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五谷”作画》名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五谷作画美术教案五谷作画美术教案篇一:五谷画儿童画教案五谷画活动目标:1. 利用五谷进行粘贴作画,根据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不同物体的形象。
2.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地完成作品,讲究个人卫生。
活动准备:2. 五谷作物若干、漂亮的粘贴画、记号笔、乳胶、卡纸、棉棒设计思路:孩子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结合自己周围的生活,以农作物为题材,让幼儿了解它们不仅可以吃,还可以作画。
活动采用绘画与粘贴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地创作有一定情景的画面。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猜一猜。
师:小朋友,猜猜宝盒里是啥宝贝,(2)摸一摸。
师请几位小朋友摸一摸,宝盒里有啥,(3)展示宝贝。
2、观察五谷,自由探索。
(1)从五谷的颜色、形状、大小、圆扁等方面了解。
(2)了解五谷的作用。
师:它们的本领可大了,能做成很多吃的,你知道吗,小结:你们说的太好啦,但是这些五谷作物除了做成好吃的,还能做成好看的。
3、出示范画,幼儿欣赏,讨论作画的步骤。
(1)幼儿认真观察,找出其与平时看到的画有何不同,(2)作画的步骤:用记号笔在卡纸上画出自己想表现的画面,粘贴时从外向里的顺序,用棉棒均匀地涂上乳胶粘贴五谷,轻轻地压一压。
4、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展现。
(2)选择适当的五谷作物进行粘贴,注意颜色的搭配,形状的搭配。
(3)在粘贴过程中,注意讲究个人卫生。
5、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6、结束活动。
把幼儿的作品放到区域活动,让老师和其他的幼儿欣赏。
五谷作画美术教案篇二:新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聚聚散散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五谷”作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领孩子认识了解种子的大小、颜色和形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作五谷杂粮贴画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心理品质。
通过小组互动的集体制作,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种子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序的进行拼贴。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巧巧手-种子贴画一、创设情境,制定目标引入:人有2个宝——双手与大脑。
手脑合用,听音乐玩《手指操》。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谁来摸一摸,猜一猜。
出示各种植物的种子。
说说种子的作用。
出示种子贴画的范作。
老师做的这些画就是用的我们生活中天天都离不开的五谷杂粮种子。
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发现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用五谷杂粮粘贴美丽的画。
二、赏析作品,激情引趣师:这种用五谷杂粮粘贴的画我们称之为“种子粘贴画”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比较精美的五谷杂粮粘贴画,欣赏完再谈谈你的感受(播放课件)生:谈感受师小结:五谷杂粮是平凡的,但平凡的东西也有它神奇的地方,这就需要靠我们神奇的大脑,让平凡的五谷杂粮变得不平凡。
师:你们是不是也非常想亲手制作一幅呢?生:想!三、探究方法步骤师:好,怎样制作作品呢?生:小组交流、讨论回答师:随着孩子的回答,教者贴出板书:1.构思:美观、大方2.底稿:均匀、流畅3.粘贴:排列整齐4.修正:布局完整、美观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制作步骤,那么你们准备制作一个什么样的作品呢?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呢?请小组先讨论一下。
四、孩子制作,实践创新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种子粘贴画,本节课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制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的同学可以讨论解决。
听明白了吗?好,那就让我们动手创作吧!(注明:此处放轻松的音乐。
“五谷”作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课题为“五谷”。
本教材版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方面。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五谷作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学会运用各种颜色和线条表现出五谷的形态和质感,并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进行创作。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掌握五谷作画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通过对五谷作画的学习,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并创作出有创意的五谷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五谷作品;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五谷作画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五谷作画的示范作品、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画笔、调色板、水彩颜料等。
2.学生需要准备:素描纸、水彩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以及自己喜欢的五谷(如大米、黄豆、绿豆等)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五谷作画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五谷的形态和质感,让学生感受到五谷作画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首先挑选自己喜欢的五谷,然后将其粘贴在素描纸上,再用水彩或其他颜料进行着色和渲染,最后通过剪贴等手法完成作品。
教师同时演示作画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五谷作画》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五谷作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五谷作画的历史、特点、制作方法等,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五谷作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对五谷作画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技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历史和特点,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2.培养学生运用五谷进行创作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五谷作画的历史和特点,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2.难点:创新性地运用五谷进行创作,体现个人风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五谷作画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五谷作品。
4.合作法:分组合作,互相学习、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谷作画的素材和工具,如谷物、画纸、画笔等。
2.收集优秀的五谷作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3.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以便讲解五谷作画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五谷作画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五谷作画的历史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五谷作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的基本技巧。
同时,展示优秀的五谷作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创作五谷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五谷作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
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优
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研究用点状的谷物来组合画面。
2、教会学生利用谷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制作装饰画。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情能力。
2学情分析
五谷粮食画在流传过程中名称众多,依据民间传统,应叫“五谷粮食画”,简称“五谷画”或“粮食画”,也可美其名曰“五谷艺术”。
我国西北部分山区称之为“粮艺”、谷艺”、“豆塑画”、“百米图”、“米画”等五谷粮食画是古老的中华绝技,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艺术风格与剪纸、国画、年画等画种不同。
该画立体感强,视觉冲击效果明显,给人一种震撼、亲切的感觉。
重庆五谷粮食画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混然天成,颜色绚丽而生动,可谓是中华五谷艺术的最高境界。
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五谷粮食画具有了形的质朴、神的生动、意的深邃、法的自然等特征,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3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利用谷物的形状、质感和色彩制作粉饰画的根本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五谷作画
2【讲授】五谷作画。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五谷”作画》是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利用五谷作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五谷作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创作能力,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充满了兴趣。
