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192.05 KB
- 文档页数:2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初中阶段,学习了浮力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崩溃的感觉,问题在哪里呢?密度、压强、浮力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做起题来让人感到非常困难,原因自然有本部分内容综合性极强,一些基本功我们还做的不够扎实的因素。
但对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大部分同学仅限于一个浮力公式,但对这个公式的由来并不理解,下面由图说物理带您来重新认识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来加深对浮力公式的理解。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
图A:浮力是物体上、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浮力的大小是像液体压强那样与深度有关吗?
图B:浮力的大小其实并不是与深度有关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吧!
第一步:认识器材
图C:实验前注意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第二步:测物重并记录
图D:用调好的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
第三步:测空桶重并记录
图E:用调好的测力计测出小空桶的重
第四步:把物体放入水中,收集溢出的水并读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后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图F:收集溢出的水、读测力计示数
第五步:测出收集到的溢出水与小桶的总重并记录
图G:测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量
总结结论
实验中我们得出了四个数据: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4N;
2、物体在水中的“重量”2.5N;
3、空桶的重量0.5N;
4、空桶与溢出的水的总重量2N。
通过对上面数据进行比较,很容易看得出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正好等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是不是很神奇呀!
再根据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借助求水的重量的方法,就可以间接地得出浮力公式啦:
F浮=G排=m排g
=ρ液V排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阐述了浮力的性质,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个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以及浮力的大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来进一步了解这一基本物理原理的具体表现。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包括一个适合测量体积的容器,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以及一个天平。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进行以下步骤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首先,我们将容器填满水,并将天平放在容器旁边。
然后,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入水中,记录下物体在水中的重量。
接着,我们用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通过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重复这个步骤,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中关于浮力的描述。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要确保容器中的水是充分的,以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其次,要准确地测量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重量,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要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来进行实验,以观察不同情况下浮力的表现。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进一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以及浮力的大小。
这对于我们理解物理学中的浮力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物理原理,为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总之,通过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以及浮力的大小。
这对于我们理解物理学中的浮力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物理原理,为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种综合实验教案设计,它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融合在一起,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两个重要的物理原理。
一、实验目的1.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的基本原理;2.学习如何计算物体容积、密度以及浮力;3.掌握如何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大小与物体完全浸没在流体中时排开的流体体积大小相等,方向与重力相反。
该原理通常用来解释那些在流体中浮起来或沉没下去的物体的行为。
2.浮力定律浮力定律是指当物体放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其所受的向上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方向相反。
浮力是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受到的一种向上的力量,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它就会浮在液体或气体表面上。
三、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⑴实验平台;⑵水槽;⑶游泳圈;⑷金属体积计;⑸实验小球;⑹尺子;⑺螺丝起子;2.实验步骤:⑴将水槽平放在实验平台上,放满水,并将游泳圈放入水槽中;⑵用金属体积计测量实验小球的大小和体积,并计算其密度;⑶将实验小球放在水槽中,并记录浸没的深度,再用尺子测量实验小球的直径;⑷将实验小球捞出来,再用尺子测量游泳圈的内径;⑸用螺丝起子将实验小球固定在游泳圈中,并放入水槽中;⑹记录实验小球固定后的浸没深度,把游泳圈从实验小球上取下;⑺记录实验小球的浸没深度,计算浮力大小,并与预计值比较。
四、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小球的浮力可以通过公式浮力=液体密度×被排开液体的体积×g(g为重力加速度)来计算;2.实验小球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体积=π×(直径/2)²来计算;3.实验小球的密度可以通过公式密度=重量/体积来计算。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要准确,不能出现误差;2.实验小球不能按照重力方向下压,以免影响实验结果;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同学们已经深刻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定律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如何计算物体容积、密度以及浮力的方法,同时还学习了如何进行实验并掌握了实验方法,这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不受物体本身重量的影响。
这个原理是由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他的《浮力》一书中提出的。
