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45.86 KB
- 文档页数:10
2019年精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练习题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平均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5,6,7,8,9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变化B、5,6,7,8,9的平均数是7,和这组数据中的7表示的意义相同C、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时可以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演讲比赛,5个评委给笑笑的分数分别是:8.5、9.1、9.5、8.4、8.5。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分。
A、5.22B、8.7C、8.8D、8.9【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奥运会射击比赛中,每个选手的名次由各自射击成绩的( )确定.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最大值【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在一组不同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小强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cm,小刚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cm,由此判断小明一定比小刚矮。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A、B、C、D四个同学,将他们的身高两两相加,得到6个数,并从低到高排列.第一个数是2.64,第二个数是2.7,第六个数是2.96.这四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______米,最矮的同学与最高的同学身高相差______米.【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某次测试,以80分为标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8、0、﹣5、+9、﹣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______分.【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98,甲数是95,乙数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一组数据7、8、9、5、2、A.如果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那么A=______.如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那么A=______.如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5,那么A=______.A、8B、11C、6【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张星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小说书,如果每天看30页,18天可以看完;但图书馆规定时限是12天,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本小说书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A他平均每天至少要看45页.【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下面是三年级各班同学参加书法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平均每个班级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笑笑家今年下半年用水量是49.2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50元。
2019-2020学年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练习题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期中考试中,小刚的语文、数学一共考了192分,英语考了90分,她的平均成绩是( )分.A、90B、92C、94D、96【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偶数B、平均数是奇数C、平均数是整数D、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组不全相等的数的平均数大于这组数中最小的数B、一组不全相等的数的平均数小于这组数中最大的数C、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颗糖,这里的4就是一个平均数D、可以用一组数的总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求得这组数的平均数【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根据小朋友说的话,判断下面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第二组同学的体重一定都是24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同学的体重有可能都不是24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同学的体重都不可能超过24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杨娟的体重最轻,可能只有20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黄军的体重最重,可能只有24千克.A、正确B、错误【答案】:第5题【判断题】芳芳在一次测验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5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则英语成绩是98分.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四位中学生把压岁钱存入银行,存入的数分别为1180元,350元,430元,880元,他们平均每人存入银行______元钱。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二年级3个班各有一些同学参加运动会团体操表演,各班参加的人数如下表:①平均每个班有______人参加团体操表演?②______班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高于平均数?______班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低于平均数?③如果要把这些人排成人数相等的几行,可以排成______行?每行______人?【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五年级一班为灾区小朋友捐款120元,二班捐款112.5元,三班捐款147元,这个年级一共有92人,平均每人捐款______元【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在已考的4次考试中,张明的平均成绩为90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5分以上,他至少还要连考______次满分.