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中等长度导管介绍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324.08 KB
- 文档页数:21
PICC置管1、概述:外周静脉植进中间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月起头引进我国,并在临床普遍利用[2].近似于临床上里常常使用的套管针。
可是导管出心曲到上腔静脉。
此刻多用于需求持久化疗的血液病病人。
2、PICC(经皮外周静脉插管)的作用1、减少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回护血管。
2、减少渗漏、感染3、削减脱刺的疾苦。
3、PICC的置管1、静脉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肘部粗大血管。
2、进针点的定位:肘关节下方1-2CM,长度为肘关节到对侧胸锁关节,约40-43CM.3、置管共同:嘱其将头部方向静脉穿刺的一侧,防伤及颈中静脉。
4、注意事项: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4、置管后的照顾护士1、视察:第一个24小时视察有无渗血渗液等。
2、敷料的更换时间:第一个24小时、每周(无菌原则:用碘酒酒粗消毒针口,更换敷料及肝素锁,同时调查伤口环境。
)3、特别环境的处理:如脱出或缩进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不成私自插入;如渗血渗液,感染、出血偏向,应遵医嘱铲除;5、PICC的冲管方法1、目标:防止血块黏附在管壁,减少壅塞。
2、原则:1)治疗完毕,给药后用1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2)抽血,输血后用20ML以上的心理盐水冲管。
3)须弃往2-3ML的血后再采血标本6、冲管的方法1、冲管时最初要边推边退针。
2、用脉冲式冲管法,力度适中。
7、导管梗阻的处理1、内部身分:能否挨合,扭直、体位等。
2、内部身分:1)导管定位是不是精确2)血栓形成,可用10ML注射器轻柔回抽或遵医嘱使用尿激酶。
3)弗成使用暴力、导丝来排除血凝块,这将使导管毁伤、碎裂或制成血凝块栓塞。
8、病人的指导1、置管的上肢勿背重(举重,提重物等)。
避免泅水,水上功课等水中活动,特别第一个24小时不干水。
2、洗沐时用薄膜包好,勿弄湿敷料,若有及时更换。
中长导管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摘要】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诸多静脉输注方式中,中长导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它的独特优势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应用的重视。
本文将从中长导管的适应症、并发症、经济成本等方面与其他静脉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对各种静脉输注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信息,为中长导管的临床推广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长导管,静脉输注,适应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347-02在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在药物输注、体液补充及营养支持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美国每年外周静脉输注约1.5亿次,中央静脉输注约有500万次[1]。
在中国,相关统计不是很完善,初步估算每年总的静脉输注次数大于10亿次。
随着静脉治疗工具的不断革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输注方式主要有静脉留置针(PIV)、中等长度导管(M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和输液港(PORT)。
静脉治疗已经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因此,静脉输注方式的选择、穿刺部位的护理、并发症的处理等也成为当前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
中等长度导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静脉治疗方式,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普及率与使用率都非常的低[2]。
本文将对比各种静脉治疗方式的适应症与并发症,重点强调中等长度导管在并发症、留置时间、经济成本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临床静脉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1.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 MC)1.1中长导管概述中等长度导管(MC) 是一条长度在8 - 25cm的外周静脉通路装置。
通常从上臂肘部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置入,导管尖端位置在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不超过远端腋静脉[3,4]。
中长导管的临床应用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因导管材料所引发的超敏反应和静脉炎等并发症,中长导管并未在临床上获得推广[5-7]。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固定
第一步左手持纱布覆盖在正压接头上提起导管,右手持碘伏一根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消毒皮肤,顺时针消毒。
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 (至少大于贴膜的
面积)。
取第二根碘伏棉棒以同样的方法逆、顺时针
消毒皮肤。
第二步皮肤消毒完后待干15秒,取无菌透明敷贴,粘贴透明贴,再将离型纸剥离透明敷贴,粘贴时敷贴自然下垂,切
勿拉伸敷贴。
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排净敷
