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与陈皮 功效大不相同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2
陈皮、枳壳、枳实、青皮陈皮青皮枳实枳壳用药区别文档共享文档2018-06-30 2页 5.0分用App免费查看陈皮青皮枳实枳壳用药区别在理气药物的家族中芸香科植物占了不小的比例额,包括陈皮、青皮、枳实、枳壳等。
它们都具有疏理气机,消除气滞之功效,调整脏腑之功能。
气病的范围很广泛,今以陈皮、青皮、枳实、枳壳为例谈个人浅识。
这四种药材其实是两种植物:橘和枳(橙)。
橘产于南方,枳产于北方,确因地至异一南一北而分别性凉性温。
陈皮和青皮都是温性的,枳实枳壳凉性的。
温者上行、寒者下行,所以陈皮青皮的作用向上枳实枳壳的作用向下。
陈皮是柑橘成熟的果皮青皮则是未成熟的果皮,所以二者性情大不相同。
陈皮药性温和在行气过程中能够行遍大部分的脏腑,常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气、咳嗽气喘。
其中陈皮又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留白补脾胃,去白理肺气”。
所以陈皮虽说作用脏腑广泛但还是以脾肺而脏为主。
古方记载“陈皮同白术则补脾胃,同甘草则补肺,独用则泄肺损脾”。
青皮药力迅猛能够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肋胀痛、乳痈、疝痛。
青皮同人参、鳖甲能消疟母;同枳壳、川芎、肉桂可以治肋痛。
有文献记载青皮能下气,这说明它能沉入下焦,同时青皮还有发汗的作用这与它药力迅猛有关。
尽管小儿消食多用青皮但小儿出汗者不能用青皮。
中药认为体积大而成熟的上浮,体积小而不成熟的下沉,这和枳壳治上、枳实治下的道理是一样的。
枳实的药力比枳壳要大,而且重在破气,有散结消痞的作用;枳壳的作用主要是行气宽中,兼有祛痰的作用。
古书记载:“枳实、枳壳,一物也。
小则其性酷速,大则性而和缓。
”枳实能破中焦之气,气结在胸以下者用之。
枳壳用于高位气滞,可破上焦之气,偏于治胃、胸中气滞。
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
临床上体质虚者用枳壳,体质好者用枳实,消食破滞用枳实,行气宽中用枳壳。
总结:1 陈皮陈皮味辛苦,性温,是常用的理气药,并有燥湿化痰的作用。
常用于消胀止呕,祛痰止咳,理气开胃。
1.1消胀止咽因肺胃气滞而致的胸闷、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胸腹胀痛等症,可用本品配合枳壳、半夏、苏梗、苏子等同用,兼有胃热见苔黄,喜冷饮的可加黄芩、川楝子,兼有胃寒见苔白,喜热饮、喜热敷的,可加茯苓、苍术等。
行气药概述:1.含义:以疏理气机,适用于气逆,气滞为主要的药物。
2.功能主治:行气(治疗气滞,闷胀痛),降气(治疗逆证,呕恶,喘息)少量兼有止呕的功效3.性能特点:药性大多偏温(川楝子,青木香偏寒),味都辛,有芳香味,苦的较少;归经脾胃,兼有入肝经。
川楝子有毒其他都无毒4.配伍应用:寒热虚实。
5.耗气,中病即止。
温燥,伤阴,伤津液,芳香药不宜久煎。
1、橘皮(陈皮)【性能】辛、苦,温。
归脾、肺经【功效】行气调中(作用在中焦,重点在消涨,脾胃气滞,略有止呕功效);燥湿;化痰1.脾胃气滞证。
本品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温而燥,故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2.呕吐、呃逆证。
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3.湿痰、寒痰咳嗽。
本品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4.胸痹证。
本品辛行温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气通痹止痛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了解)1.橘核为橘的种子。
性味苦,平。
归肝经。
功能理气散结,止痛。
适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
煎服,3~10g。
2.橘络为橘的中果皮及内果皮之间的纤维束群。
性味甘、苦,平。
归肝、肺经。
功能行气通络,化痰止咳。
适用于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痰多。
煎服,3~5g。
3.橘叶为橘树的叶。
性味辛、苦,平。
归肝经。
功能疏肝行气,散结消肿。
适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
煎服,6~10g。
4.化橘红(现在:柚子皮)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 (C.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 C. grandis (L.) Osbeck 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层果皮。
性味辛、苦,温。
归肺、脾经。
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适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食积呕恶,胸闷等。
煎服,3~10g。
2、青皮【性能】苦、辛,温。
归肝、胆、胃经(熟悉)【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1.肝郁气滞证。
陈皮与青皮在理气药物的家族中芸香科植物占了一个不小的比例,包括陈皮、青皮、枳实、枳壳、香橼、佛手等,最常用的是前面四种。
这四种其实只是两者植物:橘和枳(橙)。
橘产于江南,枳产于江北(也有说淮南淮北的),我们都熟悉晏子使楚的故事:“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因此橘与枳虽然都是秋天的果实,秉秋金之气,却因地之一南一北而分别性凉性温。