为了验证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1. 一个透明容器2. 水3. 物体,如橡皮球、金属球等4. 一个天平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并将其放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
2.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 将容器装满水,确保水平面接近容器的边缘。
4. 缓慢地将物体放入水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5.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观察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当物体浸入水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2. 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密度。
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物体会下沉,反之则会浮起。
3. 物体浮在水中的一部分会露出水面,而其余部分则在水中。
4. 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似乎减轻了,这是因为浮力抵消了物体本身重力的部分。
实验原理解析:根据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密度(ρ)可以用公式ρ= m/V 来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可以用公式F = ρ* V * g 来计算,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 = ρ_液体* V * g,其中ρ_液体是液体的密度。
由于浮力是向上的,所以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方向也是向上的。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
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那么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将小于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物体会下沉;反之,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将大于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物体会浮起。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指导老师:倪明学号:班级:物理学2班姓名:日期:2016.6.21一、实验内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二、实验器材J2118型阿基米德演示器,测力计,塑料吊桶,塑料圆柱体,溢液杯,盛液杯三、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讲解;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实验重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五、实验难点阿基米德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六、实验过程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1并记录其数据;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装适量水后受到的重力G2;3.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装有水的瓶子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瓶子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浮,此为瓶子和水受到的浮力;4.将瓶子中水倒掉并将排出水倒入空瓶中,此时用弹簧测力计测测量装有排出水的瓶子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G3,并记录其数值;5.对比G2,F浮,G3值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1.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后可得如下数据空瓶在空气在所受重力G 1空瓶装有适量水后在空气中所受重力G 2空瓶装有适量水后在水中所受浮力F 浮空瓶装有溢出水时在空气中所受重力G 3空瓶和水所受重力G42.数值记录如下表:实验结论:有F 浮和G4作比较可得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瓶子装有水放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 浮等于其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4。
误差分析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空瓶在倒水过程中并不完全干净导致实验结果存有一定误差;2.在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由于使用次数过多,测量存有一定误差;3.在读书过程中存有一定的视觉误差。
数值次数G 1/N G 2/N F 浮/N G 3/N G 4=(G 3-G 1)/N 10.09 0.42 0.42 0.52 0.43 20.09 0.41 0.41 0.51 0.42 30.09 0.42 0.42 0.51 0.42。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康威data网 2020-10-30
阿基米德原理说的是物体的运动受到它的外力的总和的影响,即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变力总和为零才能保持运动,而且这个变力总和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运动方向的。
因此,阿基米德关于物体运动的准则就是:直线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其受外力的总和与运动方向垂直,且总力为零;而当物体受到某一力作用,其运动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力及其方向均不可忽视。
要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最常用的实验就是使用超声波。
超声波的发射器是一个标准的“声
电发射源”,而接收器,则是一个由磁场和铁芯组成的“接收器”。
当发射器发射超声波时,其频率和路径受发射器里磁场不同方向的影响,所以发射器会受到它周围磁场产生的推力,而接收器也会受到周围磁场作用产生的拉力,周围磁场的方向同发射器和接收器
产生的推力和拉力刚好相反。
超声波在周围磁场作用下,发射器和接收器会受到磁场的双重影响:一是发射器受到磁场产生的向前的推力,接收器受到磁场产生的向后的拉力;二是因磁场的影响,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会受到磁场产生的力,这个力把它们拉得更近,超声波发出和接收的更加严密。
这样,就能观察到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论知识。
由此可见,阿基米德力学的实验,是观测磁力在物体受到激励后所具有的作用,也可以用来研究物体受到推力后的运动轨迹,其结果一定是符合阿基米德理论的,这也证实了物体运动的变量和它所受的受力的变力总和有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确定物体真实重量
步骤:
1.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数值为m1。
2. 确保天平的准确性,进行零位调节。
3. 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
4. 通过吊钩将物体固定在容器中,并保持悬浮状态。
5. 在空气中再次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2。
实验二: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净重
步骤:
1. 将已测得的m2值填入计算公式F = m2 * g中,得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
2. 用容器接收物体排除的液体,称量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记录为m3。
3. 将液体质量m3代入计算公式F = m3 * g中,得到液体的重力。
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应等于排除的液体重力,即F(浮力) = F(液体重力)。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
果,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重力值,并进行讨论。
