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 格式:pdf
- 大小:695.90 KB
- 文档页数:21
《关于龙舌兰酒按照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管理的公告》等8则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3年第19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龙舌兰酒按照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1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许可管理规定》,经审查,同意龙舌兰酒(英文名:Tequila 100% Agave)按照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进行管理。
指定龙舌兰酒的甲醇限量不得超过3.0克/升(按100%酒精计),其他安全指标及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2757-2012)执行。
其产品进口和生产经营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特此公告。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核准突泉县太和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公告》2013年第118号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突泉县太和米业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名单见附件)分别就太和小米、京白梨、凌塔白酒、梅河大米、姜家店大米、吉林长白山人参、通化山葡萄酒、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屏南老酒、武夷红茶、赤壁猕猴桃、景阳鸡、醴陵瓷器、新晃黄牛肉、安化黑茶、汉寿玉臂藕、新晃龙脑共1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出专用标志使用申请,由当地省级质检机构初审,经质检总局审查合格,现予以注册登记并发布公告,自即日起核准上述企业使用其申请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专用标志,并由当地质检机构按规定对专用标志使用实施监管。
特此公告。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进口船运散装粮食熏蒸剂残留安全管控措施的公告》2013年第83号国际船运散装粮食普遍应用随航熏蒸杀灭与预防粮食害虫。
为使进口粮食免遭熏蒸剂残留物污染,保护现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标准,现就进口船运散装粮食熏蒸剂残留安全管控措施公告如下:一、国外官方检验检疫部门及除害处理企业,应选择适当熏蒸处理方法,对输华粮食随航熏蒸实施安全规范操作,并指导承运方做好随航熏蒸后期规范操作及安全防护措施。
【更新】新食品原料及食品原料相关公告总览(更新至1702)重新整理了卫计委审批的新食品原料(原新资源食品)及普通食品等公告,截止2017年02月06日。
2016/2/62月6日,国家卫计委政务大厅新公布四类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分别为黑果枸杞、磷虾油、桑叶提取物、人参组织培养物(后更名为人参组培不定根),终止审查原因各异。
—黑果枸杞—终止审查通知书意见:“黑果枸杞分布于宁夏、甘肃、西藏等。
青海省相关部门出具了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Murr.)在青海具有长期食用历史的证明,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
卫生安全指标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磷虾油—终止审查通知书意见:“本产品是以磷虾为原料,经水洗、切碎、酶解去壳、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粉后,再经乙醇提取、过滤、浓缩等工艺制成,与已批准公告的磷虾油(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第16号公告)具有实质等同性。
除生产工艺中与原公告相比增加酶解工艺外,其他要求按照已公告的磷虾油有关公告内容执行,卫生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执行。
”—人参组织培养物—后更名为人参组培不定根终止审查通知书意见:“原卫生部于2012年批准公告人参(人工种植)(PanaxGinsengC.A.Meyer)为新资源食品,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人参及其制品作为食品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人参组培不定根是人参种源诱导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形成不定根,通过筛选获得工作种源,再经三级培养、清洗、干燥等步骤制得,作为食品生产经营参照人参的有关要求执行,卫生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相关标准执行。
”—桑叶提取物—终止审查通知书意见:“本品是以桑叶为原料,经水提、微滤、超滤、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该工艺属传统工艺,与桑叶(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具有实质等同性,其卫生安全指标按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执行。
”2016/12/30食药监总局办公厅关于薰衣草管理方式的复函(食药监办食监二函〔2016〕989号):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你局《关于明确薰衣草管理方式的请示》(冀食药监〔2016〕51号)收悉。
2.1焦磷酸钠在GB2760-201仲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通用名称:焦磷酸钠英文名称:tetrasodiumpyrophosphateCNS 号15.004 INS 号450iii功能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抗结剂表2.2现申请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扩大的范围和用量: 表二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1.申请扩大到(09.04的必要性:本公司生产“复配水分保持剂”(商品名:保水磷F)已有近10年历史,虽然组成成分和用量均为GB-2760-2011允许,但是,作为复合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方法与单一成分所允许的方法有所不同(单一成分只限于冷冻鱼糜),为确保食品安全并完全符合法规,我们在此提出扩大其中成分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使用范围:由只用于冷冻鱼糜(09.02.03),扩大到常温熟制的鱼糜制品(可直接食用)。
即为:(09.04)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
本复合食品添加剂“复配水分保持剂”(商品名:保水磷F),由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经严谨工艺混合制成。
作为添加剂原料的以上两种成份,均属于GB-2760-2011 所允许使用的范围和用量,但法规中对于水产品,只限于用到“冷冻鱼糜制品(09.02.03)、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9.03)和水产品罐头(09.05)”中,消费者购买的冷冻鱼糜制品、经过加工成熟食后方可食用。
本复合食品添加剂除可用于生鱼糜冷冻制品工艺外,更被常用于熟鱼糜制品生产,消费者购买成品后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放到冷冻柜里保存。
常温下的保质期为半年、冷冻下的保质期为2年。
并且,熟鱼糜制品的味道较生鱼糜冷冻制品更为鲜嫩、食用方便、保质期可控。
复合食品添加剂“复配水分保持剂”(商品名:保水磷F),专用于熟鱼糜食品保水保鲜。
上市多年后,深受鱼糜生产加工企业的欢迎。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本品在常温熟制鱼糜的生产过程中添加,由于与肌肉组织能充分渗入混合,其保水保鲜效果和口感均最佳,可开袋即食,其在常温下可贮存半年,冷冻贮存可达两年。
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卫生部公布)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卫生部公布)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布)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盐酸克仑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2000年二部P605。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沙丁胺醇(Salbutamol):药典2000年二部P316。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Sulfate):药典2000年二部P870。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4.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一种β兴奋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中国未批准。
5.盐酸多巴胺(Dopam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00年二部P591。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6.西马特罗(Cimaterol):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产品,一种β兴奋剂,FDA 未批准。
7.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 Sulfate):药典2000年二部P890。
β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二、性激素8.己烯雌酚(Diethylstibestrol):药典2000年二部P42。
雌激素类药。
9.雌二醇(Estradiol):药典2000年二部P1005。
雌激素类药。
10.戊酸雌二醇(EstradiolValerate):药典2000年二部P124。
