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贪吃蛇实验报告

贪吃蛇实验报告

贪吃蛇实验报告
贪吃蛇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贪吃蛇游戏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至

设计地点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 需求分析 (1)

2 系统分析和设计 (1)

2.1 数据结构的设计和选择的理由 (1)

2.2 系统模块划分和模块结构 (2)

2.3 流程图 (2)

2.4 数据类型、全局变量和函数说明 (3)

3 程序测试和运行结果 (4)

4 课程报告小结 (5)

4.1分数重叠显示 (5)

4.2速度太快 (5)

4.3食物可能出现在蛇身上 (5)

附录A:程序源代码 (6)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 需求分析

【阐述课程设计应该完成的功能】

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来控制蛇的运动方向,ESC键退出,并显示得分。

2 系统分析和设计

2.1 数据结构的设计和选择的理由

本游戏中涉及的主要数据结构是如何表示运动的蛇、食物状态等问题。

2.1.1从游戏参考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贪吃蛇的身体是一节节的,由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方块组成,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x,y)坐标为左上角的、固定宽度的正方形来表示一节蛇身。为表示连续的多节身体,那么我们可以采用数组(或链表,或线性表)等数据结构来表示。下面以数组方式为例:

struct Point {

int x, y;

}

struct Point nodes[MAX_LENGTH]; //蛇身数组,MAX_LENGTH为最大蛇长

贪吃蛇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我们研究蛇的运动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

1. 蛇头由键盘控制,键盘不操作时,保持原有方向运动;(用int direction;表示)

2. 运动时,蛇身后面一节移动到前面一节的位置。当我们用nodes[0]表示蛇头的时候,nodes[1]运动到nodes[0]处;nodes[2]运动到nodes[1]处...。

3. 吃到一个食物以后,蛇身会增加一节。即该数组中的有效数据个数加一。(用int length;表示)

根据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蛇的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Snake {

struct Point nodes[MAX_LENGTH]; //蛇身数组,保存每节蛇身的坐标。MAX_LENGTH为最大蛇长

int length; //当前蛇长

int direction; //蛇头运动方向

int live; //蛇活的,还是已经死了?

}

2.1.2 关于食物,有两个属性:

1. 坐标位置

2. 状态:存在,或被吃。

故我们用以下结构表示:

struct Food {

struct Point position; //食物的位置

int exist; //存在?还是被吃?

}

1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2 系统模块划分和模块结构

void main() {

init(); /*初始化*/

l=1;

while(l) /*循环游戏*/

{

select(); /*游戏速度和结束的选择菜单*/

gamePlay(); /*游戏主程序*/

}

close(); /*关闭游戏*/

}

2.3 流程图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4 数据类型、全局变量和函数说明

2.4.1数据类型

struct Point { /*一个存放点坐标的结构体*/

int x, y; /*被多个结构体调用的基本参数,所以统一用point结构体来表示*/

};

struct Snake { /*用来模拟蛇状态的结构体*/

struct Point nodes[MAX_LENGTH]; /*用来存放蛇每一节的位置*/

int length; /*蛇长*/

int direction; /*蛇移动的方向*/

int live; /*蛇是否活着*/

} snake;

/*比较形象的把蛇抽象为一个数据类型*/

struct Food { /*用来模拟食物状态的结构体*/

struct Point position; /*食物的位置*/

int exist; /*食物是否存在*/

} food;

2.4.2全局变量

Score \\得分

left,top,right,bottom \\游戏区域范围

lastx,lasty \\用来保存最后一节蛇的位置

keyCode \\用来保存按下的键

2.4.3函数说明

void init(void); \\初始化程序,给一些初始值赋值

void gamePlay(void); \\游戏主循环

void close(void); \\关闭游戏

void drawWall(void); \\画墙

void createFood(void); \\创造一个食物

void drawFood(void); \\画出食物

void drawSnake(void); \\画出蛇

void drawScore(void); \\画出分数

int touchWall(void); \\判断是否碰到墙

int touchSelf(void); \\判断是否碰到自己

void gameOver(void); \\游戏结束

3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void moveSnake(void); \\移动蛇

int oppositeDirection(int keyCode); \\判断是否方向有误int foodEat(void); \\判断是否吃到食物void expandSnake(void); \\把蛇增长一节

3 程序测试和运行结果

----------------------------------------------------------------------------选择速度开始或退出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游戏运行中

--------------------------------------------------------------------------------------------------------游戏结束

5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4 课程报告小结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等】

4.1分数重叠显示

解决方法:每次都用一块黑的矩形覆盖

setfillstyle(1,16);

bar(45,45,150,80);

4.2速度太快

解决方法:循环delay

for(d=0;d<4;d++)

delay(GAME_SPEED);

4.3食物可能出现在蛇身上

解决方法:依次判断,若重叠则重新生成食物

void createFood() {

int i;

label:

food.position.x=left+10*((int)rand()%11);

food.position.y=top+10*((int)rand()%11);

for(i=0;i<=snake.length-1;i++){

if(snake.nodes[i].x==food.position.x&&snake.nodes[i].y==food.position.y)

goto label;

}

附录A:程序源代码

/*writer: neolone(LB)*/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UP 0x4800

#define DOWN 0x5000

#define LEFT 0x4B00

#define RIGHT 0x4D00

#define ESC 0x011B

#define SPEED1 0x0231

#define SPEED2 0x0332

#define SPEED3 0x0433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define QUIT 0x0B30

#define ENTER 0x1C0D

#define MAX_LENGTH 100 /* max length of snake nodess */

#define GAME_SPEED 100 /* game speed */

/* data structure */

struct Point {

int x, y;

};

struct Snake {

struct Point nodes[MAX_LENGTH];

int length;

int direction;

int live;

} snake;

struct Food {

struct Point position;

int exist;

} food;

int

score=0,max,max1,max2,max3,left=200,top=200,right=300,bottom=300,lastx,lasty,keyCod e,keyCode2,sp,l,sel,times=1;

char text[80];

/* functions declaration */

void init(void);

void gamePlay(void);

void close(void);

void drawWall(void);

void createFood(void);

void drawFood(void);

void drawSnake(void);

void drawScore(void);

int touchWall(void);

int touchSelf(void);

void gameOver(void);

void moveSnake(void);

7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int oppositeDirection(int keyCode);

int foodEat(void);

void expandSnake(void);

void select(void);

/*------------------------*/

void main() {

init();

l=1;

while(l)

{

select();

gamePlay();

}

close();

}

void init() {

int gdriver=VGA ,gmode=VGAHI ;

snake.nodes[0].x=250;

snake.nodes[0].y=250;

snake.nodes[1].x=250;

snake.nodes[1].y=260;

snake.length=2;

snake.live=1;

snake.direction=UP;

score=0;

food.exist=0;

initgraph (&gdriver,&gmode,"C:\\tc20\\BGI");

randomize();/*sui ji shu fa sheng qi*/

drawWall();

