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8
静电的原理和应用1. 静电的定义静电是一种物质表面上存在的电荷累积现象。
当物体的离子或电荷分布不平衡时,就会产生静电。
2. 静电的产生静电主要是由于摩擦、接触和分离等因素造成物体电荷的移动和分布不均匀。
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物体上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或者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2.1 摩擦产生静电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接触和分离时,电子可能在物体之间转移,产生静电。
常见的例子包括梳子梳头发引起的静电现象。
2.2 电离产生静电当空气中有足够的能量使原本中性的分子或原子电离成带电离子时,也会产生静电。
这种情况下,空气中带电的离子和带电离子吸附在物体表面,导致物体带电。
3. 静电的应用3.1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利用静电原理的喷涂技术。
通过在喷涂过程中给喷涂物带上相反电荷的静电,可以使喷涂物更好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上,提高涂层的均匀度和质量。
静电喷涂广泛应用于汽车喷漆、家具喷涂等领域。
3.2 静电消除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积累可能会对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害。
因此,消除静电变得非常重要。
一种常见的静电消除方法是利用离子风机或离子棒,通过释放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来中和静电,从而达到静电消除的目的。
3.3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一种利用静电原理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方法。
在静电除尘设备中,通过给带有颗粒物的烟气施加高电压,使颗粒物带上电荷,然后利用电场力使其被收集器吸附,从而实现除尘的目的。
静电除尘广泛应用于烟囱除尘、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
3.4 静电力驱动器静电力驱动器是一种利用静电力推动物体移动的设备。
它通过在物体表面施加静电力,使物体受到推动,并实现运动。
静电力驱动器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光学设备等领域。
4. 总结静电是一种物质表面上存在的电荷累积现象,产生具有广泛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理解静电的产生机制和应用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静电的力量,实现各种实际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上仅是静电原理和应用的一些例子,随着科技的发展,静电技术将有更多的创新和应用。
静电感应现象及应用静电感应现象指的是当两个物体(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处于靠近的状态时,带电物体会影响到未带电物体,使未带电物体上出现电荷分布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带电物体的电场影响了未带电物体上的电子,使其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新的位置,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电荷分布。
这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
静电感应的应用:1. 静电消除在生产和工业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静电消除器来去除静电,避免干扰设备,并保证产品质量。
静电消除器通过静电感应原理,吸引带电物质并加以中和,从而消除静电。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电荷带正极的涂料粒子喷到带负电的表面上。
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涂料粒子会均匀地附着在被涂表面上,从而形成平滑、均匀的涂层。
这种涂层比传统的喷涂有更好的涂布和附着性能。
3. 静电印刷静电印刷是一种油墨印刷技术,使用静电感应原理将电荷带正极的墨水粒子吸附到带负电的印刷材料表面上。
这种技术比传统的印刷技术更加高效和节约,因为可以减少废品和成本,并提高打印速度和质量。
4. 静电提纯在化学制品和药品制造中,静电提纯可以去除混杂物以达到最终产品的纯度要求。
这种过程涉及静电感应原理,通过电荷的吸引来分离混杂物和产物。
5. 静电制造静电制造是制造微型和纳米结构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静电诱导来加工和控制小型或微型部件。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制造高精度和高速微型部件,如纳米芯片、微型传感器和MEMS(微机电系统)设备。
总结:静电感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应用于产品制造、电子技术、医学和化工等领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静电及其应用静电是指物体的电荷处于静止状态的电现象。
它是电荷聚集在物体表面所产生的电场的结果。
静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还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静电的原理、特性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一、静电的原理和特性静电现象的产生源于物体的电荷失衡。
当物体获得或失去电子时,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不平衡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静电可以通过摩擦、感应和接触等方式产生。
静电有许多特性。
首先,静电是非接触性的。
这意味着电荷可以在两个物体之间传递,而不需要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
其次,静电具有稳定性。
一旦电荷积累在物体上,它们会一直保持在那里,直到受到外部的干扰。
此外,静电产生的电场力可以作用于其他带电物体,产生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效应。
二、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1. 静电粘附:静电粘附是将物体粘附在一起的一种常见现象。
例如,我们使用胶带将纸张固定在墙上,这是因为胶带带有负电荷,而纸张带有正电荷,产生的静电力使它们相互吸引。
