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拔高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53.00 KB
- 文档页数:6
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以下是十道中考物理压轴题及其试题及答案(力学):1. 试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恒力作用,加速度为多少?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可得 a = F/m = 10N/2kg = 5m/s²。
2.试题:一个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前滚动,经过5秒后速度变为15m/s,则加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a=(V-U)/t=(15m/s-10m/s)/5s=1m/s²。
3. 试题: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保持匀速运动3秒,再接受恒力作用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²,物体在t = 5s时的速度是多少?答案:初速度V₀ = U + at = 0 + 2m/s²*3s = 6m/s。
4.试题: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驶,司机突然踩下刹车,使汽车在2秒内停下来,汽车的减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减速度大小为a=(V-U)/t=(0-10m/s)/2s=-5m/s²。
5. 试题: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40N的水平恒力,另外有一地面反作用力为12N,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 F = 40N - 12N = 28N,由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得a = F/m = 28N/5kg = 5.6m/s²。
6. 试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0kg,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从静止出发,经过5秒后速度为10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a=(V-U)/t=(10m/s-0)/5s=2m/s²。
7.试题:一个物体以50m/s的速度向前运动,经过10秒后减速到30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a=(V-U)/t=(30m/s-50m/s)/10s=-2m/s²。
初三综合测试一难度:5星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图17中,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
若将A、C分别与图中电路的导线头M、N相连接,闭合电键后,当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D与N相连接,接线柱______与M相连接,则闭合电键后,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伏特表的示数增大。
图17 图18 图192.在如图18所示的电路图中,当电键K闭合时()(A)整个电路发生短路。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不变化。
(D)电流表示数变大。
3.在图19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
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
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
由此可以判断(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4、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不相等,其中S甲>S乙>S丙,若甲容器中注入煤油,乙容器中注入水,丙容器中注入盐水,当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时;(1)设三个容器液面的高度分别为h甲、h乙、h丙,则由大到小排列,应是______(2)设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由大到小排列,应是________ 5.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音叉在( );声的利用非常广泛,例如:人们利用声能传递( )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6.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实质上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
7.雨山湖畔的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可以用光的( )规律来解释。
8.如图所示的眼镜镜片是( )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拔高训练——机械运动1.(2021钦州模拟)对于长度和时间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B.教室里的课桌高度大约是75dmC.中学生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sD.一只普通的圆珠笔长度大约在40cm~50cm之间2.(2021南宁模拟)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
如图所示,几枚硬币静止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旁边走过的列车员C.路边的树木D.远处的高山3.(2021泰安模拟)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考生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11m/sB.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C.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D.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2.6dm4.(2021潍坊模拟)如图是一物体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s﹣t图像,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B.0﹣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0﹣2s内物体的速度大于2﹣5s内物体的速度D.0﹣2s内物体的速度小于2﹣5s内物体的速度5.(2021泰安模拟)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物体在OA段的速度为v1,物体在OC段的平均速度为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B段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v1=2m/sC.物体在BC段通过的路程sBC=25mD.v2=2.5m/s6.(2021金昌模拟)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体重约为50N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C.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7.(2021昭通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说明两个灯泡一定是串联的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8.(2021张掖模拟)如图是武大靖在2018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比赛中夺冠的情景。
中考物理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的策略理清了命题的基本思路及复习的对策,有利于把握复习方向,而要提高复习效率则应注意以下问题:1.不要盲目使用资料总复习阶段同学们有相当多的各类复习资料,但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复习资料,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复习资料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题型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理念,把学习物理引入了死胡同;或者过于追求新奇,把复习物理引上歪路。
所以,任何资料在使用时都要分析、选择,以避免浪费精力和时间!2.切忌大量重复劳动目前学生已做了大量的模拟考试题,许多学生仍然在题海中奋力拼搏,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题目一定要多做,才能熟能生巧、触类旁通。
笔者认为当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大量的题目,并不是明智之举。
各种类型题做过了多次,学生见到题已经没有新鲜感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并且题做得太多,会让人钝化,产生错觉。
因此,应当允许学生对已经熟悉思路的题一带而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疑问的问题上。
另外学生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防止身心过度疲劳也许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古训,使人们对初中生已经严重超负荷的复习状态总不能给予格外关注,这既是无心、更是无奈。
诚然,在最后冲刺阶段,适度紧张完全必要,但过度疲劳则绝对不会有好的效果,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师生共同协调,因人而异地合理安排进度和时间,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途径。
4.不要忽视心理调适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许多人会出现烦躁不安、无心复习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也许不是简单的认识或理想问题,更不是做思想工作所能奏效的。