【答案】:【解析】:淘气家一天一共花了多少钱?淘气一家三口这一天平均每人花费多少元?【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学校食堂运来10 t煤,用了一季度后,还剩2.5 t,平均每月烧多少吨煤?【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小红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英语得了96分。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计算1.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 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分.A. 7B. 6C. 5D. 4E. 32.小敏身高135厘米,在平均水深120厘米的游泳池里游泳,()危险.A.肯定有B.肯定没有C.可能有3.小明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和小强比()A.小明高B.小强高C.一样高D.无法确定4.有三个连续的整数,最小的为a,那么三个数的平均数为()A.aB.2aC.a+1D.3a+35.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60千米,回来时每小时的速度是30千米,他的往返平均速度是()千米.A. 20B. 24C. 256.小青、小兰和小红的平均身高是153cm.小兰身高161cn,小红身高154cm,小青的身高是()cm.A. 164B. 154C. 1447.把9和13的平均数记为0,则9和13应记为()A. 9,13B. 2,2C. +2,﹣2D.﹣2,+28.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是()A. 146B. 150C. 153D. 1609.有三个数a、b、c,其中a和b的平均数最大,a和c的平均数最小,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 aB.bC.cD.不确定10.一组数据:l2、12、12、13、16、18、21、23;“12”是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11.一次歌咏比赛,小丽的得分分别是95分,96分,93分,91分,90分,她的平均成绩是()A. 96分B. 93分C. 90分12.在读书活动中,三(4)班平均每人读5本.下面说法合理的是()A.全班每位同学一定都读了5本书B.不可能有同学读了9本书C.可能有同学只读了2本书13.不计算,请估计42、52、39、43的平均数大约在()之间.A. 42~43B. 39~43C. 43~5214.三年级(1)班抽10名同学测试体重,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他们的总体重量是()千克.A. 350B. 400C. 45015.皮鞋厂计划生产540双皮鞋,前七天平均每天生产45双,余下的需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x双.可列方程()A. 3x=540+7×45B. 45+3x=540C. 7×45+3x=540D. 7×45﹣3x=54016.(2012•衡阳)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本.17.全班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1:3.一次考试,男生平均分是80,全班的平均分是82,女生平均分是分.18.表是小红单元练习的成绩记录表,表中有两个数字不清楚,分别用字母A、B表示这两个数字,A代表数字,B代表数字.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79 A5 8B 8719.小强的语文、英语平均分是93分,数学公布后,平均成绩又提高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分.20.某电视机厂去年电视机生产情况统计图(单位:台; 2011年1月)看图列式计算:(1)全年共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3)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21.如图是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四次数学平时成绩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统计图.请根据图填空:(1)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分.(2)数学学期成绩是这样算的: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是分.22.五个评委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得9.85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6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88分.五个评委中打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多少分?23.某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分为91.5分,复查时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数学平均分为91.7分,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24.小明身高1.30米,准能趟过平均水深为1.20米的小河,不会有危险..(判断对错)25.一座炼钢厂在一星期里,前3天共炼钢0.48万吨,后4天共炼钢0.78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26.如图是某地区2008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图(2)这个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从月开始逐月上升,从月开始逐月下降.(3)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4)月和月的温差最大,月和月的温差最小.(5)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全年的平均气温是℃.(保留一位小数)27.如图是六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图(没有画完整).(1)电脑小组有20人,根据上述数据把上面的统计图画完整.(2)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有人.(3)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人.28.校长:“厂长你好!我们预定的500套桌椅做好了吗?”厂长:“还没有,我们已经做了6天,平均每天做52套,请放心,我们一定按时交货.”校长:“现在我们学校要提前开学,你们再做2天能完成剩余的任务吗?”厂长:“行,我们保证按你们的要求完成任务.”根据以上信息,算一算厂家最后2天平均每天至少要做多少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29.学校开展节水活动,某星期前4天共节水8.4吨,后3天平均每天节水4.9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30.