陈皮与青皮都是性温的,枳实与枳壳性凉。
一般事物都是温热上行,寒凉下行,所以陈皮青皮的作用向上,枳实枳壳作用向下。
因为陈皮和青皮一为是成熟的果实,一为幼果,又决定了二者的性情大不相同。
陈皮成熟,所以性较为缓和,在行气过程中就能照顾的比较全面,行遍大部分的脏腑,应用范围也就非常的宽;青皮就不同了,是愣头小子,大家都知道不能让小孩单独过马路,因为他只知道往前突突地跑,不知道左顾右盼,青皮就是这样,只能走直线,不会顾及较多的脏腑,在体内直上直下的道路就是少阳三焦,同时它色青上行疏通,又能入肝胆。
能够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滞。
它同人参、鳖甲,能消疟母;同枳壳、肉桂、川芎,治左胁痛,都说明了它与肝胆关系密切。
陈皮因为行气缓和,其强度只能化痰,不可能对疟母、痞块坚积等起到作用。
有文献记载青皮能下气,其实这是说它能沉入下焦,中药中认为体积大而成熟的上浮,体积小而不成熟的下沉,和枳壳治上,枳实治下的道理是一样的。
它的作用趋势仍然是向上,李时珍说过:“小儿消积多用青皮,最能发汗,有汗者不可用,说出杨仁斋《直指方》,人罕知之”。
既然能发汗,就说明它肯定是辛温向上的,很难想象一味下气的药物能发汗。
陈皮常用来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其实它又有两种用法,李东垣说:“留白则补脾胃,去白则理肺气”。
这是因为陈皮的苦辛之味全在橘红上,里面的白皮则甘淡无味。
枳实、枳壳、青皮、陈皮、橘红、化橘红的比较(药典2010版摘录,附原药材图)枳壳: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半球形,直径3~5cm。
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
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 c m ,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 2瓣,少数至1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揭色,内藏种子。
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清香,味苦、微酸。
枳实: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
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
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
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青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5 ~ 6 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性状】四花青皮:果皮剖成4裂片,裂片长椭圆形,长4~6cm,厚0. 1~0. 2cm。
外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密生多数油室;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小筋络。
质稍硬,易折断,断面外缘有油室1~2列。
气香,味苦、辛。
个青皮:呈类球形,直径0.5-2cm,。
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微粗糙,有细密凹下的油室,顶端有稍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圆形果梗痕。
质硬,断面果皮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厚0.1-0.2cm,外缘有油室1-2列。
瓤囊8-10瓣,淡棕色。
气清香,味酸、苦、辛。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 U r i u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青皮和陈皮泡水的功效提起陈皮大多数人都不陌生,陈皮一般多是橘子皮经过加工而成的一种东西,而且具有理气健脾的作用,陈皮和青皮的作用是不同的,青皮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的,两者都是可以用来泡水喝的,一起喝的话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而且还具有化痰的作用,长期服用的话,也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青皮有什么功效;一、疏肝破气两胁胀满或疼痛,气在某一处地方聚结,不能运行,需要疏肝破气,青皮可以用于气滞痰阻的疼痛。
二、消积化滞青皮含有的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还可以排除肠内积气,所以有消积化滞的功效。
青皮适合什么样的人群;1、肠胀气和术后腹胀、食欲不振的人,因为青皮能排除肠内积气,促进消化的作用。
2、患有慢性肝炎和慢性胆囊炎所致的两肋胀痛的人,因为青皮对肝气不舒、胸胁胀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3、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青皮所含的挥发油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有祛痰平喘的效果。
