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布革水电站的项目分析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8
鲁布革水电站设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鲁布革水电站设计工作让我领悟到设计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在项目建设中工程设计的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便利的设计方案,以使工程能够按规定要求和时间表完工;其次要科学分析水电站结构对水流、泥沙、冲刷等影响,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水电站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要考虑水电站的经济性,审慎选择最优的设备及原料,以保证项目的建设成本。
通过参与该项目的设计工作,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水电站设计和施工技术,深深地感受到了设计对一个工程的重要性,也对进一步加强设计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第一篇范本(正式、严谨风格):正文:一、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的概述1.1 背景介绍1.2 水电站的位置和规模1.3 水电站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性二、鲁布革冲击的建设过程2.1 前期准备工作2.2 勘察与设计2.3 施工阶段2.4 完工与投产三、鲁布革冲击的主要设备与技术3.1 水轮发电机组3.2 水坝与闸门控制系统3.3 输电线路与变压器站四、鲁布革冲击的运营与维护4.1 运行管理4.2 安全防护4.3 设备维护和检修五、鲁布革冲击的环境保护措施5.1 水质监测与保护5.2 生态补偿与改善5.3 废水处理和排放控制六、鲁布革冲击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6.1 发电收入及投资回报6.2 就业和税收贡献6.3 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鲁布革冲击建设前期规划报告附件2:鲁布革冲击施工图纸集附件3:鲁布革冲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注释:指国家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法规,为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提供法律依据。
2. 法律名词2:环境保护法(简称“法”)注释:指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篇范本(简洁、活泼风格):正文:一、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的简介1.1 背景故事:当年冲击的艰辛和辉煌1.2 重量级选址:地理位置和规模介绍1.3 能源无敌功力:水电站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性二、鲁布革冲击的建造大事记2.1 踏破铁鞋:前期准备工作全解析2.2 动土开工:勘察与设计阶段盘点2.3 施工英雄榜: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2.4 巧手完工:1984年,鲁布革冲击投入运营三、大秘密揭晓:鲁布革冲击核心装备与高科技3.1 水轮发电机组:功不可没的发电英雄3.2 巨人守关人:水坝与闸门控制系统的千锤百炼3.3 电能驰骋:输电线路与变压器站的魅力四、鲁布革冲击的日常“修养”4.1 运营管理秘籍:如何让鲁布革冲击运转如泰山4.2 安全第一:保护工人和设备不手软4.3 机器医生:维护和检修的“好手艺”五、绿色守护者:鲁布革冲击的环保小能手5.1 水质安全大保镖:监测与保护的难题5.2 生态美化使者:补偿与改善的幸福使命5.3 废水治理专家:控制排放的小秘密六、财富密码:鲁布革冲击给社会带来的“惊喜”6.1 点亮财富宝藏:发电收入和投资回报全揭秘6.2 就业培训营:创造机会,税收贡献飙升6.3 善行豪礼:鲁布革冲击为当地社区带来的福音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鲁布革冲击建设前期规划报告附件2:鲁布革冲击施工图纸集附件3:鲁布革冲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注释:国家相关法规,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鲁布革水电站工程鲁布革水电站工程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水电建设方面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对外公开招标的国家重点工程。
这项工程按世界银行要求,对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及主要机电设备实行了国际招标。
引水隧洞工程标底为14958万元,日本大成公司以8463万元(比标底低43%)的标价中标。
为什么日本能够以如此低的价格将这个工程承包下来呢?很多人认为这绝对是一个赔钱的买卖。
关于如此低价中标,部分招标人一时还不愿接受,认为最低价中标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时尚早。
他们总认为最低价中标会导致施工企业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低劣。
实际上,这并不是必然结果,价格下降不是质量低劣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企业追逐更高利润的天性。
目前国内建设市场中建设监理制度以及质量问题终身追究制已从理论上堵塞了承包商偷工减料在低价中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不能以低价必然导致工程质量低劣为借口阻碍工程造价的市场取向进程。
如果施工企业是通过偷工减料的手段来追求利益最大化,中标价再高,也不能杜绝此现象,因为利润是无止境的。
况且,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一件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足以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前途,没有企业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
他毕竟有他赢利的一面。
那就是所谓的工程优化管理。
不过在那时,国内对优化管理方面的认识还太浅,根本就没有往深层次去考虑,这也是投标时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
鲁布革工程在施工组织上,承包方只用了30人组成的项目管理班子进行管理,施工人员是我国水电十四局的500名职工。
在建设过程中,实行了国际通行的工程监理制(工程师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等管理办法。