}

void close() {

FILE *fp;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closegraph();

if((fp=fopen("data.txt","w"))==NULL) /*关闭时保存最高分*/

{

exit(0);

}

else

{

fprintf(fp,"%d,%d,%d",max1,max2,max3);

fclose(fp);

}

printf("p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void gamePlay() {

int keyCode,d;

getch();

while(TRUE) {

drawScore();

drawWall();

if (touchWall() || touchSelf()) {

gameOver();

return;

}

if (!food.exist) createFood();

food.exist=1;

drawFood();

drawSnake();

for(d=0;d

delay(GAME_SPEED);

if (bioskey(1) != 0) {

keyCode = bioskey(0);

switch(keyCode) {

case ESC:

gameOver();

return;

default:

lastx=snake.nodes[snake.length-1].x;

lasty=snake.nodes[snake.length-1].y;

if (!oppositeDirection(keyCode)) {

snake.direction = keyCode;

}

}

}

9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moveSnake();

if (foodEat()) {

food.exist = FALSE;

score += 10;

expandSnake();

}

}

}

void drawWall() {

rectangle(left,top,right+10,bottom+10);

}

void createFood() {

int i;

label:

food.position.x=left+10*((int)rand()%11);

food.position.y=top+10*((int)rand()%11);

for(i=0;i<=snake.length-1;i++){

if(snake.nodes[i].x==food.position.x&&snake.nodes[i].y==food.position.y)

goto label;

}

}

void drawFood() {

setfillstyle(1,2);

bar(food.position.x,food.position.y,food.position.x+10,food.position.y+10);

}

void drawSnake() {

int j;

setfillstyle(1,4);

for(j=0;j<=snake.length-1;j++)

{

bar(snake.nodes[j].x,snake.nodes[j].y,snake.nodes[j].x+10,snake.nodes[j].y+10);

}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void drawScore(void) {

setfillstyle(1,16);

bar(45,45,150,80);

setcolor(WHITE);

sprintf(text,"writer:neolone");

outtextxy(170,50,text);

sprintf(text,"score:%5d",score);

outtextxy(50,50,text);

}

int touchWall() {

int x1=snake.nodes[0].x;

int y1=snake.nodes[0].y;

if(x1right||y1bottom)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int touchSelf() {

int i;

for (i=3;i

{

if(snake.nodes[0].x==snake.nodes[i].x&&snake.nodes[0].y==snake.nodes[i].y)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void gameOver() {

FILE *fp;

int x2,y2;

x2=180;

y2=250;

11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setcolor(WHITE);

sprintf(text,"Game over !!your score is %d,%d",score,sel);

outtextxy(x2,y2,text);

delay(1000);

getch();

switch(sel%4)

{

case 1:

if(score>max1)

{

max1=score;

}

break;

case 2:

if(score>max2)

{

max2=score;

}

break;

case 3:

if(score>max3)

{

max3=score;

}

break;

default :

{

break;

}

}

}

void moveSnake() {

int k;

setfillstyle(1,16);

lastx=snake.nodes[snake.length-1].x;

lasty=snake.nodes[snake.length-1].y;

bar(snake.nodes[snake.length-1].x,snake.nodes[snake.length-1].y,snake.nodes[snake.length-1].x+10,snake.nodes[snake.length-1].y+10);

for(k=snake.length-2;k>=0;k--)

{

snake.nodes[k+1].x=snake.nodes[k].x;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snake.nodes[k+1].y=snake.nodes[k].y;

}

if(snake.direction==UP)

snake.nodes[0].y-=10;

else if(snake.direction==DOWN)

snake.nodes[0].y+=10;

else if(snake.direction==LEFT)

snake.nodes[0].x-=10;

else if(snake.direction==RIGHT)

snake.nodes[0].x+=10;

else

;

}

int oppositeDirection(int keyCode) {

if(keyCode==UP&&snake.direction==DOWN){

return 1;

}

else if(keyCode==DOWN&&snake.direction==UP) {

return 1;

}

else if(keyCode==LEFT&&snake.direction==RIGHT){

return 1;

}

else if(keyCode==RIGHT&&snake.direction==LEFT){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

int foodEat() {

if(snake.nodes[0].x==food.position.x&&snake.nodes[0].y==food.position.y)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void expandSnake() {

if(keyCode==UP){

lastx-=10;

}

else if(keyCode==DOWN) {

lastx+=10;

13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else if(keyCode==LEFT){

lasty-=10;

}

else if(keyCode==RIGHT){

lasty+=10;

}

else

;

snake.nodes[snake.length].x=lastx;

snake.nodes[snake.length].y=lasty;

snake.length++;

}

void select()

{

setfillstyle(1,7); /*实现选择速度的可视化菜单*/ bar(420,220,490,310);

setfillstyle(1,9);

bar(430,230,480,240);

setfillstyle(1,5);

setcolor(WHITE);

sprintf(text,"speed1");

outtextxy(430,230,text);

bar(430,250,480,260);

sprintf(text,"speed2");

outtextxy(430,250,text);

bar(430,270,480,280);

sprintf(text,"speed3");

outtextxy(430,270,text);

bar(430,290,480,300);

sprintf(text," quit ");

outtextxy(430,290,text);

sel=1;

t=1;

while(t){

delay(10);

if (bioskey(1) != 0) {

keyCode = bioskey(0);

switch(keyCode) {

case UP: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sel--;break;

case DOWN:

sel++;break;

case ENTER:

t=0;break;

default :

break;

}

switch(sel%4) {

case 0:

setfillstyle(1,9);

bar(430,290,480,300);

setcolor(WHITE);

setfillstyle(1,5);

bar(430,230,480,240);

sprintf(text,"speed1");

outtextxy(430,230,text);

bar(430,250,480,260);

sprintf(text,"speed2");

outtextxy(430,250,text);

bar(430,270,480,280);

sprintf(text,"speed3");

outtextxy(430,270,text);

sprintf(text," quit ");

outtextxy(430,290,text);

break;

case 1:

setfillstyle(1,9);

bar(430,230,480,240);

setfillstyle(1,5);

setcolor(WHITE);

sprintf(text,"speed1");

outtextxy(430,230,text);

bar(430,250,480,260);

sprintf(text,"speed2");

outtextxy(430,250,text);

bar(430,270,480,280);

sprintf(text,"speed3");

outtextxy(430,270,text);

bar(430,290,480,300);

