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故里导游词

李白故里导游词

李白故里导游词
李白故里导游词

李白故里导游词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下面以李白故居导游词为例展开介绍。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景区是李白故居旅游区,领略李白故居的风土人情和诗仙遗韵。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江油市区南15公里青莲镇(旧彰明县治),唐诗人李白故乡,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主要景点有陇西院、太白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洗墨池、粉竹楼、月园墓等,已列为省级文物单位。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20XX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25 岁离蜀,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场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 碑,今已迁祠内。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宝、太华诸山,峰峦蜿蜒,山明水秀。

【李白纪念馆】

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20XX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宝,记载诗人青少年时代在青莲的两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

太白像、碑刻等,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与纪念馆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园,园内展布楼亭阁榭,林木丰茂,环境优雅。

李白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的纪念馆。位于四川省江油县城北中坝镇李白故里。1962年李白逝世1200周年时筹建,1981年建成。该馆为具有唐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式馆榭,1982年10月正式开馆。该馆藏品有元、明、清李白著述版本80 部、700册。明清以及近代、当代书画珍品2738件。宋、明、清碑碣16座,其中一级品3件。《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刻于宋淳化五年(994),碑高2. 94米,宽1米,厚0.24米,文25 行,每行54字。《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刻于宋熙宁元年(1068),碑高2.1米,宽0.97米,厚0.22米,碑文30行。另有北宋前刻制的石牛一座。还有清姜宸英书《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册页。其他近代和现代有关李白的版本、图书资料3300册。

【馆藏文物】

在江油城昌明河畔,有一组别致的仿唐建筑群,这里是全国建馆最早、面积最大、馆藏最丰富的李白纪念馆。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县级市中的纪念馆里,却又很多稀世奇珍,在很多大博物馆里也很难见到。评估中,这座并不大的纪念馆馆藏文物竟然评估了超过18亿元人民币。李白纪念馆经过筹备就用了20年。

1962年的四川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不少政协委员联名提案,重兴修建“李白纪念馆"。同年6月, 四川省文化局发出《关于筹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纪念馆计划》。随即,江油李白纪念馆筹备处成立,开始收集资料,征集字画。“文革”开始

后,筹建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李白纪念馆的筹建工作得以恢复。1979年5月,纪念馆在昌明河西岸破土动工,1982年10月

23日,纪念馆正式开馆。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李白纪念馆占地四万余平方米,收藏古籍1800余册,文物珍宝、艺术精品5000多件。这些珍宝中,李白诗集除有英文、日文版10余册外,还有宋代咸淳本和元代至元年间萧世斌本;有宋庆龄、陈云、邓小平等历届党和中国领导人题咏100多幅,石涛、仇英、祝枝山、杨慎、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明清以来的大家力作近千幅;有左宗棠、翁同和、张之洞、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墨宝及郭沫若、周谷城、启功、吴作人等名家题写的匾额楹联110余幅,历代石碑、石刻、瓷器等文物数十件,其中以石牛和宋代石碑最为珍贵。石涛山水册页六幅,均为珍品,估价超过8000万元。石涛是清初杰出画家,经历传奇。他本姓朱,是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当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来削发为僧后,自称苦瓜和尚。他的画构图之奇妙,笔墨之神化,题诗之超逸,都表现了他的风骨,早脱前人窠臼,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他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他的画极具创造性,为

