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词中含有“春”字的诗
- 格式:docx
- 大小:13.90 KB
- 文档页数:2
最能代表李白的古诗词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代表李白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李白的古诗词《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题北榭碑》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春日独酌》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李白的诗句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酒肆留别》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把酒问月》5、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①《悯农》的是唐代诗人李绅。
这诗分其一和其二,共两首诗。
其一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两首诗都写得通俗易懂,直白平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社会当权者的痛恨之情。
②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李绅,字公垂。
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
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
雅有所谓,不虚为文。
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并改名《新乐府》。
可见李绅创作的《新题乐府》对他们的影响。
所谓「不虚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吗?可惜的是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不过,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一称《古风二首》),亦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③“悯农”的是李绅,是唐代诗人。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如果你在春天播下一粒种子,你就能在秋天收获许多谷物。
世界上没有未开垦的田地,但仍有农民饿死。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
《悯农》的是唐代诗人李白 2第二日张又新醒来,发现身边多躺着一个人,仔细一看,竟是昨夜渴望不可及的佳人你不是念念不忘“当时求梦不曾眠吗那么,满足你的一切心愿悯农的是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锄禾唐朝诗人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是妇孺皆知的佳句。
然而,此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一说此诗的,是唐朝诗人李绅。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注释①半轮:半边,半个。
②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③发:出发。
二、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三、思考探究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全诗五个地名连用有什么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注释①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②寻常:经常。
二、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三、思考探究1.“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初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落花时节”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这两句诗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时代的无限怀念和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一、注释①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就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②傍:靠近。
二、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导语】⼀年四季⽓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
这就是春⽣、夏长、秋收、冬藏的⾃然规律。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古代诗⼈抒写的春夏秋冬的诗句,欢迎阅读!春的诗句 春的诗句 1、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2、天街⼩⾬润如酥,草⾊遥看近却⽆。
——韩愈《早春呈⽔部张⼗⼋员外》 3、云想⾐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清平调·其⼀》 4、春风得意马蹄疾,⼀⽇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其⼀》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7、谁⾔⼨草⼼,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吟》 8、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珍《⼰亥杂诗·其五》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杜牧《⾚壁》 10、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杜甫《春夜喜⾬》 11、⽵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李煜《虞美⼈·春花秋⽉何时了》 13、物是⼈⾮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4、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 15、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平《春怨》夏的诗句 夏的诗句 1、⾃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恼⼈肠。
——叶⼩鸾《浣溪沙·初夏》 2、且应记、临流凭阑⼲,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燕⼦巢⽅就,盆池⼩,新荷蔽。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 4、⼜却是,风敲⽵。
——苏轼《贺新郎·夏景》 5、慢赢得,秋风两⽿,冷泉亭下骑驴。
——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 6、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
——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7、梅⾬过,萍风起。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主要描述了一幅什么图景?(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感情?【答案】( 1)潮水上升,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广阔,正是顺流行船,一叶白帆恰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画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处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分析】【剖析】( 1)注意这两句诗描绘的光景有:江潮、江岸、船帆,注意形容词和动词“平”“阔”“正”“悬”,既然题目要求描述画面,就要在脑筋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适合、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如:潮水上升,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广阔,正是顺流行船,一叶白帆恰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画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联合诗歌最后两句剖析,能够看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处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 潮水上升,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广阔,正是顺流行船,一叶白帆恰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画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⑵ 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处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评论】⑴ 本题考察描述诗句情形的能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好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答这样的题,第一要剖析诗句中的意象和境界,并在脑筋里想象这样的境界,而后再联合诗意进行描述。
