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煤业集团公司红菱煤矿“12.24”(98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
近年来六盘水市煤矿事故频发,给我们煤矿工作者敲起了一次次警钟。
记得有一句写的很简单却很深刻的话:人一生的财富=1(生命)0(金钱)0(知识)0(权位)0(容貌)…..,如果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即使拥有再多,其结果也等于0。
可见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这些从事煤矿行业的人员时时刻刻要把安全两字牢记心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煤矿事故案例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习自保自救常识的必要性。
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麻痹大意,消极对待是很多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诱导事故产生的重要因素。
本次学习的多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即是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外加责任心缺失,没有做好瓦斯治理工作,倘若他们其中一人,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督促作业人员规范标准化作业,发现突出预兆及时汇报并撤人,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件件惨痛教训告诉我们,煤矿众多事故原因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提高个人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其也是减少煤矿事故的重要途径之一。
煤矿工作一直是被社会公认的高危行业,井下环境复杂,危险因素众多,种种突发情况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我们不仅要具有足够强的安全意识,还得懂得一些自保自救常识,譬如避灾路线一定要牢记在心,自救器的使用要熟练自如,熟悉求救方式、汇报灾情方式等等。
同时加强井下安全知识的学习,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从容应对,及时求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保障好自身的生命安全。
开二队:张进本次事煤矿事故案例安全警示教育让我明白了,煤炭行业是一个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行业,一定要时时刻刻牢记煤炭行业的危险性。
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教训,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不折射出现今煤矿生产中的很多弊端。
我清醒的认识到大部分事故的发生与自我安全意识薄弱,违反操作规程、互联保工作不落实等人为因素有关,既然是人为因素这些事故就应该可以避免,所以说人是最主要的因素。
一次次的事故,正是因为参与工作的人员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以为事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与自己无关,总是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红菱煤矿安全事故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王伟东沈阳煤业集团红菱煤矿生产科摘要:煤矿行业,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机率较高,是高危行业。
沈阳煤业集团红菱煤矿(下称红菱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事故的内因,剖析煤矿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减少和预防煤矿事故的具体措施。
本文主要结合煤矿煤矿事故内因作出分析,剖析煤矿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减少和预防煤矿事故的具体措施。
1 引言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追求企业的本质安全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
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机率较高,安全工作历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我煤矿灾害事故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每发生一起事故,都会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使煤矿企业形象受到巨大损害,企业市场亲和力受到削弱,严重的影响了煤炭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
煤矿安全事故根源的探究,就是要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和研究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中寻找出关键的问题,以便给煤矿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从而减少和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遏制矿难频发,已经广泛收到煤矿、政府、社会的关注。
2 煤矿安全事故的内因所谓事故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发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随处可见,这就需要加强对“人”的强化管理来减少事故发生。
目前全国的煤矿约为两万六千处,数量上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
煤矿数量多,大、中、小并存,差异大,充分反映出我国煤炭生产分散,生产集中程度过低,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煤矿的内因占主导地位。
2 . 1煤炭赋存自然条件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煤炭资源分布总体格局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
全国煤田总体构造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下,条件较差。
我国特厚煤层少,埋藏深,决定了我国露天煤矿数量少,这与以露天煤矿为主的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难度较大。