后人所推崇。张大千最早成名时,就是因为临摹石涛的画几到乱真的地步。

【太白祠】

后人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所修建祠堂,位于中国四川省江油市西南15公里的青莲镇,青莲镇东南1公里处,盘江偎依其西侧。据《彰明县志》记载,太白祠初建于宋代,其后兴废交替,历宋元明清屡遭兵火,又多次整修,随盛衰而变。现存的大门、过厅、厢房、正堂及庭园格局,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1962年,太白祠被四川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逐步对太白祠进行培修,园林绿化也得以修复。尤其是1982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祠内有陈列室和明碑。收藏李白遗墨、遗迹的照片和拓片。太白祠大门口一楹联:“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进入大门之后,为一庭院,小径直达过厅。厅前有古桂二株,桂树右侧,立有民国时期剑阁专员林维干所书石碑一道,上镌(juan,雕刻)“太白故里”四字。过厅前廊有两道诗碑,左碑为清嘉庆十八年(1820XX年),四川道台兼龙安府事赵金笏撰写的七言古诗。右碑为清嘉庆八年(1820XX年),彰明县令赵洪轩撰写的杂言古诗。过厅和主堂现为李白事迹陈列室,供游人参观。1989年以来,在原太白祠的大门外,先后兴建了双重檐李客亭、泮池(泮,读p a no泮池,指导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小桥、白玉堂,东西配殿等仿唐建筑,原太白祠与新建李白纪念体系建筑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是李白故居青莲镇颇具规划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文物名胜。邓小平同志题辞“李

白故里”石碑立于新修大门庭园处

【太白碑林】

李白故里导游词

碑林以园林为基调,注重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根据李白诗风的脉络,分为“李白诗精品园”、“清风明月园”、“故园山水园”、“磨针寻梦园”、“诗仙醉酒园”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内容主要是历代书画名家书写的李白诗歌和颂扬李白的楹联诗文等近二千件创作精品,风格迥异,足以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的深刻魅力,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专门为此题写了“太白碑林”碑名

【陇西院】

陇西院位于江油市区西南15公里青莲镇天宝山麓。为唐诗人李白故宅。据院内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先生旧宅在青莲乡,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碑今移县城纪念馆)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属江油)县令杨天惠《彰明逸事》记云:“清廉乡(白)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宋建陇西院,明末毁于火。现存殿宇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仓颉、太白、文昌、地母等殿,并祀李白塑像。至民国年间,诸殿堂多残破,仅山门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陇西院”三字犹存。建国后历经修葺。院东数百步有李白妹妹李月园墓。

【太白洞】

太白洞位于江油市武都镇北2公里许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传唐李白青少年时常坐船来此游览,天晚,对岸灯笼洞出现灯笼一对,四周通明,李白乘兴在洞口夜读,合卷后灯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谣有“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洞口高约7米,宽约10米,可乘船入内。水泉清澈,清雅幽静。洞壁有历代游人题刻多处。

【李杜祠】

李杜祠在绵阳市东2公里的芙蓉溪东岸。后人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来过绵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为葱茏的富乐山。

现存大门、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仃920XX年)。占地6亩,工部词为单檐悬山式抬梁木结构建筑,面积120. 96平方米。水榭体量较大,为单檐歇山式顶,抬梁结构,长15.4米,宽5.9米,横跨于水池之上。四周有围墙,园内有花圃,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有《李杜与绵州》陈列游人络绎不绝。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灯武馆】

海灯武馆位于江油市昌明河畔,与李白纪念馆隔河相望。由于现代著名高僧海灯法师生于江油重华镇,故在此地建立武馆。该馆成馆于1988年,集仿古轩、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厅、练武场于一馆,布局谨严、气势、宏伟。该馆现由已逝世的海灯法师高徒执教,常年招收海内外学员,教授名扬海外的正宗少林武术,现已为中国培

养了不少专业、业余武术人才。

各位游客朋友,讲解至此结束。希望这次李白故里之旅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我的解说能让您满意。谢谢!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你们要参观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我是你们的导游,叫郑任敏,你们可以叫我郑导。我们现在正乘着车子向陕西省西安临潼区驶去,也是秦兵马俑所在的位置。在参观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位文明的游客,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秦始皇兵马俑共分成3个坑,其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秦俑的造型,运用了模、塑、捏、堆、贴、刻、画等7种传统的泥塑技法,把体、量、形、神、色、质等基本要素表现得淋漓尽致。秦俑不仅体态丰盈、生动逼真,而且其身上各部位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因此,有人称秦俑艺术是“三分雕塑,七分彩绘”。 秦兵马俑群里的兵马俑数不胜数,分成了好几种: 兵俑阵、跪射俑、陶马、彩绘陶俑、战车俑、牵马陶俑、彩绘车马车俑、将军俑、武士俑等。 这些兵马俑各个神态不一,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兵马俑,他们的神态没有哪两个是一样的。