2.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技术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将带有电荷的尘粒吸附在电极板上。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将涂料均匀喷涂在物体表面的技术。
通过使涂料带上电荷,静电力可以将涂料引导到需要喷涂的表面上,并且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和节约涂料的效果。
4. 静电除湿:静电除湿是一种使用静电原理去除空气中的湿气的技术。
它通过静电场吸附水蒸气分子,从而降低室内湿度,并减少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三、静电在工业中的应用1. 静电消除:在工业生产中,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者带电粒子的吸附。
因此,对于一些敏感的工业设备,需要进行静电消除。
常见的静电消除方法包括静电棒、静电扇和静电除尘器等。
2. 静电测量:静电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电荷量的技术。
通过使用静电计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电荷的大小和位置。
这对于一些电子元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电的静电实验静电是一种在物体之间交换电荷的现象,常常让人感到神秘。
静电实验是一种通过探索静电现象来深入了解电学原理的实践活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简单的静电实验,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实验一:电荷的转移材料:塑料膜片、金属旋钮实验步骤:1. 将塑料膜片剪成大小适宜的小块。
2. 用手摩擦膜片,使其带电(注意不要用湿手或潮湿的环境进行操作)。
3. 将已带电的膜片轻轻接近金属旋钮的尖端,观察是否会出现转移电荷的现象。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带电的膜片接近金属旋钮时,金属旋钮上的电荷会发生转移,两者之间会出现电火花。
这说明静电可以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实现电荷的转移。
实验二:静电的吸引和排斥材料:塑料梳子、绒毛球、丝线实验步骤:1. 用梳子梳理头发,使梳子带有静电(注意不要在潮湿的环境进行操作)。
2. 将带有静电的梳子靠近绒毛球,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用丝线将绒毛球悬挂起来,将带有静电的梳子再次靠近绒毛球,观察其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带有静电的梳子靠近绒毛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吸引作用,绒毛球会被梳子吸附。
而当绒毛球被悬挂起来后,再次接近梳子时,它们会发生排斥作用,绒毛球会远离梳子。
这说明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会发生排斥,而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会发生吸引。
实验三:静电的干扰材料:金属碗、塑料膜片、细木棒实验步骤:1. 将金属碗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 用手摩擦膜片,使其带电。
3. 将带电的膜片靠近金属碗,在碗的边缘观察到膜片是否会受到干扰。
4. 将带电的细木棒接触金属碗,再次观察膜片的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带电的膜片靠近金属碗时,碗的边缘会发生静电干扰,膜片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
而当带电的细木棒接触金属碗时,碗内部的电荷会被引导,静电干扰减少。
这证明了静电可以通过导体来干扰。
实验四:静电的应用材料:塑料膜片、铝箔、细木棒实验步骤:1. 将一片塑料膜片剪成适当大小,用手摩擦使其带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和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静电现象无处不在。
无论是我们走在地毯上时感到的电击,还是见到头发突然竖起等现象,都是由于静电产生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静电现象的产生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受到刺激后,电荷无法重新分布,从而形成静电积聚的过程。
静电产生的主要方式有三种:1. 摩擦: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摩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
例如,摩擦后的尼龙材质会损失电子并带负电荷,而摩擦后的橡胶会获得电子并带正电荷。
2. 分离:当一个电荷被作用力分离到另一个物体上时,静电现象也会发生。
例如,将金属勺子接触到高电压电线时,由于电荷的分离,勺子会带有电荷。
3. 电离: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电荷会从分子或原子中分离出来。
这种情况在雷电等天气现象中常见。
二、静电现象的应用1. 静电粉末喷涂静电粉末喷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应用。
静电喷涂机通过给喷涂的粉末带上相同电荷,使其能够均匀地附着在被涂物体上。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喷涂效率,还可以减少粉末的浪费。
2. 静电吸尘器静电吸尘器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能力来清除灰尘和物质的工具。
它通过带有电荷的刷子或纤维吸附灰尘,然后利用静电的作用将灰尘固定在吸尘器上,以保持清洁。
3. 静电用于印刷静电在印刷行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印刷过程中,静电可以用来控制纸张的输送和固定。
例如,通过给纸张带上电荷,可以使其在输送过程中更加平整,减少卡纸现象。
此外,静电还可以用于印刷颜料的传送和固定,提高印刷质量。
4. 静电消除静电在一些行业中造成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例如,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静电会对电子元件产生影响,导致产品故障。
因此,静电消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5.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一种利用静电的原理来去除空气中微粒和颗粒的方法。
它通过给含尘气体带上电荷,使微粒和颗粒带电并吸附在电极上,从而实现粉尘的去除。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静电现象的原理与应用静电现象是指在物体表面或界面上出现的电荷分布非常不均匀的现象。