这些可能是心理出现故障的表现,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因此在总复习阶段,最重要的是心理调节,把握节奏,松弛有度,适度紧张,愉悦心态,切忌浮躁!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教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精选习题和例题,以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阶段:梳理知识,打好基础。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下列电路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选项A中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C中两灯并联,正确;D中若开关闭合会造成短路.故选C.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 Ω 0.4A”字样;R2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可达到0.6AB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C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D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1R 与电阻箱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阻箱2R 并联,测电阻箱2R 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允许通过1R 最大电流是0.4A ,允许通过电阻箱2R 的最大电流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得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故A 错误;B .当电阻箱阻值最小,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时,定值电阻1R 两端电压最大为1U 大=1I R ⨯大=0.4A 10Ω⨯=4V电源电压6V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可得,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U =小6V -4V=2V即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故B 正确;C D .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V ,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由I =U R可得电阻箱2R 的最小阻值 2R 小=2U I 小大=2V 0.4A=5Ω 电压表量程0~3V ,则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大为3V ,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I 小=11U R 小=6V 3V 10Ω-=0.3A 电阻箱2R 的最大阻值 2R 大=2U I 大小=3V 0.3A=10Ω 即电阻箱2R 的阻值范围是5Ω~10Ω,所以不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故C 错误,D 正确。
初中物理拔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C.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D. 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相同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D.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好?A. 塑料B. 橡胶C. 铜D. 玻璃答案:C4.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物体下落加速度与时间无关D. 物体下落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答案:B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海市蜃楼C. 透镜成像D. 影子答案:D7.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斜面的支持力相等B.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斜面的摩擦力相等C.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相等D.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无关答案:C8.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过程是正确的?A.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以上都是答案:D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且总量会增加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且总量会减少D. 能量不能在不同形式间转换答案:A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做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做减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力的方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第1页/共18页 第2页/共18页姓名: 校区: 分数: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图4V 2V 1R 1R 2SR 3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测试题(附答案)初中物理命题教师:涂广瑞考试说明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过关;考试期间,需遵守半年考考场规范,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解答题要有过程,不得只有答案,只有答案者视为无效;注意答题工整,笔迹不清也视为错误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米B. 分米C. 厘米D. 微米 2. 超导体是一种新型的电阻为零的材料,你认为这种材料适合做( )A .电炉丝 B.电熨斗 C.输电导线 D.保险丝3. 有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减小实验误差,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m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2m ,则被测物体质量的真实值为( )A .122m m +B .12m m +C .122m m⋅ D .12m m ⋅4.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S 1,电流表示数为0.4A ;再闭合开关S 2,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 ;设开关S 2闭合前后R 1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为ΔP ;则关于R 2的阻值及ΔP 的值分别为( )A .R 2= 10Ω ΔP= 2 WB .R 2= 5Ω ΔP= 2WC .R 2= 5Ω ΔP= 5WD .R 2=15Ω ΔP= 5W5. 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L 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R W 连接在总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如图2所示。
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15V”。
怎样进行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的方法一:复习要点1、抓住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
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
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
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
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
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初三物理拔高练习题1. 题目:简述光的折射定律,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
解析:光的折射定律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n1*sin(i) = n2*sin(r),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较小的光线将向法线弯曲,也就是折射角变大。
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看到游泳池里的人似乎比实际位置要浅。
2. 题目:什么是静电感应?解析:静电感应是指当带电物体靠近非带电物体时,非带电物体会受到带电物体的影响而发生带电现象的现象。
它是由于带电物体靠近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非带电物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
具体来说,当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个非带电物体时,由于带正电物体中电荷的存在,非带电物体中的电荷会发生重新分布,靠近带正电物体的一侧会产生一个带负电的区域,而远离带正电物体的一侧会产生一个带正电的区域。
这种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称为静电感应。
3. 题目:简述平抛运动的特点,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
解析:平抛运动是指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和角度进行抛体运动的过程。
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平方向上速度恒定:在平抛运动过程中,抛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水平方向上没有加速度,故速度保持恒定。
- 垂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在平抛运动中,抛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抛体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逐渐增大,而高度逐渐减小。
- 抛体形成抛物线轨迹:由于抛体在水平方向上以恒定速度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形成匀加速运动,所以整个运动轨迹为一个抛物线。
例如,当我们抛出一个小球时,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将保持不变,而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形成一个抛物线轨迹。
初中物理拔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答案:C3.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成正比。