雌激素类药。
11.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Benzoate):药典2000年二部P369。
雌激素类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以下简称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09。
雌激素类药。
用于发情不明显动物的催情及胎衣滞留、死胎的排除。
12.氯烯雌醚(Chlorotrianisene)药典2000年二部P919。
13.炔诺醇(Ethinylestradiol)药典2000年二部P422。
标准名称备注GB 1987-2007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023-2003食品添加剂乳酸GB 15358-2008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 25545-2010食品添加剂L(+-酒石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3737-2008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GB 25544-2010食品添加剂DL-苹果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903-2008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醋酸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25588-2010食品添加剂碳酸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GB 6782-2009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25546-2010食品添加剂富马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63-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86-2010食品添加剂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897-2008食品添加剂盐酸GB 5175-2008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GB 1886-2008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5572-2010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75-2010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89-2010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60-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卫生部公告 2010年第19号GB 25565-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GB 25559-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889-2004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GB 25567-2010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2010年第19号GB 25537-2010食品添加剂乳酸纳(溶液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 号GB 3149-2004食品添加剂磷酸GB 1890-2005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GB 1892-2007食品添加剂硫酸钙GB 6226-2005食品添加剂乳酸钙GB 25555-2010食品添加剂L-乳酸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58-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 号食品添加剂柠檬酸一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富马酸一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25581-2010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76-2010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83-2010食品添加剂硅铝酸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78-2010食品添加剂滑石粉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40.食品添加剂滑石粉36.食品添加剂富马酸一钠37.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38.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39.食品添加剂硅铝酸钠32.食品添加剂L-乳酸钙33.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34.食品添加剂柠檬酸一钠35.食品添加剂乙酸钠28.食品添加剂磷酸38.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30.食品添加剂硫酸钙31.食品添加剂乳酸钙24.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25.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26.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27.食品添加剂乳酸纳(溶液20.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钾21.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22.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钠23.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16.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17.食品添加剂碳酸钠18.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19.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钾12.食品添加剂富马酸13.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14.食品添加剂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15.食品添加剂盐酸8.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9.食品添加剂碳酸钾10.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11.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4.食品添加剂L(+-酒石酸5.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6.食品添加剂DL-苹果酸7. 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醋酸食品添加剂品种名称1.食品添加剂柠檬酸2.食品添加剂乳酸3.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硅酸钙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1916-2008食品添加剂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GB 1900-2010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GB 3263-2008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丙酯QB 2154-1995(2009食品添加剂茶多酚HG 2683—1995(2007食品添加剂植酸(肌醇六磷酸GB 26403-2011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QB 2078-1995(2009食品添加剂甘草抗氧物GB 15809-1995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钙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QB/T 2817-2006食品添加剂迷迭香提取物GB 8273-2008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GB 22558-2008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GB 16313-1996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GB 14756-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905-2000食品添加剂山梨酸GB 13736-2008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食品添加剂羟基硬脂精(氧化硬脂精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GB 22215-2008食品添加剂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GB 1893-2008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GB 1894-2005食品添加剂无水亚硫酸钠GB 25570-2010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90-2010食品添加剂亚硫酸氢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3150—2010食品添加剂硫磺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 号GB 1888-2008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GB 