煤矿事故教训心得(范文)第一篇:煤矿事故教训心得(范文)煤矿安全事故教育片观后感观看“煤矿安全事故教育片”后,片中的场面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
安全事故通过声像播放方式,再现事故现场,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深深地吸取了教训,同时也明确了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以“进一步加强做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首要工作目标。
为能更好的把握住安全,不但要加强自身的对安全的深刻了解,更要注重安全的落实。
不论任务的大小轻重,我们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论是任务安排,技术措施的学习讨论,现场实施情况,都要我们一一的不厌烦的不流于形式的落实下去,并且复查是一定不可少的。
煤矿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要紧抓不松,现结合本岗位工作需要,谈下安一、加强安全培训。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企业的生产必须有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依托,企业应配备专门安全培训人员,对各类可能出现的“三违”要编撰专门的培训教材,教材要简单明了易懂,培训方式要定期不定期相结合。
二、加强现场管理。
落实一项措施,胜过十句口号。
现场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软肋,推行安全责任监控和安全信息监控。
对各个岗点、地点的不安全隐患实行动态循环控制,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严格落实值班跟班责任制,对于发生事故采取措施不及时,延误时机或因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影响安全工作的有关人员,坚决严肃查处。
严格查处现场“三违”人员,每次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三违”,“三违”人员要狠抓、要严处。
要狠抓现场施工措施落实情况,根据措施要求班前会要求查处违规人员。
对于现场班组长、安全负责人未把好安全关,给予严肃处理。
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高超前预防能力。
做到对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
瓦斯事故教训大讨论的认识和管理漏洞剖析为了深刻吸取公司“5.2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贯彻落实《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晋东公司煤矿瓦斯治理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阳煤安字[2015]462号)、《晋东公司开展瓦斯事故教训大讨论实施方案》(晋东发〔2015〕143号)文件精神,公司在2015年6月15日至6月30日开展瓦斯事故教训大讨论活动,现就讨论内容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瓦斯治理理念的思想认识1.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瓦斯事故是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人的行为不到位造成的。
人是造成瓦斯事故最大的安全隐患。
必须确立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信念,加深认识、提高标准、从严要求、强化管理、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瓦斯事故才能预防,瓦斯事故才能避免。
2.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只有治理瓦斯才是煤矿发展的有效手段。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公司能不能走向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取决于瓦斯治理状况、安全生产状况。
只有解决了困扰公司发展的瓦斯治理问题,才能解决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关系。
瓦斯治理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放生产;生产发展了,才能持续投入治理瓦斯,从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3. 保障通风系统安全,重点放在瓦斯抽采,关键把握防突管理,坚守监测监控屏障。
保障通风系统安全是“一通三防”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固,可能会撼动整个安全大厦。
我们在保障通风系统安全上有着优良的管理传统,应该继续发扬,不能丢西瓜捡芝麻,舍本逐末。
忽视基础管理,就是把瓦斯事故这只大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瓦斯抽采是瓦斯治理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要想高突矿井低瓦斯状态下进行采掘活动,必须依靠高效抽采大量瓦斯来实现。
真正做到抽采达标,是高突矿井实现本质安全的一个重要标准。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造成煤矿群死群伤事故的其中一个重要元凶,随着近年来公司开采深度的加强,防突管理越来越成为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5.21”事故的发生已经说明了这只猛兽已经横在了我们面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再回避的关键问题。
观看煤矿百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总结观看煤矿百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总结高岭煤矿开拓一队二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观看煤矿百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总结高岭煤矿开拓一队“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作为一名煤矿企业员工,这是我通过观看煤矿安全生产系类教育片后,得出的深刻感悟。
1、201*年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2〃14”瓦斯爆炸事故,由于冲击地压造成3316风道大量瓦斯异常涌出,使331采区大面积瓦斯达到爆炸界限;工人违章带电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造成214人死亡。
2、201*年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2〃14”瓦斯爆炸事故,由于冲击地压造成3316风道大量瓦斯异常涌出,使331采区大面积瓦斯达到爆炸界限;工人违章带电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造成214人死亡。