A. 电流的平方B. 导体的电阻C. 电流和导体电阻的乘积D. 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晶体的特点?()A. 有固定的熔点B. 有固定的凝固点C.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 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答案:D5.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A. 彩虹B. 海市蜃楼C. 放大镜成像D. 影子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铁C. 铜D. 铝答案:A7. 以下哪种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A.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B. 电梯匀速上升C. 飞机在天空中盘旋D. 火车在加速行驶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A. 只有重力做功B. 只有弹力做功C. 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D. 存在摩擦力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电磁波的特点?()A. 不需要介质传播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传播速度等于光速D.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物质的三态变化?()A. 凝华B. 升华C. 液化D. 凝固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12. 1千瓦时等于3.6×10^6焦耳。
13.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
14. 欧姆定律表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15. 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2安培的电流,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特?答案:20伏特17. 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顿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米/秒^2?答案:5米/秒^2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8. 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中,需要使用哪些实验器材?答案:需要使用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容器、水和白纸。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初高中物理衔接类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际电流表和理想电流表、单摆摆动周期、平抛运动、斜抛运动、万有引力、电场力、凸透镜成像规律、磁力等问题,在初中阶段都没有量化的表达,有的只是定性的说明,但初中课程教学中,有的只是经过拓展学习,初步的达到了和高中阶段所学内容十分接近,在知识和知识简衔接处,用到一定的物理方法就完全可以达到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水平。
在中考中,为了选拔能力素养突出的学生,物理试题的命制就会以初高中衔接知识为素材。
所以毕业班学生多学习这些问题,中考成绩会更加突出。
一、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2.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二、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2.动能表达式:221υm E K =3.动能定理(即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关系):12K K E E W -=4.理解:①合F 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②合F 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合F 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少。
③动能定理揭示了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5.适用范围:适用于恒力、变力做功;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初中物理计算复习一.电学计算1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4V 的小灯泡,小灯泡的电阻为8Ω,如果我们只有3V 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20Ω,电路中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的示数为0.3A,请请计算(1)电阻R 1的阻值(30Ω); (2)电源电 压(6V); (3)通过R 1的电流(0.2A)3.如图“6V 3W ”的小灯泡L 与额定功率为10W 的电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为10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20A 和2.4V ,不考虑电阻器和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1)电阻器R 的阻值(38Ω) 2)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2W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 R 1=R 2=30Ω求(1)开关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和R 2两端的电压;(60Ω 3V) (2)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和R 2两端的电压.(0.2A 0)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为滑动变阻器,R 0、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根据以上信息求出R 0的阻值(2Ω)6.小明利用标有“6V 6W ”的灯泡L 1和 “6V 3W ”的灯泡L 2进行实验 1)当L 1正常发光时,通过L 1的电流为多少?(`1A )2)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为通过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现将两灯连入如图乙 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4W )7.使用电烙铁焊接元件,有时为了省电和避免烙铁头太热而不易沾锡,通过控制开关使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在暂不焊接时,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需要焊接时,能很快达到温度.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 ,电烙铁内部电路图如图所示,开关S 接a 时 ,电烙铁的电功率P 1为100W,开关S 接b 时,电烙铁的电功率为P 2,问:(1)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时,开关接在哪点?(b 点) (2)若P 1=4P 2,电阻丝R 1、R 2的电阻各是多少?(484Ω 1452Ω)8.小红学了电学知识后画出了家里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她认为只闭合开关S 1时,电吹风吹 冷风,当S 1和S 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小芬看了她的电路图觉得有问题:如果只闭合S 2,会出现电热丝R 工作时而电动机不工作的现象,从而使电吹风的塑料外壳过热 造成损坏,小芬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能做到电热丝R 工作时,电动机就一 定在工作,从而保证塑料外壳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芬应该把开关 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S 1 ) (2)根据电吹风铭牌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一分钟消耗多少电能?电热丝R 的电功率为多大?通过电热丝R 的电流为多大?(27600J 440W 2A)9.某学校运动场离学校电控室有一段距离,运动场内安装了一盏规格为“220V 1KW ”的碘钨灯,已知电控室的电压恒定为220V 电控室到碘钨灯之间的距离为100m ,所用电线为某个品牌的铜芯橡皮绝缘线。
初中物理电学拔高试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下列图电路图,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把端点C、D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把端点A、D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的示数为U3,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U4,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R1=R3=12Ω,U1=6V,U1:U3=4:3,I3:I4=3:5.那么〔〕A.定值电阻R2=3ΩB.电源两端电压U=30VC.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总功率P=300WD.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1、S2,总电阻R=2.5Ω2.如下列图,电源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S4闭合,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当开关S1、S3闭合,S2、S4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关于这个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比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U1>U2,I1<I2B.U1=U2,I1<I2C.U1>U2,I3=I4D.U1<U2,I3>I43.如下列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1,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为1.8W;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2,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比I2增加了0.9A.U1:U2=1:3,I1:I2=4:1,那么〔〕A.