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四月份前8天修1.7千米,后22天平均每天修0.25千米,这个工程队四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参考答案1.E【解析】解:10×9÷(40﹣10),=10×9÷30,=3(分).答:其余30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3分.故选:E.2.C【解析】解:平均水深为120厘米的游泳池,并不代表池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20厘米要深的多,所以一名身高135厘米的学生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20厘米的游泳中可能有危险;故选C.3.D【解析】解;小明和小强的身高未知,无法比较谁高;故选:D.4.C【解析】要求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根据题意可得,另两个数分别为a+1,a+2,然后根据“平均数=总成绩÷总个数”,代入数值,即可得出.解:由题意可知,另两个整数为a+1,a+2,a+(a+1)+(a+2)=3a+3,则平均数为:(3a+3)÷3,=(a+1)×3÷3,=a+1;故答案应选C.5.B【解析】解:(60×2)÷(60÷20+60÷30),=120÷5,=24(千米);答:他的往返平均速度是24千米.故选:B.6.C【解析】要求小青身高多少厘米,根据题意,先要求出三人的总身高,然后分别减去小兰和小红的身高,即可得出结论.解:153×3﹣161﹣154,=459﹣161﹣154,=144(cm);答:小青的身高144cm.故选:C.7.D【解析】正负数表示一组意义相反的数,9和13的平均数是11,以它为标准,把它记为0,9比它少2,记为﹣2,13比它多2,记为+2.解:9和13的平均数是11,把它记为0,9比它少2,记为﹣2,13比它多2,记为+2,故选:D.8.C【解析】解:(142×2+145×2+156×6+157×5)÷15=(284+290+936+785)÷15,=2295÷15,=153(辆),答: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是153辆.故选:C.9.B【解析】解:(a+b)÷2>(b+c)÷2,a+b>b+c,a>c;(b+c)÷2>(a+c)÷2,b+c>a+c,b>a,则b>a>c.故选:B.10.C【解析】解:“12”是这组数据的最小数,不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数字1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故是众数.故选C.11.B【解析】解:(95+96+93+91+90)÷5=465÷5=93(分);答:她的平均成绩是93分.故选:B.12.C【解析】解:三(4)班平均每人读5本,说明有人读书数量多于5本,有的读书数量少于5本或等于5本.所以全班每位同学一定都读了5本书说法错误;不可能有同学读了9本书说法错误;可能有同学读了2本说法正确.故选:C.13.C【解析】解:(42+52+39+43)÷4≈42.5.答:估计42、52、39、43的平均数大约在43~52之间.故选:C.14.C【解析】解:45×10=450(千克),答:他们的总体重量是450 千克.故选:C.15.C【解析】解:前7天生产的皮鞋数:45×7;余下的需要3天生产的皮鞋数3x;依题意可列方程7×45+3x=540.故选C.16.30【解析】解:因为总本书一定,则人数与每人分得的本数成反比,12:20=3:5,所以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5,男生人数占全班的(1﹣35),20×35÷25=30(人);答: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30本.17.88【解析】解:[82×(1+3)﹣80×3]÷1,=(328﹣240)÷1,=88(分);答:女生平均分是 88分;故答案为:88.18.9;7【解析】解:三科的总成绩是:87×3=261(分),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和是:261﹣79=182(分),因为5+7=12,所以B表示7,即英语考试成绩是87,数学的考试成绩为:182﹣87=95(分),即A表示数字9.故答案为:9,7.19.99【解析】解:(93+2)×3﹣93×2,=285﹣186,=99(分);答:小强的数学成绩是99分.故答案为:99.20.解:(1)10000+11000+13000+14000=48000(台);答:全年共生产电视机48000台.(2)48000÷12=4000(台);答: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4000台.(3)(14000﹣10000)÷10000=4000÷10000=40%;答: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40%.【解析】(1)把四个季度生产的电视机的台数加起来,即为全年共生产电视机的台数;(2)用全年共生产电视机的台数除以月份数12,即可求得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的台数;(3)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也就是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了的台数占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几.21.解:(1)(75+90+75+100)÷4,=340÷4,=85(分);(2)85×60%+95×40%,=51+38,=89(分);故答案为:85;89.【解析】(1)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四次平时的成绩分别是75分、90分、75分、100分,由此把四次平时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4,就是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2)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期末测验成绩是95分,而(1)已经求出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把平时成绩的平均分与期末测验成绩代入“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即可求出答案.22.解:最高分:9.88×4﹣9.85×3,=39.52﹣29.55,=9.97(分);最低分:9.66×4﹣9.85×3,=38.64﹣29.55,=9.09(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9.97﹣9.09=0.88(分);答: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0.88分.【解析】根据“平均分×评分人数=总分数”分别计算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3个裁判员的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后4个裁判员的总评分以及去掉最低分后的4个裁判员的总评分;然后根据“去掉最低分后的4个裁判员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3个裁判员总评分=运动员的最高分”求出运动员的最高分,根据“去掉最高分后4个裁判员的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3个裁判员的总评分=运动员的最低分”求出运动员的最低分,进而求得相差多少分.23.