25556-2010食品添加剂酒石酸氢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91-2010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卫生部公告2010 年第19号GB 1895-2004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GB 25592-2010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QB 1229-1991(2009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醚GB 7658-2005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GB 25541-2010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887-2007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GB 1898-2007食品添加剂碳酸钙GB 25587-2010食品添加剂碳酸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食品添加剂偶氮甲酰胺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GB 4479.1—2010食品添加剂范菜红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4479.2- 2005食品添加剂范菜红铝色淀GB 4480.1-2001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4480.2-2001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GB 4481.1—2010食品添加剂柠檬黄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84.食品添加剂柠檬黄80.食品添加剂范菜红81.食品添加剂范菜红铝色淀82.食品添加剂胭脂红83.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76.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77.食品添加剂碳酸钙78.食品添加剂碳酸镁79.食品添加剂偶氮甲酰胺72.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73.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醚74.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75.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68.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69.食品添加剂酒石酸氢钾70.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71.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64.食品添加剂无水亚硫酸钠65.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钾66.食品添加剂亚硫酸氢钠67.食品添加剂硫磺60.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61.食品添加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62.食品添加剂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63.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56.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57.食品添加剂山梨酸58.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59.食品添加剂羟基硬脂精(氧化硬脂精52.食品添加剂迷迭香提取物53.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54.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55.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48.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49.食品添加剂甘草抗氧物50.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钙51.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4.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45. 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丙酯46.食品添加剂茶多酚47.食品添加剂植酸(肌醇六磷酸41.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42.食品添加剂硅酸钙43.食品添加剂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GB 4481.2—2010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6227.1—2010食品添加剂日落黄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7655.2-2005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GB 14888.1-2010食品添加剂新红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888.2-2010食品添加剂新红铝色淀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7511.1-200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GB 17511.2-2008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GB 17512.1-2010食品添加剂赤藓红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7512.2-2010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8821—2011食品添加剂供胡萝卜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26号QB 1414-1991(2009食品添加剂天然供胡萝卜素QB/T 3791-1999(2009食品添加剂甜菜红GB 4571—1996食品添加剂紫胶红色素GB 10783-2008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 8817-2001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GB 25534-2010食品添加剂红米红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7912-2010 食品添加剂栀子黄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QB 3792-1999(2009食品添加剂菊花黄QB 3793- 1999(2009食品添加剂黑豆红GB 9993-2005食品添加剂高粱红GB 8818-2008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素GB 4926-2008食品添加剂红曲米(粉 GB 15961-2005食品添加剂红曲红QB 1227-1991(2009食品添加剂天然范菜红QB 1415-1991(2009食品添加剂姜黄色素GB 26406-2011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GB 25536-2010食品添加剂萝卜红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77-2010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食品添加剂喹咻黄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橙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番茄红素(合成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 8272-2009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GB 10617-2005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QB 2245-1996(2009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QB/T 3800-1999(2009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钠(原GB 10797-89 GB 15612-1995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GB 13481- 2011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26号GB 13482-2011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26号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QB/T 3790-1999(2009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124.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120.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121.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122.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123.食品添加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116.食品添加剂辣椒橙117.食品添加剂番茄红素(合成118.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119.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钠112.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113.食品添加剂萝卜红114.