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部分习题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330.00 KB
- 文档页数:1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后答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后答案【篇一:《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习题】甲乙两台风机同时运行时,在操作点上测得的声压级为90db,当甲风机停运时,在此点上测得的声压级为83db,则当乙风机停运时,甲风机在此点上产生的声压级为 -------( )a. 89 db;b. 90 db;c. 83 db;d. 86 db3. 在频程划分中,每一个倍频带包括了几个1/3倍频带 ---------------------------------( )a. 1个;b. 1/3个;c. 3个;d. 2个4. 卡车在行驶时,哪种情况下振动最小 ------------------------------------------------------( )a.空载时高速行驶;b.重载时高速行驶;c.空载时低速行驶;d.重载时低速行驶5. 阻尼的主要作用是-----------------------------------------------------------------------------------( )a. 隔振;b. 消声;c. 隔声;d. 减振6. 现有两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70、75分贝,则其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a. ;b. ;c. ;d.7. 现有两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70、78分贝,从人耳对声的分辨特性来衡量则其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a. ;b. ;c. ;d.8. 某车间有10台刨床,每台刨床的声压级为75分贝,刨床全部开机时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a. 80;b. 83;c. 85;9. 有一空压机置于地面,测得距其10m处的声压级为80分贝,则20m处的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a. 76;b. 74;c. 72;10. 声压增加一倍,则声压级增加多少分贝----------( ); b. 4 ; c. 6 ;11. 一个倍频程频带中包含有三个1/3倍频程频带,如果其中二个频带声压级为60db,另一亇为63db,则它们相对应的倍频程频带声压级为( )a .60db, b. 63db, c. 66db, d. 69db。
噪声复习题及参照答案参照资料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初版(1981 ),上海科学技术初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初版(1984 ),科学技术初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 ),中国环境科学初版社。
5、国标( 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照)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初版社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一、填空题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或)。
答:雨雪小于 5.5 米/秒(或小于四级)2.从物理学见解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见解,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好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觉性瞬时性局部性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本源可分为、、、、。
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他噪声5.声压级常用公式 L P=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 °dB(分贝)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各种类:O 型声级计,是;Ⅰ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
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美声级计一般声级计检查声级计不得7.用 A 声级与 C 声级一起比较,可以大概鉴识噪声信号的频谱特点:若 A 声级比 C 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 A 声级与 C 声级凑近,噪声呈性;若是 A 声级比 C 声级还高出 1-2 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然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
1/3 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答: 221/363, 125 ,250 ,500 ,1k ,2k,4k ,8k9.由于噪声的存在,平时会降低人耳对其他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遮盖。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讲教师:高永华二 一 年十月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8.67×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2.55×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 =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 、75 dB 和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 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 10×lg (107 +107.5 +106.5) = 10×lg [106.5×(3.16+10+1)]= 65 + 11.5= 76.5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5 dB。
噪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资料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国标(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一、填空题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或)。
答:雨雪小于5.5米/秒(或小于四级)2.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为、、、、。
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噪声5.声压级常用公式L P= 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dB(分贝)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型声级计,是;Ⅰ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
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7.用A声级与C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A声级比C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A声级与C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A声级比C声级还高出1-2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
1/3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答:2 21/363,125,250,500,1k,2k,4k,8k9.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小题,共 22.0分)1. 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 )A.10dBB.50dBC.90dBD.400dB2.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 B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在 一 些 主 要 干 道 旁 设 置 噪 声 监 测 设备 D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3. 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如图所示,“辽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 在.人耳处减弱噪 声 C.防 止 次 声 波 对人 耳 的 伤害 D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4.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 D 以.上方式都有5. 控制噪声有许多措施.如:①在飞机场的跑道两旁植树造林,用来减弱飞机起落时的噪声;②上课时,居民区燃放鞭炮,靠窗的同学把窗户关好; ③把有噪声源的厂家搬迁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 ④在马路和住宅区间设立屏障,使噪声减弱.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A.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④.6.