3、201*年河南省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事故,该矿在21岩石下山掘进工作面放炮引发了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的瓦斯逆流进入西大巷进风流中,达到爆炸界限,架线电机车产生的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造成148人死亡这一起起血粼粼的事故告诉我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生命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安全生产是我们追求亘古不变的目标,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生命中最珍贵的是家庭、亲情、爱情……当这一切都瞬间消失时,留给生者的除了悲痛,还有些什么呢?煤矿是高危行业,当煤矿工人每天上班时,他的父母、妻儿、朋友无不盼望着他能平平安安地回家,他身上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工作,还有让家庭、亲情快乐的责任,可是当他逝去时,他的父母、妻儿、朋友该会怎样地痛苦?为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当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安全意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一个员工,从他进入工作现场开始,就应该灌输和具备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培训应该一直进行,并且要从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着眼。
第31卷第2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4月V ol.31No.2Journal of Liaoning T 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Apr.2012文章编号:1008-0562(2012)02-0185-04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裂隙演化规律的相似模拟实验魏刚1,2(1.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110122;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摘要:基于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数字散斑的测试原理,以沈煤集团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模拟了在开采11#煤层后,对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7#煤层和12#煤层的卸压效果,从而对保护层开采后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对保护层上方岩体的影响程度比对下方岩体的影响程度大;最大位移量基本上是位于采空区的中部,该位置的裂隙最发育,采动裂隙密度最大,煤岩体渗透率最大;保护层上方采动影响区域垂向上距采空区60m左右,而下方采动影响区域垂向上距采空区40m左右.关健词:保护层;煤与瓦斯突出;采动裂隙;相似模拟;数字散斑;渗透率;裂隙;采空区中图分类号:TP028.8文献标志码:ASimilarity experiment of rock fracture evolution after coveringlayer exploitation in hongling coal mineWEI Ga ng1,2(1.Shenyang Coa l Tr ade Gr oup Cor por ati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henya ng110122,China2.Resear ch Institute of Safty Technology,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123000,China) Abstra ct:Effect of pressure relief and fracture evolution of7#and12#coal seam after excavation of11#coal seam in Hongling Coal Mine is discussed,according to similarity theorem and digital speckle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nge of influence upward11#after exploitation is larger than the range around the base zone of the11#coal seam.The largest value of displacement appears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ked-out section,and the rock fracture in this zone is developed enough.Fracture density and rock permeability in the area metioned above have the peak value.The vertical distance of influenced area upper to the covering layer is60m,and the verticle distance in the bottom of the covering layer is40m.Key wor ds:covering layer;coal and gas outburst;mining fracture;similarity theory;digital speckle;permeability; fracture;worked-out section0引言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井下进行煤炭开采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从煤岩体内向采掘工作空间喷出大量煤、岩和瓦斯的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保护层开采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开采保护层,煤岩体的透气性得到增强,从而可实现煤层瓦斯抽放,最终解决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法国是最先开采保护层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国家。
一、煤矿管理瓦斯为天我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事故造成38人死亡,占历年死亡人数的71.62%。
在矿井5起瓦斯事故中,有3起发生在早班,2起发生在中班;2起事故是在上半年,3起事故是在下半年。
重特大事故的周期第一起内隔8年(1989年~1997年),第二起内隔9年(1997~2006年),事故综合分析如下:1、事故都发生在早班和中班,主要是下井人员多、安排的零活多、专职人员责任性不强或不作为、现场管理比较混乱造成的。
