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抗菌膜在骨科术前皮肤准备中的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28.79 KB
- 文档页数:2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效果研究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由壳料中的壳聚糖骨架经过提取和纯化得到。
近年来,壳聚糖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
抗氧化性能是评估一种物质对抗自由基损伤能力的重要指标。
自由基在体内产生并能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老化等。
过高的自由基水平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成为了科研和食品工业领域的热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抗氧化特性。
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壳聚糖中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具有氧化状马克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捕捉活性氧分子。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抑制氧化脂质和蛋白质的降解等途径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抗氧化性能,壳聚糖还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传统的抗菌剂存在着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因此寻找新型的抑菌剂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广泛研究其抑菌效果。
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病原微生物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壳聚糖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破坏细胞壁、干扰细胞膜的透性、干扰细胞代谢及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等。
壳聚糖的阳离子性和高分子量使得其可以与细菌的阴离子表面结合形成很稳定的络合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透性,抑制其对外界环境的正常吸收和排泄,从而干扰细菌的代谢。
这些抗菌机制使得壳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尽管壳聚糖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效果,但是其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壳聚糖的溶解度较低,难以被人体充分吸收。
此外,壳聚糖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壳聚糖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壳聚糖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又名甲壳胺、壳多糖、聚氨基葡萄糖等,是地球上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其化学名称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节足动物的甲壳以及细菌的细胞壁中,在自然界中含量巨大,来源广泛。
壳聚糖作为甲壳素的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吸附性、成膜性、抗菌性、无毒性,以及能够加速伤口愈合等性能,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21 世纪以来,以壳聚糖为原料的医用敷料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生物质材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1 壳聚糖的生物学特性1. 1 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在医学上的生物相容性主要体现在血液相容性、力学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三方面。
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
当壳聚糖与血液接触后,具有在血液中一直保持有效生物活性的能力,不会破坏血液的有效成分,不会出现溶血、凝血和血栓等现象,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弯曲性,可通过改性来满足人体不同组织部位的要求。
1. 2 表面活性壳聚糖大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氨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可以对其进行交联、接枝、酰化、羧甲基化等化学改性,生成多种衍生物,改善其性能。
酰化反应是壳聚糖化学改性中研究最多的一种反应,可大大改善其溶解性能。
壳聚糖膜经过交联改性后,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均有所增强。
1. 3 可生物降解性壳聚糖是由葡萄糖胺以β-1,4-苷键连接成的多糖,可被伤口处细胞分泌的溶菌酶、壳多糖酶等降解,从而被肌体组织和器官吸收,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低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受酶的降解作用较为显着,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降解相对缓慢。
1. 4 无毒性壳聚糖不溶于血液,抗原性较低,与体内存在的氨基葡萄糖具有类似的结构,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生物医用材料。
王晓芹等[1]在兔皮肤上分别使用壳聚糖原液进行皮肤刺激实验、角结膜刺激实验、肌肉刺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证明壳聚糖对兔皮肤、肌肉和角结膜无刺激性,无细胞毒性,与组织的相容性较好。
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研究及其在医用化妆品中的应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由于其环保、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其中,壳聚糖在医用化妆品中的抗菌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研究以及其在医用化妆品中的应用。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这主要归因于其分子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性质。
首先,壳聚糖分子中含有许多官能团,如胺基和羟基,这些基团使得壳聚糖呈现出较强的亲水性,有利于与细菌细胞壁发生相互作用。
其次,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阳离子性带正电荷,能够与细菌表面带负电荷的成分(如细菌细胞膜上的脂多糖)结合,从而改变细菌膜的渗透性,破坏细菌细胞,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在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壳聚糖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效果,其中包括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多种细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其抗菌效果与壳聚糖的分子量、阳离子度以及溶液中的浓度相关。
此外,壳聚糖还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
因此,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化妆品中,用于抗菌保湿、消炎修复和美容美肤等方面。
在医用化妆品中的应用方面,壳聚糖可以用于制备抗菌洗手液、面霜、护肤乳液等产品。