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 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D 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7. 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很多树木.这些树木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也可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做法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嗓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 以.上都不正确 8. 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 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C 深.夜,人们正要入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 声D 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9.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高架,紧邻居民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 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 以.上三种均是10. 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 控制噪声污染应分别从声源处、 传播途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以下事例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 B 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 C 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D 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7页11. 耳朵卫生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噪声大的环境下,应该()A.大声讲话,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B用.棉球塞住耳朵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外面的噪音干扰就小了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3.0分)12. 下面减小噪声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杜绝一切噪声的产生B.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D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3.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这时,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丙同学打电话到歌厅,要求将音量调小一点.他们减弱噪声所采用的途径:甲在______中减弱,丙在______处减弱.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16.暑假之间,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一方面,爸爸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_;另一方面,爸爸将小明房间的门关上,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的.17.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图是乐音的波形,______图是噪声的波形.18. 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如图所示______标志,这种做法属于在______处控制噪声.19.小明每天利用闹铃叫早,为了防止闹铃影响到家人休息,当闹铃响起时,他立刻将闹铃关闭并马上起床.小明将闹铃关闭是为了防止______的产生.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7页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单 78 82 80 81 79 80 81 78 82 80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79层(cm ) 双 23 25 21 23 24 21 25 22 24 2322层(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_____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 ______玻璃(单层/双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C3. B4. C5. A6. D7. B8. D9. B10. B11. B 12. BCD13. 传播过程;声源14. 传播15. 90;7016. 声源处;响度;在传播过程中17. 甲;乙18. 禁止鸣笛;声源19. 噪声20. 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多少;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双层【解析】1.解: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 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故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的声音分贝数约为50dB ;故选B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7页本题主要考查了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2.解: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各个选项所给的具体措施,分别进行分析.此类问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情况,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3.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4.解: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C.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利用上述知识分析即可确定答案.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解:①在飞机场的跑道两旁植树造林,用来减弱飞机起落时的噪声,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②上课时,居民区燃放鞭炮,靠窗的同学把窗户关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把有噪声源的厂家搬迁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④在马路和住宅区间设立屏障,使噪声减弱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综上分析,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是①②④.故选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可通俗地认为是消声、吸声和隔声.本题主要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与运用,能结合实际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6.解: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D、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故选D.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7页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7.解: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很多树木.这些树木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也可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8.解: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C、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不属于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概念的掌握,属于声学的基础知识,是中考常考的内容.9.解:在声源与居民之间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所以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将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隔音墙确实起到了减弱噪声的目的.但它是通过三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减弱噪声的要区分开.这是此题考查的目的之一.10.解: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故选B.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11.