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过程无误,物体所受浮力应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重点。
人教版教材中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再将重物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同时会在溢水杯水嘴下方的小烧杯中得到溢出的水;称得溢出的水的重力与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相同,则得到阿基米德原理。
为得到连续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更直观地找到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将利用实验室中的焦利氏秤和力学传感器设计实验,通过数据采集,以图像形式呈现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找到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利用实验室的焦利氏秤、力学传感器、电子天平和自制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一原理。
【实验仪器】:焦利氏秤、铁架台(两个)、PASCO力学传感器两个、自制溢水杯、纸杯、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滑轮、重物【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会通过溢水杯滴到纸杯中,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和勾住纸杯的传感器因为浮力的产生和排水量的增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计算机上呈现出数据变化曲线。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装置图正确连接实验仪器,在自制溢水杯中加入水,使水面与吸管上端口平齐。
2.打开计算机桌面的“DataStudio”软件,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3.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
点击“启动”,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焦利氏秤的标尺向下移动,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4.将焦利氏秤换成由铁架台和滑轮组装成的支架,如图二所示,重新建立实验活动,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
点击“启动”,用手拉动绕过滑轮的线的一端,使重物下降,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学校 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四、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1、如图a 、b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 和空杯的重G 杯,将数据填入下表。
2、如图c 、d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物块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 拉和装了水的杯子现在的总重G 杯+水,将数据填入下表。
3、利用公式F 浮=G -F 拉和G 排=G 杯+水-G 杯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 浮和排开的水重G 排,比较它们的大,将数据填入下表。
4、另换物块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次数 物重 G (N ) 拉力 F 拉(N ) F 浮= G -F 拉(N ) 杯重 G 杯(N ) 杯+水重 G 杯+水(N ) 排开水重G 排=G 杯+水-G 杯(N )比较F 浮和 G 排 1 2 3 4七、实验结论:阿基米德原理:其表达式为 八、回答与计算:1,浮力的大小用什么测? ,方向如何?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 3,浮力产生原因:4、体积为50cm 3的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 排开的水的重力是 牛,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牛;若它的2/5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受到的浮力是仅供个人参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再改进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现象的物理定律,它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的。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任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浮力都等于排除液体体积的重力。
这个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改进。
下面将介绍一个改进后的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材料准备:1. 一个坚固的容器:可以是一个玻璃槽、浴缸或者称重瓶。
2. 一定量的液体:可以是水、酒精或者食用油。
3.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可以是橡皮球、小石头或者塑料玩具。
4. 秤或者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5. 温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
6. 计量器具: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坚固的容器,将液体倒入容器中,直至液体充满容器的一半。
2. 使用秤或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入液体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4. 使用计量器具测量物体排除液体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5. 重复步骤3和4,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
6. 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记录的物体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受到的向上浮力。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计算出来的向上浮力和物体的重力,并观察它们是否相等。
3. 将不同物体的实验数据综合起来,分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4. 比较不同液体的实验数据,观察不同液体对物体浮力的影响。
5. 分析液体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物体和液体的溅出。
2. 实验前要确保容器的密封性,以防液体漏出。
3. 实验时要保持液体的温度稳定,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
4. 实验结束后要将容器清洗干净,避免液体对容器的腐蚀。
通过这个改进的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原理并验证其准确性。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例如在设计浮船、潜艇和飞行器时考虑到浮力的影响。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的一个物理定律,它用来解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原理的表述是:被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首先,准备一个大碗,将碗填满水;然后,找一个量斤器或者天平,并把它们置于一个稳定的平面上。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几个具有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一个木块、一个铁球和一个塑料球,这样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浮力差异。
确保每个物体都可以完全浸入水中。
首先,我们将木块放在量斤器上,并记录下其质量。
然后,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木块沉入水中的情况。