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115.食品添加剂喹咻黄108.食品添加剂红曲米(粉109.食品添加剂红曲红110. 食品添加剂天然范菜红111.食品添加剂姜黄色素104.食品添加剂菊花黄105.食品添加剂黑豆红106.食品添加剂高粱红107.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素100.食品添加剂辣椒红101.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102.食品添加剂红米红103.食品添加剂栀子黄96.食品添加剂供胡萝卜素97.食品添加剂天然供胡萝卜素98.食品添加剂甜菜红99.食品添加剂紫胶红色素92.食品添加剂诱惑红93.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94.食品添加剂赤藓红95.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88.食品添加剂亮蓝89.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90.食品添加剂新红91.食品添加剂新红铝色淀85.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86.食品添加剂日落黄87.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QB/T 3784-1999(2009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LS/T 3225-1990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原GB 12486-90GB 25551-2010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52-2010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39-2010食品添加剂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3510-1992食品添加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GB 25553-2010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54-2010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33-2010食品添加剂果胶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5044-2009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 10616-2004食品添加剂藻酸丙二醇酯GB 10287-1988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食品添加剂氢化松香甘油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脂肪酸甘油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钙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镁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钙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乳糖醇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铵磷脂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蓖麻醇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琥珀酸单甘油酯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8275-2009食品添加剂a-淀粉酶制剂GB 8276-2006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QB 1502-1992(2009食品添加剂果胶酶制剂QB 2526-2001(2009食品添加剂真菌a-淀粉酶QB 2525-2001(2009食品添加剂a-葡萄糖转甘酶GB 20713-2006食品添加剂a-乙酰乳酸脱竣酶制剂QB 2583-2003纤维素酶制剂GB 25594-2010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QB/T 2846-2007食品添加剂5'-鸟甘酸二钠QB/T 2845-2007食品添加剂呈味核甘酸二钠GB 25542-2010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43-2010食品添加剂L-丙氨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160.食品添加剂呈味核甘酸二钠161.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162.食品添加剂L-丙氨酸156.食品添加剂a-乙酰乳酸脱竣酶制剂157.食品添加剂纤维素酶制剂158.食品工业用酶制剂159.食品添加剂5'-鸟甘酸二钠152.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153.食品添加剂果胶酶制剂154.食品添加剂真菌a-淀粉酶155.食品添加剂a-葡萄糖转甘酶148.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蓖麻醇酯149.食品添加剂琥珀酸单甘油酯150.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151.食品添加剂a-淀粉酶制剂144.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145.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146.食品添加剂乳糖醇147.食品添加剂铵磷脂160.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钙141.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镁142.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钙143.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钠136.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137.食品添加剂氢化松香甘油酯138.食品添加剂乳酸脂肪酸甘油酯161.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32.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162.食品添加剂果胶163.食品添加剂卡拉胶164.食品添加剂藻酸丙二醇酯128.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129.食品添加剂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165.食品添加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166.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167.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126.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168.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食品添加剂5'肌甘酸二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5'尿甘酸二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7189-1994食品用石蜡GB 4853-2008食品级白油GB12489-2010食品添加剂吗咻脂肪酸盐果蜡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LY 1193—1996食品添加剂紫胶(虫胶食品添加剂松香季戊四醇酯卫生部公告2011 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蜂蜡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十八烷酸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25566-2010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61- 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69-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68-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64-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0794-2009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GB 14759-2010食品添加剂牛磺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7787-1999食品添加剂左旋肉碱及食品添加剂左旋肉碱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GB 14750-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751-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752-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2(核黄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753-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盐酸毗哆醇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754-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755-2010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口2(麦角钙化醇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4757-2010食品添加剂烟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5570-2010食品添加剂叶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6781-2007食品添加剂乳酸亚铁GB 17203-1998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GB 15571-2010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QB 1413-1999(2009食品添加剂生物碳酸钙GB 9990-2009食品营养强化剂煅烧钙GB17779-2010食品添加剂L-苏糖酸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5572-1995食品添加剂乙酸钙及第1号修改单GB 8820-2010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锌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9191-2003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QB 2483-2000(2009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 GB 22557-2008食品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维生素D3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维生素E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200.