当物体与其他物体或介质接触或分离时,物体上的正负电荷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电荷的积累,这就是静电现象。
本文将探讨静电现象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静电现象的原理静电现象的产生与物体之间的电荷转移有关。
当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或分离时,电子可能从一物体迁移到另一物体上,使得物体之间形成电荷差异。
这种电荷转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基本原理来解释:1. 电子转移原理:物体由原本电中性状态转变为带电状态的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并使其带有相应的电荷。
2. 电荷守恒原理:静电现象中,电总量保持不变。
即物体带电后,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总和仍为零。
这意味着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只是电荷重新分布,而不是电荷的创造或消失。
3. 三角电荷原理: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其表面上的电荷可能会被共享,导致两者带有相同或相反的电荷。
而在分离时,电荷仍然保持在物体表面上,使得物体带有静电。
二、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静电除尘:静电可以用于吸附和收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和其他微小颗粒物。
在除尘器或空气净化器中,利用静电作用将带电的滤网吸附周围空气中的颗粒,从而净化室内空气,提供一个更洁净的环境。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先进的涂覆技术。
在喷涂过程中,喷涂枪带有静电电荷,喷涂物料被带电的喷雾粒子吸引,使其均匀覆盖在被喷涂物体的表面上。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涂层的粘附性和覆盖率,并减少了喷涂物的浪费。
3. 静电除湿:静电也可以用于除湿的过程。
通过在潮湿空气中放置带有电荷的材料,如硅胶,静电吸附会从空气中吸附水分,实现除湿效果。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脱湿装置和湿度控制设备中。
4. 静电印刷:静电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利用静电作用使墨水颗粒粘附在印刷版上并传输到纸张上。
这种印刷方法可以实现高速印刷,并在印刷过程中减少了墨水的消耗。
静电利用的实例
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或材料之间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
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静电利用的实例:
1.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使用静电来控制墨水喷射。
通过给墨水带上电荷,可以使墨水以精确的方式喷出,形成图像或文字。
2.复印机:复印机通过利用静电原理实现图像的传输。
光敏感的鼓面带有电荷,根据打印任务的需求,通过激光或LED等光源将图像转移到鼓上,然后通过静电作用将墨粉粘附在鼓上,最终转移到纸张上形成打印。
3.静电清尘:在一些工业和制造过程中,静电可用于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粒。
通过给空气中的颗粒带上电荷,使其互相排斥,从而使尘埃悬浮在空气中,便于后续的清理。
4.静电喷涂: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原理,通过给涂料带上电荷,然后将其喷洒到被涂物体上。
由于静电的作用,涂料会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提高了喷涂的效率和涂层的质量。
5.电子器件生产:在半导体和电子器件制造中,静电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人们采取一系列防静电措施,例如穿着防静电服、使用防静电设备,以防止静电对电子器件产生不良影响。
6.电子墨水屏幕:一些电子书阅读器采用电子墨水技术,其中微小的颗粒通过静电被排列在屏幕上,形成文字和图像。
这种技术具有低功耗和良好的可视性。
7.静电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静电除尘器通过给粉尘带上电荷,使其沉降或吸附在集尘器上,从而实现对空气中粉尘的除尘作用。
高中物理静电现象高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静电现象。
静电是指物体之间由于电荷分布不均导致的电荷积累现象。
本文将从静电的起因、表现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静电的起因静电的起因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所致。
在物质之间,分子和原子都带有电荷。
当物体处于接触或摩擦状态下,分子和原子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荷,另一个物体获得电荷。
这种电荷的失去和获得导致物体上出现电荷的积累,形成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表现1. 静电的积累:当两个物体分离时,其中一个物体会带有正电荷,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这种电荷的积累是静电产生的基础。
2. 静电的放电:当积累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将通过放电来恢复电荷平衡。
静电放电可以以明火放电和静电火花的形式存在。
明火放电是指电荷之间的能量释放成可见的明火;而静电火花则是电荷大到足以形成能见度很低的电弧,通常会伴随着可听见的噼啪声。
三、静电的应用1. 静电干扰:静电现象在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在印刷业中,纸张和打印机滚筒之间的静电会导致纸张吸附在滚筒上,造成印刷品脏污或者卡纸现象。
为了减少这种干扰,可以采取吹风除静电、喷雾除静电等方法。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常用的喷涂技术。
通过静电作用,涂料颗粒在喷涂过程中带电,能够更好地附着在物体表面。
静电喷涂不仅提高了喷涂效果,还节省了喷涂剂的使用量。
3. 静电除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物体表面可能会吸附灰尘和污染物。
静电除尘技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带有异性电荷的颗粒吸引到电极上,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的清洁。
