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花岗岩名山 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武当山简介篇一:湖北武当山简介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景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避暑胜地,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X年武当山62处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山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联合国专家考斯拉说:"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学"。
联合国专家苏明塔加在考察武当山后称赞:"中国伟大的历史,依然存留在武当山"。
世界建筑师学会副主席杨廷保称赞武当山古建筑是"人世上的天堂,驾于五岳之上"。
武当文化,华夏魂灵。
"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武当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春秋至汉末,武当山已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当道教得到发展。
唐贞观年间,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祈雨而应,唐太宗敕建五龙祠。
唐末,武当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宋元时,皇室大肆封号武当真武神,把真武神推崇为"社稷家神",将武当山作为"告天祝寿"的重要场所。
明代,武当山被皇室封为"大岳"、"治世玄岳",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使武当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
我国花岗岩分布[总论]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
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具体]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九嶷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福建的太姥山、鼓浪屿,广东罗浮山,广西桂平西山、猫儿山,湖北九宫山、黄冈陵,江苏的灵岩山、天平山,天津的盘山,北京云蒙山,河北老岭,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四川贡嘎山,海南大洲岛、铜鼓岭、七星岭、五指山等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
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名山景观特征,eg,(1)“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属于“峰峦―密集峰柱组合型峰林景观”,其景观标型(单元)有峰峦―峰墙―石林―峰丛―峰柱―石锥―峡谷―崖壁8 类,不仅类型齐全,而且特征典型,特别是其奇特的造型,世界罕见。
从“成岩―成山―成景”的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阶段来看,“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处于幼年晚期―青年期阶段。
(2)“黄山式”花岗岩景观:既有“三清山式”峰林景观特色,也兼有“华山式”景观的某些特点。
景观形态以大型浑圆状和部分锥状山峰所组成的峰峦为主体,中小型微地貌相对较少,且分布稀散,花岗岩峰林景观规模不大,且残留于岩体的中下部。
从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而言,“黄山式”早于“三清山式”,晚于“华山式”。
(3)“华山式”花岗岩景观:以高峰陡崖绝壁山体景观为特色,以“险峻”著称。
地质作用以构造切割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弱于泰山。
(4)“泰山式”花岗岩景观:以浑圆雄厚山体与陡坡、崖壁组合景观为特色,以“雄伟”著称。
泰山花岗岩景观由太古代花岗岩杂岩组成,化学风化作用较强。
从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分析,“泰山式”早于“华山式”,晚于“普陀山式”。
花岗岩及花岗岩景观研究——以浙江天台山为例摘要:中国的花岗岩在地理分布上遍及全国,在地质构造分布上遍及所有的造山带,在产出时代上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发现。
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重要的旅游资源。
本文以浙江天台山为案例,对花岗岩及花岗岩景观加以研究。
关键字:花岗岩;天台山;花岗岩景观;百丈坑一、序言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
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
属于火成岩之一种。
花岗岩主要成分是长石、石英和云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
1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体。
