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写说明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写说明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写说明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写说明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证候诊断

“辨证分型”要根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书写,在相应的证型后划“√”,如有其他分型填写在“其他”一栏。

2.主要症状

指中医护理方案中涉及到的本疾病的主要症状,以及方案未涉及但在具体患者病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在相应的症状下划“√”。

3.主要辩证施护方法

指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某一主要症状采取的关键护理措施,不包含一般护理措施,如生活起居、环境等常规护理。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划“√”。

4.中医护理技术

(1)指依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针对主要症状采取的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方案中未涉及但临床实际应用的,可在“其他”一栏补充说明。

(2)“应用次数”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次数。

(3)“应用时间”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合计天数。

若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了同一种护理技术,应分别填写应用次数,但应在表后说明该项技术应用总次数和总天数,以免重复计算。

5.护理效果

指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实施“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某症状实际缓解程度,在相应的项目后划“√”。

6.患者对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1)“中医护理技术”指为患者实施的中医护理技术。根据临床实施情况如实填写。

(2)“健康指导”只填写患者对责任护士实施本病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不填写依从性)。(3)“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由责任护士填写,“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上级护士或护士长填写。

7.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1)由落实“中医护理方案”的责任护士填写。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在相应的选项后划“√”。(2)改进意见指针对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请用文字表述。

8.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的应用方法

症状或症候评分: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

方法:护理后评分与护理前评分之差的多少来界定其护理效果的好、较好、一般及差。

好:减4分;表示症状从轻或中或重,到无,症状消失;或从重到轻。

较好:减2分;症状从重到中,或从中到轻。

一般:评分值没有改变、症状无改变。

差:加分为差;症状加重。

9.依从性评价:不另设评价指标,只界定层次。

依从:根据医嘱执行情况评价,全部遵嘱。

不依从:完全不愿意接受治疗护理。

部分依从:接受治疗护理后自行拒绝使用。

10.中医护理方案的实用性评价的界定:

方法:依据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评价后平均分及评价前平均分之差值为基础。

实用性强:差值≧4分;

实用性较强:2分≦差值≦4分;

实用性一般:0分≦差值≦2分;

实用性差:分值在0分一下。

各种护理评分表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 评分细则 1.进食:指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 l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5分:需部分帮助(前述某个步骤需要一定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洗澡: 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3.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 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需他人帮助 4.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大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大便5分:偶尔失控0分:完全失控 6.小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小便(留置尿管为可控制)5分:偶尔失控0分:完全失控 7.如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 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8.床椅转移: 15分:可独立完成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5分:需极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 9.平地行走: 1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5分:需极大帮助(行走时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在平地上移动)0分:完全依赖他人 10.上下楼梯: 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5分:需部分帮助(需扶楼梯、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评分标准 总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0=生活自理: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不需他人帮助; 1=轻度功能障碍:61~99分,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但需一定帮助; 2=中度功能障碍:41~60分,需要极大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3=重度功能障碍:≤40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完全需人照料。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范文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2.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护理文书记录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6.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7.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记录的责任。 8.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需修改时用红色笔修改并签名。 9.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二、体温单填画要求 1.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2.各项目栏除特殊要求和说明外,均应使用同色笔书写。 3.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4.体温单填写、绘画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重新书写。 【填写说明】

用正楷字体书写。 2.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7-29)。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8-01),其余只填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3.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①40℃-42℃之间的记录:用红色水笔在40℃-42℃之间以正楷汉字纵向顶格填写患者入院(急诊手术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书写可超过40℃,破折号占两小格,如“入院——九时十分”。急诊手术住院患者入院时间从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间算起,其他患者入院时间从到达病房办理住院程序时间算起。 ②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 ③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直线相连。新入院患者体温超过40℃,仍画在相应位置。 ④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⑤物理降温30分钟后、药物降温30分钟后至两小时内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画在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下降)或红直线(上升)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 ⑥一般住院(含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发热、手术、病危(病重)、感染性疾病等患者按医嘱或专科护理常规处理。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 一、基本情况 白疕(寻常型银屑病)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2、3%,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46、2%),静脉滴注

