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保修》课件(共30张PPT)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75.49 KB
- 文档页数:31
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师大版金典课堂电子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撺掇(cuān)羁绊(jī)怅惘(wǎng)风雨如晦(huǐ)B. 谚语(yàn)上溯(sù)褶皱(zhé)巍然屹立(yì)C. 斡旋(wò)雾霭(ǎi)狩猎(shòu)流水潺潺(chán)(正确答案)D. 沙砾(lì)龟裂(guī)渲染(xuàn)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欺侮凫水惟幕大彻大悟B.作揖拾掇家眷汗流夹背C.震撼糜烂迁徙敷衍塞责(正确答案)D.渺远缄默山簏夜深星阑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
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单选题] *A.变幻莫测别具一格义正词严B. 变幻莫测别有用心义愤填膺C.变化多端别有用心义正词严D. 变化多端别具一格义愤填膺(正确答案)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B.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保修》课文解析某日,一个提着小皮包的青年,走访了著名画家M先生的住所。
【品味】“某日”暗示课文内容的非现实性,同时画线句也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家里有人吗?好久没有拜访您了。
我来只是告诉您一件重要而又有益的小事。
”瞧着他那彬彬有礼的客气的样子,M先生先发制人地宣布:【品味】“先发制人”说明M先生有一定的警惕性。
“对不起,我已经加入了人寿保险,又有了汽车,刚刚买到了百科辞典。
”“不不,不是那一类的事。
我给您带来了解除烦恼的办法。
”“我可没有什么烦恼。
身体健康,作品得到好评,收入充足,不缺钱花。
”“这些我都知道。
我说的是别的事——有关脑袋的事。
”“别说些无礼的话!我的头脑很正常,与大学教授相比,也许我的智力稍低些,可是这和艺术无关。
”“这个我也知道。
我说的不是脑袋里面的事,而是关于头上戴着的贝雷帽与脑袋之间所存在的事。
”【品味】画线句表明推销员针对M先生进行了调查,是有备而来的。
听到这些,M先生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作画的风格是以细腻见长,但是他的头发却很不整齐,所以经常为这件事烦恼。
【品味】画线句表明了M先生的生存状态。
他名利双收的生活中有一丝缺憾,就是头发稀疏。
此处与结尾相呼应。
“越发无礼了。
难道你是特意来嘲弄我稀疏的头发?够了,你给我走开!”(①从M先生对推销员的语言和态度来看,他对推销员推销的事情持什么态度?)“好了,好了。
请您别动气,别误会。
说真的,我带来了优质生发剂。
”说完,青年打开皮包,取出装有绿色液体的小瓶。
M先生把它拿在手里,看过标签说:【品味】“拿在手里”说明M先生已开始动心。
“就是这个吗?不过,我试用过很多种生发剂,可还没有碰上过令人满意的,今后也还一样,首先,你这货色连它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那是因为没有在电视里向广大观众宣传。
效果虽然可靠,遗憾的是这种商品的价钱昂贵,因此,只选有限的上层阶级人物来拜访。
请您购买吧。
”【品味】画线句表面上好像只是介绍了他们推销的范围,可是无形之中就给M先生戴上了一顶“高帽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PPT教学课件雷电颂但是我,我没有眼泪。
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作者:郭沫若五幕话剧《屈原》新课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雷电颂》,这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一个最为著名的片段。
这样长长的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屈原的内心抒情。
那么,在《雷电颂》中,屈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作者郭沫若又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屈原的情感,并打动无数读者的呢?郭沫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我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代表作品甲申三百年祭、星空、女神、屈原、蔡文姬、李白与杜甫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文章出处课文节选的是五幕话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雷电颂》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屈原》创作于皖南事变的第二年,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
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楚国人。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后遭人诬陷被放逐囚禁。
至都城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 蒋介石集团又消极抗日,掀起反共高潮,大肆捕杀中国共产党人,“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
2024北师大语文教案2024北师大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4、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5、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6、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熟读课文。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四、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步骤:①、情景导入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
③、再读课文,理清__思路。
④、指导书写生字。
⑤、作业六、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录音《植树歌》,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这是一首有关植树的歌曲,名叫《植树歌》。
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1、初读课文。
2、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朗读、或轻读、或默读)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2)出示小黑板,读一读词语(3)读好句子出示投影片(第四节的第二句,第五节的第一句)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参”的读音。
4、报名或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组织互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引导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小节写植树的好处?其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2)、引导交流汇报6、小结:(1)、1-2节讲少先队员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荒滩、沟渠等处栽下了一棵棵青翠的小树(2)、3-5节讲植树的好处(3)6节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4)、总结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段意第2课时〈一〉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1节。
(课件出示第1小节的内容)2、合作探究,联系理解(1)诗歌写的什么季节的事?如何体现的?相机理解“和煦”(2)人物的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3)探究三、四句出示句子:“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一读体会语气(招呼出发)二读体会心情(兴奋、愉快、朝气蓬勃)三读联系课题这一句跟题目有什么关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明题意,开启下文)〈二〉、学习第二节1、自由朗读第二节(出示第二小节内容)2、合作讨论(1)红领巾指什么?(2)他们在哪些地方植树?(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4)少先队员植树时的心情怎样?(5)“金色童年”是什么意思?“一棵棵青翠的小树”是哪儿来的?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