2、对瓦斯的认识程度还比较浮浅,管理制度出于形式,管理上漏洞比较多。
瓦斯超限习以为常,能过则过,现场欺上瞒下,总认为“高瓦斯爆炸事故比较远”瓦斯超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技术管理不到位,工作面设计、巷道布置、工作面封闭及技术方案等对瓦斯的影响考虑比较欠缺,致使从根本上治理瓦斯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4、安全技术装备认识很浮浅,监测监控系统管理不善,安全装备安装完成后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瓦斯超限只当做参考数,没有根本上分析研究。
有时现场做假(探头随意移动),系统运行也不较好设备时好时坏,安全监测监控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5、火源的管理鉴于形式。
自然发火、放明炮、井下到处电氧焊、工作面随时产生摩擦火花、人为制造明火等火源没有足够的认识,每一道关口都放任?。
自然发火停留在“不是防火、而是灭火”上,只有当哪里出现明火,才去灭火,超前防范意识淡薄。
6、2006年瓦斯爆炸事故后,确实对瓦斯管理运行进行了定位:“先抽后采”理念牢固树立、管理手段必须强化、管理工作必须巩固、监测监控必须到位,为瓦斯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安全生产人命关天12起死亡事故中,有一起死亡事故:在安装移位支架时,支架在切眼内由于连接装置断裂,支架下跑,造成切眼内三人死亡,主要领导遇难。
工作面范围内共发生7起事故、主要运输巷发生4起事故、主要运煤巷发生1起事故,冒顶事故和运输事故占分别总事故的33.33%、41.67%。
综合分析:1、早班11~13点、凌晨5~6点之间事故比较多,检查人员已升井,现场管理者也放松了管理,现场管理出现失控状态,现场职工为了早下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遇险蛮干的多,致使事故频发。
煤与瓦斯突出心得体会【篇一:运输队观看瓦斯突出事故警示教育片的感受体会】观看长虹公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警示教育片的心得体会为进一步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工作,深刻吸取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事故推动我井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安全生产。
7月3日在我队会议室共同组织观看了《长虹公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警示教育片》。
正是这样的惨痛事故,让多少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家境一度深陷困境。
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内心此起彼伏,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这次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还在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在提前发现有突出预兆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生产。
以下是我观看警示教育片的感受和体会一、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煤矿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巩固煤矿安全发展的基础,扎实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知识水平,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行为,消除不安全隐患,强化责任之心,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二、深刻学习上级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指令,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思想,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狠抓现场管理,尽职尽责做好培训管理工作,保证公司全员培训到位,杜绝“人、证、岗”三不统一现象和培训不到位上岗。
三、加强现场培训管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对查出的各类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狠抓培训问题整改及落实,定期展开培训到现场活动,加强培训力度,时刻把矿工生命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四、继续推进素质提升,深化培训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培训管理办法》为基础,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到位保障措施,加强培训、落实责任、强化现场培训、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等环节积极推动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到位,完成年初指定的工作目标,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4.12.05•【文号】国能煤炭〔2014〕523号•【施行日期】2014.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国能煤炭〔2014〕523号有关省(区、市)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机构:今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煤矿瓦斯事故保持下降趋势,但近期相继发生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恒大煤业公司“11?26”、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松林煤矿“11?27”两起重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煤矿瓦斯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暴露出部分煤矿企业瓦斯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瓦斯防治基础薄弱、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监管监察不力等问题。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落实瓦斯防治主体责任。
各煤矿企业要建立完善瓦斯防治责任制,细化落实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瓦斯防治责任。