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92、3%),紫外光照射13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与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与其她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就是急性期还就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与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她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

各种护理评分表

各种评分表评分时间 易跌倒药物:见附表 每次评分后需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见附表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 1、入院2h 内 2、≥3分时每周评估1次(周一评估), 3、发生病情变化(如手术、病情恶化,增加易跌倒药物等) 时,随时评估。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1、入院2h内 2、≥10分每48h评估1次, 3、病情稳定后皮肤无特殊变化的应在第2周开始每周评估1次(周一评估), 4、发生病情变化(如手术、病情恶化等)时,随时评估。 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1、首次置管后2h内(院外带来管路应在接诊时由责任护士完成首次评估); 2、≥12分每次交接班时须由接班护士完成评估 3、﹤12分者,要求每48h评估一次 4、患者状态发生改变时(增加管路,手术等),随时评估,直到患者管路拔除为止。 Wells评分表1、入院2h内 2、每周一评估至患者出院或确诊DVT 4、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如手术、病情恶化等)应随时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1、入院 2、急诊手术当日 3、术前一日 4、术后三天 5、出院 6、转科 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中,凡是导致精神混乱、抑郁、镇静、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步伐不稳和认知障碍等副作用的药物,均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医务工作者应严密关注易跌倒药物,减少跌倒的发生率。 分类易跌倒药物药品名称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奥氮平,利培酮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米氮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氟西汀, 麻醉药芬太尼,美沙酮,吗啡,阿片,哌替啶,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布桂嗪,吗啡阿托品注射液,羟考酮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量表 评分细则 1. 进食:指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 l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5分:需部分帮助(前述某个步骤需要一定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 洗澡: 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 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3. 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 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 0分:需他人帮助 4. 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分:可独立完成 5分: 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 0分: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 大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大便 5分: 偶尔失控 0分: 完全失控 6. 小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小便(留置尿管为可控制) 5分: 偶尔失控 0分: 完全失控 7. 如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 10分:可独立完成 5分: 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0分: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降糖药 胰岛素,格列吡嗪(迪沙片,美吡达、瑞罗宁、依吡达、优哒灵),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亚莫利), 格列喹酮(糖适平),瑞格列奈(诺和龙) 抗癫痫药 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苯妥英钠,加巴喷汀,拉莫三嗪,托吡酯, 降压利尿药 利尿药: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氯噻酮,螺内酯,氨苯蝶啶,乙酰唑胺 降压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卡托普 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