4. 静电复印:静电复印机是利用静电原理制作的一种影像设备。
在复印过程中,通过静电感光器件将原稿上的图像转化为电荷图像,然后通过静电作用将电荷图像转移到感光鼓上,最后通过粉末吸附和固化形成复印品。
四、静电现象的注意事项1. 静电存在的不可忽略性:静电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对静电现象加以重视和注意。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目标解读 1.知道静电现象和产生静电的方法,理解产生静电的原因.2.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理解电荷守恒定律.3.了解静电的用途和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1.物体吸引轻微、细小物体(纸屑之类)的现象,或物体靠近验电器时,使验电器金箔张开的现象,都是____现象.2.产生静电的方法有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两种.3.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电荷:______电荷与______电荷.两种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荷只可以______________,但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因此,在任何的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这称为______________定律.5.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子电荷量e 的________倍,电子的电荷量e 称为__________,其值为e =__________C .6.静电的应用主要有:静电除尘、静电__________、静电__________、静电喷涂与静电植绒.7.消除静电的方法主要有:利用消除静电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静电材料.一、对电荷的理解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2.电荷的作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3.元电荷:电荷量e =1.6×10-19 C 叫元电荷.自然界中的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二、静电现象的产生和电荷守恒定律1.起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2.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电中性的物体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荷而带电.如果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物体中的正电荷比负电荷多,整个物体就带正电;反之,若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物体中的负电荷比正电荷多,整个物体就带负电.3.摩擦起电(1)摩擦起电的条件⎩⎪⎨⎪⎧干燥的环境两物体与周围物体绝缘(2)原因:不同物体间摩擦时,由于摩擦做功使电子获得能量发生转移,结果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一个物体与其他不同物体摩擦起电时,该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取决于两物体中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的相对大小.(3)实质:用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4.感应起电(1)方法: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方式.(2)实质:导体内的电荷因受到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而使正、负电荷发生分离,将导体分成了两部分,分别带上正、负电荷.5.接触起电(1)方法:用带电导体与不带电的导体接触或将两个带相反电荷但所带电荷量不同的导体相接触,都可以使导体带电.(2)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6.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2)意义: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适用于一切宏观物理过程和微观物理过程.思考一个原子失去两个最外层电子,所生成的离子靠近一张带正电的透明片时,将会如何?靠近带负电的薄纸呢?如果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三、静电现象的应用与危害1.静电的应用(1)静电除尘的原理: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如果筒内充满烟雾,把两个电极接在高压电源上,烟雾很快就消失.(2)静电复印机的原理:利用了静电的吸附作用.(3)静电喷漆的原理:当油漆从喷枪中喷出时,喷嘴使油漆微粒带正电.它们相互排斥,扩散开来形成一大团漆云,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表面.这种静电喷漆的方法涂附得更均匀,还能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同时又避免了用有机化学溶剂溶解涂料造成的污染.2.静电的危害(1)印染厂里的静电的危害与防止①危害:在印染厂里的静电可能造成纸张粘连,棉纱缠绕从而造成工序停顿或产品质量下降.②防止:使车间里保持一定湿度,让电荷随时放出.(2)电磁仪器①危害:电磁仪器常会因外界电场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②防止:利用静电屏蔽.四、避雷针1.闪电和雷鸣实质就是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火花放电.2.产生雷电时电流很大,若是雷电产生在云层与大地之间,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的严重损坏,所以要注意避雷.3.避雷针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使建筑物附近的云中积累的电荷通过避雷针的尖端放电而逐渐中和,因而不会在建筑物附近产生雷电,使其免遭雷击.思考高大的建筑物都需要安装避雷针,可是如果安装不好,没有接在通向地下的金属线上,避雷针反而成了引雷针.在这种情况下,会对房屋造成危险吗?为什么?1.静电是如何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可以起电,甚至干燥的空气与衣物摩擦也会起电.摩擦转移的电荷在导电的物体上可迅速流失,而在不导电的绝缘体如化纤、毛织物等物体上就不会流失,并聚集起来,当达到一定的电压时就产生放电现象,产生火花并发出声响.2.