抗菌洗手液是目前热门的产品之一,壳聚糖作为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清洁皮肤表面的细菌,并抑制细菌的再生。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用于制备护肤霜和乳液,其抗菌和保湿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况,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同时,壳聚糖还能够调节皮肤的油脂分泌,减少皮肤的油光,使肌肤更加清爽。
除了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壳聚糖还可以应用于医用敷料的制备中。
医用敷料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材料,用于创面的覆盖和保护。
壳聚糖能够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细菌的侵入,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过敏或刺激。
此外,壳聚糖敷料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吸附创面上的分泌物,促进伤口的愈合和修复。
壳聚糖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壳聚糖的概述壳聚糖是一种天然聚合物,由壳虫等海洋生物外骨骼中提取而来。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二、壳聚糖的作用壳聚糖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作用:1. 抗菌作用壳聚糖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各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炎症和感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保湿作用壳聚糖能够增加皮肤的保湿能力,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流失,从而使肌肤更加柔软光滑。
3. 抗氧化作用壳聚糖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皮肤和身体的伤害,延缓衰老过程。
4. 组织修复作用壳聚糖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加速皮肤细胞的再生,减少疤痕形成。
5. 抗血栓作用壳聚糖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壳聚糖的功能主治壳聚糖在医药领域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和作用:1. 临床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壳聚糖可作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药物,具有促进溃疡愈合和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功能。
•骨科疾病:壳聚糖可以用于骨折和骨关节炎的治疗,能够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缓解疼痛和炎症。
•眼科疾病:壳聚糖可用于治疗干眼症和角膜炎等眼科疾病,具有保护角膜、润滑眼球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2. 药物传递系统壳聚糖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延长药效时间,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化妆品壳聚糖在化妆品中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改善肌肤的保湿能力,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提亮肤色,增加皮肤的光滑度和弹性。
4. 食品工业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作食品的增稠剂、乳化剂、抗菌剂等。
它既可以改善食品的质感和口感,又可以保护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5. 其他领域壳聚糖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纺织品、造纸业等领域,在环境保护中具有油污吸附和净化水源的作用,在纺织品和造纸工业中具有增强纤维强度和改善纸张质量的作用。
壳聚糖抗菌膜使用方法壳聚糖抗菌膜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
使用壳聚糖抗菌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壳聚糖抗菌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并将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同时,将壳聚糖抗菌膜取出并放在无菌工作台上,或使用已经消毒过的手套操作。
步骤二:清洁和消毒在使用壳聚糖抗菌膜之前,需要将待处理的样品(如伤口、食品包装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伤口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适当稀释后的碘酒消毒,确保伤口表面没有明显的积液或血液。
食品包装可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三:剪裁定制根据实际需要,将壳聚糖抗菌膜剪裁定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使用无菌器具如手术剪或剪刀进行剪裁,确保剪口整齐、没有刺激物或残留。
剪裁后的壳聚糖抗菌膜可以用在伤口覆盖、食品包装等不同应用场合。
步骤四:用法和使用将剪裁好的壳聚糖抗菌膜放置在需要使用的地方。
对于伤口覆盖的情况,可以将壳聚糖抗菌膜直接贴附在伤口表面。
对于食品包装,可将壳聚糖抗菌膜放置在食物表面,覆盖包装材料,保持食品的新鲜与卫生。
步骤五:注意事项在使用壳聚糖抗菌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壳聚糖抗菌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其次,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无菌操作,以免引入细菌污染。
第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壳聚糖抗菌膜厚度和尺寸,以确保其有效覆盖伤口或食品表面。
最后,使用后的壳聚糖抗菌膜应进行正确处理,可用生物医用废品收集容器或与普通废弃物分开收集。
步骤六:注意事项在使用壳聚糖抗菌膜之后,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良好的抗菌效果。
更换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天或每隔几天更换一次。
总结起来,壳聚糖抗菌膜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清洁消毒、剪裁定制、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步骤。
合理正确地使用壳聚糖抗菌膜,能有效地发挥其良好的抗菌性能及应用效果,提供保护和促进伤口愈合或食品安全的作用。
壳聚糖抗菌喷剂原理
壳聚糖(Chitosan)是从甲壳贝类壳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抗菌性质。
壳聚糖抗菌喷剂的原理涉及壳聚糖与细菌或真菌相互作用的多个层面。
以下是壳聚糖抗菌喷剂的一些原理:
1.抑制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壳聚糖可以与细菌表面的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结合,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这可能导致细菌细胞内部物质的渗漏,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2.改变细菌的表面电荷:壳聚糖具有多个胺基和羟基官能团,使其具有正电荷。
这种正电荷的壳聚糖可以与带负电的细菌表面结合,改变细菌表面电荷,阻碍其与其他细胞或表面的黏附。
3.抑制生物膜形成:细菌通常通过形成生物膜来附着在表面并形成感染。
壳聚糖可以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减缓或阻止细菌在生物膜上的生长和繁殖。
4.诱导凋亡:壳聚糖可能通过一些机制诱导细菌的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
这可以减少细菌数量,从而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5.抗氧化性:壳聚糖本身具有抗氧化性,可以帮助减少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有助于细胞的保护和修复。
壳聚糖抗菌喷剂通常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疗领域等。