5篇介绍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今天的小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今天我们要去参观西安临潼的秦兵马俑,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秦兵马俑是世界文物,请大要文明参观,俑坑内禁止吸烟、乱扔纸屑,参观文物不要大声喧哗。请大家顺序排队,然后跟我走! 说起秦兵马俑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小学课本里就有它的介绍,它可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大家猜猜兵马用大概有多大?对!它有19120平方米,大概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呢! 我们今天主要是参观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让我们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将军俑手里还拿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败敌人。跪射俑则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远处的那个兵马俑是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

江油市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自考毕业论文 题目:江油市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 发展策略 专业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刘巧准考证号011807405491 指导教师刘艺洁职称讲师 日期2009年9月25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一、李白文化与江油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李白简介 (2) 2、李白故里的传说 (2) 3、李白文化与江油旅游 (6) 二、李白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 (6) 1、没有将李白文化很好的加以运用 (6) 2、旅游地宣传力度不够 (6) 3、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足 (6) 4、旅游服务市场发展滞后 (6) 三、李白文化开发原则和发展策略 (8)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6) 2、围绕市场,创造需求 (6) 3、“象遮蔽”中寻找缝隙市场 (6)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6) 5、“李白故里.特钢新城”城市品牌宣传,提升服务接待水平 (6) 6、抓好人才和信息化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做好灾后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做好宣传的“点睛”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2)

李白故里导游词

李白故里导游词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下面以李白故居导游词为例展开介绍。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景区是李白故居旅游区,领略李白故居的风土人情和诗仙遗韵。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江油市区南15公里青莲镇(旧彰明县治),唐诗人李白故乡,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主要景点有陇西院、太白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洗墨池、粉竹楼、月园墓等,已列为省级文物单位。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20XX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25 岁离蜀,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场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 碑,今已迁祠内。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宝、太华诸山,峰峦蜿蜒,山明水秀。 【李白纪念馆】 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20XX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宝,记载诗人青少年时代在青莲的两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

太白像、碑刻等,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与纪念馆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园,园内展布楼亭阁榭,林木丰茂,环境优雅。 李白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的纪念馆。位于四川省江油县城北中坝镇李白故里。1962年李白逝世1200周年时筹建,1981年建成。该馆为具有唐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式馆榭,1982年10月正式开馆。该馆藏品有元、明、清李白著述版本80 部、700册。明清以及近代、当代书画珍品2738件。宋、明、清碑碣16座,其中一级品3件。《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刻于宋淳化五年(994),碑高2. 94米,宽1米,厚0.24米,文25 行,每行54字。《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刻于宋熙宁元年(1068),碑高2.1米,宽0.97米,厚0.22米,碑文30行。另有北宋前刻制的石牛一座。还有清姜宸英书《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册页。其他近代和现代有关李白的版本、图书资料3300册。 【馆藏文物】 在江油城昌明河畔,有一组别致的仿唐建筑群,这里是全国建馆最早、面积最大、馆藏最丰富的李白纪念馆。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县级市中的纪念馆里,却又很多稀世奇珍,在很多大博物馆里也很难见到。评估中,这座并不大的纪念馆馆藏文物竟然评估了超过18亿元人民币。李白纪念馆经过筹备就用了20年。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On the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Shaanxi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陕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的导游词无从下笔?先看看小泰为你们准备的范文吧,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哦,欢迎阅读观赏。

西安碑林导游词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 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 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 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关于李白故居导游词五篇

