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案例分析报告1
- 格式:doc
- 大小:29.59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案例分析(精选3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意在让教师更好地去关注孩子,为孩子解决问题。
这里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案例分析(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幼儿园个案分析范例精选篇一案例实录:我欣喜的发现李xx的爸爸来参加活动了。
因为,以前这样的活动都是由他爷爷奶奶参加的。
这次他爸爸能来参加就表明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我观察发现,他的爸爸和宝贝玩的非常开心。
案例分析:今天是我园举办“六一”糖果节游园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活动。
幼儿园里张灯结彩,布置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全园设有六个游戏区域,每个区域的活动都是亲子共同参与的,大家都很投入。
班级的“糖果”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环境创设处处都体现着家长和幼儿的辛勤付出。
因此,我看到李xx的爸爸的脸上也是写满了自豪。
他跟孩子一起欣赏这班级的环境,每当找到自己制作的糖果就开心许久。
这其实也表明了他是很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的,以前忽略也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
教育策略: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父母的积极参与,即便是留守儿童情况特殊,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尽可能地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
他的到来说明了这次的糖果节活动得到了他父母的认可,认识到六一活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父母亲自参加活动的意义。
活动之时我有意的拍摄了他们家庭的许多活动照片和视频,并发给他留作纪念。
使他的爸爸妈妈非常感动。
我还借此机会单独与他沟通,聊了一些父母须亲自教育孩子的益处,相信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他的感受一定颇深,今后在育儿方面会努力地亲力亲为。
幼儿园案例分析模板篇二一、案例情况摘述阿敏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她进行了如下观察:观察一自选图书时,阿敏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边,有些伤心了,喊“找姥爷”,她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作声,看上去很可怜。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3篇这是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第1篇家长将宝贝送到幼儿园希望自己的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近年来,幼儿园内的伤害事故较多地见诸报端,家长不仅疑惑,宝贝在幼儿园安全吗?如果自家的宝贝遭遇了这样的意外,应该由谁来负责呢?我们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常见的幼儿园伤害事故以及责任归属问题,希望能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
案例一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
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
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
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洋洋的眼部对于壮壮对洋洋造成的伤害,按照《民法通则》规定,作为壮壮监护人壮壮的父母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习或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赔偿。
本案例中老师管理不够全面,导致伤害事故发生,幼儿园有过错,应适当给予赔偿。
案例二户外活动的时候,豆豆和其他小朋友在操场上互相追逐着,在没有任何障碍物和别人推挤的情况下,豆豆摔倒在地,造成豆豆下颌处摔裂,缝合3针。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由于意外引起的,但是在责任归属上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幼儿园的老师在场,豆豆的活动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也就是说,老师看到了豆豆摔倒的全过程。
这种情况老师和幼儿园都没有责任,属于意外事故。
因为宝贝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种情况,幼儿园的老师不在场,根本不知道事故发生的情况。
这种情况老师是有责任的,因为《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时间里,不能出现不请假而离岗、请人代岗的现象。
幼儿园案例分析篇1一次家访一份收获背景一:一天早上,凌达可也的爸爸急急忙忙跑来幼儿园说:"钟教师,我家可也要请几天假,昨晚他在床上学奥特曼的姿势,不细心摔了下来,到医院检查说颅骨有点开裂了,需住院治疗。
"听到后,我也有所思索,同时并祝他早日康复。
随即,当天我在班上的晨间谈话时对孩子们趁机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同时进行爱心教育,让孩子们想想:"可也此刻住院了,不能来幼儿园了,他十分想念小朋友们,想到幼儿园来,怎样办呢?""我们能够送点礼物给他。
""我们能够去看他。
""能够打电话给他。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终决定,由孩子们自我设计动手制作各种礼物送给可也,教师代表全班小朋友们去看望他。
背景二:第二天,带着孩子们的心愿和祝福,我和黄教师来到可也病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活动。
可也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得从床上蹦起来,他的父母也十分激动,异常是看到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时,更是热泪盈眶。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可也爸爸激动地对我说:"教师,这次你们的到来,给我家可也上了人生难忘的一课,让他感受到了中(2)班教师和小朋友的真切爱意,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多谢你们,这对他以后的人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背景三:过几天,可也康复返园了,他爸爸还提了一大袋礼物来分给班上小朋友们,孩子们看到可也的到来,都高兴地拥抱在一齐,又笑又跳。
分析:这次家访活动本属于平常家长工作,但就是经过这次平常的、小小的家访,让我感触颇深,收效很大。
