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18.93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任何武功的训练,都需要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只有招式熟练了,才能活学活用。

招熟阶段明劲的训练方法

招熟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所谓招熟,是指练习者能準确熟练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和拳术

套路的每一个外形动作。所谓明劲,指初学者本身固有的刚猛之劲,通过套路动作,表现在外可以看到的一种外劲。因其僵滞笨拙,又

称爲僵劲。属太极拳的下乘功夫。

在第一阶段,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规范动作的基本训练,二要注意通过规范动作,统驭巧化僵劲。这两个方面实质上是在同一个过程

中完成的。

要想掌握当中的技巧和方法,就需要大家平常多注意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

何谓明“三节”

欲致“招熟”须明“三节”。三节是指人的整体或局部均分爲上、中、下(或梢、中、根)三节。若以全身而言,则头部爲上节,头顶

至咽喉之间,即梢节;胸部爲中节,咽喉至下丹田之间,即中节;腿

部爲下节,自大腿根至两脚趾之间即梢节。

若以腿部而言,胯爲根节,膝爲中节,足爲梢节。若以中部而言,则胸爲上节,腹爲中节,丹田爲下节。若以臂而言,则膊爲根节,

肘爲中节,手爲梢节。若以手而言,则腕爲根节,掌爲中节,指爲

梢节。

若以头部而言,则额爲上节,鼻爲中节,口爲下节。所以整个人体,从头至足,无处不以叁节而分。这也要求练习者必须知道周身

各部位的生理特性,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去遵循。

在陈式太极拳中,要想将各技法运用好,就需要调整身体各部为的作用。

《拳论》所讲“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阐述的就是“明三节”的重要意义,练习者千

万不要忽略。三节即明,练习者还须掌握“三合”。

“三合”的理解

在第一个阶段中主要掌握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详细的讲外三合,就是要求练习者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右手

与左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右肘与左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

右肩与左胯相合。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头与手相合,身与步相合。这都属于外三合的範畴。掌握外三合在第一阶段的练习中作用十分重大,它可以保

证练习者在所学习的拳术套路中招式动作姿势的正确性。

第一阶段的前期主要任务就是让练习者熟悉拳术套路动作。初学动作的正确性是很重要的。学拳容易改拳难,一旦练习者将自己所

练的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就很难再改成架势。

若顺其自然一直错练下去,一则收不到健体、技击及锻炼的预期功效,二则还会损伤练习者的身体。切记:柔是根本,气不可上逆,如横气填胸,则百害而无一益。所以练习者必须掌握外叁合,学就

正确的套路,持久的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招熟。

当练习者弄清了身体的叁节的含义、掌握了外三合的基本原理之后,注意力要集中于练习的过程中身法、步法、手法与眼法的具体

变化上来。

第一,陈式太极拳的身法,定要中正、大方、平正、舒展、和顺、八面支撑、含而不露。练习者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上起下落、

蹿蹦跳跃,无论四肢动作如何变化,都要保持自头至身躯与会阴穴

始终形成一条垂直线,即使弯曲也要曲中求直。

中气不偏不倚,上下一气贯通。凡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平衡,失掉中气者,均不符合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必须

更正。两肩与两胯,两肘与两膝,两手与两脚上下对齐,松而合,

合而开,不先不后,齐进齐退,是保障练习太极拳时身法正确、上

下相随、一气贯通的关键。

陈式太极拳身法轻灵、空松、圆活,全凭腰、胯、胸部的运转,在任何角度上都要保持身体平衡,切勿头、手前倾,弯腰或屈背凸

胸将严重影响尾闾中正和圆活。否则练习者胸部就会僵直发硬,不

能够得到正常运动。

如果练习者在练拳定势时,上下左右意气神一起把定气归于丹田,腰部松沉直竖,骶骨有力,腰部自然充实,下部自然稳固而定根基,胸、背部的肌肉与骨节儘量自然放鬆下沉,沉肩坠肘,含胸塌腰,

胸部内横膈向下舒张,形成横膈式深呼吸,促使气往腹部自然下沉,始而勉强,久而自然,以至上体轻灵,下体稳固,而不会引起挺胸

所造成的上重下轻。

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沈着稳重三者有机地结合,即形成陈式太极拳身法中正的特点。

第二,陈式太极拳步法的主要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须分明,左虚右必实,左实右必虚;前进或后退,身腰随即变;迈步要轻灵,

发步如猫行;落步须稳健,切忌摇颤滞。

太极拳的步法必须走圆形,螺旋上升,螺旋下降,切不可直来直去,直上直下。腿部动作须和手的动作协调进行,保持手随足运、

足随手运,符合上下相随的塬则。迈步时须先将一侧的胯根微微向

内收起,使这一侧的腹部充实,稳稳地落于一腿之上,重心固定。

脚五趾抓地,然后将另一条腿慢慢地划弧形而出,同时保持膝关节

微微而屈,不失膝关节的蓄劲和灵活性。对于落脚的方向、角度和

变转时足尖的外撇、内扣或足跟部的左旋、右转,包括主和次、先

与后,都必须明辩清楚。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

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

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

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特别是老架

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

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

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

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

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

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

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

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

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

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

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