关于李白故居导游词五篇 青莲镇是我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居,是当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是绵阳市重点打造的“国际诗歌小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白故居导 游词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景区是李白故居旅游区,领略李白故居的风 土人情和诗仙遗韵。 【馆藏文物】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李白纪念馆占地四万余平方米,收藏古籍1800余册,文物珍宝、艺术精品5000多件。这些珍宝中,李白诗集除有英文、日文版10余册外,还有宋 代咸淳本和元代至元年间萧世斌本;有宋庆龄、陈云、邓小平等历届党和中国领导人题咏100多幅,石涛、仇英、祝枝山、杨慎、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明清以来的大家力作 近千幅;有左宗棠、翁同和、张之洞、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墨宝及郭沫若、周谷城、启功、吴作人等名家题写的匾额楹联110余幅,历代石碑、石刻、瓷器等文物数十件,其中以石牛和宋代石碑最为珍贵。石涛山水册页六幅,均为珍品,估价超过8000万元。石涛是清 初杰出画家,经历传奇。他本姓朱,是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 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 当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来削发为僧后,自称苦瓜和尚。他的画构图之奇妙, 笔墨之神化,题诗之超逸,都表现了他的风骨,早脱前人窠臼,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他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 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他的画极具创造性,为后人所推崇。张大千最早成名时,就是因为临摹石涛的画几到乱真的地步。 【太白祠】 进入大门之后,为一庭院,小径直达过厅。厅前有古桂二株,桂树右侧,立有民国时 期剑阁专员林维干所书石碑一道,上镌(juān,雕刻)太白故里四字。过厅前廊有两道诗碑,左碑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四川道台兼龙安府事赵金笏撰写的七言古诗。右碑为清 嘉庆八年(1803年),彰明县令赵洪轩撰写的杂言古诗。过厅和主堂现为李白事迹陈列室,供游人参观。1989年以来,在原太白祠的大门外,先后兴建了双重檐李客亭、泮池(泮,读pn。泮池,指导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小桥、白玉堂,东西配殿等仿唐建筑,原太白祠 与新建李白纪念体系建筑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是李白故居青莲镇颇具规划的、保存较为 完整的一处文物名胜。邓小平同志题辞李白故里石碑立于新修大门庭园处。 【太白碑林】

关于陕西景点导游词5篇汇总

关于陕西景点导游词5篇汇总 陕西可以说是我国古城遗迹最多的城市了,不知道大家是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雁塔。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能记住小雁塔这个景点。 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里。它建于公元720_ 义净法师建的,为了存放义净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小雁塔的外部结构。小雁塔的外部全是砖建的,是一座密檐式结构的塔。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小雁塔,会觉得它像一枚倒放着的螺丝钉。小雁塔经历过三次大地震,结果被震掉了最上面的两层。在没有破损的时候,小雁塔的高度是46米,地震后,它就变成43米了。

现在我们去里面看看吧!里面有石制的台阶和木制的扶手,别看它现在完整,其实它受过很多损伤。1965年时,梁思成提出了“以旧修旧”的方法,他找来了与青砖相同的砖来修补小雁塔,最后小雁塔终于和以前一样了。 小雁塔历史悠久,经过了70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更神奇的是,在公元1487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条大裂缝,可到了1520_年,经过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缝又合拢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时,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状,这样,不管经历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 祝大家玩得开心。再见! 陕西景点导游词2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从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在彩陶上绘着人面、鱼、

陕西旅游导游词

陕西旅游导游词 陕西西安导游词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 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 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 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 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 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 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 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 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 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 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 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 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 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 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 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

游李白故里作文1000字

游李白故里作文 1000 字 昨日,趁着暮春的一个周末,我随着父母,来到了李白 故里, 作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去朝圣千百年来被世人久 久称颂,在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 心境 是异样的激动。难以表述的言语和那些感动,时时地涌入心怀,我只能静静地走 近李白,走进他闪耀了千余年的诗歌 里,读着真实的李白和他那璀璨的文字。 李白故里位于江油市青莲镇, 地处绵阳与江油两城市之间。 青莲左有濂水环 绕,右有涪江环抱,山水灵秀,仙气飘渺的意境。再加之沿途那一律白墙红(或 黄)木,三角形瓦砾屋顶,以两层楼居多的颇具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更给了这 个在唐代就是古绵州的重要城镇, 添了几许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也增了不少厚重 的文化底蕴。 我们踏上了这片充满古代诗歌气息, 一代“诗仙”的故地, 走在由长方形石 块铺就的平整的路面上, 这里没有喧嚣, 有的只是少有的一份宁静, 绿树, 翠竹, 石条小路都静静地躺在那儿, 偶有古筝弹奏的带有古代韵味的乐曲, 时时扣击着 清净的耳畔,落入了闲来自得的心灵。 走近李白,更多的是要走入太白碑林,去觅寻他光辉闪耀的文字,让心久久 地徜徉于诗歌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感动中。 太白碑林分为地碑、 圆柱碑和石碑三 种,均由古今历朝历代书法家,为李白诗词 挥毫所著。穿行于这片诗歌的园林间,用心去谛听那些久远了的声音,在这 个心绪浮躁的年代里,唯有在这里,才能很冷静地去品读“诗仙”的心音,这些 熠熠生辉的诗词, 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 是留于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 财富。 穿过碑林,拾级而上,我来到了有三层楼高,木质结构的太白楼下。小憩片 刻后,素来永不言弃的我仍然决定爬上塔楼的最高层,去一览全景。太白楼的楼 梯,是只能容一人行走的极窄且陡的通道,我们一路小心翼翼地攀爬着,终于到 了最顶层, 登高远望, 整个青莲镇的美景尽收眼底。 只有在登上太白楼的这一刻, 我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盛唐诗