电阻R2和R3的比值为4:1 B.电阻R1的阻值为20ΩC.电源电压为20V D.电流表A1示数为2.4A4.如下列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I1>I2,U1>U2B.I1<I2,U1<U2C.I1>I2,U1<U2D.I1<I2,U1>U25.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与R3的阻值均为1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3:1.当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假设把开关S、S1都闭合,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R1=10ΩB.R1=20ΩC.U1:U2=3:4 D.U1:U2=4:36.如下列图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1、U1;当再闭合S2,且将滑片P适当右移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2、U2,那么以下表达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I1>I2U1>U2B.I1>I2U1大于、小于或等于U2都有可能C.U1<U2I1=I2D.U1<U2I1大于、小于或等于I2都有可能7.〔2021•西城区〕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与R3的阻值均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3:2.假设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R1=5ΩB.R1=20ΩC.U1′:U2′=3:4 D.U1′:U2′=4:3二.填空题〔共2小题〕8.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R2.当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1、U1;当电键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I2、U2;那么I1/I2_________1,U1/U2_________1〔选填“<〞、“=〞或“>〞〕.9.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2R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U1和I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U2和I2,那么U1与I1的比值_________U2与I2的比值,I1与I2的比值_________3.〔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解答题〔共6小题〕10.如下列图的电路图中,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把端点C、D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把端点C、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把端点A、D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I5.:U1:U2=3:4,I3:I4=5:3,R1=R2,U2=10V求:〔1〕电流I1与I2的比值;〔2〕电流I2与I5的比值;〔3〕电源两端电压U.11.如下列图电路图中,把端点A、C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只闭合开关S3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4.5V.当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断开开关S2,并用R4替换R3后,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己知U1:U1′=4:3,U2′:U2″=13:12,R3:R4=2:3,电阻R2=4Ω.求:电阻R3的电阻值和电源两端电压U.12.如下列图,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阻R1的电功率为P1,电阻R A的电功率为P A=4.5W;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2V,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 B的电功率为P B.:R1:R2=2:1,P1:P B=1:10,U1:U2=3:2.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13.如下列图,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阻R2的电功率为P2,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阻R2的电功率为P2′,电流表的示数为I2.I1:I2=2:3.求:〔1〕电阻R2的功率P2与P2′的比值;〔2〕当开关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点C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C,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U1:U2=2:3,这时R2的功率为10W,R C的电功率为5W.那么滑片P在B端与滑片P到C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R B与R C的比值;〔3〕通过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出现不同的电路状态,求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请画出相关电路状态的等效电路图〕14.物理小组活动时,老师要求大家试着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等器材,通过实验测算出待测电阻的电阻值R X.如下列图为小利所连接的局部电路.〔1〕电路中还缺少一根导线,请你帮助小利完成电路的连接,并画出实验电路图.〔2〕正确连接电路后,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如果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那么R X=_________.15.如下列图的电路图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假设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假设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电压表V1的示数变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变为U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U1:U1′=1:2,U2:U2′=3:1,R2=3Ω.求:〔1〕电阻R1的阻值;〔2〕电源两端电压U;〔3〕当开关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时,电流表A2的示数.初中物理电学拔高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下列图电路图,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把端点C、D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把端点A、D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的示数为U3,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U4,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R1=R3=12Ω,U1=6V,U1:U3=4:3,I3:I4=3:5.那么〔〕A.定值电阻R2=3ΩB.电源两端电压U=30VC.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总功率P=300WD.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1、S2,总电阻R=2.5Ω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图析法.分析:根据题意先画出三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图;由比值关系求出U3的大小,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图1和图2求出两电路图中电流的比值关系,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和欧姆定律结合三个电路图列出方程求出电阻R2、R4的大小;进一步求出图2中电流的大小,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最后根据P=求出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且只闭合开关S1时的总功率,利用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且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的总电阻.解答:解: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把端点A、D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由图1可得:U1=I1R2=6V﹣﹣﹣﹣﹣﹣﹣①∵U1=6V,U1:U3=4:3,∴U3=4.5V,由图2可得,I3R2=4.5V﹣﹣﹣﹣﹣﹣﹣②由①②两式可得:=﹣﹣﹣﹣③∵电源的电压不变,∴由图1和图2可得:U=I1〔R1+R2〕=I3〔R1+R2+R4〕,由图2和图3可得:U=I3〔R1+R2+R4〕=I4R3,把③式、R1=R3=12Ω和I3:I4=3:5分别代入得:12Ω+R2=3R4,R2+R4=8Ω,解得R2=3Ω,R4=5Ω,代入②式可得I3=1.5A,∴由图3可得电源的电压为:U=U3+I3〔R1+R4〕=4.5V+1.5A×〔12Ω+5Ω〕=30V;当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功率为P===300W;当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2、R3并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2.4Ω.应选AB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电路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串并联的区分,难点在于将三种状态下的电流关系及电压关系联系在一起,列出等式进行求解.2.如下列图,电源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S4闭合,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当开关S1、S3闭合,S2、S4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关于这个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比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U1>U2,I1<I2B.U1=U2,I1<I2C.U1>U2,I3=I4D.U1<U2,I3>I4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图析法.