要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配齐通风、抽采、防突、地质测量等专业机构和人员,完善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强化现场管理,加强职工培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组织生产。
保障安全投入,按规定提足用好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不得因为经济效益下滑而减少瓦斯防治投入。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各产煤省(区、市)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的《全国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方案》(安委办〔2014〕20号)要求,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要尽快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督促煤矿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
要抓紧落实人员编组,按照“一矿一组、一矿一案、一矿一策”的工作要求,逐矿全面、细致、彻底地排查隐患,对重大隐患要跟踪督办。
12.8事故学习总结安阳公司“12.8”人身伤亡事故学习心得20xx年x月x日大唐安阳发电公司检修人员在220kV变电站安229开关更换过程中,发生一起由于人员违章,造成220kV母线A相接地短路,引起220kV母线下母失压,造成四人轻伤,属于严重违章作业,我对这次事故进行了反思,并在内心深处展开自我评价及对今后工作中的着重点进行计划。
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第一”的准则,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规程,杜绝违章指挥,时刻生命放在第一位,更加严格的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在安全生产上面不但自己起到表率作用,而且认真的贯彻和执行安全规程,将安全落实到每个角落,每个员工的行动中。
首先是对他们的生命负责,其次是对他们的工作负责,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我强烈要求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楚事故原因,严查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警示后人的作用。
安全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而且,安全生产要重视过程甚于结果。
每次事故发生后,都引发一场追悔的慨叹,可时间久了,就好了伤痛忘了疼,在安全生产上,个人认为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时时想安全,事事作安全”,把安全意识贯彻到每一、工作细节,杜绝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从宣传到行动,形成一个安全网,使我们的工作既高效、规范,又安全、可靠。
生命大于天,面对工作,首先想到安全、责任、后果。
紧抓安全不放松,吸取教训,亡羊补牢,把安全生产的措施、责任落实得更细、更具体、更到位针对自己工作岗位更要加强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解,把安全这根弦始终贯穿于安全工作及生产的全过程,只有通过提高自我安全意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记得入思想深处,从根本上加强反违章、反无票作业。
加强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事故分析实施“三不放过”的做法延伸为对违章行为的分析实施“三不放过”。
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瓦斯突出事故学习心得篇一: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
下面是关于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但我国的煤矿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仍然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建国以来共发生了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煤矿事故24起、死亡3780人;另外,2007年还发生因暴雨洪水引发的事故灾难1起、死亡181人。
距今最近的是2009年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112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
通过观看煤矿百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我更加深刻领悟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该方针的重要性,该方针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观看了煤矿百人事故警示片后,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在现场的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原则要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
机电队的主要任务是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
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几率大; 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思想上的松懈。
而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生命、设备和矿上的安全,甚至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
从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而违章作业造成的。
为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以瓦斯防治为重点不断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煤集团)是在2001年由原沈阳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
矿区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是一个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俱全的企业。
全公司现有6对生产矿井,其中红菱矿、红阳三矿、西马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林盛矿、蒲河矿、清水矿为低瓦斯矿井。