干燥的冬季,回到家中脱去外套后如果接着去触摸导电体,比如门把手、水嘴、煤气开关、其他人等,常会被电击一下,人会很痛苦.如何减少这种受电击的情况呢?脱外套时衣物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电荷,从而使人体带电.如果接着接触其他导体时,由于放电现象,产生很大的瞬时电流,会使人有被电击的感觉.要减少电击现象,一是脱衣时慢一些,从而减少摩擦生电,同时使衣物间的电荷能有充分的中和时间,二是脱衣后先不要用手接触导体,过一段时间后,身上的电荷和周围的异种电荷慢慢中和,人体就不带电了.3.为什么在阴雨天做静电实验很难成功?阴雨天,空气潮湿,容易导电,带电体上的电荷会很快与周围的异种电荷发生中和.因此在阴雨天或湿度很大的环境中很难使物体保持稳定的电量,静电实验不易成功.题型一防止静电危害例1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条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C.在印染厂的生产车间保持适当的湿度D.在地毯中夹杂0.05~0.07 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题型二感应起电例2如图1所示,在正电荷Q附近放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由于静电感应,在B的左端出现________电荷,右端出现等量的________电荷.若用导线将B与大地相连,无论导线连接的是左端还是右端,B导体都是带______电.图1方法点拨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导体,所以当用导线将B与大地相连后,B导体和地球能看成一个整体.题型三电荷守恒定律与摩擦起电例3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M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D.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题型四静电除尘的原理应用例4以煤作燃料的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静电除尘可以除去烟气中的煤粉.如图2所示是静电除尘器的原理示意图,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在A、B上各引电极a、b接直流高压电源.假定煤粉只会吸附电子,而且距金属丝B越近场强越大.图2(1)试标出所接高压电源的极性.(2)试定性说明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3)设金属管A的内径r=3 m,长为L=50 m,该除尘器吸附煤粉的能力D=3.5×10-4 kg(s·m2)-1,求其工作一天能回收煤粉多少吨.(最后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A.干燥天气里脱化纤衣物时常常会看到火花,听到噼啪声B.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C.高压输电导线表面要光滑,以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D.油罐车尾装一条拖地铁链,不利于消除静电2.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避免静电对飞机造成危害3.对于静电喷漆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正电,物体也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B.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负电,物体带正电,相互吸引而被物体吸附C.从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上D.因为油漆微粒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所以静电喷漆虽喷漆均匀但浪费油漆4.下列关于静电除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入除尘器后,烟雾中的颗粒被强电场电离而带正电,颗粒向电源负极运动B.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C.烟雾颗粒带电后,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向下运动D.烟雾颗粒被强电场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排到大气中人眼看不到5.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其主要的原因是()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6.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产生的静电荷导走,下面措施中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C.飞机轮上装搭地线D.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7.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D.以上说法都不对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带负电C.两个带电体接触一定等分电荷量D.一个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物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9.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10.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1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12.如图3所示,A、B两绝缘导体相互接触,原来不带电.用一带负电绝缘金属球C 靠近A端(不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3A.不移开C时,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B.不移开C,让A、B分开,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C.先移开C,然后让A、B分开,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D.A、B上的电荷量的数值一定相等13.若发现室内可能出现燃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开换气扇、开抽油的烟机,甚至不能打手机.要立即关好阀门,打开门窗并迅速离开.这是为什么?14.有些伞的顶端是一个很尖的金属杆,雷雨天打这样的伞,可能有什么危害?人们在建筑物的外面遇到雷暴天气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呢?