四川蜀汉江油关导游词(DOC)

四川蜀汉江油关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行程,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平武县南坝镇,在南坝镇后街原址上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座雄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此一定非常熟悉,朋友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吗? 大家请看我们北面的这座山峰是牛头山,南面的那座是凤翅山,两山对峙,卧虎九岭群峰环绕,四面高山峻岭相对而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间盆地,中间涪江奔腾而过,于天地间挤出了一线之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了一条险峻的山间要道,也形成了刀削斧砍的险谷深涧,然而这里却正是西北入川的必经之道—阴平古道。三国时期蜀中贤相诸葛亮有感于汉武帝开凿阴平古道从此进袭蜀国的历史,于是在此驻守重兵把守扼涪江天险为关。说道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明白了,这里就是改写中国历史的名关之一—江油关。 在江油关西北有铁龙关,东南有杲阳关,在往北经过唐家河便是“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那里还有雄视川、甘两省的北雄关;从江油关顺涪江河谷南下,有双峰壁立的石门关,由此到江油古县城武都后便出了深山而进入到成都平原,而绵阳、成都也就无险可守了,因此江油关被喻为为是以诸关为屏障的关中之关。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存亡从谋种程度上说仅系于江油一关,诸葛孔明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在他对江油关的重视上。在诸葛亮为蜀中丞相的时候,江油关不但深沟高垒、戒备森严,而且他还在摩天岭下无人区设置了上屯、中屯和下屯以为前哨。然而诸葛亮星沉五丈原后,后继的将领蒋琬、姜维、费夷等都认为此地无出川的大道。再加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均不走此道,因此这里的防务渐渐松弛,不但摩天岭下的上、中、下屯的驻兵被撤,就连江油关本身也形同虚设。 江油市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距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40公里。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设置归属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府正式入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相沿至1958年两县合并为江彰县,1959年更名江油县。其中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县时,曾分设过济时、重华、彰明3县和中坝市。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油市。2008年江油被确定为温家宝总理亲自领导的科学发展观试点城市。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油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三国时期江油已经是蜀国出入关中的重要军事政治要地,也是蜀国最后一道抵御敌人的关口。“勇夺江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合集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合集 要想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陕西是必去之地,你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欢迎阅读。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大全1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20_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20_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_之尊”的崇高地