分析:分析实物连接图,分别画出当开关S1、S2、S4闭合,S3断开时,和当开关S1、S3闭合,S2、S4断开时的电路图,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三表的测量对象,根据欧姆定律、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当开关S1、S2、S4闭合,S3断开时,如右上图,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那么I1<I2;﹣﹣﹣﹣①当开关S1、S3闭合,S2、S4断开时,如右以下列图,两电阻串联,电流表A1A2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那么I3=I4;﹣﹣﹣﹣﹣﹣②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所以U1>U2,﹣﹣﹣﹣﹣③由①②③可知AC正确,应选A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串并联特点的掌握和运用,分析实物图画出两种情况下的电路图是此题的关键.3.如下列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1,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为1.8W;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2,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比I2增加了0.9A.U1:U2=1:3,I1:I2=4:1,那么〔〕A.电阻R2和R3的比值为4:1 B.电阻R1的阻值为20ΩC.电源电压为20V D.电流表A1示数为2.4A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比例法.分析:〔1〕先画出三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根据欧姆定律和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结合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电阻R2和R3的比值.〔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的电压,由图甲结合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得出三电阻的关系式,进一步得出R1、R3之间的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图甲中的电流,根据P=I2R结合电阻R1消耗的功率表示出电源电压和R1之间的关系;由图乙和图丙可知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2示数的增加量为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等式;联立以上等式求出R1的阻值和电源的电压.〔3〕先利用电阻的并联特点求出图乙中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求出电流表的示数.解答:解:只闭合开关S1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只闭合开关S2、S3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丙所示.〔1〕由图乙可知:===,∴=﹣﹣﹣﹣﹣﹣﹣﹣﹣①〔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的电压,∵U1:U2=1:3,∴由图甲可得:=,即2R1=R2+R3﹣﹣﹣﹣﹣﹣②由①②两式可得:R1=2R3,∴P1=I2R1=〔〕2R1=1.8W,即U2=16.2R1﹣﹣﹣﹣﹣﹣﹣﹣﹣③由图乙、丙可知,I2′=I2+0.9A,即=0.9A﹣﹣﹣﹣﹣﹣﹣﹣④由③④两式可得:R1=20Ω,代入④式可得:U=18V,〔3〕由图乙可得:电路的总电阻R===R3=×R1=R1,∴I1===×=×0.9A=2.4A.应选B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此题难点在于很多同学无法将三种状态下的功率关系及电压关系联系在一起,故无法找到突破口.解答此类问题时,可将每一种情况中的量和未知量都找出来,仔细分析找出各情况中的关联,即可列出等式求解.4.〔2021•赤峰〕如下列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I1>I2,U1>U2B.I1<I2,U1<U2C.I1>I2,U1<U2D.I1<I2,U1>U2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R1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灯泡的电压.开关S、S1、S2都闭合时,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灯泡短路.结合电路特点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大小.解答:解:开关S1、S2由断开时到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大,闭合后灯泡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为0,所以I1<I2,U1>U2,A,B,C错误,D正确.应选D.点评:学生要能根据电路电阻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正确判断电路中电表示数大小的变化.5.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与R3的阻值均为1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3:1.当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假设把开关S、S1都闭合,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R1=10ΩB.R1=20ΩC.U1:U2=3:4 D.U1:U2=4:3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专题:应用题;动态预测题.分析:〔1〕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R1、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表示出两电流表的示数,利用两电流表的示数关系,即可求出R1的阻值;〔2〕当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假设把开关S、S1都闭合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2和R3两端的电压,V2测R1和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和欧姆定律即可得出两电压表示数的比值.解答:解:〔1〕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R1、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I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I1+I2〕:I2=3:1,∴I1:I2=2:1,即=2,R1=R=×10Ω=5Ω.〔2〕当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假设把开关S、S1都闭合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2和R3两端的电压,V2测R1和R2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U=IR可得,两电压表示数的比值为:U1:U2=〔R2+R3〕:〔R1+R2〕=〔10Ω+10Ω〕:〔5Ω+10Ω〕=4:3.应选D.点评: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分析电路时去掉两表,简化电路而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根底.6.如下列图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1、U1;当再闭合S2,且将滑片P适当右移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2、U2,那么以下表达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I1>I2U1>U2B.I1>I2U1大于、小于或等于U2都有可能C.U1<U2I1=I2D.U1<U2I1大于、小于或等于I2都有可能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图析法;欧姆定律.分析: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L和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当s2闭合后,灯泡L被短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解答:解:开关s2闭合前后,电压表测量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电源电压一定,s2闭合前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闭合后测的是电源电压,所以U1<U2;因为滑片发生了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发生了变化,故无法判断电流的大小,I1大于、小于或等于I2都有可能;应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清楚开关s2闭合前后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一个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根据开关的开闭画出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分析.7.〔2021•西城区〕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与R3的阻值均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3:2.假设把电流表A1和A2分别换成电压表V1和V2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R1=5ΩB.R1=20ΩC.U1′:U2′=3:4 D.U1′:U2′=4:3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专题:计算题;方程法;比例法.分析:画出两表为电流表时的电路图,三电阻为并联,由两表示数关系求R1的大小;画出两表为电压表时的电路图,三电阻为串联,由串联电阻关系求两电压表示数关系.解答:解:当两表为电流表时,电路图如下列图,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I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I3,∵〔I1+I2〕:〔I2+I3〕=3:2∴I2=2I1﹣3I3,即:=﹣,=﹣,∴R1=5Ω.当两表为电压表时,电路图如下列图,电流表V1的示数为:U2+U3,电流表V2的示数为:U1+U2,设电路中电流为I,那么:∵U1=IR1=5Ω×I,U2=IR2=10Ω×I,U3=IR3=10Ω×I,∴U1′:U2′=〔U2+U3〕:〔U1+U2〕=〔10Ω×I+10Ω×I〕:〔5Ω×I+10Ω×I〕=4:3.应选A、D.