青皮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青皮含升压有效成分左旋辛弗林乙酸盐,还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果皮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稀和柠檬烯。
还含川陈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等。
青皮禁忌;1.气虚者慎服。
2.有汗者不可用。
3.老弱虚羸,尤宜全戒。
4.肝脾气虚者,概勿使用。
青皮日常食疗和用法;1、煮粥青皮10克,山楂12克,大米50克。
青皮和山楂水煎,去渣取汁。
用药汁和大米一起煮粥。
每日早、晚分服。
疏肝理气。
2、代茶饮青皮、红花各10克,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
当茶经常服用。
可理气活血。
青皮的药用配方;1.乳痈初期瓜蒌、牛蒡子、连翘15g,柴胡、黄芩、生栀子、金银花、通草、陈皮、皂角刺各10g,青皮9g,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服。
石妙利以瓜萎牛蒡汤加减共治疗15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2%。
2.痛经青皮、香附、酒芍药各15g,郁金、延胡索、茯苓、白术、益母草各10g,甘草3g。
上药制成散剂,每次12g,每日2次,口服。
青皮;疏肝破气。
青皮;疏肝破气。
青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疏肝破气的功效。
它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胸闷烦躁、头痛眩晕等症状。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青皮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方法。
青皮,又名陈皮,是由晒干的青皮果实制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柠檬酸、黄酮类化合物等。
其中的挥发油含有柠檬烯、柠檬烯醛等成分,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
青皮的主要功效是疏肝破气。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发各种症状。
青皮的挥发油成分可以促进肝脏气机的畅通,舒缓肝脏的郁结状态,有助于改善情绪烦躁、胸闷等不适感。
同时,青皮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食物,缓解胃肠气滞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青皮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可以将青皮研磨成粉末,每次取3-6克,用开水冲泡,作为药膳饮用。
也可以将青皮切片后,与其他中药材一同煎煮,制成煎剂,口服服用。
此外,青皮还可以与其他中药材搭配使用,如与柴胡、枳壳等药材合用,可以增强疏肝破气的效果。
当然,使用青皮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其次,对于有肝火旺盛、痰湿重等症状的人群,不宜过量使用青皮。
最后,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青皮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着疏肝破气的功效。
通过调节肝脏气机,青皮可以改善情绪不稳、胸闷烦躁等症状,对于一些肝气郁结导致的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青皮时,还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剂量控制。
篇一:青皮的功效与作用青皮的功效与作用【异名】青橘皮(《品汇精要》),青柑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热的果皮或幼果。
植物形态详\橘\条。
【采集】一般在春末夏初时采收,但亦有延长至秋季采摘者。
个大者用刀将皮剖成四片至蒂部为止,除净内瓤,晒干,称\四花青皮\;中等大者称\个青皮\,最小者习称\青皮子\,晒干即得。
【药材】①四花青皮(《医林集要》)形状不一,裂片多数为长椭圆形,边缘多向内卷曲,皮薄。
外皮黑绿色或青绿色,有皱纹。
内面黄白色,有脉络纹。
断面边缘有油点。
气清香,味苦辛。
以皮黑绿色、内面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②个青皮又名:均青皮。
呈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2~2.5厘米,小于1厘米的称\青皮子\。
表面深灰色或黑绿色,有细皱纹及小瘤状突起.基部有果柄痕,指划之可见油迹。
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皮厚1.5~3毫米,淡黄色或黄白色,外层显油点,内有果瓤。
气清香,味苦辛。
以坚实、个整齐、皮厚、香气浓者为佳。
以上均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
此外,江西、云南、湖南等地亦产。
青皮药材,除用橘类的未成熟果实外,其同属植物甜橙(广东、广西、贵州、福建、陕西、云南)、香橼(浙江、福建)以及茶枝柑(广东、广西)等柑类的未成热果实亦有作青皮使用者。
植物形态参见\甜橙\、\香橼\、\柑\等条。
【化学成分】各种青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等。
【炮制】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醋青皮:取青皮片,用醋拌匀,待醋吸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取出,晾干。