解:A、大声讲话,不能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也不利于听力的保护;故A错误;B、在噪声大的环境下,用棉球塞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有利于听力的保护,故B正确;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不能减小外面的噪音;不利于听力的保护;故C 错误;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增大了噪声,对保护听力没有作用.故D错误.故选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7页12.解:A、杜绝一切噪声的产生是不可能的,故A错;B、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B正确;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C正确;D、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B、C、D.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即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源处.据此分析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3.解: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丙同学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声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来解答此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目.14.解: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传播.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5.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90,70.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16.解:(1)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2)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把音量关小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响度.(3)爸爸将小明房间的门关上,这是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在传播过程中.(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17.解: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乙声音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故答案为:甲;乙.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7页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18.解:如图所示的标志为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禁止鸣笛;声源处.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9.解:小明将闹铃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该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噪声的来源,属于基础题.20.解:(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2)当玻璃球受到橡胶球的撞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法;(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板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双层玻璃.故答案为:(1)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多少;(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双层.此实验是通过把玻璃板振动的强弱转换成了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利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方法,这样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单层和双层玻璃板的震动强弱.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初中物理试卷第7页,共7页。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讲教师:高永华二一年十月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 ·s/m, 见p23)= 8.67×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 ·s/m, c=340 m/s, 见p23)= 2.55×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75 dB和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10×lg (107 +107.5 +106.5)= 10×lg [106.5×(3.16+10+1)]= 65 + 11.5= 76.5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5 dB。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噪声: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或振幅和频率紊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声音)。
2、声功率:单位时间内声源向周围发出的总能量。
3、耦合已连续a声级:全幅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与不能平衡噪声能量成正比的已连续平衡噪声的a计权声级。
4、透声系数:透射声功率和入射声功率的比值。
5、消声器的填入损失:声源与测点之间填入消声器前后,在某一紧固测点税金的声压级的差值。
6、再生制动量:在消声器进口端的测出的平均值声压级与出口端的测出的平均值声压级的差值。
7、膨胀量:在消声器地下通道内沿轴向两点间的声压级的差值。
8、吸声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其吸声面积的乘积,又称等效吸声面积。
10、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为响度,符号为n,单位为宋(sone)。
11、再造噪声:气流与消声器内壁摩擦产生的额外噪声。
12、混响声场:经过房间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达到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
13、噪声污染:声音超过允许的程度,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的影响。
14、声能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
15、声强:单位时间内,旋转轴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
16、电磁波波:具备相同频率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作电磁波波。
17、不相干波:频率不同和相互之间不存在恒定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的声波。
18、频谱:频率分布曲线,繁杂震荡水解为振幅相同的谐振南宫,这些谐振南宫的幅值按频率排序的图形叫做频谱。
19、频谱图:以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绘制出的图形。
20、吸声系数:材料吸收声能(包括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
21、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谋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作被量度的级。
pp2?522、声压级:lp=10lg2=20lg(db)(基准声压p0取值2?10pa)p0p023、声强级:li=10lgi2?12(db)(基准声强i0取值10w/m)i0w?12(db)(基准声功率w0取值10w)w024、声功率级:lw=10lg25、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的纯音听到出来同样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未定纯音的响度级。
噪声习题第二章2.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Hz、5000Hz、10000Hz的声波波长。
【答案】λ=cf(2-2)λ500=cf=340500=0.68mλ5000=cf=3405000=0.068mλ10000=c=340=0.0034m3.频率为500Hz的声波,在空气、水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水中为1483m/s,钢中为6100m/s)【答案】λ=cf(2-2)λ空气=c=340=0.68mλ水=cf=1483500=2.966mλ钢=cf=6100500=12.2m6.验证中心频率为250Hz、500Hz、2000Hz的倍频程和1/3倍频程的上、下限频率。
【答案】P17查表2-2。
