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脱无菌手套考核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7.70 KB
- 文档页数:5
戴无菌手套操作技术评分标准1. 操作准备评分标准- 准备工作是否充分(0-5分):操作人员是否事先充分了解手套的使用要求,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准备。
- 无菌手套选择是否正确(0-5分):操作人员是否选择适合当前操作的无菌手套,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2. 戴手套评分标准- 戴手套前是否洗手(0-5分):操作人员是否在戴手套之前进行了充分的手部卫生。
- 戴手套时是否避免触摸污染物(0-5分):操作人员在戴手套时是否避免手套与任何污染物接触,尤其是不触摸脸部、头发、衣物等区域。
- 戴手套时是否避免损坏手套(0-5分):操作人员在戴手套时是否小心避免手套损坏,如指甲刮破、剪裂等。
- 戴手套时是否确保手套完全贴合(0-5分):操作人员是否确保手套完全贴合手部,没有松动或空隙。
- 戴手套时是否按正确顺序戴(0-5分):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戴手套,如先戴一只手的手套、然后再戴另一只手的手套。
- 戴手套时是否避免交叉污染(0-5分):操作人员在戴手套时是否避免手套之间的交叉污染,如避免戴第二只手套时用手触摸已戴好的手套。
3. 操作过程评分标准- 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无菌原则(0-10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如避免不必要的动作、避免与非无菌区域接触等。
- 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操作规程(0-10分):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上的失误和疏漏。
- 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耐心和细致(0-10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耐心和细致,避免匆忙和马虎导致操作失误。
4. 操作完成评分标准- 操作完成后是否及时脱手套(0-5分):操作人员是否在操作完成后及时和正确地脱掉手套。
- 操作完成后是否处理手套及其他垃圾(0-5分):操作人员是否正确处理已使用的手套和其他垃圾以保持无菌环境。
以上为戴无菌手套操作技术评分标准,根据不同评分标准,评分范围为0-60分。
评分越高,表示操作越规范、无菌水平越高。
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评分表1. 评分标准说明本评分表旨在对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中穿脱手术衣和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估,以确保手术室内操作的安全和无菌性。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步骤正确性: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穿脱手术衣和戴脱无菌手套。
2. 技术熟练度: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穿脱手术衣和戴脱无菌手套的技巧,保证操作过程的顺畅和迅速。
3. 无菌操作:操作人员在穿脱手术衣和戴脱无菌手套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4. 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一些关键问题,如洁净环境要求等,并且能够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
2. 评分表格3. 评分细则3.1 穿脱手术衣1.1 操作顺序正确: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顺序穿脱手术衣。
1.2 操作流畅、自然:操作人员穿脱手术衣的过程流畅、自然,没有犹豫和转折。
1.3 无明显污染、损坏:手术衣没有明显污染或损坏的状况。
1.4 操作前洗手及穿脱衣物清洁规范:操作人员在操作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洗手,并且保证穿脱手术衣的环境及衣物本身的清洁。
3.2 戴脱无菌手套2.1 戴手套方法正确: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方法戴无菌手套。
2.2 戴手套流畅、自然:操作人员戴无菌手套的过程流畅、自然,没有犹豫和转折。
2.3 无明显损坏、破裂:戴上的无菌手套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破裂。
2.4 戴手套前洗手及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戴手套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洗手,并且保证操作的环境及手套本身的清洁。
3.3 无菌操作3.1 操作过程无污染手术衣:操作过程中,手术衣没有被污染。
3.2 操作过程无污染手套:操作过程中,手套没有被污染。
3.3 操作过程无污染工作台面:操作过程中,工作台面没有被污染。
3.4 操作时避免与已污染物接触:操作过程中,避免与已污染的物体接触。
3.4 注意事项4.1 注意环境洁净要求:操作人员应注意手术环境的洁净要求,并按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4.2 按需更换污染手术衣和手套:操作人员应根据情况及时更换污染的手术衣和手套。
无菌手套穿戴评分标准一、评分标准的目的本评分标准旨在为无菌手套的穿戴提供一个客观、一致的评估标准,以确保无菌环境下的手术操作的卫生安全。
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穿戴前准备:手术者在佩戴手套前应进行适当的洗手和消毒,确保双手彻底清洁。
2. 手套选择:手术者应选择合适的无菌手套,尺寸适合、质量可靠,以确保手套不会破裂或滑脱。
3. 穿戴过程:手术者在穿戴手套时应遵循正确的穿戴方法,避免手套与其他物品接触,避免双手直接接触无菌手套外表面。
4. 手套脱除:手术者应在手术结束后正确脱除手套,避免手套污染其他物品或手部。
5. 穿戴过程中的触摸:手术者在穿戴手套后应尽量减少对无关物体的触摸,以避免手套表面受到污染。
三、评分等级根据手术者在以上评估标准中的表现,分为以下评分等级:1. A级:手术者在所有评估标准中表现出色,符合卫生要求,无任何操作失误。
2. B级:手术者在大部分评估标准中表现良好,有个别操作失误或不符合要求。
3. C级:手术者在多个评估标准中存在操作失误或不符合要求,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4. D级:手术者在绝大部分或全部评估标准中存在严重的操作失误或不符合要求,需立即进行纠正和培训。
四、评估过程评估过程由专业人员进行,对手术者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
评估结果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改进和提升手术安全标准。
五、评分标准的应用本评分标准可应用于各类手术场景中,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急诊科、医疗美容等,以保证手术操作的卫生安全。
评分结果应作为手术者绩效评估的一部分,并定期进行反馈和培训。
以上为无菌手套穿戴评分标准,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卫生安全与质量。
戴脱无菌手套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准备:无菌操作室及操作台面清洁、宽敞、定期消毒,台面保持干燥、平坦;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物品布局合理。
2.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和口罩,洗手,必要时修剪指甲,取下手表,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明确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保存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4.明确无菌区及非无菌区: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戴脱手套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戴脱手套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一、戴脱手套质量标准在进行戴脱无菌手套操作时确保无菌效果,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二、戴脱手套操作流程1.查对检查并核对无菌手套袋外的号码、灭菌日期2.打开手套袋将手套袋平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打开,取出滑石粉包,涂擦双手3.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1)一手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反褶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2)掀起另一只袋口,再用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褶内面(手套外面),取出手套,同法戴好一次性取手套法(1)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分,取出手套(2)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褶内面,同法戴好1.调整双手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2.冲洗用无菌水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3.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将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4.处理将用过的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注意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选择合适手掌大小的手套尺码。
3.戴手套后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视线范围内的水平。
如发现有破洞或可疑污染应立即更换。
4.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避免强拉。
戴、脱无菌手套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项目内容存在问题应得分实得分环境评估15分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5 2.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5 3.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5物品准备10分1.无菌手套 5 2.弯盘 5护士素质5分1.衣帽整齐 1 2.修剪指甲 1 3.戴口罩 1 4.洗手 2操作要点50分1.查对:检查并核对无菌手套袋外的号码、灭菌日期、有无破损、有无潮湿。
102.打开手套袋;将手套袋平放于清洁、干燥的操作台上53.戴手套:分次戴手套法:(1)一手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反褶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