此时,我们可以测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也就是水的重量。
将量斤器的读数减去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即可得到浮力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重复同样的步骤,先测量铁球的质量,再将铁球完全浸入水中,观察铁球沉入水中的情况,并计算铁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最后,我们将同样的操作应用于塑料球,同样记录它的质量,完全浸入水中,观察它的浮力情况,并计算浮力的大小。
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它所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被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的原理是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来验证原理。
通过比较每种物体的浮力,我们可以发现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成正比。
这就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还可以延伸,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浮力差异。
我们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液体,比如盐水或酒精等,进行实验来观察浮力的变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入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来进一步验证原理,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总之,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验证该原理的正确性,并且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特点。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探索更多物体在液体中的行为和性质。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发现的浮力原理,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
传说希伦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
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进澡盆洗澡时,从看见水面上升得到启示,作出了关于浮体问题的重大发现,并通过王冠排出的水量解决了国王的疑问。
在著名的《论浮体》一书中,他按照各种固体的形状和比重的变化来确定其浮于水中的位置,并且详细阐述和总结了后来闻名于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量。
从此使人们对物体的沉浮有了科学的认识。
公式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液(气)·g·V排。
单位:F浮———牛顿,ρ液(气)——kg/m³,g——N/kg,V 排———m³。
浮力的有关因素: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深度无关,与V物无直接关系。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但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时,则V排<V物。
适用范围范围:液体,气体.根据浮力产生原因——上表下表面的压力差:=ρ液gh1,=ρ液(气)gh2=ρ液g(h1+l).F浮=F向上-F向下=pl2-l2=ρ液g[h1-(h1+l)]l2=ρ液·g·V排。
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F+F浮=G物,所以:F浮=G物-F,F 的大小等于A的视重,所以:F浮=G物-G视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公元前245年,为了庆祝盛大的月亮节,赫农王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的皇冠。
做好的皇冠尽管与先前的金子一样重,但国王还是怀疑金匠掺假了。
他命令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不允许破坏皇冠。
这看起来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公共浴室内,阿基米德注意到他的胳膊浮出水面。
他的大脑中闪现出模糊不清的想法。
他把胳膊完全放进水中,全身放松,这时胳膊又浮出水面。
他从浴盆中站起来,浴盆四周的水位下降;再坐下去时,浴盆中的水位又上升了。
他躺在浴盆中,水位变得更高了,而他也感觉到自己变轻了。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年班组别:成员:年月日一、实验名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自制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钩码,物块,细线水。
四、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1、如图2、3,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和空杯的重G杯,将数据填入下表。
2、如图4、5,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物块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示和装了水的杯子现在的总重G杯+水,将数据填入下表。
3、利用公式F浮=G-F示和G排=G杯+水-G杯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排开的水重G排,比较它们的大,将数据填入下表。
4、另换物块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七、实验结论:阿基米德原理:其表达式为八、回答与计算:1,浮力的大小用什么测?。
方向如何?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浮力产生原因:4、体积为50cm3的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排开的水的重力是牛,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牛;若它的2/5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受到的浮力是注:1、本次活动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本次活动内容:阿基米德原理。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比。
东津学校物理组2014/10/24。
测密度教案: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定物体密度实验密度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
它在许多科学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无论是工程、学、生物学还是物理。
为了测量密度,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方法。
其中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阿基米德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材料:1.量筒2.水桶或洗涤槽3.测量卡尺4.砝码或数码天平5.直径较小的球状物(比如钢珠、玻璃珠等)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起始水位。
注意,应该使用室温下的自来水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在卡尺上测量直径较小的球状物的直径。
如果是钢珠等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可以在卡尺的两端绑上一些细线,以便在后续实验中方便操作。
3.将球状物放入水中,注意保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记录水位上升的高度h。
4.用砝码或数码天平测量球状物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5.重复实验,取多组数据。
实验原理:在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推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ρ = m / V = mg / (ρlV)其中ρ是物体的密度,m是物体的重量,V是物体的体积,ρl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球状物的密度来了解它是什么材质制成的。