第一,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1994年7月9日,湖北省南漳县民工在工棚中避雨时,一工棚内66人遭雷击,造成14人重伤,25人轻伤.由于低矮的建筑物没有防雷设施,并且大都处在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容易吸引闪电先导.第二,不宜躲在大树下.当暴风雨来临时,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殊不知,往往是避过了雨淋却惹来了灾祸.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死2人,伤6人.第三,不宜在旷野中打雨伞或使用金属物体.1994年7月6日下午,江苏省大丰县某村顾某在棉田打起雨伞便往家赶,被雷击中不幸身亡,其身上衣服被打成几十块碎片,胸部和腋窝各有一小孔,雨伞只剩下架子.1998年5月17日上午,一对在广东中山市打工的河南籍夫妇冒雨骑车而行,经过一桥面时,突遭雷击,夫妇二人均被击死,当时坐在后座的妻子手持一金属柄雨伞,雷电由伞尖导下,自行车后轮严重损毁,水泥桥面被打了一个深5厘米、面积近200平方厘米的坑.国外也有报道,有人在高尔夫球场挥动球棍指向空中的瞬间遭受雷击.第四,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农村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水面及水陆交界处活动频率很高,雷击伤亡情况也特别严重.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第五,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暴天气时,开摩托车遭雷击伤亡的事件不断发生.开摩托车而导致雷击伤害的人可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摩托车速度快,冲一冲便可避过雨淋了,其实,摩托车再快也不能快过雷电.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林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第六,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雨天进行室外、野外的球类活动,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这已经被国外的许多雷击灾害实例所证明.1993年9月2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附近的一场足球比赛中,有4名球员遭雷击身亡.1996年6月14日下午7时,广东工业大学机电系的一群大学生冒雨在学校足球场踢足球,一声雷响,5人被击倒,其中2人被送医院抢救.鉴于户外运动的雷击事故,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组委员会在法国主要足球赛场地安装了一大批先进的防雷设备.第一章电荷与电场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应用答案课前预习1.静电2.摩擦起电感应起电3.正负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4.转移不变电荷守恒5.整数元电荷1.60×10-196.复印加速器7.避免或减少静电的积累加湿教材梳理二、思考离子带正电,因此它将被带正电的透明片排斥,而被带负电的薄纸吸引.如果原子只丢掉一个电子,那么透明片和薄纸片作用于离子的力大小减半,方向不变.四、思考会对房屋造成危险.避雷针之所以能避雷是因为:一方面,云层上的大量电荷通过避雷针传到地下;另一方面,通过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避免雷击,但是这种中和作用很微小.如果避雷针没有接在通向地下的金属线上,那么云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电荷.这时避雷针不但不能避雷,还会成为引雷针,把雷引向建筑物.互动探究例1 B [油罐车后装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条,可以及时导走油罐车上产生(摩擦等原因)的静电荷,避免电荷越积越多,进而产生高压放电,使油罐车起火爆炸,所以选项A 正确.在地毯中夹杂导电纤维,同样是为了导走摩擦产生的静电荷,而保持印染厂车间的空气适当的湿度,是为了使静电荷及时散失,避免干扰印染的质量,所以选项C 、D 正确.小汽车外露出一根小天线,是为了接收电磁波(收音机等),如果小天线不露在汽车外,车内处于被金属包围的环境中,良好地被静电屏蔽了,无法收到无线电信号,因此,选项B 错.]例2 负 正 负解析 如图所示,如果把B 和地球看成一个整体,导体B 始终是靠近带电体Q 的一端,带上与Q 电性相反的电荷,与导线连在左端还是右端无关.故导体B 带负电.例3 B [物体内部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物体正常状态处于电中性;M 、N 摩擦时电子从M 转移到N ,故M 带正电;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例4 (1)a 为正极,b 为负极(2)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3)28.5 t解析 (1)a 为正极,b 为负极.(2)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3)设一天回收煤粉质量为m ,管内表面积为S =2πrL ,则m =DS ·t 1 000=3.5×10-4×2×3.14×3×50×86 4001 000t =28.5 t 达标训练1.D2.C [静电植绒、复印机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荷导入大地,而电疗针灸是利用电流的生物效应,所以A 、B 、D 项正确,C 项错误.]3.C [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从而减少了浪费,所以只有C 项正确.]4.B [静电除尘器的两个电极接高压电源,形成强电场,使空气发生电离,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正极加速运动,电子被烟雾颗粒吸附后,一起向电源正极运动,在正极积聚大量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除尘器的下部排出,故A 、C 、D 项都不对,只有B 项对.]5.D 6.B7.B [带电荷的云层靠近避雷针时,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相反的静电荷,达到一定程度就向空中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避免遭受雷击,所以只有B 正确.]8.AB9.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中性的物体若缺少了电子带正电,多余了电子就带负电.由于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橡胶棒弱,在摩擦的过程中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缺少了电子的毛皮带正电,所以A 正确.]10.A [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值为e =1.6×10-19 C ,选项A 中电荷量为3/2倍,B 中电荷量为4倍,C 中电荷量为10倍,D 中电荷量为250倍.B 、C 、D 选项中的电荷量数值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有选项A 是不可能的.]11.A [相同的球接触后总电荷量平分,如果是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平分.根据接触后相排斥,可判定原来两球一定不是带等量导种电荷,故A 错.]12.C [由静电感应及电荷守恒定律很容易知A 、B 、D 正确.若先移走C ,A 、B 上的电荷将会中和,并且都不会带电,故选项C 错误.]13.开、关用电器时会产生电火花,若有燃气泄漏将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故不能使用电器.14.很尖的金属杆容易引发尖端放电,雷雨天用这样的伞,人受电击的可能性变大了.。