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在历史上论与安徽关系的密切、影响的巨大、知名度高的诗人文学家,当非李白莫属。而关于李白与安徽的关系在民间、在学术界多年来也存在一些不同说法或不甚了然的问题,去年笔者发表了一篇《李白在安徽留下哪些疑问》,就四个热点问题作了解答。关于李白与安徽的关系值得认真而深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比如人们都认为李白对安徽贡献很多,功劳很大,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但到底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数量如何、价值如何,恐怕也说不大清楚。这里就这个问题再做一篇《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算是上文的续篇。 一、诗文作品是李白留给安徽最大的一宗文化遗产 李白先后五次游历安徽,时间累计十余年,并且在这里走向人生终点。在安徽东西南北各地游历中写下了大量诗文,我在给李白于安徽写作的诗文作编年时,共编入李白诗192首,文9篇,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占其一生创作总量近五分之一,占其可以确定写作地点的诗文数量近三分之一。李白的诗文可以考知写作地点的有650篇左右,而在安徽写作的共201篇,远远多出他在他的家乡蜀中以及另两个寓居地安陆、兖州一带所写数量,也多出他在京洛、吴越、金陵、江夏一带写作数量,可以说李白对安徽情有独钟,文思诗兴独多。 至于具体在安徽各个地方李白写了多少,历代地志和近年各地的有关宣传介绍都显得有些粗疏和随意,经笔者仔细检核,可以给出以下数字:当涂诗48首、文5篇,和县诗9首,宣城诗40首、文4篇,泾县诗19首,南陵14首(其中8首属铜陵,时南陵包括铜陵),秋浦(贵池)41首,青阳3首(2首属九华山),宿松5首,太湖2首(司空山,应属岳西),庐江郡(合肥)6首,寿春1首,砀山1首,江上作3首。 这些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有许多名篇,诗如《南陵别儿童入京》、《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六首》、《独坐敬亭山》、《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城见杜鹃花》、《哭宣城善酿纪叟》、《赠汪伦》、《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铜官山醉后绝句》、《秋浦歌十七首》、《清溪行》、《望九华山赠韦青阳仲堪》、《临路歌》等。 这是李白给予安徽一宗最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客籍诗人文学家在安徽写下这么多的文学作品,李白前谢眺写了二三十首、李白稍后的杜牧写了三四十首,超过百首的一时还找不到。以李白这样的诗名,他的这些作品对安徽后来诗风文风的兴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李白题咏较多的地方往往是诗风文风最兴盛的地方,自唐之后皖南的姑孰、泾溪、清溪成长了、吸引了很多的文人墨客,敬亭山、齐山、采石成了三座诗山,其流风余韵一直影响到今天。 二、李白的遗踪遗址也是他留给安徽的重要文化遗产 李白在安徽的遗踪分布很广泛,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半安徽都留下了他的遗踪。 我考察了李白游历安徽大约五次:第一次是天宝元年前后寓居南陵,然后由此奉诏入京;第二次天宝六载由金陵来安徽,至九载,游历了皖东当涂、历阳和县,皖西潜山、霍山、寿春、庐江郡合肥等地,时间四年;第三次天宝十二载由梁园来宣城,至十五载,游历了皖南宣城、当涂、泾县、南陵(包括繁昌、铜陵)、秋浦(贵池,包括石台西部、东至北部)、青阳(包括九华山),时间四年;

最新-李白纪念馆导游词 精品

李白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景区是李白故居旅游区,领略李白故居的风土人情和诗仙遗韵。 【李白纪念馆】【馆藏文物】经过20多年的建设,李白纪念馆占地四万余平方米,收藏古籍1800余册,文物珍宝、艺术精品5000多件。 这些珍宝中,李白诗集除有英文、日文版10余册外,还有宋代咸淳本和元代至元年间萧世斌本;有宋庆龄、陈云、邓小平等历届党和中国领导人题咏100多幅,石涛、仇英、祝枝山、杨慎、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明清以来的大家力作近千幅;有左宗棠、翁同和、张之洞、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墨宝及郭沫若、周谷城、启功、吴作人等名家题写的匾额楹联110余幅,历代石碑、石刻、瓷器等文物数十件,其中以石牛和宋代石碑最为珍贵。 石涛山水册页六幅,均为珍品,估价超过8000万元。 石涛是清初杰出画家,经历传奇。 他本姓朱,是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 当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来削发为僧后,自称苦瓜和尚。 他的画构图之奇妙,笔墨之神化,题诗之超逸,都表现了他的风骨,早脱前人窠臼,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 他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 他的画极具创造性,为后人所推崇。 张大千最早成名时,就是因为临摹石涛的画几到乱真的地步。 【太白祠】进入大门之后,为一庭院,小径直达过厅。 厅前有古桂二株,桂树右侧,立有民国时期剑阁专员林维干所书石碑一道,上镌ā,雕刻太白故里四字。 过厅前廊有两道诗碑,左碑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四川道台兼龙安府事赵金笏撰写的七言古诗。 右碑为清嘉庆八年1803年,彰明县令赵洪轩撰写的杂言古诗。 过厅和主堂现为李白事迹陈列室,供游人参观。 1989年以来,在原太白祠的大门外,先后兴建了双重檐李客亭、泮池泮,