点评: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分析电路时去掉两表,简化电路而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根底.二.填空题〔共2小题〕8.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R2.当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1、U1;当电键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I2、U2;那么I1/I2=1,U1/U2<1〔选填“<〞、“=〞或“>〞〕.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应用题.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确定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确定各电表所测量的量;〔2〕根据各电表所测量的量,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答题.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键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测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即电源电压.〔2〕两种情况下,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不变,即I1=I2,所以I1:I2=1:1;由于U1=IR1,U2=I〔R1+R2〕,所以==<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和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区分.9.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2R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U1和I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U2和I2,那么U1与I1的比值小于U2与I2的比值,I1与I2的比值等于3.〔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确定S1闭合、S2断开时,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电路总电阻;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的示数;〔2〕分析电路结构,确定S1断开、S2闭合时,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的示数;〔3〕根据〔1〕与〔2〕确定U1与I1的比值与U2与I2的比值间的关系;求出I1与I2的比值.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压即测电源电压,所以U=U1,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1,并联阻值R并===R2,电流I1====;〔2〕由电路图知,S1断开、S2闭合时,电阻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压即测电源电压,所以U=U2,电流表测电阻R1所在支路电流I2,I2==;〔3〕U1与I1的比值=R并=R2;U2与I2的比值=R1=2R2,所以U1与I1的比值小于U2与I2的比值;电流I1与I2电流的比值==3.故答案为:小于;等于.点评:此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熟练应用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是此题的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6小题〕10.如下列图的电路图中,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把端点C、D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把端点C、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把端点A、D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I5.:U1:U2=3:4,I3:I4=5:3,R1=R2,U2=10V求:〔1〕电流I1与I2的比值;〔2〕电流I2与I5的比值;〔3〕电源两端电压U.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效电路.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方程法;比例法.分析:根据题意先画出四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图;由图丙可知R3、R4并联,根据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求出两电阻的阻值之比,根据甲、乙两图中电压表的示数和欧姆定律及R3、R4两电阻的之间关系求出I1与I2的电流之比;根据甲、乙两图中电源的电压不变和电流关系、和R1、R2之间的关系求出这三电阻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乙、丁两图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求出求出电流I2与I5的比值;根据乙图中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解:电压U接在A、B两端,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路连接如图甲;电压U接在C、D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路连接如图乙;电压U接在B、C两端,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连接如图丙:电压U接在A、D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路连接如图丁.丙图中:∵R3、R4并联∴两端的电压相等,即==﹣﹣﹣﹣﹣﹣﹣﹣﹣﹣①甲、乙两图中:==,把①式代入得:=∵电源两端电压U不变,∴==﹣﹣﹣﹣﹣﹣﹣﹣﹣﹣﹣﹣﹣﹣﹣﹣﹣﹣﹣﹣﹣②由R1=R2,及①式②式可得:R1=R2=R4,∵乙、丁两图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乙图中: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电源的电压为U=U2=2×10V=20V.答:〔1〕电流I1与I2的比值为5:4;〔2〕电流I2与I5的比值为3:2;〔3〕电源两端电压为20V.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此题难点在于很多同学无法将四种状态下的电流关系及电压关系联系在一起,故无法找到突破口.解答此类问题时,可将每一种情况中的量和未知量都找出来,仔细分析找出各情况中的关联,即可列出等式求解.11.如下列图电路图中,把端点A、C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只闭合开关S3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4.5V.当把端点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断开开关S2,并用R4替换R3后,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己知U1:U1′=4:3,U2′:U2″=13:12,R3:R4=2:3,电阻R2=4Ω.求:电阻R3的电阻值和电源两端电压U.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先跟据要求分别画出相应的简化电路;即当把AC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时,R1与R2串联,V1并联在R1两端;当把AC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3时,R1与R3串联,V1并联在R1两端,V2并联在R3两端;当把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断开开关S2,并用R4替换R3后,R4与R2串联,V2并联在R4两端.然后根据甲、乙两图中U1与U1′的关系求出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即;再根据U2′的电压值和U2′与U2″的比值,求出U2″的大小;最后以电源电压为等价,分别用电阻和电压表示出其关系式,解之即可.解答:己知:U1:U1′=4:3,U2′:U2″=13:12,R3:R4=2:3,R2=4Ω,U2′=4.5V求:R3、U解:只闭合开关S2时,电路连接如图甲;只闭合开关S3时,电路连接如图乙;当把AB接在电压U不变的电源两端,只断开开关S2,并用R4替换R3后,电路连接如图丙.甲、乙两图中,R1不变,即=,∵U2′:U2″=13:12,U2′=4.5V∴U2″=故以电源电压为等价,其关系式分别为:U=4×〔R1+4Ω〕①U=〔R1+R3〕②U=〔+4Ω〕③由①、②得:4×〔R1+4Ω〕=〔R1+R3〕化简得:3R3=R1+16 ④由②、③得:〔R1+R3〕=〔+4Ω〕化简得:R1=﹣⑤由④、⑤得:3R3=﹣R3+16解之:R3=6Ω将R3=6Ω代入③可得:U=〔×6Ω+4Ω〕即U=6V.答:电阻R3的电阻值为6Ω;电源两端电压为6V.点评:根据条件画出简化电路此题的关键,此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对一些计算思路不太直观时,可以采用列等价关系式进行解答.12.如下列图,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阻R1的电功率为P1,电阻R A的电功率为P A=4.5W;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2V,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 B的电功率为P B.:R1:R2=2:1,P1:P B=1:10,U1:U2=3:2.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分析:先画出两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求出两图中的电流,根据电压表关系求出U2的大小,根据P=I2R和P1:P B=1:10、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各电阻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和U2=2V求出电源的电压.〔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图甲中R A两端的电压,根据I=求出甲图的电流,根据两图的电流关系求出图乙中电流的大小,根据欧姆定律结合图乙求出电阻R2的阻值.解答: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1〕∵R1:R2=2:1,U1:U2=3:2,U2=2V;∴由图甲、乙得:U1=I1〔R1+R2〕,U2=I2R2,解得:=,U1=3V,∵P1:P B=1:10,=,∴R1=R B,由电源两端电压U不变I1〔R1+R2+R A〕=I2〔R2+R B〕解得:R A =9R2。