(每青皮片100斤,用醋15斤)。
【性味】苦辛,微温.①《本草图经》:\味苦。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
《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
\③《会约医镜》:\味苦辛微酸。
\【归经】入肝、胆经.①李杲:\足厥阴、少阳经之引经药。
\②《汤液本草》:\足厥阴经引经药,又入手少阳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二经。
\④《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青皮和陈皮的区别有哪些?关于《青皮和陈皮的区别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茯苓是大家常常应用的一种中药材,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及其江西省等地域,大家平常都是自己制作成皮,随后用于医治多种多样病症,例如茯苓具备行气健脾的作用,当小朋友出現腹胀腹痛的情况下,就可以给孩子吃茯苓协助医治,那样吃基本上沒有副作用,并且功效很非常好,下边来掌握茯苓和绿皮的差别。
绿皮和茯苓的差别:绿皮与茯苓全是用桔子皮晾干制成,可是彼此之间尽管类似,但功效却截然不同,许多健康养生人员在自身挑选绿皮茯苓时,经常会觉得手足无措,担忧用错药,那麼,下边就来给大伙儿介绍一下绿皮与茯苓的差别。
茯苓与绿皮中间拥有丝丝缕缕的关联,二者尽管全是桔子皮制成的,起功效的成份全是皮中的挥发油,可是二者也是有不一样。
最先,绿皮的原材料是五到六月份搜集橘子树上自身坠落的未熟的果子,晾干以后便是别名的个绿皮,绿皮性微温,味儿辛而苦,而七到八月份搜集的未熟的果子切割成四瓣除去瓜瓤,晾干以后便是别名的四花绿皮了。
绿皮的功效可以说主要是舒肝理气破气,促消化及其解决胸口胀痛,去疝气,化乳核乳痈这些,具备多种多样健康养生,医治层面的作用。
第二个详细介绍茯苓,茯苓对比绿皮,则是选用完善桔子的果子皮,晾干或是晾干两年制做而成,对比绿皮,其作用比较缓解,性微温,味儿辛而苦,在调养身子血气运行层面则能照料得更加全方位,功效主要是调理气血运行,去湿气止咳化痰解咳,是一种更加柔和的调理品,常见于医治胸脯气胀,没有食欲,恶心想吐犯呕等病症,因此茯苓也是一种实际效果很好的健康养生用具。
绿皮与茯苓的差别就详细介绍到这儿,因此,绿皮和茯苓尽管全是用桔子皮制做而成,可是二者的功效及其作用层面各有不同,茯苓较为缓和,实际效果较为柔和,而绿皮则药力更加强烈,更为偏重于胆肝,输通功效更强,二者不能互相替代,挑选绿皮茯苓,中医学觉得二者能够一起服食,他们的推动血气运转的功效则会更为显著,因此二者相互配合运用实际效果会更好。
陈皮与青皮橘子是个宝相信大家对橘子不陌生吧?有人说它身上至少有五个宝,橘皮(包括青皮和陈皮),橘络,橘核,橘叶。
陈皮好的陈皮气味特别清香,气很清香,味儿是苦的,普通陈皮香味差一些,新会陈皮香味比较好一些,特别清香。
新鲜的橘子闻起来有股很清香的味,很淡雅,你就感觉那个气很清透很舒服的。
为什么叫陈皮呢?因为越陈越好,放的年头越长效果就越好。
陈皮是成熟的橘子剥的皮,那么青皮就是还没有长熟的橘子剥的皮,所以青皮就更苦一些,苦味更重一些,香味更淡一些。
果实的皮,皮属金气,肺主皮毛,皮本身就是一股金气,下降收藏。
陈皮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一个药,药性很平和,它是靠香气去流通,这股清香之气去流通,靠苦味去下降,敛降下行,清香流通下行的一个药,这就是陈皮的功效,很简单。
因为它的苦味比较淡,很多都知道上火了就泡点橘子皮,自己泡水喝,祛火,就是靠它的淡淡的苦味清热下行祛火。
在气郁的时候,陈皮又可以破气治疗气郁,我们都知道陈皮是治气的,行气的。
普通的陈皮香味也不是很大,苦味也不是很大,药力比较平和缓和,药力比较小。
比较好的陈皮,品种不一样,品种比较好,其中有一种橘子,长的橘子据说不是吃的,专门为了要这个皮。
如果这个皮香味特别好的时候,里面的肉估计就没那么好吃了,一个植物的精华总是有所偏重的,因为精华都在皮上。
陈皮香气越浓越清香,它的力量就越强,行气下气的效果就越好。
制作陈皮是放在密封的房子里,一层一层放着,地下好像还熏什么东西,我也没见过,这是他们给讲的,说有100年的陈皮,说那个味儿特别的醇厚,价钱卖的比黄金还贵。
制作陈皮的屋子是密封的,新货旧货在里面不停的来回倒,气一直在屋子里熏着,所以放的时间越长味越足,封藏的越好气越柔和,就跟酒一样越来越醇厚越醇和。
为什么我们新吃的橘子的橘子皮,晒干了你尝尝它的气,会感到气比较冲比较急,好的陈皮气很足很柔和力量很大但是不急。
所以好的陈皮下气的效果力量很强,缓缓的往下走。
一般来说橘子皮晒干了,放一年或者两年,它就已经比较柔和了。
青皮、陈皮、橘核、橘红及枳实、枳实壳青皮陈皮则选取的是柑橘幼果,或还未成熟的果实果皮,晒干或晾干,一般放置隔年才能使用。
成品呈青褐色至青黑色。
青皮性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它的主要功效与作用为疏肝破气散结消赤。
临床上经常用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以及疝气疼痛等症。
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它的治疗与陈皮是不同的,陈皮非常温和偏入脾肺气分。
青皮可以疏肝胆,破气滞,性味较陈皮更为剧烈。
大红陈皮是道地新会柑橘成熟的橘皮经晒干或晾干制成的,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
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皮厚质地较软,药性温和,入口香甜,不过不易保存。
陈皮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对脾胃气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以及痰湿所致的咳喘等有较好的疗效。
陈皮偏于入脾经,健脾和胃较好。
平时不要用鲜橘皮来代替陈皮。