它质地坚硬,岩性较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多构成山地的核心,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常形成挺拔险峻、峭壁耸立的雄奇景观。
表层岩石球状风化显著,还可形成各种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中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
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浙江天台山是一处比较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
二、天台山概况坐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
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而著称,且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1引用自百度百科“花岗岩”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
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
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
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花岗岩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
以海拔2500m 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九嶷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福建的太姥山、鼓浪屿,广东罗浮山,广西桂平西山、猫儿山,湖北九宫山、黄冈陵,江苏的灵岩山、天平山,天津的盘山,北京云蒙山,河北老岭,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四川贡嘎山,海南大洲岛、铜鼓岭、七星岭、五指山等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
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变质岩我国由变质岩构成的名山很多,大江南北分布广泛。
著名的如泰山、嵩山、庐山、五台山、苍山、武当山、梵净山等。
泰山以山体高大雄伟著称,尤其是由古老的杂岩组成的南坡,主体是由古老的花岗闪长岩体变质而成。
梵净山相对高差达2000余m,出露于群峰之巅,巍峨壮观。
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造就了无数奇峰怪石,如鹰嘴岩、蘑菇岩、冰盆、“万卷书”等。
苍山由石灰岩变质后的大理岩构成,山石如玉,山峰险峻,林木苍苍,犹如人间仙境。
其他著名的变质岩山还有江苏孔望山、花果山,浙江南明山等等。
沉积岩(比较多,自己看吧)1.砂岩地貌当碎屑粒度在2—0.06mm,含量大于50%的碎屑经沉淀、胶结而成的岩石称砂岩。
当其粒度大于2mm,含量在于25%一50%的碎屑岩称为砂砾岩。
砂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等,其胶结物为硅、铁、钙、粘土等。
颜色为淡灰、橙红、紫红、黑灰、淡绿、黄褐等色。
在阳光照射下灿烂绚丽,:,光艳夺目。
砂岩除具有沉积岩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顶平(或斜)、身陡、坡缓”的特点。
现将其有代表性的地貌分述如下:(1) 丹霞地貌“有丹崖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称为丹霞地貌”(1993年黄进教授定义)它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具有砂岩、砾岩、页岩交互成层的结构特点,岩层多水平状。
三清山最美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
三清山最美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
以自然山岳风光称绝的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的东北部。
其山岳景观雄险奇秀,充满仙风神韵。
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主要有峰峦、峰墙、峰丛、峰柱、石林、石锥、岩壁、峡谷和造型石等9种类型。
在核心景区3780公顷的范围内,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处,景物、景观384余处,堪称天下花岗岩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丰富奇绝的造型石景千姿百态,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堪称世界“绝景”。
p1. 三清山经历了14亿年的地质变化运动,风雨沧桑,形成了举世无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
p2. “巨蟒出山”的标志性造型景观,已为世界“绝景”。
p3. 云雾缠绕的“巨蟒出山”。
p4. 惟妙惟肖逼真的玉女开怀。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华山花岗岩构成的奇山峻峰距今6亿~10亿年前,古老的华山开始隆起,那时它还仅仅是一座不起眼的小丘陵。
距今1.66亿年的燕山运动期间,大量的花岗岩浆侵入古华山的片麻岩中,炽热的花岗岩浆遇冷凝固,形成了东西长约21公里、南北宽约6.6公里的巨大混合岩基。