15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sprintf(text," quit ");

outtextxy(430,290,text);

break;

case 2:

setfillstyle(1,9);

bar(430,250,480,260);

setfillstyle(1,5);

bar(430,230,480,240);

setcolor(WHITE);

sprintf(text,"speed1");

outtextxy(430,230,text);

sprintf(text,"speed2");

outtextxy(430,250,text);

bar(430,270,480,280);

sprintf(text,"speed3");

outtextxy(430,270,text);

bar(430,290,480,300);

sprintf(text," quit ");

outtextxy(430,290,text);

break;

case 3:

setfillstyle(1,9);

bar(430,270,480,280);

setfillstyle(1,5);

bar(430,230,480,240);

setcolor(WHITE);

sprintf(text,"speed1");

outtextxy(430,230,text);

bar(430,250,480,260);

sprintf(text,"speed2");

outtextxy(430,250,text);

sprintf(text,"speed3");

outtextxy(430,270,text);

bar(430,290,480,300);

sprintf(text," quit ");

outtextxy(430,290,text);

break;

default :

break;

}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

/*ch=getch();*/

if(times==1) /*读取历史最高分*/ {

if((fp=fopen("data.txt","r"))==NULL)

{

sprintf(text,"Can not open the file");

exit(0);

}

else

{

fscanf(fp,"%d,%d,%d",&max1,&max2,&max3);

}

fclose(fp);

times=0;

}

switch(sel%4) { /*选择速度*/

case 0:

l=0;

gameOver();

close();

break;

case 1:

sp=5;

init();

sprintf(text,"Hightest score:%d",max1);

outtextxy(50,90,text);

break;

case 2:

sp=3;

init();

sprintf(text,"Hightest score:%d",max2);

outtextxy(50,90,text);

break;

case 3:

sp=1;

init();

sprintf(text,"Hightest score:%d",max3);

17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outtextxy(50,90,text);

break;

default :

break;

}

}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贪吃蛇小游戏实验报告[

软件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贪吃蛇 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软件10K1 学生姓名:张飞 学生学号:101909020122 指导教师:乔玲玲 提交时间: 成绩: - 0 -

目录 一.需求分析 二.概要设计 三.详细设计 四.心得体会 一.需求分析 1.1关于题目 1.1.1题目要求 利用Microsoft Visual C++制作一个贪吃蛇的小游戏,要求: (1)应用MFC单文档制作 (2)能够记录游戏成绩 (3)可根据玩家要求设置游戏速度(级别):初级,中级,高级 (4)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换背景图片,食物图片,障碍物图片,结束图片等 1.1.2选题背景 贪吃蛇是家喻户晓的益智类小游戏,选择这个题目一是为了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二是一直以来贪吃蛇这个游戏就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它的制作方法对于以前的我们而言都是很神秘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所学知识把它剖析开来,真真正正的了解它的本质和精髓。虽然我们的编程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我们有信心,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将从实践和实际的项目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因此我们选定了这个题目。 1.2关于编译软件 本程序采用Microsoft Visual C++6.0的英文版本进行编译。VisualC++6.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视化C++编程工具,尽管Microsoft公司推出了.NET平台的集成开发环境,但由于其良好的界面和可操作性,加上支持标准C/C++规范,但仍有相当多的编程人员使用VisualC++6.0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 - 1 -

- 2 - 1.3关于兼容性 本程序经过调试,可以在XP 系统下编译运行,也可以在Vista 下运行,界面稍有不同,但不影响运行结果。 二. 概要设计 2.1软件主要功能设计 2.1.1程序结构 根据分析,贪吃蛇这个程序一共要实现如下几个功能,包括游戏方面开始游戏、停止游戏,设置游戏级别(速度),设置图片等。具体的程序结构如下面的图1-1所示。 图2-1 贪吃蛇结构图 2.1.2程序流程 根据分析后的贪吃蛇结构设计出相应的贪吃蛇流程。贪吃蛇的内容主要包括: 游戏开始,随机出现食物。 贪吃蛇 游 戏开始 游戏设置 游戏结束 开始 初级 中级 高级 结束

贪吃蛇游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全解

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基于C#的贪吃蛇游戏 学院、系:装备制造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叶佳佳 指导教师:丁宁 成绩: 2015年12月12日

目录 一、概述 (1)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1) 2、贪吃蛇游戏说明 (1)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要求 (2) 三、课程设计具体实现 (2) 1、概要设计 (2) 1.1、设计思想 (2) 1.2、主模块实现 (2) 1.3、主函数流程图 (4) 2、详细设计 (5) 2.1、设计思想 (5) 2.2、具体模块实现: (5) 四、调试过程及运行结果 (10) 1、调试过程 (10) 2、实验结果 (11) 五、实验心得 (12) 六、参考资料 (13) 七、附录:源代码 (13)

一、概述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首先应该了解设计要求,然后按照功能设计出实际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完成特定的功能,要实现模块间的高内聚,低耦合。设计模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模块的数量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是每个模块都能比较简单的转换成流程图。模块设计完成后,就该给每个模块绘制流程图。流程图要尽可能的简单且容易理解,多使用中文,补一些过长的代码,增加理解难度。此外,流程图应容易转换成代码。 根据流程图编写好代码后在WindowsXP操作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143209297.html,2008开发环境下进行运行测试,检查错误,最终设计出可行的程序。 2、贪吃蛇游戏说明 游戏操作要尽可能的简单,界面要尽可能的美观。 编写程序实现贪吃蛇游戏,贪吃蛇游戏是一个深受人们喜欢的游戏: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键盘上的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到食物,则表示食物被吃掉,这时蛇的身体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障碍物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游戏结束时输出相应得分。 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可以加以其他功能或修饰,使程序更加完善、合理; (2)系统设计要实用,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 (3)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实验目的 .NET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环节中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此课程设计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VC#.NET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具备初级程序员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以及自学能力,以适应信息管理行业日新 1

五子棋游戏实验报告

五子棋游戏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程序设计(VB)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交时间 五子棋软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五子棋软件设计或者自拟题目设计,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各个章节重点知识,自拟题目的同学需尽早向教师提岀自己的想法及设计方案。 2?通过开发一个较大的系统,增强软件开发能力。 3?通过调试系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基本要求: (1)输入两个对手名字,然后进入游戏界面。 (2)用鼠标点击的方式在棋盘上摆放棋子,黑白交替。(棋盘15*15 ) (3)可以悔棋。 (4)五子连在一起的时候能判断胜利,并且显示出胜利者的名字。 (5)能够将棋局的结果保存,保存该棋局