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

2020 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 词_0175文档 EDUCATION WORD

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猪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

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数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

精选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

( 陕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0510 精选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Selected tour guide words of famous scenic spots in Shaanxi

精选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 精选5篇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一)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二.沿途导游 从西安市去骊山风景区三十公里,大约需要四十分钟,沿途要经过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中国有句俗话叫“走马观花”,我们现在是走车观花。 请诸位看看北边那一排高十二米的西安城墙,这城墙非但是中国,也是世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它建于十四世纪中期。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封他第二子朱樉为秦王坐阵西安。秦王特烧大砖,修建了它,包括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楼和城中的钟,鼓楼。城墙周长十二公里,城墙上宽12—14米,可以十马并行,费时八年方才完工。城外有宽约二十米护城河围绕,城上女墙上有炮楼,床子驽等守城利器。从大明王朝至大清王朝五百余年,它从未在战争中被攻下过。这些年一些电影、电视剧涉及古代攻城战守的场面,好多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叫咸宁路,靠我们左边,那林木丛生栏杆围绕的地方,便是西安市最大的公园-----兴庆公园,兴庆公园旧址是大唐王朝兴庆宫所在。唐王朝的京城长安便是今天的西安,城周百余里,比今西安城要大七倍,是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兴庆宫是唐朝黄帝专门闲乐的大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便在这里住过很久,大诗人李白还为她写过有名的赞美诗《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兴庆宫的南面为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们常喜欢清静,来这里读书和复习功课。 现在我们的汽车在西安东二环路行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来,西安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陆续建成,除了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外,,三环(第三环城路)以列入开铺计划之中。 精选5篇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有“关中塔庙之祖”之美誉的法门寺,我们现 在站的这个地方呢就是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山门广场,这里地处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有120公里,西距宝鸡市有96公里。 近几年啊,陕西政府致力于把法门寺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佛都,使法门寺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法门寺文化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等及部分组成,全面的展示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法门寺的山门,山门也被称为“三门”,大家可以看到这 三个门中间大两边小,中间的是空门,两边分别是无作门和无相门,我们

李白故里导游词.doc

李白故里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区是李白故居旅游区,领略李白故居的风土人情和诗仙遗韵。【李白纪念馆】【馆藏文物】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李白纪 念馆占地四万余平方米,收藏古籍 1800 余册,文物珍宝、艺术精品5000 多件。这些珍宝中,李白诗集除有英文、日文版 10 余册外, 还有宋代咸淳本和元代至元年间萧世斌本 ;有宋庆龄、陈云、邓小平等历届党和中国领导人题咏100 多幅,石涛、仇英、祝枝山、杨慎、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明清以来的大家力作近千幅;有左宗棠、翁同和、张之洞、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墨宝及郭沫若、周谷城、启功、吴作人等名家题写的匾额楹联110 余幅,历代石碑、石刻、瓷器等文物数十件,其中以石牛和宋代石碑最为珍贵。石涛山水册页六幅,均为珍品,估价超过8000 万元。石涛是清初杰出画家,经历传奇。他本姓朱,是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当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来削发为僧后,自称苦瓜和尚。他的画构图之奇妙,笔墨之神化,题诗之超逸,都表现了他的风骨,早脱前人窠臼,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他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他的画极具创造性,为后人所推崇。张大千最早成名时,就是因为临摹石涛的画几到乱真的地步。【太白祠】进入大门之后,为一庭院,小径直达过厅。厅前有古桂二株,桂树右侧,立有民国时期剑阁专员林维干所书石碑一道,上镌(ju m,雕刻)太白故里四字。过厅前廊有两道诗碑,左碑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 年),四川道台兼龙安府事赵金笏撰写的七言古诗。右碑为清嘉庆八年(1803 年),彰明县令赵洪轩撰写的杂言古诗。过厅和主堂现为李白事迹陈列室,供游人参观。1989 年以来,在原太白祠的大门外,先后兴建了双重檐李客亭、泮池(泮,读pn。泮池,指导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小桥、白玉堂,东西配殿等仿唐建筑,原太白祠与新建李白纪念体系建筑相得益彰, 融为一体,是李白故居青莲镇颇具规划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文物名胜。邓小平同志题辞李白故里石碑立于新修大门庭园处【太白碑林】李白故里导游词碑林以园林为基调,注重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根据李白诗风的脉络,分为李白诗精品园、清风明月园、故园山水园、磨针寻梦园、诗仙醉酒园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内容主要是历代书画名家书写的李白诗歌和颂扬李白的楹联诗文等近二千件创作精品,风格迥异,足以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的深刻魅力,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专门为此题写了太白碑林碑名【陇西院】陇西院位于江油市区西南15 公里青莲镇天宝山麓。为唐诗人李白故宅。据院内原有的北宋淳化