深深认识到家访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反思:一、经过家访,培养了幼儿关爱之情。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构成的重要时期,此刻独生子女普遍缺乏爱心--关爱、友爱之心。
教人要教心,育才要育德。
所以我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经过这次家访,让可也感受到全班小朋友和教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同时也教育了小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关心,让他们懂得爱是双方的,有付出就会有双倍甚至多倍的回报。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引言幼儿园中班,是指适龄儿童准备升入大班之前的阶段。
在中班阶段,幼儿正处于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其认知、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班的一个案例进行分析,以详细描述幼儿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发展。
案例描述小明,男孩,5岁,目前就读于某幼儿园中班。
小明性格开朗活泼,但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常常表现出与同伴相处时的不适应,经常在课堂上独自一人玩耍,不愿与他人合作。
在教学活动中,小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较低,对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也不够积极配合。
此外,小明还存在一定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经常分神,并时常不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问题分析1.社交问题:小明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不适应,可能存在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方面的问题。
2.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小明在教学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能与他对活动的兴趣不高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不足有关。
3.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分神且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1.培养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针对小明的社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合作游戏,鼓励小明与同伴进行互动。
同时,也可以引导小明学习公平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等社交技能,帮助其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激发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可以针对小明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活动中给予小明鼓励和赞扬,培养其自信心,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充分的认知。
3.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如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提升小明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小明更多的目标和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完成任务。
结论通过对幼儿园中班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密切相关。
在解决小明面临的问题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教学案例及分析3篇这是幼儿园教学案例及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学案例及分析第1篇承认错误观察实录:植物角上摆着很多小朋友种植的植物。
这天,程思博跪在小椅子上观看,他顺手拽了一根豆芽,看我没看他,把豆芽塞进垃圾桶里,又拽了几根又塞进垃圾桶里,被小朋友发现告诉了我。
但他还说:"老师,不是我,我没拽。
"吃饭时,程思博把不爱吃的菜放在蜀宁小朋友的碗里,偏偏蜀宁就是不让放。
这样,俩个人你拿给我,我拿给你,当我看他俩时,程思博抢先说:"蜀宁往我碗里放菜。
"而蜀宁也不甘示弱说:"是程思博先放到我碗里的。
"我说:"老师也看见了,是程思博先放到蜀宁的碗里的。
"程思博还坚持说不是他先放的观察分析:究竟什么原因引起他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到了撒谎的地步。
离园时我与*妈进行了交谈,从*妈那里了解到,他从小在他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每天有年迈的奶奶带着。
他从小调皮、爱动、脑子转的快。
出去玩到处乱跑,奶奶撵不上他,怕他摔倒,就经常吓唬他说:"你再跑让收破烂的给你收走了。
"有一天,他跑远了,看不见奶奶了就大声哭起来,正好来了一个骑三轮车的叔叔说要把他送回去,他以为是收破烂的要把他带走,吓得使劲的大哭,晚上睡觉时在梦中还大声得哭。
从那以后他就特别的胆小,不敢自己在屋里玩,不敢做危险地事,处处都十分小心。
经常缠着大人陪他玩,在家里又非常调皮,经常犯点小错误,爸爸经常批评他,为了逃避批评,由于他的聪明,经常会找一些理由为自己辩解,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听他辩解,有时他能逃避错误。
教育策略与效果:1、为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当孩子犯错误时,不在集体面前揭露他,单独和他谈谈。
一方面表示对他错误的理解,提出遇到这样的事情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引导他换位思考,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乐。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1一、案例描述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吃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老师,今天的点心是肥皂。
”航航和欣欣跑过来告诉我,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动室一看,今天的点心是橘黄色的年糕,乍一看还真像彩色肥皂呢。
我拿起一块年糕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吃肥皂!”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
“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肥皂!”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年糕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肥皂还像什么?”“像电脑中的键盘。