1、甲、乙两铜圆柱体高度相同,甲底面积是乙的2倍,则两者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A.F甲=F乙 p甲=p乙B.F甲=F乙 p甲=1/2 p乙C.F甲=2F乙 p甲=p乙D.F甲=2F乙 p甲=1/2 p乙2、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 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F甲> F乙 p甲< p乙 B.F甲< F乙 p甲> p乙C.F甲= F乙 p甲= p乙D.F甲= F乙 p甲< p乙3、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质量可忽约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 S甲< S乙) , 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 ρ酒精 < ρ< ρ水) , 待静止后, 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 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水> P酒精, F甲= F乙B. P水> P酒精, F甲< F乙C. P水< P酒精, F甲= F乙D. P水< P酒精, F甲< F乙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积均为0.01m2的薄壁空杯,其中甲图为柱形空杯,四个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100Pa,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900Pa;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N/kg)5、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则A. V甲可能等于V乙B. V甲一定大于V乙C. V甲可能小于V乙D. V甲一定小于V乙6、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面直到有1/3L露出桌边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大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摩擦力变小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大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8:1 B.4:3 C.4:1 D.1:28、容器装有水,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9、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A.13cmB.8cmC.16cmD.20cm10、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乙、和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 P甲<P乙F甲<F乙C. P甲=P乙F甲=F乙D. P甲>P乙F甲<F乙11、如图试管中装有水,当试管由倾斜位置变为竖直位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将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12、甲、乙两柱形容器分别注入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时,液体深度恰好相等,若在盛有酒精的乙容器中再注入m/4的酒精,此时甲、乙两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为A. 4∶1B. 1∶1C. 4∶5D. 5∶ 4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A.p甲<p乙<p丙<p丁 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 D.p丙<p乙<p丁=p甲14、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1m,h2=60cm,容器的底面积S=20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的压强分别是(g取10N/kg)A.12N、4×103Pa B.20N、4×103PaC.20N、l×l04Pa D.12N、6×103Pa15、一个杯子中盛满水,把一个小木块放入杯中时,木块浮在水面上.此时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将A.压力增大,压强不变B.压力不变,压强增大C.压力减小,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16、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F2 B.F1>F2 C.F1<F2 D.不能确定17、边长为1dm的实心立方体物块,质量为2kg,将该物体投入底面积为4×10-3m2的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水足够多,容器足够深,当物体静止后,容器底面所受水的压强将增大多少?若换用另一体积相同,质量为0.9kg的物块,容器底面所受力的压强将增大多少?18、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形容器(重力不计,壁厚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力为48N,深为60cm的水,将一个质量为800g,体积是200cm3的合金块全部没入水中后,水未溢出,(g=10N/kg,ρ水=1.0×103kg/m3)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9、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已知水瓶的容积为600ml,底面积为15cm2,瓶盖的底面积为4cm2,瓶高20cm。
中考物理必备重点复习资料版学而不思则罔,在把握学问点之后将其运用在解题中才是学习的好〔方法〕。
备考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效果,那么关于中考物理学问点该怎么复习?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共享关于中考物理必备重点复习资料精选版_备考中考物理100个学问点.欢迎阅读!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区分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试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假如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2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转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商量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初中物理提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水银B. 铁C. 铜D. 铝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3,000,000 km/sC. 3,000,000,000 m/sD. 3,000,000,000 km/s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A. 能量不能被创造B. 能量不能被消灭C. 能量可以被转化D. 能量可以被无限使用答案:D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的强度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时间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盐水C. 铜D. 玻璃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飞机在空中飞行C. 植物生长D. 温度变化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C. 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少D. 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同B.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C.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无关D.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长度单位。
答案: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2.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3.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4.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______的仪器。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某商场安装的新型火灾报警器有手动报警和自动报警两种模式,当发生火灾,室内烟雾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安装在电路中的感应器会使得开关1S 闭合,报警器响(符号同电铃)且窗户自动打开(窗户制动机符号为M );或人手动按下报警按钮,开关2S 闭合,报警器响且窗户自动打开.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详解】由题意可知,传感器会使开关1S 闭合,报警器响,且窗户自动打开,可知1S 和电铃、电动机是一个串联电路;同时也可手动闭合开关2S ,报警器响且窗户自动打开,由此可得开关2S 与1S 并联,2S 和电铃与电动机串联,符合要求的只有电路A ,故选A 。
【点睛】较难题。
失分原因:一是没有理解题干中的要求;二是不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逆向推断所设计的电路中用电器和开关的串并联关系。
2.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规格完全相同的灯泡12L L 、和3L 。
开关S 闭合后,三个灯泡都发光,两电流表都有示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只将灯泡1L 与2L 的位置对调,灯泡3L 的亮度会发生改变B .若只将灯泡1L 与3L 的位置对调,灯泡2L 的亮度不会发生改变C .若用电压表12V V 、分别替换电流表12A A 、,电压表1V 的示数比2V 的大D .若用电压表12V V 、分别替换电流表12A A 、,三个灯泡的亮度会相同【答案】B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详解】AB .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由于三个灯泡规格相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则通过三个灯泡的电流也相同,所以无论怎么调换灯泡的位置,其电流都不变,则亮度也不变,故A 不正确,B 正确;CD .若用电压表12V V 、替换电流表12A A 、,则三个灯泡变成串联连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则通过三个灯泡的电流相等,因为三个灯泡规格相同,则三个灯泡的亮度一样,而V 1测灯L 1、L 2的总电压,V 2测灯L 1、L 2的总电压,所以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那么12V V 、测得的电压相等,故C 不正确,D 正确。