在农业中,壳聚糖抗菌喷剂可用于作物保护,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在食品工业中,壳聚糖抗菌喷剂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和保鲜。
在医疗领域,壳聚糖抗菌喷剂可能用于一些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和预防感染。
壳聚糖的作用与功效壳聚糖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多个氨基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它常常存在于海洋中的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壳聚糖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壳聚糖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以下将详细介绍壳聚糖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与功效。
一、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壳聚糖作用与功效1. 组织修复和再生:壳聚糖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研究表明,壳聚糖能够促进创伤愈合、骨骼再生和软骨修复等过程,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2. 抗菌和抗炎作用:壳聚糖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并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壳聚糖可以与病原体表面的负电荷结合,破坏其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3. 肿瘤治疗:壳聚糖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壳聚糖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作为载体,帮助药物的靶向输送,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4. 修复神经系统:壳聚糖在修复神经系统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壳聚糖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有望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5. 增强免疫力:壳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壳聚糖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食品领域中的壳聚糖作用与功效1. 食品保鲜:壳聚糖具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壳聚糖可以形成一种保护膜,阻隔水分和氧气的进入,延缓食品的腐败和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2. 净化水质:壳聚糖可以用于净化水质。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净化水质,改善水的品质。
3. 膳食纤维:壳聚糖是一种可溶性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壳聚糖可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4. 降低血脂:壳聚糖可以降低血脂。
壳聚糖的八大功能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壳聚糖聚合而成,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纤维素。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相容性,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壳聚糖的八大功能。
1.药物缓释功能:壳聚糖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通过调节其分子量、修饰等方式,实现药物的缓释。
壳聚糖的药物缓释功能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2.抗菌性能:壳聚糖具有抗菌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抗菌剂、防腐剂和食品保鲜剂等。
其抗菌性能主要通过与细菌的细胞壁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的破坏从而杀死细菌。
3.保湿功能:壳聚糖具有优良的保湿功能,可以吸附并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
因此,可以应用于护肤品、化妆品等产品中,起到保湿和滋润皮肤的作用。
4.血凝功能:壳聚糖可以促进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白凝固,具有良好的血凝作用。
因此,壳聚糖可以用于制备止血剂和生物医用材料等。
5.增强免疫功能:壳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等方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降脂降压功能:壳聚糖具有降低血脂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附肠道中的脂质等方式,壳聚糖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含量,从而起到降脂降压的作用。
7.抗氧化功能:壳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有害物质,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因此,壳聚糖可以用于制备保健品、抗衰老产品等。
8.组织工程功能:壳聚糖可以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
通过改变壳聚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可以调控其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和力学特性等,以满足不同组织的再生需求。
总结起来,壳聚糖的八大功能包括药物缓释、抗菌性能、保湿功能、血凝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脂降压功能、抗氧化功能和组织工程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壳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
壳聚糖敷料标准壳聚糖敷料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敷料,广泛应用于伤口治疗和皮肤保护。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壳聚糖敷料具有多种独特的优点,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风险。
首先,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物质,与人体组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这使得壳聚糖敷料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伤口,包括创伤性伤口、烧伤、溃疡等。
在使用壳聚糖敷料时,患者不会感到不适或疼痛,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
其次,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壳聚糖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能够在人体内逐渐分解和吸收。
当壳聚糖敷料被应用于伤口上时,它会逐渐溶解并释放出壳聚糖分子,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
与传统的敷料相比,壳聚糖敷料能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
此外,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壳聚糖敷料表面具有多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附伤口渗出液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这有助于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壳聚糖敷料还具有一定的保湿性能,能够保持伤口湿润,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