”“像个小枕头。
”“像一张桌子。
”“像一块毛巾。
”……我说:“你们要是吃肥皂,可别边吃边吐泡泡哦!”“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我们的嘴里会吐肥皂泡?”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动动说:“我听过一个故事,小蜗牛吃了一块草莓形香皂后,从嘴里吐出来许多肥皂泡,泡泡还带着小蜗牛飞上天了呢。
”“对哦,吃了肥皂会吐出泡泡。
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我紧锁眉头说。
“哈哈哈……我们要是飞上了天,老师就抓不住我们了。
”孩子们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着肥皂泡在天上飞,可老师只有一个。
我怎么才能抓住你们呢?”哲哲说:“老师别怕,你坐上直升飞机到天空去抓我们,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文文说:“老师,你拿一张渔网撒向天空,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航航说:“老师,你拿一根长绳子抛到天空中,让我们抓住绳子,然后把我们一个个拉下来。
”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只是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
”添添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坐上热气球,飞到天空中把我们抓回来。
”寅寅说:“让老师变成翼龙来抓我们。
“浩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
我把年糕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们带到天空中去。
幼儿园案例分析与措施3篇这是幼儿园案例分析与措施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案例分析与措施第1篇坐不住的孩子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
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
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
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
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
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
”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
”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
幼儿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合集3篇)小朋友们的就餐大都表现为使用餐具不正确、坐姿不正确。
对于不喜欢的食物不吃或挑出。
就餐时掉饭粒的现象突出,就餐不安静。
注意力不集中,就餐的时间偏长。
菲菲小朋友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时,就会吃的很快也很干净。
遇到不喜欢吃的东西时,她就会一直坐着,不动一口。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吃饭的时候不专心,很容易被别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
就餐习惯很不稳定。
二、个案分析原因菲菲小朋友的个子长得很大,所以她的饮食一直是她父母所担心的事情。
记得刚来班级的时候,她的妈妈就说“不担心别的事情就担心她吃饭,在家时都是父母一口一口地喂才能吃得进去。
所以挑食的她,妈妈总是做她喜欢吃的食物来吃。
可是在幼儿园,食物是经过营养搭配来制定食谱的。
所以难免会有她不爱吃的东西。
她的个子长得快,这样偏食一定会对她的身体有一定影响的。
这正是她的妈妈所担心的事情,每天问她的就餐情况比问别的事情都要多。
我们也在积极的想办法帮助菲菲渡过这个难关。
三、对策、措施针对该名幼儿的实际情况,我首先给所有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淘气的大公鸡》说的是一个小弟弟因为就餐习惯不好,被一只大公鸡啄得到处跑的故事。
让小朋友们懂得就餐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像小弟弟那样。
又通过绘画讲小苗生长的过程,通过二组图片形象地演示空气、阳光、水什么都不少的小苗就会长得很高很快。
而缺少这些东西的小苗就长得不高也不壮。
让小朋友们懂得必要的饮食营养是不可缺少的。
每当菲菲自己独力地吃完一顿饭的时候,我都会让小朋友们给她鼓掌并发给她一朵小红花。
并让她去当小班长看看谁没有把饭吃完和把饭粒掉在了桌子上。
有的时候我发现是她不爱吃的食物时,就让她为老师做一些事情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比如:给小朋友们发书或玩具。
前提是要把这些饭菜吃完,这样她就会很自愿地吃完这些饭菜,并高兴地为老师做事。
四、效果与反思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该名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
吃饭的时候偏食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也不往地上或桌上掉饭粒了。
幼儿园个案分析(精选10篇)幼儿园个案分析(一):班级:小二班幼儿姓名:xxx性别:女年龄:4岁教师:初梓然一、案例背景经过观察该幼儿饮食习惯不好,吃饭时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存在。
总是推迟吃饭时间,每次吃饭都比别的小朋友晚。
吃饭前总会有各种事情。
不是要去上厕所就是还有东西要玩,不能做到按时吃饭。
二、案例分析1.该幼儿在家时家长异常疼爱,幼儿每次吃饭都要家长哄着才会吃。
入学前幼儿每次吃饭家长都要给其一些玩具玩或哄好久才会吃,这就养成了幼儿吃饭前的一些不良习惯。
三、应对措施第一阶段:(第一周至第二周)经过谈心和说教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按时吃饭。
教导幼儿按时吃饭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并且经过一些漫画故事来教育幼儿,好孩子是要听教师的话按时吃饭的。
并且和家长达成共识来一齐引导幼儿,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幼儿饭前的玩玩具等的不良习惯。
初期改变幼儿不良习惯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打骂幼儿。
要以缓和的口吻来引导幼儿,让幼儿自我意识到饭前要有好的习惯,不按时吃饭对身体是不好的。
幼儿才会去改变,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第二阶段:(第三周至第四周)经过和家长达成共识督导教育幼儿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经过第一阶段的引导慢慢减少幼儿饭前玩玩具时间直至幼儿养成饭前不玩玩具和按时吃饭的习惯。
在此过程中不能太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逐渐减少幼儿饭前不良习惯。
当幼儿饭前习惯有所好转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经过赏识教育让幼儿有成就感,幼儿发自内心的去改变饭前不良习惯。
幼儿改掉饭前不良习惯后,家长要配合教师使幼儿这一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坚持下去。