鲜橘皮不具备陈皮的药用价值,一是不够陈久,二是鲜橘皮表面可能有农药和保鲜剂污染。
橘核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
橘核味甘性平,无毒性,入肾经和膀胱经。
橘核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具有软坚散结、理气止痛的功效。
1、软坚散结:橘核能治疗乳房肿块等常见病,可以使人体内的积块快速消散,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
2、理气止痛:桔核能理气止痛,可以直接到达肝经和厥阴经,能疏肝,散逆气,可以用于治疗因气滞所导致的人体多个部位出现的疼痛,如头面部经气不舒导致而出现的头痛,胃脘部中焦的气机不畅而出现的胃痛以及腹痛等。
此外对于男、女性的盆腔疼痛以及男性的外生殖器疼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女性的盆腔炎、男性的前列腺炎以及男性的急性附睾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等,都有很好的缓急、止痛的作用。
橘核与花红相克,花红、橘子性均温热,二者同食可能会引起上火。
萝卜含有硫氰酸盐,食用后很快代谢产生硫氰酸,与橘核合用,可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从而可能会诱发甲状腺肿。
橘红道地化州柚子幼果烘干、晒干或晾干,一般放置隔年才能使用。
陈皮小知识
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它是晒干的柑橘皮,具有开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功效。
下面介绍一些陈皮的小知识。
一、陈皮的种类
陈皮按来源分为橘皮、柚皮、橙皮等。
其中以橘皮最为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
橘皮分为青皮和黄皮,青皮是指未成熟的橘子皮,黄皮是指成熟的橘子皮。
黄皮比青皮更具有药用价值。
二、陈皮的功效
陈皮具有开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功效。
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同时,陈皮还可以化痰止咳,对于咳嗽、哮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陈皮的用法
陈皮可以煮水喝,也可以用来炖汤、煮粥、炒菜等。
煮水喝的方法是将陈皮切成小块,加入开水中,煮沸后再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炖汤时,将陈皮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锅中,炖煮2-3小时,即可食用。
四、陈皮的注意事项
陈皮虽然具有很多功效,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陈皮不宜过量食用,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
其次,陈皮不宜与某些药物一起使用,如抗生素、降压药等。
最后,陈皮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
陈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中药材和调味品,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使用陈皮,发挥它的功效。
青皮与陈皮 各有其功效导读: 中药陈皮与青皮均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只是陈皮为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青皮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另外,青皮与陈皮的祛病养生功效也有所不同。
因此,…… 中药陈皮与青皮均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只是陈皮为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青皮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另外,青皮与陈皮的祛病养生功效也有所不同。
因此,人们在选用青皮或陈皮时,可根据自身症状区分选用。
中医认为,陈皮与青皮同为理气中药,但陈皮性较和缓,偏入脾肺气分,并能燥湿化痰;青皮性较峻烈,偏入肝胆经,行气作用较强,能疏泄肝胆,破气消积。
陈皮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青皮理肝气,消积化滞,两者功效有别,虽同为一种植物,但不可相互代用。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中药青皮和陈皮的祛病养生功效。
青皮功效 青皮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等症。
青皮力量比陈皮强,可破气,故《本草经疏》中告诫:“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浅。
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导读: 中药陈皮与青皮均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只是陈皮为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青皮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另外,青皮与陈皮的祛病养生功效也有所不同。