此外,壳聚糖敷料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消肿作用。
壳聚糖敷料能够通过温和的按摩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和废物排出。
同时,壳聚糖敷料还具有一定的消肿作用,能够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
总之,壳聚糖敷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医疗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吸附性能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和消肿作用等优点。
它在伤口治疗和皮肤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壳聚糖敷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作者简介:陈煜(1979-),男,甘肃天水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甲壳素、壳聚糖的改性及应用,E mail:bityuchen@甲壳素和壳聚糖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陈 煜1,窦桂芳2,罗运军1,谭惠民1(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2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北京 100850)摘要: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和壳聚糖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止血、止痛、抗菌、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疤痕等优点,在伤口敷料方面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对甲壳素和壳聚糖适于作为伤口敷料的优异性能从机理上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通过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制备性能优异的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伤口敷料;机理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起着控制体温,防止感染及体液流失,免疫及传感的作用。
由于创伤、擦伤、皮肤溃烂和烧伤等原因,可能导致皮肤的大范围伤害。
皮肤的损伤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体液流失并引起各种并发症[1]。
通常采用伤口敷料对伤口进行保护,防止伤口的感染和脱水,在伤口处维持有利于治疗的潮湿环境,改善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
通常对于伤口敷料有如下要求[2~7]:(1)具有与人体皮肤相近的柔软性能,在湿润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形态和强度;(2)能保持创面的湿润环境,有较好的吸收伤口分泌物的能力,并有一定的透气性;(3)敷料无毒,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反应和刺激,而且必须能够阻止细菌进入创面以防止造成二次感染,避免伤口接触粒子和有毒的污染物,无热源;(4)最好有止血、止痛等作用,可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加速愈合,减少疤痕;(5)贮存稳定性好,最好具有可降解性能,废弃物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甲壳素是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菌、藻类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衍生资源。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
一般来说,甲壳素的N -乙酰基脱去50%以上就可以称为壳聚糖[8]。
壳聚糖,相信很多人在大牌护肤品中都会看到了这一成份,这是因为该产品具有非常好的修复功效,那除了该作用外,该产品队皮肤还有哪些功效呢?下边带您了解。
1、能够促使皮肤黏膜修复,壳聚糖护创凝胶能够帮助皮肤黏膜修复,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切口护理,能够深层次修复皮肤、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除此以外,对青春痘、粉刺疙瘩等皮肤病等造成真皮损伤的情况都能很好的修复。
2、有消炎作用,因此,现还被广泛用于皮肤的炎症治疗,同时,也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
3、能够吸附皮肤重金属,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皮肤会接触到重金属,如果涂擦壳聚糖护创凝胶能够有效的吸收重金属,从而避免人出现重金属中毒现象。
4、有一定的皮肤保湿功能。
综上就是有关壳聚糖对皮肤的功效、作用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清楚的可咨询深圳安泰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集一体的添加剂公司,不仅产品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且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因此,现深受客户的好评。
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作者:王杰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摘; 要】目的:探究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
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关节置换术的18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用药时段、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术前0.5-2小时有92.43%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术中仅2.16%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术后48小时内85.41%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术后48小时后29.73%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最高,使用率为55.68%。
用药方案方面,单联用药140例,占75.68%,双联用药36例,占19.46%,三联用药9例,占4.86%。
结论:我院骨科实施关节置换术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档次过高、联合用药等不良现象,需对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进行加强。
【关键词】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52-01前言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置换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如果患者在手术期间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感染较为严重,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严重时则需要再次手术,因此在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术期间,常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患者感染。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关节置换术的1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详细研究过程如下:1 研究资料1.1一般资料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关节置换术的1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征求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且本次研究同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壳聚糖在医学上的应用