就这一点来讲,这是当时国内任何一个建筑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国内的企业在用人方面及管理方面跟国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科学的管理,优化的施工方式,强有力的计划性施工理念根本没有形成在管理层内部。
这样不仅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窝工问题就层出不穷,不仅耗费人力物力,造成巨大的浪费,还在时间的控制上有所拖延。
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离罗平县城约有46公里,它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
“鲁”是民族的意思,“布”是“山青水秀”的意思,“革”是“村寨”的意思,“鲁布革”的意思就是山青水秀的布依族村寨。
它的名声远播缘起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负责施工,开工3年后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项目。
但是根据与世界银行的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国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而中标。
大成公司报价8463万元,而引水隧洞工程标底为14958万元,比标底大大低了43%! 大成公司派到中国来的仅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从中国水电十四局雇了424名劳动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至2.5倍;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单头进尺373.7米的国际先进纪录。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量优良,工期比合同计划提前了5个月。
相形之下,水电十四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由于种种原因,进度迟缓。
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1984年4月、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截流难以实现。
同样是那拨子人,两者的差距为何那么大?此时,长期沿用“苏联老大哥”的“自营制”模式的中国水电建设企业意识到这样的奇迹产生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于科学的管理。
他们将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演绎为“项目法施工”。
项目法施工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与作业层相对分离为特性,以内部经济承包为纽带,实行动态管理和生产要素优化,从施工准备开始直至交工验收结束的一次性的施工管理活动。
鲁布革冲击:迈出艰难的第一步(1)鲁布革工程概况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罗平和贵州兴义交界处。
电站由三部份组成,第一部分首部枢纽拦河大坝为堆石坝,最大坝高103.5米。
第二部份为引水系统,由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钢管四部份组成,引水隧洞总长9.38公里,开挖直径8.8米,差动式调压井内径13米,井深63米。
第三部份为厂房枢纽,主付厂房设在地下,总长125米,宽18米,最大高度39.4米,安装1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四台,总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28.2亿千瓦时。
早在一九七七年,水电部就着手进行鲁布革电站的建设,水电十四局开始修路,进行施工准备。
但由于资金缺乏,工程一直未能正式开工,每年国家拨给工程局的少量资金,大部份用来维持施工队伍,准备工程进展缓慢,前后拖延7年之久。
八十年代初,水电部决定利用世行贷款,使工程出现转机。
鲁布革向世界银行贷款总额度为1.454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要求,鲁布革将引水系统工程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日本大成公司中标。
84年11月24日引水系统工程正式开工。
与此同时,国家直接投入资金6.9亿元,由水电十四局承担首部枢纽工程和地下厂房工程施工和永久机电设备安装。
1982年11月导流洞正式开工,1985年11月截流,1988年7月大成公司承担的引水系统工程全部完工,1988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1990年电站全部竣工。
(2)一个工程,两种体制鲁布革的国际招标是在外部条件尚未充分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只是电站引水系统进行国际招标,首部大坝枢纽和地下厂房工程以及机电安装仍由水电十四局负责施工。
因此形成了一个工程两种管理体制并存的状况。
这正好给了人们一个充分比较、研究、分析两种管理体制差异的极好机会。
对鲁布革引水系统进行的国际合同管理和计划经济下自营制的管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番比较:序号方面传统自营制管理方式国际合同管理方式1)项目参与各方的关系行政隶属关系或平行协作关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和水电十四局同为水电部下属单位,均为"地师级"。
我国项目管理典型案例——鲁布革工程1.鲁布革工程简介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罗平和贵州兴义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整个工程由首部枢纽拦河大坝、引水系统和厂房枢纽三部分组成。
首部枢纽拦河大坝最大坝高103.5m;引水系统由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钢管四部分组成,引水隧洞总长9.38km,开挖直径8.8m,调压井内径13m,井深63m,两条长469m、内径4.6m、倾角48度的高压钢管;厂房枢纽包括地下厂房及其配套的40个地下洞室群。
厂房总长125m,宽18m,最大高度39.4m,安装15万kW的水轮发电机四台,总容量60万kW,年发电量28.2亿kW·h。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安排了对黄泥河的踏勘。
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项目的设计。
水电部在1977年着手进行鲁布革电站的建设,水电十四局开始修路,进行施工准备。
但由于资金缺乏,准备工程进展缓慢,前后拖延7年之久。
1981年6月经国家批准,鲁布革电站列为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9亿美元,总工期53个月,要求1990年全部建成。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负责施工,开工3年后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项目。