2017年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2017年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体温单: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出入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 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眉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使用蓝色、蓝黑色或黑色水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一、眉栏包括 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二、一般项目栏 包括: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等 (一)日期: 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1-05-06﹚,以后日期以07 08 09 记录,翻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6-05﹚,其余只填写日期。 一般项目栏 (二)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三)手术﹙分娩﹚后天数:手术或分娩当天写?°Ⅰ?±。自手术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当天写?°Ⅱ/第一次手术后天数?±,次日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三次以上手术以此类推。 三、生命体征绘制栏 体温、脉搏描记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1).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死亡时间应当以“ 死亡于X 时X 分” 的方式表达。 (2).体温符号 体温用蓝色笔描记 口温用蓝点表示●肛温用蓝圈表示○腋温用蓝叉表示×体温描记(3).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 (4).体温不升时,可将“ 不升” 二字写在35℃线以下 (5).物理降温30 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 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新入院病人每日至少测量体温3次,为10:00、14:00、18:00;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邹玺1刘宝瑞钱晓萍 摘要:医学的发展要求研究并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国内近期趋向达成共识,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TTP(Time To Progress)作为第一评判标准;生活质量作为第二评判标准;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期作为次要标准。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肿瘤循证医学 1、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近况 随着人类疾病谱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天然药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医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重视,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1〕。然而,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常缺乏严谨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操作规范,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极少,随机质量不能让人满意,盲法应用较少,全部病例无临床结局评价,如致残率、病死率等,对不良反应、随访资料的收集欠缺,所以,疗效难以评定。同时,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这一环节中,未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自觉不自觉地照搬西医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从单侧面、单生物学因素着手,缺少科学、系统地反映中医个体诊疗特色和复合干预策略的疗效评价方法,这一点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新疗法的质量和水平及其可信度,也无法将中医药可能存在的临床疗效和特色客观地显现出来。这一点在肿瘤的中医药质量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是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是中医药走向世界、更广泛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且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是中医药开发研究最快捷的途径。 2、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的必要性 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需要研究制定一个符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标准或方案,原因在于〔2〕:①现有的标准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效果; ②现今中医肿瘤疗效评价过分倾向于向西医(特别是传统的)疗效标准看齐,人云亦云,失掉了自己的特点,而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有其固有的特点(如带瘤长期生存)和长处(如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其作用机理与西医药亦有较大的区别;③鉴于目前中医肿瘤临床与科研工作的现状和疗效标准的混乱状况,研究并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疗效评价并不是单纯的中医的问题,西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一直沿用WHO提出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变进展(PD)的分级标准。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是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理想标准。但是,从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来考虑,要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完全消灭,几乎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其疗效虽不断提高,但要达到肿瘤的完全杀灭,“无瘤生存”,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局部瘤体的表现只是全身病变的部分反映,许多“早期”的癌症患者,在诊断时已有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因此,在外科领域,即使通过扩大根治术来提高疗效,肿瘤也很快复发。而作为非手术治疗的放、化疗来讲,由于许多肿瘤细胞对治疗的不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往往造成机体的严重损害而无法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现行的WHO的实体瘤评价标准,一是仅以影像学资料作为评价疗效的唯一标准,以局部的疗效来判定疾病的治疗效果;二是仅以瘤体缩小持续4周以上来评价,反映的只是近期的疗效;三是以单一的客观标准来反映复杂的人体病变,忽视了作为社会上的人的主观感受。因此,不论中医西医,肿瘤学家们均认为 作者简介:邹玺(1975-),女,江西九江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级博士研究生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PDCA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 率P D C A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率持续改进 一、背景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条款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对护理文件的质量有追踪评价和持续改进。为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我科于2015年第一季度进行科内护理文件质量监控。 二、现状调查 2015年第一季度,我科通过抽查在架病历、出院病历162例,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体温单体温提前录入17例;未按规定及时完成病历15例;医护记录不一致10例;医嘱单中执行人漏签字7例;药物试敏结果未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2例;交班报告诊断写错1例;手写签名笔色错误1例。

三、原因分析 1、医护人员:电子病历使用不熟、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 时间安排不合理; 2、制度流程: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不健全、护理文书考核标准不完善、相关考 核过少、督察不足; 3、设备材料:电子病历系统不完善、计算机数量相对不足 4、环境条件:工作环境嘈杂、工作繁重易分心

四、计划 1、整理护理文件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全科实施并督察。 3、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护理文件书写及规范书写的重要性,了解相关制度、法律法规。 4、合理排班,有听班,保证人力资源相对充足。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按时完成护理文件书写,不提前、不推后。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加强督查。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医生病程记录保持一致;严格查对医嘱,记录准确及时,不误记、不漏记。病历质控护士加强质控。 8、汇总统计二季度护理文件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五、实施

护理评估表

护理评估表 评估日期: 评估者: 1.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名族: 宗教信仰: 身高: cm 体重: kg 2.生命体征 体温: ℃脉搏: 次/分呼吸: 次/分血压: mmHg 4神经系统 意识:清晰嗜睡模糊昏睡谵妄昏迷 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对光反射消失 语言:正常失语含糊不清手势语不能表达所需 视力: 正常模糊(左右) 失明(左右) 假眼(左右) 色盲眼镜(有无) 听力: 正常耳鸣听力下降(左右) 耳聋(左右) 助听器(左右) 记忆力:正常缺损(长期短期) 5呼吸系统 存在问题: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痛发钳 痰:无有颜色量 吸烟:无有 6.循环系统 存在问题:心悸胸闷胸痛水肿头晕眩晕晕厥植入电子装置 末梢循环:温暖湿冷苍白发绀肢端脉搏减弱或消失 7.日常生活状况 自我照顾能力: 进食(自助半自助全依赖)梳洗(自助半自助全依赖)如厕(自助半自助全依赖)沐浴(自助半自助全依赖)活动(自助半自助全依赖) 四肢活动: 正常较弱(左右上肢下肢)偏瘫(左右)截瘫全瘫 辅助物品: 无拐杖三角叉四角叉助行架轮椅 活动范围: 户外室内卧床 8.感觉状况 味觉:正常减弱缺失味觉改变 嗅觉:正常减弱缺失幻嗅 感觉:正常减弱麻木感觉改变 9.皮肤状况 外表:整洁其它 头发:清洁肮脏其它 指甲:清洁肮脏长其它 皮肤温度:正常热冷湿冷 皮肤颜色:正常苍白潮红黄疸发绀 皮肤完整性:完整干燥皮疹瘙痒破损伤口压疮(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 压疮风险指数评估表:

诺顿得分指数:分数≤14分=存在风险分数<12分=存在特别风险 A身体状况 B精神状况 C活动能力 D移动能力 E大小便失禁 4分好有警觉性可步行完全活动自如无 3分一般冷淡步行时需协助轻微的受限制偶尔 2分差混乱坐轮椅非常有限通常 1分好差不省人事卧床不能活动严重 10.舒适和休息状况 疼痛:无有 疼痛部位: 疼痛程度: 0(无痛)1 2 3 4 5 6 7 8 9 10(极痛)或无痛微痛中度痛极痛 睡眠: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打鼾多梦失眠原因 11.饮食及营养状况 体重: 增加降低 营养状况:过剩良好中等差 饮食习惯:良好一般差 进食:食欲正常食欲差厌食咀嚼困难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其他 假牙:无有(上颚下颚 )、(固定可拆除) 舌:湿润干燥其它 口腔卫生: 良好普通差 口腔粘膜:湿润干燥溃疡其它 12.排泄状况 小便: 正常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夜尿增多尿不尽尿失禁尿潴留膀胱造瘘 辅助物品: 无导尿管接尿器尿片 大便:血便便秘便失禁腹泻结肠造瘘 13.社交及经济状况 照顾者: 无家人朋友保姆其他 居住环境: 私人物业养老院其他 居所:独居与配偶同住与儿女同住与亲友同住福利院其它 教育程度: 文盲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其他 工作:无有 经济收入:薪金家人供养储蓄低保 家庭角色的改变: 无需要家人照顾失去照顾家人的能力失去培育子女的能力失去经济支柱能力失去工作能力 14.心理状况 a病人方面 对病情的理解: 诊断愈合未能评估 对疾病的期望: 心理状况: 平静震惊否认焦虑恐慌愤怒抑郁无助无望负累别人自杀念头 b家人方面 对病情的理解: 诊断愈合未能评估 对疾病的期望: 心理状况: 平静震惊否认焦虑恐慌愤怒抑郁无助无望负累别人自杀念头

2017年护理文书书写要求规范

护理文书书写规 为进一步规我院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遵照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参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2010版)并结合我院护理电子病历的运行情况,经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对2013年修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进行了再次修订。 一、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清晰。 2.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避免使用自编略语、俗语、习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文书的眉栏应逐项填全,具体容根据患者病情等进行填写。 4.手写护理文书书写应当统一使用蓝黑墨水笔完成,字迹工整、清晰,容简明扼要、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眉栏齐全。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句)时,应用同色笔双线横行划在错字(句)上,并将正确文字书写其后,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护理文书书写应当按照规定容书写,并由国家注册护士签全名,盖章无效。 5.1.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署全名。 5.2.进修护士经护理部、科室考核合格报护理部备案后可独立书写护理文书,考核不合格者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带教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全名。 5.3.无职业资格护士签名时,格式为“老师/学生”。 6.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病历的,有关护士应当在抢救后6小时据