8.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p=0.6Pa,求此处的声强I、质点振动速度u、声能密度w和声源的声功率W各是多少?【答案】I=p e2=0.62=8.21×10−4w/m2(2-18)u=Ip e=8.21×10−40.6=1.37×10−3m/sw=pe2ρ0c2=0.621.2×3402=2.6×10−6J/m3(2-8)W=IS=8.21×10−4×4π×22=0.0412w9.噪声的声压分别为2.97Pa、0.332Pa、0.07Pa、2.7×10-5Pa,问他们的声压级各为多少分贝?【答案】L p=20lg pp0=20lg2.972×10−5=103.43(2-20)L p=20lg pp0=20lg0.3322×10−5=84.40L p=20lg pp0=20lg0.072×10−5=70.88L p=20lg pp0=20lg2.7×10−52×10−5=2.6110.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dB和65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202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试题一、名词解释1、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电磁噪声。
(A)振动噪声;(B)工业噪声;(C)空气动力性噪声;(D)褐噪声2、某工厂有两台同样的机器,一台连续工作,另一台间断性工作。
针对这种声级起伏不连续的噪声评价参数为:(A)。
(A)等效连续A声级;(B)累积百分数声级;(C)昼夜等效声级;(D)感觉噪声级3、为了考虑噪声在夜间对人们烦恼的专家,规定在夜间测得的所欲声级均加上(B)dB(A计权)作为修正量,再计算昼夜噪声能量的加权平均,构成昼夜等效声级。
(A)5;(B)10;(C)15;(D)204、墙角处有一噪声源,距离它2米处测得声强级为Lp,如果噪声源声功率增加到原来的'10倍,其它条件不变,同样位置处测得的声强级为 B 。
(A)10Lp;(B)10+Lp;(C)3+Lp;(D)视噪声源声功率具体数值而定。
5、倍频程中,介于Hz和8000Hz之间的频率是(A)3000Hz;(B)4000Hz;(C)5000Hz;(D)6000Hz6、某频率声音的响度级是指,该声音引起人耳的感觉相当于纯音的分贝数。
(A)500;(B)1000;(C)3000;(D)8000。
7、噪声的测量方法,国际《声环境质量标准》以附录的形式做了具体规定,对于0-3类生环境功能区,噪声普查应该采取(A)(A)网格测量法;(B)定点测量法;(C)混响室法;(D)消声室法8、某隔声窗的投射系数为10-3则该窗的隔声量为B dB。
(A)60;(B)30;(C)15;(D)3。
9、空旷的地面上有一噪声源,距离它10米处测得声压级为Lp,如果噪声源声功率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同样位置处测得的声压级为 C 。
(A)2Lp;(B)10Lp;(C)3+Lp;(D)视噪声源声功率具体数值而定。
10、倍频程中,介于250Hz和1000Hz之间的频率是(A)500Hz;(B)400Hz;(C)600Hz;(D)625Hz11、测量厂界噪声时,如果厂界有1.2米左右的围墙,测点应位于。
噪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资料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国标(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一、填空题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或)。
答:雨雪小于5.5米/秒(或小于四级)2.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为、、、、。
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噪声5.声压级常用公式L P= 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dB(分贝)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型声级计,是;Ⅰ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
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7.用A声级与C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A声级比C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A声级与C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A声级比C声级还高出1-2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
1/3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答:2 21/363,125,250,500,1k,2k,4k,8k9.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讲教师:高永华二一年十月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2= m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10-4 W/m2 × m2=×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75 dB和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 += 10×lg ×70 +×75 +×65)= 10×lg (107 + += 10×lg [×+10+1)]= 65 +=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 dB。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描述声波基本的物理量有_波长_、_周期和_频率_。
2、在实际工作中,常把各种声源发出的声波简化为_平面声波_、_球面声波_和_柱面声波_三种理想情况。
3、有8列互不干涉的声波,它们在空间某处的声压级分别为40dB、46dB、43dB、49dB、40dB、52dB、50dB、55dB,则该处的总声压级为_58 dB。
4、环境噪声标准可以分为_产品噪声标准、噪声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_三大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属于其中的噪声排放标准。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规定了 5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其中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和夜间的最高限值分别为 60 dB 和_50_dB。
6、在道路交通噪声的测量中,测量仪器必须使用_Ⅱ型或以上的积分式声级计或噪声统计分析仪。
在测量前后须校准,要求前后校准偏差不大于 0.5 dB。
7、根据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_电磁噪声三种。
8、城市环境噪声按声源的特点可以分为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四种。
9、常见的吸声材料有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两种。
10、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空隙率、空气流阻和_结构因子三种。
11、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12、常见的隔声设施有隔声间、隔声罩、声屏障等。
1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基本声学现象,如反射、透射和折射。
14、在实际工作中,常用两种声学监测仪器来监测噪声,这两种仪器是积分式声级计和噪声统计分析仪_。
15、计权网络一共有四种,分别是A计权网络、B计权网络、 C计权网络和 D计权网络。
16、计权网络中D计权常用于机场噪声的评价。
17、声级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传声器、放大器、衰减器和滤波器四部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A.10dBB.50dBC.90dBD.400dB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3.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如图所示,“辽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4.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5.控制噪声有许多措施.如:①在飞机场的跑道两旁植树造林,用来减弱飞机起落时的噪声;②上课时,居民区燃放鞭炮,靠窗的同学把窗户关好;③把有噪声源的厂家搬迁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④在马路和住宅区间设立屏障,使噪声减弱.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是()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④6.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D.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7.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很多树木.这些树木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也可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做法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嗓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都不正确8.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C.深夜,人们正要入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高架,紧邻居民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均是10.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分别从声源处、传播途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以下事例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11.