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 格式:pptx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1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课题: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
3.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1. 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2. 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1、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有一个古代成语叫“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王勾践以俭养志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做了俘虏,给吴王夫差养马三年。
回国之后,勾践立志报仇雪恨。
他惟恐舒服的日子消磨意志,就把软绵绵的褥子撤下去,拿柴草当褥子;在屋梁上挂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都要用舌头舔一舔,以示不忘苦难,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就这样,勾践东山再起,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国仇。
教师:这个典故说明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许多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前进的。
因此,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年月日专业:班级:
科目:课时:
授课地点:授课形式:
参考教材:
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课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二):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随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课后
1.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2.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的第三个课题。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这节课侧重点是“运用理想信念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着重阐述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发到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和责任。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为本课程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备,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
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让处理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因为: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重要地位,而理想信念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
中职生不仅较系统的掌握了专科知识,而且拥有较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他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生,应在学好文化知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依靠意志付诸行动,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哲学与人生》教案图片故事:地震夺去左腿,残奥会的舞台上李月继续舞蹈“我不想失去腿”!2008 年5月,那次震惊世界的地震夺取了北川县女孩儿李月的左腿,在那之前老师和同学都说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家。
噩梦结束后,11岁的小李月说她将来还要当舞蹈家,她不会放弃这个梦想。
一个学习芭蕾的孩子,一个希望依靠身体语言来表述自己人生理想的孩子,当她失去左腿后的痛苦常人无法想象。
那时所有人都在为小李月惋惜,然而一个11岁的小女孩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截肢、康复、恢复训练、彩排到最后的演出。
2008年9月6号,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梦幻舞台上,这位稚嫩却无比坚强的“芭蕾女孩儿”却踏着“永不停跳的舞步”,再次感动世界。
图片故事: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力,源于那份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乘客安全,他把自己的生死暂放一边,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安详地离去。
这是一个尽职的工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格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国家兴衰,匹夫有责。
——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
——弗洛姆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普列姆昌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教学课题: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教学目的:-了解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的重要性-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关系-掌握坚定理想信念的方法和技巧-磨炼坚强意志的能力课时分配:本课时为1课时,约45分钟。
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结合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想、信念和意志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教学重点:坚强意志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坚强意志。
-教学关键: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技巧,磨炼坚强意志的能力。
教学手段、教具:- PPT课件、多媒体设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小组讨论纸、笔等教学主要方法:-讲授法-互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激励人心的视频或演讲,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意志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坚定理想信念和磨炼坚强意志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实现理想的重要性和坚强意志的关键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热情。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磨炼坚强意志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5. 实践操作(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操作,如小小的体育竞赛或团队合作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坚强意志的力量和作用,增强自信和勇气。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意志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坚强意志,为实现理想奋斗。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如何磨炼坚强意志的经验分享或读一本激励人心的励志书籍等,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如何磨炼坚强意志的经验分享或读一本激励人心的励志书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