解:(98﹣89)÷(91.7﹣91.5),=9÷0.2,=45(人),答:这个班有45个学生【解析】用“98﹣89”求出少算的分数,因为前后平均分相差(91.7﹣91.5)=0.2分,根据“少算的分数÷前后平均分相差的分数=这个班的人数”解答即可.24.解:根据题干分析,平均水深1.20米,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大小,有的地方会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30米的小明要过河有危险,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解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由此即可进行判断.25.解:(0.48+0.78)÷7,=1.26÷7,=0.18(万吨),答: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0.18万吨.【解析】把前3天共炼钢的吨数与后4天共炼钢的吨数加起来再除以7就是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的吨数.26.解:(1)根据上图填写表格: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气温 2 5 9 15 20 26 33 35 24 18 10 6(2)这个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从(2)月开始逐月上升,从(9)月开始逐月下降.(3)(8)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4)(8)月和(9)月的温差最大,(1)月和(2)月的温差最小.(5)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5.3)℃,全年的平均气温是(16.9)℃;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2+5+9)÷3,=16÷3,≈5.3(℃);全年的平均气温是:(2+5+9+15+20+26+33+35+24+18+10+6)÷12,=203÷12,≈16.9(℃).故答案为:(1)2,5,9,15,20,26,33,35,24,18,106;(2)2,9;(3)8,1;(4)8,9,1,2;(5)5.3,16.9.【解析】(1)根据统计图上的数据填写;(2)从折线统计图上找出开始上升的月份和开始下降的月份即可;(3)从图上找出气温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可;(4)从折线的平缓程度上来回答;(5)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就是把前三个月的气温加起来,再除以3即可;求全年的平均气温,就是用全年的气温总和除以12即可.27.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2)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有 28人;(3)(25+21+28+18+26+20)÷6,=138÷6,=23(人);答: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23人.【解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每个小格表示5人,再根据电脑小组有20人,把统计图补画完整即可;(2)根据条形统计图长条的长短可知: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有 28人;(3)把六种兴趣小组的人数相加,再除以6即得平均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28.解:(500﹣6×52)÷2=(500﹣312)÷2,=182÷2,=91(套),答:厂家最后2天平均每天至少要做91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解析】根据题意,可用52乘6计算出已经做好的座椅套数,然后再用500减去已经做好的桌椅套数即是剩余的套数,最后再用剩余的桌椅套数除以2即可.29.解:(8.4+4.9×3)÷(3+4),=23.1÷7,=3.3(吨);答:这一星期的平均每天节水3.3吨.【解析】要求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应先求出后3天共节约多少吨水,然后用一星期共节约水的吨数除以天数得出结论.30.解:(1.7+0.25×22)÷(8+22),=7.2÷30,=0.24(千米);答: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0.24千米.【解析】要求这个修路队四月份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必须知道路长和需要的天数,路长包括前8天共修路1.7千米和后22天修的,首先求出后22天共修的了多少千米,再求出一共修了多少千米,继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可求出.【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上数学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习题精选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A、小于B、大于C、无法确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解答“梦幻谷平均每月有多少游客?”这个问题,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每年游客的数量÷12=平均每月游客的数量B、平均每天的游客数量×天数=平均每月游客的数量C、每季度游客的数量÷3=平均每月游客的数量D、平均每周游客的数量有误4=平均每月游客的数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A、87B、85C、90【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
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A、5道B、6道C、7道【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根据小朋友说的话,判断下面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第二组同学的体重一定都是24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同学的体重有可能都不是24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同学的体重都不可能超过24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杨娟的体重最轻,可能只有20千克.A、正确B、错误第二组黄军的体重最重,可能只有24千克.A、正确B、错误【答案】:➢第6题【判断题】18、19、20、21、23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0。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广场上有几个小朋友在进行晨练,其年龄如下:6岁7岁7岁5岁7岁4岁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年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用______表示这些小朋友的年龄情况较合适.A、6B、6.5C、7D、中位数【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下面是乐乐家去年上半年每月用水量情况统计表:乐乐家去年上半年月平均用水量是______吨。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同学们进行野营训练,第一天步行18千米,第二天步行20千米,第三天步行16千米,第四天步行10千米,他们平均每天步行______千米.【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数的应用(1)1.填空题。