因此,…… 陈皮功效 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
据测定,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主要为柠檬烯、异丙烯基甲苯、葎草烯等,果皮中另含橙皮苷、顺式香豆素、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秽逆、咳嗽痰多等症,亦可解鱼、蟹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陈皮所含的橙皮苷能增加血流量,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缓慢的降压作用;所含的顺式香豆素等有效成分有抗炎、抗溃疡和利胆作用,为健脾行气的常用药。
青皮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青皮,又称为橘皮或者陈皮,是指晒干了的橘子皮。
在中医药中,青皮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在食物、茶叶等方面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青皮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吧。
一、青皮的功效与作用1. 理气开胃:小橘皮具有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够促进食欲,缓解胃部不适。
对于胃胀、胃脘不舒服、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 祛痰化湿:青皮在中医药理论中被归类为燥湿药品,具有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
湿气是导致很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慢性湿疹、慢性咳嗽等,服用青皮能够调理体内阴阳,达到祛湿的效果。
3. 安神定惊:青皮在中医药方面被认为具有安定情绪、缓解紧张情绪的功效。
可以治疗失眠、焦虑、多梦以及容易惊吓的症状,在一些特殊的中医方剂中,青皮也常被配伍使用。
4. 治疗感冒:青皮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的作用。
对于一些普通感冒、流感、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此外,由于青皮具有理气开胃的功效,也可以在感冒期间缓解胃口不好的情况。
5. 化痰止咳:因为青皮具有祛痰化湿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咳嗽痰多的情况。
可以消除咳嗽、咖啡等痰液,清除肺部的痰湿。
此外,青皮含有挥发油,能够发汗解表,消除风寒的症状,对治疗风寒咳嗽也有很好的效果。
6. 舒肝理气:青皮对于肝气郁结、疏泄不畅的情况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易怒、失眠等症状有很好的舒缓作用。
二、青皮的禁忌虽然青皮有很多功效与作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的。
1. 孕妇忌食:青皮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妇朋友要避免食用青皮。
如果在孕期过量食用青皮,可能会引发子宫收缩,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 食用量注意:尽管青皮具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但也需要适量食用。
建议每次服用不超过10克,日服用量不超过20克。
因为食用过量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 脾胃虚弱者慎用:青皮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但是对于脾胃虚弱者来说,容易导致腹泻等问题。
中药青皮的功效与作用1、青皮主要含挥发油类、黄酮类橙皮苷以及对羟福林等成分。
2、其煎剂可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离体兔肠的痉挛性收缩,能明显抑制十二指肠的收缩,其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较陈皮强。
3、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4、其注射液对心室收缩幅度有增强作用;对心率较慢的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尤为显着。
5、其挥发油有祛痰作用,有效成分为柠檬烯。
青皮的药用价值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
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1、治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青橘皮八两酒炒,白芥子、苏子各四两,龙胆草、当归尾各三两。
共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韭菜煎汤调下。
《方脉正宗》2、治心胃久痛不愈、得饮食米汤即痛极者:青皮五钱,玄胡索三钱俱醋拌炒,甘草一钱,大枣三个。
水煎服。
《方脉正宗》3、治食痛、饱闷、噫败卵气:青皮、山查、神曲、麦芽、草果。
为丸服。
《沈氏尊生书》青皮丸4、治疝气冲筑,小便牵强作痛:青橘皮八两醋炒,胡芦巴二两,当归、川芎、小茴香各一两俱酒洗炒。
研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
《方脉正宗》5、治疟疾寒热:青皮一两烧存性。
研末,发前温酒服一钱,临时再服。
