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外部性及其矫正
- 格式:pptx
- 大小:278.80 KB
- 文档页数:3
财政学对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纠正一、市场失灵的概念与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产生了效率低下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等。
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信息存在不对等的情况。
在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往往处于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交易出现不对称。
这就可能导致市场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从而使市场失灵。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能被所有人共享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排他性的特点,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3.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某个产业或市场由于生产规模经济或技术上的特殊性质而只能由少数大型企业存在,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减少,效率降低。
4.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生产活动或消费活动对于其他个体或社会整体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不通过市场价格实现。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正确反映社会成本和效益,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
二、财政学对市场失灵的纠正措施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手段调整经济的学科,对于市场失灵提出了一系列的纠正措施。
1. 信息披露和监管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监管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例如,要求公司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
2. 肯定公共物品的供给作用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征税等方式收集资金,用于提供公共物品,以确保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3. 监管自然垄断产业对于自然垄断产业,政府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以保障市场的竞争和消费者的福利。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市场准入规则和定价机制来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防止其滥用市场制约。
4. 内外部性的税收调节为了纠正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税收或补贴来调节市场行为。
例如,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可以征收相应的污染税以内部化外部成本;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活动,可以通过补贴鼓励相关行为。
第6章外部性及其矫正一、概念题1.正外部性答: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给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无偿给他人带来利益。
比如,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产生了正外部性,那些接受免疫接种的人由此降低了感染传染病的机率。
同时,他们也为那些没有接受免疫的人群带来了收益,减少了后者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2.科斯定理答: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指出,假定资源所有者能够分清对其财产损害的来源,并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同时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调;那么,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达成一种协议。
通过这一协议,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
它表明,产权一旦确立,私人经济主体就能有效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从而无须政府的介入和干预。
尽管科斯定理的逻辑相当诱人,不过,源于严格的假设条件,科斯定理一般只适合于当事人很少且外部性来源很清楚的情形。
而像大气污染之类的外部性,无论是污染者还是受污染者都涉及千家万户,无法想象他们坐在一起谈判的成本会很低。
此外,即使确立了大气的产权,但大气所有者怎样才能在成千上万的潜在污染者中分清谁是污染者,以及每个污染者应负责多大比例的损害,这些问题仍不清楚。
按照科斯的思路分配产权,有助于解决某些重大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
比如,在英国某些地区,河流和航道的私人产权已有800年的历史,所有者向获得本段河流捕鱼权的人收费,这一做法使所有者具有保持鱼群数量和航道清洁的经济动力,从而成功地防止了过度捕捞,控制了水污染。
3.负外部性答: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但并不因此而付出代价。
例如,化工厂释放的污染物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4.排污权交易制度答: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为了实现污染控制的最优水平,政府可以向企业拍卖污染许可证,并且允许排污权在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一种制度。
在该制度下,政府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
外部性问题及其矫正方式研究(高红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万华炜湖北工业大学社科部研究领域:政府经济学)中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外部性问题几乎成了经济学灸手可热的话题。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不能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对外部性问题无能为力。
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自动实现帕累托效率,就需要采取某种方法对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加以管制。
本文试图在阐述外部性的涵义及其作为经济低效率的根源的基础上,如何对外部性进行矫正。
关键词:外部性矫正方式政府管制Abstract: Since 1970s, externalities almost become the most hottest topic in economic because of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cial problem caused b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rket mechanism can't optimize the social resouces allocation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externalities, in another word, market mechanism can't solve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i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ontrol the process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running owing to the market mechanism it's self can't reach the optimum Pareot efficiency automatically.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illuminate how to rectify externalities on the base of the definition of externalitie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rimary source of low economic efficiency.key words: Externalities rectifing method government controlling一、外部性定义关于外部性的定义,有许多学者曾对它作了探讨。
外部效应的纠正一、政府部门对外部效应的纠正1、罚款或征税:对负的外部性的矫正对带有负的外部性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
庇古税或者补贴、污染许可证庇古税问题:损害难以估计,税率难以制定,另外,课税对象对象难以确定例如:尾气排放问题。
是按里程征税还是按燃油多少征税呢?补贴:减少污染给予补贴。
问题:诱使污染企业数量增加,另外,道德上也说不过去。
2、补贴:对正的外部性的矫正政府对产生外部效益的主体进行补贴,降低其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其在一定价格下扩大生产规模,以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对带有正的外部性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