各矿井煤层均有自然发火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期一般为1~6个月,最短为20天。
各矿井煤尘均有爆炸危险,煤尘爆炸指数为23%~48%。
红菱煤矿和西马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比较严重,红菱煤矿1998年“12.2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最大突出强度达5390吨,瓦斯突出量43万立方米,死亡28人。
特别是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扩大和延伸,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日趋严重,不仅制约了生产发展,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2007年,全公司共生产原煤870万吨,安全生产实现了零死亡。
特别是在“一通三防”方面,连续3年消灭了死亡事故,为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领导重视,强化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落实为了确保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公司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的首要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落实,为沈煤集团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确立安全工作的中心地位为了使公司上下切实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确保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2005年集团公司领导班子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职工生命权和建设和谐矿区的高度,将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作思路转向“以安全工作为中心”。
辽宁沈阳矿务局红菱煤矿“12.2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998年12月24日15时45分,辽宁省沈阳矿务局红菱煤矿南二下延-700米水平南石门处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28人,伤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8.05万元。
一、矿井概况红菱煤矿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堡镇。
矿井始建于69年12月,75年移交,76年简易投产,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分区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对角式,该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瓦斯的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分别为57.18立方米/分钟和26.52立方米/吨。
该矿采煤方式为放炮落煤,掘进方式为打眼放炮。
该矿现有职工4853人,其中农民轮换工1201人。
该矿南翼-700南石门于97年11月开掘,当掘到25.2米时开始打抽放钻孔33个进行抽放,从98年1月14日至5月11日,历时117天,共抽放出瓦斯量17000立方米,98年11月28日该工作面恢复生产前掘,根据预测指标又补打38个瓦斯排放钻孔(其中有13个金属骨架孔),揭煤前已累计打抽放钻孔71个。
二、事故经过12月24日乙班,红菱煤矿按上报的石门揭煤措施及局批复意见组织揭煤。
揭煤前矿专门召开了揭煤会议,布置了具体的注意事项,并成立了指挥部。
红菱煤矿副矿长孙殿生、侯贺金、调度室主任张绍仁在矿调度室指挥;生产副矿厂杨洪伟、总工程师陈永庆、掘进副矿长徐晓晨、通风副总侯继华、掘进副总潘宝玉及局通风处处长荆春良、通风科长李贵林等到井下现场指挥揭煤工作,指挥部设在距石门揭煤工作面242.5米处。
15时36分矿总工程师陈永庆在井下现场汇报,震动炮已于15时35分放完,正常。
15时57分矿安监科安监员张永昌在井底老调度室汇报:南翼大巷三角道往井口反风,风力很大。
局总工程师朱殿涛、红菱矿矿长王国君立即安排人员查找原因,同时与-700石门揭煤指挥部联系,但联系不上。
16时47分在南翼煤仓放警戒的矿安监科安监员于立江汇报说:他和323采煤队看工具库的工人高明祥被熏。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记录2018年6月28日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学习事故案例2015年8月11日15分,普安县楼下镇政忠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80.6万元。
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12172下山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缺失、局部防突措施不到位,未消除煤体突出危险;(2)8月5日,工作面发生突出事故后没有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3)8月6日盲目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时出现顶钻、卡钴、喷孔等突出预兆后,该矿有关负责人仍然违章指挥、冒险组织作业,放炮后诱导煤与瓦斯延时突出,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间接原因(1)该矿未采取区域、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冒险组织掘进,发生突出的12172探煤巷掘进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未进行瓦斯抽采:(2)该矿井下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可靠,掘进工作面未实现专用回风,导致事故发生时灾区扩大;(3)2006年该矿井田范围内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但该矿未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特别是12172探煤巷掘进工作面在事故前曾发生过卡钻、顶钻、喷孔等突出预兆,但未采取安全措施,冒险作业;(4)该矿安全管理混乱,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人员定位系统损坏后未及时维护,不能正常使用;未严格执行人员出入井登记等制度,出入井人员情况不清;(5)事故发生后,该矿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事故,迟报约5小时,导致救援不及时。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此次事故反映我省部分煤矿企业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各地、各煤矿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引以为戒。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继续以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的高压手段给非法违法行为以雷霆打击,确保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1、切实落实瓦斯防治责任。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瓦斯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特别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坚持“一矿一策”、“一面一策”,集中力量开展定向攻坚。