(1)5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 .7,若前4个数据分别是9.7、9.72、9.68、9.65,那么第5个数据是()。
(2)某人养了80只羊,他从中任意抽取5只羊,称得每只羊分别重26千克、31千克、32千克、36千克、37千克,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计出他的80只羊一共重()千克。
2、小丁丁想知道自己一分钟可以走多少步。
他测了6次,测得1分钟走的步数分别是89步、84步、86步、87步、90步、89步。
(1)小丁丁平均1分钟可以走多少步?(2)如果小丁丁的平均步长是58厘米,小丁丁1分钟大约可以走多少米?(3)小丁丁从家到地铁站要走12分钟,小丁丁家到地铁站的路程大约是多少米(4)小丁丁家到学校有710.5米,小丁丁从家走到学校大约要走几分钟?3.五(1)班收集饮料瓶。
第一组12人;第二组10人;第三组11人;第四组12人。
第一次共收集256个;第二次共收集210个;第三次共收集254个。
(得数保留整数)(1)平均每组收集多少个?(2)平均每次收集多少个?(3)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4)平均每人每次收集多少个?4.某5个数的平均数是6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变为70。
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5.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把5包大米中1包的重量错看成30千克,因而算得每包的平均总量60千克,实际每包的平均重量为70千克,看错的这包大米重多少千克?6.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分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人数。
7.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平均分为84分,这一次要是考了100分,就能把平均分提高到86分那么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平均数的应用(2)1.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
往返全程的平均遠度是多少千米?2.小想用自己的步长来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他共记录了3次,第一次153步,第二次155步,第三次154步。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3.2平均数的计算练习卷(含解析)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小明身高 1.5 米,要趟过平均水深 1.2 米的小河,你认为第()种说法正确.A.小明趟过这条小河一点危险都没有B.虽然身高比平均水深高,但仍然会有危险C.有危险,肯定过不去2 .小明、小红、小李三人的平均年龄是27 岁,其中小明有 25 岁,小红和小李年龄相等,则小李的年龄是().A. 27 岁B. 28 岁C. 29 岁3 .老师买回4 捆铅笔,每捆8 支,送给同学们 20 支,还剩多少支?列式计算为()A.8×4-20B.8×4+ 20C. 20- 8×44 .聪聪的语、数平均成绩是94 分 , 语文成绩低于94 分 , 数学成绩()。
A.有可能高于 94 分B.一定高于 94分C.有可能是 94 分二、填空题5 .四位中学生把压岁钱存入银行,存入的数分别为1180 元, 350 元, 430 元, 880 元,他们平均每人存入银行________元钱.6 .自行车以每小时2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每小时30 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如两地相距120 千米,该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千米.7 . 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所有是 3 的倍数的数的平均数是.8 .小红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 分,已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均成绩是91,她的第三次成绩是_____分.三、判断题9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全班女生的总分为952 分,全班男生的总分为904 分,说明女生的成绩比男生好.( _____)10 .用单价12元的水果糖和单价15 元的奶糖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的单价一定在12 元至 15 元之间.( ______)11 .小明的身高是 1.4 米,经过一条平均水深 1.2 米的小河没有危险。
年级:小五辅导科目:数学课时数:3课题平均数的应用教学目的掌握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例1、在一场赛车比赛中,甲车绕跑道2圈,用去了3.5分钟,乙车绕跑道3圈,用了5.7分钟,比一比,哪辆赛车的平均速度较快一些?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类数据时,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
1、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两个机场7天进出口港航班大约有7210架次,而在2006年春运期间,40天里两个机场进出口港航班大约有42440架次,请问:上海两个机场2005年“十一”黄金周繁忙还是2006年春运繁忙?提示:哪段时间的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多,哪段时间就忙。
2、冷饮柜的营业员六月份30天共收款9330元,七月份31天共收款9406元,请问,六月份与七月份相比,哪个月平均每天收款要高一些?3、春花玩具厂春节的前10天共生产毛绒玩具1450个,春节后12天共生产2000个,请你比较春节前后每天生产玩具谁多谁少?例2、小胖从乡下姥姥家带回了35个柿子,从中取出5个,共重938千克,带回的35个柿子共重多少千克?1、小胖要用自己的步幅来测教学楼一段到另一端的长度,他走了四次,分别走了84步,82步,83步,84步,这座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2、根据第一题,小胖的步幅,小胖的家距学校720米,他从学校走到学校门口大约要走多少步?3、小红每天捡空瓶子卖钱支援希望小学,5天里她分别捡到5个、6个、3个、2个、5个空瓶子。
预计她一个月可以捡到到少瓶子。
1、小明去登一座高325.5米的山,上山每分钟行10米,下上时,每分钟比上山时快5米,小明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下面三个各代表一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一位数、一个两位数、一个三位数,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170,问:○中的数字各为几?○,○9 ,○761、甲、乙、丙三数,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219,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28,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291.求甲、乙、丙三数。