静电现象的应用1.静电感应现象放入电场中的导体,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场的反方向作定向移动,致使导体的两端分别出现等量的正、负电荷。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
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状态。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性质:(1)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导体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3)导体所带的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
(4)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5)地球是个大导体,静电平衡状态的地球以及跟它相连的导体都是等势体。
(6)孤立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特点:在孤立导体表面,向外突出的地方电荷较密,比较平坦的地方电荷较疏,向里凹进的地方电荷最疏。
因而导体尖端电荷面密度较大致使该处场强较大,从而可能使得空气被电离成导体而发生尖端放电现象。
避雷针即利用尖端放电的道理制成的。
4、静电屏蔽:利用金属外壳或金属网封闭某一区域,使该区域不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这一现象称为静电屏蔽5.静电的防止和利用(1)危害静电由于吸附尘埃会给印刷、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中带来危害。
静电对高精密仪器有干扰甚至毁坏作用。
静电的最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质而引起爆炸。
(2)防止最简单而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油罐车尾部拖的铁链就是一根接地线。
调节空气的温度也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有效方法。
(3)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分选,静电复印等。
应用的原理:静电的应用原理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
习题精练:1、A、B为两个大小不等的导体球壳(RA>RB),分别有正电荷q与2q,如图.(1)球壳B与A接触一下后,将B放进A球壳内与内表面接触,则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B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2)球壳B与A接触一下后,将B球壳放进A球壳内,使A瞬间接地,再将B与A的内表面接触,则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B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2.如图所示,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时,验电器的箔片(填“张开”或“不张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静电在生活中的例子
静电在生活中的例子
1. 接触静电:当你在去厕所时,你可以感受到你家电器上出现的接触静电。
当你接触到绳子,椅子或床的某些部分时,你也会感受到一阵刺痛或接触静电,这都是静电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2. 毛绒冬衣:当你穿着毛绒冬衣时,你可以感受到穿着和拉下衣服会产生静电。
这是由于毛绒纤维摩擦时易于形成静电,并在拉动的时候产生电荷。
3. 车子上的闪电:当你开车在暴风雨中时,你一定能看到升起的火花穿过前方的树木,对静电的发生产生了视觉冲击。
闪电是静电现象的一个例子,它既可以使你印象深刻,也可以给你带来害怕。
4. 移动电话和静电:当你使用你的手机时,动作过大或环境太潮湿时,经常会出现静电现象。
当你给手机接触静电表面时,手机会发出静电声音,这也是静电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 1 -。
静电的原理和应用笔记1. 静电的概念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状态。
当物体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时,就会形成静电。
静电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称为静电力。
2. 静电产生的原理静电的产生涉及到电荷的转移和积累。
以下列点方式介绍静电产生的原理: - 摩擦电荷: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获得了负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则获得了正电荷。
- 接触电荷:当一个带电物体接触到一个中性物体时,电荷会从带电物体转移到中性物体,使中性物体带上相同符号的电荷。
- 电荷分离:当两个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介质时,由于电介质的电导性不同,电荷会在电介质中分离,形成静电。
3. 静电应用静电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点方式介绍静电的应用:3.1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原理去除粉尘和污染物的过程。
•在静电除尘设备中,带电极板会吸引带有相反电荷的粉尘颗粒,使其沉积在极板上,从而净化气体。
•静电除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烟尘净化、废气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领域。
