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 改造背景。
-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抵御自然灾害,也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等,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改造形式。
- 农业合作化。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 改造过程。
- 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
- 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是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集体劳动组织。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4. 改造结果。
-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但个体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遇到许多困难,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 改造形式。
- 走合作化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 改造过程。
- 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为生产合作。
开始时组织手工业供销小组或者供销合作社,这是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形式。
然后发展为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
4. 改造结果。
- 1956年底,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 改造背景。
- 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
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纳入社会主义轨道,以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2. 改造形式。
- 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2.主要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原则: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4.发展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化。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1.原因①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长,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2.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3.方式:从1954年起,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5.创举:赎买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四、三大改造完成:1953——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六、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七、缺点:在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八、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第5课三大改造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2、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
3、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1971年9月;1976年10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78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
第9课改革开放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第5课三大改造2.三大改造的时间:1953—1956年底3.三大改造的方式(1)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业生(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即公私双方共同经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赎买政策——和平过渡的创举。
4.三大改造的结果: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6.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达标检测】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 B.家庭个体劳动 C.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由国家赎买接手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②交通运输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手工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7、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
第5课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是__一家一户__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农业生产合作社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__1955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手工业生产合作社__。
易混易错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属于农民。
(×)提示:我国在土地改革之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土地的性质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公私合营1.原因: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②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经济。
2.形式: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公私合营__。
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赎买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全行业公私合营__的高潮。
5.三大改造的完成(1)完成:到__1956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资本主义工商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评价①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__社会主义初级__阶段。
②不足: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易混易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