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计算(五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 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 )分.A . 7B . 6C . 5D . 4E . 3【答案】E【解析】解:10×9÷(40﹣10),=10×9÷30,=3(分).答:其余30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3分.故选:E .【题文】小敏身高135厘米,在平均水深120厘米的游泳池里游泳,( )危险.A.肯定有B .肯定没有C .可能有【答案】C【解析】解:平均水深为120厘米的游泳池,并不代表池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20厘米要深的多,所以一名身高135厘米的学生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20厘米的游泳中可能有危险; 故选C .【题文】小明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和小强比( )A.小明高B .小强高C .一样高D .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解;小明和小强的身高未知,无法比较谁高;故选:D .【题文】有三个连续的整数,最小的为a,那么三个数的平均数为()A.aB.2aC.a+1D.3a+3【答案】C【解析】要求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根据题意可得,另两个数分别为a+1,a+2,然后根据“平均数=总成绩÷总个数”,代入数值,即可得出.解:由题意可知,另两个整数为a+1,a+2,a+(a+1)+(a+2)=3a+3,则平均数为:(3a+3)÷3,=(a+1)×3÷3,=a+1;故答案应选C.【题文】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60千米,回来时每小时的速度是30千米,他的往返平均速度是()千米.A. 20B. 24C. 25【答案】B【解析】解:(60×2)÷(60÷20+60÷30),=120÷5,=24(千米);答:他的往返平均速度是24千米.故选:B.【题文】小青、小兰和小红的平均身高是153cm.小兰身高161cn,小红身高154cm,小青的身高是()cm.A. 164B. 154C. 144【答案】C【解析】要求小青身高多少厘米,根据题意,先要求出三人的总身高,然后分别减去小兰和小红的身高,即可得出结论.解:153×3﹣161﹣154,=459﹣161﹣154,=144(cm);答:小青的身高144cm.故选:C.【题文】把9和13的平均数记为0,则9和13应记为()A. 9,13B. 2,2C. +2,﹣2D.﹣2,+2【答案】D【解析】正负数表示一组意义相反的数,9和13的平均数是11,以它为标准,把它记为0,9比它少2,记为﹣2,13比它多2,记为+2.解:9和13的平均数是11,把它记为0,9比它少2,记为﹣2,13比它多2,记为+2,故选:D.【题文】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是()A. 146B. 150C. 153D. 160【答案】C【解析】解:(142×2+145×2+156×6+157×5)÷15=(284+290+936+785)÷15,=2295÷15,=153(辆),答: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是153辆.故选:C.【题文】有三个数a、b、c,其中a和b的平均数最大,a和c的平均数最小,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 aB.bC.cD.不确定【答案】B【解析】解:(a+b)÷2>(b+c)÷2,a+b>b+c,a>c;(b+c)÷2>(a+c)÷2,b+c>a+c,b>a,则b>a>c.故选:B.【题文】一组数据:l2、12、12、13、16、18、21、23;“12”是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答案】C【解析】解:“12”是这组数据的最小数,不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数字1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故是众数.故选C.【题文】一次歌咏比赛,小丽的得分分别是95分,96分,93分,91分,90分,她的平均成绩是()A. 96分B. 93分C. 90分【答案】B【解析】解:(95+96+93+91+90)÷5=465÷5=93(分);答:她的平均成绩是93分.故选:B.【题文】在读书活动中,三(4)班平均每人读5本.下面说法合理的是()A.全班每位同学一定都读了5本书B.不可能有同学读了9本书C.可能有同学只读了2本书【答案】C【解析】解:三(4)班平均每人读5本,说明有人读书数量多于5本,有的读书数量少于5本或等于5本.所以全班每位同学一定都读了5本书说法错误;不可能有同学读了9本书说法错误;可能有同学读了2本说法正确.故选:C.【题文】不计算,请估计42、52、39、43的平均数大约在()之间.A. 42~43B. 39~43C. 43~52【答案】C【解析】解:(42+52+39+43)÷4≈42.5.答:估计42、52、39、43的平均数大约在43~52之间.故选:C.【题文】三年级(1)班抽10名同学测试体重,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他们的总体重量是()千克.A. 350B. 400C. 450【答案】C【解析】解:45×10=450(千克),答:他们的总体重量是450 千克.故选:C.【题文】皮鞋厂计划生产540双皮鞋,前七天平均每天生产45双,余下的需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x 双.可列方程()A.3x=540+7×45B. 45+3x=540C.7×45+3x=540D.7×45﹣3x=540【答案】C【解析】解:前7天生产的皮鞋数:45×7;余下的需要3天生产的皮鞋数3x;依题意可列方程7×45+3x=540.故选C.【题文】(2012•衡阳)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本.【答案】30【解析】解:因为总本书一定,则人数与每人分得的本数成反比,12:20=3:5,所以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男生人数占全班的(1﹣),20×÷=30(人);答: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30本.【题文】全班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1:3.一次考试,男生平均分是80,全班的平均分是82,女生平均分是分.【答案】88【解析】解:[82×(1+3)﹣80×3]÷1,=(328﹣240)÷1,=88(分);答:女生平均分是 88分;故答案为:88.【题文】表是小红单元练习的成绩记录表,表中有两个数字不清楚,分别用字母A、B表示这两个数字,A 代表数字,B代表数字.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79 A5 8B 87【答案】9;7【解析】解:三科的总成绩是:87×3=261(分),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和是:261﹣79=182(分),因为5+7=12,所以B表示7,即英语考试成绩是87,数学的考试成绩为:182﹣87=95(分),即A表示数字9.故答案为:9,7.