但是,对于五谷作画这种新型的创作方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基本技巧。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
2.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五谷画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六. 教学准备1.五谷作画的材料和工具。
2.事先准备好的五谷画作示例。
3.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五谷画作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五谷作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居装饰、礼品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幅五谷画作,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的传统五谷,学习使用调色板和水彩笔画五谷。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意识到五谷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3.思维能力:通过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及流程1. 知识点:五谷教学步骤:1.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中国的五谷(小麦、稻米、玉米、高粱、豆类)。
2.对于每一种五谷,简要介绍其种植和作用等。
3.激发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兴趣,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
4.提高学生对于五谷的认知,让学生理解五谷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 技能点:调色板和水彩笔画五谷教学步骤:1.介绍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2.教学如何利用水彩笔画出五谷,包括颜色搭配和画法等。
3.我们可以通过练习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结合的练习来逐渐熟悉水彩笔的使用,并不断地加深我们对五谷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3. 创作:五谷画教学步骤:1.在完成前两个环节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的五谷画。
2.老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画作适当地给予意见和指导。
3.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认识到五谷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教学如何使用水彩笔画出五谷的过程和技巧;2.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自由的创作展现对于五谷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2.让学生对于五谷的种类、特点、作用等都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形式与手段形式1.授课。
2.学生自主创作。
手段1.显示器和图片资料。
2.大班演讲。
3.水彩笔、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五、课堂作业1.完成五谷的线条创作。
2.完成使用水彩笔的五谷绘画。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大班演讲与自主创作的方式,使学生在了解五谷的同时,还能通过自由创作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意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图片展示、介绍知识、教学演示、引导自主创作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五谷杂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方法,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五谷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五谷杂粮的简介:讲解五谷杂粮的种类、生长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五谷作画的步骤与方法:介绍五谷作画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材、构图、粘贴等。
3. 五谷画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五谷画的创作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4. 五谷画的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五谷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方法,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五谷画。
2. 教学难点:五谷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五谷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五谷杂粮样本、五谷画作品、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五谷杂粮、画纸、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五谷杂粮,引导学生了解五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五谷作画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材、构图、粘贴等,并通过视频演示五谷画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五谷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与不足。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五谷作画》2. 内容:五谷杂粮简介、五谷作画步骤、五谷画创作技巧、创新实践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五谷画,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五谷作画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五谷作画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3. 五谷作画(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五谷作画的起源和发展2. 五谷作画的材料与工具3. 五谷作画的基本技法4. 五谷作画的创作步骤5. 五谷作画作品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五谷作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五谷作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老师展示五谷作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1.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种画叫做五谷作画,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我国农耕时代,用五谷杂粮作为绘画材料,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2. 讲授新课2.1 老师讲解五谷作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背景知识。
2.2 老师展示五谷作画的材料与工具,讲解各种五谷杂粮的特点和用途。
2.3 老师示范五谷作画的基本技法,如撒、粘、贴等,并讲解创作步骤。
3. 实践环节3.1 老师发放五谷作画的材料与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览区。
4.2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4.3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五谷作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掌握了五谷作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五谷作画的材料不够熟悉,导致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是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粮食画”起源、历史、传承、发展的了解。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画”的制作工序,对色彩搭配的掌握与运用,图案的设计及制作。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以及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
学情分析五谷粮食画在流传过程中名称众多,依据民间传统,应叫“五谷粮食画”,简称“五谷画”或“粮食画”,也可美其名曰“五谷艺术”。
我国西北部分山区称之为“粮艺”、“谷艺”、“豆塑画”、“百米图”、“米画”等五谷粮食画是古老的中华绝技,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艺术风格与剪纸、国画、年画等画种不同。
该画立体感强,视觉冲击效果明显,给人一种震撼、亲切的感觉。
重庆五谷粮食画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混然天成,颜色绚丽而生动,可谓是中华五谷艺术的最高境界。
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五谷粮食画具有了形的质朴、神的生动、意的深邃、法的自然等特征,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教学重点如何熟练地掌握五谷粮食画的创新与制作。
教学难点让学生们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并经过加入创意设计用手工制作的方式直观的表现出来。
教具准备奥松板镊子尺子铅笔橡皮万能胶 2号油画排笔美工刀五谷杂粮(黑豆、红豆、绿豆、黄豆、黑米、白米、高粱、玉米等)教学过程1、导入:加入小故事引出五谷画的起源。
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
在清代十分兴盛,全国各地形成了很多流派。
其他各朝因战乱不休,国不宁日,故五谷粮食画不能兴盛。
当代五谷粮食画的兴起,反映现代社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民族统一、欣欣向荣。
五谷艺术是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
五谷粮食画得见君面是在乾隆朝初年。
当时全国大旱,一半以上省份缺粮,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
