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棒黄铜板检验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238.96 KB
- 文档页数:13
无锡新奇生电器有限公司WuXi XinQiSheng Electrical Co., Ltd.文件修订履历表文件名称黄铜板、黄铜带接收准则和检验规范文件编号SQS/QA.B002全3页制定制定日2005年9月12日版本 A 版次0 制定部门品质部批准审查制作新规制定唐其生李成泉陈伟修订修订日2009年10月10日版本 B 版次0 修订部门品质部批准审查制作修订内容文件转版修订修订日版本版次修订部门批准审查制作修订内容版 本 B 页 数 3 修订日期 2009.10.10 版 次 0 页 码 1 文件编号 SQS/QA.B002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铜板、黄铜带的检验规范和产品接收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 GB/T 2828.1-2003 按接受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2.2 GB/T 8054-1995 平均值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2.3 GB2041-80 黄铜板3 接收准则3.1产品的表面质量a) 黄铜板的表面质量要求:1. 表面应清洁,无裂纹、起皮、夹杂和绿锈,允许修理,但修理后不应使板材厚度超出允许偏差;2. 板材不应有分层;3. 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厚度超出允许偏差的划伤、斑点、凹坑、皱纹、压入物和辊印等缺陷。
b) 黄铜带的表面质量要求:除要求达到热板表面质量要求外,还应光滑,无气泡、起刺、严重脱锌、压折等现象3.2黄铜带厚度公差(mm) 3.3黄铜带宽度公差(mm)板材公称厚度 板材宽度 理论重量kg/m 2(比重8.8) 理论重量kg/m 2(比重8.5) 200-500 600-1200 1300-1800 厚度允许偏差 5.0 -0.45 -0.45 -0.70 44.00 42.50 5.5 -0.45 -0.45 -0.70 48.40 46.75 6.0 -0.45 -0.45 -0.70 52.80 51.00 6.5 -0.50 -0.50 -0.70 57.20 55.25 7.0 -0.50 -0.50 -0.70 61.60 59.50 7.5 -0.50 -0.50 -0.70 66.00 63.75 8.0 -0.50 -0.50 -0.80 70.40 68.00 9.0 -0.55 -0.55 -0.80 79.20 76.50 10.0 -0.55 -0.55 -0.90 88.00 85.00 11.0 -0.70 -0.70 -0.90 96.80 93.50 12.0 -0.70 -0.80 -0.10 105.60 102.00 13.0 -0.70 -0.90 -0.11 114.40 110.50 14.0 -0.70 -0.90 -0.11 123.20 119.00 15.0-0.80-0.10-0.12132.00 127.50板材公称长度板材宽度≤1000>1000宽度允许偏差1000-2000 -15 -20 2100-3000-30 -40版 本 B 页 数 3 修订日期 2009.10.10 版 次0 页 码 2文件编号SQS/QA.B0023.4黄铜带长度公差:-30mm ; 3.5黄铜板宽度公差:公称宽度1100以下的宽度公差为-10mm ;公称宽度1100以上的宽度公差为-20mm ; 3.6黄铜板厚度允许公差(mm)3.7黄铜板长度公差:公称长度1100以下的宽度公差为-15mm ;公称长度1100以上的宽度公差为-30mm 。
黄铜板GB2041-89 [11月14日]黄铜板GB2041-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铜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工业部门用的黄铜板。
2 引用标准(略)3 产品分类3.1 牌号、状态、规格板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 板材的尺寸及其允许偏差3.2.1 热轧板的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2.2 热轧板的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2.3 热轧板的长度允许偏差为+25mm。
注:热轧板长度大于400mm者不酸洗,厚度大于15mm的板材,可不切边头供应。
3.2.4 冷轧板的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3.2.5 冷轧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3.2.6 冷轧板的定尺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当宽度大于1100mm时为+25mm。
注:冷轧板分为定尺、倍尺和不定尺三种,不定尺长度的板材,每批中可交付重量不大于批重的15%,长度不小于宽度的短尺板材。
3.2.7 冷轧板材应平直,但允许有轻微的波浪。
厚度大于1.5mm的板材,其长度方向的不平度每米不超过15mm;厚度不大于1.5mm的板材,其长度方向的不平度每米应不超过40mm。
3.2.8 板材的边应切直,无裂边、卷边、允许有轻微的毛刺;切斜不应使板材宽度和长度超出其允许偏差。
3.3 标记示例用H62制成的硬态、较高级、厚度为1.5mm、宽度为600mm、长度为1200mm的板,标记为:板H62Y较高级1.5×600×1200 GB 2041-894 技术要求4.1 化学成分板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 5232的规定。
4.2 力学性能厚度不小于0.5mm的板材,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6的规定,厚度小于0.5mm的板材,不做拉伸试验,特殊要求者,经供需双方协议可提供实测数据。
厚度不小于15mm的热轧板,不做拉伸试验。
4.3 工艺性能4.3.1 杯突试验(冲头半径为10mm)结果应符合表7的规定,板材的杯试验须在合同中注明方予进行。
黄铜检验报告黄铜检验报告1. 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对黄铜进行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法来评估黄铜的性质:- 外观检查:观察黄铜的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损伤、氧化或其他异常情况。