但是根据与世界银行的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的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为了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引水隧洞工程被从水电十四局的“铁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联邦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个国家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中标。
于是形成了“一项工程、两种体制、三方施工”的格局。
三方施工是:一方是由挪威专家咨询,由水电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厂房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澳大利亚专家咨询,由水电十四局二公司承建的首部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日本大成公司承建的引水系统工程。
鲁布革水电站合同管理案例分析一、合同主体。
甲方:鲁布革水电站相关建设或管理方(咱就简单这么称呼哈)乙方:参与鲁布革水电站建设、运营等相关事务的另一方(不管是工程队呀,还是设备供应商啥的)二、工程概况。
咱先说说这个鲁布革水电站哈。
这可算是个大工程呢。
这个水电站的建设啊,包括好多好多的部分,像大坝的修建呀,发电机组的安装呀,还有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
那这个合同呢,就是要把这些建设相关的事情都管理好。
三、合同范围。
1. 工程建设部分。
乙方要负责按照甲方给定的设计图纸和相关的工程标准来进行建设。
比如说大坝的混凝土浇筑,得保证质量,不能有蜂窝麻面啥的。
而且这个浇筑的厚度呀,强度呀,都得符合要求。
对于发电机组呢,要保证安装得稳稳当当的,各个部件的连接要精准,就像拼图一样,一块都不能错。
还有那些输水管道啥的,得保证不漏水,这要是漏水了,那可不得了,就像水桶破了个洞,水都白流了呀。
2. 设备供应部分。
要是乙方负责供应设备的话,那这些设备得是质量上乘的。
不能是那种看着就破破烂烂,用不了几天就坏的东西。
就像我们买手机一样,肯定希望买个好用的,耐用的,这个设备也得这样。
比如说变压器,得能稳定地把电压变来变去,不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那水电站的电还咋正常供应呀。
四、合同价格与付款方式。
1. 合同价格。
这个价格可是双方商量了好久才定下来的呢。
它包含了乙方所有的成本,像人工成本啊,材料成本啊,还有乙方得赚点钱呀,毕竟人家也是要生活的嘛。
这个价格可不是随便定的,是根据市场行情,还有这个工程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
要是这个工程特别难,像在那种地形复杂的地方施工,那价格可能就会高一些,就像在山上盖房子肯定比在平地上盖房子要贵点是一个道理。
2. 付款方式。
甲方呢,不能让乙方干了活不给钱呀。
咱们得有个合理的付款方式。
一般来说呢,会先付一部分预付款,就像是给乙方一个定心丸,让乙方能去买材料、雇工人啥的。
然后在工程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再付一部分进度款。
项目管理案例鲁布革冲击波”始末(中国项目管理史一个划时代事件)鲁布革这个名字早已响遍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知名度。
其实,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离罗平县城约有46公里,它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一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
“鲁”是民族的意思,“布”是“山青水秀”的意思,“革”是“村寨"的意思,“鲁布革”的意思就是山青水秀的布依族村寨。
它的名声远播缘起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位千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于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被列为国家项点工程。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负责施工,开工3年后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项目。
但是根据与世界银行的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国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而中标。
大成公司报价8463万元而引水隧洞工程标底为14958万元,比标底大大低了43%!大成公司派到中国来的仅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从中国水电十四局雇了424名劳动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至2.5倍;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单头进尺373.7米的国际先进纪录。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蜇优良,工期比合同计划提前了5个月。
相形之下,水电十四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由千种种原因,进度迟缓。
世界银行特咨别询团1984年4月、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截流难以实现。
同样是那拨子人,两者的差距为何那么大?此时,长期沿用“苏联老大哥”的“自营制”模式的中国水电建设企业意识到这样的奇迹产生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于科学的管理。
鲁布革水电站项目工程经济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的黔西南水电事业鲁布革是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所属的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寨。
据传说,当年水利工作者来到这里研究修建水电站方案时,曾向当地居民询问地名。
当地人回答到“鲁布革”,即“不知道”的意思。
考察人员不懂布依语,于是便给新建电站起了这个有趣的名字。
图1 黔西南州鲁布革寨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
全州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253.1-1577.2毫米,终年温暖湿润。
南北盘江及红水河的河谷地带终年无霜雪,被誉为贵州省的“天然温室”。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