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案

2010年针灸科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 优势病种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 一、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 2.疾病病情评价:通过G1asgow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等;通过Barthe1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二)评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入院当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GCS量表、NIHSS 量表等进行评价。 2.入院15-21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NIHSS量表、Barthe1指数等评价。 (三)疗效评价 本专科2010年收治中风患者1476多人,缺血性中风占98%,患者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本院自制制剂、针灸、推拿、康复、经皮电刺激、激光体外照射、高压氧舱、药氧吸入、中药熏蒸等配合西

药治疗,受到良好的效果。门诊病房,治愈好转率在97.9%。中医辨证准确率在92.6%,中医药参与率达93%,服用中药率在80.3%。 、

2010年针灸科优势病种面瘫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方案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 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3.面部残障(FDI)评分法。 (二)评价方法 患者进入路径第1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中医症状评分。 患者进入路径第30天、60天分别评定面部残障(FDI)评分。(三)疗效评价: 2010年度共收治面瘫住院病人115人,门诊1084人,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汤剂、中成药应用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治愈好转率达99%,中医辨证准确率在100%,中医药参与率达100%,服用中药率95%。

PDCA护理文书持续改进(20200523133033)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持续改进案例) 一、发现问题阶段: 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文件涂改较严重,字迹潦草难以辨 认,未按规定及时完成病历,缺少客观性、连续性,主观判断性语言较多, 不能动态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效果,医护记录不一致,药物 试敏结果未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体温单眉栏漏项比较多,如大小便次数、体重、血压、页码漏填;医嘱单中执行人漏签字以及签字不清晰等。因此, 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成立以护理部人员和临床护理 单元护士长为主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调研、数据收集、总结分析,提出 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效果等活动,以提高临床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 并力争达到100%。 二、成立以护理部负责的质量改进小组。 表1 质量改进小组(CQI)成员名单 序号姓名职称分工 三、明确现行制度,查阅相关规范。

1、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江西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95 分为合格。 2、根据三甲评审条款 5.3.11.1,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对护理文件的质量有追踪评价和持续改进。 四、问题的根因分析 1、2014年1月-3月质控资料: (1)2014年1月-3月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评估资料 表3护理文件书写不合格率评估(2014年1月-3月) 时间检查份数不合格份数不合格率(%)2014年1月54 0 0 2014年2月54 3 5.6 2014年3月54 3 5.6 总计162 6 3.7 图1 护理文件书写不合格率趋势图

(2)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调研资料绘制鱼骨图,见下图: 问题原因分析: ⑴各科年轻护士对《江西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不了解,对电子病历系统使用不熟悉,科室培训不够; ⑵新电子病历系统存在细节问题有待完善; ⑶质控护士把关不严,出院病历质控时不够仔细认真;⑷各科对护理记录专科内涵方面的培训不够。 五、拟定改进方案 1、改进目标:第二季度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超过第一季度并力争达到100%。 2、针对护理文书质控中的问题改进措施: (1)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对于发生较多,较严重的问题质 质控护士检查病历不仔细 科室培训不够 护士对电子病历使用不熟 质控护士检查不仔细 护士不熟悉输血记录单书写 科室培训不够 科室护士不重视 质控护士未检查 尿量小结书写错误 床号错误、首页首行无年份 输血记录单空项及填写错误 临床路径单空项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1、介入术记录要求: 第一笔记录必须涉及以下内容:术后回病房,穿刺点无渗血,双下肢皮肤温度正常,可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四测,导尿管情况,皮肤是否完好? 连续观察记录要求:介入术后2小时内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每半个小时一定要观察一次。2小时以后每个班至少记录一次穿刺点无渗血,双下肢皮肤温度正常,可扪及足背动脉搏动,总共记录24小时,有异常随时做好观察与处理记录。但是如果24小时导尿管未拔,那么要有导尿管的情况的记录。 2、化疗病人的记录要求: 总体原则:有化疗副反应或病情变化随时做好观察与处理记录,每个班至少要写一次观察记录,而且要有连续的记录,直至没有反应为止。 3、引产术后的记录要求: 第一笔:引产术后回病房,有无腹痛,有无阴道流血。 第二笔:在出现不规则腹胀和/或阴道流血流水就要开始做连续性的书写记录,至少每班一次。出现正规宫缩时至少一个小时要有一次记录,直至送入产房。4、分娩后回病房记录要求: 第一笔:患者由产房平车护送入科,有无活动性阴道流血,子宫收缩状态,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要有四测。 第二笔:6小时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产后回病房每2小时要有一次记录,直至自解小便好。(如果分娩后6小时内未解小便,一定要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总共记录至回病房12小时。每次记录都必须要有有无活动性阴道流血,子宫收缩状态,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有异常随时做好观察与处理记录。