- 密度测量:使用密度计测量黄铜的密度,并与标准密度进行对比。
-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计来测试黄铜的硬度,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 化学成分分析: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黄铜的成分含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 电阻测量:使用电阻计来测量黄铜的电阻,并与标准电阻值进行比较。
3. 检验结果根据以上的检验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检验结果:- 外观检查:黄铜表面平整,无明显的损伤或氧化。
- 密度测量:黄铜的密度为X g/cm³,与标准密度相匹配。
- 硬度测试:经过测试,黄铜的硬度为X HRC,符合标准要求。
- 化学成分分析:根据化学分析,黄铜的铜含量为X%,锌含量为X%,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
- 电阻测量:黄铜的电阻值为X Ω,与标准电阻相符。
4. 结论基于以上的检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黄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该黄铜可用于相关领域的应用,如制造工业、建筑材料等。
5. 建议为了确保黄铜的质量和性能,我们建议在使用黄铜之前进行定期的检验和维护,并遵循相关的使用规范。
6. 参考资料[1] 相关标准和规范[2] 黄铜制品检验方法手册以上报告为黄铜的检验结果,仅供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联系我们。
铜件检验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铜件的检验,主要有阀体密封圈、闸板、密封圈、阀杆螺母、阀杆、铜棒、铜焊条等铜件。
2.质量标准2.1.外观铸件要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并且不得有裂纹、砂眼、气孔等缺陷;棒料、焊条要求外表光滑且无影响使用的表面缺陷。
2.2.尺寸:形状、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工面应留有加工余量2.3.化学成分,如下表材质主要成分% 残余成分%不大于Cu Sn Pb Zn Fe Sb Ni P Al MnASTMB584 C86400 56~620.5~1.50.5~1.534~420.4~21.00.5~1.50.5~1.5ZCuSn5Pb5Zn5 83~87 4~6 4~6 4~6 0.3 0.2 1.0 0.05 0.0159-1铅黄铜57~65 0.8~1.90.8~1.9余量0.6 0.1 0.02 0.02注:黄杂铜材质如有特殊要求按相应标准进行验收,其余全部按59-1企业内控标准进行验收。
2.4机械性能,如下表材质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 屈服强度MPa 硬度HB ASTMB584C86400>414 >15 >138 ---- ZCuSn5Pb5Zn5 >195 >15 --- ----59-1铅黄铜>390 >12 --- --- 注:黄杂铜机械性能如有特殊要求按相应标准进行验收,其余全部按59-1企业内控标准进行验收。
3.检验及试验3.1.检查批量和检查单位的构成3.1.1检查批量:按种类、规格分类后,以每天的交货量为一个批量。
3.1.2检查单元:以一个铜件为1个检查单位。
3.2.检查顺序、项目、方式、方法以及判定标准,如下表:顺序检查项目检查方式及检查条件检查方法单位判定基准1 外观AQL=4.0 检验水平=S-3 目测按2.12 尺寸卡尺等量具按2.23 化学成分n=1, Ac=0, Re=1 光谱仪按2.33 机械性能棒料每批1根试棒液压试验机按2.4其它类铜件每月1根试棒注:1、日标、美标、阀杆螺母、阀座等供方每批检验化学成分;2、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按化验室检测本批结果为准,供应厂家每半年提供国家或第三方公认试验机构的质量报告交由我方查看,我方每半年对供方进行一次现场材质及机械性能抽查。
qsn6.5-0.1-黄铜棒/黄铜板/黄铜带/黄铜线/黄铜管
QSn6.5-0.1锡磷青铜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和抗磁性,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性良好,对电火花有较高的抗燃性,可焊接和钎焊,可切削性良好,在大气、淡水中耐蚀。
中文名磷青铜
外文名QSn6.5-0.1
标准GB/T 4423-2007
伸长率δ5≥13
特点及用途:
QSn6.5-0.1主要用于制造具有良好弹性和导电性能的弹簧接触片,精密仪器中的耐磨部件和抗磁件,例如齿轮、电刷盒、振动器、接触器等。
由于具有良好的耐大气、海水、淡水、蒸气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蒸汽锅炉、船舶部件,锡青铜是一种铸造收缩率最低的有色金属合金。
含磷锡青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可作为高精密工作母机的耐磨件和弹性件使用。
含铅锡青铜通常用作耐磨部件和滑动轴承。
用含锌锡青铜可以制造高气密性铸件。
化学成分:
单位(%):
铜Cu :余量
锡Sn :6.0~7.0
铅Pb:≤0.02
磷P:0.10~0.25
铝Al:≤0.002
铁Fe:≤0.05
硅Si :≤0.002
锑Sb :≤0.002
铋Bi:≤0.002
注:≤0.1(杂质)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470
注: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12
热处理规范:
热加工温度750~770℃;退火温度600~650℃。
h59黄铜国家标准H59黄铜是一种常用的黄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建筑装饰等领域。
H59黄铜国家标准是对H59黄铜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H59黄铜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化学成分要求。