壳聚糖在医学上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伤口愈合和创面修复: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的敷料或填料,用于伤口愈合和创面修复。
壳聚糖敷料能够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加速创面愈合。
2.药物缓释系统:壳聚糖可以用作药物缓释系统的载体,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通过改变壳聚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可以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和药效持续时间。
3.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壳聚糖可以用作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用于细胞培养、组织工程支架和组织再生。
壳聚糖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为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可降解性使得支架在组织再生过程中逐渐被代谢。
4.口腔医学应用:壳聚糖可以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制备口腔护理产品、口腔修复材料和口腔药物缓释系统。
壳聚糖具有抗菌、抗炎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用于口腔感染和炎症的治疗,以及口腔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5.肿瘤治疗辅助:壳聚糖可以用于肿瘤治疗的辅助,例如制备肿瘤靶向药物载体或肿瘤治疗的辅助材料。
壳聚糖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和药物缓释性能,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总的来说,壳聚糖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伤口愈合、药物缓释、组织工程、口腔医学和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壳聚糖生物抗菌痔疮敷料(凝胶)关于壳聚糖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氨基多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 。
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带阳离子电荷的碱性多糖,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支动物虾、蟹、昆虫等的外壳中。
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可生物降解,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生物工程等领域。
1. 抗菌作用壳聚糖对多种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类似抗生素的特征。
研究表明,壳聚糖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实验菌株均具有抑制作用,甚至对一般抗生素难以抑制的白色念珠菌也有抑制作用。
壳聚糖的抑菌抗菌机制,一般认为大分子壳聚糖通过自身的所带的正电荷与微生物细胞膜所携带的负电荷的相互作用,破坏细菌细胞壁原有结构,造成细胞成分的泄漏而起到抗菌作用。
而小分子的壳聚糖,通过渗透进入细胞内与带有阴离子的生物大分子发生类似“絮凝”作用,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阻断D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2. 促进皮肤组织愈合和修复壳聚糖可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通过介导细胞增殖而促进伤口愈合,通过温和的急性炎性反应吸引大量的多形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以清除组织碎片和血凝块。
壳聚糖可促进纤维细胞的迁移,对基质细胞有趋化、迁移、激活作用,并加速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塑过程,促进皮肤组织修复。
壳聚糖的降解产物N-乙酰葡萄糖胺(NAG)对组织的疤痕修复非常重要。
3、止血作用壳聚糖本身具有止血作用。
同时,壳聚糖通过其与红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而实现止血。
其止血机理是: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与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的神经氨酸残基的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激活凝血系统,交联红细胞形成血块。
而且壳聚糖具有明显的膜形成作用,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和防止大出血。
4. 成膜性壳聚糖以其氢键相互交联成网状结构,是一种理想的成膜物。
壳聚糖的八大功能
壳聚糖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天然聚合物,具有多种功能。
以下是壳聚糖的八大功能:
1.促进伤口愈合: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
它可以保持伤口湿润,减少感染的风险,并加速新生组织的形成和血管生成。
2.抗菌性能:壳聚糖具有优秀的抑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这使其成为抗生物膜形成、治疗感染性疾病和控制伤口感染的理想材料。
3.调节免疫功能:壳聚糖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同时,它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4.降低胆固醇:壳聚糖具有降低血清中LDL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5.肥料增效:壳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它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活力,促进根系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6.食品保鲜:壳聚糖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气障性,能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
它可以阻隔氧气和水分的进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氧化反应。
7.增强药物控释效果:壳聚糖能够与多种药物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壳聚糖-药物复合物,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延长药物的持续时间,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8.环境修复:壳聚糖可以在污染环境中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减
少它们的毒性,并促进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总之,壳聚糖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菌、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肥料增效、食品保鲜、增强药物控释效果和环境修复等八大功能。
其广泛
的应用领域包括医药、食品、农业和环境工程等。
壳聚糖的功效与作用壳聚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天然聚合物,其主要存在于贝壳、虾皮、蟹壳和海藻等海洋生物中。
壳聚糖不仅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和医疗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壳聚糖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其抗氧化、抗菌、抗炎、促进伤口愈合、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