陕西华山导游词2300字

陕西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这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搞笑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状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是它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此刻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那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此刻位于五峰之一就是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那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那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那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此刻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了前面的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必须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那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此刻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

“李白故里”在哪里

“李白故里”在哪里 如今,你要去“李白故里”,那可要看准了。弄不好你要去四川,车子却将你拉到了湖北! 李白有两个故里?是也! 这不,为了此事儿,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还在较着劲儿呢!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从今年8 月中旬开始,湖北安陆市的宣传广告每天三次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引起江油人的强烈不满。8月21日,江油市委宣传部致函中央电视台和安陆市委宣传部,要求停止该宣传广告,理由是早在2003年,江油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地将“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注册为商标。 8月28日,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向安陆市政府发去措辞强硬的律师函,要求立即停止相关侵权行为。同日,安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仰正林公开表态:安陆的宣传片主要为树立城市形象,不是商业行为,故侵权不成立,江油不该独霸“李白故里”,如果要打官司,安陆奉陪到底。 双方相持之下,央视暂时停播了该则广告,而安陆市则通过湖北省工商局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关于“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是否侵犯“李白故里”商标专

用权问题的请示》。 9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批复指出,“安陆市作为李白曾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宣传片,是对客观事实的正常叙述和说明,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使用行为。” 有了这个“尚方宝剑”,安陆宣传广告又在央视恢复播出,于是争端再度升级。江油方面表示,如果安陆不肯修改其广告词或者停播广告,江油就同样在央视国际频道同一个时段做一个“李白故里,江油欢迎您”的广告,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两个“李白故里”。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争夺大战此起彼伏,有6个省在争“牛郎织女故里”,近10个地方在争“二乔故里”,十几个城市在争“梁祝故里”……而江油与安陆之间的“李白故里”之争,更是将这场大战推向了高潮。 硝烟弥漫,谁主沉浮?名人故里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真的那么重要吗?这种争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玄机?传承历史文化如何才能处理好“独享”与“共享”的关系? 江油也罢,安陆也罢,在继续争论之前,不妨认真反思一下诸如此类的问题。 文化不是面子活儿

导游词:武当山沿途城市介绍

导游词:武当山沿途城市介绍 孝感 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名“孝昌”。后来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孝感市是湖北省管辖的地级市之一。现有土地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截止2006年5月,总人口507万人。 “孝感牌”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其显著特点是: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原料无任何化学污染,产品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作为主要原料的麦芽糖又兼有润肺治喘之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减轻病情 董永卖生葬父 董永,东汉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南)人。因家贫困,父死后无钱安埋,便卖身葬父。在去富翁家途中的一株老槐树下,遇一美女主动要嫁给董永为妻,于是同至富翁家。富翁命其夫妇织绢三百匹,那女子心灵手巧,一月织成,得以提前偿债赎身。夫妻归家途中在老槐树下,其妻告诉董永:“我是天帝第七个女儿,奉命助君还债,请勿留恋。”说完告别

董永而去。从此,槐荫这个地方,改名为孝感。 黄香扇枕温衾 黄香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当时正好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 孟宗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安陆(安陆地势较高,县以南古时候为云梦泽,取义于“安全的陆地”的意思;) 安陆,被誉为李白故里、银杏之乡。 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安陆,娶已故宰相许圉(雨)师的孙女为妻,生一儿一女。他在安陆隐居十年,以文会友,留下了百余首诗篇。因此,安陆还被称为“李白故里”。 随州市是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全市版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