如果我们知道某种材质的密度范围,就可以确定我们所测试的物体是不是这种材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于钢珠,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计算了它们的平均密度。
我们发现,所有的数据都非常接近。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钢珠的密度是7.8 g/cm³左右。
这个结果与钢的密度相符。
在实验中,我们还测试了一些其他的物体,比如铝、玻璃和塑料。
我们在这里给出了这些物体的密度范围,以便比较实验结果。
-铝:2.5-2.7 g/cm³-玻璃:2.4-2.8 g/cm³-塑料:0.9-1.7 g/cm³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钢珠、铝和玻璃的密度都在较窄的范围内。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初中阶段,学习了浮力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崩溃的感觉,问题在哪里呢?密度、压强、浮力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做起题来让人感到非常困难,原因自然有本部分内容综合性极强,一些基本功我们还做的不够扎实的因素。
但对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大部分同学仅限于一个浮力公式,但对这个公式的由来并不理解,下面由图说物理带您来重新认识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来加深对浮力公式的理解。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存在卡阻现象。
3、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
答: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4、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最后称量小桶会因水未倒干净而产生误差。
5、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7、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小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附部分水,影响溢出水的体积。
8、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去除弹簧测力计悬挂,直接将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即可。
9、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名称: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仪器:容器、水桶、水杯、鱼线、坠砣等。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指的是在液体或气体中,被浸没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替换掉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为Fb=ρVg。
实验步骤:1. 用容器将水倒满,然后放一块木块或小球进去,观察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将一个鱼线系在一个坠子上。
3. 将坠子用鱼线吊在水中,观察其会发生什么现象。
4. 记住这时候坠子浸没于水中的长度h,称出坠子的重量m。
5. 将一个容器倒满水,再将坠子放入水中,用鱼线保持坠子在水中静止,此时坠子产生的浮力即为所替换掉水的重量。
6. 将装有水的容器重放称上,并将测得的坠子产生的浮力Fb加进来,记作m1。
7. 取出坠子,再将装有相同重量水的容器放上去,所称出来的重力即为要测定坠子部分浸入水中的长度h,同时可以验证所算出的Fb和m1是否相等。
8.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得出坠子部分浸没于水中的长度和所替换掉水的重量。
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
2. 水桶或容器要选用透明的,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仪器要清洗干净。
4. 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触碰坠砣或水,以免受伤。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用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计算得到所替换掉液体的重量。
实验数据可通过实验记录表来记录,所得数据可以绘制成图表,更直观的呈现实验数据。
若测量不精确,可以多次进行实验以提高精度,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也被称为浮力定律,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的。
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静止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机理,其关键在于浮力和重力的平衡作用。
阿基米德原理是应用广泛的基本原理,既可以用于水下物品的浮力分析,也可以用于气垫船、热气球、潜水等领域的设计。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水;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三、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和小桶的重G桶,将数据填入下表。
2、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物块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拉和装了水的水桶的总重G桶+水,将数据填入下表。
3、利用公式F浮=G-F拉和G排=G桶+水-G桶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排开的水重G排,比较它们的大,将数据填入下表。
4、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四、现象及数据记录:
五、实验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
其表达式为。
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阐述了浮力的产生与大小与被浸润的液体体积成正比的定律。
通过对浸没物体的重量和浸没后排出的液体的重量进行实验,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实验操作和科学分析的能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我们将介绍本文的大纲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次,引言部分将围绕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展开说明,让读者对全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接着,正文部分将包括阿基米德原理概述、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与分析四个方面的详细介绍,让读者了解实验的背景、所用的设备和材料、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实验的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本文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1.3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物体在浸没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浸没深度的关系。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物理原理,加深对物体浮力和浸没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实验的局限性,为今后相关实验的改进提供参考。
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1.4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物理实验中的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实验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