4、硫酸镁输液记录书写要求: 第一笔:开始静脉滴注硫酸镁时一定要有P、R记录,入量栏项目内填写好药物名称(注意不能写化学分子式,要写硫酸镁),实入量栏内填写好剂量(不要写单位,写剂量就可以了),有无阴道流血,有无腹痛,输液滴速,病情栏内填写“患者双膝反射是否存在,有无腹胀及其他不适” 第二笔: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未出现腹胀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的话,每班有一次观察记录就可以,直至输液完。在输液过程中重点观察P、R、尿量、双膝反射、输液滴速,这些观察重点要体现在护理记录中。输液完后的记录就可以不记尿量、双膝反射、P、R,但每班必须有一次病情观察记录。即有无腹胀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5、间苯三酚输液记录书写要求: 总体要求:间苯三酚4-6小时内完,静脉用药开始时一定要有一次胎心音、腹胀、腹痛、阴道流血情况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之后的胎心音根据医嘱记录就可以了。 第一笔记录:开始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时,一定要听一次胎心音,入量栏项目内填写好药物名称,实入量栏内填写好剂量,有无阴道流血,有无腹痛,输液滴速,病情栏内填写“有无腹胀及其他不适”。 第二笔记录:静脉滴注过程中每班记录一次有无阴道流血,有无腹痛,输液滴速,直至输液完。输液完后每班至少要有一次病情观察记录。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项目总分要求及分值扣 分 扣分原因 评估4分核对治疗卡、自我介绍、双向核对患者信息,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实施艾条灸的局部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环境等。 素质要求3分服装鞋帽整洁(1分);仪表大方,举止端庄(1分);语言温柔,态度和蔼(1分)。 操作前准备物品 20 10分 流水洗手,用物备齐(治疗盘内盛艾条,艾盒,固定带,酒精灯,打火机, 磨口瓶,纱方,治疗盘外置弯盘、毛巾),携至床旁(4分)。核对病人,再 次介绍并解释、核对医嘱执行单(3分);保护患者隐私,关闭门窗,围帘 (3分)。 护士4分洗手、戴口罩(4分)。 病人6分 按穴位取舒适体位(3分);协助松开衣着;暴露局部皮肤,保暖,置固定 带于腰下,清洁皮肤(3分)。 操作流程选穴 50 4分遵医嘱选穴正确、测试局部感觉(4分)。 施灸20分 点燃艾条,灸法正确。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用固定带将艾盒妥善固定 于所选穴位上。询问患者感受,告知不得随意改变体位。 观察18分 治疗时间过半,取下灸盒弹去艾灰,并观察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再次询 问患者感受,有无不适并再次核对穴位后再次施灸;施灸共10-20分钟,观 察皮肤情况,询问病人感觉,在施灸过程中告知注意事项。 灸毕8分松固定带,取灸盒,弯盘接艾灰。艾条彻底熄灭。 操作后整理 8 3分 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再次核对(1分);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1分)整理 物品,正确处理用物(1分)。 洗手1分洗手,取口罩(1分)。 记录4分 记录部位、方法、时间、疗效,并签名(2分),询问能否复述注意事项, 再次告知(1分)回治疗室处理用物(1分)。 技能熟练10分操作时间少于10分钟(3分) 施灸部位、方法正确(3分)。 动作稳重、无脱落、无烫伤(4分)。 理论提问5分能答出二分之一(5分);能答出三分之一(3分)。 总分100分 提问:艾灸灸法的目的,禁忌症;注意事项?艾条灸法有哪些? 注:1.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3、糖尿病患者施灸距离至少4cm,水肿患者5cm.点燃艾条插入深度为侧孔一半为宜。