结束的状态、对手名字、棋局名字(棋局名字在保存时由用户在相应的界面下添入)(此功能要求用数据库和文件两种技术实现)。

因为棋盘上空点居多,大部分点的信息为0,因此只需保存有棋子的点的信息 用文件技术进行棋局保存,思路相同。 (7)五子棋恢复棋局 思路:首先从数据库文件中找到要恢复棋局的数据(即曾经保存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赋值给内存中相应的数组或者变量中,按照这些数据重新绘制棋盘和棋子,即完成了对棋局的恢复。 窗体启动事件应该完成的事情: 组合框中应该显示曾经保存的棋局名。因为每次保存棋局时,都是将棋局所有棋子的记录添加在表的最 后,因此表中关于棋局名的记录只能是类似于aaabbbbccccc的形式,而不可能是abbcacc的形式,根据 这个特点编程序取出表中不同的棋局名。 具体算法: 用一个字符串变量strfile初始值为空,从表的顶端向下依次移动记录指针,如果当前记录的棋局名字段和strfile不相等,说明进入另一个棋局的记录中,将该棋局记录的棋局名赋值给strfile,并加入到组合 框中,一直到表中最后一个记录 因为要从数据库中取岀相关数据到a数组中,因此要将a数组所有数据清零。 要建立一个data控件,与数据库连接起来,而后识别棋局(即表中的棋局名字段与在列表框中选择的棋 局名比较),将数据库该棋局中所有信息都赋值给a数组及相关变量。 刚才仅仅是数据的恢复,即将数据库中已经保存过的数据恢复到内存中,下一步应该根据内存中的数据重新绘制棋盘以及棋子。 重新绘制棋盘是独立的一块功能,因此考虑用全局子过程来实现,该子过程定义在模块中。思路如下: 清屏一绘制棋盘一根据a数组中的每一项的两个下标来决定绘制棋子的位置,根据每一项的值是1还是 2来决定在该位置绘制何颜色的棋子。 决定该黑白方走的blackwhite变量当时没有保存,可以采用在数据库中保存的方式来解决,本例中解决方法是通过数黑白棋子个数来决定恢复棋局后该谁走的。 因此设置了一个变量做计数器,每走一步棋计数器的值加一。 用文件技术实现棋局恢复,思路相同。 (8)悔棋 悔一步棋:用几个变量来表示关于一步棋的几个信息,每次下子都将该子的信息赋值给那几个变量,悔 一步棋即将那几个变量所表示的点的a数组信息清零。而后调用paint ()过程重画。 以上是教师带着学生完成的软件功能。 遗留问题:保存棋手姓名和棋局名并在恢复棋局的时候显示。(需要同学们自己完成)思路:在数据表中多建立两个字段,分别表示两个棋手姓名,同其它数据的保存类似。 三、设计日期 十二月 四、完成日期 十二月 五、实验体会 其实,一开始学习vb我就对它不抱有一定的热情,可能是因为要用到计算机以及编程问题,当时一想到有代码,就会无比的苦恼,但是为了让这门课顺利通过,我还是怀着一颗必须要学的心情。起初,我对待这门新课程和其他课

《贪吃蛇游戏课程设计》报告资料整理

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 贪吃蛇小游戏程序设计 二、设计要求 通过游戏程序设计,提高编程兴趣与编程思路,巩固C语言中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运用资料,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收集资料,分析课题,分解问题,形成总体设计思路; (2).对于设计中用到的关键函数,要学会通过查资料,弄懂其用法,要联系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3).上机调试,查错,逐步分析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确保所设计的程序正确,并且能正常运行;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 三、需求分析 3.1、程序功能 贪吃蛇游戏是一个经典小游戏,一条蛇在封闭围墙里,围墙里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按键盘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倒食物,则食物被吃掉,蛇身体长一节,同时记10分,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蛇来吃,如果蛇在移动中撞到墙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倒自己身体游戏结束。

3.2、设计思想 程序关键在于表示蛇的图形及蛇的移动。用一个小矩形快表示蛇的一节身体,身体每长一节,增加一个矩形块,蛇头用俩节表示。移动时必须从蛇头开始,所以蛇不能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如果不按任意键,蛇自行在当前方向上前移,但按下有效方向键后,蛇头朝着该方向移动,一步移动一节身体,所以按下有效方向键后,先确定蛇头的位置,而后蛇的身体随蛇头移动,图形的实现是从蛇头新位置开始画出蛇,这时,由于未清屏的原因,原来的蛇的位置和新蛇的位置差一个单位,所以看起来蛇多一节身体,所以将蛇的最后一节用背景色覆盖。食物的出现与消失也是画矩形块和覆盖矩形块。为了便于理解,定义两个结构体:食物与蛇。

3.3、流程图

四、设计的具体实现 (1)函数定义 函数定义是对各个基础函数的定义,并且设置需要运用的信息,便于调用 #define N 200 #define M 200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EFT 97//A #define RIGHT 100//D #define DOWN 115//S #define UP 119//W #define Esc 0x011b int i,key; int score=0; int gamespeed=250;//游戏速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struct Food { int x;//食物的横坐标 int y;//食物的纵坐标 int yes;//判断是否要出现食物的变量 }food;//食物的结构体 struct Snake { int x[M]; int y[M]; int node;//蛇的节数 int direction;//蛇的移动方向 int life;//蛇的生命,0表示活着,1表示死亡 }snake; void Init();//图形驱动

贪吃蛇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贪吃蛇游戏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至 设计地点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 需求分析 (1) 2 系统分析和设计 (1) 2.1 数据结构的设计和选择的理由 (1) 2.2 系统模块划分和模块结构 (2) 2.3 流程图 (2) 2.4 数据类型、全局变量和函数说明 (3) 3 程序测试和运行结果 (4) 4 课程报告小结 (5) 4.1分数重叠显示 (5) 4.2速度太快 (5) 4.3食物可能出现在蛇身上 (5) 附录A:程序源代码 (6)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 需求分析 【阐述课程设计应该完成的功能】 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来控制蛇的运动方向,ESC键退出,并显示得分。 2 系统分析和设计 2.1 数据结构的设计和选择的理由 本游戏中涉及的主要数据结构是如何表示运动的蛇、食物状态等问题。 2.1.1从游戏参考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贪吃蛇的身体是一节节的,由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方块组成,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x,y)坐标为左上角的、固定宽度的正方形来表示一节蛇身。为表示连续的多节身体,那么我们可以采用数组(或链表,或线性表)等数据结构来表示。下面以数组方式为例: struct Point { int x, y; } struct Point nodes[MAX_LENGTH]; //蛇身数组,MAX_LENGTH为最大蛇长 贪吃蛇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我们研究蛇的运动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 1. 蛇头由键盘控制,键盘不操作时,保持原有方向运动;(用int direction;表示) 2. 运动时,蛇身后面一节移动到前面一节的位置。当我们用nodes[0]表示蛇头的时候,nodes[1]运动到nodes[0]处;nodes[2]运动到nodes[1]处...。 3. 吃到一个食物以后,蛇身会增加一节。即该数组中的有效数据个数加一。(用int length;表示) 根据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蛇的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Snake { struct Point nodes[MAX_LENGTH]; //蛇身数组,保存每节蛇身的坐标。MAX_LENGTH为最大蛇长 int length; //当前蛇长 int direction; //蛇头运动方向 int live; //蛇活的,还是已经死了? } 2.1.2 关于食物,有两个属性: 1. 坐标位置 2. 状态:存在,或被吃。 故我们用以下结构表示: struct Food { struct Point position; //食物的位置 int exist; //存在?还是被吃? } 1