食品添加剂d- a醋酸生育酚196.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锌197.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 198.食品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99.食品添加剂胆钙化醇192.食品添加剂生物碳酸钙193.食品营养强化剂煅烧钙194食品添加剂L-苏糖酸钙195.食品添加剂乙酸钙188.食品添加剂叶酸189.食品添加剂乳酸亚铁190.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191.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钙184.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 6(盐酸毗哆醇185.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186.食品添加剂维生素D 2(麦角钙化醇187.食品添加剂烟酸180.食品添加剂左旋肉碱181.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182.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 1(盐酸硫胺183.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 2(核黄素176.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177.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钠178.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179.食品添加剂牛磺酸172.食品添加剂硬脂酸(十八烷酸173.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174.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钾175.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168.食品添加剂紫胶(虫胶169.食品添加剂松香季戊四醇酯170.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171.食品添加剂蜂蜡164.食品添加剂5'尿甘酸二钠165.食品用石蜡166.食品级白油167.食品添加剂吗咻脂肪酸盐果蜡163.食品添加剂5'肌甘酸二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维生素K1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维生素B12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烟酰胺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泛酸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硫酸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氧化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硫酸亚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富马酸亚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氧化锌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枸椽酸锌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碘化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品种碘化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8号指定标准GB 25550-2010食品添加剂L-肉碱酒石酸盐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QB 2555-2002(2009 食用硫酸镁GB26400-2011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GB 26401-2011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油脂(发酵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GB 26402-2011食品添加剂碘酸钾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GB 26405- 2011食品添加剂叶黄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食品添加剂5’-胞甘酸二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5’腺甘酸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肌醇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1901-2005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 1902-2005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 25548-2010食品添加剂丙酸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49-2010食品添加剂丙酸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8850-2005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食品添加剂乙氧基喹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QB 2394-2007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GB 25580-2010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HG 2925-1989(2009食品添加剂丙酸(原 GB 10615-89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GB 25532-2010食品添加剂纳他霉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5538-2010食品添加剂双乙酸钠卫生部公告2010 年第19号GB 25547-2010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891-2007食品添加剂硝酸钠GB 1907-2003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236.食品添加剂硝酸钠237.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232.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233.食品添加剂纳他霉素234.食品添加剂双乙酸钠235.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228.食品添加剂乙氧基喹229.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230.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231.食品添加剂丙酸224.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225.食品添加剂丙酸钙226.食品添加剂丙酸钠227.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20.食品添加剂5'腺甘酸221.食品添加剂肌醇222.食品添加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223.食品添加剂苯甲酸216.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油脂(发酵法217.食品添加剂碘酸钾218.食品添加剂叶黄素219.食品添加剂5’-胞甘酸二钠212.食品添加剂碘化钾213.食品添加剂L-肉碱酒石酸盐214.食用硫酸镁215.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208.食品添加剂富马酸亚铁209. 食品添加剂氧化锌210.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锌211.食品添加剂碘化钠204.食品添加剂泛酸钙205.食品添加剂硫酸镁206.食品添加剂氧化镁207.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201.食品添加剂植物甲萘醍202.食品添加剂氰钻胺203.