1.(济宁)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规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B.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C.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D.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1题图 2题图 3题图2.(山东)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 A=F 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20牛,0 B.20牛,10牛C.10牛,20牛D.10牛,03.(广东)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A.h3:(h1+h2) B.h1:(h2+h3) C.(h2-h1):h3 D.(h2-h3):h1二、填空题1.(浙江)有一种电子秤的原理如图,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 ,压力传感器R (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
其中AO 长20 厘米,BO 长5 厘米,压力传感器R 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牛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欧30 27 24 21 18 15 12 …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为6 伏.(1)重300 牛的学生站在踏板上时,双脚与踏板的接触面积为0.04 米2,此时对踏板的压强为多少帕?(2)电子秤开机后,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 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瓦?(3)当重300牛的学生站在踏板上时,通过压力传感器R 的电流为________A。
(答案保留两位小数)(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为了保证秤量准确,则踏板触点B 应向_____________ 方向移动。
2.(辽宁)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80N的物块A正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 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 __W.1.(安徽)在如图甲所示储能电站中,蓄水池A中的水通过管道B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用电低峰时潜水泵把水从D池抽到A池。
图乙是储能发电控制原理图,水流接口与图甲中的管道B的最低点接通。
白天光控开关闭合,当水的压强大于ρh2g时弹簧推动开关K使1和2两点接通,在电磁继电器作用下触点3与5接通,电动水闸M打开,水流通过管道B推动发电机工作,夜晚光控开关断开或白天水压不足以推动开关K时,电动水闸M关闭,发电机停止工作。
(1)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2)请完成乙图的电路连接。
(3)若圆柱形储水池A的半径为R,如图甲所示,0点为整池水的重心,A池的顶部距最低点B的距离为H,OB两点距离为h1,池底与B点的距离为h2,若发电机的效率为80%,A池装满一池水时,该发电设备一次能发多少电能?若一次发电时间为t,则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多少?(忽略水管直径和发电机的大小,要求写出推导过程,不要求代入具体数据计算)。
2.(北京)某单位设计的一种供牲畜饮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水箱的水位高度维持60cm不变,水箱底部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20cm2。
底盖A、细杆B和浮球C的总质量为1kg,浮球C的体积为2dm3。
设计要求: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底部出水口,一旦饮水槽的水位下降,底盖A就下落,水立即通过出水口流入饮水槽。
实现自动补水。
(1)通过计算说明,给出的数据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能,分析说明浮球C的体积对装置的影响;(2)如果不能,请提供改进的方法和符合设计要求的数据。
(g=10N/kg)四、计算题1.(吉林)如图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卷扬机的总质量为120kg ,工作时拉动绳子的功率恒为400W 。
第一次提升质量为320kg 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 1,对地面的压力为N 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240kg 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 2,对地面的压力为N 2。
已知N 1与N 2之比为5:7,取g=10N/kg ,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求:(1)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 1的大小;(2)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前后两次提升货物过程中货物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之比。
五、实验题1.(黑龙江)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学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面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让水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 点自由滑下,经C 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 1点。
②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 点自由滑下, 经C 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 2点。
此时小球经过C 点的速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 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③为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 点时____的大小不变。
小兵增加h 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 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 3点,比较OP 3和____(选填“OP 1”或“OP 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____(选填“大”或“小”)2.(上海)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双向双动式和面机。
主要结构为:一个带动搅拌器的电动机和一个带动料桶的电动机,在和面过程中二者交替工作,搅拌器正反搅拌。
下表是这个和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乙P 1 P 2 P 3C A BO h是和面机正常工作时搅拌电机和料桶电机交替工作的“P -t ”图像。
(1)小明为了提醒自己和面机还连接在电路中,他在传统的插头上增加一个总开关和指示灯(图丙),只要开关一按便可断电,不用费力拔除插头。
图丁是插头内部电路及和面机简化原理图,插头上的总开关应接在 (选填“A 、B 、C )点。
(2)小明利用如图戊所示电磁继电器控制搅拌器的正反转,请将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3)为了测量和面机料桶电机的功率,小明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他观察到和面机正常工作12min ,家里标有“3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转过了480转。
计算料桶电机的功率多大?额定电压 220V额定频率 50Hz 搅拌电机功率900W 料桶电机功率一、选择题1.C2.D3.A 二、填空题1. (1)7.5×103Pa(2)1.2W(3) 0.24A;踏板触点B 应向左(或A )方向移动 2.50N ;5W 三、综合题1.(1)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①由题意知,触点3与5接通,电动水闸M 打开,电源1是电动水闸的供电系统,所以,电源1要与电动水闸串联,保证触电3与5接通时给电动水闸供电,如图所示.②(3)该发电设备一次发电量为若一次发电时间为O.8ρ水πR2(H-h2) gh1.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0.8ρ水πR2(H-h2) gh1 t .2.(1)水对底盖A 的压力 F 1=PS=ρghs=1×103kg/m 3×10N/kg ×0.6m ×20×10-4m 2=12N ,浮球受浮力F 浮=ρgV=1kg/dm 3×10N/kg ×2dm 3=20N 。
底盖、细杆和浮球总重G=mg=1kg ×10N/kg=10N 。
因为F 1>F 浮-G ,所以装置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2)只需改水箱的水位维持高度为50cm 。
四、计算题1.根据题意可得1122112212121111(51(15571(511(580011((32010/85N G F N G F F G G F G G N N m g m g G m g m g G G N F m g G kg N kg =-=-------------=+=+------------=-+=-------------+=------------=+⨯+机机动动动机动机动动分))分以上四式联立并代入 )5可得: 分7)将已知条件代入上式计算得: 分1)=51112112211200)800132010/80%132010/8001(24010/800451132010/8005(5N N G kg N kgG G kg N kg N P G G v F F kg N kg N P v F kg N kg N G G F η=------------⨯===------------+⨯++⨯+=====------------⨯++动动动分分)分)五、实验题1.②大于;正确;③速度;OP1;大;11 12 2 22.开关要能控制整个电路,应接在干路上,即A点。
(1)略(请参考网上的答案)(2)和面机正常工作12min,搅拌电机工作8min ,搅拌电机功率为900W;料桶电机工作4min,料桶电机的功率未知。
标有“3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转过了480转,可计算和面机消耗的总电能:W总=480r/(3000r/kW·h)=0.16kw.h=5.76×105J搅拌电机消耗的电能W搅=P搅t1=900W×8×60s=4.32×105J料桶电机消耗的电能W料=W总-W搅=5.76×105J-4.32×105J=1.44×105J料桶电机的功率P料=W料/t2=1.44×105J/(4×60s)=6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