3.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力将液体颗粒均匀喷洒到目标物体上的技术。
•在静电喷涂过程中,喷涂物会带上相反电荷的静电,而被喷涂的表面则带有相同电荷的静电。
•由于同性电荷相斥和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喷涂物会被吸附在目标物体上,形成均匀而稳定的涂层。
•静电喷涂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行业中的涂装工艺。
3.3 静电除湿•静电除湿是利用静电去除空气中的湿气。
•在静电除湿设备中,通过电离器产生电荷,有机物吸附在带电的收集极板上,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湿度。
•静电除湿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制药、食品等领域的湿度控制。
3.4 静电发电•静电发电是指利用静电效应将静电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静电发电常见的应用包括摩擦发电(如静电机、摩擦电机)、静电感应(如电容发电机)等。
•静电发电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使用,并且还被应用于一些微小电子设备中。
静电的应用与防护原理静电的应用静电是指电荷在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积累而不流动的现象。
静电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应用:1.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将带有静电荷的涂料喷涂到物体表面的过程。
通过给涂料带上静电荷,可以使其更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提高涂层的质量和精度。
2.静电发电:静电发电是利用物体之间的静电力产生电能的过程。
例如,在一些工业生产线上,当物体通过摩擦产生静电荷时,可以将这些静电荷转换成电能,供电给其他设备使用。
3.静电耗尽器:静电耗尽器可以用来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荷。
这在一些需要防止静电积聚的工作环境中非常重要,例如电子制造业或实验室中的敏感设备。
静电耗尽器通过释放与物体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荷。
4.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是一种用于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设备。
它利用静电力将颗粒物吸引到带有电荷的集尘板上,并使其附着在板上,从而净化空气并去除颗粒物。
5.静电驱动器:静电驱动器可以将静电力转化为机械运动。
它通常由两块带有静电荷的材料组成,当这两块材料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机械系统会发生运动。
静电的防护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静电可能会对人和设备造成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护原理:1.接地保护:接地是最常见的静电防护措施之一。
通过将物体接地,可以将静电荷通过地线引导到地下,避免在物体表面积累。
这对于一些敏感设备的保护非常重要,例如计算机和电子设备。
2.绝缘保护:绝缘是另一种常用的静电防护措施。
通过使用绝缘材料来包裹或分隔物体,可以防止静电荷在物体间传播。
这对于防止火灾和爆炸性环境中的静电积聚非常重要。
3.避免摩擦:静电主要是通过物体之间的摩擦产生的。
因此,避免物体之间的摩擦是预防静电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在一些防爆区域,人们被要求穿着防静电鞋,以减少静电积聚和释放。
4.使用导电材料:在一些需要防止静电的设备或环境中,使用导电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静电的产生和应用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它产生于物体表面之间的电荷不平衡。
当物体获得或失去电子时,会产生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和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静电的产生静电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产生:摩擦、接触和电离。
1. 摩擦产生静电:当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它们的表面会摩擦产生电子的交换,从而导致电荷不平衡。
例如,当我们用橡胶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摩擦并带上负电荷,而橡胶梳子则带有正电荷。
2. 接触产生静电:当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与一个无电荷的物体接触时,电荷会通过接触传递。
如果带有负电荷的物体与无电荷物体接触,后者将获得负电荷,而带有正电荷的物体接触时,则会将一部分正电荷传递给无电荷物体。
3. 电离产生静电:当气体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产生离子。
正电离子和负电离子之间的吸引力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例如,雷电就是由于大气中正负电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释放而产生的。
二、静电的应用静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特别是在空气处理和粉尘控制方面。
通过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电荷处理,使其带电并吸附在带有相反电荷的收集板上,从而实现粉尘的分离和清除。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涂装方法。
利用静电原理,将喷涂物荷电后,使其吸附于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均匀、高质量的喷涂效果。
3. 静电粘附:静电粘附技术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给物体表面带电,使其与其他物体产生吸引力,从而实现物体间的粘附。
例如,静电粘附可用于将塑料薄膜黏贴在玻璃上,或将贴纸粘贴在产品上。
4. 静电发电:静电发电广泛应用于一些特殊领域,如能量收集和传感器等。
通过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可以将静电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量的收集和利用。
5. 静电除雷:静电除雷技术用于防止雷击灾害的发生。
通过放电针等装置,将大气中的电荷释放,从而减少或消除雷电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