耳朵卫生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噪声大的环境下,应该()A.大声讲话,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B.用棉球塞住耳朵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外面的噪音干扰就小了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2.下面减小噪声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杜绝一切噪声的产生B.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D.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3.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这时,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丙同学打电话到歌厅,要求将音量调小一点.他们减弱噪声所采用的途径:甲在______ 中减弱,丙在______ 处减弱.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______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 分贝.16.暑假之间,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一方面,爸爸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_ ;另一方面,爸爸将小明房间的门关上,这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的.17.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 图是乐音的波形,______ 图是噪声的波形.18.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如图所示______ 标志,这种做法属于在______ 处控制噪声.19.小明每天利用闹铃叫早,为了防止闹铃影响到家人休息,当闹铃响起时,他立刻将闹铃关闭并马上起床.小明将闹铃关闭是为了防止______ 的产生.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78828081798081788280双层2223252123242125222423(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______ 玻璃(单层/双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C3. B4. C5. A6. D7. B8. D9. B10. B11. B 12. BCD13. 传播过程;声源14. 传播15. 90;7016. 声源处;响度;在传播过程中17. 甲;乙18. 禁止鸣笛;声源19. 噪声20. 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多少;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双层【解析】1.解: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的声音分贝数约为50dB;故选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本题主要考查了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2.解: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各个选项所给的具体措施,分别进行分析.此类问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情况,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3.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4.解: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C.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利用上述知识分析即可确定答案.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解:①在飞机场的跑道两旁植树造林,用来减弱飞机起落时的噪声,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②上课时,居民区燃放鞭炮,靠窗的同学把窗户关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把有噪声源的厂家搬迁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④在马路和住宅区间设立屏障,使噪声减弱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综上分析,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是①②④.故选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可通俗地认为是消声、吸声和隔声.本题主要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与运用,能结合实际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6.解: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D、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故选D.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7.解: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很多树木.这些树木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也可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8.解: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C、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不属于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概念的掌握,属于声学的基础知识,是中考常考的内容.9.解:在声源与居民之间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所以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将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隔音墙确实起到了减弱噪声的目的.但它是通过三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减弱噪声的要区分开.这是此题考查的目的之一.10.解: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故选B.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11.解:A、大声讲话,不能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也不利于听力的保护;故A错误;B、在噪声大的环境下,用棉球塞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有利于听力的保护,故B正确;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不能减小外面的噪音;不利于听力的保护;故C错误;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增大了噪声,对保护听力没有作用.故D错误.故选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2.解:A、杜绝一切噪声的产生是不可能的,故A错;B、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B正确;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C正确;D、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B、C、D.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即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源处.据此分析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3.解: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丙同学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声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来解答此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目.14.解: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传播.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5.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 90,70.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16.解:(1)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2)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把音量关小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响度.(3)爸爸将小明房间的门关上,这是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在传播过程中.