第三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材料及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五谷”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五谷”作画的起源与发展2. “五谷”作画的材料选择与处理3. “五谷”作画的表现手法与技巧4. “五谷”作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五谷”作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示范作品、评价表等。
2. 学具:各类“五谷”(如大米、小米、红豆、绿豆等)、画纸、胶水、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五谷”作画的材料选择与处理、表现手法与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五谷”作画的过程,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让学生了解操作要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进行“五谷”作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实践与探索。
六、板书设计1. 《“五谷”作画》2. 课题: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三课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实践: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五谷”作画作品。
2. 拓展阅读:学生查阅关于“五谷”作画的资料,了解其起源、发展及现状。
3. 作品分享:学生将课后实践作品拍照,至班级群,进行线上分享与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
第3课“五谷”作画(教案)教学内容:本课为“五谷”作画,是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的内容。
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五谷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五谷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五谷的基本知识,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五谷进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五谷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五谷的种类及其特点的掌握。
2. 五谷作画技巧的运用。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
2. 学具:五谷(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豆类等)、画纸、胶水、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五谷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五谷,了解五谷的基本知识。
2. 讲解示范:讲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用五谷进行创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五谷进行创作。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第3课“五谷”作画一、五谷的基本知识二、五谷作画的技巧三、实践操作四、交流分享五、总结评价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五谷为主题的画作。
2. 写一篇关于五谷文化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五谷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五谷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五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五谷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农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五谷作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科学等,实现学科间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学习五谷植物的特点和画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元素表现五谷植物的生长特点。
二、教学目标1.理解五谷植物的主要特点和生长环境。
2.掌握五谷植物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3.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五谷植物的特点和画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元素表现五谷植物的生长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导入歌曲《种子》,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2.给学生播放五谷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五谷植物的主要特点和生长环境。
2.讲解技法和表现方法1.老师向学生展示用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元素表现五谷植物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2.老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五谷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实践练习1.老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五谷植物的生长特点,学生可以自由绘制五谷植物的造型和特点,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学生可以相互观看、交流作品。
4.课堂总结1.老师让学生集体讨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回答一些问题,检验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方法,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作画,检验学生的绘画技能,以及对五谷植物特点和画法的理解。
2.在课堂上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五谷植物的特点,既锻炼学生的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作品中有些是侧面的、有些是正面的,下次教学要再强调一下,引导学生了解角度和造型的关系。
《“五谷”作画》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种子的颜色、形状、质感、大小,以及种子贴画中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看一看、摆一摆利用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感在感知与欣赏中找到种子贴画的几种方法,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并巧妙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
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感知生活美艺术美,并学以致用。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创新,鼓励有个性的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认识种子,感知种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教学难点:种子贴画的几种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是一节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利用生活中的植物种子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小按照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等创作方法进行创造。
通过玩中学,学中玩,在直观的感知过程中体会种子贴画的美感,并发现总结出种子贴画的方法与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五谷
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呢?
生:……
师:我们将这些各种豆类都统称为五谷(出示课题“五谷”),教师出示五谷画作品(鱼跃龙门)
师:同学们,请看今天老师带来的作品和平时老师带来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生:……
师总结并出示课题(五谷作画)
(二)讲授新知
1.认识五谷
师:在上课前我想考一考大家,平时有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都见过哪些五谷?
生:……
出示五谷图片
师:大家都见过它们吗?你认识吗?(指名回答)
生:……
师小结,并介绍什么叫五谷?五谷杂粮是平凡的,但平凡的东西也有它神奇的地方,这就需要靠我们神奇的大脑,让平凡的五谷杂粮变得不平凡。
2.了解五谷画的起源
出示图片(指名读五谷画的起源)
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
3.合作探究
尝试发现:摸一摸、摆一摆利用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质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摆一摆,再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了?
学生汇报展示:
(1)种子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的点,排列成线和面。
(2)种子的大小决定线的粗细。
(3)可以利用颜色巧妙地排出图案。
4.欣赏作品,探究方法
欣赏提升:看看这些画是怎样做出来的?
5.播放课件学生描述
(1)房屋的作品(因形造型)
(2)熊猫的作品(因色造型同一种豆子不同颜色的组合)
(3)狮子的作品(用不同的米粒表现不同的质感)种子的大小对比(因质造型)
(4)小马你发现这幅画有什么特点?除了颜色的搭配种子的排列是这副画的最大特点,显得作品有秩序美。
欣赏书中作品,你还有什么发现?
6.你想不想也来粘贴一幅种子贴画啊?怎样做呢?
学生可以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出示课件,粘贴的步骤:
(1)设计图案(2)局部刷胶水(3)粘贴谷物,逐一完成
教师示范制作
7.学生制作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种子粘贴画,本节课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制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的同学可以讨论解决。
好,那就让我们动手创作吧!
8.作品展示
各小组展示作品,生互评,师点评,并颁发奖励!
9.拓展
出示古诗《悯农》朗诵古诗勉励自己珍惜粮食!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