1991年《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WORD版

《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1年11 月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上,制订了《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现将摘录如下: 一、诊断标准 I.病名诊断 1)主证:头或肢体震振,少动,肢休拘痉,颈背僵直。 2)兼证: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寨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涎,智力减退或精神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3)发病年龄在55岁以上。 4)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病病变,也可无诱因。 5)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 诊为老年颤证。 II.证候诊断 1)痰热风动证:神呆懒动,形体稍胖,头胸前倾,头或肢体颤振尚能自制,活动缓慢,胸脘痞满,口干或多汗,头晕或头沉,咯痰色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数日不行,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细数或弦滑。 2)血瘀动风证:表情呆板,面色晦暗,头摇或肢体颤振日久,震颤幅度较大,肢体拘痉,活动受限,项背前倾,言语不利,步态慌张,或智力减退,或精神障碍,头晕眼花,皮脂外溢,发甲焦枯,舌质紫暗或夹瘀斑,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滑。 3)气血两虚证:神呆懒言,面色晄白,肢体颤振或头摇日久,震颤程度重,项背僵直或肢体拘痉,活动减少,行走不稳,气短乏力,头晕眼花,自汗,动则尤甚,皮脂外溢或口角流涎,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细无力或沉细。 4)肝肾不足证:表情呆板,肢体颤振或头摇日久,震颤幅度大,或肢体拘痉,活动笨拙,上肢协调不能,步态拖拉,言语蹇涩,或智力减退,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或头痛,或盗汗,急躁时颤振加重,腰酸腿笨,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舌体瘦小,舌质暗红,舌苔少或剥苔或微黄,脉象细弦或细数。 5)阴阳两虚证:表情呆板,肢体颤振或头颤振日久,项背僵直,或肢体拘痉,言语蹇涩,失眠健忘,汗出畏寒,体倦肢冷,或腰酸腿痛,阳痿遗精,溲少便溏,舌质嫩红或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细。 III.鉴别诊断 1)痉病:(也叫风痉):痉病是一种不论老幼,急性起病,临床主要变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特征的病证(相当于西医流脑、乙脑、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寄生虫病引起的抽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等)。2)风痱病:风痱病是一组起病形式隐袭而缓慢,渐进性加重,以运动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构音困难,智力低下的慢性虚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各种共济失调症,尤其类似于小脑共济失调症)。 3)青少年颤证:青少年颤证是一种急性或慢性起病,常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铜代谢障碍,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震颤,肢体拘痉,言语蹇涩,精神障碍,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肝豆状核变性)。 4)舞动病:舞动病是一组急性起病,年龄不限,由风湿痹症、中毒或中风病等引起,临床表现以一种无规律、无节奏、无意义、无自主、奇形怪状的头部、躯干、四肢舞蹈、多

(推荐)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PDCA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率持续改进 一、背景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条款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对护理文件的质量有追踪评价和持续改进。为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我科于2015年第一季度进行科内护理文件质量监控。 二、现状调查 2015年第一季度,我科通过抽查在架病历、出院病历162例,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体温单体温提前录入17例;未按规定及时完成病历15例;医护记录不一致10例;医嘱单中执行人漏签字7例;药物试敏结果未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2例;交班报告诊断写错1例;手写签名笔色错误1例。

三、原因分析 1、医护人员:电子病历使用不熟、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时 间安排不合理; 2、制度流程: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不健全、护理文书考核标准不完善、相关考核 过少、督察不足; 3、设备材料:电子病历系统不完善、计算机数量相对不足 4、环境条件:工作环境嘈杂、工作繁重易分心

四、计划 1、整理护理文件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全科实施并督察。 3、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护理文件书写及规范书写的重要性,了解相关制度、法律法规。 4、合理排班,有听班,保证人力资源相对充足。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按时完成护理文件书写,不提前、不推后。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加强督查。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医生病程记录保持一致;严格查对医嘱,记录准确及时,不误记、不漏记。病历质控护士加强质控。 8、汇总统计二季度护理文件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五、实施 1、收集一季度护理文件资料,核查存在问题,汇总,分析。 2、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护理文件书写相关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进行考核。 3、护士长合理排班,安排听班;护士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加强督查。 4、与医生沟通,医嘱等有改动与护士沟通。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加强督查,质控护士加强质控。 汇总统计第二季度护理文件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标准(修订版)