一、抗氧化作用氧化应激是导致许多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在细胞内起到清除那些有害物质,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显著降低肝脏、肾脏、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氧化应激水平,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二、抗菌作用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抗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其无法生存和繁殖。
此外,研究还发现,壳聚糖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
三、抗炎作用壳聚糖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炎症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特征,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肺炎等。
壳聚糖可以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四、促进伤口愈合壳聚糖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具有降低伤口肿胀、减少水肿和止血的作用。
壳聚糖可以增强细胞增殖和重塑,加速新生组织的形成,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增加伤口供血,加快伤口上皮化和肉芽组织形成。
五、调节免疫功能壳聚糖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加白细胞的产生和释放,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增加抗体的产生,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六、降低血脂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壳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可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七、抗肿瘤作用壳聚糖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机密★考试结束前202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卷(全卷四个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愿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四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题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请将试题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个句子,从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画。
听完每个句子后,你将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个句子听两遍。
第二节(共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个句子,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
听完每个句子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个句子听两遍。
6.A. It's my pleasure. B. It's hard to say. C.The same to you.7.A.Tall and strong. B. Red and orange. C. Smooth and soft.8.A. No, you can't. B. Here you are. C. Well done.9.A.Try your best. B.Take it easy. C. Sorry to hear that.10.A.Two months ago. B. Once a week. C. For several years.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出最佳选项。
听宠每段对话后,你将有秒钟的时间米回苦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听两遮。
11.What will Tina do this afternoon?A. Prepare for a test.B.Take some medicine.C. Buy a book.12.When wilt Mr.White give a lesson online tonight?A. At 7:00.B. At 7:30.C. At 8:00.13. How long did Sarah stay in Kunming?A. 5 days.B.10 days.C. Two weeks.14. Why was Jenny late for school?A. She missed the early bus.B. Her bike broke down.C. The traffic was heavy.15.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happen?A. At a restaurant.B. At a ticket office.C. In a clothes shop.第四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2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壳聚糖抗菌膜在骨科术前皮肤准备中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9T15:13:37.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廉传举陈聚伍[导读] 骨科手术多为修复和重建手术,往往需植入内固定物,一旦发生口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轻则延长疗程。
廉传举陈聚伍(通讯作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450052)
【摘要】目的对壳聚糖抗菌膜在术前皮肤准备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寻求更好的皮肤消毒方法来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方法将60例需要进行骨科清洁手术的病人按试验设计要求分别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于术前8小时清洗术区皮肤,应用平板细菌培养皿取第一次细菌样本送细菌培养计数,然后实验组给予壳聚糖抗菌膜消毒,对照组给予碘伏消毒,分别用无菌敷料密封术区边缘,手术开始前去掉敷料,再次取样本送细菌培养计数,比较消毒前后单位面积细菌数量并计算抑菌率。
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100%,p=0.096>0.05,两组之间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安全性方面,在观察周期内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级别为1级。
结论壳聚糖抗菌膜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与临床广泛应用的同类消毒产品无明显差异,因其无细菌耐药性,无色无味,使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壳聚糖抗菌膜碘伏骨科术前准备皮肤消毒【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027-02 手术部位感染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1],也是骨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
骨科手术多为修复和重建手术,往往需植入内固定物,一旦发生口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轻则延长疗程、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重则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尤为重要。
通过术前皮肤准备减少患者自身的细菌污染是减少切口污染的最重要手段[3]。
术前皮肤清洁主要是采取沐浴、肥皂水擦洗术野皮肤等方法。
肥皂水擦洗后要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费时费力[4]。
因此寻找更加方便有效的皮肤清洁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需要进行骨科清洁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控制在18-70岁之间,术前进行抽血化验检查,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按试验设计方案随机进入实验组及对照组,操作前遵循伦理学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周期为3个月。
