。
5、外包。
6、离岸经营。
7、沃尔玛。
8、内包。
9、Google及其他搜索。
10、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虚拟的类固醇。
这些事情我们都有耳闻,或者是正在亲身经历,但是就是这一件件看似独立的事情,被弗里德曼以一种宏观的思维将其系统化、理论化,而且以其长年以来作为一名记者所具有的视角、视野和积淀,将其归结为十大动力,这些动力的后果就是——世界变平了!他认为,世界变平的过程是在这10个主要的政治事件、创新活动和公司的合力下完成的,没有人能在这个过程中停下来休息。
然后他就详细的讲述了这十大动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新型合作方式。
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感觉就像展开了一个博大的画卷,将这段世界发展的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读后感作为一本被广泛阅读和引用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The World is Flat)被誉为全球化时代的经典之作。
本书是美国知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分析和阐述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笔者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为深刻,这篇文章旨在分享我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以及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首先要声明的是,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我们都不能否认现代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
正如弗里德曼在书中所述,“科技一直在带我们去一个越来越平的世界”。
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还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社会阶层和地域之间的差距,让更多人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而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科技更是让全球互通成为可能,甚至成为现实。
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弗里德曼指出了10个因素:新兴技术的发展、商业服务外包、开源软件、蓝领工人出现历史性规模的国际竞争、在全球工作的人员增加、世界金融市场的整合、世界各地国家的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统、电子化商务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和全球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挑战。
这是走进新的时代的重要标志。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全球化不仅是一个趋势,更是一种生存之道。
除了弗里德曼提出的这些因素,下面笔者也想就一些自己的观点来阐述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平的现象。
1. 科技的普及和发展让信息更公开、更透明。
人们的思想也更开放、更多元化。
在过去,信息的获取对于大部分的人是相对困难的。
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个事情的时候往往受到政治和宗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报道的角度和立场也常常偏颇。
但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中,每个普通人都有了发布信息的平台。
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到外面世界上的事件。
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让我们的思想更开放、更多元化。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世界是平的》读后感2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2篇1在宁波大学成教学院参加浙江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初中校长班培训期间,我的身边带着一本书,这是我半年前从新华书店购得但一直没认真读的一本畅销书。
是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的专著。
现在,利用这段"闲静似水"的日子,我看完了这本书,虽然我依然认为我并没有读懂这本书,但似懂非懂之间,它让我思考了很多,收获不小。
弗里德曼在书里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
他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
他还详尽地叙说了全球化在那些感觉到全球化残酷性的人群中所产生的强烈反作用。
他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才能保证这一体系的平衡。
他的观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
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
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全球村。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或者认识调动出来与之进行一个广泛的对比,确实感到经济全球化汹涌而来,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
弗里德曼不愧是记者身份,他用几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全球化,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点象在看电影,也有点象在读一篇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
但读完之后,冷静地做一分析,你就能读到作者本身并不是经济学家,因为他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比较大胆。
我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来源于传统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了解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是从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开始的一样,但这一点并不妨碍我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认同感。
《世界是平的》课外书读后感《世界是平的》课外书读后感1《世界是平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的一本经典著作,曾被比尔.盖茨多次推荐为所有决策者和企业员工必读书。
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全球化1.0时期,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于国家;在全球2.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企业;在全球化3.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个人。
个人力量的爆发增长,不但能够直接进行全球的合作,也能够参与全球的竞争。
利器再不是马力、硬件,而是软件,是电脑程序,加上全球光纤网络的普及,使得天涯若比邻。
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规划,是应对“扁平化世界”的英明决策。
每个人和组织机构都应该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同时又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只有这样自己才可能从社会得到回报,同时也是对社会的最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我,如何面对这样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我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铁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
”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改进自己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自己有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维、包容的心态、迅速的行动,当不受思维局限、能够吸收所有的“精华”为自己提高的“元素”时,工作能力提高就成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由个人到集体、到国家,这时,“世界是平的”会成为全球化现实。
读《世界是平的》,是一种激动人心的过程,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给我们带来一场思想上的激荡,激发我们的想像力,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并寻找到自立于世界的方法和途径。
《世界是平的》课外书读后感2在今年,我阅读了这本书:《世界是平的》。
俗话说“开卷有益”,《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着实令我受益匪浅。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教学反思
作为负责任的东方大国,中国在思考,如何用文明观引导世界布局、世纪格局,这是中国应该担负的使命。
在今天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不仅是平的,而且是通的。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是去年的新增篇目,不论是教参还是网络,都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教案与课件,但是我仍然努力整理好讲课所需要的材料,与同事之间互相分享。
本文从古代“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当今“一带一路”倡议起笔,赞颂了中华文化对丰富与繁荣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展现了新时代崛起的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担当,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与理念。
丝绸之路繁荣的历史启示我们,只有秉持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文明交流、彼此认同精神,各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互利共赢、和谐相处,才能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想传承我国传统的文化,首先要有这方面的执着的追求,用较大的精力投入去研究、开发、拓展,去发展。
其次要有恒心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实践中强化记忆,创新发展。
最后还要落实到有传承和发展的实际行动,动员社会力量从事这方面的投入,在国家的引导下、社会各界的助力下同创新的辉煌。
通过学习本文,我和学生都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所打动。
这篇文章不仅见解深刻,语言更是极富文采,彰显出中国的“大国风范”。
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讨论:你将如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