一次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抢救过程摘要:通过对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成功抢救过程的分析,从突出后如何抢救谈几点启示。
关键词:特大型突出原因抢救启示2005年8月23日1时21分,九里山矿15采区15051区段巷掘进工作面放炮时诱导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2397吨,突出瓦斯量23.25万m3,突出后造成了15采区和13采区大面积逆风,逆风最大距离达800余米。
由于及时撤人停电,救灾方案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国家财产损失。
1.15051区段巷概况1.1 15采区概况15采区位于矿井东翼,为一水平下山采区,走向长度1150-1600m,倾斜宽度750m,共有6个区段,煤层平均厚度5.2m,倾角10-12˚,可采储量643.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实际生产能力15万 t/a。
1.2 煤层情况矿井为单一煤层开采,主采煤层为二迭系山西组大煤。
煤层走向NE40~50˚,煤层平均厚度5.2m,倾角10~12˚。
15051区段巷实测煤层厚度6.3m,均为软分层,f=0.16,属Ⅳ类构造煤。
1.3 顶底板岩性直接顶为深黑色粉砂岩,厚层状致密,厚度2.5m;老顶为砂岩,浅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硅质胶结,厚度5.7m;伪底为炭质泥岩,厚度0.28m;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3.6m。
1.4 构造距开口30m处揭露一条正断层,走向N89°W,倾向SW,倾角65°,落差2.5m。
1.5 瓦斯情况15采区为煤与瓦斯突出区,自2002年投产至今已发生了6次煤与瓦斯突出。
15051区段巷煤层顶板标高-356m,开采深度450m。
揭煤前实测煤层瓦斯含量22.05m3/t,压力0.86MPa,瓦斯吸附常数a =41.83 m3/t.r,b=0.984Pa-1。
工作面正常瓦斯涌出量2.1 m3/min,最大瓦斯涌出量2.7 m3/min。
1.6 通风系统工作面回风流直接与采区回风上山构通,为独立的通风系统。
沈阳煤业集团公司红菱煤矿“12.24”(98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沈阳煤业集团公司红菱煤矿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南红村,沈大高速公路西侧。
该矿1969年建井,1976年3月投产,设计年产量90万吨,后改扩建为150万吨。
该矿井田走向8km,倾斜长1.5km。
主采煤层为七煤和十二煤,煤层厚分别为2m和4m,西东倾斜,倾角为20°至45°,均为突出煤层。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分区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放炮落煤。
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总排风量为12100m3/min,2003年瓦斯鉴定相对瓦斯涌出量39.31m3/t,绝对量为79.25 m3/min。
煤层发火期3-6个月。
煤尘爆炸指数为20.6%,建矿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136次。
1.事故时间:1998年12月24日15时45分
2.事故地点:南二采区-700m南石门揭煤工作面
3.伤亡情况:死亡28人,伤6人
4.事故前情况
⑴该矿对12煤有突出危险性是清楚的。
1996年6月20日这块煤的上段-620m水平曾发生过一次突出。
因此,在-700m水平南石门送道掘进时,加强了一些防突措施。
如该南石门在97年11月份开始掘进,当掘到距煤层25.2m 时,就停了下来,在底板巷打抽放瓦斯钻孔33个,从98年1月14日至98年5月11日,共抽放瓦斯117天,抽出瓦斯量1.7万m3。
⑵停掘近10个月后,于98年11月28日,工作面恢复前掘,但预测指标仍有超标问题,又补打了瓦斯排放钻孔38个,还架设了金属骨架。
⑶到98年12月21日,该工作面又打了4排爆破孔,29个眼,第一排孔高1.6m,只有3-5个眼见煤,其余孔没有见煤。
21日为了处理工作面前‘三角根’,进行了放炮处理。
⑷为了安全揭煤,矿里成立了揭煤指挥部,由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掘进副矿长、局通风处长、矿通风副总、矿掘进副总等人组成,并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报矿务局批准。
5.事故发生经过
⑴ 12月24日下午4点左右,揭煤指挥部成员及工作人员、救护人员,共34人,全部来到-700m大巷放炮地点。
如图11所示。
⑵放炮地点距突出地点为100m(事故调查报告记载242.5m),反向风门距南石门15m,南石门距入风材料上山车场子360m。
南石门反向风门关闭,中石门反向风门用8#铁丝捆绑在φ108 mm水管上。
⑶ 15时35分,揭煤指挥部总指挥、矿总工程师陈永庆下令,放炮揭煤,放炮后约15-20分钟,出现突出预兆,南石门方向传来轰轰响声,并伴有飓风,揭煤人员本能的顺着飓风方向向材料上山车场猛跑。
由于飓风力量,把原中石门处用8#铁丝绑在4吋铁管上的两道反向风门关上,逃生人员到达后打不开风门,只能从中石门反向风门的铁风筒口向外爬,由于飓风力量,不等人爬出,分别像子弹一样,一个一个被射出,恰好反向风门外边有一个大型电气设备,这样,多数人被撞击而死。
在大型设备处有23人死亡,材料道上有4人死亡,-700m底板巷距南石门约300m处有1人死亡。
现场人员中有6人跑出。
可见,从发现突出预兆到突出有一段时间,如果中石门反向风门不被飓风关上,也可能不会死亡这么多人。
现场遇难人员中,有局通风处长、科长各1人,副矿长2人,矿总工1人、副总工3人,科区长2人,队长2人,救护队员7人,另有工人10名。
如图11所示。
图11 红菱矿“98.12.24”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示意图
6.事故教训及技术原因分析
⑴事故直接原因
揭煤指挥人员严重违章指挥,设置放炮和揭煤指挥部的地点距揭煤工作面太近。
按有关规定放炮地点应设置在材料上山车场子处,而实际设在距揭煤工作面100m处,导致突出后多人迂难。
⑵事故教训及技术原因分析
①在突出预测和措施效果检验方面教训
Ⅰ按有关规定要求,突出预测采用钻屑指标法是指两项指标,一个是钻孔每米钻屑量S,一个是解吸指标Δh2或k1。
钻孔每米钻屑量S是测地应力的,Δh2或k1是测瓦斯压力和煤质特征的,两者均不能偏废。
矿里只测了Δh2,
没有测钻孔每米钻屑量S,违反规定。
导至测量Δh2上的错误,没有得到矫正。
.