【题文】小强的语文、英语平均分是93分,数学公布后,平均成绩又提高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分.【答案】99【解析】解:(93+2)×3﹣93×2,=285﹣186,=99(分);答:小强的数学成绩是99分.故答案为:99.【题文】某电视机厂去年电视机生产情况统计图(单位:台; 2011年1月)看图列式计算:(1)全年共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3)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答案】解:(1)10000+11000+13000+14000=48000(台);答:全年共生产电视机48000台.(2)48000÷12=4000(台);答: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4000台.(3)(14000﹣10000)÷10000=4000÷10000=40%;答: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40%.【解析】(1)把四个季度生产的电视机的台数加起来,即为全年共生产电视机的台数;(2)用全年共生产电视机的台数除以月份数12,即可求得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的台数;(3)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也就是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了的台数占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几.【题文】如图是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四次数学平时成绩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统计图.请根据图填空:(1)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分.(2)数学学期成绩是这样算的: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是分.【答案】解:(1)(75+90+75+100)÷4,=340÷4,=85(分);(2)85×60%+95×40%,=51+38,=89(分);故答案为:85;89.【解析】(1)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四次平时的成绩分别是75分、90分、75分、100分,由此把四次平时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4,就是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2)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期末测验成绩是95分,而(1)已经求出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把平时成绩的平均分与期末测验成绩代入“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即可求出答案.【题文】五个评委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得9.85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6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88分.五个评委中打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多少分?【答案】解:最高分:9.88×4﹣9.85×3,=39.52﹣29.55,=9.97(分);最低分:9.66×4﹣9.85×3,=38.64﹣29.55,=9.09(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9.97﹣9.09=0.88(分);答: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0.88分.【解析】根据“平均分×评分人数=总分数”分别计算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3个裁判员的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后4个裁判员的总评分以及去掉最低分后的4个裁判员的总评分;然后根据“去掉最低分后的4个裁判员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3个裁判员总评分=运动员的最高分”求出运动员的最高分,根据“去掉最高分后4个裁判员的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3个裁判员的总评分=运动员的最低分”求出运动员的最低分,进而求得相差多少分.【题文】某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分为91.5分,复查时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数学平均分为91.7分,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答案】解:(98﹣89)÷(91.7﹣91.5),=9÷0.2,=45(人),答:这个班有45个学生【解析】用“98﹣89”求出少算的分数,因为前后平均分相差(91.7﹣91.5)=0.2分,根据“少算的分数÷前后平均分相差的分数=这个班的人数”解答即可.【题文】小明身高1.30米,准能趟过平均水深为1.20米的小河,不会有危险..(判断对错)【答案】解:根据题干分析,平均水深1.20米,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大小,有的地方会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30米的小明要过河有危险,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解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由此即可进行判断.【题文】一座炼钢厂在一星期里,前3天共炼钢0.48万吨,后4天共炼钢0.78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答案】解:(0.48+0.78)÷7,=1.26÷7,=0.18(万吨),答: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0.18万吨.【解析】把前3天共炼钢的吨数与后4天共炼钢的吨数加起来再除以7就是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的吨数.【题文】如图是某地区2008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图(1)根据上图填写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这个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从月开始逐月上升,从月开始逐月下降.(3)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4)月和月的温差最大,月和月的温差最小.(5)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全年的平均气温是℃.(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1)根据上图填写表格: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气温 2 5 9 15 20 26 33 35 24 18 10 6(2)这个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从(2)月开始逐月上升,从(9)月开始逐月下降.