H59黄铜国家标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铜、铅、锌等元素的含量范围,以及其他杂质元素的限制要求。
这些化学成分的要求是保证H59黄铜材料性能稳定的基础。
二、力学性能要求。
H59黄铜国家标准对其力学性能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的要求。
这些力学性能的要求是为了保证H59黄铜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
三、工艺性能要求。
H59黄铜国家标准还对其工艺性能进行了规定,包括冷加工性能、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等指标的要求。
这些工艺性能的要求是为了保证H59黄铜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四、表面质量要求。
H59黄铜国家标准对其表面质量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表面光洁度、氧化膜、划痕、气孔等缺陷的限制要求。
这些表面质量的要求是为了保证H59黄铜材料具有良好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总的来说,H59黄铜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H59黄铜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
遵循H59黄铜国家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H59黄铜制品的质量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对H59黄铜材料的需求。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制造商和用户都应严格遵守H59黄铜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H59黄铜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H59黄铜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H59黄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共同遵守,共同推动H59黄铜产业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黄铜棒技术标准
一、化学成分
黄铜棒应符合以下化学成分要求:
铜(Cu):60.0%~79.0%
锌(Zn):余量
其他元素:铅(Pb)、锡(Sn)、铁(Fe)、铝(Al)、硅(Si)、锑(Sb)、铋(Bi)、磷(P)等,最大总含量不超过0.5%。
二、尺寸标准
黄铜棒的尺寸应符合以下标准:
直径: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通常在2.0mm~20.0mm 之间。
长度:通常在100mm~1000mm之间,特殊长度可按需定制。
圆柱度:直径的公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圆度:应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三、机械性能
黄铜棒的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抗拉强度:不小于340MPa。
屈服强度:不小于250MPa。
伸长率:不小于30%。
布氏硬度:不小于80HBW。
电导率: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四、外观质量
黄铜棒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气泡、夹杂物等缺陷。
表面粗糙度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两端面应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外形尺寸应符合客户要求。
五、尺寸精度
黄铜棒的尺寸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直径公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长度公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圆柱度和圆度公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对于特殊用途的黄铜棒,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
黄铜棒材执行标准黄铜棒材执行标准●尺寸标准黄铜棒材的尺寸标准应符合GB/T 13808-2009《铜及铜合金棒材》中的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直径:黄铜棒材的直径应符合规格要求,一般按照公称直径进行标识。
●长度:黄铜棒材的长度应符合规格要求,一般以实际交货长度为准。
●尺寸偏差:黄铜棒材的直径和长度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以保证加工和使用要求。
化学成分标准黄铜棒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黄铜棒材应含有铜和锌两种元素,其中锌含量应在2.5%-6%之间。
此外,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如铁、锰等。
力学性能标准黄铜棒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抗拉强度:黄铜棒材在抗拉强度方面的性能表现,以不低于某一规定值来表示。
●屈服强度:黄铜棒材在屈服强度方面的性能表现,以不低于某一规定值来表示。
●断后伸长率:黄铜棒材在断后伸长率方面的性能表现,以不低于某一规定值来表示。
●硬度:黄铜棒材在硬度方面的性能表现,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计进行测试。