贴里的气泡。
第三步取一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于无菌透明敷贴上,注意大小应无菌透明敷贴相似即可。
第四步取一条胶带将PICC延长管以蝶形固定于无菌透明敷贴缘处。
再将PICC延长管U型弯折于无菌纱布上,再以胶带
横向固定胶带横向固定延长管,在记录胶带上标注操作者
姓名及日期,贴于透明敷料。
PICC的介绍前言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从单纯的输液工具——头皮针,发展到面对静脉留置针,CCVA,PICC等多种输液工具的选择.目前各种输液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临床上得到普及应用.掌握好各种输液工具的应用,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才能使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水平.一.什么是PICCPICC的全称是:Peripheraly InsertedCentral Cathcte——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二.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有什么不同PICC CCVA 感染率 2%以内 26%—30%操作者经过培训的护士医生穿刺难度在可见血管穿刺不可见血管穿刺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成功率低对象长期输液的病人重症急诊病人化疗病人大手术病人早产儿家庭病床病人TPN三.如何选择PICC导管应尽量选择型号最小,最细的PICC导管进行穿刺.因为较粗的导管易引起血管阻塞或血拴性,机械性静脉炎.PICC常见的规格型号自然流率最大流率容积1.9F 0ml/h 125ml/h3F 22ml/h 400ml/h4F 287ml/h 750ml/h5F 350ml/h >750ml/h5F(双腔)(每个管腔)PICC的流速由那些因素决定由: 病人的情况, 静脉壁的完整, 静脉系统的阻力,液体的渗透压,注射器的注射压力,导管的长度和内径.四.PICC对操作者有那些要求操作者需要进行专门培训.选择合适的病例.选择合适的病人.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五.PICC的优点:保护血管.减少病人的痛苦.不易感染.便于护理.保留时间长,疗效好.六.PICC的适应症及禁忌症PICC适应症:须要长期输液,静脉很差的病人. 早产儿(23-30周).用刺激性或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 长期输液家庭病床病人.PICC的禁忌症病人肘部静脉太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乳癌术后患侧臂的血管.不配合的病人.七 .如何选择的PICC穿刺点在肘窝下2指处进针.如果进针的位置偏下,血管相对小,则易引起血液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壁发生磨擦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果进针的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血管内静脉瓣较多,不易穿刺. 八.如何选择PICC穿刺的血管血管特点肘正中静脉粗,直,方便活动静脉瓣较多贵要静脉粗,短,静脉瓣较少90%的PICC在此血管穿刺头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不平, 进入无名静脉时有个角度,导管易反折腋静脉九.PICC穿刺术的物品准备: PICC穿刺包两副手套肝素帽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PICC穿刺包里有哪些物品PICC穿刺包里有: 可撕裂套管针导管(含导丝)孔巾方巾10ML注射器皮肤消毒剂透明敷料胶布止血带纸尺纱布镊子剪刀PICC的穿刺步骤------ 略PICC的封管方法用稀释的肝素液2—5ml,正压均速封管. 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有肝素10—100单位1支肝素可加入125-1250ml生理盐水PICC冲管时的压力为多少冲管时的压力应低于95—125psi注射器压力(Psi)1ml 150—1803ml 1205ml 9010ml 60十.PICC穿刺术前护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配合,做好家属的指导及宣传工作.协助病人摆好体位.选择合适的血管及导管.准确测量静脉的长度.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撤导丝至少所量血管长度1cm处,剪去多余导管.十.PICC穿刺术前护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配合,做好家属的指导及宣传工作.协助病人摆好体位.选择合适的血管及导管.准确测量静脉的长度.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撤导丝至少所量血管长度1cm处,剪去多余导管.十一.PICC穿刺术中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心率失常, 面色,呼吸,脉搏的变化.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送导管时,镊子不能夹导管过紧.拔出导管时,立既上好肝素帽,避免空气栓塞.置管成功后,应抽回血,用生理盐水冲管. 用无菌敷料固定.X光照片,作定位检查.十二.PICC穿刺术后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反复说明注意事项, 做好宣传工作.保证进针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穿刺后的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敷料.以后每周常规更换敷料2次.更换敷料时,注意不要损伤导管.揭去敷料时,应顺导管的方向往上撕,以免拔出导管. 保证导管通畅,注意正压均速封管.限用5ml或10mL注射器进行封管.静脉推药时,速度不要过快.十二.PICC穿刺术后护理措施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有无红肿及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做好护理记录,记录导管的名称,编号,型号,长度及穿刺血管的名称,穿刺时的情况及导管的留置情况.