VC实现贪吃蛇的实验报告

题目:利用VC++实现贪吃蛇小游戏

一、题目:利用VC++实现贪吃蛇小游戏 利用VC++实现的贪吃蛇小游戏更加注重可视化。一条蛇在封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会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键盘上的W S A D四个键控制它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当蛇头撞到食物时表示将食物吃掉,这时蛇身增长一节,得分加一。接着随机生成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或者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游戏过程中,可以在菜单中选择暂停或者结束游戏,对游戏进行暂停或者退出。

二、编程要点(或基本思路、算法分析与说明): 本次游戏设计包含两大模块,一个模块是贪吃蛇游戏本身算法的设计,完成了贪吃蛇的食物产生,获取食物,蛇的移动等功能。另一个模块是利用MFC完成贪吃蛇的可视化显示,产生了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可以控制游戏及游戏的显示。 1.贪吃蛇游戏算法设计包括: <1>果实出现的设计思路: (1)采用随机数生成果实出现坐标 (2)判断当前生成的果实是否在贪吃蛇身体范围内。 (3)如果在,重新生成直到不在为止。如果不在,则把坐标位置返回给调用对象。 <2>贪吃蛇更新的算法设计 (1)接收玩家按下的方向键消息,并保存到方向变量中。 (2)定义一个时间定时器,用来控制蛇运动的速度。 (3)当每次时间间隔到达时,则根据方向变量来更新贪吃蛇curr(即贪吃蛇身体)向量。 (4)判断curr向量的第一个元素中的坐标数据是否碰到边界或者蛇身,如果有,则游戏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 (5)判断curr向量的第一个元素中的坐标数据是否与当前果实重合,如果有,表示贪吃蛇已经吃到果实。这时就向贪吃蛇curr向量添加一个元素,并重新生成一个果实。 (6)吃到食物后,得分会同步增加。 2.利用MFC完成贪吃蛇的可视化显示: 首先初始对话框,完成游戏的整体框架的显示。然后游戏玩家在菜单栏里选择开始,暂停,结束等,控制游戏状态。游戏开始后,玩家通过键盘上的消息控制蛇的运动。在函数DrawSnake(CDC *pDC,Snake snake),和DrawFood(CDC *pDC,SnakeFood f)完成对蛇和食物的重绘,从而显示出蛇的运动和对食物的获取。在OnPaint()函数中完成得分和游戏操作提示的显示。 本次游戏设计的主要功能函数如下: OnGameStart()(游戏开始函数), OnGamePauseStart()(游戏暂停函

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Windows编程大作业贪吃蛇设计与实现 学校:武汉轻工大学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5 年12月16日 目录 一、题目介绍 二、设计目的 三、详细设计 3.1贪吃蛇本体设计 3.2贪吃蛇食物设计 3.3游戏界面设计 3.3.1游戏初始化 3.3.2游戏开始 3.3.3游戏暂停 3.3.4游戏退出 3.3.5游戏总界面 3.3.6游戏区域与背景 3.3.7关于SNAKE 3.4玩法规则设计 3.5核心设计 四、功能测试 五、总结 六、参考文献

一、题目介绍: 编写一个基于MFC的小游戏。 基本要求: 1、实现一个小游戏 2、实现基本游戏控制功能 3、具有游戏数据保存功能 4、界面布局合理、美观; 二、设计目的: 通过使用vc++6.0实现一个小游戏的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MFC的高级使用方法和锻炼自己动手写程序的能力。了解游戏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熟练使用MFC来设计游戏。程序主要包括:游戏界面设计,游戏菜单栏设计,游戏初始化,游戏控制等。培养和锻炼开发游戏的能力。 三、详细设计 3.1贪吃蛇的本体设计 贪吃蛇的头部拥有一个坐标(x,y),蛇体有一个长度len,蛇有一个运动方向direct,故定义一个结构体如下: struct Snake { int x,y; int len; int direct; }Snake[50]; 3.2贪吃蛇食物设计 贪吃蛇的食物有一个坐标(x,y),此食物有一个标志isfood,当isfood为0时,表示食物还没被吃,为1时,表示被吃。 struct Food { int x; int y; int isfood; }Food;

java课程设计贪吃蛇游戏设计

前言 Java最初被命名为Oak,目标设定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统的编程语言,来解决诸如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讯问题。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放弃了该项计划。就在Oak几近失败之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Sun看到了Oak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广阔应用前景。于是改造了Oak,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 Java 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C++语言。Java是一个纯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继承了 C++ 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 ++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以引用取代)、运算符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多重继承(以接口取代)等特性,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担忧。在 Java SE 1.5 版本中,Java 又引入了泛型编程(Generic Programming)、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 Java 不同于一般的编译执行计算机语言和解释执行计算机语言。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二进制字节码(bytecode),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从而实现了“一次编译、到处执行”的跨平台特性。不过,每次的编译执行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Java 程序的运行效率。但在J2SE 1.4.2 发布后,Java 的执行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与传统程序不同,Sun 公司在推出 Java 之际就将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全球数以万计的 Java 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 Java 软件必须相互兼容。“Java 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 Sun 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 Sun 公司对 Java 编程语言的解释是:Java 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python实现贪吃蛇

Python版贪吃蛇.py #!/usr/bin/python from Tkinter import * import random class snake(Frame): def __init__(self, master=None): Frame.__init__(self, master) self.body = [(0,0)] self.bodyid = [] self.food = [ -1, -1 ] self.foodid = -1 self.gridcount = 10 self.size = 500 self.di = 3 self.speed = 500 self.top = self.winfo_toplevel() self.top.resizable(False, False) self.grid() self.canvas = Canvas(self) self.canvas.grid() self.canvas.config(width=self.size, height=self.size,relief=RIDGE) self.drawgrid() s = self.size/self.gridcount id = self.canvas.create_rectangle(self.body[0][0]*s,self.body[0][1]*s, (self.body[0][0]+1)*s, (self.body[0][1]+1)*s, fill="yellow") self.bodyid.insert(0, id) self.bind_all("", self.keyrelease) self.drawfood() self.after(self.speed, self.drawsnake) defdrawgrid(self): s = self.size/self.gridcount for i in range(0, self.gridcount+1): self.canvas.create_line(i*s, 0, i*s, self.size) self.canvas.create_line(0, i*s, self.size, i*s) defdrawsnake(self): s = self.size/self.gridcount head = self.body[0] new = [head[0], head[1]] if self.di == 1: new[1] = (head[1]-1) % self.gridcount elifself.di == 2: new[0] = (head[0]+1) % self.gridcount elifself.di == 3: new[1] = (head[1]+1) % self.gridcount