(3)(8)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4)(8)月和(9)月的温差最大,(1)月和(2)月的温差最小.(5)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5.3)℃,全年的平均气温是(16.9)℃;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2+5+9)÷3,=16÷3,≈5.3(℃);全年的平均气温是:(2+5+9+15+20+26+33+35+24+18+10+6)÷12,=203÷12,≈16.9(℃).故答案为:(1)2,5,9,15,20,26,33,35,24,18,106;(2)2,9;(3)8,1;(4)8,9,1,2;(5)5.3,16.9.【解析】(1)根据统计图上的数据填写;(2)从折线统计图上找出开始上升的月份和开始下降的月份即可;(3)从图上找出气温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可;(4)从折线的平缓程度上来回答;(5)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就是把前三个月的气温加起来,再除以3即可;求全年的平均气温,就是用全年的气温总和除以12即可.【题文】如图是六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图(没有画完整).(1)电脑小组有20人,根据上述数据把上面的统计图画完整.(2)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有人.(3)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人.【答案】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2)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有 28人;(3)(25+21+28+18+26+20)÷6,=138÷6,=23(人);答: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23人.【解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每个小格表示5人,再根据电脑小组有20人,把统计图补画完整即可;(2)根据条形统计图长条的长短可知: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有 28人;(3)把六种兴趣小组的人数相加,再除以6即得平均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题文】校长:“厂长你好!我们预定的500套桌椅做好了吗?”厂长:“还没有,我们已经做了6天,平均每天做52套,请放心,我们一定按时交货.”校长:“现在我们学校要提前开学,你们再做2天能完成剩余的任务吗?”厂长:“行,我们保证按你们的要求完成任务.”根据以上信息,算一算厂家最后2天平均每天至少要做多少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答案】解:(500﹣6×52)÷2=(500﹣312)÷2,=182÷2,=91(套),答:厂家最后2天平均每天至少要做91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解析】根据题意,可用52乘6计算出已经做好的座椅套数,然后再用500减去已经做好的桌椅套数即是剩余的套数,最后再用剩余的桌椅套数除以2即可.【题文】学校开展节水活动,某星期前4天共节水8.4吨,后3天平均每天节水4.9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答案】解:(8.4+4.9×3)÷(3+4),=23.1÷7,=3.3(吨);答:这一星期的平均每天节水3.3吨.【解析】要求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应先求出后3天共节约多少吨水,然后用一星期共节约水的吨数除以天数得出结论.【题文】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四月份前8天修1.7千米,后22天平均每天修0.25千米,这个工程队四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答案】解:(1.7+0.25×22)÷(8+22),=7.2÷30,=0.24(千米);答: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0.24千米.【解析】要求这个修路队四月份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必须知道路长和需要的天数,路长包括前8天共修路1.7千米和后22天修的,首先求出后22天共修的了多少千米,再求出一共修了多少千米,继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可求出.。
选择题敬老院有四位老人,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150岁,丙79岁,丁83岁.四人的平均年龄是()A. 312岁B. 78岁C. 87岁D. 86岁【答案】B【解析】(150+79+83)÷4=312÷4=78(岁)故答案为:B选择题下列关于平均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5,6,7,8,9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变化B. 5,6,7,8,9的平均数是7,和这组数据中的7表示的意义相同C. 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时可以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答案】B【解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平均数中任何一个数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变化;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时可以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选择题下面统计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反映三个数平均数的图是()。
A. B. C.【答案】B【解析】略选择题小明哥哥初三期中考试5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想在毕业会考时每门课的成绩都增加2分,这样他的5门功课的总分是多少分?列式是()A.93×5+2 B.93+5×2 C.(93﹣2)×5 D.(93+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95×5求出原来五门功课的总分,因为在下次考试中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提高2分,即提高的总分数为2×5=10分,最后再加上原来五门功课的总分求出后来五门功课的总分.解答:解:93×5+5×2=(93+2)×5=95×5=475(分)答:五门功课的总分是475分.故选:D.判断题小强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cm,小刚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cm,由此判断小明一定比小刚矮。
(______)【答案】×【解析】略判断题乐乐4次跳远的总成绩是8m,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