四、矫正结果经过这一段时间对芷煊的观察与指导,天乐基本上改变了饭前玩玩具的不良习惯。
此刻,孩子饭前习惯良好,能按时吃饭,即使偶尔饭前想玩玩具,教师和家长经过引导幼儿也会放下玩具,按时吃饭。
家长反映,此刻我的孩子按时吃饭了,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为此他们多次感激教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个案分析(二):一、案例实录(一)早上,铭铭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班里仅有一个小朋友.两人在放好书包之后坐在一齐开始聊天......突然,铭铭冲我大声的说:"教师,乐乐带玩具了,幼儿园不许带玩具."还没等我说话铭铭很快从她的手里将玩具抢了过来拿给我.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要得到表扬.一旁的乐乐却哭了起来......二、案例分析长期以来幼儿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致使她产生了这样的东西不属于我为什么你有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从而渐渐构成了妒忌心理。
幼儿园案例分析(最新10篇)幼儿园个案分析范例精选篇一案例实录:今天入园的时候正巧下了一场大雨,我照例在班级的门口摆放了几个小椅子,这是给孩子换雨鞋提供方便。
大多数幼儿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换鞋。
可是李xx的奶奶还是习惯性地帮他换鞋子。
我就向他提出建议:以后还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
其实孩子是很能干的,只是成人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奶奶一边继续帮助他换鞋一边说:“鞋子有点紧,不好脱下来,我帮帮他。
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得知李xx的奶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老人的旧观念难以更改可以理解,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那就从宝贝着手吧。
教育策略:当天我针对孩子早晨入园换鞋的事情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评价活动。
表扬了那些自己动手换鞋的孩子,还请小朋友们积极发言,说一说自己动手的感想。
并且请他们总结一下: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吗?怎样换鞋子又快又好?换好的雨鞋要放在那里?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之后评选出做得好的小朋友发小红花奖励。
如此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我观察了一下李xx小朋友,他低下了头。
五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我抓住机会对那些存在问题的小朋友提出了希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会做得很好!”孩子们也鼓起了信心,纷纷表示下次一定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取得到小红花。
幼儿园个案分析范例精选篇二案例实录:今天的美工活动《小火车》,李xx小朋友画得非常投入,也画得很好。
学期初期他的表现能力在班级一般。
今天这幅画他画的很好,看得出他本人也很满意,下笔大胆,涂色也很到位,完全投入到画中。
案例分析: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很好的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李xx小朋友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是很大的。
在学习方面也进步喜人。
以前,他遇到困难总会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怕学不会,做不好,顾虑重重而不敢去做。
一上画画课就不敢动笔,生怕画得不好小朋友笑话他。
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第一篇:理解幼儿的表达方式在幼儿园的小班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孩子,他是一个外向活泼的孩子,但在语言表达上却存在一些困难。
我曾观察到他在班级活动中总是显得有些不安,不愿意主动发言,而且和其他孩子的交流也相对较少。
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和他进行了多次有效的沟通和观察。
通过观察和倾听,我发现小明很喜欢画画。
每次画完一副作品后,他总是会拿给我看,并用手势或者生动的面部表情来解释他画的是什么。
我意识到,小明的表达方式不仅仅只有语言,还有其他的非语言方式。
因此,我鼓励他多使用非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并减少对语言的依赖。
在班级的游戏时间里,我引导小明和其他孩子进行互动游戏,以促进他的交流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逐渐融入了班级的活动,和其他孩子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我还鼓励他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家人进行交流,例如和父母一起制定日常活动计划,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这样的练习帮助小明逐渐提升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的小班中,有一位叫小华的孩子,她是一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
然而,我发现她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些困难,经常会结巴或者说不清楚。
为了帮助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我尝试了一些方法。
首先,我鼓励小华参与绘本故事的讲解和角色扮演。
每周一次,我将一本绘本带到班级中,读给孩子们听,并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参与故事剧情的讨论。
对于小华来说,我特别鼓励她在角色扮演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这样的互动,小华逐渐展示了她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另外,我还引入了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和活动,例如幻想王国和故事串讲。
在幻想王国中,小华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并通过角色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故事串讲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活动,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为故事增加新的章节。
这样的游戏和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幼儿园幼儿受伤经典案例分析[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幼儿受伤经典案例分析幼儿园幼儿受伤经典案例分析A幼儿与B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里是一对好朋友,经常一起玩游戏,有时也会因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