描述的语言必定要适合、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 本题考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感情,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绘的光景特点上推测,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感情的句子理解,三是联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后边的题目。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任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高低”二字与第一句诗中的哪一个词语照顾?(2)后两句诗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案】( 1)任意(2)诗句运用了对照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盼望摆脱约束,神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含春字的五字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含春字的五字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含春字的五字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抱歉,只有这么多了。
给我吧二.含春字的五字诗句含有春字的古诗词评分参考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有时三点两点雨,处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照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
三.古诗大全五字四句《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词鉴赏⼤全 在现实⽣活或⼯作学习中,⼤家都收藏过⾃⼰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下独酌》 李⽩ 花间⼀壶酒,独酌⽆相亲。
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既不解饮,影徒随我⾝。
暂伴⽉将影,⾏乐须及春。
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对⿊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是追求⾃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之作。
太阳是⾃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诗⼈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诗中,诗⼈还进⼀步把明⽉引为知⼰,对⽉抒怀。
诗篇突然⽽起,直抒胸臆,表达⼀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这种孤寂之情⽆法驱遣,于是诗⼈以奇特的想象,⽣动的描写,把明⽉作为知⾳,相邀对饮。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的⾝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表⾯上有明⽉相伴,⾝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不解饮,影徒随⾝,这就更加突出了诗⼈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
⽉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唐诗三百⾸》卷⼀)因为世少相知,诗⼈不得不以明⽉、⾝影为伴,向⽉⽽⾼歌,对影⽽起舞以排遣⾃⼰深沉的郁闷。
结联进⽽要和明⽉、⾝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这表现了诗⼈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由和光明。
这⾸五⾔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2、《⼦夜吴歌》 李⽩古诗词鉴赏⼤全 长安⼀⽚⽉,万户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关情。
何⽇平胡虏,良⼈罢远征。
赏析: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李⽩,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的创作,这⾸《⼦夜吴歌》就是诗⼈向民歌学习⽽⼜有所创造的例证。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赏析篇一《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孟浩然的《春晓》赏析篇二【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春夜熟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后,听见处处都有鸟叫。
晓:天亮。
啼鸟:鸟叫。
【鉴赏】诗人在春日里畅然而眠,若不是听到了窗外的声声鸟鸣,根本无法觉察到天已破晓。
诗句描写以听觉为主,加之内心的揣测,春日清晨的明丽与生机跃然纸上。
首句中的一个“眠”字本就显出了几分慵懒,更何况诗人有意无意地完全关闭了感官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而且自始至终,他的双眼似乎从未睁开过。
此时此刻,帘幕仍闭,锦衾尚温,却能闻得窗外鸟声轻啼。
可以想见,诗人该是何等闲适与惬意。
读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睡醒后听到群鸟争鸣欢叫的情景。
[例]抓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北京的鸟儿还是会重新增多起来的。
人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醒来,又能重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
(黎先耀《寻鸟启事》)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春困难耐或酣睡不醒。
[例]这边几个托腮凝神,那边几个已伏案而睡,正是“春眠不觉晓”呵。
(吕金铃《请推开这扇窗》)【全诗】《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孟浩然有些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闲淡清远,含蓄爽丽,耐人玩味。
他的五绝《春晓》就流传极广,也最为脍炙人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含有“春”字的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金门答苏秀才》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6、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小雨》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8、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喜张沨及第》9、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12、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清明二首》13、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16、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17、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1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2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21、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来《春日》22、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2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古诗词赏析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这首诗就是李白出蜀远游时写的。
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恋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是在说诗人这次远离养育自己多年的故乡,乘船渡过千里之外的荆门,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属地漫游。
这两句是总写,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总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四句是回过头来写的,作品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写诗人乘船去楚国属地荆门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的是诗人坐在船上延长江顺流东下时一路上眼前景色的变化。
这两句诗容量特别大,诗人乘船从峰峦叠嶂的故乡蜀地出发,穿过崇山峻岭,一直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随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岭逐渐消失了,奔腾咆哮的长江也渐渐地平静下来,在无边的旷野上蔓延开去,平缓东流。
这两句诗时间持续长,立体空间大,在读者的头脑中构建了一种具有行进感的动感画面。
有时间的变化,也有行进过程中地理位置的变化。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写的是夜空景观。
诗人坐在船上,遥看长空皓月,犹如天上飞旋而下的一团明镜,那升腾飘荡着的缭绕的云雾,仿佛即刻幻化成了绮丽壮观的海市蜃楼。
比喻的形象既虚幻,又鲜明,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
仅仅四句,诗人从高山写到平川,从地下写到天上,从白昼写到黑夜,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容量大,内涵丰富。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紧扣“送别”的作品主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含蓄蕴藉,别有一番情趣。
2.渡湘江(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李白古诗词中含有“春”字的诗
本文是关于李白古诗词中含有“春”字的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春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早春寄王汉阳
作者: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折杨柳·垂杨拂绿水
作者: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