拔管:轻缓地拔出导管,注意不要用力过度. 拔管后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的静脉炎.十三.PICC导管穿刺时的并发症1. 渗血,血肿:2. 心律失常:3 刺激神经:4. 空气栓塞:5. 导管异位:6. 送导管困难:7. 拔导丝困难:8. 穿刺入动脉:渗血,血肿:原因: 穿刺不当;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服用阿斯匹林的病人;选择血管不当;穿刺部位活动过度..处理:避免活动过度.,加压止血,更换敷料,停服服用阿斯匹林.心律失常:原因: 与导管尖端刺激上腔静脉神经丛及病人的体位有关.处理:准确测量静脉的长度,避免导管过长,退出导管少许.刺激神经:原因: 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神经所致.处理:避免穿刺过深而刺激神经. 空气栓塞:原因: 由于拔去导丝后未及时上肝素帽.处理:拔去导丝后注意抽回血,及时上肝素帽. 导管异位:原因: 病人的体位不当;病人的血管异位;在头静脉穿刺.处理:避免在头静脉穿刺;摆好病人的体位再穿刺;如果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可用5—10ml生理盐水冲管,若导管进入无名静脉,应拔管..送导管困难:原因: 若选择头静脉穿刺,当导广进入上腔静脉时,易出现导管异位或送管困难;选择的血管细小,血管的静脉瓣多.处理:选择粗直,静脉瓣少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在头静脉进行穿刺;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一边输液一边送管.拔导丝困难:原因: 送管不顺,导管打折所致;在生理盐角度处.处理:保持穿刺时的体位,如遇阻力, 1—2分钟后用轻力拔管.穿刺入动脉:处理: 拔管. 十四.PICC穿刺后的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导管断裂感染导管漂移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原因: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大小不当;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处理:热敷—20分钟/次,4次/日;抬高手臂;避免激烈运动;若三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 应拔管.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大小不当;穿刺时损伤血管的内膜;封管的方法不规范.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 导管断裂原因:送导管时使用镊子不当损伤导管.换药不当所致.处理:用手指压迫导管远端处的血管,静脉切开术取出断裂之导管;注意不要用扎止血带来防止导管漂移,以免阻断动脉血流.感染原因: 与无菌技术有关;与不及时换药有关; 处理: 口服抗生素;加强换药;做细菌培养,必要时拔管;导管漂移原因: 与病人活动过度有关,如:倒立,严重呕吐等. 处理:拔管.堵管原因: 封管不当所致.处理: 尿激酶溶栓,拔管.PICC接口连接三通管,直的一断连接稀释的尿激酶注射器且关闭,另一断连接空注射器,抽液后关闭.开放直的三通,稀释的尿激酶进入导管,管闭.5分钟后,用空的注射器抽回血,若无回血,再反复一次.溶栓的方法尿激酶浓度:10万单位的尿激酶加20m水l 生理盐水摘要幻灯片谢谢。
中等长度导管的定义导管是一种用于输送流体或气体的管道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医疗等领域。
中等长度导管通常指的是介于短导管和长导管之间的一种类型,其长度在几十米至几百米之间。
导管的基本结构中等长度导管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件构成:1.管道:作为导管的主体部分,一般由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它具有一定的刚度和耐压性能,以承受流体或气体的压力。
2.连接件:用于连接不同部分的管道,如弯头、三通、法兰等。
连接件可以使导管系统更加灵活,并方便维修和更换。
3.支撑结构:为了保证导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使用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和支撑。
支撑结构可以是支架、吊架或者地面支座。
4.密封件:用于保证导管系统的密封性能,防止流体或气体泄漏。
常见的密封件包括垫片、密封圈等。
中等长度导管的特点中等长度导管相比短导管和长导管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适应性强:中等长度导管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程需求,既可以满足较长距离的输送要求,又可以节省材料和成本。
2.施工方便:相比长导管,中等长度导管的施工难度相对较低。
它既不需要像长导管那样需要大型设备进行安装,又不会像短导管那样需要频繁连接。
3.维护便捷:中等长度导管的维护相对容易,因为其长度适中,可以方便地进行检修和更换。
同时,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故障排除也相对容易。
4.经济高效:中等长度导管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节约材料和成本。
由于其长度适中,所需材料量较少,并且施工时间也较短。
中等长度导管的应用领域中等长度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领域:在化工、制药、石油、天然气等工业领域,中等长度导管被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系统。
它可以满足不同工艺要求,如输送腐蚀性介质、高温介质等。
2.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中等长度导管被用于供水、排水、采暖和通风系统。
它可以连接不同楼层和房间,实现整个建筑物内部的流体输送。
3.医疗领域:在医疗设备和医院建筑中,中等长度导管被用于输送氧气、吸引污染物和排放废物。
