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产品缺陷致害行为.pptx
- 格式:pptx
- 大小:690.54 KB
- 文档页数:7
浅议产品缺陷责任摘要:本文对产品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其构成要件,并从归责原则、损害赔偿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改进和完善我国有关产品缺陷责任的立法和执法提出了若干建议,期望我国产品质量法更加完善和健全。
关键词:产品缺陷;产品缺陷责任;严格责任;原则赔偿范围伴随着现代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企,由于设计、生产失误等种种原因而形成有缺陷的产品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失也日渐增多,引起了社会民众对缺陷产品的广泛关注。
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产品缺陷责任加以详述。
一、产品缺陷概述产品缺陷是指存在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装配或说明指示等方面的,未能满足消费或使用产品所必须合理安全要求的情形。
亦即产品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对产品缺陷做了明确规定:“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产品缺陷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1)产品存在缺陷,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一般包括生产缺陷(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原料、配件、工艺、程序等方面存在错误,导致产品上具有不合理的危险)、设计缺陷(设计时在产品结构、配方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危险)、经营缺陷(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危险。
如没有适当的警示说明等)几种情况。
(2)损害事实的存在,即产品缺陷责任的发生依损害事实的存在为根据,既包括对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人身的损害。
受害人既可以是产品的购买人,也可能是产品的使用人,或者是既非购买人又非使用人的第三人。
(3)损害后果与产品缺陷之间有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于产品的缺陷所致,而不是由于他人把产品作为实施侵权的工具造成的。
二、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依据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它所解决的是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
遭受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即使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仍然有一些产品存在缺陷,给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
本文将探讨遭受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1. 产品缺陷的定义和形式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标识等环节中存在的缺陷,使得产品无法如预期般安全使用。
常见的产品缺陷形式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缺陷。
设计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即使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也可能造成伤害。
制造缺陷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可能是材料、工艺或组装过程上的问题。
警示缺陷是指产品的警告标识、说明书或使用说明存在缺陷,未能充分告知消费者潜在的危险。
2. 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遭受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可以是轻微的刮伤、擦伤,也可以是严重的骨折、烧伤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产品缺陷可能导致消费者失去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这些伤害可以发生在各种日常用品上,如汽车、电子设备、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随着消费者诉讼意识的提高,受害者对生产商提起索赔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3. 解决遭受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的途径为了解决遭受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
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案:3.1 政府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在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有效减少产品缺陷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3.2 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意识。
企业应该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符合安全要求。
消费者则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产品,并对有缺陷的产品保持警惕,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
3.3 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机制。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抽查力度,推行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符合安全要求。
缺陷培训课件一、引言在现代企业中,缺陷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缺陷培训。
本课件旨在为员工提供关于缺陷识别、分类、报告和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缺陷管理工作中。
二、缺陷的定义和分类1.缺陷的定义缺陷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未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是来自客户、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标准等。
缺陷可能导致产品功能失效、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企业和客户造成负面影响。
2.缺陷的分类(1)致命缺陷:可能导致产品无法实现预期功能,或对用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缺陷。
(2)严重缺陷:可能导致产品功能部分失效,或对用户造成一定影响的缺陷。
(3)一般缺陷:对产品功能影响较小,但可能影响产品美观、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缺陷。
(4)轻微缺陷:对产品功能和外观影响较小,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缺陷。
三、缺陷的识别和报告1.缺陷的识别(1)视觉检查:通过观察产品外观、尺寸、颜色等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2)功能测试:通过实际操作产品,检查其功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测量:使用测量工具检查产品尺寸、重量等是否符合标准。
(4)无损检测:利用超声波、射线等检测设备,检查产品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2.缺陷的报告发现缺陷后,员工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1)缺陷的描述:详细描述缺陷的位置、形态、程度等。
(2)缺陷的可能原因:分析可能导致缺陷产生的原因。
(3)缺陷的影响:评估缺陷对产品功能、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4)建议措施:提出解决缺陷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缺陷的处理和改进1.缺陷的处理(1)确认缺陷:对报告的缺陷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
(2)隔离缺陷:将存在缺陷的产品或过程进行隔离,防止其流入下一环节。
(3)分析原因: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4)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5)实施改进:对缺陷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文件编号:KQ/QP07-02-2012文件版本:A/0制订日期:2012/10/20制订单位:技术部受控印位:制定审核批准修订历史页版次页码修订内容概述生效日期作成审核批准A/0 全部新发行2012-10-20总经理、技术部、生产部、品质部、仓储部、人事部、采购部分发予目录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1-5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
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
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
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二.缺陷的分类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1.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
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2.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
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3.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
三、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内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