Ⅱ按石门揭煤有关规定,在距煤层法向距离10m时,要分别在距煤层法向距离10m、5m、2m处,打多个煤层预测孔进行预测。
但因受矿里罐笼空间限制只能下5m长钻杆,所以,矿里打的预测孔深最深最多只有5m。
而实际需要是12煤层厚4m,在距煤层法向距离10m处,打预测钻孔最小深度要14m;5m处打预测钻孔最小深度要9m;2m 处打预测钻孔最小深度要大于6m。
显然过去用5m钻杆打的预测钻孔获取的数据都是不准确的。
另12月19日到12月24日揭煤前打的预测钻、校验钻孔,使用的均是5m长钻杆,孔深最深为5m都没有到位,测得的Δh2都是不准确的,导致有关人员决策错误。
Ⅲ矿里用瓦斯排放孔代替预测测孔是不合适的。
因为排放孔孔径大为90mm,预测孔孔径小为42-75mm,孔径大排放煤屑的速度慢,时间长,煤屑中的瓦斯丢失多,测得的Δh2偏小。
Ⅳ后来调查知道,很多预测钻孔没见煤,预测指标和效验指标数值都是假数。
②防突措施方面教训
Ⅰ按有关规定排放瓦斯措施钻孔要穿透煤层,并外扩石门3-5m,形成网格式抽放。
但矿里打的瓦斯排放措施钻孔不但数量不足,而且多数都没有打进煤层,只有少量钻孔打进煤层0.5m左右。
如图10所示。
Ⅱ有关规定要求反向风门墙垛厚度要大于0.8m,嵌入岩石深度要大于0.2m,门框厚度大于100mm,门板厚度大于50mm,反向风门距工作面要大于70m,否则要设三道。
实际上矿里的反向风门与工作面距离是32.5m只有两道;墙垛是单砖砌成的,最厚只有250mm,没有嵌入岩壁;门框、门板很薄,这些都违反有关规定。
导致突出时,反向风门全部被摧毁,如果反向风门不倒,人死的不会这么多。
Ⅲ中石门反向风门不用时,应将门板摘下,而当时矿里是将门板用8#铁丝绑在108mm铁管上。
如果这个反向风门不关上,人可能跑出的会更多。
Ⅳ有关规定要求,放炮地点要设在新鲜风流处,并最短距离不能少于300m。
而矿里实际放炮地点在-700走向大巷距南石门约100m处,距工作面只有132.5m。
如放炮地点设在材料上山车场处,关上中石门反向风门,即使突出可能1个人也不能死。
Ⅴ救护队待机地点错误。
如救护队待机地点设在材料上山车场处,发生突出事故后,救护队及时救护能减少伤亡。
Ⅵ有关规定要求,石门揭煤工作面要保证回风畅通,回风侧不准有风门。
但矿里实际-700大巷回风侧有调节风门,导致突出后,回风不畅,大量瓦斯涌向入风侧。
图12突出地点事故前钻孔情况
③在管理方面教训
Ⅰ表面上看,当时局、矿对防突工作是重视的,派出强大阵容去揭煤,但缺乏科学性,不能深刻理解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综合防突措施的实质,重视局限在形式上。
表现在个别管理干部、工人防突技术素质低。
如:突出预测不准、做假报表、防突措施不到位、爆破地点和反向风门地点选择错误、指挥人员和救护队待机地点错误等,局、矿领导都没有发现和纠正。
如上述任何一点把住关,这次突出事故可能不会发生或损失会小些。
Ⅱ个别局、矿两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对防突专业知识理解不深。
如防突措施中有错误、缺项、漏项看不出来;不懂得预测参数Δh2、钻屑量S的意义;不知如何检验等,只知道机械的执行某些条文,导致批示报表和文件时,看不出问题,盲目相信基层上报材料,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Ⅲ矿技术资料管理不严、不健全。
如瓦斯抽放钻打的日期、抽放时间、孔深、流量、累计量记录不清楚。
预测指标报告单“甩单篇”,无分析,无批示意见,防突工作管理工作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