编号: HLB-ZLBZ-011-03 制定日期: 2015-12 修订日期: 2018-09-01 修订版次: D-03共3页执行日期: 2018-09-10 高邑县医院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标准 检查部门:检查日期:检查人: 项目质量标准分值 结构 2有符合医院实际的《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 (2 分) 使用电子打印体温单( 产科新生儿体温单除外 )2 患者信息填写完整、准确1 新入院、转入患者当日6:00 、14:00 、18:00 测量、记 录 3 次体温、脉搏、呼吸,危重、术后 3 天患者,每2 日 6:00 、 10:00 、 14:00 、 18:00 至少测量记录 4 次 发热患者(体温≥ 37.5℃)每日测 4 次体温、脉搏、 2呼吸,连续测至体温正常 3 天 一般患者每日6:00 、 14:00测 2 次体温、脉搏、呼吸1 手术患者术前晚18:00加测一次,手术日数标记正确1 在 40℃ -42 ℃之间,纵向记录入院、转入、分娩、出 院、死亡时间,时间精确到分。1 过程(96 分)体各种特殊标记绘制正确1温入院时测量患者身高有记录(7 岁以下患儿免测)1单入院时测量患者血压有记录(7 岁以下患儿免测)1 24 住院期间每周或根据病情、医嘱测量血压并记录2分 入院时测量患者体重有记录2住院期间每周或根据医嘱测量体重并记录1 根据病情或医嘱记录出入量,重症、特级护理患者必 1须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不足24 小时的注明小时数) 出入量与重症护理记录出入量相符1 患者大便次数,时间以前一天14:00 至当日 14:00 , 1记入当日的大便栏内,与草底一致。 药物过敏的记录到补充说明栏,皮试阳性的记入皮试 当天,以后体温单逐页第一天显示,多个过敏药物的,2纵向顺延记录。 脉搏短绌患者,心率、脉搏绘制正确1 打印医嘱单,护士在每页护士签名处手签全名,字迹 1清晰,无涂改。 医 患者信息填写完整、准确1嘱 单医嘱用法开具正确2 9医嘱执行及时、正确2分签名符合病历要求1药敏试验结果标记及时、正确2 《入院护理评估单》在入院、转入 4 小时内由责任护 2士或值班班护士完成 6 按内容要求逐项填写,字迹清楚,评估属实、无漏项2分 评估有药物过敏史者,写明药物名称,并在体温单上 2录入,其它过敏项目如实记录,不在体温单上录入 1

中医单病种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标准范例)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 总结分析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一、基本情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进入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临床路径的病历共15例,平均住院日16天。 主要治疗方法有:旋提手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颈椎牵引、颈部理疗、颈背部痛点针刀减张疗法、配合必要的止痛和营养神经药物。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自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共进入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临床路径的病历15例,出路径15例。 1、旋提手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颈部理疗者15例(应用率100%)。这种情况说明上述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2、颈椎牵引者12例(应用率80%)。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颈椎椎间孔分离试验阴性者,分离试验阳性者应当禁用颈椎牵引。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者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因为神经根水肿造成椎间孔内组织粘连,行椎间孔分离试验时可能会出现粘连组织对神经根造成牵拉,使症状加重。2、因为局部骨赘的挤压,行椎间孔分离试验时骨赘对神经根刺激或挤压加重。 3、针刀松解疗法5例(应用率33%),松解部位为颈背部压痛点,松解次数1~3次。此疗法仅仅应用于压痛点表浅且有明显串痛体征者,比如颈部棘突部位、肩胛骨区域(肩胛骨内上角、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的外侧缘)。此疗法并没有贯穿整个疗程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问题(2)、压痛点如果较深针刀刺入的深度很难掌握。(3)、患者因为惧怕而不能使用。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评价 1、临床控制:10例(66.7%)。 2、显效:5例(33.3%)。 3、有效:0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