(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17.解: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乙声音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故答案为:甲;乙.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18.解:如图所示的标志为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禁止鸣笛;声源处.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9.解:小明将闹铃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该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噪声的来源,属于基础题.20.解:(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2)当玻璃球受到橡胶球的撞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法;(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板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双层玻璃.故答案为:(1)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多少;(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双层.此实验是通过把玻璃板振动的强弱转换成了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利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方法,这样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单层和双层玻璃板的震动强弱.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噪声: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或振幅和频率紊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声音)。
2、声功率:单位时间内声源向周围发出的总能量。
3、等效连续A 声级: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 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 计权声级。
4、透声系数:透射声功率和入射声功率的比值。
5、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声源与测点之间插入消声器前后,在某一固定测点所得的声压级的差值。
6、减噪量:在消声器进口端测得的平均声压级与出口端测得的平均声压级的差值。
7、衰减量:在消声器通道内沿轴向两点间的声压级的差值。
8、吸声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其吸声面积的乘积,又称等效吸声面积。
10、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为响度,符号为N ,单位为宋(sone )。
11、再生噪声:气流与消声器内壁摩擦产生的附加噪声。
12、混响声场:经过房间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达到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
13、噪声污染:声音超过允许的程度,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的影响。
14、声能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
15、声强:单位时间内,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
16、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7、不相干波:频率不同和相互之间不存在恒定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的声波。
18、频谱: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19、频谱图:以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绘制出的图形。
20、吸声系数:材料吸收声能(包括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
21、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22、声压级:p L =10lg 202p p =20lg 0p p (dB) (基准声压0p 取值2510-⨯Pa ) 23、声强级:I L =10lg 0I I (dB)( 基准声强0I 取值1210-W/m 2) 24、声功率级:w L =10lg0W W (dB) ( 基准声功率0W 取值1210-W ) 25、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 的纯音听起来同样时,这时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纯音的响度级。
一单项选择题1.听力损失达到28分贝,其耳聋程度为(2分)A.正常B.轻度耳聋C.重度耳聋D.中度耳聋参考答案:B.轻度耳聋2.噪声污染有别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是污染。
(2分)A.感觉公害B.能量型C.分散性D.危害潜伏性E.波动性和难避性参考答案:B.能量型二不定项选择题1.与噪声性听力损有关的因素有(3分)A.接触时间B.噪声强度C.噪声频率D.声源的尺寸参考答案:A.接触时间B.噪声强度C.噪声频率三判断题1.最有效最基本的噪声控制途径是保护受声点.( )(2分)参考答案:错误四填空题1.噪声根据产生机理可以分为噪声、噪声、噪声。
(3分)参考答案:机械气流电磁2.噪声是指各种和杂乱无序组合的声音。
(2分)参考答案:频率声强3.声的传播媒质类型有、、空气。
(3分)参考答案:固体液体一单项选择题1.声能量与声压、声强、声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3分)A.与声压成正比B.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C.与声压及声强的平方成正比D.分别与声强和声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参考答案:D.分别与声强和声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二不定项选择题1.声波传播过程中是否散射与衍射决定于(6分)A.声波的频率B.障碍物的形状C.障碍物的尺寸D.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之比参考答案:A.声波的频率B.障碍物的形状D.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之比2.关于扩散声场说法正确的是。
(4分)A.声场中声压级处处相等B.声场声能密度处处相等C.声场中声压级反射系数接近于1D.声场中声压的反射系数接近1,声压透射系数接近0参考答案:A.声场中声压级处处相等B.声场声能密度处处相等D.声场中声压的反射系数接近1,声压透射系数接近03.下列关于自由声场说法正确的是.(4分)A.忽略边界影响,由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形成的声场B.声场中声压反射系数等于1C.声场中声压的透射系数接近于1D.声场中声压级处处相等参考答案:A.忽略边界影响,由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形成的声场C.声场中声压的透射系数接近于14.关于声功率说法正确的是.(4分)A.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B.衡量声源声能量输出大小的基本物理量C.可用于鉴定各种声源D.其值等于声强与波阵面面积的乘积参考答案:A.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B.衡量声源声能量输出大小的基本物理量C.可用于鉴定各种声源D.其值等于声强与波阵面面积的乘积5.关于“级”说法正确的是(4分)A。
2.某发电机房工人一个工作日暴露于A 声级92dB 噪声中4h ,98dB 噪声中24min ,其余时间均暴露在75dB 的环境中。
计算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连续A 声级。
解:各噪声级暴露段的累计时间为(75dB 可不予考虑,即使考虑进去也没影响):98dB 0.4h 24min 92dB 4h 240min 75dB 3.6h 216min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为48010lg108021∑⋅+=-nnn eq T L (dB )()()[]480240102410lg10802/132/15⨯+⨯+=--eqL48024002400lg1080++=eq LL eq =80+10=90 dB (刚好未超标)若用噪声暴露率D 评价量:4.14414.0=+==∑ii i T C D >1,超标。
3.为考核某车间内8h 的等效A 声级,8h 中按等时间间隔测量车间内噪声的A 计权声级,共测得96个数据。
经统计,A 声级在85dB 段(包括83-87dB )的共12次,在90dB 段(包括88-92dB )的共12次,在95dB 段(包括93-97dB )的共48次,在100dB 段(包括98-102dB )的共24次。
求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
解:由题知,每个数据的测定时间间隔为(8×60)/96=5min 。
测得各噪声级段的累计时间为:85dB 12次 60min 1h 90dB 12次 60min 1h 95dB 48次 240min 4h 100dB 24次 120min 2h则: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为48010lg108021∑⋅+=-nnn eq T L (dB )()()()()[]480120102401060106010lg10802/152/142/132/12⨯+⨯+⨯+⨯+=----eqL480120007590600190lg1080++++=eq LL eq =80+16.3=96.3 dB (超标)若用噪声暴露率D 评价量:25.412248181=+++==∑ii i T C D >1,也超标。