表面质量标准黄铜棒材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表面光洁度:黄铜棒材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刺、裂纹等缺陷。
●表面粗糙度:黄铜棒材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加工和使用要求。
●氧化程度:黄铜棒材的表面氧化程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试验方法标准黄铜棒材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黄铜棒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黄铜棒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表面质量检测:采用外观检查、粗糙度仪等设备对黄铜棒材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
质量保证标准黄铜棒材的生产和检验过程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铜材质检方案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
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铜材中板材和条材有热轧的和冷轧的;而带材和箔材都是冷轧的;管材和棒材则分为挤制品和拉制品;线材都是拉制的。
铜材按照成分可分为: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青铜:是铜和除了锌和镍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等紫铜:是铜含量很高的铜,其它杂质总含量在1%以下。
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
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
一、检测相关铜材有铜板,铜棒,铜管,铜带,铜线,铜排等铜材料。
1.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
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
铜棒分类:铝青铜棒,锡青铜棒,硅青铜棒,铍青铜板,黄铜板,白铜板,紫铜板,红铜板,钨铜板,无氧铜板,各材质铜板。
常用牌号:H59、HPb59-1、HPb59-3、H62、H65、H68、H70、H80、H90、C2600、C2680、C2700、C5210、C5191、C51000、QBe2.0、C1100、T2等。
通用规格:直径:φ1.0-200mm、长度:2500-6000mm。
2.铜管又称紫铜管。
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
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
铜管是最佳供水管道。
常用牌号:H62、H65、H68、H63、H70、H80、H90、C2600、C2680、C2700、C5210、C5191、C51000、QBe2.0、C1100、T2等。
通用规格:壁厚:0.1-100mm,外径:1-600mm。
3.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0.1~3×50~250mm各种状态铜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
XXX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的铜材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以满足生产的要求,特制定该原材料检验规范。
2.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本公司的铜材原材料检验。
3.相关文件:
参照公司发行的相关产品资料。
4..术语:
4.1抽样检验: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所预先制定的抽样方案。
从交验的一批原材料
中,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样品的检验结果,按照规定的判断准则,
判断该批原材料是否合格,并决定是接受还是拒收或采取其他处理方式。
5. 抽样方式:
1.铜棒属于特殊原材料、不按照AQL抽样水准进行抽样,每批次随意抽取10根出来用自制量具(编号:JW-25)进行检测、看外径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2.铜板属于特殊原材料、不按照AQL抽样水准进行抽样,每批次随意抽取10根出来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厚度尺寸要求。
6. 检验项目分类:
7. 检验报告:
做好原材料检验报告的填写工作,原材料批号、操作人员、操作日期……
等相关数据一一填写,并把检测报告填写在«进料检验报告»中。
XXX。
黄铜材检验标准Q/HTL003-2009/07代替QB/S003-2007/1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铜管材、棒材和型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黄铜管材、棒材和型材。
2技术要求2.1黄铜拉制管材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GB/T16866-1997一般用途加工铜管尺寸及允许偏差执行(见表1)。
注:方管的外径系指为切圆直径或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2.1.1黄铜管材的长度尺寸按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执行。
2.1.2黄铜管材的不圆度和壁厚的不均匀,不超出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
2.1.3黄铜管材的不直度≤5mm/m。
2.1.4黄铜管材的化学成份符合GB/T5232-1985标准中相应牌号的规定,供货的每批产品需提供材质化验符合性报告。
2.1.5黄铜管材的力学性能符合GB/T1527-1997。
2.1.6黄铜管弯曲后的抗裂性。
黄铜管按规定的弯曲半径和角度弯曲后,弯位不允许裂纹。