《圣惠方》6、治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青皮四钱。
水一盏半,煎一盏,徐徐服之,日一服,或用酒服。
朱震亨7、治伤寒呃逆:四花青皮全者,研末。
每服二钱,白汤下。
《医林集要》8、治积聚:青皮、陈皮、黄连姜汁炒各30g,香附童便浸120g,苍术、半夏、针砂醋炒各60g,白术、苦参各15g,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方中青皮舒肝破气,消积化滞,为君药。
《丹溪心法》小温中丸9、治肝胀,胁下满而痛引小腹:青皮醋炒4.5g,柴胡醋炒,乌药、陈皮、延胡索各3g,炮姜、木香各1.5g,蒺藜12g,郁金6g,花椒子打碎24粒。
水煎服。
方中青皮舒肝破气,消积化滞,为君药。
《圣济总录》青阳汤10、治三焦胀,气满腹中,空空然响:青皮、枳壳、大腹皮各等分。
青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青陈皮是指由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所晒制作出的干燥果皮,青陈皮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答案。
青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青皮和陈皮一主肝脾,一主脾肺,从行气的力量来说,青皮较强,从化痰的能力来说陈皮较强,青皮破气故易伤正气,陈皮力缓不易伤正气。
所以青陈皮在治疗气滞痰阻的疼痛时各有所长。
比如左侧胸痛用青皮,右侧胸痛用陈皮;胁肋疼痛用青皮,中间疼痛用陈皮;乳头疼痛用青皮,乳房疼痛用陈皮;下腹疼痛用青皮,胸腹疼痛用陈皮。
香椽皮与陈皮相似之处较多,但香椽皮苦辛不强,甘味有余,且略有酸味,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故香椽皮行气之中多有补养作用,所治范围也主要是限于脾胃气虚而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等疾病。
其祛湿化痰作用虽然明显低于陈皮,但养脾行气作用则优于陈皮。
佛手片与陈皮也有相似之处,但佛手片主行肝气,兼顾脾气,透散之力较强,所以主治范围主要是因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达脾土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其透散能力优于陈皮,但其去湿能力不如陈皮,散结化痰能力不如橘核。
可以说,在临床选用的时候,陈皮以脾胃为主,香椽皮以脾肝为主,佛手片以肝脾为主,有时还可以联用。
青陈皮是青皮和陈皮的合称,因为两者的功效并无太大的差别,所以经常合起来叫。
青皮性味苦、辛、温,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治左胁肝经积气”。
陈皮有助于消化,因为陈皮含有类柠檬苦素,这种类柠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此外,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甙、维生素B、C等成分,它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
陈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苦、性温,具有通气的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
中医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青皮与陈皮功效大不相同
中药陈皮与青皮均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只是陈皮为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青皮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另外,青皮与陈皮的祛病养生功效也有所不同。
因此,人们在选用青皮或陈皮时,可根据自身症状区分选用。
中医认为,陈皮与青皮同为理气中药,但陈皮性较和缓,偏入脾肺气分,并能燥湿化痰;青皮性较峻烈,偏入肝胆经,行气作用较强,能疏泄肝胆,破气消积。
陈皮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青皮理肝气,消积化滞,两者功效有别,虽同为一种植物,但不可相互代用。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中药青皮和陈皮的祛病养生功效。
青皮功效
青皮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等症。
青皮力量比陈皮强,可破气,故《本草经疏》中告诫:“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浅。
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
陈皮功效
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
据测定,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主要为柠檬烯、异丙烯基甲苯、葎草烯等,果皮中另含橙皮苷、顺式香豆素、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秽逆、咳嗽痰多等症,亦可解鱼、蟹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陈皮所含的橙皮苷能增加血流量,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缓慢的降压作用;所含的顺式香豆素等有效成分有抗炎、抗溃疡和利胆作用,为健脾行气的常用药。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