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知识讲解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北京协和医院史冬雷一、概述(一)穿刺工具的种类静脉穿刺工具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工具和中心静脉输液工具。
外周静脉穿刺工具临床上最常用头皮针、头皮套管针,或中等长度导管。
中心静脉工具的穿刺主要是颈内 / 锁骨下静脉导管(即 CVC 中心静脉导管),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 )。
(二) PICC 导管特点1. 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
2. 导管可通过放射影像下显影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3. 导管总长度为 65 厘米,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进行裁剪。
4. 导管上以厘米为刻度标记,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
(三)选择静脉穿刺部位1. 避免关节部位,关节部位活动比较多,容易造成脱管。
2. 避免已损伤的部位,已损伤的部位没有愈合,易造成导管的感染。
3. 避免新近穿刺过的静脉之下的部位。
4. 避免下肢末端,现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因为使用下肢进行静脉输液,容易造成血栓的发生。
5. 避免受限制的部位。
(四)静脉的粗细从中心到外周,静脉管腔的直径是不一样的,上腔静脉管腔的直径 20mm,无名静脉 19mm,锁骨下静脉 19mm,腋静脉 16mm,贵要静脉 8mm,头静脉 6mm 。
越靠近中心,静脉越粗大,血流速度会增加。
(五)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1. 手背及前臂静脉,由于它比较细又靠近外周,所以血流速度<95ml/ 分。
2. 肘部及上臂静脉的血流速度 100-300 ml/ 分。
3. 锁骨下静脉已经达到中央静脉,血流速度 1-1.5L/ 分。
4. 上腔静脉血流速度为 2-2.5L/ 分。
血流速度快的好处,药液输注进去以后,马上被稀释,所以药液停留在血管壁的时间就少,特别对一些高浓度、高渗以及刺激性比较强的药液,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减少静脉炎以及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 )的简介(一)穿刺可床边置管;置管损伤较小;置管后要求X 线检查其位置;排除胸部置管的危险,如锁骨下静脉穿刺,很容易造成血气胸,PICC 就没有此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中心静脉一般2-4 周拔除,而PICC 如果维护很好,患者一般条件也比较好,能够延长1-1.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由注册护士置管。
中长度导管与PICC在传染病临床应用现状比较孙娅萍; 武昆利; 张敏; 曹维; 徐亚【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2页(P385-386)【作者】孙娅萍; 武昆利; 张敏; 曹维; 徐亚【作者单位】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云南昆明 65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05; R51/52随着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员流动的增多,同时也带了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传染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也明显增多。
传染病病原体涉及面广、用药种类复杂、治疗时间长,部分药物输注时存在对血管造成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
采用传统的每次治疗穿刺方式,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存在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感染的较大风险[1]。
目前,我国输液装置有头皮钢针、浅静脉留置针、PICC、CVC以及PORT等。
现将我院采用中长度导管及PICC 进行静脉给药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患者62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41例、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1例、腹腔结核并肠瘘10例。
随机分为2组,其中31例置入PICC,即PICC组。
另外31例置入中长度导管,即中长度导管组。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排除置管禁忌,取得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操作。
置管后采用静脉滴注抗结核药物、高浓度营养物质、血制品,人血白蛋白、脂肪乳等。
采取血标本不使用该通道。
植入的导管均严格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操作规则进行护理和保养[2]。
1.2.2 PICC置管技术 PICC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技术是目前唯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PICC 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置管技术不断改进,由传统的盲穿PICC 置管、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 置管,再到现在的超声引导下和心电引导下PICC 置管;PICC 设计不断完善,单腔、双腔、耐高压PICC,前端开口和防止血液反流的三向瓣膜式PICC,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临床需求,PICC 导管材质从硅胶到聚氨酯,技术的不断成熟及高质量PICC导管材质的应用,有效减少了PICC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