单片机贪吃蛇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贪吃蛇设计 2016 年11月22 日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基本功能: 制作一个8*8点阵的贪吃蛇游戏,系统以单片机的C语言的软件设计,系统通过LED

点阵屏为载体显示数据,并用五个输入端表示五个控制键(上下左右及加速)。系统硬件部分由STC89C52RC单片机,8*8点阵屏,5个按键,软件部分在keil环境下用C51语言编写,包括游戏初始化蛇的节数,以及障碍墙壁,游戏结束时自动复位。 具体要求: 1、用四个按钮控制贪吃蛇的行径,一个按钮控制贪吃蛇的加速,蛇的初始长度为2点,设置墙壁。 2、蛇吃到长度为1点的食物时,自身长度增加1点。 2、速度按钮带有一次加速,按两下速度按钮蛇的行进速度回到初始值。 3、当蛇碰到墙壁或自己的身体时游戏结束。 4、用proteus设计,仿真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8x8点阵贪吃蛇的硬件电路。 5、游戏结束,系统自动复位。 二、硬件电路设计 本系统以STC89C52RC为核心,设置12MHz的晶振,使得单片机有合理的运行速度。LED 点阵屏通过LED(发光二极管)组成,以灯珠亮灭来显示程序的运行情况,是模块化的显示组件,本设计采用8*8共阳红色点阵显示屏,用来显示贪吃蛇的游戏画面。五个独立按键控制蛇的游走方向(上下左右)和加速减速的功能。贪吃蛇是一款经典的小游戏,玩家通过按键操控贪吃蛇不断地吃食物,蛇身逐渐伸长,当蛇碰到蛇身和墙壁时游戏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元件中,点阵的封装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测试出每个引脚的功能,以便正确连线。注意,每个像素点的额定电压在3v左右,电压过大将会彻底损坏。

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题单 班级0982011 学生刘某某 课程名称计算机课程设计 课题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 设计要求 1.学习游戏设计有关知识。 2.设计贪吃蛇游戏程序。 3.调试并修改程序。 4.完成课程设计论文。 课题发给日期 2011年6月25日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 2011年7月09日 指导教师余某某 评语:

贪吃蛇游戏 学生姓名:刘某某班级:0882011 指导老师:余某某 摘要: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贪吃蛇游戏,贪吃蛇游戏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戏,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按键盘上的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到食物,则表示食物被蛇吃掉,这时蛇的身体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游戏结束。 作为一个完整的程序,必须考虑人机交流与用户体验。游戏的界面不能太丑,更不能连个简单的界面都没有。游戏应该有个比较漂亮的界面,在有必要硬件支持和软件的支持下,游戏开发者必须最大限度的使游戏美观。游戏的美观是一方面,游戏的内在素质是另一方面。一个游戏的优劣,最终由玩家决定。在游戏与玩家见面之前,游戏开发者要设计一种让玩家投入的游戏模式,并且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进行。 关键词:贪吃蛇流程图 c语言源程序

目录 1 前言 (1) 2 课设内容 (3) 2.1课设目的 (3) 2.2设计功能 (3) 2.3结构设计 (7) 3结论 (11) 参考文献 (15) 附录A (16)

1 前言 C语言是一种易学易懂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由于它具有功能性强,运用简洁,灵活兼有高级语言与低级语言的优点,以及“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和能在各种系统上普遍实现等特点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主流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同时被选作目前全世界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大学生必修的科目。作为一位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很好的利用它,学好一门设计语言,实现学以至用。 制作C程序报告,可以巩固和加深自己对C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掌握C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 通过游戏程序的设计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掌握字符串的表示方法和字符串函数的功能、Tc图形操作的基本知识、键盘上特殊键的获取以及图形方式下光标的显示,提高自己编程兴趣与编程水平,学会如何正确的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C语言语法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学会通过源程序写出流程图,提高自学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C语言课程应注重边学边练,但由于课堂教学和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有限,练习的深度也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弥补这一点,学校开设了本课程设计。它比教学实验复杂一些,涉及的深度广些并更加接近实用。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培养我们实际分析问题、编程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帮助我们系统地掌握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学业。 这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 1.函数定义是要做到顾名思义是很重要的,它对读程序的人正确认识程序 十分重要,在修改这个程序的过程中也能很快找到程序各模块的作用,大大增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贪吃蛇源程序

C 语言课程设计 (小游戏贪吃蛇的程序设计报告)

设计人: 班级: 201 年月号

目录一:概述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设计的任务与需要知识点 3:具体完成设计内容 二: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2:操作方法 三:总体设计 1:模块划分 2:数据结构设计 四:详细设计 1:主空摸块设计 2:绘制游戏界面 3:游戏的具体过程 4:游戏的结束处理 5:显示排行榜信息模块 五:程序的调试与测试 1:动画与音乐同步 2:蛇的运行 3:终止程序 六:结论 七::结束语 八:程序清单 九:参考文献

一.概述 本课程设计以软件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了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以C 语言技术为基础,使用Turbo C++3.0为主要开发工具,对贪吃蛇游戏进行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最终完成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全球化的世界。人们不再拘泥与一小块天地,加班,出差成了现代人不可避免的公务。而此时一款可以随时随地娱乐的游戏成为了人们的需要。此次课程设计完成的贪吃蛇小游戏,正是为了满足上述需求而设计出来的。贪吃蛇游戏虽小,却设计诸多的知识点。通过开发贪吃蛇游戏系统,可使读者初步了解使用软件工程的和那个发,技术和工具开发软件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掌握总体数据结构设计,模块划分方法,掌握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结构体,共用体,数组,指针,文件等数据结构的使用方法,掌握图形,声音,随机数等多种库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习动画,音乐,窗口,菜单,键盘等多项编程技术,进一步学会软件调试,测试,组装等软件测试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实际软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设计的任务和需要的知识点 1.2.1 课程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 1). 通过编写“贪吃蛇游戏”程序,掌握结构化,模块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有同步播放动画,声音效果。 3) 设计好数组元素与蛇,食物的对应关系。 4) 随机产生食物。 5) 有分数统计,排行榜,分数存储等功能。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使读者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培养读者应用基本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知识点 1.2.3本次课程设计需要掌握和运用如下的知识点: 1) 数组的应用。 2) 全局变量的使用。 3) 按键处理。 4)结构体的应用。 5)图形,音乐和动画的有关知识。 6)随即函数的使用。 7)文件的基本出操作。