食品添加剂烟酰胺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钾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二甲基二碳酸盐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7657-2005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6内酯GB 22214-2008食品添加剂氯化钙GB 25584-2010食品添加剂氯化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食品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12488-2008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QB 1581-1992(2009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GB 13509-2005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GB 8270—1999食品添加剂甜菊糖甙QB 2077-1995(2009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一钾盐(甘草甜素单钾盐GB 25540-2010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22367-2008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GB 26404-2011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GB 25531- 2010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4578-2008食品添加剂糖精钠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阿力甜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9号指定标准GB 6783-1994食品添加剂明胶GB 1904-2005食品添加剂较甲基纤维素钠GB 1976-2008食品添加剂褐藻酸钠QB 1613-1992(2009食品添加剂供环状糊精HG/T 2787-1996(2007食品添加剂田菁胶GB 1975-2010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QB 2731-2005食品添加剂亚麻籽胶GB 25535-2010食品添加剂结冷胶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GB 13886-2007食品添加剂黄原胶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刺云实胶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食品添加剂罗望子多糖胶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GB 3861-2008食品添加剂香兰素GB 3862-2006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GB 4349-2006食品添加剂丁酸乙酯GB 6772-2008食品添加剂冷磨柠檬油GB 6776- 2006食品添加剂乙酸异戊酯GB 6779-2008食品添加剂茉莉浸膏GB 6780-2008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GB 8315-2008食品添加剂己酸乙酯GB 8317-2006食品添加剂乳酸乙酯GB 8318-2008食品添加剂生姜(精油(蒸馏GB 8319-2003食品添加剂亚洲薄荷素油GB 10351-2008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GB 11958-1989食品添加剂肉桂油GB 11959-2008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GB 11960-2008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280.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281.食品添加剂肉桂油282.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283.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276.食品添加剂己酸乙酯277.食品添加剂乳酸乙酯278.食品添加剂生姜(精油(蒸馏279.食品添加剂亚洲薄荷素油272.食品添加剂冷磨柠檬油273.食品添加剂乙酸异戊酯274.食品添加剂茉莉浸膏275.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268.食品添加剂罗望子多糖胶269.食品添加剂香兰素270.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271.食品添加剂丁酸乙酯264.食品添加剂结冷胶265.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几种食品级磷酸盐的用途及添加量在食品行业中,磷酸盐在食品的制作和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具体的使用例子,我们将讨论几种重要的食品级磷酸盐,它们的使用方式和添加量。
1.焦磷酸钠:焦磷酸钠主要用作调味剂和发酵剂,一般添加量为0.2-0.5%。
2.焦磷酸钾:焦磷酸钾在食品行业主要用作膨松剂和调味剂,一般添加量为0.2-0.5%。
3.焦磷酸铵:焦磷酸铵在食品行业主要用作酵母营养剂和pH调节剂,一般添加量为0.01-0.03%。
4.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钠在食品行业用作pH调节剂,一般添加量为0.01-0.02%。
5.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在食品行业用作pH调节剂和缓冲剂,一般添加量为0.2-0.5%。
6.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铵在食品行业用作酵母营养剂和缓冲剂,一般添加量为0.01-0.03%。
7.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在食品行业用作pH调节剂,一般添加量为0.01-0.02%。
8.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钾在食品行业用作pH调节剂和缓冲剂,一般添加量为0.2-0.5%。
9.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铵在食品行业用作酵母营养剂和缓冲剂,一般添加量为0.01-0.03%。
10.磷酸三钠:磷酸三钠在食品行业用作调味剂、pH调节剂和乳化剂,一般添加量为0.2-0.5%。
11.磷酸三钾:磷酸三钾在食品行业用作调味剂、pH调节剂和乳化剂,一般添加量为0.2-0.5%。
12.磷酸三铵:磷酸三铵在食品行业用作酵母营养剂、pH调节剂和缓冲剂,一般添加量为0.01–0.03%。
13.焦磷酸钙: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缓冲剂的添加量是0.1–0.3%。
14.焦磷酸镁:在食品中主要用作pH调节剂、色泽稳定剂的添加量是0.01–0.1%。
在使用时,除了必须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食品类型、加工方式和贮藏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且,在添加磷酸盐时,也需要注意保持食品口感的自然和平衡,并防止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和生物效应。
在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时,都需要遵循“尽量少、足够好”的原则。
有关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名单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08-06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更好地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政府信息。
现将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我委公告批准的新资源食品(现已改称新食品原料)名单和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汇总如下。
一、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批准的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名单
二、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
三、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四、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一、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批准的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名单
二、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
三、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四、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仅限用于1岁以上幼儿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白色晶状粉末(3)技术要求①理化指标2.生产菌株为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以取自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中的淀粉经过化学的或酶水解所得的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3)技术要求①理化指标②微生物指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 2-palmitoyl triglyceride 功能:营养强化剂(一)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1.生产工艺由脂肪酶催化酯交换,使脂肪酸在丙三醇分子上的位置重新排列而得。
2.性状在25℃条件下为白色固体3.技术要求硅酸钙名称:硅酸钙 Calcium silicate功能:抗结剂(一)硅酸钙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1.生产工艺硅酸钙由新熟化的石灰与含合成二氧化硅反应而得。
2.性状白色至灰白色易流动粉末。
由不同比例的氧化钙剂二氧化硅组成,可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种。