约在8000万年前,燕山运动中后期,华山北麓发生断裂下陷,形成渭河地堑盆地,南侧的秦岭断层山地急剧上升,而华山东西两侧的河谷强烈下切,古华山的片麻岩在造山运动中受力粉碎崩塌,坚硬的花岗岩基脱颖而出,于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华山诞生了。
它成为由一块完整的、硕大无比的花岗岩构成的奇山峻峰,这在中国山脉中极为罕见。
后来千万年的风雨侵蚀,让华山变得更加奇崛伟岸,它因此赢得了“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赞誉。
华山雄踞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为东西交通之咽喉,古城长安、洛阳之中枢。
华山是中国的五岳中的“西岳”,是五岳之中最为高峻的一座,在它诞生之后,它就与华夏历史密不可分。
清代学者章太炎考证说:“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
”华山因此被誉为“华夏之根”。
从轩辕黄帝开始,华山就是一座闻名遐迩的道山。
今天,华山是五岳之中唯一由道教独占的山岳。
华山的人文遗迹,都与道家密切相关。
来到华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古建筑群玉泉院。
北宋皇年间玉泉院的建立,是为了纪念当时仙逝不久的高道陈抟。
陈抟在华山隐居40多年,受到宋太祖、宋太宗两位皇帝的礼遇,后来的宋真宗,也是由他举荐而继承大统的。
今天,陈抟就长眠在玉泉院内。
陈抟在华山留下的遗迹传说很多,最为著名的就是“一盘棋赢华山”。
五代末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还未发达时,在华山遇见了陈抟,两人赌棋,赵匡胤身无分文,陈抟说:就以这华山做你的赌资吧,你输了棋,这华山就永归道家所有。
赵匡胤哪里知道自己日后会贵为皇帝,便一口应允,没想到输了棋,当日这话就成了金口玉言,再难反悔。
今天,两人博弈之下棋亭,矗立在东峰之侧,见证着这段佳话。
陈抟对华山钟爱有加,他用道家禅语,为后人描绘了华山之美:“山色满庭供画幛,松声万壑即琴弦。
请以黄⼭为例说明花岗岩景观的特点和成因
花岗岩与⽞武岩同属⽕⼭岩,不同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地下部分,在⾼压下形成,质地⽐喷出地表后形成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
黄⼭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柱或孤峰,⽯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的妙笔⽣花。
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
如黄⼭切割深达 500-1000 ⽶,形成⾼度在千⽶以上的⼭峰就有 70 多座。
当流⽔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线,这就是⼀线天。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因此不能形成在⽯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
但⾬⽔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洞。
另外,⽯蛋地貌发育的地区,⽯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
如黄⼭的⽔帘洞、莲花洞、鳌鱼洞。
“⾃古名⼭多聚泉”,泉是花岗岩⼭地的重要旅游景观。
如黄⼭的温泉和骊⼭的温泉。
花岗岩⼀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体有益的具放射性的氡⽓,这些泉⽔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资源。
我国的花岗岩地貌⼤多出现在⾬⽔充沛的东部地区,⼭⾼⽔⾼,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岳地区,⼀般都有瀑布出现。
如黄⼭的⼈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中国四大名山,见过这些奇山怪石才知道天之秀(3)—【世界之最网】4.九华山四大名山天柱峰天柱峰位于青峭湾西北,海拔1004米。
清代《九华山志》载:“天柱峰耸拔千仞,如柱倚天,此华东(指九华山东部)第一峰也。
”周边群峰环拱,南侧有峰名”响石崂”,据说每当雨天即发出奇妙的响声;西临双峰;南对大古峰;东北为翠峰滴翠;西北屏立五老峰;西南为列仙峰,峰顶多人形奇石。
莲台峰莲台峰位于罗汉墩东北,海拔1218米。
五大磐石高叠成峰,峰腰悬石错列,架空成洞,洞空旷,有”四门”可以进入。
曾有僧人栖居,大厅、禅堂可容百人。
芙蓉峰芙蓉峰又名华山西峰,莲花峰,海拔900米,芙蓉峰北起九华之首,上、中、下三座莲花峰,连绵拔起,石色青紫,状如莲花。
清人汪管诗云:“群峰可自五丁开,剖就芙蓉可乱栽。
常怪九华山上客,纷纷不为看山来。
” 插霄峰插霄峰即东崖,又名东峰,海拔817米,九华山名峰之一。
该峰峻峭高耸,两侧悬崖孤削,横截九华街东。
花潭涧和龙溪夹峰奔流,汇于龙池。
西南为化城盆地,东北为闵园峡谷。
每当云雾从龙池涌起,触该峰则分成两股云团分别涌向九华街和闵园谷地。
十王峰十王峰位于天台峰南侧,海拔1342米,为九华山第一高峰,由花岗岩构成。
峰上植被繁茂,有杉木林、黄山松,并有珍稀动物猕猴、穿山甲、鹰嘴龟、娃娃鱼等。
天台峰天台峰又名”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九华山第三高峰。
峰顶有天台禅寺,东南有一山脊,由裸露的花岗岩构成,呈黛色。
传说金地藏当年向闵公借地,在该峰一展袈裟,袈裟随风飘飞,竟遍覆九十九峰。
罗汉峰罗汉峰位于天台峰西北,海拔1280米。
由于组成其山体的花岗岩十分密致、坚硬,抗风化、流水冲蚀能力强,故形成浑圆顶状的山峰。
峰西有罗汉墩,是山脊上展开的一大片空旷地,遗有古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