这一天,他们为了一件玩具吵了起来。
争吵之中,A幼儿在B幼儿的腿上抓了一道伤痕,B幼儿也不甘示弱地抓伤了A幼儿。
由于幼儿并没有向老师报告这件事,老师完全不知情,直到双方家长来接孩子时才发现各自孩子身上的伤痕,于是双方家长就争吵了起来。
老师则认为孩子已经交到了家长手中,幼儿又不曾向她报告,故把这件事置身事外,并投有对这件事进行调查和劝架的疏导工作,导致双方家长越吵越激烈,淮也不肯让谁。
A幼儿的家长甚至还恐吓B幼儿的家长说:“如果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你的孩子也别想活!”结果,B幼儿的家长就因为这句话感到既害怕又担心而报了警。
分析与思考这起纠纷刚好发生在星期六下午,园长已经离园。
园长在星期一上课时间获悉此事后,便立即采取补救与协调工作。
园长首先向两位幼儿的负责教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把两位幼儿叫到办公室来,在检查他们俩的伤势后,详细对证事情发生的经过与两位幼儿在事情发生后的反应。
园长发现除了伤痕还没有痊愈外,这件事对两位幼儿幼小的心灵也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于是,园长电约双方家长亲临面谈。
园长先代表园方向他们道歉,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双方家长叙述一遍,然后进行劝说,分析报案对事情造成的严重性,让家长意识到事情的僵化与双方家长的争吵对幼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促使他们去销案。
双方家长在园长的协调下,彼此敌意也渐趋缓和;同时家长也觉察到这两天(星期六、星期天)孩子的确寝食难安,失去了原有的天真与活泼,对孩子的身心的确起了不良影响。
斟酌情况后,他们都表示愿意销案和解,冰释前嫌,而A幼儿与B幼儿看见家长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心中的恐惧与不安顿时消失,他们的脸上再现灿烂的笑容。
这起冲突与纠纷在园长的耐心调节与诚挚致歉的工作原则之下,终于取得了家长的谅解和接受,双方家长与幼儿带着舒畅与平静的心情离开了幼儿园。
幼儿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这是幼儿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幼儿园案例分析(一):中班个案观察反思观察目的:如何有效地对内向幼儿进行鼓励、欣赏教育。
背景记录聪聪是个平时不爱说话、不惹事的小男孩,自理本事较差,剪刀、画画等更是他的弱项,他总喜欢呆在教师不注意的地方,他也不太喜欢和大家交流,有时会自言自语。
晨间锻炼、做操时,总会发现他的一些动作不太协调,即使教师进行了个别指导,他的提高也不大。
一次,在早晨科学区活动时,发现他一个人很快就把数物配对的练习正确完成了,让我感到很意外。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继续观察,发现他对于数学掌握的比较好,基本都能独立完成练习。
分析与评价该幼儿从不爱进取表现自我,只是安静的管好自我,遵守常规。
对于教师提出的提议,他也只是安静的理解,不置可否,所以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个慢半拍的孩子。
可是意外的发现,使我一下子醒悟了,这个孩子也有聪明的一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措施及效果我及时把他的练习展现给大家看,并当众表扬了他,奖励了五角星,他的脸蛋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和欢乐。
在以后的科数活动中,即使他不举手,我也会请他单独回答问题,果然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些肯定无形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而我也会利用单独交流的机会鼓励他在其它方面加强练习,并经过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孩子的提高,以及提出努力的方向,他的家人也很配合,在家培养孩子对画画、剪纸的兴趣。
此刻,他在其他活动中都会进取地动脑发言,而我也发现他还是个视野较开阔的孩子。
他还会主动告诉我,在家里一向有进行画画、手工活动等。
在班级里,他的身影逐渐活跃起来,周边交流的朋友也逐渐多起来了,我们共同期待着他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案例分析(二):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观察地点:中一班午睡室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观察记录: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十分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
关于幼儿园案例分析【六篇】做工作方案前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案例对比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案例分析【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幼儿园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小佳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
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
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老师、小朋友面前表现。
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
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为他着急。
二、案例情况今天,幼儿园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我们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
小佳最喜欢吃糖葫芦了,看他边串边时不时的露出开心的笑,我真想把这美好的镜头拍下来。
可当镜头对准小佳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一点笑容也没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头低得更低了。
活动结束后,我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小佳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知道小佳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他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
我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小佳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发展,我还是狠狠心说:"不要紧张,笑一个。
'小佳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
我见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伴随着小佳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三、案例分析小佳终于笑了,我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