不溶于水,但可与无机酸形成凝胶。
3.技术要求可溶性大豆多糖名称: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功能: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一)可溶性大豆多糖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二)可溶性大豆多糖的质量规格要求1.可溶性大豆多糖的生产工艺以大豆或大豆粕为原料,经脱脂、提取、纯化、灭菌、干燥等工艺生产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焦磷酸钠在食品的作用
焦磷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食品中起着多种作用。
首先,焦磷酸钠可以作为发酵剂,促进面包、蛋糕等面点的发酵过程。
它能够与面团中的酵母一起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点膨胀松软。
其次,焦磷酸钠还可以作为膨松剂使用,增加面点的体积和口感。
当焦磷酸钠与面粉中的水分接触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面点膨胀。
这种作用在制作糕点、饼干等食品中常常被使用。
此外,焦磷酸钠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它可以抑制食品中的氧化反应,减少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和腐败。
特别是在油脂食品中,焦磷酸钠可以防止油脂氧化,延长食品的使用寿命。
最后,焦磷酸钠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它可以与食品中的蛋白质反应,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增加食品的黏性和弹性。
同时,焦磷酸钠还可以增加食品的稳定性,防止食品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发生分层、沉淀等现象。
总的来说,焦磷酸钠在食品中起着发酵剂、膨松剂、抗氧化剂和改善质地稳定性的作用,为食品提供了更好的口感、质地和保鲜效果。
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添加要求
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食品安全的要求,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的添加需符合以下要求:
1. 卫生安全要求,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不得含有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且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2. 纯度要求,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的纯度应达到一定标准,确保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会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一般来说,纯度要求在98%以上。
3. 合法添加,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合法添加到特定的食品中,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符合规定的添加量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限量。
4. 生产工艺要求,生产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的工艺必须符合食品生产的相关规范,生产企业必须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过程应符合GMP要求。
总的来说,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的添加要求主要包括卫生安全、纯度、合法添加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符合这些要求,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才能被允许用于食品加工中,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三、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2.1 通用名称:氧化亚氮2.2 英文名称: Nitrous oxide 缩写:N2O 2.3 INS号9422.4 功能分类:食品用加工助剤2.5 用量和使用范围:四、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4.1、生产工艺:以硝酸铵为原料,经化学分解得到的食品添加剤氧化亚氮4.1.1氧化亚氮的制作流程:制造一氧化二氮气,一般使用过热装置产生高温蒸气或者用热分解的原理,来控制加热的硝酸铵溶液温度,使维持在摄氏170-240度之间。
这些加热并具有腐蚀性的混合气体,经由冷却作用凝结蒸气后,过滤掉较高阶的氮氧化物,接着通过三道连惯的气体清洗程序来纯化,如果生成的一氧化二氮气还不够精纯,则可能再用螫合处理来去除含铁的硫酸盐、或降低其中铁性金属,或再利用氧化方式是使生成高阶的氮氧化物同时被吸收附着在基板上。
4.1.2.技术要求(a)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b)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4.2 检验方法A.1 安全提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测定氧化亚氮中的杂质含量时,应有氧化亚氮尾气处理措施。
A.2 一般规定分析前,应先将钢瓶或蓄气筒在23℃~27℃放置6 h以上。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
A.3 鉴别试验A.3.1 方法原理氧化亚氮可以使炽红的木条发火燃烧,而与一氧化氮混合后不发生红色烟雾。
A.3.2 试剂和材料A.3.2.1氧化亚氮A.3.2.2 木条A.3.3分析步骤A.3.3.1 取炽红的木条放置在氧化亚氮中,木条能够燃烧。
A.3.3.2 取本品与等容的一氧化氮(取亚硝酸钠5g与碘化钾2.5g置试管中加水15mL使溶解,再滴加硫酸溶液(1→3)即产生一氧化氮)混合,不发生红色烟雾(与氧的区别)。
卫生部关于批准焦磷酸-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
告
佚名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12(38)8
【摘要】卫生部发布关于批准焦磷酸-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现批准焦磷酸-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批准乳酸钙等13种食品添加剂、自油(液体石蜡)等5种食品用加工助剂和铁等8种食品营养强化剂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
【总页数】1页(P57-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
【相关文献】
1.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
2.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
3.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
4.卫生部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5.卫生部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产品监管工作的公告(2011年第156号公告)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1]919号,见附件),现就监管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再受理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盐、噻苯咪唑、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氯化磷酸三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1-丙醇、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单乙醇胺、二氯异腈氰尿酸钠、凡士林、硅酸钙铝、琥珀酸酐、己二酸、己二酸酐、甲醛、焦磷酸四钾、尿素、三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尔灭)、铁粉、五碳双缩醛、亚硫酸铵、氧化铁、银、油酸、脂肪醇酰胺、脂肪醚硫酸钠等33种产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禁止生产上述33种产品,企业已生产的上述33种产品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销售,食品生产企业禁止使用。
三、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撤回并注销已批准的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书。
国家质检总局发证的企业由总局注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发证的企业由省局注销。
2011年12月20日前应完成证书注销工作。
四、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相关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行为。
相关情况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
特此公告。
附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1]919号)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有关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11〕919号)质检总局办公厅:你厅《关于请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函》(质检办食监函〔2011〕765号)收悉。
经研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调整了原标准允许使用的39个食品添加剂品种,现函复如下:一、删除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