基于labview的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目的及基本要求 0 本程序是基于常看到的一款小游戏贪吃蛇而设计的,即有一条小 蛇不停地在屏幕上游走,吃各个方向上出现的苹果(姑且称它为 “苹果”),越吃越长,只要蛇头碰到屏幕四壁或者碰到自己的 身子,游戏就立刻结束。本程序基于传统贪吃蛇游戏的特点利用LabVIEW制作的一款完整的迷你贪吃蛇游戏。 0 4.1 运行结果 (8)

1 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程序是基于常看到的一款小游戏贪吃蛇而设计的,即有一条小蛇不停地在屏幕上游走,吃各个方向上出现的苹果(姑且称它为“苹果”),越吃越长,只要蛇头碰到屏幕四壁或者碰到自己的身子,游戏就立刻结束。本程序基于传统贪吃蛇游戏的特点利用LabVIEW制作的一款完整的迷你贪吃蛇游戏。 熟悉LabVIEW开发环境,掌握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运用专业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采用LabVIEW开发工具,实现贪吃蛇游戏的设计和仿真。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LabVIEW开发环境,掌握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工具,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将来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 贪吃蛇游戏设计原理 贪吃蛇游戏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控制部分就是通过输入输出来控制蛇的运动 2) 逻辑部分进行判断蛇吃了没有是否撞墙同时把蛇的长度增加一节还要实现分数的计算 3) 图象显示部分就是将游戏显示出来 本程序的主要实现如下功能:1.小蛇在屏幕上不停的游走;2.用键盘方向键可控制小蛇的移动方向;3.吃过一个苹果后小蛇长度增加并随机产生另一个蛋; 4.小蛇碰到四壁或者碰到自己的身体时游戏结束并给出得分和提示是否继续; 5.游戏可以有多种难度选择等 3 贪吃蛇游戏设计与仿真 3.1 前面板设计 采用LabVIEW中提供的“Express XY图”作为游戏界面,显示蛇和苹果,这样就可以通过方向键来移动小蛇到想要去的地方。对XY图的属性做如下修改:

贪吃蛇游戏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

软件设计与体系架构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号:0121210680330 姓名:郭烨华 班级:sy1201 课题名:贪吃蛇游戏开发

贪吃蛇开发并进行动态分析 指导老师:陈明俊 组员:李安福 郭烨华 分工明细 成员分工: 职责姓名任务 项目分析经理、程序员李安福可行性分析,系统功能分析,编程 系统设计师、程序员郭烨华概要设计,开发设计、编程 目录 一、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 编写主题 (1) 1.3 游戏运行环境 (1) 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 2.1游戏基本功能 (1) 2.2 要求 (3) 2.3目标 (3)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3) 2.5 评价尺度 (4) 三、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 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 3.2 工作负荷 (4) 3.3 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设备 (4) 3.5局限性 (4) 3.6 改进要求 (5) 四、所建议的系统 (5) 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5)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5) 4.3改进之处 (6) 4.4 影响 (6) 4.4.1对设备的影响: (6) 4.4.3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6) 4.4.4 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7) 4.4.5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7) 4.5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7) 五、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7) 六、投资及效益分析 (8) 6.1支出 (8) 6.1.1 基本建设投资 (8) 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 (8) 6.1.3 非一次性支出 (8) 6.2 收益 (8) 6.2.1 一次性收益 (8) 6.2.2 非一次性收益 (8) 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8) 6.3 投资回收周期 (9) 6.4 敏感性分析 (9) 七、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9) 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9) 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9) 八、结论 (9)

游戏基础课程设计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贪吃蛇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课程:游戏基础 姓名: 姓名: 姓名: 指导教师:孙晓飞职称:助教 完成时间:2013年12 月----2014年1 月 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2013年12月29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目录 引言 (5) 1.工作计划 (5) 1.1 主要任务阶段划分 (5) 1.2 工作任务分工 (5) 2.需求分析 (6) 2.1 概述 (6) 2.2 用户分析 (6) 2.3 约束条件 (6) 2.4 功能需求 (6) 2.5 用户界面需求 (7) 3.设计与实现 (7) 3.1 概述 (7) 3.2 详细设计 (7) 3.2.1类的抽象与设计 (7) 3.3 主要程序文件 (8) 3.4开发环境以及部署环境要求 (10) 3.5主要源码 (10) 4.测试 (14) 4.1 概述 (14) 4.2 测试环境 (14) 4.3 测试计划 (14) 4.4测试项目及结果 (14) 5.工作总结 (15) 5.1 工作成果 (15) 5.2 过程分析 (15) 5.3 经验教训及其分析 (15)

引言 由于传统的贪吃蛇只是在一个宽阔的用户区进行游戏。对于蛇只是在区域四周有障碍墙壁,这样也许在一开始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和成就感。 又由于人们曾经也钟爱一种迷宫游戏,它主要是考察玩家的观察力,看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走出迷宫。 基于以上两个游戏,我们准备利用本学期学到的windows界面程序设计方法将两个游戏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户既能体验贪吃蛇中看着蛇身不断加长而绕出各种折线的成就感,又能感受到在迷宫中找寻出路的紧张心情,而且迷宫的出现使蛇遇到的障碍遍布游戏区,这样用户就更能展示一下自己操作的高水平。 1 工作计划 1.1主要工作阶段划分 1.2工作任务分工

MFC贪吃蛇实验报告

贪吃蛇实验报告201221143049 信计1212 许圣

1.概述 此次课程设计我利用MFC制作了一个贪吃蛇游戏,用户可以通过上下左右控制蛇的移动方向,游戏会根据贪吃蛇身体的长度自动增加难度。在游戏过程中,会记录运行时间和所得分数,我还添加了bmp格式的图片作为游戏背景。 2.功能描述 2.1设计思路 本软件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它们分别是蛇运行模块,初始化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初始化处理:初始化蛇头位置与第一个点位置;蛇运行模块:控制蛇的上下左右运行,并对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根据(吃点、未吃点、死亡等)状态进行不同的子程序模块处理以及游戏者是否能晋级的判断;显示模块:根据对蛇和点子的当前状态进行动画显示。主要有以下步骤: 1.定义蛇类和食物类,初始化贪吃蛇各项成员变量,包括图像的出现在屏幕的 初始位置,长度,以及蛇的行走方向。食物类的定义包括出现的初始位置,以及食物是否被吃掉的判断。 2.用数组初始化长度为4的贪吃蛇,并且默认出现一个食物。 3.在CView类上运用MFC提供的Windows消息中WM_TIMER消息,运用OnTimer() 函数让系统提供一个时钟节拍,更新游戏 4.具体游戏实现,包括蛇撞到自己和围墙都将使游戏结束,判断吃豆等,其中 还包括根据蛇的长度来进行游戏难度的改变。 5.具体键盘游戏操作运用到Windows消息响应中的WM_KEYDOWN,用OnKeyDown() 来响应玩家的实际操作。 6.添加了bmp格式的图片作为游戏背景。 整体流程图如下图1。