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这都是我强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缘故,是迫与我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
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小佳,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维持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嘲笑,小佳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情愿、委屈。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初次接触教育的场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合适的幼儿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案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以幼儿园案例为基础,分析其现有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家校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性建议,以期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所述案例为某市某幼儿园。
案例背景某市某幼儿园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20名教师和200名学生,以3-6岁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
该幼儿园旨在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目前该幼儿园采用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讲解和传递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教育。
这种模式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过于依赖,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方法方面,该幼儿园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和传统的书本教育。
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无法得到很好的激发。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方面,该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欠缺。
教师队伍分析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可以说是相对稳定和专业的,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技能和方法。
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无法满足新时代幼儿教育的需求。
家校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该幼儿园中,家长对学校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对孩子教育过程的了解和关注,无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改进建议基于对该幼儿园案例的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1.推行互动式教学: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研究活动。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研讨会和教育培训课程。
幼儿园个案分析五十篇这是幼儿园个案分析五十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个案分析第1篇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一):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穿反鞋场景实录: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样门口检查孩子的穿鞋状况,果不其然又有几个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对孩子说:“宝宝你的鞋穿反了,快换过来吧!”但是这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故作惊讶的指着蒲玉的鞋说:“哎呀,宝宝,你的鞋宝宝怎样在吵架呀?你看它们两个正歪着头生气呢!”蒲玉听后立刻低下了头左看看右看看,笑着对我说:“呵呵,鞋子宝宝真的生气了!”于是我之后她的话说:“哎呀,鞋子宝宝这么好的好朋友,它们怎样会生气的呢,你赶快帮帮她们,让她们别生气了呀!”只见蒲玉蹲下身子,坐在床边脱下了鞋子,把它们换了过来,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透过这样个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给换了过来,没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比我每一天纠正他们的错误来得有用,从那天以后,我每一天起床后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会提醒他们:“快看看你的鞋宝宝又在吵架了呢!”孩子们会立刻自己检查并把穿反的鞋倒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分析:1、班级幼儿现状分析:我班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带大的,可想而知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娇惯程度,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做不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潜力越来越差。
2、幼儿年龄特点分析: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活动资料的组织应充分思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就拿穿反鞋这一件小事为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只用说教来让孩子认识左右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如过只靠老师的关注和帮忙,又错失了孩子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3、采用教育措施的分析:小班的幼儿对很多现象都喜欢拟人化,他们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机的,他们会对小花、小草说话;会对积木、玩具对话;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成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