2.操作方法
2.1试验组:术前1日检查手术区域皮肤是否完整,术前8小时用温水及肥皂水擦洗皮肤,剪短趾/指甲,剃毛,用2cm×5cm平板细菌培养皿,于预定切口线中心按取采样,然后取壳聚糖抗菌膜(郑州正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直接对准备皮区域,距离皮肤10-15cm左右,均匀喷洒,自然凉干后,无菌敷料包扎。
将取过样本的细菌培养皿放入37℃孵箱培养48h后计算单位面积细菌菌落数。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在进行皮肤消毒前,打开无菌敷料,用同样的方法在备皮前采样区再次采样,做细菌培养,计算单位面积细菌菌落数。
2.2对照组:术前一日检查手术区域皮肤是否完整,术前8小时用温水及肥皂水擦洗皮肤,剪短趾/指甲,剃毛,用点而康碘伏消毒液(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127)消毒3遍,无菌巾包扎。
皮肤采样、细菌培养及计数方法均同试验组。
二、评价标准
1.有效性评价
根据抑菌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第一次标本菌落计数 — 第二次标本菌落计数
抑菌率 = 第一次标本菌落计数 ×100%
1.1显效:抑菌率≥90%或高于对照组。
1.2有效:抑菌率≥70%或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
1.3 无效:抑菌率<70%或低于对照组。
2.安全性评价标准
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
2级: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要任何处理即可继续试验,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
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有轻度,异常,做处理后可继续试验。
4级: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止试验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
三、临床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处理方法
1.评价方法: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对皮肤粘膜抑菌率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2.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Wilcoxon秩和检验。
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时进行校正的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Ridit分析。
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
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
1.1 两组患者体重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体重比较
组别例数体重(kg)
min max x-±s
试验组 30 45 65 54.42±11.57
对照组 30 42 72.5 59.10±9.29
经t检验 t=-1.73,P>0.05,两组患者体重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两组患者身高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身高比较
组别例数身高(cm)
min max x-±s
试验组 30 155 180 161.00±3.85
对照组 30 150 182 157.80±27.03
经t检验 t=0.64,P>0.05,两组患者身高资料具有可比性
1.3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组别例数年龄(岁)
min max x-±s
试验组 30 18 70 28.47±6.02
对照组 30 18 69 29.23±5.75
经t检验 t=0.64,P>0.05,两组患者年龄资料具有可比性
1.4 有效性评价
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 x2=2.773,df=1,P=0.096>0.05,可以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之间无明显差异。
1.5 安全性评价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试验周期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级别为1级。
五、讨论
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医学长期面对的巨大困惑。
细菌耐药性问题导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局限日渐突出[5],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6]。
针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壳聚糖抗菌膜采用阳离子(物理)抗菌技术方案,带有正电荷的壳聚糖季铵盐复合类化合物吸附于带负电荷的治病微生物表面,形成阳离子物理抗菌膜,并渗入细胞浆的类脂层和蛋白质层,从而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物逸出,使菌体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受阻,菌体蛋白变性,呈现对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7],有效避免耐药菌产生,改变了抗菌药物局部应用的局限,达到临床预防和治疗局部细菌感染的目的。
常用皮肤消毒剂有75%医用酒精,碘酒,碘伏等。
75%医用酒精,碘酒因对皮肤刺激较大,已逐渐被碘伏取代。
近年来关于碘伏消毒后出现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的报告并不少见。
周虹[8]报道应用碘伏给伤口换药后3-10天,出现伤口周围皮肤暗红、肿胀渗出、形成密小水泡,并渗出黄色液体,伴痒、烧灼感,红肿界限清楚,其他部位无异常反应。
另外,碘伏可以使皮肤着色,消毒时需要反复涂抹,增加患者的痛苦;碘伏粘度较大,胶布固定后容易从皮肤脱落,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9]。
而壳聚糖抗菌膜使用方便,尚无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结论
经过这次临床试验证实了壳聚糖抗菌膜在有效性及安全性两方面与临床常用碘伏消毒剂无明显差异,其优越性在于其抗菌原理为物理结合,可以避免临床局部用药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抗药性问题,另外本品为瓶装喷雾剂,无色无味,使用方便,对皮肤刺激性性小,患者容易接受。
因此壳聚糖抗菌膜可以在术前皮肤准备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沈泳,黄靖雄.术前患者皮肤准备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0):2819-2820.
[2]刘其桃,张冬林,孙叶菁.综合干预预防骨科Ⅰ类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2,27(10):42-43. [3]王庆军,李武平,孙惠英,等.皮肤准备方法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41-444.[4]麦慧英,黄春晖,蓝柳红,等.骨科手术术前皮肤清洁方法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7):59-60.[5]张莉霞,靳艳,翟秀玲,袁玉莲.当前滥用抗生素原因及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4,4(6):1075.
[6]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 1858.
[7]林萍,赵雨璠,吴悦. 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2,27(10): 856. [8]周虹. 换药伤口发生碘伏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34): 159.
[9]马秋霞,郭宏,杨晖. 4种皮肤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17(5):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