图1:系统流程图

2.2功能介绍 ⑴运行程序,出现围墙界面,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 物,出现bmp格式图片的背景。 ⑵点击“游戏->游戏开始”,游戏开始。还可暂停游戏继续 ⑶游戏开始后,界面右下角会同步游戏得分。 ⑷通过四个方向键控制蛇的运动方向,吃掉随机出现的豆子,若不小心碰到墙 壁或者与自身相交,则该轮游戏结束。 ⑸游戏会根据蛇身的长度自动调节难易程度。 3.详细设计 3.1主要函数 ●void CSnakeView::OnDraw(CDC* pDC)//显示背景图片 ●void CSnakeView::OnKeyDown(UINT nChar, UINT nRepCnt, UINT nFlags)//按照用户的按键来控制蛇的移动 ●void CSnakeView::OnTimer(UINT nIDEvent)//根据蛇的长度来进行 SetTimer()函数的定义,可以根据长度来进行游戏难度的设定。//撞 界判断//蛇身相撞判断//抹掉蛇行走的痕迹//判断吃豆的条件,撞到就 吃//如果食物被吃了就生成 ●void CSnakeView::oninit()//进行贪吃蛇外观的初始化 ●void CSnakeView:: OnGameStart ()//开始游戏 ●void CSnakeView:: IniAim ()//初始化目标的位置 ●void CSnakeView::IniGame()//初始化游戏 ●void CSnakeView::ReDisplay(CPoint pPoint) ●bool CSnakeView::ReadBmp(char *bmpName)

贪吃蛇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贪吃蛇游戏设计 姓名:张力 学号: 10020323完成日期:月日

一、设计目的 贪吃蛇游戏程序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建立在二维数组和图形界面的应用上,通过编写游戏程序能够熟悉掌握相关数组和图形函数的运用,提高编程水平,增加编程的兴趣 二、总体设计 主函数 ↓ 图形驱动I n i t画界面D r a w K游戏具体过程G a m e P l a y 图形结束C l o s e ↓ 游戏结束G a m e O v e r输出成绩P r S c o r e 三、详细设计(项目成员及分工、模块功能说明(如函数功能、入口及出口参数说明,函数调用关系描述等) ①主函数m a i n(): 定义使用的常数,全局变量及函数原型说明,并调用I n i t()函数初始化图形系统;然后调用D r a w K()函数画界面,调用G a m e P l a y()函数实现游戏的具体过程,游戏结束后调用C l o s e()函数关闭图形系统结束程序。 ②画界面函数D r a w K(): 主界面是一个密封的围墙,用两个循环语句分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输出连续的宽度和高度均为10个单位的矩形小方块,设置成淡青色,背景颜色为黑色。 ③游戏具体过程函数G a m e P l a y(): 算法过程: a.设置初始值。为防止食物出现在一个位置上,要设置随机数发生器,真正产生随机数。初始时,蛇只有蛇头,设定一个开始方向; b.循环执行,直到按E s c键退出; c.没有按键的情况下,循环执行。 如果没有食物,随机出现食物;食物的随机出现要确保它的位置在10的倍数位置上,因为蛇的坐标都是以10为模的;如果有食物,则显示食物,蛇

贪吃蛇游戏设计报告

贪吃蛇游戏设计 班级:13级7班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C6713 的中断结构和对中断的处理过程。 2.熟练掌握C6713 定时器的控制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键盘的使用原理及编程方法。 4.熟练掌握使用C6713DSP的扩展空间控制外围设备信息的方法;掌握蜂鸣器发声原理和音乐发生方法;掌握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控制原理及编程方法。 5.掌握C6713的系统自启动设计方法。 6.熟练掌握C语言开发DSP程序的流程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ICETEK-C6713-EDU 实验箱,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号为选做内容) 1、在液晶屏上显示游戏背景、初始蛇身及运动、随机产生食物。 2、可以用键盘控制蛇身运动、暂停游戏。 3、游戏烧写到FLASH内,可以上电自启动运行。 四、设计原理 贪吃蛇游戏是一个经典小游戏,一条蛇在封闭围墙里,围墙里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按键盘四个按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倒食物,则食物被吃掉,蛇身体长一节,,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蛇来吃,如果蛇在移动中撞到墙或身体叉蛇头撞倒自

己身体游戏结束。 要想实现贪吃蛇功能,需要应用到键盘,按键中断,和液晶显示。想要正常使用按键,就要调用包含于有文件"ICETEK-C6713-A.h"中的init_emif();和InitCTR();程序用来初始化emif和ICETEK-CTR。 中断原理:dsp有三种类型的中断cpu的TMS320C6000:重置、可屏蔽的、不可屏敝的复位中断优先级最高,对应于复位信号。不可屏蔽中断优先级最高,对应于第二敝中断信号。最低优先级中断中断4?15对应INT4?INT15信号。重置,敝中断,一些INT4?INT15信号映射到C6000设备上的别针。一些INT4?INT15中断信号是内部使用的外设和一些可能不可用或在软件的控制下可以使用。 外中断区别于计时器等片内设备中断,它来源于DSP 片外,属于硬件中断。外中断信号通过DSP 器件封装上的专用管脚输入DSP,属于可屏蔽中断。TMS3206713DSP 有三个外中断:EXT_INT4~EXT_INT7,如果CPU 允许,这四个信号线上的低脉冲信号会中断CPU。 中断是为使CPU 具有对外界异步事件的处理能力而设置的。通常DSP 工作在包含多个外界异步事件环境中,当这些事件发生时,DSP 应及时执行这些事件所要求的任务。中断就是要求CPU 暂停当前的工作,转而去处理这些事件,处理完成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原来的工作。显然,服务一个中断包括保存当前处理现场,完成中断服务,恢复各寄存器和现场,然后返回继续执行被暂时中断的程序。请求CPU 中断的请求源称为中断源。这些中断源可以是片内的,如定时器等,也可以是片外的,如A/D 转换及其他片外装置。片外中断请求连接到芯片的中断管脚,并且在这些管脚处的电平上升沿产生。如果这个中断被使能,则CPU开始处理这个中断,将当前程序流程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当几个中断源同时向CPU 请求中断时,CPU 会根据中断源的优先级别,优先响应级别最高的中断请求。TMS320C6000 有11 个寄存器管理中断服务: *控制状态寄存器CSR 控制全局使能或禁止中断 *中断使能寄存器IER 使能或禁止中断处理 *中断标志寄存器IFR 指示有中断请求但未被响应的中断发生 *中断设置寄存器ISR 手动设置IFR 中的标志位 *中断清除寄存器ICR 手动清除IFR 中的标志位 *中断服务表指针ISTP 指向中断服务表的起始地址 *不可屏蔽中断返回指针NRP 包含从不可屏蔽中断返回的地址,该中断返回通过B NRP指令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