3、政府管制(公共管制)为了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政府可以选择政府管制的方法。
政府管制的形式主要有两种:(1)管制外部效应水平,即规定一个法定的排污标准。
(2)管制生产过程。
如规定法定的排污标准、对生产程序进行规定等。
4、法律措施政府完善法律。
限制:诉讼的交易成本较大而损失较小、厂商对外部性的损失进行控制、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二、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私人纠正的机制有:1、组织的一体化:私人市场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成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而纠正外部效应的效率损失。
2、社会制裁:道德的作用3、界定产权与科斯定理(Coase's Theorem)产权通常是指对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
1960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这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交易的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4、排污权交易政府对污染进行控制的方法有征税和制订排污标准,这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排污权交易这一市场方法能把标准制度下的某些优点和收费(税)制度下的成本优点结合起来,因而它是有吸引力的。
外部性定义: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示例生产中的负外部性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包括政府治理污染的花费,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污染物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生产中的正外部性教育是一种正外部性。
完善的教育系统培育出的人才,会对社会建设作出贡献,这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
建设一栋造型美观的建筑,让这个地区的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到这一道风景线,也是一种正外部性。
以下文字比较多,时间多就看一下,我觉得红色的地方比较重要,仅供参考!!外部性的本质及其解决途径内容提要: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可能会引起外部效应,这些外部效应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当这些外部效应存在时,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决策中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精确的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
这样,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所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肯定会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而达不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所要求的最佳状态,所以为了使得社会资源达到最合理的利用,具有最高的效率,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使得外部效应达到最小,使得私人边际效益与成本基本上与社会编边际效益与成本一致,从而更好的实现帕累托效率。
关键字:外部效应;资源配置效率;外部性效应的内在化;矫正性的税收;矫正性的财政补贴所谓外部性,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是指在生产和消费中,一个人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未经当事人同意并以货币形式进行补偿的额外成本或收益的情形。
外部性也即外部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外部效应的本质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关于外部性的产生原因,西方学者普遍归结为公共物品的存在与市场机制的缺陷。
“是因为公共财富出于制度和技术上的原因,其价值属性无法有效地划归私有而引起的。
第二章外部性哈维·罗森:《财政学(第六版)》第5章1.外部性的含义:经济主体的行为对旁观者(周围环境)的非市场非价格的影响。
2.正的外部性与负的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and negative externality)3.外部性的表现MSC=MPC+MD (MEC)MSB=MPB+MEB一、关于外部性(externality )Marginal social cost=marginal private cost+marginaldamage(marginal external cost) Marginal social benefit=marginal private benefit+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某一经济主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以市场机制之外的某种形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
或者是说,活动的后果增加了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成本或好处。
而这个成本或好处不是承受方所能够决定的。
外加于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成本是负外部效应(negativeexternality)。
外加于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好处是正外部效应(positiveexternality)。
外部性影响了第三方的利益。
尽管她(他)不直接参与一些活动,却能够分享他人活动所带来的好处,或承担他人活动的不良后果。
外部性会导致帕累多无效率;n可能是太多稀缺资源被用于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n或者,太少资源被用于能够带来正外部性的活动。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经济主体只承担了它的行为(私人驾车)所导致的成本的一部分,而收益不受影响,那他肯定会倾向于扩张这种行为。
……你是否觉得现在的车,太多了……正外部性的例子环境优美的社区或社区内教育水平高的学校提高周围房产的市场价值(墙内开花墙外香:学区房比普通住房售价高1/3)好的开车习惯减少了车祸威胁传染性疾病疫苗的接种使得疾病流行得到遏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社会从中受益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水污染隔壁邻居的噪音二手香烟等不道德地饲养宠物私人汽车消费:拥挤、事故、污染、时间、血压、情绪(1)外部性是没有或者不能确立产权的结果;假设赵高经营一家化工厂,把垃圾倒入一条无主的河里。
外部效应的本质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的前提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或⽣产者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外部效应的本质初始均衡点在Q初,边际收益(由需求曲线反映)等于边际成本(由供给曲线反映),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包括私⼈边际成本和所承受的边际损害,形成新的均衡⽔平Q初始均衡的效率点在Q1当存在正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包括私⼈边际收益和边际外部收益,形成社会最优均衡⽔平Q2对于产⽣正外部性的实体来说,没有因此⽽得到相应的补偿,仍然在动。
Q1 < Q2 ,表现为市场失效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边际外部成本递增边际外部成本递减涵义外部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趋于递减,并最终为零。
这种情况发⽣的可能性很⼩这是因为外部边际成本递减意味着污染造成的总损害将按⼀个递减的⽐率增加,⽽在某⼀点之后,追加的污染不会带来进⼀步的损害,显⽽易⻅,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着⼀个最⾼限额边际外部成本不变假设:完全竞争市场;边际个⼈收益=MPB=MSB)⼚商个⼈效⽤最⼤化的决策边际个⼈收益=边际个⼈成本,即实现社会福利最⼤化的决策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即真实产量超过最优产量0.5单位,这0.5MSB线以上部分的福利损失,即阴影部分结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边际个⼈成本=边际社会成本(消费者个⼈效⽤最⼤化的决策边际个⼈收益=边际个⼈成本,即MPB=MSC,均衡点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化的决策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即MSC=MSB,均衡点为假定:边际社会收益( MSB )下降,最终递减⾄与MPB 重合之前:A点⽆效率(MSC=MPB≠MSB),B点有效率(重合之后:假设供给曲线也发⽣变化,C点为新均衡点C点与A点的区别:A点,MEB>0,市场机制失灵C点,MEB=0,市场机制有效只要⽔产⼚愿意⽀付的款项MD⼤于造纸⼚放弃单位产量⽣产导致的净收益(净收益等于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即易可能性,即MD>(MB-MPC)当造纸⼚产量为Q1时,MD>0,MB-MPC=0可以讨价还价,⼀直到MD+MPC= MB为⽌,即在MD>(MB-MPC) 在效率均衡点Q2右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