2.2黄铜拉制棒材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GB/T4423-1992执行(见表2)注:方棒、六角棒直径系指为切圆直径或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2.2.1黄铜棒材的长度尺寸按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执行。
2.2.2拉制黄铜棒材的弯曲度(见表3)2.2.3合性报告。
2.2.4黄铜棒材的力学性能符合GB/T4423-1992。
2.3挤制黄铜型材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表4执行(黄铜型材的开口尺寸除外)2.3.1挤制黄铜型材的长度尺寸按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执行。
2.3.2挤制黄铜型材的弯曲度1.5mm/m。
2.3.3挤制黄铜型材的化学成份应符合GB/T5232相应的牌号规定。
供货的每批产品需提供材质化验符合性报告。
2.3.4挤制黄铜型材的力学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黄铜材表面质量要求黄铜管材、棒材和型材表面无破损、凹陷、沙孔、杂质等。
黄铜棒技术标准一、引言黄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在机械制造、电气设备以及建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黄铜棒作为黄铜制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相关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制定和执行黄铜棒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生产、提高质量,并促进产品的贸易和市场竞争。
二、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铜棒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要求等内容,适用于黄铜棒的生产、检验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术语和定义1.黄铜棒:指由黄铜材料制成的圆形、方形或其他截面形状的棒材。
2.品种:指黄铜棒按其成分和用途等分类形式进行的区分。
3.规格:指黄铜棒的外径、壁厚、长度等几何尺寸参数。
4.牌号:指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分级的黄铜棒品种。
四、技术要求1. 原材料:(1) 黄铜棒的生产原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原材料应当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2) 废料回收利用的黄铜应当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成分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 成分和性能:(1) 黄铜棒的主要成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包括铜含量、锌含量等。
(2) 黄铜棒的力学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包括抗拉强度、屈服点、延伸率等。
3. 外观质量:(1) 黄铜棒表面不得存在明显的裂隙、气孔、麻点等缺陷。
(2) 黄铜棒的表面应当光滑平整,允许一定程度的氧化和色差。
4. 尺寸和公差:(1) 黄铜棒的尺寸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
(2) 黄铜棒的外径、长度等尺寸公差应当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五、检验方法1. 化学成分检验:(1) 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黄铜棒的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2) 可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成分检验。
2. 力学性能检验:(1)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设备对黄铜棒的抗拉强度、屈服点、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进行检测。
(2) 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类别 产品型号制订 谭琴琴 审核批准 版次 A/0序号检验工具一般检验水平II粗糙度目测AQL=2.5%成份(%)CuPbZnFeSbBi杂质总和要求61.890.22余量0.520.0010.01▲硬度硬度机5PCS/抽每一批▲抗拉强度检验报告每一批▲伸长率检验报告每一批▲长*宽*高游标卡尺AQL=1.0%平面度游标卡尺AQL=1.0%平行度游标卡尺AQL=1.0%5包装包装方式目测AQL=2.0%3机械特性材料1.2 表面要求无毛刺、碰伤及划伤等其它表面不良现象1.3 表面平整,无波面、无凹陷,边缘无塌角1.1 面板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达到1.6以内2▲基材成份光谱分析议图片进料检验检验项目质量要求AQL=2.5%JODEN 黄铜板检验标准备注:打" "符号须重点管控1外观表面游标卡尺/目测5PCS/抽每一批尺寸44.3 面板的平面度要求控制0.4mm以下4.4 面板的平行度要求控制±2mm以内(要求长宽在不同位置测量尺寸都须在公差范以内产品须用铁皮扎紧且每一层须要纸皮垫隔,以防擦花表面编制日期 修订日期黄铜板为半硬,硬度值14~17HW要求每批来料,厂家必须附上《抗拉强度报告》要求每批来料,厂家必须附上《伸长率报告》4.1 面板的长*宽*厚尺寸须符合图纸或BOM;4.2 厚度公差:要符合国标《GB/T2041-1989)(目前我司黄铜板厚度为2.5-3.2+0.070mm)面板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达到3.2以内硬度测试面板的平面度要求控制0.4mm 以下面板的平行度要求控制1mm 以下(要求长宽在不同位置测量尺寸都须在公差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