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其中长10公里以上的有78条,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31.55万千瓦,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水资源有比较好的条件。
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黔西南地区并没有建成大型的水电站。
这是由于水电开发长期以来受制于开发资金和市场需求两方面的不利条件,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一方面,黔西南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带,本区的经济力量不足以投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
另一方面,该州附近地区电力需求量低,没有兴建大型电站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广东、福建等地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资源紧张问题突现。
在正样的背景下,西电东送工程通过了可行性研究,上马启动。
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在云南、贵州等水力资源充足的地区兴建若干大型水电站,为东南省份输送电能。
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对黔西南地区进行了多方面考察,初步确立了在黄泥河的兴义流域修建水电站的方案。
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的融资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进入国际工程设计咨询领域较早,视野较为开阔。
20世纪70年代参与了阿尔巴尼亚毛泽东水电站、菲尔泽水电站,阿尔及利亚、缅甸、越南、老挝等多个国家的水电项目的援外工作。
1973年该院承担勘测设计的喀麦隆拉格都水电站装机72MW(4X18MW),是我国当时最大的援外水利水电工程之一,对该院的职工队伍锻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项目法水电站鲁鲁布革水电站创建了中国项目法施工的雏形,对中国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建设过程中,鲁布革电站工地先后引来了7个国家近百名咨询专家、承包商、制造商,由此在鲁布革形成了多国之间的激烈竞争、相互磨擦碰撞,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鲁布革冲击”。
改革开放前,我国水电建设同其他行业一样,是照搬苏联模式,在这种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施工企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自营”方式,无可避免地暴露出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施工效率低下、队伍素质不高、企业包袱沉重等弊端,制约了水电事业的发展。
1976年,鲁布革水电站开始筹备,电站由中国电建所属昆明院设计,水电十四局组建四公司负责引水隧洞开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在投资匮乏的条件下,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工作,到1982年,电站引水隧洞“三通一平”工作基本完成,各种生活设施基本就绪,施工支洞已经打通。
万事俱备,只欠引水隧洞主体工程建设授权的一纸开工令,就在千余名职工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一场新的战斗时,一场新的变革之风不期而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决定将鲁布革电站作为水电改革开放试点,除首部和厂房外,将电站引水隧洞系统工程从自营体制中分离出来,进行国际招标,资金引入世行贷款。
急于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外国人蜂拥而至,水电十四局等中国水电施工企业第一次以承包商的身份与8家国际承包商一起参加投标竞争。
1984年6月16日,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标底43%的标价中标引水隧洞工程。
消息传到工地,整个鲁布革工地一片哗然,水电十四局四公司更是炸开了锅,叹气、伤心、落泪、愤怒、惶惑和不服写在每个职工的脸上。
“大成公司夺走了我们的饭碗,我们就像一位带着嫁妆、兴致冲冲去迎娶新娘的新郎,可到那里一看,新娘竟然嫁给了别人”,这是当年鲁布革人的切肤之感。
怨愤归怨愤,现实毕竟是现实,水电十四局四公司唯一的选择就是撤出引水隧洞工程,因为这是竞争,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自燃法则。
鲁布革水电站鲁布革(“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
“鲁”是民族的意思,“布”是“山清水秀”的意思,“革”是“村寨”的意思,“鲁布革”的意思就是山清水秀的布依族村寨。
)水电站位于云南罗平和贵州兴义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整个工程由首部枢纽拦河大坝、引水系统和厂房枢纽三部分组成。
总容量60万kW,年发电量28.2亿kW·h。
项目由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
鲁布革水电站的引水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
引水系统工程的施工,按世界银行规定,实行建国以来第一次按照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法文名称的缩写)推荐的程序进行的国际公开(竞争性)招标。
1982年9月,刊登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标底。
引水系统工程原设计概算1·8亿元,为评标做的标底14958万元。
1982年9月~1983年6月,资格预审。
本工程的资格预审分两阶段进行。
招标公告发布之后,13个国家32家承包商提出了投标意向,争相介绍自己的优势和履历。
第一阶段资格预审(1982年9月~12月),招标人经过对承包商的施工经历、财务实力、法律地位、施工设备、技术水平和人才实力的初步审查,淘汰了其中的12家。
其余20家(包括我国公司3家)取得了投标资格。
第二阶段资格预审(1983年2月~6月),与世界银行磋商第一阶段预审结果,中外公司为组成联合投标公司进行谈判。
各承包商分别根据各自特长和劣势进一步寻找联营伙伴,中国3家公司分别与14家外商进行联营会谈,最后闽昆公司和挪威FHS公司联营,贵华公司和前联邦德国霍兹曼公司联营,江南公司不联营①。
这次国际竞争性招标,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规定我国公司享受7.5%的国内优惠。
1983年6月15日,发售招标文件(标书)。
15家取得投标资格的中外承包商购买了招标文件。
经过5个月的投标准备,1983年11月8日,开标大会在北京正式举行。
开标仪式按国际惯例,公开当众开标。
开标时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开封和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